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0800000004

第4章

脾土篇

少师问曰:脾为湿土,土生于火,是火为脾土之父母乎?岐伯曰:脾土之父母,不止一火也。心经之君火,包络、三焦、命门之相火,皆生之。然而君火之生,脾土甚疏;相火之生,脾土甚切,而相火之中命门之火,尤为最亲。少师曰:其故何欤?岐伯曰:命门盛衰,即脾土盛衰。命门生绝即脾土生绝也。盖命门

为脾土之父母,实关死生。非若他火之可旺、可微、可有、可无也。少师曰:命门火过旺,多非脾土之宜,又何故乎?岐伯曰:火少则土湿,无发生之机;火多则土干,有燥裂之害。盖脾为湿土,土中有水。命门者,水中之火也。火藏水中则火为既济之火。自无亢焚之祸,与脾土相宜,故火盛亦盛,火衰亦衰,火生则生,火绝则绝也。若火过于旺,是火胜于水矣。水不足以济火,乃未济之火也。火似旺,而实衰,假旺而非真旺也。与脾土不相宜耳。非惟不能生脾,转能耗土之生气,脾土无生气则赤地干枯,欲化精微以润各脏腑难矣。且火气上炎与三焦包络之火直冲而上与心火相合。火愈旺而土愈耗,不成为焦火得乎。少师曰:焦土能生肺金乎?岐伯曰:肺金非土不生。今土成焦土,中鲜润泽之气,何以生金哉。且不特不生金也,更且嫁祸于肺矣,盖肺乏土气之生,又多火气之逼,金弱木强,必至之势也。木强凌土而土败更难生金,肺金绝而肾水亦绝也,水绝则木无以养,木枯自焚益添火焰,土愈加燥矣。少师曰:治何经以救之?岐伯曰:火之有余水之不足也,补水则火自息。然而徒补水则水不易生,补肺金火气则水有化源,不患乎无本也。肾得水以制火,则水火相济,火无偏旺之害。此治法之必先补水也。少师曰:善。

陈士铎日:脾土与胃土不同。生脾土与胃土生不同,虽生土在于火也,然火各异。生脾土必须于心,生胃土必须于包络。心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也。二火断须补肾,以水能生火耳。

胃土篇

少师问曰:脾胃皆土也,有所分乎?岐伯曰:脾,阴土也;胃,阳土也。阴土逢火则生,阳土必生于君火。君火者,心火也。少师曰:土生于火,火来生土,两相亲也,岂胃土遇三焦命门之相火,辞之不受乎?岐伯曰:相火与胃不相合也,故相火得之而燔,不若君火得之而乐也。少师曰:心包亦是相火,何与胃亲乎?岐伯曰:心包络代君火以司令者也,故心包相火即与君火无异,此胃上之所以相亲也。少师曰:心包代心之职,胃土取资心包,无异取资心火矣。但二火生胃,土则受益;二火助胃,火则受祸者,何也?岐伯曰:胃土衰则喜火之生,胃火盛则恶火之助也。少师曰:此又何故欤?岐伯曰:胃阳土宜弱不宜强。少师曰:何以不宜强也?岐伯曰:胃多气多血之府,其火易动,动则燎原而不可制,不特烁肺以杀子,且焚心以害母矣,且火之盛者,水之涸也。火沸上腾必至有焚林竭泽之虞,烁肾水烧肝木,其能免乎了少师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火盛必济之水,然水非外水也,外水可暂救以止炎,非常治之法也。必大滋其内水之匮。内水者,肾水也。然而火盛之时,滋肾之水不能泻胃之火,以火旺不易灭,水衰难骤生也。少师曰:又将奈何?岐伯曰:救焚之法,先泻胃火,后以水济之。少师曰:五脏六腑皆藉胃气为生,泻胃火不损各脏腑乎?吾恐水未生,肾先绝矣。岐伯曰:火不息则土不安,先息火后济水,则甘霖优渥,土气升腾,自易发生万物。此泻胃正所以救胃,是泻火非泻土也。胃土有生机,各脏腑岂有死法乎。此救胃又所以救肾,并救各脏腑也。少师曰:胃气安宁,肝木来克奈何?岐伯曰:肝来克胃,亦因肝木之燥也,木燥则肝气不平矣,不平则木郁不伸,上克胃土,土气自无生发之机,故调胃之法以平肝为重。肝气平矣又以补水为急,水旺而木不再郁也,惟是水不易旺仍须补肺金,旺则生水,水可养木,金旺则制木,木不克土,胃有不得其生发之性者乎。少师曰:善。

