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5200000088

第88章

襄阳郡志四卷明天顺刊本,钤有陆氏时化,丹徒赵氏积微室等藏印(陕西省图书馆藏)

明张恒纂。恒襄阳县人,国子监生。按此志为恒纂成于天顺三年,湖广按察司副使余杭沈庆为之校正,知府元亮,襄阳知县李仪为之刻行。其书凡四卷,卷第一,本府、县治、疆域、城池、里至、山川、坊廓、乡镇、土产、贡赋、风俗、形势、户口;卷第二,学校、廨舍、坛场、铺舍、寺观、祠庙、桥梁、古迹、陵墓、台榭、书院、津渡、岩洞;卷第三,园池、井泉、陂堰、景物、名宦、科举、岁贡、烈妇、仙释、杂志;卷第四,文、诗、歌,共三十九门。虽无纲统目,而纲要不遗,视明修志书之繁芜失实者,相距殊远也。此书原为丹徒赵渊甫所藏,书后有近人罗振常题记谓:“渊甫藏有明天顺本张恒纂《襄阳郡志》。案《千顷堂书目》载《襄阳府志》有四,独无此本。黄氏襄泉藏明人志书及千种,而襄阳旧志皆万历修,此本竟未见,相见传本之少,洵可珍矣。此书为太仓陆氏旧藏,陆氏藏书多善本,然罕有流传。《藏书纪事诗》曾载其藏其印记五方,而此书中之数印,则均未载,亦可拟补叶氏之阙也。”襄阳之建置沿革,据此志本府篇云:“襄阳本荆豫二州之域,按《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传日荆州之域,北距南条、荆山,又云荆河惟豫州。传曰豫州之域,西至南条、荆山。所谓荆山,即今南漳县之荆山,卞和得玉处也。周为谷、邓、鄹、卢、罗、鄀之地,宣王时封仲山甫于樊国,即今汉江之北,樊城是也。春秋时为樊地,又为楚之西津。秦以汉江之北为南阳治邓州,汉江之南为南郡治荆州,襄阳地分隶二郡之鄙。汉始置襄阳县,隶南郡,魏武帝始置襄阳郡,治襄阳县,西晋因之,为荆州治所。东晋雍之流民来聚,因侨置雍州,宋文帝遂割荆州置雍州理事于此,领郡十七,齐梁因之。西魏改襄州,隋唐因之。唐复升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以襄州为襄阳府,领七县。后周废为乐乡县,五代以襄阳为山南东道。宋至和间为襄阳府,元改为襄阳路,隶河南行中书省;至元庚午民兵毛葫芦据守其地,乙巳年归附,复为襄阳府,改隶湖广行省,领一州十县,襄阳、枣阳、宣城、南漳、谷城、光化、房县、竹山、上津、均州、郧县。”按此篇先考定襄阳古时疆域,以证其建置沿革,文简事详;而以郡境南漳县南条、荆山为卞和得玉璞于此,以举之为一郡之大事。又山川篇荆山条亦载卞和得玉事,卷四文类,有《卞和庙碑文》,不著撰人。文谓:“襄阳郡之西百里,有邑南漳,邑之西又百三里,有山曰石室,图籍传载卞和得玉之地。因而宅焉,旧有一庙,处于邑之西,隋之季,某畏道路之难徙立于此。”首叙立庙之由来,文又谓:“卞和之得玉,三献而三刖其足,徒抱之而泣,不少抑其志,终为时之所赏。得非自见之明,自信之笃,而刑祸不可以屈之耶,精诚之志,虽庸昧者亦可动之邪。后之抱道以求伸于世,志不少合,言少不行也,幡然悔其初,而内有自疚焉。曷尝有和之三献玉,而三刖其足耶,苟和之自见之明,自信之笃,则刑祸岂可屈之,而精诚岂不能感者邪。”此节以喻后之士大夫有其道,欲求申于世者,亦当有如和之志也。本志所述卞和得璞之事者甚多,惟此文实有彰教化,非璞之可贵,而和之志诚可贵矣。

