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9500000025

第25章

问答中有三。初诸根相。次明苦根。后释无相 初静虑中苦根粗重犹未断者。由诸忧根无知等引。彼离染时一切不行。粗重亦舍。设于无上法希慕愁戚。亦无知引。故离欲舍。由诸苦根有不由痴引。离欲犹行故。彼粗重无堪任性。二定方灭 问苦根离欲起粗重。二禅灭喜乐离下舍。粗重上地除。答苦根所依及寻伺初定有故。二禅灭。喜乐所依无别引。离染之时粗重亡 若初静虑已断苦根是则行者入初静虑及第二时受所作住差别应无等者。此意说言。初定灭忧。二定灭苦。由此虽有现法乐住。遂成差别。若初定中已灭苦者。二定无别现法乐住。应无差别。经说静虑出受差别住成差别故。又此断受有差别故。初定寻伺不寂静。粗重不断灭。二定中寂静。粗重方断灭。若初定中。苦根已断。此别应无 又无相等者。谓无学人所入空定。名无相心定。有漏舍种子。为烦恼缚。假名随眠。名为粗重。入此定中说之为断。现行无漏舍假名现缠。在定犹起。非彼诸受为烦恼染。得有随眠。即此随眠说名粗重。非无漏受而无种子。喜根乐根及此舍根。但说依上地者。以地增故非余

第二与五顺出离界。展转相摄文有三。初牒释出离言。次释妨难。三杂释经 由欲恚害出离即说乃至乐根出离者。欲恚害三。寻是所出离不净慈悲。名能出离。由此三观随其所应。通四定有。故离四受即三出离。由色出离 即说第四静虑舍根出离者。此得空处定离色界欲故。即是第四定舍根出离 由萨迦耶灭者。即无相心定。离三界染。最后尽时说无色界舍根出离。此后二种合名出离舍根 顺出离言有何等义等者。此中意说。凡夫有学学观出离。非离出离。今作五观是无学人。已能出离名顺出离。果顺于因出离观故。不说凡夫有学。由作此观出离于彼。为已出离三界欲。得无相心定。为萨迦耶灭者。说此界故 彼诸出离虽复同时者。正除害时。约修对治有差别者。依别行相及前方便位 此上唯有一类对除者。第四定舍。离色染除。唯观于空一类对治。无色界舍。于四蕴身。别修空观一类对治。不同前三。加行别修行相有异。虽一时断别建立三。后二不然故无差别 云何猛利见等者。释经中。有二十八句。初十三句离欲方便道。后与此相违下十五句。正离欲道。此经意显。由前加行离欲道。阿罗汉身。染爱不行。众惑不起。如红莲花水滴不着。故作五观名顺出离 初十三句中。初八句不着欲观。后五句厌于欲观 谓由观察作意。是总句。下二作意。是别句。为欲审察烦恼断与未断。复更作意。观察彼生随顺净相。是七作意中。观察作意相。于后对治作意观察。名于胜事作意。数数观察进修对治。名猛利功用作意。故此说离三界染前方便道故。说观察作意。是加行究竟作意加行道故。由此不说了相作意等。以离欲界欲。复三界加行道。是观察作意。义准别离三界欲。有三无间道故。观察作意是离无色染。前加行道。今说罗汉究竟离欲。作五种观故。准此后文正断道中。释其心善逝。云随住加行究竟作意时。正断诸惑。当得究竟心妙住道。其名为善逝 云何善修谓善修习余作意故当知此说断位及断方便道位者谓善修习此加行究竟作意无间道断位。及善修前观察作意等断方便道位。解。离现行。脱。离相缚。离系。离随眠。是三差别。此三断故粗重随灭 从诸欲缘所生诸漏除欲贪者。前方便中。已遍厌故。所以除之 损匮者。生恶趣名损。乏善果名匮 于彼解脱超出离系如前次第者。解脱缠名超。解脱所缘名出。解脱随眠名离系 谓依将得正得随念诸欲境等者。即未来现在过去。如其次第诸欲境界也

