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3500000039

第39章

马血天子问八政品第四十三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马血天子非人之时。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天子白世尊言。向者生此念。在地步度。可尽此世界不乎。我今问世尊。可以步尽世界不耶。

世尊告曰。汝今以何义理而作此问。

天子白佛言。我昔日一时至婆伽梵天所。是时。梵天遥见我来。而语我言。善来。马血天子。此处无为之境。无生.无老.无病.无死.无终.无始。亦无愁.忧.苦.恼。当我尔时。复作是念。此是涅槃道耶。何以故。涅槃之中无生.老.病.死.愁.忧.苦.恼。此是世界之极边耶。设当是世界边际者。是为世间可步度耶。

世尊告曰。汝今神足为何等类。

天子白佛言。犹如力士善于射术。箭去无碍。我今神足其德如是。无所挂碍。

世尊告曰。我今问汝。随所乐报之。犹如有四男子善于射术。然彼四人各向四方射。设有人来。意欲尽摄四面之箭。使不堕地。云何。天子。此人极为捷疾不耶。乃能使箭不堕于地。

天子当知。上日月前有捷步天子。行来进止复逾斯人之捷疾。然日月宫殿行甚于斯。计彼人天子及日月宫殿之疾。故不如三十三天之速疾也。计三十三天之疾。不如艳天之疾。如是。诸天所有神足。各各不相及。假使汝今有此神德。如彼诸天。从劫至劫。乃至百劫。犹不能尽世境界。所以然者。地界方域不可称计。

天子当知。我过去久远世时。曾作仙人。名为马血。与汝同字。欲爱已尽。飞行虚空。无所触碍。我尔时。神足与人有异。弹指之顷。以能摄此四方箭。使不堕落。时。我以有此神足。便作是念。我今能以此神足。可尽境地边际乎。即涉世界而不能尽其方域。命终之后。进德修业而成佛道。坐树王下。端坐思惟往昔经历所施为事。本为仙人。以此神德犹不能尽其方面。当以何神力而得究其边际乎。时。我复作是念。要当乘圣贤八品之径路。然后乃得尽生死边际。

彼云何名为乘贤圣八品之径路。所谓正见.正治.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天子。又知斯名贤圣八品道。得尽世界之边际。诸过去恒沙诸佛得尽世界者。尽用此贤圣八品道而究世界。正使将来诸佛世尊出现世者。当以此贤圣之道得尽边际。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步涉无究竟  得尽世界者

地种不可称  非神足所及

凡夫施设意  于中起迷惑

不别真正法  流转五道中

贤圣八品道  以此为舟船

诸佛之所行  而究世界边

正使当来佛  弥勒之等类

亦用八种道  得尽于世界

是故有智士  修此圣贤道

昼夜习行之  便至无为处

是时。马血天子从如来闻说贤圣八品道。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尔时。天子即以头面礼足。绕佛三匝。便退而去。是时。彼天子即其日。以天种种好华散如来上。即时便说斯偈。

流转生死久  欲涉度世界

贤圣八品道  不知又不见

今我以见谛  又闻八品道

便得尽边际  诸佛所到处

尔时。世尊可彼天子所说。时。彼天子以见佛可之。即礼世尊足。便退而去。

尔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贤圣八关斋法。汝等善思念之。随喜奉行。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八关斋法。一者不杀生。二者不与不取。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过时食。七者不处高广之床。八者远离作倡伎乐.香华涂身。是谓。比丘。名为贤圣八关斋法。

是时。彼优波离白佛言。云何修行八关斋法。

世尊告曰。于是。优波离。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往诣沙门若长老比丘所。自称名字。从朝至暮如罗汉。持心不移不动。刀杖不加群生。普慈于一切。我今受斋法。一无所犯。不起杀心。习彼真人之教。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过时食。不在高广之座。不习作倡伎乐.香华涂身。设有智慧者。当作是说。假令无智者。当教彼如此之教。又彼比丘当一一指授。无令失次。亦莫超越。复当教使发誓愿。