襄阳耆旧传一卷明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宋吴琚纂。琚延陵人,绍熙元年为襄阳郡守。是书非汉、魏时之《襄阳耆旧传》,书前无序目,所载自春秋、战国至唐、宋时,襄阳郡令之传记;首列宋玉至刘秀、傅僎、虞狄止,书后有琚自跋。

襄阳必告录七卷清道光六年修,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周凯纂修。凯襄阳府知府,任满升汉黄德道。按此书分门,卷一地理图说,卷二阖郡风俗,卷三各属情形,卷四钱粮仓储,卷五堤防水利,卷六治理大要,卷七经费杂款。其书主要叙述溶襄水与道光四年地方情形,及义学章程,种桑诗说,为地方现状之禀稿。方志具此类形式,于清末际盛行,即所谓乡土志也。案凯自序云:“凡六县一州,民情俗尚,事无巨细,地无远近。耳有所闻,目有所见,无不笔之于书。又复采访舆情,囗〈言恣〉诹父老,求时事之废兴,考前人之因革,积累成帙,名曰《襄阳杂识》。又取卷中之尤切治理与身所阅历者,别为一书,曰《襄阳必告录》。”按此书似乡土志,而后来之乡土志,有谓西方学校有乡土教科书而倣其例,盖吾国亦自有由来矣。

随志二卷明嘉靖十八年刊本(见台湾善本目著录,上海图书馆有嘉靖本胶卷,及广仓学窘丛书本)

明任德修,颜木纂。德蓬溪人,任随州知州。木纂《应山县志》已著录。此志一名《随州志》,木罢官归里时,德任随州知州延木纂成也。其书上卷纪事,以编年体例,始自羲皇迄明嘉靖。下卷艺文,皆载诗文。木籍应山,与随州接壤,志中所载,皆合二邑者收之。《四库提要》地理类存目著录此书,谓:“其编年之例,全仿《春秋》。地之沿革,官之迁除,士之中乡会试贡大学者,案年纪载,皆地志未有之例也。”按编年方志肇于明时,嘉靖初长兴知县黄光昇修《长兴县志》二卷,崇祯时龚策纂《武进县志》二卷,体用编年,今皆不传。清雍正时佚名纂《临朐编年录》,犹存有抄本。后来修志者仿效编年之体,而不独行一书,附于志前,如大事记,前事略是也。若独行一书,则物产、人物、艺文颇难按年记载,舍之乃偏而不全也。

枣阳县志十七卷稿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陈子饬纂修。子饬字翊思,山东潍县人,举人,咸丰元年由郧县调任枣阳知县,卒于任。此稿乃子饬修成于咸丰四年,刻本据《中国地方志综录》金陵大学有藏,为十五卷。此稿卷前有子饬乙卯年手序,序云:“《枣志》匆匆告竣,约十七卷为十五卷,仓促付刻。”又云:“草创稿本,与刻本互有异同,故存之以备参考耳。”又据刻本有纂修表,著王树滋纂,此稿则无,仅列子饬自序。

光化县志六卷明正德十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曹璘纂。璘字廷晖,襄阳县人,成化十四年进士,授行人,历久选授御史,引疾归。居山中读书三十年不入城市,所著有《西泉存稿》二卷,又纂《襄阳府志》及此志。光化为古酂阳县,汉丞相萧何食邑。此志纂时县属襄阳府管辖,邑乘自此开端,其后韩应嵩为之增续。按此志总分六类,体例简核,查其书今仅存此孤本。据光绪《光化县志》所录《乾隆志》李正幹旧序云:“光故有志,始修于明侍御曹公璘,增修于宁都韩修于宁都韩公应嵩;兵燹后板籍灰烬,仅存底本,盖书缺有间焉。康熙中吧令潘公圣俞,遍搜得曹、韩两公底本,思加增定,贮内署,旋以升任遽携去。辽阳张公本龄,踵其后刊意修葺,延邑庠虞叙九先生单车走泗州,请于潘,冀得去珠复还。而潘公云:“渡黄时已失去,始知曹、韩两公底本,并不复在人间矣。”观其序语,以知康熙时此志已绝少,但不知天一阁犹藏有此书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品牌推广案例分析

