登陆注册
15174900000155

第155章

一、别无邪热,但以卫气虚,肌表不固而多汗者,调元汤倍加黄 ,或白术散。

一、脾虚于中,卫虚于外,肌肉无主,别无他证而汗不敛者,人参建中汤。

一、心气虚,神怯多惊而汗不固者,团参散。

一、或吐或泻,气脱于中,阳脱于外,而汗出不收,微者五福饮加炮姜、枣仁。甚至手足厥冷,或呕恶不止而汗不收者,速宜人参理阴煎,或六味回阳饮,迟则恐致不救。

一、阴中火盛,或身有大热而汗多不收者,当归六黄汤。

一、睡中汗出不收者,以阳入阴中,而阴不能静也,当归六黄汤。

一、阳明热盛,火邪燔灼肌肉,或身热烦渴,或二便热涩而汗不收者,人参白虎汤,或加黄连。

一、收靥痂脱之后,自汗不止者,此邪去而气虚也,宜十全大补汤,或调止汗散,或以滑石粉扑之。

夹疹(五十九)

痘疮止宜单出,若与疹并出者,谓之夹疹。盖痘、疹之发,皆有时气,而二者并见,其毒必甚。《心鉴》曰:夹疹者,即痘之两感证也,大为不顺之候。若痘本稀少而夹疹者,名为麻夹痘,其证则轻;若痘本稠密而更加以疹,彼此相混,些碎莫辨,其证则凶。急宜以辛凉之剂解散为先,而托里次之。但得疹毒渐消,痘见垒落者,乃为可治。若痘疹相杂,毒不少减者,必危无疑。

一、治夹疹之法,先当察痘之稀密,疹之微甚。若疹轻热微者,但当以痘为主,痘获吉而疹无虑也。若疹多热甚者,即当急解疹毒,务令疹散而后痘可保也。

一、痘疮初出,内有细密如蚕子者,即夹疹证也。若痘稀疹多者,宜但解疹毒为主。如表邪不解,外热甚,内火不甚而夹疹者,宜疏邪饮、升麻葛根汤、荆防败毒散,或十味羌活散。

如表里俱热,毒盛而夹疹者,柴葛煎、解毒防风汤、或十三味羌活散。如内热毒盛而夹疹者,六味消毒饮,或合黄连解毒汤。如阳明火盛,多热多渴,或烦躁而夹疹者,白虎汤、化斑汤,或葛根麦门冬散。

以上诸治如法,而疹散痘出者可治然后随证调。

理之。若疹不散毒不解者难治。

一、痘疹俱多者,毒必大盛,虽治得其法,疹毒已解,亦必气血重伤,终难为力。凡遇此者,惟当以保养脾胃,调和气血为主,庶克有济。

一、收靥后复出疹者,此余毒解散之兆,不必治之。

夹斑(六十)

痘疹夹斑与夹疹不同,盖疹则细碎有形,斑则成片无形也。凡痘疮初出,有片片红肿如绵纹者,有红晕与地皮相平而全无兴起之意者,是皆夹斑证也。斑以热毒郁于血分,而浮于肌肉之间,乃足阳明胃经所主,或以寒邪陷入阳明,郁而成热者,亦致发斑,俱宜凉血解毒,但使斑退而痘见者吉,否则皮肤斑烂,疮易搔痒,而皮嫩易破也。又有赤斑成块,其肉浮肿结硬者,乃名丹瘤,其毒尤其,疮未成就,此必先溃,不可治也。

一、治斑之法,大抵斑在起发之前者多用表散,在灌脓之后者多用解利。如遍身通红者,其治亦同。

一、痘出夹斑轻者,只以升麻葛根汤加石膏、玄参,甚者宜人参白虎汤合六味消毒饮。

一、风寒外感,表邪不解而夹斑者,宜荆防败毒散,或加石膏、玄参。

一、斑色紫赤而大便秘结者,宜四顺清凉饮利之。斑既已退,即宜用四君子之类以固其脾,庶可免其内陷。

程氏曰:凡治夹斑,急宜凉血解毒,以羌活散加酒炒芍药、紫草、红花、蝉蜕、木通、官桂、糯米,连进数服。斑退后,以保元汤加木香、豆蔻煎服,以解紫草之寒,防其泄泻。如痘中夹疹,治亦同此,如稍迟则恐变成黑斑,为难治矣。

