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05900000008

第8章

中極止于一。此數用五而去十。明其不二也。天地之道。一言可盡。

為物不二。則生物不測。此即堯舜執中之道。以本天地之用。而見于洛書者也。

天地以五為中心。五行以土為根本。萬物萬事以中一為立極。

皆自此象見之。以天道言之。則一切生化之數。不离于中五。而用以廣。德以大。萬物所倚。萬數所持。皆此五也。故曰:天地心。亦陰陽之中氣。五行之中道也。

易傳曰顯諸仁。藏諸用。此二語即釋洛書者也。

洛書之中五。即仁也。而曰藏用者。則言洛書用五藏十也。夫陰陽二道。相倚而成用。而陰必藏。陽必顯。

一藏一顯。其用始大。五與十皆土數。即土德也。一屬于仁陽也。一屬于智陰也。用仁而藏智。仁顯而智不顯。藏也者非去而不用。言藏之于內。不以顯也。

蓋天下之道。必首德行。仁為人之全德。亦天地之全德也。若智者。以成仁之用也。不可獨用。

仁顯其德。而智全其用。則用不顯而自大。是中庸成已成物之功。所謂不慮而中。不思而得者也。唯聖與至誠則之。

以人之生本乎仁。仁之德無不全也。而智成之。即陰陽之道也。顯仁藏智。智在仁中。即扶陽抑陰之道也。

此義則本于洛書。洛書顯五而藏十非無十也。

四正四偶。所合皆十。即所謂藏也。藏之于內。而獨顯五。以明立極之義。實為天地微妙之道所見者也。

天地之功。見于生成皆仁德也。不見其智。而功莫與大。

此即能藏其智以成其用也。

人若忘乎此義。不顯其仁而用智焉。是悖天逆道。無不敗矣。尚何成哉。

故洛書用五之義至深切矣。

洛書明變化之例。示生化之用。其所包者廣。此略舉其大者耳。要將河圖之象數。與之一一對參。而求其變化之跡。則可漸悟天地生物之則。聖人易教之心矣夫。

河洛大旨---復聖講述

河圖負于龍馬。洛書呈于元龜。以其所出見在河洛也,故名河圖、洛書;

圖之出雖以馬龜。象之徵則符運數。蓋天地自然之象。顯于物者也; 既出見于物。得聖人解之。以造成人文之始。而易象乃具;

是河洛二圖者,天地之文顯于物。而用于人者也;

唯天地之神。能自成之,唯物顯之; 唯人用之;蓋合天地人物四者之靈,而後見其功; 成其名,以廣其德,著其道,其為物豈可輕言哉?

觀易象之所本,六經之所仿; 百度之所製,一切政教之所創。其為人文之袓,文化之源,固無他物可與方矣?

圖書之象簡,而包舉天地之間,生成之德,變化之道;

盡氣數之妙,示形神之全; 固以一而賅萬,中而立極,有同易道者矣?

其所明用,在順自然之序; 而推其不息之功,在本生化之原; 而溯其不二之道,猶天地之覆載,人物之生育; 而莫外于至一至中之極者也。然考其用之大例,有數則焉:

(一) 河圖者; 明位之用,位無動也; 洛書者,明時之用,時有變也;

河圖立天地之極,而見其体,是明位不動,有其生成之序也;

洛書列天地之序,而著其變;是明時之時遷,有其復之情之也。

二者大例,一体一用;一守中而立極,一循行而不窮; 是天地生成始終,道德氣數往復遷變,可見可微者也。

(一) 河圖者; 明天地之生成也; 洛書者,明萬物之變化也;

河圖自陰陽二氣之生成,而五行出; 洛書自五方之推遷,而九宮見。

五行為萬物之本,數簡而位定; 九宮為萬物之變,數繁而行周; 此生化由簡而繁,氣數由正而變之例;

故河圖之數,自一至十,不离五行,而成生成之母; 洛書之數,自一至九,化分無盡,而明往復之理 ;

其例如: 一六之水,則化為一與六之北,與西北二宮; 四九之金,則變為九與四之南,與東南二宮; 餘數皆然,雖水火之數不易而位移,火金之數互易而位改; 在河圖可名為水火金木,在洛書則稱為四正四偶各宮;

正猶易之兩儀,一變為四象,再化為八卦; 其數已由合而分,其物亦由寡而眾; 此天地生化自然之例,而易之所以為易也,若執河圖以釋洛書,則將滯而不通矣?

