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2900000003

第3章

此頌明因殊果勝也。以除口四過。得成無上道。具足八音四辯之正報。故其依報亦如也。四辯才者。一捷疾辯。二廣大辯。三甚深辯。四無盡辯。亦名四無礙辯謂諸菩薩智慧明了。辯說無滯。故云無礙辯才。一義無礙辯。謂於一切諸法義理而通達無滯也。二法無礙辯。謂於一切諸法名字而分別無滯也。三辭無礙辯。謂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俗之語。為其演說諸法名字義理。辭說無滯。令彼各各得解也。四樂說無礙辯。謂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演說。圓融無滯也。以離虗妄無義味語。故得諸法甚深義無礙辯。以除兩舌離間語。故得廣大分別諸法無礙辯。以離惡口麤言。眾生受樂。故得樂說無盡無礙辯。以離無益綺語。故得演說捷疾言辭無礙辯。釋第四戒竟。

諸穀華果酒  不得飲甞齅  亦無授與人  增長愚癡業

此頌明業因果。初三句業因。後一句業果。又初句是塵。二三句是根。以根取塵。故成業也。諸穀。謂稻麻粟麥豆等。華。謂松菊蓮華等。果。謂甘蔗葡萄果等。酒。謂以上穀麥華果等釀成。能醉人者是也。不得飲甞齅者。飲謂咽吞。甞謂舌甞。齅謂鼻齅。有人飲然後醉。有人甞齅亦醉。縱令甞齅不醉。恐生漸染。故制不聽。亦無授與人者。謂自雖不飲。亦不得與人飲。令他迷惑失慧。造諸惡業。故戒經云。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也。增長愚癡業者。以現世飲酒。則顛倒錯亂迷惑真性。後生則增長愚冥失智慧種。故經云。飲酒多放逸。現世常愚癡。忘失一切事。常被智者呵。來世常闇鈍。多失諸功德。是故黠慧人。離諸飲酒失。又云。若人能捨酒。正行於法戒。彼到第一處。無死無生處。

酒為眾惡門  造作諸過失  出家而飲酒  非佛釋種子

此頌明酒過患。非釋子所宜也。前頌明增自他之業。今頌明長自身之惡。酒為眾惡門者。門以能通出入為義。謂飲酒者。貪瞋癡等惡。從此而入。殺盜婬妄等罪。由此而出。故婆沙論云。昔有一近事。稟性仁賢。受持五戒。專精不犯。後於一時。為渴所逼。見一器中。有酒如水。遂取飲之。便犯酒戒。鄰雞來入。盜殺而食。鄰女尋雞來入其室。強逼交通。鄰家告官。拒諱誑語。如是五戒。皆由酒犯。故云眾惡門也。造作諸過失者。沙彌尼戒經云。酒有三十六失。失道破家危身喪命。皆悉由之。牽東引西。持南著。北。不能諷經。不敬三寶。輕易師友。不孝父母。心意閉塞。世世愚癡。不值大道。其心無識。故不飲酒。欲離五陰。五欲。五葢。得五神通。得度五道。故不飲酒。出家而飲酒非佛釋種子者。酒既失道破家危身喪命。故在家智人。五戒近事。猶尚棄捨。況出家為釋迦如來法王之子而不棄離。若不捨離。即非佛之弟子。故佛言。若言我是佛弟子者。不得飲酒。乃至小草頭一滴。亦不得飲。若有重病。固疾。餘藥治不瘥。醫教以酒為藥者。不犯。然不得託病而服。

