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9200000005

第5章

宰臣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咸平中登进士甲科所试有物混成赋天下以为赋格累擢知制诰翰林

学士大中祥符九年参知政事时王钦若方挟祥瑞迎合人主意阴排异己者以细故罢曾政事天

禧中复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仁宗即位以为宰相忤太后意罢知青州景祐二年复相封沂国公

与吕夷简议论不协求退出判郓州加资政殿大学士卒年六十赠侍中谥文正有文集五十卷子

纬幼以侄绎为后景祐初契丹始修好所致书以南北朝冠国号之上曾时直史馆言春秋外夷狄

爵不过子今与抗非外夷狄之意上嘉之天书降诏作玉清昭应宫廷臣莫有言者曾陈五害以谏

在翰林一日上晚坐承明殿召对命谒者谕之思卿甚故不及御朝服为上所敬如此知审刑院初

违制之法无故失率坐徒二年曾请分故失非亲被制书者止以失论上不说曰如是无复有违制

者曾曰如陛下所言亦无复有失者矣自是违制遂分故失天禧初知应天府民讹言有妖若飞帽

搏人自京以南皆惊恐曾夜开里门捕倡言者民乃定真宗晏驾丁谓欲皇太后对近臣决政事皇

帝独朔圣见群臣庶务悉令入内押班雷允恭画可于禁中曾曰两宫异处柄归宦者祸端兆矣乃

奏请如东汉旧制太后坐右垂帘同听政焉真宗不豫有引唐汉事讽皇后称制者曾密语后戚钱

惟演曰今太子决政资善堂天下固已属望可异议耶惟演悟不敢异议丁谓坐雷允恭改皇堂事

参知政事任中正言于上曰谓被先帝顾托请如律议功曾曰谓不忠无足议者于是贬谓崖州中

正而下十余人随亦废黜是时中外汹汹曾正色立朝奸邪惮焉前后辅政十年处天下事审而中

理性俭素居家人不见其喜愠之色入朝盛服进止有入尺寸士大夫服其清修莫敢干以私者与

王旦同谥世皆谓之贤相

李迪字复吉濮州人少从柳开学为古文开谓门人张景高弁曰此公辅器也景德二年登进士甲

科累抉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天禧元年参知政事东宫建兼太子宾客寇准罢相止欲相之迪固辞

