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06100000003

第3章

九六

《易》始於陰陽之畫,而陽之畫而為奇,陰之畫而為耦。由乾之畫,分而為震、為坎、為艮卦之奇;坤之,分而為巽、為離、為兌三卦之耦,故曰:陽卦奇,陰卦耦;陽卦多陰,陰卦多陽。雖奇耦少多若可數計,而未始謂為九,為六也。聖人之作《易》,觀變於陰陽而立卦,則天之道曰陰與陽;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則地之道日柔與剛,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六位而成章。其日畫日位者,是所謂卦爻也。豈嘗有九、六之分哉?由重乾卦之畫之位,皆陽奇之爻,而爻辭上必繫以九,且有用九之例;重坤卦之畫之位,皆陰耦之爻,而爻辭上必繫以六,且有用六之例。而凡卦之爻,莫不各繫以九且六,學者積於所見所聞之成習,以此誠為九、六也。從而九、六之無復討其所以然者,竊自異之。夫九、六,數也。《大傳》曰: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蓋九‘、六也者,占變之事也。始乎參伍以變,錯綜其數。天數五,地數五,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者,未嘗即謂其九、六也。由天數謂一、三、五、七、九,而後知其積為二十有五;地數謂二、四、六、八、十,而後知其積為三十。由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乃以五已前為生數,五已後為成數,而一合六謂水,二合七謂金,三合八謂木,四合九謂火,五合十虛謂土,是九、六槃見其問,而未著所以用也。五位已前,其體數;五位已後,其用數也。體之生數,以天一、天三、天五參之而九,地二、地四兩之而六,參天兩地而倚數,參參而九,參兩而六,於是九、六特啟其用也。故以一四而伍,二三而五。五因兼而五,是參伍之始變;而以一伍五而六,二伍五而七,三伍五而八,四伍五而九,五虛伍而十,因以五兼十而十五,七兼八而十五,九兼六而十五,是所謂參伍以變,錯綜其數者也。凡九、六、七、八之數,均得以地數之成,而成其天數之生也者,是所謂成象也。是一五而六為老陰,二五而七為少陽,三五而八為少陰,四五而九為老陽,是九、六、七、八皇相變為用也。世雖知陰陽之少者不變,老者則變。而習見於《易》全書之畫,凡卦之爻,奇之陽,其下分繫以九;耦之陰,其下分繫以六,而不知之畫寔七,之畫寔皇八也。何以明之?《易》,變易也;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謂其占變之事,具蝶曹法,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每三變而積為一爻,以四與八為奇耦。而每三變各得一、四、二、八,則象震,象坎,象艮,則皆畫為之奇。每三變各得一、八、二、四,則象巽,象離,象兌,則皆畫為之耦。蓋寓陰陽相索為六子之意,以三變皆得四,始畫為,以象乾;三變皆得八,始畫為,以象坤。凡一、四、二、八之積為一之定畫,是謂七;一、八、二、四之積為之定畫,是謂八,此兩者其不變者也。惟三變純四,謂陽奇之極,為之動爻,是謂九;三變純八,謂陰耦之極,為之動爻,是謂六;此兩者皆其變者也。凡奇耦之定畫,所以悉列於各卦之首者,不取其動,而專以標剛柔之體,不變而畫為定卦。至一九六之變爻,雜然交寓於各卦之內者,不列於畫,而專以寄陰陽之用,適變以動而為之卦,而乃所以著其用九、用六者也。《乾鑿度》曰:陽動而進,陰動而退。故陽以七,陰以八為象;陽變七之九,陰變八之六也。晁說之以道曰:古者畫卦之奇耦為陰陽,而卦爻但有六位,而未有七、八之名,因搽曹衍《易》,以老陽之變九、老陰之變六、少陽之變七、少陰之變八。《周易》之七、八,即古之奇耦也。《易》筮之九、六見於卦文則變焉如六位皆九,即《乾》之《坤》;六位皆六,即《坤》之《乾》也。此則用九用六之例,足以明與。今我所見,皇同然也。今之《左傳》之所紀,復有可以相明,而且有不得不究其所注之失者。魯穆姜。薨于東宮。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也史曰:是謂《艮》之《隨》。隨其出君必速出。姜曰:亡。是於《周易》曰:《隨》,元、亨、利、貞,無咎。元,體之長也;亨,嘉之會也;利,義貞,事之幹也。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固足以幹事。然固不可誣也,是以雖《隨》無咎。今我婦人而與於亂,不可謂無;不靖國家,不可謂亨;作為害身,不可謂利;棄位而姣,不可謂貞。有四德者,《隨》而無咎。我皆無之,豈《隨》也哉?我則取惡,不可作而害,,能無咎乎?必死是宮,不得出矣。故嘗因是《艮》之八之筮,尤有以審七、八之定畫,不為九、六之動爻,而注則誤矣。《周禮》大卜掌三《易》以行九筮,則日《連山》、《歸藏》、《周易》,謂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是《易》雖三名,筮則同一法也。其以七、八為卦畫之體,以九六為卦爻之用,是以謂《艮》之八也。《艮》之變其初之《賁》三之《剝》四之《旅》,五之《漸》,上則之《謙》,趨明其筮是《艮》之一卦,凡六爻而爻之變者已。凡五卦之之者,亦五矣。史雜而視之,無所適從於斷也。惟二爻之陰耦無所變,無所之爾,故覆而斷之以《艮》之《隨》也。且即稽其筮而曰:《隨》其出也,君必速出。姜則自審,無以當此卦之德也。因謂是於《周易》曰:《隨》,元、亨、利、貞,無咎。就申其釋之者,如上云耳。曷嘗引《連山》、《歸藏》二《易》,而且有所更筮哉?杜氏不明《周易》之筮,耦之畫本只謂八,乃妄指二《易》以七、八為占,且又謂史疑占《易》遇八為不利,更以《周易》占變爻而論之,何其誤也。由今竅之,則七、八之為卦體之成畫,而不名九、六,不亦明矣哉?