陈士铎曰:胃土以养永为主,养水者助胃也。胃中有水,则冒火不沸。故补肾正所以益;胃也。

可见胃火之盛由于肾永之衰,朴肾水正补胃土也。故胃火可杀,胃火宜培,不可紊也。

包络火篇

少师曰:心包之火无异心火,其生克同乎?岐伯曰:言同则同,言异则异。心火生胃,心包之火不止生胃也。心火克肺,心包之火不止克肺也。少师曰:何谓也?岐伯曰:心包之火生胃,亦能死胃。胃土衰得心包之火而土生,胃火盛得心包之火而土败。土母既败,肺金之子何能生乎!少师曰;同一火也,何生克之异?岐伯曰:心火,阳火也。其势急而可避,心包之火,阴火也。其势缓而可亲。故心火之克肺一时之刑,心包之克肺,实久远之害。害生于刑者,势急而患未大害。生于思者,势缓而患渐深也。少师曰:可救乎?岐伯曰:亦在制火之有余而已。少师曰:制之奈;何?岐伯曰:心包阴火窃心之阳气以自养之,必得肾之阴气以自存。心欲温肾,肾欲润心,皆先交心包以通之,使肾水少衰,心又分其水气,肾且供心火之不足,安能分余惠以慰心包。心包干涸,毋怪其害胃土也。补肾水之枯,则水足灌心而化液,即足注心包而化津,此不救胃,正所以救胃也。少师曰:包络之火可泻乎?岐伯曰:胃土过旺,必泻心包之火。然心包之火可暂泻而不可久泻也。心包逼近于心,泻包络则心火不宁矣。少师曰:然则奈何?岐天师曰:肝经之木,包络之母也。泻肝则心包络之火必衰矣。少师曰:肝亦心之母也,泻肝而心火不寒乎?岐天师曰:暂泻肝则包络损其焰,而不至于害心。即久泻肝则心君减其炎,亦不至于害包络,犹胜于直泻包络也。少师曰:诚若师言,泻肝经之木,可救急而不可图缓,请问善后之法?岐伯曰:水旺则火衰,既济之道也。安能舍补肾水别求泻火哉。少师曰:善。

陈士铎曰:包络之火为相火,相火宜补不宜泻也。宜补而用泻必害心包矣。

三焦火篇

少师曰:三焦无形,其火安生乎?岐伯曰:三焦称腑,虚腑也。无腑而称腑,有随寓为家之义。故逢木则生、逢火则旺。即逢金,逢土亦不相仇而相得。总欲窃各脏腑之气以自旺也。少师曰:三焦耗脏腑之气,宜为各脏腑之所绝矣,何以反亲之也?岐伯曰,各脏腑之气非三焦不能通达上下,故乐其来亲而益之以气,即有偷窃亦安焉而不问也。少师曰:各脏腑乐与三焦相亲,然三焦乐与何脏腑为更亲乎?岐伯臼:最亲者,胆木也。胆与肝为表里,是肝胆为三焦之母,即三焦之家也。无家而寄生于母家,不无府而有府乎。然而三焦之性喜动恶静,上下同流,不乐安居于母宅,又不可谓肝胆之宫竟是三焦之府也。少师曰:三焦火也,火必畏水,何故与水亲乎?岐伯曰:三焦之火最善制水,非亲水而喜入于水也,盖水无火气之温则水成寒水矣。寒水何以化物。故肾中之水,得三焦之火而生;膀胱之水,得三焦之火而化。火与水合实有既济之欢也。但恐火过于热,制水太甚,水不得益而得损,必有干燥之苦也。少师曰:然则何以治之?岐伯曰:泻火而水自流也。少师曰:三焦无腑,泻三焦之火,何从而泻之?岐伯曰:视助火之脏腑以泻之,即所以泻三焦也。少师曰;善。