一日对资福殿皇太子出拜上前曰蒙以宾客为宰相上顾迪曰复何辞耶先丁谓拜相而以丁谓

为昭文馆大学士位迪上帝不豫令皇太子总军国事丁谓独请皇太子止决常务他皆听旨迪争

不胜谓益擅权至除吏不以闻迪语同列曰迪起布衣至宰相能取容徇权臣耶时诏二府并进秩

乃迁迪中书侍郎兼尚书左丞故事宰相无作左丞者谓欲以抑迪也又欲进所善林特枢密副使

兼宾客迪执不可因于待漏所大诟之至上前斥谓擅权不法事且言寇准无罪不当黜因格前制

不下出谓知河南府迪郓州谓入谢自陈无罪复留及仁宗即位贬迪衡州团练使谓使人逼之至

自裁不死谓窜迪稍复及章献皇后崩乃再相景祐二年范讽以罪贬迪坐讽姻家出知亳州久之

除翰林侍读学士留京师奏吕夷简结荆王元俨为除门僧惠清守阙鉴义鞠之乃迪在中书时补

降太常卿知密州久之复资政殿大学士知充州元昊反乃上章请临边除节制判天雄军康定元

年请老以太子太傅致仕卒年七十七赠司空谥文定赐御篆碑额曰遗直之碑子东之徽之辅之

初迪在翰林时荐饥三司调用不给不上召迪问迪对曰祖宗置内藏库欲攻取西北且备凶年今

边无他费以佐国用则民不加赋上为大发内库金缯赐三司知秦州曹玮数言唃厮罗[上文作

唃罗厮,误。《清波杂志》卷十第4条作"唃厮啰"]欲内寇请益兵不遣乃求罢上问谁可

代之者迪曰非玮莫能制也陛下重发兵得非将上玉皇圣号耶上因问陕西兵数对曰臣向在本

道以方寸小策记兵及粮以备调发今犹佩囊中上令探取之目小黄门取纸札迪悉上合存留及

调塞下数上曰不意颇牧复在吾禁中矣未几唃罗厮[误。《清波杂志》卷十第4条作"唃厮

啰"]寇边复召问对曰玮必克后数日捷报至上曰卿何料之审也曰彼举兵远来此坚壁待之

是以知其必胜尔垂帘日迪知河南许朝见章献太后谓迪曰卿不欲吾与国事吾今保养天子至

此如何迪曰不知太后有圣德也后喜

张知白字用晦沧州人端拱二年登进士第累迁龙图阁待制御史中丞大中祥符九年参知政事

天禧二年罢为侍读学士知大名府真宗赋诗饯之仁宗即位召为枢密副使天圣三年拜相六年

薨于位赠太傅中书令谥文节无子景德初周伯星见百官称贺知白独以为人君当修德以应天

星之见伏何所系焉因极陈治道之要又以朝廷重内官轻外官旧唐李峤议请选台阁分典藩郡

仍自请补外真宗以知白居侍从不许及固请乃以知青州初知白参知政事为宰相王钦若所排

及知南京钦若谪分司南京众谓必报之而知白待之加厚其在相位清约如寒士慎重名器人服

其公

吕夷简字坦夫寿州人曾祖梦奇后唐为工部侍郎咸平三年夷简登进士第累擢知制诰龙图阁

直学士仁宗即位除参知政事天圣六年拜相明道二年罢是年复相景祐二年封申国公四年罢

以使相判许州徙天雄军未几复相庆历元年进封许国公判枢密院以判院太重改兼枢密使二

年以病特进司空平章军国重事上忧之翦髭赐以疗其疾夷简荐富弼等数人可大用因再辞位

进司徒固请老以太尉致仕卒年六十六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赐御篆碑额曰怀忠之碑子公绰

公餗公弼公著公孺始王旦尝谓王曾曰夷简器识远大君其善交之后果与曾并相夷简通判贝

州按河北水灾请除田器之算以重本因诏天下农器皆除算寇准知永兴军擿巨奸徙湖南过关

有上变事者夷简曰此必有使之者宜勿问益徙之远方上从之权知开封与鲁宗道同按雷允恭

徙皇堂事真宗既祔庙太后欲神主复日悉陈其平生服玩夷简曰太后奉遗以保嗣君非远奸进

忠爱民钦天未足为报也故事辅臣因郊恩迁官夷简与同列豫辞之遂著为式章懿太后上仙夷

简因奏事帘前曰闻夜中有宫嫔亡者太后即起有顷独出谓夷简曰卿欲离吾母子也夷简曰太

后他日不欲保全刘氏乎太后悟乃发丧成服备礼葬之大内灾宫门晨未辟辅臣请对上御拱辰

门楼百官拜楼下夷简独不拜上遣问其故曰宫廷有变愿一见上上为举帘见之章献皇后崩夷

简手疏请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赂辨佞士绝女谒远近悉罢力役节冗费既又立州郡学校授宗室

