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7600000102

第102章 张旭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我们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他问得天真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长”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而由桃花而联想起进入桃源之洞。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玲珑剔透,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象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何庆善)

山中留客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气勃勃,光采焕发,争奇斗妍。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阵阵的芬芳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它们全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诗人把它放在诗的开头也是颇具匠心的。

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所以这开头的一句在表现上、在结构上都是值得细味的。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莫为轻阴便拟归”,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是的,面对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致,怎能因为天边一片阴云就打算回去呢?

光劝说客人“莫为轻阴便拟归”还不够,还必须使客人真正安下心来,游兴浓起来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说今日无雨,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轻阴”已见,这种包票恐怕不一定保险,未必能解决客人心中的疑虑。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天雨淋湿了衣服。既然如此,诗人就来一个以退为进。你是怕天雨湿衣吗,天晴又怎样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啊!然而,这可不是远在一旁所能见到的。它必须登高山、探幽谷,身临其境,才能领略。而且细咀那“入云深处”四字,还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和追求,因为“入”之愈“深”,其所见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见诗的三四两句,就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过要在四句短诗中把这一矛盾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倒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提出的问题,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事虽寻常,诗亦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其中虚实相间,跌宕自如,委婉蕴含,显示出绝句的那种词显意深、语近情遥、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赵其钧)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短篇小说之王子不骑白马来

    短篇小说之王子不骑白马来

    十几岁的年纪,最是美好。像糖果般多姿多彩,酸甜美味。它们华美的外衣下,包裹着最香浓的沉默秘密。“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少年给我们一种坚定强韧的印象。可是少年的眉头为什么禁蹙?原来你也有心事么?故事的最后,我们都没有料到结局,曾经说好的永远,现在变成了永恒的嘲笑……
  • 墨茗旗妙

    墨茗旗妙

    她,是背负仇恨的墨家大小姐。一场意外,让她见到了C国陆战特种部队“墨狼”队队长,双强相碰,会擦出怎样火花?“我把你妹弄残废了。”“没关系,不是亲的。”“我可是杀人不眨眼的。”“没关系,你杀人我不睁眼就可以了。”“你要知道,我的人生容不得一点背叛,你应该知道,上一个背叛我的人已经在地狱里安家了,你可还要跟我结婚?”“要。”“为什么?”“你要是和我结婚,我就告诉你。”--------------婚礼当天----------------------“你可以告诉我了。”“……”
  • How the Whale Got His Throat

    How the Whale Got His Thro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慢性自杀

    慢性自杀

    看四人团队如何逆向破获非自杀性的自杀案件没有柯南没有玛丽苏回归悬疑本质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热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热

    本书主要介绍了热的基础知识,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与不熟悉的热现象,以及人类关于热在新时期的探究。我们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了解和认识有关热的基础知识,并能对生活中的热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
  • 破军

    破军

    昔年,偃术大师谢衣因与其师沈夜不睦,叛出师门,隐居中原,被沈夜派人追杀。逃亡期间,谢衣结识太华观弟子夏夷则,苗疆偃女呼延采薇等人。沈夜与异族勾结,意图染指中原。谢衣不欲看到烽烟陡起百姓受苦,身为偃师的他决心以绝世偃术力挽狂澜。这个过程中,谢衣发现身边每个人都有别的身份,他们是友?是敌?
  • 归凤为妖

    归凤为妖

    -妖妃现,惑帝王,乱江山,所谓咒言,不过归凤山一场阴谋-十岁那年,一句非君不嫁,你只当童言无忌,一笑了之。十二那年,一曲芳心暗许,你只当懵懂无知,知作未闻。十五那年,一段私定终身,你只当任性胡闹,不置可否。十七那年,一身凤冠霞帔,一队迎亲人马,一日锣鼓喧天,满城桃花如送嫁一般铺就红妆万里,任人践踏,如那自负天真的七年,一场青涩年少,一场痴缠过往。沈筠,你既当一切不过纸上戏言,又谈何真情?
  • 穿越异界之凡梦

    穿越异界之凡梦

    一个“无良”的女作者,在幻写冥王之后……冥王:“送你冥都24魔将,助你夺天下……”宿命:我不是一个善用心计的,却被称作笑面如王(笑面虎);我不曾下过一个血腥的指令,都说我残暴无情。我从不爱男色,却被誉为花花太岁……作者:“千古奇冤啊!你个屈死鬼、小心眼……可气死我了!!!”看作者怎样脑洞大开,“虐死”女主。内容,吸引更多读者
  • 你是我此生的唯一

    你是我此生的唯一

    宁唯一下班回到家,男朋友却给了她一个惊喜,看着纠缠在一起的两人。她也只能像所有被背叛的女人一样,甩渣男一巴掌,你若无情我便休。可是,这个为什么渣男没赶跑,反而又招惹了一个霸道无耻的男人。——————————“徐影澈!你个色狼!快放开我!”他捏住了她的下巴:“看着我的眼睛。”“徐影澈你到底要干嘛!”“你问我要干嘛,好,你特么是不是没把老子放在眼里!当着我的面去和男人在一起!”徐影澈发疯似的喊着。“徐影澈你疯了!”“我告诉你宁唯一!你只能是我徐影澈的!谁敢抢我要了他的命!”
  • 双钩钓月

    双钩钓月

    莫长青爹官不大,却仇人上门,一把火烧了莫宅。幸而存活,练就武艺,得双钩至宝,会天下豪杰。策马扬鞭,驰骋沙场;勾心斗角,揭露真相。江山如画,天下易主,最后是做江湖相忘鱼儿,又或是冲天之鸟?【主武侠,打斗保质量,其他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