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4700000004

第4章

夫疫乃热病也,邪气内郁,阳气不得宣布,积阳为火,阴血每为热搏,暴解之后,余焰尚在,阴血未复,大忌参、 、白术,得之反助其壅郁,余邪留伏,不惟目下淹缠,日后必变生异证,或周身痛痹,或四肢挛急,或流火结痰,或遍身疮疡,或两腿攒痛,或劳嗽涌痰,或气毒流注。或痰核穿漏,皆骤补之为害也。凡有阴枯血燥者,宜清燥养荣汤。若素多痰,及少年平时肥盛者,投之恐有腻膈之弊,亦宜斟酌。大抵时疫愈后,调理之剂,投之不当,莫如静养节饮食为第一。

清燥养荣汤知母 天花粉 当归身 白芍 地黄汁 陈皮 甘草加灯心煎服。表有余热,宜柴胡养荣汤。

柴胡养荣汤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当归 白芍 生地 知母 天花粉姜枣煎服。里证未尽,宜承气养荣汤。

承气养荣汤知母 当归 芍药 生地 大黄 枳实 浓朴水姜煎服。痰涎涌甚,胸膈不清者,宜蒌贝养荣汤。

蒌贝养荣汤知母 花粉 贝母 栝蒌实 橘红 白芍 当归 紫苏子水姜煎服。

用参宜忌有前利后害之不同

凡人参所忌者里证耳。邪在表及半表半里者,投之不妨,表有客邪者,古方如参苏饮、小柴胡汤、败毒散是也。半表半里者,如久疟挟虚,用补中益气,不但无碍,而且得效,即使暴疟,邪气正盛,投之不当,亦不至胀,为无里证也。夫里证者,不特伤寒温疫传胃,至如杂证,气郁、血郁、火郁、湿郁、痰郁、食郁之类,皆为里证,投之即胀者,盖以实填实也。今温疫下后,适有临时之通,即投人参,因而不胀,医者病者,以为用参之后虽不见佳处,然不为祸,便为是福,乃恣意投之,不知参乃行血里之补药,下后虽通,余邪尚在,再四服之,则助邪填实,前证复起,祸害随至矣。间有失下以致气血虚耗者,有因邪盛数下,及大下而挟虚者,遂投人参,当觉精神爽慧,医者病者,皆以为得意,明后日再三投之,即加变证。盖下后始则胃家乍虚,沾其补益而快,殊弗思余邪未尽,恣意投之,则渐加壅闭,邪火复炽,愈投而变证愈增矣。所以下后邪缓虚急,是以补性之效速而助邪之害缓,故前后利害之不同者有如此。

下后间服缓剂

下后或数下,膜原尚有余邪未尽传胃,邪热与卫气相并,故热不能顿除,当宽缓两日,俟余邪聚胃,再下之,宜柴胡清燥汤缓剂调理。

柴胡清燥汤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花粉 知母姜枣煎服。

下后反痞

疫邪留于心胸,令人痞满,下之痞应去,今反痞者,虚也。以其人或因他病先亏,或因新产后气血两虚,或禀赋娇怯,因下益虚,失其健运,邪气留止,故令痞满。今愈下而痞愈甚,若更用行气破气之剂,转成坏证,宜参附养营汤。

参附养营汤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生地(三钱) 人参(一钱) 附子(炮,七分) 干姜(炒,一钱)照常煎服。果如前证,一服痞如失,倘有下证,下后脉实,痞未除者,再下之。此有虚实之分,一者有下证,下后痞即减者为实;一者表虽微热,脉不甚数,口不渴,下后痞反甚者为虚。若潮热口渴,脉数而痞者,投之祸不旋踵。

下后反呕

疫邪留于心胸,胃口热甚,皆令呕不止,下之呕当去,今反呕者,此属胃气虚寒,少进粥饮,便欲吞酸者,宜半夏藿香汤,一服呕立止,谷食渐加。

半夏藿香汤半夏(一钱五分) 真藿香(一钱) 干姜(炒,一钱) 白茯苓(一钱) 广陈皮(一钱) 白术(炒,一钱) 甘草(五分)水姜煎服。有前后一证首尾两变者,有患时疫,心下胀满,口渴发热而呕,此应下之证也。