信戒不虧違  顛倒業皆離  除蓋修念慧  五根力成就

此頌道品四科。夫欲證無上菩提。必修道品為先。要除葢漏。須以戒為本。然道非慧不進。戒非信不生。是知信為道源功德母。出生無量施戒聞慧根力覺道解脫三昧聖財。如是聖財。非戒不護。故律本云。欲護聖法財。眾集聽我說。以要言之。三乘聖果。六度萬行。靡不由之而出。行者以信出家。當遵如來禁戒。性遮齊護。乃曰不虧違。由不虧違。定慧從生。故云顛倒業皆離也。葢即五葢。一貪欲葢。謂貪愛世間財色物等。二瞋恚葢。謂於違情境上。而生忿怒之心。三睡眠葢。意識惛熟曰睡。五情闇冥曰眠。四掉悔葢。身心妄動曰掉。過後憂惱曰悔。五疑葢。由無明癡惑。不別真偽。猶豫不決。故謂之疑。如是五法。覆蔽行者之心。不能發生定慧諸善法等。故名為葢。念慧。念即四念處。慧即四正勤。四念處者。一觀身不淨。謂觀自他之身。從頭至足。雜穢充滿。眾生顛倒執之為淨。而生貪著。故令觀身不淨也。二觀受是苦。受即受取。謂眾生顛倒以六根妄取六塵為樂。不知樂是苦因。故令觀受是苦也。三觀心無常。謂此識心。體性遷流。念念扳緣。生滅不停。眾生顛倒執之為常。故令觀心無常也。四觀法無我。謂一切善惡諸法。本無有我。何以故。若善法是我。則惡法應無有我。若惡法是我。則善法應無有我。而眾生妄計。謂我能行善行惡。執為主宰。故令觀法無我也。此之四法。皆由眾生於色受想行識五蘊之身。起四顛倒。於色起淨倒。於受起樂倒。於想行起我倒。於心起常倒。如來令修此觀。以除四倒。故名四念處。念即能觀之觀。處即所觀之境也。四正勤者。一已生惡法令除斷。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此四皆名正勤者。正則不邪。勤則不怠。謂於此四法。一心勤行精進故也。五根者。一信根。謂信於正道及助道法。能出生一切無漏禪定解脫三昧也。正道即四念處助道即五停心也。二精進根。謂既信正助道法。而倍策精進。勤求不息也。三念根。謂但念正助道法。而心觀想。不令邪妄。而得入也。四定根。謂攝心正助道法。心即寂定相應。不散動也。五慧根。謂四念處之慧。為定法所攝。則內性自照。不從他知。是名為慧也。行者先修四念處觀。雖善萌微發。根猶未生。恐善萌易壞。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名為根也。五力者。名同五根。但以力能破壞惡法。成辦善法。謂善根雖生。惡猶未除。須更修習。令根成惡破。故復立名為力。信能斷疑。不為偏邪所動。精進能除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法。念能破諸邪想。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定能破諸散亂。發諸事理禪定。慧謂四念處之慧。照了一切諸法。能除邪妄之執。破諸偏小之慧。行者欲修念慧。須離顛倒業。要除葢漏。應閉眾惡之門。念慧增明。則根力成就矣。釋第五戒竟。

薰佩塗末香  華鬘瓔珞具  種種嚴飾身  俱犯沙彌禁

此頌明根塵。能嚴所嚴。能犯所犯也。薰佩乃至種種嚴飾。是所嚴之觸塵。身即能嚴身根。亦是能犯之人。禁是所犯之罪。薰謂焚名香以薰身。及衣服資具等。佩謂佩帶。塗謂以香為末。塗拭身衣等。花鬘謂貫花為鬘。以嚴身首。瓔珞謂聯七寶莊飾。而嚴身項也。種種嚴飾身者。謂以諸綾羅綢絹蚕口之服。及指環臂釧等。而嚴身體。也俱犯沙彌禁者。釋子剃除鬚髮。棄捨飾好。觀身不淨。念世無常。少欲知足。麤布為衣。糞掃為服。豈可自違本信。反貪香華瓔珞嚴身之具。害物傷慈。違佛明制。隨作得罪。故云俱犯沙彌禁。