    品牌推广案例分析

    本书荟萃了不同的行业品牌推广中的经典案例,取材广泛,涉及不同的商品类型,反映了营销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具体分析,总结出它们在品牌推广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服饰品牌的推广极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最后归纳出各种营销策略的优缺点,指明当前品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思考模式,为我们的服饰品牌推广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服饰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指南和创业宝典。
  • 狮虎快回家:这个娇妻有点污

    狮虎快回家:这个娇妻有点污

    谁来告诉她,她就想安安静静的当一个技术粉,怎么就招惹到了饭圈的自家人了呢?谢锦意无奈啊。但令谢锦意想也想不到的是,她的师父居然是她的男神。神呐,下一个零食雨砸死她吧。“男神师父,我不小心把您老的图片给P过头了……”徐临沅汗颜,他怎么就给招惹了这么一徒弟呢?想当初啊,在谢锦意还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的时候,天天对着他的图片犯花痴,现在倒是好了,天天上Q来骚扰他,美其名曰以前师父照顾她,现在轮到她来“照顾”师父。
  • 绝代妃华:王爷嗜宠如命

    绝代妃华:王爷嗜宠如命

    来自现代的她,玖尊天下,第一雇佣兵,一朝穿越,变成一个空有美貌一无是处的的千金小姐。他是地位尊贵,气质出众的冥王殿下,风华绝代。一个冷酷冰冷,不懂情为何物;一个气质出尘,拒绝所有异性。当她遇上他的时候,是谁被谁勾了魂,是谁被谁偷了心?
  • 蝉鸣盛夏:匆匆又夏天

    蝉鸣盛夏:匆匆又夏天

    ”你们为什么又迟道“欧梓宸捂上肚子,眼中泛泪有气无力的说道“我肚子疼。”老师黑脸说“这是前天的迟到理由”好吧,我承认世界欠你欧梓宸一个影后。欧梓宸变为炮灰后,林冉上阵:“昨天晚上我们一直想如何能让今天的学习得到更好的效率。想了一晚上,直到天亮了我们才睡觉的所以迟到了。”林冉语毕,蒋嘉怡晕,幸亏后面的韩冰将其拖住班内某男站起:“老师我女朋友还没睡醒,我先带她回寝室休息,蒋嘉怡晕晕乎乎的被抱走了”另一男生直接起身来到韩冰身边:“又没吃完饭吧”两人忽略老师离开教室。接着又一男对欧梓宸说“影后,我们先去吃饭。”最后一个女生也被某美男带走“我先带你回宿舍吃药,然后在帮你补点智商……班内老师气晕……
  • 不败神帝

    不败神帝

    上古时代,天魂判出神魂界,与天神决战于九天星河,最终双方陨灭,天魂弥留之际以血脉凝聚天魂大陆,圈养武者,待大陆出现强者便吞噬其魂,以待复苏……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视界

    视界

    宇宙中存在着许多个世界,而在每个世界里,都存在那么一些人,他(她)们有着各种超越常人的超能力,在跟自己最重要的人相遇和别离后,寻找着自己生存的意义。而现在,为了各自的未来,他们在同一个世界里相遇,一场争斗和动荡,从此开始
  • 王之传奇

    王之传奇

    一个修真少年如何在都市中生存。
  • 绑个老婆,回家宠

    绑个老婆,回家宠

    一个“善举”,霸道总裁苏桐桦爱上御宅剩女洛怡心,宠她入骨,爱她入髓。某女想法设法拒绝,“我可是情场老手,男票一箩筐。”“没事,老手有经验,和谐…”几日后,某女一脸黑线吼道,“我要离婚。”“离婚?”某男挑眉沉思一秒,“可以,拼觉生娃和陪我四天,二选一。”“我选后者。”苏桐桦一边解纽扣,一边朝她走去,“别后悔噢,我说的四天是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下一秒,洛怡心又被扛进房间……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