陈士铎曰:三焦之火附于脏腑,脏腑旺而三焦旺,脏腑衰而三焦衰,故助三焦在于助各脏腑也,泻三焦火可置脏腑于不问乎。

然则三焦盛衰全在视腑也。

胆木篇

少师曰:胆寄于肝,而木必生于水。肾水之生肝即是生胆矣,岂另来生胆乎?岐伯曰:肾水生木必先生肝,肝即分其水以生胆。然肝与胆皆肾子也,肾岂有疏于胆者乎。惟胆与肝为表里,实手足相亲,无彼此之分也。故肾水旺而肝胆同旺,肾水衰而肝胆同衰。非仅肝血旺而胆汁盈,肝血衰而胆汁衰也。少师曰:然亦有肾水不衰,胆气自病者何也?岐伯曰:胆之汁主藏,胆之气主泄,故喜通不喜塞也。而胆气又最易塞,一遇外寒,胆气不通矣;一遇内郁,胆气不通矣。单补肾水不舒胆木,则木中之火不能外泄,势必下克脾胃之土,木土交战多致胆气不平,非助火以刑肺,必耗水以亏肝,于是胆郁肝亦郁矣。肝胆交郁,其塞益甚。故必以解郁为先,不可徒补肾水也。少师曰:肝胆同郁,将独鲜胆木之塞乎?岐伯曰:郁同而解郁,乌可异哉。胆郁而肝亦郁,肝舒而胆亦舒。舒胆之后济之补水,则水荫木以敷荣,木得水而调达,既不绝肝之血,有不生心之液者乎。自此三焦得木气以为根,即包络亦得胆气以为助,十二经无不取决于胆也。何忧匮乏哉!少师曰:善。

陈士铎曰:肝胆同为表里,肝盛则胆盛,肝衰则胆衰,所以治胆以治肝为先。

肝易于郁,而胆之易郁,又宁与肝胆殊乎,故治胆必治肝也。

膀胱水篇

少师曰:水属阴,膀胱之水谓之阳水,何也?岐伯曰:膀胱之水,水中藏火也。膀胱无火,水不化,故以阳水名之。膀胱腑中本无火也。恃心肾二脏之火相通化水,水始可藏而亦可泄。夫火属阳,膀胱既通火气,则阴变为阳矣。少师曰:膀胱通心肾之火,然亲于肾而疏于心也。心火眉阳,膀胱亦属阳,阳不与阳亲,何也?岐伯曰:膀胱与肾为表里最为关切,故肾亲于膀胱。而膀胱亦不能疏于肾也。心不与膀胱相合,毋怪膀胱之疏心矣。然心虽不合于膀胱,而心实与小肠为表里,小肠与膀胱正相通也。心合小肠,不得不合膀胱矣。是心与膀胱其迹若远而实近也。少师曰:然则膀胱亲于心而疏于肾乎?岐伯曰:膀胱阳水也,喜通阴火而不喜通阳火,似心火来亲未必得之化水。然而肾火不通心火,则阴阳不交,膀胱之阳火正难化也。少师曰:此又何故欤?岐伯臼:心火下交于肾,则心包三焦之火齐来相济,助胃以化膀胱之水。倘心不交肾,心包三焦之火各奉心火以上炎,何敢下降以私通于肾。既不下降,敢代君以化水乎。少师曰:君火无为,相火有为,君火不下降,包络相火正可代君出治。何以心火不交,相火亦不降乎?岐伯曰:君臣一德而天下治。君火交而相火降,则膀胱得火而水化。君火离而相火降,则膀胱得火而水干。虽君火恃相火而行,亦相火必藉君火而治。肾得心火之交,又得包络之降,阴阳台为一性,竟不能分肾为阴、心为阳矣。少师曰:心肾之离合,膀胱之得失如此乎?岐伯曰:膀胱,可寒而不可过寒,可热而不可过热。过寒则遗,过热则闭,皆心肾不交之故也。此水火所以重既济耳。少师曰:善。