《國語》晉公子重耳筮尚有晉國。得貞《屯》悔《豫》,皆八。韋昭注:震在《屯》之內卦,兩陰爻不動;震在《豫》之外卦,兩陰爻亦不動,故曰皆八。是其徵也。董因又筮之,得《泰》之八,昭又注:《泰》,無動爻,陰爻不動,其數皆八,則為耦畫之不動者皆為八。又其徵也。由耦之畫不動者皆為八,則奇之畫不動者皆為七,校然明甚矣。今《易》之全書,不見七、八,而唯見九、六,學者冥視其用九、用六之文承誤於九、六之分,而未明九、六之例所以用者,其槃如前所論為之卦設也。合《左傳》凡云某卦之某卦者,皆以爻之動,而變者指其所之云爾。所謂唯變所適也,以筮者尚其占,以動者尚其變;爻也者,言乎其變者也。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動而不可亂,故曰:六爻之義易以貢也。以是研之,定爻之,固自七、八。而於其動,則七乃進為九,而含陰;八乃退而六,而含陽也。《傳》於占之變卦之爻,固悉如前之卦之說,而於蔡墨之答魏獻子之問龍,尤曉然著白也。曰:《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潛龍勿用。其《同人》曰;見龍在田。其《大有》曰:飛龍在天。其《夬》曰:亢龍有悔。其《坤》曰:見覃龍無首,吉。《坤》之《剝》曰:龍戰于野。則足以見七八之動而變,始得謂九且六也。不然,則《乾》之諸爻謂九者,其辭分配固如潛龍勿用等云;而《坤》之上六,其辭固云龍戰于野。又何必枚舉《乾》之《姤》、《坤》之《剝》等卦,然後始稱其本爻九、六之下文以為所之之辭,而申見其例也哉?況《乾》卦於用九之下文曰:見旱龍無首,吉。而墨乃特謂之《坤》,然後釋之方如所云。則凡用九為爻之變畫,例此不約而合,尤未深切著明,可以不言而信矣。其所以每爻先引之卦,而始徵以其辭者,以見七之變,進而始為九、八之變,退而始為六也。由是以夷考於《傳》,凡所舉之卦之辭,則見每爻之為九為六者,必待七、八之動,而變乃然也。故有用九用六之例,是九、六之用。如《乾》之初至上,皆必待陽奇之七動而變,始謂九;《坤》之初至上,皆必待陰耦之八動而變,始謂六。如晁氏云、九、六見於卦爻,則變六位皆九,即《乾》之《坤》;六位皆六,即《坤》之《乾》也。《乾鑿度》重見其說:陽動而進,變七之九,象其氣之息;陰動而退,變八之六,象其氣之消也。又謂《乾》三十二世消,《坤》三十二世息也。故《易·大傳》曰:乾、坤,其《易》之門邪?生皿由乾、坤之門以入,則凡諸卦必倣此以通,每卦之變而始名九、六也,故用九、用六不見於它卦,而特見於《乾》、《坤》者。生皿不止為《乾》、《坤》設,皇并它卦例以用之也。故占法謂六爻皆不變者,則斷以本卦之《象》辭;五爻皆變,一爻獨不變者,則斷以之卦爻之不動者之《象》辭,而不用爻辭者,是其爻不動,不得以名九、六故也。歐陽永叔曰:《乾》曰用九,《坤》日用六,何謂也?曰:釋七、八不用也。《乾》爻七、九,九則變;《坤》爻八、六,六則變;《易》用變為占,故以名其爻也。朱元晦甚稱其說,則又曰:《乾》、《坤》之用九、用六,何謂也?曰:《乾》爻七、九,《坤》爻六、八,九、六變而七、八元為,《易》道占其變,故以占者為爻,不謂六爻皆九、六也。及其筮也,七、八常多,而九、六常少,有元九、六者焉,不可不釋也。六十四卦皆然,特於《乾》、《坤》見之,則餘可知爾。且謂其按此說發明先儒所未到,最為有功。論七、八多,而九、六少,又見當時占法三變皆卦,如一行說。今愚又以是觀之朱之所說,惟見歐說若晁說,朱蓋所未見也。