环卫官建睦亲宅增教授官置大宗正以总之郭后废上欲立民间女陈氏为后夷简力止之庆历

初契丹兵压境夷简请建都太后示亲征之意曰此囊瓦城郢计也于是建北京天圣初太后临朝

内外无闲言夷简之力为多议者以其再相增北虏岁赐授宗室环卫官非计之得也

张士逊字顺之光化军人生百日始能啼淳化中登进士第屡从外补当贡举初用糊名法士逊试

诸科为巡捕白主司有亲戚在进士中愿引避不听因自言真宗是之遂诏自今举人与试官有亲

嫌者皆移试别头后中书拟进江南转运使阙帝自除士逊大中祥符初诏天下州郡置天庆观士

逊请因诸旧观以省营造诏如其请久之选为寿春郡王友及储宫建迁谏议大夫兼右庶子又迁

宾客天禧五年枢密副使天圣六年拜相明年罢明道元年复相次年罢宝元元年复相封郢国公

七上章请老进邓国公优拜太傅致仕以宰相谢事前此所未有也就第十年方卒年八十六赠太

师中书令谥文懿赐御篆神道碑额曰旧德之碑上欲临奠左右言其日庚戌本命也上曰朕以师

臣夫复何避士逊七岁丧母养于其姑姑亡徒跣扶柩特追封南安郡太君陈尧佐罢参知政事有

挟怨上言尧佐欲反复有诬谏官阴附宗室者士逊置二奏上前且言憸言动摇朝廷若一开奸萌

则臣亦不能自保矣上悟置告者于法诬谏官事亦寝在相位曹利用凭宠自恣而不能正时诮以

为和鼓恶程琳参知政事多异议孔道辅御史中丞不附己欲并逐之郑戬发琳市第事士逊讽道

辅使营释之道辅不知其卖己遂言于上上疑以朋党琳及道辅俱被黜道辅愤惋而死杨偕尝弹

士逊纳女口于宫中事所著春坊弊帚等十集子友直友偁友正

王随字子正河南人咸平五年登进士第累擢知制诰仁宗为皇太子选任右庶子坐假周怀政白

金落知制诰改给事中知杭州乾兴初复降为秘书少监知通州久之复给事中迁龙图阁直学士

知戎州戎人多畜逃卒或忤意则执以求赏故坐法众随至下令能自归者免仍隶旧籍多所全活

擢御史中丞明道二年参知政事景祐二年知枢密院事四年与陈尧佐动辄忿争无大臣体以灾

异援东汉策免例同请罢除节制判河阳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章惠子鉴错锜初随除京西转

运使言父母在洛中乃所部真宗赐诗及羊酒束带帛使过家为寿时人荣之在西掖不善为制命

故出知应天府外若方严而所治常失于宽善佛慕唐裴休为人仍学其书世谓弗逮也

陈尧佐字希元阆州人父省华国史有传兄尧叟字唐夫端拱二年登进士甲科太宗常询其父省

华犹在常调遂召用之明年父子同赐绯尧叟累擢枢密直学士咸平四年同知枢密院事丁父忧

起复景德元年改签书三年知院事大中祥符五年加平章事枢密使兼群牧使七年罢八年复旧

官职九年以疾出为右仆射知河阳疾甚求还至京卒年五十七赠侍中谥文忠有文集三十卷尧

叟有材略多智术久典机密军马之籍皆能记之究心群牧马政多立条约公私以为便常为广西

转运使其俗有疾不服药唯祷神尧叟以集验方刻石桂林驿舍是后始有服药者岭外少林木井

泉尧叟为植木道傍凿井置亭舍至今为利性俭素事亲至孝母冯性严尧叟未尝忤其意(原本

略作用)

尧佐端拱元年登进士第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天圣七年枢密副使改参知政事明道二年罢景

祐四年与王随同相次年谏官论政事错谬以宰相非其人遂与王随同请罢并除使相尧佐判定

州康定元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居郑州四年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后事皆豫备自志其墓曰有

宋颍川生尧佐字希元号知余子寿年八十二不为夭官一品不为贱使相纳禄不为辱三者粗可

归息于父母棲神之域矣有文集三十卷又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策愚丘集子述古求古学古道