一、痘疮结痂之后而见斑者,此余毒煎熬血分,必致溃烂,宜黄连解毒汤加当归、芍药、黄芩、石膏,甚则大连翘饮。若热毒熏蒸于内,大便脓血臭秽而见斑者,此胃烂之证,不可治。

一、发斑溃烂者,以救苦灭瘢散敷之。

昼夜啼哭(六十一)

凡小儿出痘而昼夜啼哭者,当辨其虚实表里而治之。其有内未得出,或外未得散而啼哭者,此毒瓦斯不解之使然也。有阳邪火盛,红赤 突而啼哭者,此痘盘疼痛之使然也。有心肾本虚,邪热乘阴而啼哭者,此或以神志不摄,或以烦热不宁之使然也。有饮食不节,或偶停滞而啼哭者,此胃气不和,腹痛腹胀之使然也。知此之由,而辨得其真,则内未出者表之托之,外未散者解之化之,火之盛者清其热,神之虚者养其阴。若痘毒本微而无故啼哭者,多由饮食内伤,或二便秘结,此或去其停滞,或通其壅闭,务令表里和畅,营卫通行,则神魂安泰,而痘无不善矣。

或谓啼哭非痰即热,而不究其本,则失之远矣。

大小便闭(六十二)

凡痘疹小便欲其清而长,大便欲其润而实,则邪气不伏,正气不病。若小便利者,大便必实,虽二三日不更衣者无碍也。若小便少则病必进,小便秘则病必甚,以火盛故也。但初热时,大便不宜太实,若二三日不行,宜微润之,不然恐肠胃不通,则营卫不行,而疮出转密。惟起发之后,大便却宜坚实,若太实而四五日不行,恐热甚难靥,亦宜微利之。

一、痘疹小水不利而热微者,宜导赤散;热甚而小水不利者,宜八正散。

一、痘疹发热时,大便秘结不行而内外俱热,有不得不通以疏其毒者,轻则柴胡饮子,甚则三黄丸,再甚则承气汤。

一、自起发后以至收靥,凡大便不行而火不盛,或虚弱不可通利者,只宜用猪胆导法,或以酱瓜一条如指许导之即出,切不可轻用利药。

一、大小便俱不通而内热甚者,八正散或通关散,酌宜用之。

一、热毒内盛而痘疮干黑倒陷,烦躁便结者,百祥丸或承气汤。然宜慎用,毋轻易也。

一、痘后余热不尽,内陷膀胱而小水不利者,导赤散或五苓散。大便不通者,四顺清凉饮。

陈氏曰:凡痘疮四五日不大便,用嫩猪脂一块,以白水煮熟,切如豆粒与食之,令脏腑滋润,亦使疮痂易落。切不可妄投宣泄之药,以致元气内虚,多伤儿也。

薛氏曰:前证若因热毒内蕴,宜用射干鼠粘子汤解之。或发热作渴,或口舌生疮,咽喉作痛,并宜用之。

目证(六十三)

目虽肝之窍,而实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其赤脉属心,瞳子属肾,白珠属肺,黑珠属肝,裹约属脾。又太阳为上网,阳明为下网,少阴循外 ,太阳出内 ,此其部分各有所主,故可因证以察其本也。然痘疮之病目而为障为翳者,多由火炎于内而热以生风,风热散于诸经,因多红赤肿痛之患。故治此者,亦当察其所属而因证以调之也。

一、戴眼证,凡痘疮灌脓之后,或大汗大泻之后,多有目睛上吊,或露白者,谓之戴眼。

此精气为脓血汗液所耗,乃太阳少阴真阴亏竭大虚之证。盖太阳为上网,血枯则筋急,所以上吊也,速宜大补气血,以六物煎、六气煎,或十全大补汤之类主之。其有以此为风热而散之解之者,是皆速其死也。若七日以前见此者多不治,或无魂失志,不省人事者亦不治。

一、痘疮目赤肿痛翳障等证,无不谓之风热,故古方亦多用清火散风等剂。夫痘疮之火由中生,目为肝窍,肝主风木而病在目,故云风热,实以风生于火由内热也。所以凡治目赤目痛者,不必治风,但治其火,火去则风自息矣。何也?盖内生之风与外感之风不同,外感之风,升之散之则解散而去,内生之风而再加升散,则火愈炽而热愈高矣。常见治目多难救而寒凉反以伤脾者,正以升降相杂,而用药有不精耳。经曰:高者抑之,果何谓乎。今如古方之治火眼,凡用洗肝散,及洗肝明目散、芍药清肝散之类,总不如《良方》龙胆泻肝汤,而《良方》泻肝汤又不如加味龙胆泻肝汤之为得宜也。