下之诸证减去六七,呕亦减半,再下之胀除热退渴止,向则数日不眠,今则少寐,呕独转甚,此疫毒去而诸证除,胃续寒而呕甚,与半夏藿香汤一剂,而呕即止。

夺液无汗

温疫下后脉沉,下证未除,再下之,下后脉浮者,法当汗解,三五日不得汗者,其人预亡津液也。时疫得下证日久失下,日逐下利纯臭水,昼夜十数行,乃致口燥唇干,舌裂如断,医者误按仲景协热下利法,因与葛根黄连黄芩汤,服之转剧,邀予诊视,乃热结旁流,急与大承气一服,去宿粪甚多,色如败酱,状如粘胶,臭恶异常,是晚利顿止。次日服清燥汤一剂,脉尚沉,再下之,脉始浮,下证减去,肌表仅存微热,此应汗解,虽不得汗,然,饮食半月,津液渐回,方可得汗,所谓积流而渠自通也。可见脉浮身热,非汗不解,血燥津枯,非液不汗。昔人以夺血无汗,今以夺液无汗,血液虽殊,枯燥则一也。

补泻兼施

证本应下,耽搁失治,或为缓药羁迟,火邪壅闭,耗气搏血,精神殆尽,邪火独存,以致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筋惕肉 ,肢体热一毫未除,元神将脱,补之则邪毒愈甚,攻之则几微之气不胜其攻,攻不可,补不可,补泻不及,两无生理。不得已勉用陶氏黄龙汤。此证下亦死,不下亦死,与其坐以待毙,莫如含药而亡,或有回生于万一者。

黄龙汤大黄 浓朴 枳实 芒硝 人参 地黄 当归照常煎服。

按:前证实为庸医耽搁,及今投剂,补泻不及。然大虚不补,虚何由以回;大实不泻,邪何由以去?勉用参、地以回虚,承气以逐实,此补泻兼施之法也。或遇此证,纯用承气,下证稍减,神思稍苏,续得肢体振战,怔忡惊悸,心内如人将捕之状,四肢反厥,眩晕郁冒,项背强直,并前循衣摸床撮空等证,此皆大虚之候,将危之证也,急用人参养营汤。虚候少退,速可摒去。盖伤寒温疫俱系客邪,为火热燥证,人参固为益元气之神品,偏于益阳,有助火固邪之弊,当此又非良品也,不得已而用之。

人参养营汤人参(八分) 麦冬(七分) 辽五味(一钱) 地黄(五分) 归身(八分) 白芍药(一钱五分) 知母(七分) 陈皮(六分) 甘草(五分)照常煎服。

如人方肉食而病适来,以致停积在胃,用大小承气连下,惟是臭水稀粪而已。于承气汤中但加人参一味服之,虽三四十日所停之完谷及完肉于是方下。盖承气藉人参之力鼓舞胃气,宿物始动也。

药烦

应下失下,真气亏微,及投承气,下咽少顷,额上汗出,发根燥痒,邪火上炎,手足厥冷,甚则振战心烦,坐卧不安,如狂之状,此中气素亏,不能胜药,名为药烦。凡遇此证,急投姜汤即已,药中多加生姜煎服,则无此状矣,更宜均两三次服,以防呕吐不纳。

停药

服承气腹中不行,或次日方行,或半日仍吐原药,此因病久失下,中气大亏,不能运药,名为停药,乃天元几绝,大凶之兆也。宜生姜以和药性,或加人参以助胃气,更有邪实病重剂轻,亦令不行。

虚烦似狂

时疫坐卧不安,手足不定,卧未稳则起坐,才着坐即乱走,才抽身又欲卧,无有宁刻。或循衣摸床,撮空捻指,师至才诊脉,将手缩去,六脉不甚显,尺脉不至,此平时斫丧,根源亏损,因不胜其邪,元气不能主持,故烦躁不宁,固非狂证,其危有甚于狂也,法当大补。然有急下者,或下后厥回,尺脉至,烦躁少定,此因邪气少退,正气暂复,微阳少伸也。不二时,邪气复聚,前证复起,勿以前下得效,今再下之,下之速死,急宜峻补,补不及者死。此证表里无大热,下证不备者,庶几可生,譬如城郭空虚,虽残寇而能直入,战不可,守不可,其危可知。