(一) 河圖者:以數紀二五之本質; 洛書者,以數名九宮之循環。河圖不動而自生成,

洛書以動而形變化;

河圖象天地初奠,物類自生之時; 洛書象萬有具陳。氣數並行之例;

其合于易,則圖如伏羲之卦,定位明序,而立其極; 書如文王之卦,變化錯綜,而推其用; 二者各有其所象,亦不外造化自然之理數;

可徵于物,可驗于形,可候于時令; 可證于天地之文,可通于人物之生變遷者也;

故河圖之象,不易而易,如天地之道也; 洛書之象,易而不易,如天地之德也; 就河圖推而上之,可明天地之自始; 就洛書推而化之,可知萬物之將來;

而天道以明,人道以建,天人以達,性命斯順; 氣數不乖,行止斯定; 此易之所以立教,為象天道以定人道者也。

夫河圖之數變,而洛書之象以成; 其屬于天道者,萬物生化自然之象也; 屬于人道者,則扶陽抑陰; 中極不動,顯仁藏用,中和以成之義也。

蓋天道遠,人道邇; 天道精微,聖人則之; 人道明易,眾人能之; 必以人道為言,而後眾人可通天道也;

河圖之屬天道者多,洛書則寓人道; 以後天之世,唯以人道為急務也;

然人生自天命,人道出于天道; 非天道之外有人道,乃天道之見于人事,而宜取法者; 故名之人道,明人之所當由者也。

道路也; 由之則可行; 人生猶行路也,由道則全其生; 大則治平之功,小則孝弟之事; 遠則聖賢之德,近則日用之常; 皆必由是而達焉。此人道之所以為重,而次于天道,以先于天道者也。

洛書之象,由河圖而變; 即由先天而為後天,亦即由天道而入人道; 此可徵之于其數也。

五行云者,非僅指水火木金土也,凡物與事之同列而有五者,皆是; 亦如兩儀也; 故在時,有春夏秋冬四季也; 在地,有東南西北中央也; 在人,有心肝脾肺賢也; 在味,以酸鹹辛苦甘也; 在音,有宮商角徵羽也; 在德,有仁義禮智信也; 在倫,有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也; 其類正多,要皆五行也。

行者,言其周流往復循環而行,不相害也; 故一年四時象之,年以四時成歲,而土旺于四季;

如河圖以水火木金定四方,而以五十之土立中極也; 至洛書則方之四者變八,中之五者終不移;

則可知天道之行,有化少為眾,變合為分之例; 而中極不易也。去其十者,抑陰而扶陽也,顯仁而藏用也; 此即人道所始仿也。

人之于生,有德業焉,有事功焉; 不得徒生也。故天命之性以成其德,仁是也;天賦之知以立其功,智是也;

人之以仁成性,則道成而生全; 以智立功,則事成而名貴;

二者人之所以為人也,然必顯其一; 而藏其一,以合乎洛書之象,而契乎天地之德; 若不能顯仁藏智,則有功無德,失主之本;

若不顯仁而徒用智,則反未為本; 离性日遠,去道日甚; 不獨無以全生,必反因以賈禍;

蓋智者,用也,末也,必有本体為之先焉; 失其仁而唯智是尚,是舍本逐末,失體求用; 無根之花,無源之泉,何以自全而成用哉。

用者,言有所用也; 有所主宰而後成其用也,非獨用可成功者;

故顯仁藏用,示天地之道; 必先立德,明人道之本; 必先脩已,其與中極不易之義;

為易教並重者也。仁之德,即生成也; 天地以生成為本,故人以仁為先;

仁、人也; 有仁斯有生,安有忘其仁,而能生者? 即安有忘其生,而能致用也? 故用者,為仁用也; 為用以成其仁也。

分言之,則有諸德之名; 約言之,即仁也; 用之屬智,亦為仁也; 苟無仁,何以名其智哉? 譬如其生且不省者,焉得為智?此夫子有予智不能中庸之歎也?

河洛二圖所重,在變化之例; 洛書者,河圖之變; 河圖者,天地之變;

河圖以二氣之變,而五行出; 洛書則五行之變,而九宮分;此易見者也。其中微妙難知者,則五行之數,本二氣之數;

而九宮之數,即五行之數; 推之則萬物之數,莫非九宮之數,亦莫非五行之數,二氣之數也,

溯而上之,則九而五而二,歸于太極之一; 推而下之,則五而九,至于萬物,以達無窮; 一本而萬殊,萬殊歸于一本;

如布之經緯,網之綱目; 其為數殊,為絲一也; 故自太極以至無窮,為數雖殊,為氣無二; 而數之殊者,非殊數也;

數之自加減乘除也。故數殊而不殊,雖由萬物至于無窮,仍不外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數; 不過有其分合變化而已。

故數之殊者,數自殊之; 非數外有數,則由氣之不二也;

因氣不离陰陽,雖有錯綜生化之殊,仍不失其為陰陽; 故氣無殊,數無殊; 數以紀氣,氣之所至則數成,數之所見則氣達,氣數無殊用也;

河洛者,明氣數之用,示天地萬物之始終也; 果明其變例,則天下之氣數; 皆可推而知之; 以其用因變而後見也。

設無所變。即無所用; 果無變無用,天地已歸澌滅; 更何河洛之圖存哉?