一、痘疮眼中流浪赤痛,或多眼眵,此肝火之盛也,宜清解之,以加味龙胆泻肝汤或抽薪饮,加木贼、蝉蜕之类主之;若大便结闭不通者,亦可少加大黄。

一、痘疮入眼肿痛,或痘后生翳膜者,宜蒺藜散、蝉菊散,或通神散,外以秦皮散洗之。

一、痘疮目病,热少风多而昏暗涩痛,眵泪羞明翳障者,宜密蒙花散,亦以秦皮散洗之。

一、痘后眼闭泪出不敢见明者,此内火不清而阳光烁之,故畏明也,宜洗肝明目散。

一、痘后眼皮风毒赤烂,或痛或痒,燥涩羞明多眵泪者,秦皮散洗之。

一、痘疮靥后,精血俱耗,而眼涩羞明,光短倦开,或生翳障者,宜四物汤,甚者六物煎加木贼、蝉蜕、白蒺藜。

一、痘斑入眼,在白珠上者不必治,久当自去,惟在黑珠上宜治之,当清肝火。

一、凡病目热者,最宜忌酒及椒、姜、牛、羊、鸡、鹅、鸭一应热物,并鸡鹅鸭蛋皆不可用,以防连绵不愈之患。

一、痘疮热毒伤目,凡必用之药,如生地、芍药、麦门冬、山栀、玄参、草决明、连翘、黄芩、黄运,肝热者龙胆草,阳明实热者石膏、石斛,肾火盛者黄柏、知母,三阴俱热者地骨皮,火浮不降者木通、泽泻,翳障不去者木贼草、蝉蜕、白蒺藜,气虚者人参、黄 ,血虚者当归、熟地。但火炎于上者不宜升,阴虚于下者不宜泄,是皆治眼之大法。

一、痘疮护眼法,宜钱氏黄柏膏为佳,从耳前眼皮上下颧面间,日涂三四次,可以护眼稀痘。

一、用点药者,凡目中生痘,或食发物,或热毒太盛,上蒸目窍,以致热毒或生翳障,切不可妄用一切点药。盖其非毒即冷,必致寒热相激,反以为害。惟余之金露散乃为相宜,可间用之以解热毒之急。

徐氏曰:痘之毒瓦斯自里达表,故有目病,治宜活血解毒而已。活血不至热,解毒不至寒,但得血活毒散,则目疾自愈。

痘痈痘毒(六十四)

(又痘母,见前怪痘形证)痘发痈毒者,亦名痘母。经曰:痘前发母者凶,痘后发母者半吉半凶,大都毒发不透,必发痈疽,故蕴结于经络之间。然其壅结也犹无足虑,而惟其不能消散,及治之不得其法,则乃为可虑。然散之之法,当知要领,其在虚实之辨而已。如痘痈之有大毒者,不得不为解毒,有大热者,不得不为清火,俟火毒略清,盒饭调理脾气。其有外虽见热而内本不足者,则当专用托法,务令元气完固,饮食不减,则毒无不化,何害之有?若不察根本强弱,而但知攻毒清火,则无不伤脾,多致饮食日减,营气日削,脓血不化,毒日以陷,而痘变百出矣。

所以痘疮始末,皆当以脾气为主,苟不知此,则未有中气虚败而痘能保全者。

一、痘痈初起,壅盛疼痛,元气无损,饮食如常者,宜先用连翘归尾煎,或仙方活命饮以解其毒,俟毒瓦斯稍平,即当用四君、归、 之类,以补托元气。

一、凡用托里之剂,如痈毒内无大热,亦无便闭烦渴等证,或素非强盛之质,或以阴毒深陷,形不 突,不红肿,不化脓,痛有不甚者,此其毒皆在内,俱速宜用托里之药,以六气煎加金银花、甘草节、防风、荆芥、白芷、穿山甲、牛蒡子之类,如阳气不足者,仍可加肉桂、附子,用酒水各半煎服,或全用酒煎亦可,或托里消毒散俱可酌用。