三因释六出离界经文。有其四。初引证经释。次明别除行相。三释妨难。四释五六界差别 是故慈等于恚害等非正对治者。显初修行犹起我慢。疑惑未除。为令折伏。舍诸邪执。建立此界

别除行相中有二。初约三类别除。后约六行别除 观察究竟正道理故建立第六者。但有因果谛实所执我空。名正道理。观察此故慢疑便灭。一恚二害三嫉四痴贪恚。菩萨地说。如次是慈悲喜舍四种对治。今言喜除不乐。即是嫉也 舍除贪恚不说痴者。以爱憎境非平等故。俱于此中而起舍行。但说除二中境顺舍。略而不说实亦除痴 若离我慢于自解脱者。不执我慢离慢执转。名为解脱。于所证谛宝等中。便无疑惑

释妨难云 此诸出离定能出离一切恚等者。谓有难言。修慈等六。定离恚等六种所除。何故前说是故慈等于恚害等非正断除。今释之云。此诸出离。修习满位。定能出离一切恚等。前方便时。不善修故。恚等过失容可现行。由此前言非正对除 初之四种天住所摄等者。慈悲二种。通依禅修。名为天住。别依无量修。名为梵住

第四释离诸过失名出离依中有三初标出离依有四种。二随别释行相所由。三结四种四时得失 第二文有二。初标因四人有别建立四种。后广释行相 因其谄诈说法是依非数取趣等者。有谄诈者计师为胜。睹相威仪遂便依学。今令依法不依于人。要与彼论。分别决择自方证知。非近于人而便证知

即于此中复有差别者。重释前依。佛顺世俗有二种言辞。一人。二法。今令依法不依于人。不可闻佛随人之言。便亦依人。佛顺世俗言辞。不应依执故 法又二种下。释第二依。因顺世间。说于文字。以诠义理。不应但闻顺世文字。即为究竟。故令依义 佛所说经或有了义等者。释第三依。虽令依义。不得随自见取之为胜故。依了义经。了义四重如章中释 世尊或时宣说依趣等者。释第四依。人天因说识。涅槃因说智。了义经中为初修说识。为久修说智。有闻初修便执为极。今为遮此故说依智。取究竟故

第三结中 略依四时失不失故者。得法时。依法智生。不依于人。任持时义。可文持。非文义持陀罗尼故。观察义时。依了义非不了义。疑智生故 法随法行时。法谓灭谛。随法谓道谛。修出离道时。依智不识。此上四依。从初行至后行。从粗修习至细修习。究竟成满。如是次第

复次已说安立当知于此等者。前颂五门云。总标与安立作意相差别。摄诸经宗要最后众杂义。已解总标安立。下第三段。合释作意及相二门。此中所缘。即是相故。文分为三。初标起。次别释。后通辨。此初也

别释中。初释作意。后释所缘。初中有三。初标列七作意。四十作意名。次别释四十作意行相。后以七作意。与四十作意相摄。七作意相。如下三十三卷。三复次广释其相。并与四对治相摄。对法第九亦尔。第二十八二十九。说七作意与四作意。三种瑜伽等相摄。皆广如彼。恐繁不述