陈士铎曰:膀胱本为水腑。然水中藏火,无水不交,无火亦不交也。

故心肾二脏皆通于膀胱之腑。膀胱不通,又何交乎!交心肾,正藏水火也。

大肠金篇

少师曰:金能生水,大肠属金,亦能生水乎?岐伯曰:大肠之金,阳金也。不能生水,且藉水以相生。少师曰:水何能生金哉?岐伯曰:水不生金而能养金,养即生也。少师曰:人身火多于水,安得水以养大肠乎?岐伯曰:大肠离水实无以养,而水苦无多。所异者,脾土生金,转输精液庶无干燥之虞。而后以肾水润之,便庆濡泽耳。是水土俱为大肠之父母也。少师曰:土生金,而大肠益燥何也?岐伯曰:土柔而大肠润,土刚而大肠燥矣。少师曰:土刚何以燥也?岐伯曰:土刚者,因火旺而刚也。土刚而生金更甚,然未免同火俱生,金喜土而畏火,虽生而实克矣。安得不燥哉。少师曰:水润金也,又善荡金者,何故欤?岐伯曰:大肠得真水而养,得邪水而荡也。邪正不两立,势必相遇而相争。邪旺而正不能敌,则冲激澎湃倾肠而泻矣。故大肠尤宜防水。防水者,防外来之水非防内存之水也。少师曰:人非水火不生,人日饮水何,以防之?岐伯曰:防水何若培土乎。土旺足以制水,土旺自能生金。制水,不害邪水之侵。生金,无愁真水之涸,自必火静而金安可传导而变化也。少师曰:大肠无火,往往有传导变化而不能者,又何故欤?岐伯曰:大肠恶火又最喜火也。恶火者,恶阳火也。喜火者,喜阴火也。阴火不同,而肾中之阴火尤其所喜。喜火者,喜其火中之有水也。少师曰:肾火虽水中之火,然而克金,何以喜之?岐伯曰:肺肾子母也。气无时不通,肺与大肠为表里,肾气生肺,即生大肠也。大肠得肾中水火之气,始得司其开阖也。倘水火不入于大肠,开阖无权,何以传导变化乎!少师曰:善。

陈士铎曰:大肠无水火何以开阖。开阖既难以传导变化乎。可悟大肠必须于水火也。大肠无水火之真,即邪来犯之,故防邪仍宜润正耳。

小肠火篇

少师曰:小肠属火乎?属水乎?岐伯曰:小肠与心为表里,与心同气,属火无疑。其体则为水之路,故小肠又属水也。少师曰:然则小肠居水火之间,乃不阴不阳之腑乎。岐伯曰:小肠属阳,不属阴也。兼属之水者,以其能导水也。水无火不化,小肠有火,故能化水。水不化火,而火且化水,是小肠属火明矣。惟小肠之火代心君以变化,心即分其火气以与小肠,始得导水以渗入于膀胱。然有心之火气、无肾之水气则心肾不交水火不合,水不能遽渗于膀胱矣。少师曰:斯又何故乎?岐伯曰:膀胱,水腑也,得火而化,亦必得水而亲。小肠之火欲.通膀胱,必得肾中真水之气以相引,而后心肾会而水火济,可渗入亦可传出也。少师曰:肠为受盛之官,既容水谷,安在肠内无水,必藉肾水之通膀胱乎?岐伯曰:真水则存而不泄,邪水则走而不守也。小肠得肾之真水,故能化水谷而分清浊,不随水谷俱出也。此小肠所以必资于肾气耳。少师曰:善。

陈士铎曰:小肠之火,有水以济之。故火不上焚,而水始下降也。火不上焚者,有水以引之也,水不下降者,有火以升之也,有升有引,皆既济之道也。

命门真火篇

少师曰:命门居水火中,属水乎?属火乎?岐伯曰:命门,火也。无形有气,居两肾之间,能生水而亦藏于水也。少师曰:藏于水以生水,何也?岐伯曰:火非水不藏,无水则火沸矣。;水非火不生,无火则水绝矣。水与火盖两相生而两相藏也。少师曰:命门之火,既与两肾相亲宜与各脏腑疏矣。岐伯曰:命门为十二经之主。不止肾恃之为根,各脏腑无不相合也。少师曰:十二经皆有火也,何藉命门之生乎?岐伯曰:十二经之火,皆后天之火也。后天之火非先天之火不化。十二经之火得命门先天之火则生生不息,而后可转输运动变化于无穷,此十二经所以皆仰望于命门,各倚之为根也。少师曰:命门之火气甚微,十二经皆来取资,尽为分给,不虞匮乏乎?岐伯曰:命门居水火中,水火相济,取之正无穷也。少师曰:水火非出于肾乎?岐伯曰:命门水火虽不全属于肾,亦不全离乎肾也。盖各经之水火均属后天,独肾中水火则属先天也。后天火易旺,先天火易衰。故命门火微,必须补火,而补火必须补肾,又必兼水火。补之正,以命门之火可旺,而不可过旺也。火之过旺,水之过衰也。水衰不能济火,则火无所制,必焚沸于十二经,不受益而受损矣。故补火必须于水中补之。水中补火则命门与两肾有既济之欢,分布于十二经亦无未济之害也。少师曰,命门之系人生死甚重,《内经》何以遗之?岐伯曰:未尝遗也。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所谓主者,正指命门也。七节之旁有小心。小心者,亦指命门也。人特未悟耳。少师曰:命门为主,前人未言何也,岐伯曰:广成子云:窃窈冥冥,其中有神。恍恍惚惚,其中有气。亦指命门也。谁谓前人勿道哉。且命门居于肾,通于任督,更与丹田神室相接。存神于丹田,所以温命门也。守气于神室,所以养命门也。修仙之道无非温养命门耳。命门旺而十二经皆旺,命门衰而十二经皆衰也。命门生而气生,命门绝而气绝矣。少师曰:善。