优波离白佛言。云何当发愿。

世尊告曰。彼发愿时。我今以此八关斋法。莫堕地狱。饿鬼.畜生。亦莫堕八难之处。莫处边境。莫堕凶弊之处。莫与恶知识从事。父母专正。无习邪见。生中国中。闻其善法。分别思惟。法法成就。持此斋法功德。摄取一切众生之善。以此功德。惠施彼人。使成无上正真之道。持此誓愿之福。施成三乘。使不中退。复持此八关斋法。用学佛道.辟支佛道.阿罗汉道。诸世界学正法者亦习此业。正使将来弥勒佛出现世时。如来.至真.等正觉值遇彼会。使得时度。弥勒出现世时。声闻三会。初会之时九十六亿比丘之众。第二之会九十四亿比丘之众。第三会九十二亿比丘之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亦值彼王及国土教授师。作如是之教。无令缺漏。

是时。优波离白世尊言。设彼善男子.善女人虽持八关斋。于中不发誓愿者。岂不得大功德乎。

世尊告曰。虽获其福。福不足言。所以然者。我今当说。

过去世时。有王名宝岳。以法治化。无有阿曲。领此阎浮提境界。尔时。有佛名曰宝藏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出现于世。彼王有女名曰牟尼。颜貌殊特。面如桃华色。皆由前世供养诸佛之所致也。尔时。彼佛亦复三会。声闻初会之时一亿六万八千之众。第二之会一亿六万之众。第三之会一亿三万之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

是时。彼佛与诸弟子说如此之法。诸比丘。当念坐禅。勿有懈怠。复求方便。诵习经戒。彼佛侍者名曰满愿。多闻第一。如我今日阿难比丘多闻最胜。时。彼满愿比丘白宝藏佛言。诸有比丘诸根闇钝。亦不精进于禅定法。又不诵习。今日世尊欲安此人著何聚中。宝藏佛告曰。设有比丘诸根闇钝。不堪任行禅法者。当修三上人法业。云何为三。所谓坐禅.诵经.佐劝众事。如是彼佛与诸弟子说如此微妙之法。

尔时。有长老比丘。亦不堪任修行禅法。时。彼比丘便作是念。我今年衰长大。亦不能修其禅法。今当求愿行劝助之法。是时。彼长老比丘入野马城中。求烛火.麻油。日来供养宝藏如来。使明不断。

是时。王女牟尼见此长老比丘里巷乞求。即问彼比丘曰。比丘。今日为何所求。比丘报曰。圣女当知。我年衰迈。不堪行禅法。故求乞脂油。用供养佛。续尊光明。是时。彼女闻佛名号。欢喜踊跃。不能自胜。白彼长老比丘曰。汝今。比丘。勿在余处乞求。我自相供给。麻油灯炷尽相惠施。

是时。长老比丘受彼女施。日来取油供养宝藏如来。持此功德福业。施与无上正真之道。口自演说。年既衰大。又复钝根。无有智慧得行禅法。持此功德之业。所生之处莫堕恶趣。使将来之世值遇圣尊。如今宝藏如来无异。亦遇圣众如今圣众而无有异。说法亦当如今无异。是时。宝藏如来知彼比丘心中所念。即时便笑。口出五色光。而告之曰。汝今。比丘。将来无数阿僧祇劫当作佛。号曰灯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时。长老比丘欢喜踊跃。不能自胜。身心坚固。意不退转。颜色特胜。不与常同。

时。彼牟尼女人见彼比丘颜色殊常。即前问曰。比丘。今日颜色极为殊妙。不与常同。得何意故。比丘报曰。王女当知。向者。如来以甘露见灌。牟尼女问曰。云何如来以甘露见灌。比丘报曰。我为宝藏如来所授决。言将来无数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曰灯光如来.至真.等正觉。身心牢固。意不退转。如是。王女。为彼如来之所授决也。王女问曰。彼佛颇授我决乎。长老比丘报曰。我亦不知为授汝莂不。