神虚谵语

应下稽迟,血竭气耗,内热烦渴谵语,诸下证具,而数下之,渴热并减,下证悉去,五六日后,谵语不止者,不可以为实,此邪气去,元神未复,宜清燥养荣汤,加辰砂一钱。郑声谵语,态度无二,但有虚实之分,不应两立名色。

夺气不语

时疫下后,气血俱虚,神思不清,惟向里床睡,似寐非寐,似寤非寤,呼之不应,此正气夺,与其服药不当,莫如静守虚回,而神思自清,语言渐朗,若攻之脉必反数,四肢渐厥,此虚虚之祸,危在旦夕,凡见此证,表里无大热者,宜人参养荣汤补之。能食者,自然虚回,而前证自除;设不食者,正气愈夺,虚证转加,法当峻补。

老少异治

三春旱草,得雨滋荣;残腊枯枝,虽灌弗泽。凡年高之人,最忌剥削,设投承气,以一当十;设用参术,十不抵一。盖老年荣卫枯涩,几微之元气易耗而难复也。不比少年气血生机甚捷,其势 然,但得邪气一除,正气随复。

所以老年慎泻,少年慎补,何况误用耶!万有年高禀浓,年少赋薄者,又当从权,勿以常论。

妄投破气药论

温疫心下胀满,邪在里也,若纯用青皮、枳实、槟榔诸香燥破气之品,冀其宽胀,此大谬也。不知内壅气闭,原有主客之分,假令根于七情郁怒,肝气上升,饮食过度,胃气填实,本无外来邪毒、客气相干,止不过自身之气壅滞,投木香、砂仁、豆蔻、枳壳之类,上升者即降,气闭者即通,无不见效。今疫毒之气,传于胸胃,以致升降之气不利,因而胀满,实为客邪累及本气,但得客气一除,本气自然升降,胀满立消,若专用破气之剂,但能破正气,毒邪何自而泄?胀满何由而消?治法非用小承气弗愈。既而肠胃燥结,下既不通,中气郁滞,上焦之气不能下降,因而充积,即膜原或有未尽之邪,亦无前进之路,于是表里上中下三焦皆阻,故为痞满燥实之证。得大承气一行,所谓一窍通,诸窍皆通,大关通而百关尽通也。向所郁于肠胃之邪,由此而下,肠胃既舒,在膜原设有所传不尽之余邪,方能到胃,乘势而下也,譬若河道阻塞,前舟既行,余舟连尾而下矣。至是邪结并去,胀满顿除,皆藉大黄之力。大黄本非破气药,以其润而最降,故能逐邪拔毒,破结导滞,加以枳、朴者,不无佐使云尔。若纯用破气之品,津液愈耗,热结愈固,滞气无门而出,疫毒无路而泄,乃望其宽胸利膈,惑之甚矣。

妄投补剂论

有邪不除,淹缠日久,必至 羸,庸医望之,辄用补剂,殊不知无邪不病,邪去,而正气得通,何患乎虚之不复也?今投补剂,邪气益固,正气日郁,转郁转热,转热转瘦,转瘦转补,转补转郁,循环不已,乃至骨立而毙,犹言服参几许,补之不及,天数也。

病家止误一人,医者终身不悟,不知杀人无算。

妄投寒凉药论

疫邪结于膜原,与卫气并,固而昼夜发热,五更稍减,日晡益甚,此与瘅疟相类。瘅疟热短,过时如失,明日至期复热。今温疫热长,十二时中首尾相接,寅卯之间,乃其热之首尾也。即二时余焰不清,似乎日夜发热。且其始也,邪结膜原,气并为热,胃本无病,误用寒凉,妄伐生气,此其误者一;及邪传胃,烦渴口燥,舌干苔刺,气喷如火,心腹痞满,午后潮热,此应下之证,若用大剂芩连栀柏,专务清热,竟不知热不能自成其热,皆由邪在胃家,阻碍正气,郁而不通,火亦留止,积火成热,但知火与热,不知因邪而为火热,智者必投承气,逐去其邪,气行火泄,而热自已。若概用寒凉,何异扬汤止沸,每见今医好用黄连解毒汤,黄连泻心汤,盖本《素问》热淫所胜治以寒凉,以为圣人之言必不我欺,况热病用寒药,最是快捷方式,又何疑乎?每遇热甚,反指大黄能泻,而损元气,黄连清热,且不伤元气,更无下泄之患,且得病家无有疑虑,守此以为良法。由是凡遇热证,大剂与之,二三钱不已,增至四五钱,热又不已,昼夜连进,其病转剧,至此技穷力竭,反谓事理当然。