至若《乾鑿度》等書,儒者又鄙之,以為《易緯》,不惟不取,至有不觀,有不見者,而不知其有可參考也。自今校之,古今所見,固有不求同而同,不期然而然者,然皆未及於九、六之所以然。如《左傳》之卦之徵驗,以為《易》道欠事,故得兼載其詳。然余復審晁氏謂卦爻見九、六,不見七、八,特其致疑,而然非真有見於九、六者也。謹按《說卦》昔者聖人之作《易》,幽贊於神明而生曹者,是已明著用筮之法矣。其謂參天兩地而倚數者,生皿參其三三而九為參天,已見乾元用九;兩其三二而六為兩地,已見坤元用六,是九、六之用所由始也。觀變於陰陽而立卦者,是所謂立天之道日陰與陽,立地之道日柔與剛,立人之道日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足以見標奇耦二於卦首,不動為定畫,乃寄其七、八也。至於發揮於剛柔而生爻者,爻與畫異,爻之未變而動名畫,畫之既動而變為爻,故《易》六位而成章。此卦畫六位,自初至上,分陰陽定位,而以剛柔迭用於其中,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元常,剛柔相易,唯變所適。或參天而九,或兩地而六,用九用六,九、六所以變動於各爻,因以生之卦者也。九之與六,何疑之有?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蹟,見天下之動,擬諸形容,觀其會通,擊辭焉以斷其吉凶,故謂其成章也。其立言《易》簡而理得,所以示天下後世者,至昭昭也。學者既其名,未既其實,終身由之,而不知因疑生解,乃以為獨有所見,自著其說,益可悲已。故為之特發揮於是。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快穿之主人的迷妹

    快穿之主人的迷妹

    算计人心,挑拨离间,只为了拿到主人想要的灵魂。我喜欢主人。陷入穷途的人,你要来典当灵魂吗?
  • 玛法烹饪记

    玛法烹饪记

    在黑暗即将笼罩玛法大陆时,一个只是想安逸的做厨师的人,却无奈卷入各种事件当中。“打打杀杀的,太血腥了。不过若是有什么食材,记得帮我留着。”靠着各种“裙带关系”,收集珍惜食材,烹饪珍馐美味,他离人生目标又近了一步。
  • 奇幻都市物语