四十作意为十二类。一初二教义。二四念住。三二假实。四凡圣三类。五断初中后三类。六观止二类。七有空二类。八六类修证离染。九四道。十四位修。十一四类慧定。离障而得自在。十二四类三乘因果。所有作意。初四类为一通因。后八类唯在有学无学。为一别因。此作意体即遍行数。修定慧时。作意用增故。对法说作意增长利益者。谓善顺奢摩他。毗钵舍那故。然今此中。修定之时作意最胜。对法亦言。作意者谓于一境持心令住故。于等引地。明四十作意。虽此作意通定及散。多分依彼定位修故 缘法。谓闻慧 缘义。谓思修者。各依多缘非境唯尔。闻少缘义修亦缘教故 胜解作意者。对法第十一云。一向世间作意 真实作意者。对法云。一向出世间。及此后所得作意。即本智后智。此中所言 以自相共相思惟诸法者。即后得智。缘真如理是根本智 遍知作意。远加行道 正断作意。近加行道。及无间道 已断作意。谓余二道 有分别无分别影像作意者。分别体境。即三界心心所。以分别名摄三界法。五法之中。相名分别之分别也。此二作意。境体是一。观止别故分为二种也。对法第十一说。有分别影像所缘者。谓胜解作意定慧所缘境。无分别影像所缘者。谓真实作意定慧所缘境。彼依有漏作意止观。名有分别影像。体是虚妄分别故。无漏止观名无分别影像。体非虚妄故。此中依所缘境。名分别体。能缘止观。分成二种。故不相违 事边际。所作成辨。与对法及下二十六相违。至彼当释 事边际所缘作意。所作成辨所缘作意者。此有两释。一释同对法。谓初是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谓蕴界处诸法体事。唯尔所故。如所有性。谓四圣谛十六行真如。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空无愿无相。此唯谛理。或以谛门。或以行门。或以诸法嗢柁喃门。或以解脱门。于前蕴界处。以义差别。了知道理。名如所有性。所作成就体即转依。即显初体。尽所有性。唯后得智。如所有性。通本后智。所作成就。即菩提涅槃二种转依。此中事边际所缘。身受心法。即尽所有及如所有。所作成辨。即二转依 谓我思惟如此如此。是后得智缘法自性 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者。是后得智缘法差别 当有如此如此。是根本智证自性 当辨如是如是者。是无分别智证差别。虽真如性非法差别。由加行作二别行。正智随印证之。亦说为二 或我思惟如此如此。谓后得智因 若我思惟如是如是。本智因 当有如此如此。是后智果 当辨如是如是。是本智果。此上总显菩提转依。清净所缘是涅槃转依。此解虽顺对法。不顺下与七种相摄 第二解云。此与对法所望不同。事边际者。谓缘现在身受心法事理边际所作成辨者。谓现所作当辨事理。此有三释。一云。我思惟如此如此者。是散心所缘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者。是定心所缘。由作此散心思故。究竟当有如此如此决断果遂。作是定心思故。究竟当辨决断果遂二云思惟如此如此者。是缘本质相。由此思故。当有如此如此决断果遂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者。是缘影像相。由此思故。当辨如是如是决断果遂三云谓我思惟如此如此者。是缘法自性。由此思故。当有如此如此决断果遂若我思惟如是如是者。是缘法差别义。由此思故。当辨如是如是决断果遂此上总显有为成辨。虽违对法。与下七相摄文相顺。及缘清净所缘作意者。此有二释。一云缘真如作意。二云缘此无漏作意。以为所缘故。云缘清净所缘作意也 胜解思择作意者。谓最初思择诸法者。此是思慧 奢摩他而为上首者。依等引位胜解思择 寂静作意谓最初安心于内者。此思慧位等持安心 毗钵奢那而为上首者。谓修慧位所修等引 由胜解思择作意故净修智见者。慧为方便。慧成满故 由寂静作意故生长轻安者。定为方便定成满故 一分具分修作意故于诸盖中心得解脱由无间殷重作意故于诸结中心得解脱者。五盖九结。实通现种。现行相增。今偏说为盖。种子难断。相沉细故。今偏说为结。故说别断 对治作意。摄无间解脱道 顺清净及观察。近边二胜进道。或清净智。非四道摄 六随念者。谓念佛法等。如菩萨地说 自然运转作意者谓于四时一得作意时者。下相摄中。谓得第六第七作意时。离第九品染。无间解脱道 二正入已入根本定时。此前二时。是见道前方便 三修现观时。由前方便。得入见道及与修道。修于现观 第四时者。阿罗汉位 正得。谓无间道 已得。谓解脱道