捨離憍逸行  不著於世塵  修習如意足  六通以自嚴

此頌離著修定。上二句離著。下二句修定。捨離憍逸行不著於世塵者。如上世間嚴身之具。是憍慢放逸之本。有妨進修無漏聖道。復能染污行者之心。故曰世塵。修習如意足者。即四如意足。謂所修之法。如願皆得滿足。一欲如意足。謂凡所修習一切諸法。若無樂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樂欲。所願念處之觀。皆得成就。二念如意足。謂念專注所觀之境。一心正住。若非一心。觀法斷絕。若能一心。所願皆得。三精進如意足。謂行者惟專觀理。使無間雜。故曰精進。然凡所修習一切諸法。若無精進事必不成。若能精進。所願皆得。四思惟如意足。謂所修習。若能思惟彼理。心不馳散。所願皆得也。六通以自嚴者。通即神通。神明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一天眼通。能見六道眾生。死此生彼。苦樂之相。及見一切世間種種形色無有障礙也。二天耳通。能聞六道眾生苦樂憂喜言語。及世間種種音聲也。三他心通。能知六道眾生心之所念也。四宿命通。能知自他過去一世。乃至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也。五身如意通。能以自身隨意變現。或大或小。飛行自在。山海無礙。此沒彼出。彼沒此出也。六漏盡通。漏即三界見思惑。斷此惑盡。不受三界生死。而得神通也。前四如意足屬定。通因定生。故六通藉四如意而發。四正勤是慧。慧觀不勤。念處不成。及招散動。如風中燈。今修如意。如加密室。令定慧安隱均平。則五根善法。若似若真。任運而生。譬如陰陽調適。一切種子悉有根生。是故行者。捨離憍逸。則念慧根力成就。不著世塵。則五葢自除。修習如意。則六通並發。欲得六通莊嚴身心。須棄世間種種飾好。故沙彌尼戒經云。欲除六衰。以戒為香。求誦深法。以為真實。三十二相。以為瓔珞。德植眾好。以為被服。願得六通無礙。六度導人。是也。釋第六戒竟。

歌舞倡妓樂  琴瑟與簫笛  [其/水]局并博塞  斯皆不得作  故往而觀聽  二罪俱不輕  不著諸見聞  七覺意現前

此頌根塵識也。前一頌明自作。後一頌初句。明他作。而故往觀聽。次句結罪。下二句明根不粘塵。則覺意三昧自現矣。歌謂口出歌曲。舞謂身為戲舞。倡妓乃音樂之總稱。琴古制長三尺六寸六分。前廣後狹。腰闊四寸。上圓下方。五弦。十三暉。後文王加二弦。而成七也。瑟本制五十弦。後析而用其半也。簫編小竹管為之。大者二十三管。長尺四寸。小者十六管。長尺二寸。笛以竹筒為之。尺四寸。七孔。羗笛三孔。[其/水]局猶今之[其/水]盤戲也。[其/水]有二種。一團[其/水]。二象[其/水]。謂以象牙飾之。故也。博謂博戲。掩取人財物。賽謂行[其/水]相塞。共決勝負也。斯皆不得作者。謂沙彌出家。本為捨離俗逸。勤修策勵。以冀涅槃。故於歌舞等。俱不應作也。故往而觀聽者。觀是眼根。聽是耳根。故往。顯非無心若路由彼過。不故心觀聽。無犯。二罪俱不輕者。謂自作及往觀聽。皆得本罪也不著諸見聞者。謂眼耳二根。不染如上聲色等塵。然見屬眼識。聞屬耳識。以根對塵。故有識生。識以了別為義。謂能了別塵境美惡。善不善等。七覺意現前者。七覺意。亦名七菩提分。意謂正念。覺謂覺了所修之法。是真是偽也。一擇法覺。行者以智慧觀察諸法。揀真棄偽。而不謬取也。二精進覺。不雜曰精。無間曰進。行者覺了苦行無益之事。而於正法中。專心而無間歇也。三喜覺。謂心契真法。故得歡喜。而覺了此喜。從正法生。不從顛倒生也。四除覺。謂覺了除去煩惱妄想虗偽之法。真正善根而得增長也。五捨覺。謂覺了虗偽不實之法。捨離永不追悔也。六定覺。謂行者發禪定時。覺了諸禪。不生煩惱妄想也。七念覺念即思念。謂行者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也。然擇法。精進。喜。三覺屬慧。除。捨。定。三覺屬定。念覺。即兼定慧。行者以修此七覺。即得入於聖道。是故行者修行。須別真偽。即不謬取境界。於諸世間。不實見聞。而永捨除。一心精進。以禪悅法喜。而自娛樂。故曰現前。沙彌尼戒經云。常自修身。順行正法。不為邪行。一心歸佛。誦經行正。以為法樂。釋第七戒竟。