一、凡内热晡热而饮食少思者,多属脾胃不足,血气虚弱,宜六气煎或温胃饮,加金银花、白芷。若痈毒色白而作痒者,气虚也,治同上。若根赤而作痒者,血虚血热也,宜四物汤加丹皮、白芷。若肿而不溃者,血气虚也,托里消毒散或加肉桂。若溃而不收者,脾气虚也,宜六气煎或六物煎加肉桂。

一、凡饮食如常而内外俱热,痈毒肿痛,或烦渴,或大小便俱热涩者,宜大连翘饮,或仙方活命饮,可间用之。若饮食如常,内热作痛,或兼口舌生疮者,宜间用射干鼠粘子汤。

一、痘毒发痈,有结硬实热难解者,宜排毒散。

一、痘后发痈疖者,乃痘中未尽之毒,留于经铬肢节而为痈肿也,或解毒,或清火,各有所宜。凡欲表里兼解者,宜柴胡麦门冬散;欲润肠解毒者,宜消毒散及四顺清凉饮;欲凉血解毒者,宜犀鱼地黄汤;欲清火利便解毒者,宜大连翘饮。

同类推荐
  • Boyhood

    Boyho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汉文

    全汉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圣多罗菩萨梵赞

    圣多罗菩萨梵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Criticism and Fiction

    Criticism and Fic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鬼姐姐鬼故事

    鬼姐姐鬼故事

    每天更新最新最好看的鬼故事,请每天关注”鬼姐姐鬼故事”
  • 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

    世界名著-源氏物语
  • 武僧默示录

    武僧默示录

    N9军官白羽发现了自己真正的身世,心灰意冷之下出逃遇伏被抓,作为实验体进行零号元素实验,结果一睡万年,世事变迁,再次醒来时面对着全新的地球。过去习惯的科技,没有。往日熟悉的枪械,没有。一个充满了魔法与斗气的新地球。可他却都不会,他该怎么办。既非爽文,也不11,喜好此类的读者不用浪费时间。一点幽默,几分凝重,情节派的看客请勿错过。
  • 爱若执念

    爱若执念

    青梅竹马的他即使变得完美,还是得不到幸福;胆小懦弱的他即使一味逃脱,还是被她死拽着不放。一边是执念的追求,一边是执念的逃避,他们到底在坚持什么?有些东西,只有到了得到的那一天,才会明白不如放弃;有些东西,只有失去的那一天,才明白曾经拥有是种莫大的幸福。她的幸福终究毁在了一个最爱的人的手中?
  • 崔绍矾工作笔记

    崔绍矾工作笔记

    这是从一个保险从业者的角度看到的世间百态,有狗血的,有正能量的,有善恶终有报的,也有感叹命运不公的,可能这就是生活吧。所有人物,所有故事均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 冷少邪情之妻心难防

    冷少邪情之妻心难防

    身为富家千金的她也是云水阁的阁主,无缘无故地被他抓走,被冤枉受尽折磨和欺凌,她恨他。身为集团总裁的他也是月楼的老大,遇上了她,冷情遭遇了爱情。她不想爱却偏偏爱上他,他爱着她,却一次次因为误会而伤害她,他们之间还能回到最初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十三门传

    十三门传

    一块石碑上刻着:成也十三,败也十三!当这块石碑被发掘后,神话的大门就再次开启!未来世界,谁来引导,谁主沉浮,谁又能缔造另一个神话?
  • 天锋

    天锋

    重锋无刃,与天竞命。战人世之间,成无上之尊。唯以此身净苍生。咳咳,这是文艺版的现实版的是这样的:哈哈,就算只是有阉割版的无限流,就算还要跟一大堆有一样金手指的家伙斗。我还是会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成为一霸的。ps:俗话说简介是书的脸。作者本人比较喜欢变脸,所以读者会看到简介时不时的变脸。请不要觉得奇怪,也不要认为作者脑抽了而打120.谢谢各位
  • 寒辰

    寒辰

    在这平行的世界,平凡的世界里,有着不平凡的人。
  • 星际女王成长记

    星际女王成长记

    星历80世纪,人类经过亿万年的发展,基因已变的面目全非。身体素质弱于男性的女性渐渐地被社会大环境淘汰,以至于到现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是个全民修练的时代;这是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来自21世界的灵魂,从低层为生活;为身家性命;为自由而战斗,到女王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