唯其變多則用神,用神則天地無極; 人物無盡,莫不在氣數之中; 即莫能出此圖象之外,而後河洛二圖,乃為人之所必明,世之所必重者矣?

河圖與洛書異同之處,即氣數變之跡,與天地萬物生化之例; 其所列雖僅此九宮之位,五行之名; 而其類推,可至無盡; 欲明其變,可就易象證之也;

所須知者,河洛之變何自來?其氣數分合何所本?此則求明天地生成之序,人物生化之數,所必留意者也; 茲試論之:

洛書之數,因河圖而來; 即萬物之生化,本天地五行所出; 如五行生自二氣,即天地也; 已見河圖。而九宮變自五行,即五方金木火水土也,

則見洛書; 而九宮云者,非言九物,或九事也; 以數盡于九,九宮足以包數之全; 天下之物,盡在九數中,則莫逃乎九宮之外;

故九宮者,萬物萬事之所隸屬,而萬數之所循環者也。

無論生化之無盡,所推所衍,莫不盡于九數之中; 由九而內則返于一,由九而外,則推至無量數; 數雖無量,仍不外此九也;

乾之用九,已盡天下生生之道; 而大衍之用四十九,已極天下往來之數;

其曰:大衍者,由中數之五,而十倍之也; 衍者、推衍者:推其數之所至,而足以包舉一切數; 故曰:大衍。

以數之老陽在九,老陰在六; 六九五十四,去中五,而得四十九;

即大衍之用,此亦河圖洛書所有之數也; 以其數之重在變也,則河圖之象變為洛書,所始在金火互易位也;

以金之九,為先天數; 若已變,則屬火; 离代乾用,离為火; 而乾為金,故其位隨乾离而易; 此易見者也。其間尚含深意,即以數之成,乃因氣之行; 氣之行也,非置于一方而不動,必周流八方而無息; 以位言之,則河圖之火與水對,金與木對;

數隨五行之氣,而定其方,無所易也; 若以時言之,則洛書北方之一,與東方之三,一屬太陽,一屬少陽;

而後南方易以九,西方易以七; 亦一太陽,一少陽; 其位互易,而後正對; 以其氣之既行,不復如河圖之初生也。

河圖之氣,以陽生陰,以陰繼陽; 故陽老于西方之九,而陰四繼之; 陰老于北方之六,而陽一承之。陰陽互根于定位,而相得以合,而生成之功乃見,此其以氣之初生為象也;

若在洛書,則陰陽已分,二氣環行; 行者有序,太少必對; 是以北方之一,南方之九; 一始一終,皆太陽; 東方之三,西方之七; 一生一成,皆少陽也;

陰氣亦然,東北之八,西南之二,皆少陰; 西北之六,東南之四,皆少陰; 兩兩相當,以周行于八方; 而成一陰一陽之道,遂不可不易其南西金火之位也。

此例可以一歲證之,春與秋對,冬與夏對; 一寒一暑,相當其令; 而一歲之氣,周而復始,如環無端,此其用之可明者也。

故洛書之象,象後天已定之氣數; 陰陽迭興,數位周流; 以成其往來不息之德,不獨歲令然也; 即一人之生,一日之晝夜; 無不如是,皆以循環為率; 此即洛書以明變化之用為象者也。

且數之既變,有數例焉; 陽之合陽,則反為陰; 陰之合陽,則化為陽; 故二陽相遇,則成陽中陰; 二陰相遇,亦為陰中陽;

此在太少之外,更有陰陽也。是一與九對而成十,則九為陽。一為陽之陰;

三與七對亦成十,則三為陽,七為陽之陰; 陰數亦然。故四隅陰數,東北西南為陽,相對為陰;

其所以然者,合則變,分則化也; 後天之數多雜,無純陽純陰之物。以其不能生化也。

洛書之數,參伍錯綜,各有其分合之用; 故變化無盡,不獨火金之易; 即二八之易位,亦其例也;