古博古修古履古游古袭古象古初尧佐为开封府推官以言事贬通判潮州潮俗鄙陋始至为修

宣圣庙作韩吏部祠堂人始知学有张氏子年十六为其母浣衣恶溪为鳄鱼所噬尧佐慕韩吏部

投文恶溪因捕获以文戮之于市为两浙转运副使杭州江堤旧以竹笼石潮涛所啮未几辄坏尧

佐议实薪土以易之或言其不可而丁谓执政遂徙尧佐京西其后堤久不成遂用薪土知滑州河

决卷埽不能定尧佐乃凿木如编齿置于湍流随木而下谓之木龙遂杀水势而堤又护以长堤郡

人谓之陈公堤在枢府日太常博士陈诂知祥符县以法绳吏吏悉遁去章献太后怒事下枢密院

诂连姻宰相吕夷简有欲因诂中伤夷简者尧佐以为罪诂则奸人得计而能吏沮矣诂遂获免尧

佐工为二韵诗人多传之性俭约不事浮侈当未第时同父省华及伯季访华山陈抟抟谓之曰三

子皆将相然中子伯季所不逮也卒如其言(原本墓伪首埽作掃)

弟尧咨字嘉谟咸平三年登进士甲科累擢知制诰景德三年殿试进士与刘几道于试卷中为密

号贬郓州团练副使大中祥符九年复知制诰迁集贤院又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所为多不

法上不欲穷治止罢学士徙邓州复知制诰常为人所倾尧叟乞示以所犯使知上保全之意因诏

切责之乃引谢久之复职仁宗即位擢知开封府除翰林学士龙图学士换观察使知天雄军固辞

不得已受之加留后进武信军节度使再知天雄军卒年六十五赠太尉谥康肃子敏古宗古昭古

荣古垂古本古臻古尧咨有文著治本十六篇诸宫上下编善射性豪侈在永兴置武库建视草堂

开三门筑甬道出入用刑惨刻数陵陕西转运使乐黄目黄目请徙以避之其事遂达于上

章得象字希言世居泉州高祖任伪闽建州刺史因家浦城母梦登天得玉象而得象生既生父梦

庭中积象笏如山因名之曰得象咸平五年登进士第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加承旨景祐三年同

知枢密院事宝元元年与张士逊同相庆历五年以使相判陈州封邹国公徙河南府引疾守司空

致仕卒年七十一赠太尉兼侍中谥文宪性简重翰林十二年怡然自得居相位八年亲戚子弟皆

抑而不得进子泽之介之廷之脩之仁宗常谓得象曰先太后临朝群臣邪正朕皆默识之卿独忠

清无所附丽故大用也

陈执中字昭誉父恕字仲言洪州人少为小吏俄而折节读书王明知洪州褐衣请见剧谈时务明

叹曰奇士也太平兴国初登进士第擢至给事中淳化二年参知政事坐以上意语樊知古辨析上

前因罢政自后屡迁至尚书左丞集贤院学士景祐元年卒五十九子淳执中执古恕长于吏事在

朝敢言端拱初为河北营田制置使密奏曰戍卒皆惰游仰食县官一旦使冬被甲兵春执耒耜恐

变生不测既得诏罢营田止葺堡壁而已屡司金谷检察甚峻常言出入之任所当慎者起支定例

人以为当时在三司颇伤苛碎知贡举避嫌凡江南贡士皆被黜落又举行贡举非其人条被罪者

皆怨愤恕事亲至孝居丧绝荤茹哀毁过礼以故得疾不任治剧执中以父任为正字屡进文论真

宗称善召至阙下帝属疾大臣无敢及建储执中上言太子天下本不可不早定明日上袖所制演

要三篇示大臣徐曰更有一隹文字乃所陈建成储议因召见擢右正言坐公累夺正言出监岳永

真三州酒税茶务累擢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宝元元年知枢密院康定元年罢庆历四年参

知政事五年与贾昌朝同相皇祐初以疾求罢进吏部尚书观文殿学士知陈州久之以使相判大

名府五年复相以笞小婢出外舍死御史孙抃列其八事劾奏之翰林学士欧阳修亦论列于朝至

和二年罢除使相判亳州还上节钺改右仆射封黄国公徙河南曹州过京以疾赐告就第加司徒

祁国公致仕卒年七十赠太师兼侍中有司谥恭襄诏谥曰恭执中当国八年人莫干以私四方问

遗无及门者在中书不欲外闻差除每退朝即闭省东门又罢三司百司句当公事及三司所举场

务官皇祐末贵妃薨上常询之不能考正典礼以对遂至追黜再论罪之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善为文景德初李昉张知白安抚江南荐之召试诗赋进士出身后