    奇幻都市物语

    是夜,金色的大门教堂上在虚空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门已经打开,里面传出神圣的歌声,天空伴随着闪动的金色光芒,频繁的出现暗红色色的闪电,天空出现裂痕,最终空中出现了裂缝,露出了黝黑的虚空。裂空下是一座广场,正对着神圣庄严的教堂,圆形的广场四周分别站着12位红衣大主教,双手高举,口诵圣典,巨大的金色六芒星法阵在广场上显现。六芒星的中间,一个身穿白色圣袍的女子面色苍白,浑身散发着淡淡的白光,绝美的脸上像是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个小女孩被她紧紧护在怀中。天空一声巨响,暗红的裂缝中,一个男子从里面慢慢显现,灰色长发在混乱的虚空乱流中飘扬,犹如魔神降临一般......
  • 穿越火线之神瞬俱乐部

    穿越火线之神瞬俱乐部

    这个作品是给热爱穿越火线瞬狙玩家写的,第一次写,写的不好,大家多多见谅!
  • 梦殇之沧海

    梦殇之沧海

    2365年,一个科技发展大跨越的时代,网游已经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生命》到《上苍》,再到《第二世界》的公测,网游俨然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二世界。然而在游戏的背后,他们是一个世界的设计者,同时也是迷失在路途中的孤独行者。梦醒,一个陌生与未知的世界呈现在眼前。过去,现在,未来,三百五十年,眨眼已在身后。她是来自2015年的古武世家的少女,遇到了来自3020年的妖灵,时间与空间的变换,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面,又有多少孤独而又不被世人知道的存在游离在这个世界之外……不管是真还是幻,是梦还是醒,就如余非琪所说,“南柯一梦也好,庄周梦蝶也好,不论留下多少足迹,至少我知道我在这个世界存在过!”
  • 爱难言

    爱难言

    明朗的早晨,男孩匆忙去教室,不经意间撞到了一个女孩,衣着朴素的女孩,男孩眼中闪出欣喜的光芒,身份悬殊的两个人,能否结成连理,敬请期待。
  • 女高校

    女高校

    事情的一切都没有预料到。南外高一三班突然转进来两个插班生,一男一女,女的叫白雅七,男的叫白祁川。混血的白雅七有着最纯净的容貌和最优异的成绩,而从小是童星出身的白祁川现在十七岁已经是一名红上了天的明星,但成绩不怎么好。入学第二天白祁川就已经和南外三个社团中最有实力和势力的藤少藤席初玩在了一起,一切都在规划中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认为谁惹了白雅七她对那个人的微笑是表示友好。藤席初知道那个微笑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会以为一个成绩优异长相干净的混血儿就一定是好学生。藤席初知道她比谁都野。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认为白雅七帮助谁就是她很有善心。藤席初知道她可以把所有人都利用起来。一件件事被揭开,真相浮出水面。
  • 管理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管理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每个管理者,除了应该检查一下关于控制非生产性和耗费时间的活动的问题。还需要同样地关心由于管理不善和组织不良所引起的浪费时间的现象。管理不善会浪费每个成员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浪费了主管者自己的时间。
  • tfboys之只想给你宠爱

    tfboys之只想给你宠爱

    剧情狗血,更新可能会慢,因为作者懒,因为作者是新人,如有不足,请多多包涵,---------一次尴尬的偶遇,使虎牙少年喜欢上了她,可,命运之神不可能一直眷顾她,一次偶然,差点毁了她的一生
  • 伏魔三身

    伏魔三身

    “众生芸芸,为何选择我?”“轮回六道,是你选择了众生。”、、、、、、、、、、、、、、、、、、、、、、、时至如今,可曾犹豫?毫不犹豫历尽生死,可有后悔?无怨无悔在场众人皆是唏嘘不已,一场空前绝后,你死我亡的终极大战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