是时。王女闻比丘说已。即乘羽宝之车。往至宝藏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王女白佛言。我今见檀越施主。所须脂油恒相供给。然今世尊授彼比丘决。独不见授莂。宝藏如来告曰。发心求愿。其福难量。何况以财惠施乎。牟尼女报曰。设当如来不授我莂者。当自断其命根。宝藏如来报曰。夫处女人之身。求作转轮圣王者。终不获也。求作帝释者。亦不可获也。求作梵天王者。亦不可得也。求作魔王者。亦不可得也。求作如来者。亦不可得也。女曰。我定不能得成无上道乎。宝藏佛报曰。能也。牟尼女。成无上正真道也。然王女当知。将来无数阿僧祇劫有佛出世。是汝善知识。彼佛当授汝决。

是时。王女白彼佛言。受者清净。施主秽浊乎。宝藏佛告曰。吾今所说者。心意清净。发愿牢固。是时。王女语已。即从座起。头面礼足。绕佛三匝。便退而去。

优波离当知。无数阿僧祇劫。灯光佛乃出现于世。治在钵头摩大国。与大比丘众十六万八千众俱。国主.人民悉来承事。是时。彼国有王名提波延那。以法治化。领此阎浮境界。是时。彼王请佛及比丘僧而饭食之。是时。灯光如来清旦著衣持钵。将诸比丘众入城。

尔时。有梵志子名曰弥勒。颜貌端政。众中独出。像如梵天。通诸经藏。靡不贯练。诸书咒术。皆悉明了。天文地理。靡不了知。是时。彼梵志遥见灯光佛来。颜貌殊特。世之奇异。诸根寂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见已。便发喜豫之意。善心生焉。书籍所载如来出现。甚为难遇。时时乃出。犹如优钵华时乃出耳。我今当往试之。是时。梵志手执五华往至世尊所。复作是念。其有三十二相者。名曰成佛。即以五根华散如来上。又求三十二相。唯见三十相。而不见二相。即兴狐疑。今观世尊不见广长舌及阴马藏。即时说此偈。

闻有三十二  大人之相貌

今不见二相  相好为具不

颇有阴马藏  贞洁不淫乎

岂有广长舌  舐耳覆面乎

为我现其相  断诸狐疑结

阴马及舌相  唯愿欲见之

是时。灯光佛即入三昧定。使彼梵志见其二相。是时。灯光佛复出广长舌。左右舐耳放大光明。还从顶上入。是时。梵志见如来有三十二相具足。见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普作是说。唯愿世尊当见观察。我今持五华奉上如来。又持此身供养圣尊。发此誓愿时。彼五华在空中化成宝台。极为殊妙。四柱四门。彼时。见交露台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发此誓愿。使我将来之世作佛。当如灯光佛。弟子翼从。悉皆如是。

是时。灯光知彼梵志心中所念。即时便笑。佛世尊常法。若授决时世尊笑者。口出五色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是时。光明已照三千大千世界。日月无复光明。还从顶上入。设如来授决之时。光从顶上入。设授辟支佛决时。光从口出还入耳中。若授声闻莂者。光从肩上入。若授生天之决者。是时光明从臂中入。若莂生人中者。是时光明从两胁入。若授生饿鬼决者。是时光明从腋入。若授生畜生决者。光明从膝入。若授生地狱决者。是时光明从脚底入。

是时。梵志见光从顶上入。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布发在地。并作是说。设如来不授我决者。即于此处自断坏。不成诸根。是时。灯光佛知梵志心中所念。即告之曰。汝速还起。将来之世。当成作佛。号释迦文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时。摩纳闻佛授决已。心怀踊跃。不能自胜。即于彼处。得遍现三昧。踊在虚空。去地七刃。叉手向灯光如来。

汝优波离莫作异观。尔时宝藏如来时长老比丘。岂是异人乎。尔时灯光如来是也。尔时王女牟尼。今我是也。时宝藏如来立我名号字释迦文。我今以此因缘故。说此八关斋法。当发誓愿。无愿不果。所以然者。若彼女人作是誓愿。即于彼劫成其所愿也。若长老比丘不发誓愿者。终不成佛道。誓愿之福不可称记。得至甘露灭尽之处。如是。优波离。当作是学。

尔时。优波离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摩竭国界。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渐至江水侧。

尔时。世尊见江水中。有大材木为水所漂。即坐水侧一树下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颇见木为水所漂乎。