二日复试诗赋论自言赋题已常为之上喜其不欺为改题文成称旨擢正字秘阁读书丁父母忧

皆特起复仁宗封昇王为记室升储为太子舍人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天圣三年枢密副使五年

罢既而除御史中丞改资政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除三司使复枢密副使未拜改参知政事章

献太后崩以礼部尚书罢知亳州陈州复为御史中丞三司使康定初知枢密院事未几除枢密使

庆历二年加平章事三年与章得象同相四年谏官孙甫蔡襄弹奏所撰李宸妃墓铭不言上宸妃

所生及役兵治产事除工部尚书知颍州应天府许州复观文殿学士知永兴军河南府以疾请归

京访医留侍经筵提举万寿观卒年六十五赠司空兼侍中谥元宪真宗常谓辅臣曰殊少年孤立

力学自奋加以沉谨京师赐酺京官不预会同辈召出观不答其弟颖亦能属文朕遣取所业且戒

殊勿为改窜弟请润色不之省亦不言其故周慎如此信知其禀赋异也在三司时元昊叛陕西用

兵殊请罢监兵仍不以阵图授诸将及募教弓箭手又主持出宫中无用之物以佐边费由是悉罢

他日之领财利者还度支初为枢密副使从幸玉清昭应宫怒从者笏后至击折其齿缘是遂出性

刚峻简率如此虽少富贵奉养若寒士当世贤士大夫如范仲淹欧阳修孔道辅辈皆出其门其为

文章赡丽应用无穷尤工风雅才有余思子居厚成裕知止 明远祇德几道传正女适富弼杨

察有文集二百四十卷又有临川集二州集二府集又取梁陈至唐人文章为一集既葬御篆其神

道碑云(刘云王介甫不得专临川矣)

杜衍字世昌越州人大中祥符元年登进士第累擢天章阁待制枢密直学士御史中丞龙图阁学

士康定元年同知枢密院事改副使出为河东宣抚使庆历三年枢密使四年拜相兼枢密使五年

罢明年愿还印绶以太子少师致仕故相一上章服以三少致仕非故事议者以为贾昌朝疾之故

也谢事十余年累迁至太子太师祁国公卒年八十赠司徒兼侍中谥文献子訢衍临终作遗书千

余言其略云勿以久安忽边防之戒勿以既富轻国用之原又请早建储副以安天下心衍清介旧

无居第既退方葺舍南都出入如平日无轩冕意好吟诗晚喜草书在相位多栽抑侥幸众所不悦

御史劾奏其婿苏舜钦集妓乐进奏院祠神事又王益柔作傲歌语涉指斥欲下御史按罪衍谓罗

织狱今起都下矣执不可又谏官孙甫言丁度面求进用请属吏衍不为致对范仲淹富弼出宣抚

言者随攻之上欲罢二人衍又以为不可遂疑其朋党出知兗州范仲淹常出衍门下后数争事上

前衍无愠色仲淹益敬服焉

庞籍字醇之单州人大中祥符八年登进士第累擢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庆历四年枢密副

使皇祐三年拜相五年罢以使相观文殿学士知并州徙青州请老以太子太保致仕卒年七十六

赠司空兼侍中谥庄敏子元英元中元直初籍为大理寺丞预编天圣敕累擢殿中侍御史章献太

后崩籍下閤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有欲造后苑珠玉奇巧物媚上者籍言螟蛊为灾民忧转徙复