陈士铎曰:命门为十二经之主。《素问》不明言者,以主之难识耳。然不明言者,未尝不显言之也。无如世人不悟耳。经天师指示而命门绝而不绝矣。秦火未焚之前,何故修命门者少,总由于不善读《内经》也。

凌波按:以何处为命门,是颇值得研究的,有说此有说彼,其实命门一处本无定处。在人与天地同其德时,自可见命门,其他一切都是空谈。若只说长生,则立鼎之处即是命门,即在脐后肾前。

同类推荐
  • 琴体说

    琴体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庄严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林石谱

    云林石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复堂词话

    复堂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的专属狐宠

    我的专属狐宠

    这一夜,洛可可的脑子是麻木的,空白的。她喝醉了,摇摇晃晃地走在黑暗无人的小巷里。然后,就遇见了负伤而倒在地上的他......
  • 决定一生的8种习惯

    决定一生的8种习惯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成功揭示了一些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习惯奥秘,剖析了成功与良好习惯的互动关系;书中蕴涵的智慧和思想,能给您以启迪和震撼,能够帮助您鉴古知今,鉴人知己,重视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把握自己的命运,做一个人生的成功者。
  • 穿越的不是我是世界

    穿越的不是我是世界

    经历了失恋和退学的双重打击,为了寻找安慰而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却不知为何穿越到了游戏的世界,几经周折,终于明白自己只是穿越到一个科技发达平行世界,而自己只是在玩着那个世界的普通网游时,却莫名其妙的又进行了一次穿越——熟悉的虚拟窗口,陌生的世界,充满人性的11C,究竟是异界还是网游?————三个世界来回穿越的奇葩故事就此展开
  • 末路审判

    末路审判

    2012年作为一个时间断层,很多东西被人遗忘。随着各种千奇百怪的事件发生,人们渐渐挖掘出神话时代的真相。面对着众神的罪责审判,看主角与他的伙伴们如何改写命运,拯救支离破碎的家园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异次元开启倒计时

    异次元开启倒计时

    斯帝卡亚,美丽的行星,住下了惨淡的神魔,无情、冷血。褐色的世界,唯吾独尊…
  • 恨重逢:天赐孽缘

    恨重逢:天赐孽缘

    在来宾们雷动的掌声中,容天赐将那一枚硕大无朋,可以完全覆盖住乔小美整个指面的钻戒牢牢地套在了她左手的无名指上,轻轻地掀起蒙在她脸上那一层薄薄的白纱,缓缓地对着她俯下了上身。她那诱人如花瓣般的红唇近在咫尺,然而,他没有吻她……
  • 善报

    善报

    一个乡村小店的绝色美女,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遭到两个流氓的强奸后,送进医院成了植物人,与她有一面之缘的小摊主白天做生意,晚上在医院陪侍,美女居然在住了九个月的医院后,产下一对双胞胎儿子,而且自己也醒了。小摊主冲破重重阻力,娶下美女。日后,他的生意渐渐做大,造房买房,将双胞胎培养成“海归”人士,一家老小过得有声有色。夫妇俩平日里相敬如宾,关爱有加,三十余年,从不做对不起对方的事。他们还一贯做好事,不仅对双方老人呵护备至,而且对村人,对来他们店的打工者,都倍加爱护,因此,他们的声誉在地方上也赢得交口称赞,好人终归得到好报。
  • 萌妹,约不

    萌妹,约不

    当蠢萌女孩遇上腹黑的冰山,你会选择退还是进?当然,本文里的女猪脚可是打不死的小强,看她如何与大灰狼斗智斗勇。ps(剧情进展可能慢点,大家可以尽情吐槽我水文|?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