诸比丘白佛言。唯然。见之。

世尊告曰。设当此木不著此岸。不著彼岸。又不中没。复非在岸上。不为人所捉。复非为非人所捉者。复非为水所回转。复非腐败者。便当渐渐至海。所以然者。海。诸江之原本。汝等比丘亦如是。设不著此岸。不著彼岸。又不中没。复非在岸上。不为人.非人所捉。亦不为水所回转。亦不腐败。便当渐渐至涅槃处。所以然者。涅槃者。正见.正治.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涅槃之原本。

尔时。有牧牛人名曰难陀。凭杖而立。是时。彼牧牛人遥闻如是所说。渐来至世尊所而立。尔时。牧牛人白世尊言。我今亦不著此岸。不在彼岸。又非中没。复非在岸上。不为人捉。复非为非人所捉。不为水所回转。亦非腐败。渐当至涅槃之处。唯愿世尊听在道次。得作沙门。

世尊告曰。汝今还主牛已。然后乃得作沙门耳。

牧牛人难陀报曰。斯牛哀念犊故。自当还家。唯愿世尊听在道次。

世尊告曰。此牛虽当还家。故须汝往付授之。

是时。牧牛人即受其教。往付牛已。还至佛所。白世尊言。今已付牛。唯愿世尊听作沙门。是时。如来即听作沙门。受具足戒。

有一异比丘白世尊言。云何为此岸。云何为彼岸。云何为中没。云何在岸上。云何不为人所捉。云何不为非人所捉。云何不为水所回转。云何不腐败。

佛告比丘曰。此岸者身也。彼岸者身灭耶。中没者欲爱耶。在岸上者五欲也。为人所捉者。如有族姓子发此誓愿。持此功德福祐。作大国王。若作大臣。非人所捉者。如有比丘有此誓愿。生四天王中而行梵行。今持功德生诸天之中。是谓名为非人所捉。为水所回转者。此是邪疑也。腐败者。邪见.邪治.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此是腐败也。

是时。难陀比丘在闲静之处而自修克。所以族姓之子。剃除须发。出家学道者。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即于座上成阿罗汉。

尔时。难陀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提婆达兜以失神足。阿阇世太子日遣五百釜食而供养之。是时。众多比丘闻提婆达兜以失神足。又为阿阇世所供养。共相将诣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众多比丘白佛言。提婆达兜者极大威力。今为阿阇世王所供养。日遣五百釜食。

尔时。世尊闻此语已。告诸比丘。汝等莫兴此意。贪提婆达兜比丘利养。彼愚人由此利养自当灭亡。所以然者。于是。比丘。提婆达兜所以出家学者。不果其愿。

比丘当知。犹如有人出其村落。手执利斧。往诣大树。先意所望。欲望大树。及其到树。持枝叶而还。今此比丘亦复如是。贪著利养。由此利养。向他自誉。毁呰他人。比丘所行宜。则不果其愿。彼由此利养故。不求方便.起勇猛心。如彼人求宝不得。为智者所弃。

设有比丘得利养已。亦不自誉。复不毁他人。或时复向他人自称说。我是持戒之人。彼是犯戒之士。比丘所愿者而不果获。如人舍根。持枝还家。智者见已。此人虽持枝还家。然不识根。此中比丘亦复如是。以得利养。奉持戒律。并修梵行。好修三昧。彼以此三昧心向他自誉。我今得定。余人无定。比丘所应行法亦不果获。犹如有人其求实木。往至大树。望其实。舍其枝叶。取其根持还。智者见已。便作是说。此人别其根。今此比丘亦复如是。兴起利养。奉持戒律。亦不自誉。复非毁他人。修行三昧。亦复如是。渐行智慧。夫智慧者。于此法中最为第一。提婆达兜比丘于此法中竟不获智慧.三昧。亦复不具戒律之法。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彼提婆达兜者。云何不解戒律之法。彼有神德成就诸行。有此智慧。云何不解戒律之法。有智慧则有三昧。有三昧则有戒律。

世尊告曰。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数。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数。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之义。