有西北夷狄之患苟非俭约何以济用上嘉纳之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韩从礼称教旨免

工人市籍者籍言于上上为杖从礼仍诏诸司自今宫中传命无得施行知延州自五龙川之败戎

落民居焚毁几尽戍兵十余万未有营壁籍按金明西北有浑州水土平沃川尾有桥子谷即虏出

入之隘道也命钤辖狄青将万人筑招安寨于谷旁募民耕垦得粟甚多凡故地为虍所据者悉逐

之筑土城久之元昊遣牙校齎其亲信野利旺荣书求纳款籍意其诈不受后数日果寇定川既而

复以旺荣书来而元昊亦去僭号籍不敢答乃请于朝朝廷厌兵议招怀之使籍答书称旺荣为太

尉籍复请曰太尉天子三公使旺荣称之则元昊不可得臣矣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虏中官

于义无嫌诏从之逾年又遣使来改名曰曩宵称男不称臣籍言名体未正不敢以闻其使求至京

师若天子不许则更归议之籍言虏辞理浸顺俟其使至仍遣使同往申谕之卒用其策而元昊复

臣及为枢密副使又请并省官属徙兵就食于是边费十省七八其后又与中书议汰冗兵八万焉

在相日侬智高叛或言狄青不可专任上以问籍籍曰青起行伍若以文臣间之则号令不专不如

不遣也上然之及捷书至上谓籍曰非卿执议岂得成功既而推恩二广应举者六百九十一人时

以为僭嘉祐中皇嗣未建上不豫籍密疏言之甚切

(章希言福建人王定国临江人晏同叔临用人刘冲之吉安人皆先介甫为相洛阳桥上杜鹃之

谶恐后人附会邵康节耳)

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父素不仕以财雄乡里曾祖景洪事杨行密为江南牙将有彭玕者据州