天地生成,全依此陰陽之摩盪; 而後萬物生化。世界悠久,以迄無窮,此所謂造化之機也。其行也,則以往來為則,循環不已,以成其生生不盡之功;

即至誠無息之德也。故氣之陽者陰之,陰者陽之; 天者下之,地者上之; 左者右之,右者左之; 相互以生,相交以成; 不獨金火之互換也;

故東南西北,四方之序; 不似河圖,自一至九,九宮之數; 不同五行,而後見後天之道,明世間之數。

如河圖始于北,而洛書首東; 河圖陰逆陽順,以一系行; 洛書均分二系以往復,此皆二者同異,可資考證者也;

蓋先天之象,由無入有; 其始生也,因氣之動; 後天則已生成之後,萬物隨之生化;

氣之流行不息,數以變化不窮; 其所以異者,皆自氣合之; 而氣者,內徵于道,即理也; 外徵于象,即數也; 理數之間,不可過求其跡,以有神也;

神御其用,故天地有主宰之數不易; 而神不可測,以其微也; 是陰陽之事,不可實之以物也。唯神通之,氣感之; 固聖智之事也。

以易言之,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言非易明也; 而氣數之常變,吉凶生焉,禍福降焉,則盡人所當知也。

同类推荐
  • 养正遗规

    养正遗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圣观自在菩萨功德赞

    圣观自在菩萨功德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冬日送凉州刺史

    冬日送凉州刺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要灵祇神鬼品经

    道要灵祇神鬼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诗别裁集

    元诗别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的女朋友是老师

    我的女朋友是老师

    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女孩,她正在租房子,看她娇小可爱我一下子就忍不住了,于是乎我就出租了我的房子,我却变成了她的奴隶,但......我心甘情愿......可她居然是我的老师,一个字“惨”啊!
  • 世纪大家

    世纪大家

    《世纪大家》(《TheGreatMasterOfCentury》)音乐、文学、漫画、诗词歌赋、游戏动漫,甚至是哲学、政治、军事等等他都大有建树。他被称为有史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天才,踏足众多领域,却无一不成就斐然。他,才能令世界为止瞩目侧耳,文能使天下敬如上宾,学能是世界为之震动。他,被称为唯一的世纪大家。
  • 法幢远禅师语录

    法幢远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最初到现在

    从最初到现在

    我眼前是红墙,身后是大海,就算没有断然出航的勇气,也绝不能失却了想要乘风破浪的心。
  • 三心二忆

    三心二忆

    我承认我敏感且多情,我承认我仅仅是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爱上了他,不过游戏一场,我却在这逢场作戏的虚拟世界里不由自主的去爱。世界上最不需要理由的事就是喜欢上一个人,最冲动的年纪就是青春年少,十七年来,我第一次如此地向往一个城市。
  • 龙逆战魂

    龙逆战魂

    战龙大陆内,豪门柳家,诞生一代天骄,意气风发,逆天天赋,嚣张性格,为兄弟抛头颅洒热血,带兄弟挑战天子权威,战,战,战立称雄,热血神话!
  • 梦靥谣

    梦靥谣

    林间暮色苍茫,白衣直下西行。民居闲田安逸,遥望锦木年华。纤纤玉指,涩涩琴音。嗒嗒,嗒嗒。彷徨间,竟不知手可摘星辰,满城尽带黄金甲,殊不知为谁吟。繁华间,转瞬间,模糊间,一念间。已不知芳华逝去。凤冠霞帔,笑语嫣然。宛然一笑,诉尽半世沧桑。啦啦啦,啦啦啦。你的颦笑,绝代风华。
  • 丧尸堆里的幸存者

    丧尸堆里的幸存者

    一个初三少年和他的青梅竹马对抗丧尸的故事
  • 轮回禁咒使

    轮回禁咒使

    我...我...我到底是谁?我从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管他呢,做好现在就行了!爱德华.凯撒?米罗?不不不,我是叶天啸,大黑龙,你碰上我算你倒霉,之前被你打得落花流水,但是现在我不是他们,我只是我,你做好觉悟吧!
  • 废弃王妃弃王爷

    废弃王妃弃王爷

    一次失败的恋情让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命运的齿轮将她带到了古代。她有了新的身份:流沙国的七公主、和亲到紫鹰国的王妃——沈若离。她是王妃,亦是名存实亡的废弃王妃。她决定为自己好好的再活一次。王爷?我还不稀罕呢!重生后,一切都改变了,她不再是那个对他爱得死去活来的人儿,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爱情观,会让她做怎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