同类推荐
  • A Phyllis Of The Sierras

    A Phyllis Of The Sierr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罗天大醮设醮仪

    罗天大醮设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数钩深图

    易数钩深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末世挽歌

    末世挽歌

    歌曰“白虹闪闪,帝星兮坠落凡尘;寒秋瑟瑟,英魂兮战于长空;剑影灼灼,高楼兮永镇冥河;苍生渺渺,末世兮一曲挽歌………”对手,朋友,亲人….诅咒,誓言,情爱….当世事重回安定,当一切归于起点,我若不能陪你们共赴轮回,便唯有谱下一曲挽歌……
  • 诛世掌控

    诛世掌控

    木青是个平凡无助的孤儿,忍受人间欺凌,在一次进入深山打猎中身受重伤,昏迷中看到许多奇,醒后脑海出现一部叫《修神决》的功法改变他的一生,成为人间第一人,跨越虚空,走进修真界,神界,仙界掀起风雨!天道无常,与天夺命!世事难料!谁主浮沉!诛世之能,唯我掌控!
  • 天外九重天

    天外九重天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啥?是落尘派的弟子?快滚!”他们门派整体实力以贫穷垫底闻名修真界,穷到连打劫的都不愿浪费时间。但是,这个门派从掌门到徒弟,区区九人,个个非凡。木羽也是。你看到的,只是他愿意给你看的,你看不到的,才是他的真面目。
  • 踏行大道

    踏行大道

    纨绔弟子也会觉醒,辰阳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弟子,但在遇到一个女子后...点开看看就知道了
  • 晴空暮色雾如初

    晴空暮色雾如初

    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只是一场梦么?那么,我宁可永远都不要醒过来,死也不要!最初的爱已回不去,如今只能看着对方的身影离去,越来越远……曾经说好一起走到最后的,可是为什么你要转身离开?为什么又要出现在我的面前?如果这就是你的答案、我们的结局,那么——我祝你幸福!是默默地藏在心里,把曾经当做是一场梦;亦或是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去追寻自己的幸福,面对所有人的压迫时,你该如何选择?
  • 魅轻天下

    魅轻天下

    她是天启国二公主,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喝药和虫子,现在又多了一项,就是跟在她身后怎么甩也甩不掉的跟屁虫!夏樱梦停下脚步,怒视,“君纤逸!你龙腾国是要倒了吗?!你一天到晚,寸步不离的跟着我,就不怕有人谋反吗!”君纤逸笑的毫不在意,“没事,我还有大哥呢,梦儿无需为我担忧。”他又默默的补充了一句,“梦儿生气的样子真可爱。”夏樱梦再次发怒,“可爱你个头啊!谁为你担忧了?!你能不能离我远点!”君纤逸淡定一笑,“那好办,还我神兽。”夏樱梦咬牙切齿,又来这招!当初她就不该为了解馋吃了他的赤焰鸟,现在她尼玛不仅惹不起还他妈躲不起!
  • 银河漂流

    银河漂流

    银河中漂流,可能有终点……宇宙中漂流,哪里是尽头……
  • 兄弟

    兄弟

    很感人的同志小说
  • 菩提仙心

    菩提仙心

    她,自上古众神之战后难得一见的修仙奇才,千年修炼得以踏入仙君境的第一人。他,天狐一族修为登峰造极的天才少主,风流倜傥仙界第一美男。她本玲珑佛心,红尘不扰,他本霸气神尊,旋转乾坤,若论缘浅,怎得痴缠两世,若说情深,怎得情伤千年,刻骨柔情慰藉相思泪,忘情锁爱斩断情丝结.......可如果没有这一切,仙途茫茫,岁月悠悠,怕是早已忘了稽秋山上那个古灵精怪的青衣小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TFBOYS之爱你珊玲之欣

    TFBOYS之爱你珊玲之欣

    因为我是四叶草,所以男主就是三小只啦,我比较喜欢悲惨一点的和复仇和关于青春的,所以写了这本小说,喜欢你们多多关注这本书,希望你们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