称太保协景洪附湖南伪许之复以州归行密遂不仕常谓人曰我不从彭玕当活万余人后必有

隆者因名所居山曰后隆山山有唐牛僧孺读书堂故基即其上筑台曰聪明台沆母梦牛相公来

而生沆天圣八年登进士第累擢知制诰龙图阁学士皇祐三年参知政事至和元年拜相嘉祐元

年罢知南京徙知陈州卒年六十六仁宗作挽诗赐其家又篆其碑额曰思贤之碑沆倜傥任气所

至有治声决讼多中理时论比之张咏知衡州有大姓尹氏为伪券以欺邻人之孤讼久不得直沆

至其孤才二十诘尹氏曰若券曾取证他邻否其人当有存者尹氏辞诎服刑而归其田知潭州有

草寇黄捉鬼邓和尚诱溪峒徭人扰湖湘北军至多病死沆募土兵使保地分贼稍困乃令提点刑

狱杨畋等八路入讨斩首万余级遂顿兵开一路榜曰贼由此路出降敢杀者与擅杀同于是降者

三四万人贼平召还而余党复叛杀裨将降知鄂州其后权知开封府有张彦方受富民金伪为张

贵妃母越国太夫人奏补助教敕沆抵彦方死不问越国及参知政事包拯论沆缘贵妃进后追册

贵妃为后而沆为园陵使既葬赐妃阁金器百两辞不受在相位疾言者屡加裁抑又举行御史迁

次之格满二岁者与知州范师道赵抃岁满求郡独引敕出之中丞张昪等言沆挟私出御史沆乃

言台官将有不测之谋论辨不已遂罢知南京子瑾琢琯

贾昌朝字子明真定人晋中书舍人纬之曾孙天禧元年献颂召试赐同进士出身景祐元年初置

崇政殿说书以授昌朝而天章阁置侍读亦自昌朝始累擢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御

史中丞庆历三年参知政事四年枢密使五年拜相七年除使相判大名府王则平加检校太师封

安国公杨偕言贼发所部不当赏弗听皇祐元年徙郑州留以观文殿大学士判都省又求补外除

右仆射使侍中判郑州辞仆射侍中改使相二年母丧去位四年除故官召对经筵讲易出判许州

移大名嘉祐元年枢密使仍同平章事三年谏官御史言昌朝别为客位以待宦官又释其矫制者

罪虽无实罢为使侍中景灵宫使七年复判大名府英宗即位加左仆射凤翔尹魏国公治平元年

求还使侍中不许二年改观文殿学士判都省卒年六十八谥文元昌朝在经筵善讲说仁宗有所

质问皆记录删润以进赐名迩英延议二阁记注录太平兴国寺灾以易春秋进戒因言可勿缮治

以称顺天爱人之意西域僧以佛骨铜像献请加赐遣还勿示外皆从之铨法县令俸钱满百二十

千者乃注举县令人昌朝判铨以为如此则小县终不得善令矣仍一等给俸刘平石元孙陷西虏

或诬以降议收其族昌朝为中丞言事未可知乃不果收及在相位元孙自西夏归议赐死昌朝独

曰自古将帅被执归不死元孙得不死侍讲林瑀以天子即位年月傅会易算推吉凶昌朝疏出之

元昊反昌朝请减不急费诏令与三司合议岁减百万缗又言待夷狄六事时皆用之在大名河决

商胡中书议归之六塔昌朝力争之不已其后河果不可塞振救濒河水灾之民全活甚众中人刘

恢往还河上言河决赵征村与上姓名嫌为不祥或谓昌朝使之以摇当国者昌朝博学善议论为

一代名臣及大用不为正人所与而数有攻其结宫人宦官者有奏议文集各二十卷通纪八十卷

本朝时令十二卷群经音辨十卷

宋庠字公序安州人举进士开封礼部皆第一人天圣元年赐进士及第与第同有时名以诗赋为

学者所宗谓之二宋庠初名郊李淑因对言于上曰郊交也姓与国号同而名交非所宜(淑称博

学此说何其鄙陋)仁宗语之更焉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宝元二年参知政事出知扬州加资政

殿学士庆历五年复参知政事八年枢密使皇祐元年与文彦博同相二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河

南府徙许州河阳嘉祐三年同平章事枢密使封莒国公五年罢以使相判郑州英宗即位移镇加

检校太师郑国公景灵宫使屡请老不许出判亳州其请不已乃以司空致仕卒年七十谥元宪上

篆其碑额曰忠规德范之碑初制举人与武举杂试庠建言六科待天下异士宜设次具酒食礼之

武举人别试上从其请庆历中仁宗召两府资政殿亲策以时事庠独以为两汉对策本延嵓穴草

莱之人臣等备位大臣自视遇如贱士非所以尊朝廷乃请归中书合议上奏从之后又手诏以时

事询两府与庠同推庠为对庠所至以静镇为治末年信爱幼子颇致物议性俭约不喜声色读书

至老不倦初在西掖上欲以同知枢密院故事无自知制诰除者乃召入翰林而用弟祁

祁字子京与兄庠同试吏部会谅阴止奏名祁为第一章献太后云弟不可先其兄可擢庠第一而

祁为第十人兄弟友爱甚笃仍同签甲科初释褐授复州军事推官累擢修起居注次当知制诰而

庠参知政事乃除天章阁待制庠罢除知制诰历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庠复执政改龙图阁直

学士枢密使复翰林学士当张贵妃制祁欲以告进问李淑淑曰第进之上意在册礼祁乃进告遂

落职知许州未数日复侍读学士又复龙图阁学士御史言其子与张彦方游出知亳州徙成德军

加端明殿学士吏部侍郎知益州代还除三司使中丞包拯言祁在益州多游燕又其兄在政府乃

以龙图阁学士知郑州唐书成进土[工]部尚书逾日为翰林学士承旨除群牧使卒年六十四赠

刑部尚书将终亲草遗表劝立皇嗣戒其子勿请谥勿乞遗恩勿为铭志勿修佛事子定国彦国惠

国辅国奉国顺国亮国保国俊国广国有文集一百卷广乐集六十五卷唐书列传一百五十卷修

唐书十余年虽外官亦以稿自随非特文章有见于世其守边议兵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章疏之