是时。世尊便说此偈。

由禅得神足  至上不究竟

不获无为际  还堕五欲中

智慧最为上  无忧无所虑

久毕获等见  断于生死有

比丘当知。以此方便。知提婆达兜不解戒律之法。亦复不解智慧.三昧之行。汝等比丘。莫如提婆达兜贪著利养。夫利养者。堕人恶处。不至善趣。若著利养。便习邪见。离于正见。习于邪治。离于正治。习于邪语。离于正语。习于邪业。离于正业。习于邪命。离于正命。习邪方便。离正方便。习于邪念。离于正念。习于邪定。离于正定。是故。比丘。勿起利养之心。制令不起。已起利养之心。求方便而灭之。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当说此微妙之法。六十余比丘舍除法服。习白衣行。复有六十余比丘。漏尽意解。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船筏譬喻。汝等善思念之。戢在心怀。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船筏譬喻。若汝等行路为贼所擒。当执心意。无起恶情。当起护心。遍满诸方所。无量无限不可称计。持心当如地。犹如此地亦受于净。亦受于不净。屎尿秽恶皆悉受之。然地不起增减之心。不言此好.此丑。汝今所行亦当如是。设为贼所擒获。莫生恶念。起增减心。亦如地.水.火.风。亦受于恶。亦受于好。都无增减之心。起慈.悲.喜.护之心。向一切众生。所以然者。行善之法犹可舍之。何况恶法而可玩习。如有人遭恐难之处。欲度难处至安隐之处。随意驰走。求其安处。彼见大河极为深广。亦无船.桥而可得渡至彼岸者。然所立之处极为恐难。彼岸无为。

尔时。彼人思惟方计。此河水极深且广。今可收拾材木草叶。缚筏求渡。依此筏已。从此岸得至彼岸。尔时。彼人即收拾材木草叶。缚筏而渡。从此岸至彼岸。彼人已渡岸。复作是念。此筏于我。多所饶益。由此筏得济厄难。从有恐之地。得至无为之处。我今不舍此筏。持用自随。云何。比丘。彼人所至到处。能用此筏自随乎。为不能耶。

诸比丘对曰。不也。世尊。彼人所愿。今已果获。复用筏自随乎。

佛告比丘。善法犹可舍。何况非法。

尔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何当舍于法。而况非法。我等岂非由法学道乎。

世尊告曰。依憍慢灭憍慢.慢慢.增上慢.自慢.邪见慢.慢中慢.增上慢。以无慢灭慢慢。灭无慢.正慢。灭邪慢.增上之慢。尽灭四慢。我昔未成佛道。坐树王下时。便生此念。欲界之中谁最豪贵。我当降伏。此欲界之中。天及人民。皆悉靡伏。时。我复重作是念。闻有弊魔波旬。今当与彼战。以降波旬。一切憍慢豪贵之天。一切靡伏。时我。比丘。于座上笑。使魔波旬境界皆悉震动。

虚空之中闻说偈声。

舍真净王法  出家学甘露

设克广愿者  空此三恶趣

我今集兵众  瞻彼沙门颜

设不用我计  执脚掷海表

同类推荐
  • 明目至宝

    明目至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空城雀

    空城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灌畦暇语

    灌畦暇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吉义神咒经

    大吉义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沧浪诗话

    沧浪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无敌外挂

    英雄联盟之无敌外挂

    一个横空出世的绝世天才,一个迷之操作并带着铁血冷酷的天才玩家。他是呆萌还是痴呆?“他不是人!”某解说这样评论他。“他开了外挂吗?”LOL外挂监管员这样质疑他。“他杀人好霸气。简直TM不讲道理...”某职业选手泪流满面地哭诉。他不说话,但是却腹黑地自言自语:谁让我是脚本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爆宠十世:废柴要成仙

    爆宠十世:废柴要成仙

    有萌宠、有空间、有帅哥……打打怪、降降妖、升升级……种田穿越好危险,遍地开满金手指,爆宠九世嫌不够,废柴咬定神仙师。一直在神界任司命的小仙,因助东华圣君历劫完满,偷改命格,被情敌花蕊上仙告密,触怒锦宸天妃,剥去仙籍,打下凡界。锦宸天妃却未料自己与帝君的玩劣之子北辰上神得知后,一向玩司命小仙上瘾的儿子竟然舍身相救,被诛仙台下的戾气伤得魂飞魄散。锦宸天妃又怒又恨,誓要将司命小仙打入牲畜轮回之道,却是阴错阳差。今次,司命小仙与北辰上神两两转世,孟婆如是说,纵喝孟婆汤,亦可两不忘,单看,那情深几许?
  • 公园东门马戏团