第三七作意与四十作意相摄。于中合以五门分别 一先辨七作意相。了相作意。能了下地粗相。上地静相。此初作意。闻思犹杂。自此已后一向修相。数数思惟此粗静相。数起胜解。名胜解意。由习此故。初断道生。彼俱作意。名远离作意。故诸上品烦恼。及粗重。皆悉已断 次复欣乐上断。见上断功德。已触少分远离喜乐。为除惛眠。复数修习静妙作意。以悦其心。名摄乐作意。如是行者。方便善品。所资持故。令欲界系中品所摄。烦恼缠垢。不复现行 因此为欲审察烦恼断与未断。复更作意观察。彼生随顺静相。名观察作意 如是行者。数数观察。进修对治。为令欲界一切烦恼。于暂时间。得离系故。此对治道相应作意。是初静虑最后加行故。名加行究竟作意。由此欲界下品烦恼。一切不行从此无间证得根本最初静虑。最初静虑俱行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此中断上品惑道。初起难故。二作意为加行。断后下品。地满亦难。非初修故。一作意为加行。前品无间。可有后品加行义故。断中三品。不说加行。后品无间。可有前品解脱道义。不说断前六。亦有解脱道。断后三品。地满入根本故。说第七作意。为解脱道。广如对法第九。下第三十三说。此七作意。了相一种。通闻修慧。余六唯修。了相作意。摄缘法作意故。缘法作意。是闻慧故 又三十三说。皆是上地故不通思。有义唯是修慧。然初犹为闻思间杂。体非闻思。三十三说。以初静虑定。有七种作意。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当知各有七种作意。无色界中。无闻慧故。亦非未得根本地。初即起闻慧故

二漏无漏分别。第八十说。皆通有漏无漏

三有学等三分别。初及第七通三种。余五唯初二。如次下相摄中说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苍穹曙光

    苍穹曙光

    不一样的系统流。不一样的玄幻故事。一剑杀四方,一刀霸天下。一阵封天地,一木救苍生。我欲破苍穹,谁人敢争锋。这天地已被黑暗笼罩,就让我带领你们打破这黑暗,带来黎明的曙光。
  • 角落里的微光

    角落里的微光

    奈何桥水,彼岸花美,饮一碗孟婆汤水,问一句生死为谁?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异世界之旅:黑色漩涡

    异世界之旅:黑色漩涡

    泡沫种的袭击让地球伤痕累累,来自异星球的怪物把地球腐蚀得千疮百孔。新诞生的人物被派到了这个世界,她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星级纵横

    星级纵横

    一位来自地球的普通人,在外星系建立属于自己的不朽传奇,寻找着回家的路!在星系间,各种族间,星际纵横!
  • 辅神系统

    辅神系统

    什么?你说你很有钱?家有亿万千?什么?你还说你很牛?一句话下去地方官员都要兴师动众?你还说你很有魅力?一个潇洒的眨眼就会有绝色丽人为你醉倒?嗯,很好,你有钱是吧?我的系统空间里那一堆钻石是准备拿来砸你的。很牛?我不跟你玩先,我去找郭大侠跟你过两招。很有魅力?可是我一到异界仙女神女都喊着倒贴!混世学生,开始一段不平凡的旅途。
  • 暮春之令

    暮春之令

    架空汉朝,和亲公主去世,公主身边大龄未婚女史归汉遇见真爱的故事。
  • 午夜彼岸花

    午夜彼岸花

    这是个本不该发生的故事。曼珠和肖一鸣是大学同学,他们在大学相识、相爱、相恋。毕业后,曼珠因为爱追随肖一鸣来到了她的城市,她想这辈子再也不会和他分开···直到有一天,两个人做完爱后,肖一鸣对她说:“我在外面睡了别的女人,而且被她传染上了艾滋···”曼珠听完,呆呆的目光里只有一个念头:杀了他,杀了他·····最终杀人以失败告终,于是她想报复那些背叛妻子的男人们,结识了沙华,两个人展开了一场生死恋····
  • 轻武时代:萌萌西洋剑

    轻武时代:萌萌西洋剑

    “因果。如同一张透明的网,将我束缚,无法挣脱。我心中那无尽的悲凉,和饥饿时刻提醒我还活着。”燕凌风看着眼前残破荒芜的寺庙。如果自己就这样死去,会不会有人来把自己埋葬。然后给自己立下一块墓碑,在上面写道,死亡时间:穿越后,第十五天深夜。死亡地点:古代地球上。墓志铭: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跌落的天使

    跌落的天使

    哪一天我遇到了我生命中的天使,她犹如从天空中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