达于上者尤切世务卒不能至大用时论惜之

(原本吕夷简重本上无以字讹时 晏殊成裕下有知止字无宣礼崇让字查欧文

晏碑子八人与此不同)

同类推荐
  • 吴普本草

    吴普本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匡

    小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Mahatma and the Hare

    The Mahatma and the Ha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故宫遗录

    元故宫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演三字经

    演三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血噬异兽

    血噬异兽

    是人类还是吞噬人类的异兽?善良还是邪恶?人类与血噬异兽的孩子不断生存的道路存在无尽的杀戮。
  • 火影之血继武神

    火影之血继武神

    没错,不知火玄叶就是我重生后的名字!只是一个普通中忍的儿子,没有强大的背景,没有惊世艳才的体质,没有智商超百的头脑。只凭一念让家人幸福的强烈执着,不断挑战自己,仅凭自己的努力,最终站上那最为璀璨的高峰——血继武神!
  • 仙君难逑

    仙君难逑

    他是凌霄仙山的紫羽真君,“揽月清辉玉颜色,墨笔难描子风姿”她是柳府的三小姐,“清水芙蓉笑嫣然,道是娇憨道是谋”逃亲路上为了安危,耍赖缠着他,日久生情喜欢他怎么办,很简单.....桃花妖建议睡了他,原以为只是一场情动却不想早就前世有缘。她是他心上的一粒朱砂,是开在他心海的解语花,纵使遭受天道惩罚断了情根也初心不改。天界仙宴素手战白蛟,帝君赏愿,她说:“我要他”,这百年的苦修终不过是为他。此一生不做那花叶永不相见的彼岸花,碧落黄泉与君同行。
  • 煌庭

    煌庭

    东皇,睥睨天下。可惜,最终却败于她的手中。万年后,终于。东皇的最后一丝意念,随风而散。然而,一切只是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治愈系美食故事;第二章为励志随笔;第三章介绍美食溯源;第四章则是光陆怪离的美食童话。每篇文章都围绕着一个食材主题展开,绘声绘色的讲述一个个温暖的美食情感故事。每个人都无法做到不食人间烟火,所有的爱恨情仇、功名利禄,不过是一场云烟。人生在世,不如只求顿顿吃好。唯有美食不会拒绝孤独的人。
  • 乱世局

    乱世局

    腥风血雨铸悲歌,精忠铁胆立军魂。美人更胜江山画,宁负苍生天下人。乱世之中,阴谋遍地,人命贱如蝼蚁,一个国家的风云悄然掀起。(本文属于中短篇小说。)
  • 携手天涯坐看云卷云舒

    携手天涯坐看云卷云舒

    他说:“只要她想,九五之尊,江湖至顶,都可为她而夺。”而她却只想远离朝堂,不理江湖,携手天涯,坐看云卷云舒。
  • 惹火小娇妻:BOSS,请淡定

    惹火小娇妻:BOSS,请淡定

    留学归来的顾辛辞在魔都开了一家心理咨询室,日子混的风生水起,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病人……一番阴差阳错下,开始了她与沈厉的同居生活。近距离接触后,她发现,沈厉就是一个浑身都有问题的男人!挑食、洁癖、有焦躁症、幽闭空间恐惧症,甚至,还喜欢在家果奔!不过……为了一百万,她忍了!后来的后来,她发现他还是个占有欲极强的男人。【甜文,小虐怡情,大虐伤身!欢迎跳坑,正文更精彩哦~】
  • 重生之血脉吞噬

    重生之血脉吞噬

    一位宅男重生了,重生到一只血脉等级最差的云雀身上,怎么办?却突然获得《吞噬》秘术,可以吞噬其他生物的精血来提升自己的力量和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