牀榻諸座等  過量不聽作  高宜一尺六  廣大亦不應  彫漆紗羅帳  上妙氈褥被  放逸不順教  坐臥即獲罪

此頌臥具法。初頌明牀量。次頌上二句。明物非體。下二句違教結罪。牀謂木牀。繩牀。直脚。曲脚牀等。牀狹而長者曰榻。諸座等。謂高座。卑座。大座。小座。乃至浴牀等。過量。謂過於尺六。及長廣之量。高宜一尺六者。謂除牀陛下。脚高如來八指。如來八指。長中人一肘。當周尺一尺五寸。論云。佛一指。有二寸也。廣大亦不應者。謂當隨身所宜。如阿含經云。陛下足長尺六非高。濶四尺非廣。長八尺非大。越此量者。名高廣大牀。復有八種牀。一金牀。二銀牀。三牙牀。四角牀。五佛牀。六辟支佛牀。七羅漢牀。八師僧牀。初四約物辨貴。體不合坐。下四約人辨大。縱令地鋪。擬於尊人。亦不合坐。彫漆者。謂彫鏤漆彩。以物貴價高。亦名高廣。故律云。高牀卑牀。有二種。一者下牀。名卑。二者麤弊。亦名卑。高者二種。高大名高。妙好者亦名高。妙好即彫鏤漆彩金銀牙角等。紗羅帳及上妙氈褥被。非出家解脫生死者所宜。乃王臣俗士所尚。以縱恣幻軀。增長漏業。故佛不聽。若故違佛制。若坐若臥。即得犯戒罪。

出家屏憍恣  折伏我慢懷  履踐八正道  而坐法空牀

同类推荐
  • The Annals of the Parish

    The Annals of the Paris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好人歌

    好人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复宗集

    复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坡先生年谱

    东坡先生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资治通鉴里的那些事

    资治通鉴里的那些事

    《资治通鉴》不是历史书,二十四史里面没有它,宋神宗说它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可以说这是一本政治参考书。只是它的参考基础是从周朝末年到五代末年一千三百多年的中国历史,把其中对为政有帮助、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提取、汇总、分析,供后代人学习。但对现代人来说,流水账式的纪年模式、晦涩的文言、略显苍白的表述方式都影响了人们对于它的深度阅读和仔细分析。今天我尝试把《资治通鉴》用故事的形式,一篇一篇讲给各位听。
  • 绝世宫妃

    绝世宫妃

    勾心斗角,柳柒七已厌倦,可却不能不斗,若不然,她定会死无葬身之地。她也曾轻叹“这后宫,我是否进错了...”“皇帝,我们,来生再见。”说着,一把刀飞快的在自己的脖子上抹了下,无痛。罢了,罢了,一切的浮云,都成空。
  • 暴风老祖

    暴风老祖

    传闻在无尽岁月前,一尊神来到了这个世界,留下了修行之法。从此各种修炼之士,追逐神的足迹,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当修士修炼至高深处,可掌断山河,降服巨妖,肩抗日月。然而,这是神吗?PS:新书需要大家支持,喜欢本书的可以收藏、推荐一下,拜谢。
  • 态度是最有效的竞争力

    态度是最有效的竞争力

    本书为企业员工心理自助类图书,从9个方面讲述态度在员工晋升、提职、加薪之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导员工如何才能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使自己在竞争中持有最大的优势。
  • 虽千万人吾往矣

    虽千万人吾往矣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修仙功法何来、洞府遗迹何来……
  • 偷星九月天之千年轮回

    偷星九月天之千年轮回

    千年后,k再次觉醒......黑月后裔们,冒险再次启程!
  • 傲印天下

    傲印天下

    这是一个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大陆,每一笔一划都是我脑海中的未来,这里有着我们一起的梦想,有你有我。故事也从此开始。
  • 国色天香:异姓王爷俏皇妃

    国色天香:异姓王爷俏皇妃

    21世纪的心理学家,一朝穿越成为丞相府嫡出的二小姐。青梅竹马,姐妹情深,二小姐没有的东西,她一件一件的开发。智斗昏君,辅助太子,二小姐不做的事情,她一样一样的去做。别人的身体,一样活出本色的自己。
  • 世界启示——白帝城

    世界启示——白帝城

    白雪茫茫,风袭白帝城。群雄并立,一统大业梦?
  • 青春是一个梦

    青春是一个梦

    “这怎么可能!?我一定还在做梦!”莫秋叶大喊着。“秋叶,醒醒吧!这不是梦!这不是梦!”言默抱着秋叶,他是有多么喜欢这个女孩啊。可是莫秋叶可能再也走不出自己的梦境了...-----------------------------------------------人物:莫秋叶云朵安玫言默林冬枝于清艾晽章明老师可老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