    公园东门马戏团

    《公园东门马戏团》是@眼睛长在屁股上的个人短篇虚构小说集。书中的故事荒诞、离奇,以我们身边的小人物为创作基础,却可以因他们行为上的短暂“脱轨”带来让人大跌眼镜的戏剧效果。正气凌然又带有一丝悲壮的朝阳大妈,神经衰弱的杀手,侠骨柔情的黑车司机,靠讲故事破案的侦探;电话推销员的复仇,路人甲的伟大计划,父亲的短暂愉悦……你以为他们在书中?不,他们刚刚与你擦肩而过。
  • 蜀山剑侠传(卷九)

    蜀山剑侠传(卷九)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最终,在第三次峨眉斗剑中,正邪人物进行了最后的一次较量。本书共9卷,此为卷九。
  • 梧桐花落落满街

    梧桐花落落满街

    如果你不能在我的生命里完美的相遇,那我宁愿你从未涉及我的生命,因为我不想与你相遇最终遗憾离去。临近春季尾声,大多的花都在盛开后凋谢,留下绿叶与树枝作伴,唯有楼下那棵大梧桐树正盛开着大朵淡白或淡粉的梧桐花朵,带着恬淡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一刻,阳光正好,微风正抚过。
  • 荒塘地

    荒塘地

    在这特殊的故事里,不乏特殊的人生、特殊的经历、特殊的爱情。读后一定有特殊的感味。主人公德虎是一位在党、政府和希望工程的哺育和支持下长大成的人,后他成为了一名优秀党员。他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家乡,实现全村人的梦想。他不惜奋斗,忘我地劳累,因事故突发,不惜致残。这消息被城里下岗的工人牛叔知道,他毅然来了。和他一起将一口水库完整地建好。梦想终于实现了。但竣工的那天,他毅然殉职,其中有着深思之意。当然这梦想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 凤涅槃:蛇王的杀手祭妃

    凤涅槃:蛇王的杀手祭妃

    被上司秘密处死的杀手,再睁眼,却是满眼的死人堆。被告知是上千人的乱葬坑中唯一一个存活的,将会以祭品身份献给蛇王。什么变态蛇王?选妃条件是自相残杀最后的佼佼者。什么变态穿越?竟然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凤凰涅槃重生,血莲浴火再世。她蓝沧雪本来就一无所有,有何可惧?他吐着信子,翘着蛇尾,舔着她的面庞:“我夜离的女人,一定要好玩~可不能一下就被玩死了。”他像极了她原来的boss:“取人性命,一定要让人家觉得如沐春风。所以,若有一日定要命丧黄泉,我宁愿死于你手。”他华美的眸子看着她满是心疼:“如果有一日你说累了,我就是拼了性命,也要带你去一个可以放下一切的,开满花的地方。”在她真的被蛇尾折磨的身心俱费,准备抽身离去的时候,他用尾巴缠住她:“上穷碧落下黄泉,只有为夫一人,可以给你幸福。因为其他人,都会死。”——————————http://www.*****.com/?a/187935/落落的另一篇哦~大家多多支持~
  • 致我们偏执的青春

    致我们偏执的青春

    她,冷血,却又为姐妹分手而哭泣;她,善变,却又为初恋专情;她,孤独,却又乐此不彼的享受着悲伤;她的人生究竟如何偏执,又是怎样的结局?
  • 复仇之恋樱花树下的恋爱

    复仇之恋樱花树下的恋爱

    她是百变魔女,性格多变;他,冷酷无情,狂傲不羁,但对她一见钟情;他,是她的哥哥,对别人冷,但对她阳光、温柔;她,为了替自己最重要妹妹报仇,她不惜牺牲自己美好的童年。11年了,她强势回归......她的真命天子是否能够改变她的命运呢?他们会不会如愿以偿的在一起呢?在爱情与复仇中,她会选择那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