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8300000017

第17章 药性微蕴(5)

大黄性苦寒无毒。一名将军。一名火参。东垣曰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故有将军之号。主平胃下气。逐瘀血。破 瘕积聚留饮去痰实。泻诸实热不通。除三焦湿热。心下痞满。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谵语黄胆火疮诸症此药乃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之药若在气分者用之。是谓诛伐无过矣。苏颂曰古人用毒药攻病。必随人之虚实寒热而处置。非一切轻用也。梁武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姚僧坦曰大黄乃是快药至尊年高。不可轻用。帝弗从。几至委顿。梁元帝常有心腹疾。诸医咸谓宜用平药。可渐宣通。僧坦曰脉洪而实此有宿妨。非用大黄无瘥理。帝从之。遂愈。以此言之。今医用一毒药而攻众病。其偶中者便谓此方神奇。其差误则不言用药之失。可不戒哉。薛氏医案云判官汪天锡年六十余。患痢腹痛后重。热渴引饮。饮食不进。用芍药汤内加大黄一两四剂稍应。仍用前药大黄减半。数剂而愈。此等元气百仅一二夫立斋治病固专主温补第药随病施抑何曾废攻伐不用乎。葛可久武勇绝伦。因挽百石大弓。病内伤。治用大黄八两。其子惮其峻厉。阴减半。病不尽蠲。可久曲询。始知其故曰。吾明年当死矣。至期果殁此又病有轻重不得以毒药衰其大半而论也崇祯戊寅岁余客汴梁为一郡王治宫人产后发呃症。因言及其先生壮龄时。患疟痢翻胃。遍治不瘥。自料无生理。一草医亦精于脉者。连投五剂。用大黄七两。始能食。再投十余剂计大黄斤许。前症渐愈。后日服滚痰丸。两旬方得全痊越年余连举五嗣。寿至九十三而薨。如此赋禀。是亦东南所不概见者。甲申夏余表侄钟仲章。因为其先人营 。暑月汗泄劳力冒寒。一医投解表药。内加大黄一钱。未终剂而神思困顿。呕逆不堪。再延茅复阳投对症药。未尝不善。第胃气已伤。亦不见愈。余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数服渐愈。稍劳便复淹延。三月方瘥。

窃观仲景伤寒承气方旨。必惟三阴里症。燥满实坚全具者。始可用。奈何三阳表症而遽混投之宁不犯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之戒乎又况为劳力伤寒耶。大凡药禀偏寒偏热。而非中和上品者。尤须经心酌用。非可逞意轻率也。

常山

愚按诸家本草。皆称常山苦寒有毒。为截疟要药。但此最败真气。疟邪未解。遽用止截虽顿愈一时。转息复发。或变生他症。肿胀为患。往往大命殉之。目击多矣。然必惟元气壮实。

山野顽夫。或可暂用也。汪石山曰本草于知母草果乌梅穿山甲皆言治疟。然知母性寒入治足阳明独盛之火。使其退就太阳也。草果性温燥。治足太阴独盛之寒。使其退就阳明也。二味合和。则无阴阳交作之变。故为君药。常山主寒热疟吐胸中痰结。故用为臣。甘草和诸药。

乌梅去痰。槟榔除痰癖。破滞气。故用为佐。穿山甲以其穿山而居。遇水而入。则是出阴入阳。穿其经络于荣分。以破暑结之邪。故用为使。若脾胃郁伏痰涎。用之必效。苟或无痰。

只是暑结荣分。独应足太阴血分热者。当发唇疮。此方无效。丹溪曰常山性暴悍。善驱逐。

能伤真气。病患稍近虚怯不可用也。张通一曰余阅疟门方剂。多不分表里先后。俱用芩连知母及大黄石膏之类夫以表邪不解而得此寒凉则寒邪愈陷或任用常山草果。及劫截峻厉等剂。

若正为邪伤而受此克伐。则元气愈虚。故多致绵延不已。轻者变重。重者至危。是皆不得其本耳。得则易如反掌。在察所由而已。愚以为治疟之法。当操其要无越新久虚实标本六者而已若新病标多元气实者。即用仲景法。察昼夜迟速治之。刘宗浓云从卯至午发者宜大柴汤下之。从午至酉发者宜大承气汤下之。从酉至子或至寅发者宜桃仁承气汤下之。更以小柴胡汤彻其余邪。其脉实长者。先以大柴胡下之。余热不尽再用白芷汤。或甚寒微热。或但寒不热名曰牝疟。用柴胡桂枝以解表凡此皆治实之道也若病久而标少元气虚者。或间日一发则用补中汤气血俱虚三四日一发者此人里之深也用十全大补汤或因饮食所伤。则以六君为主。或劳伤中气。亦以补中为主。至其日久不愈。只用人参一二两。生姜减半。煎浓汤于将发之先一二时。不数剂顿止。亦有病久而标尚在。元气未虚者。又须攻补兼施又有新病暴虚。急宜救本。不得以病邪正炽。难用峻补而论也。大意有汗要无汗。以扶正为主腠理开泄阳不能固必补敛之无汗要有汗以散邪为主腠理密致邪不能解必发散之虽曰有汗宜补。亦当兼散。无汗宜散。亦当兼补。盖邪气盛则实不可不攻精气夺则虚不可不补也故在阳分者浅而易治在阴分者深则难治在春夏易在秋冬难在上体易在下体难在少壮易在衰老难至妇人在胎前产后尤难其治也务必由阴而阳由晏及早。由下及上。或寒多热少。或隔日转成一日一发此由脏及腑也汗必由顶至足为易愈。立斋云凡病大热燥渴以姜汤乘热饮之。此亦截疟之良法也。每见发时饮啖生冷物者。病或少愈。多致脾虚胃损。往往不治。又云余常以参术各一两。生姜四两。煨熟煎服即止。或以大剂补中益气汤加煨姜尤效。生姜一味亦效。吁此法极妥何必别寻妄剂至清脾截疟二饮断不宜轻服盖养正则邪自除。可侥速效而丧生乎。又有如疟之症夫真疟病在风寒暑湿之感而如疟则为脏腑气血之衰一由营卫之出入以为止作一由水火之争胜以为盛衰一责在表一责在里一攻在邪一扶在正有阳虚而寒热如疟有阴虚而寒热如疟盖如疟而非真疟也是非之间便有邪正虚实之分治一少差生死反掌学人尤不可不知。

杏仁桑白皮款冬花马兜铃金沸草紫菀苏子射干百合桔梗

此数药者。与寒滑之天麦二冬栝蒌仁天花粉知母诸品。时师皆执为治嗽通用之剂。竟不分表里虚实之殊。往往误人于死。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又曰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则传以与之。是非独在肺矣。咳即嗽也。然嗽有内外之殊。故自表而入者。六淫邪气。先客于肺为外感。宜从前药辛温以散之所谓从表而入者必令从表而出最忌苦寒敛涩之剂。致邪气留连不去。久必变生他症是犹闭户驱盗也至自里而见者。七情劳欲。脏腑虚损。为内伤。有因嗽而成痨者。有因痨而致嗽者。其原有四一左肾精伤水亏致火铄金而嗽者则宜甘平静剂以润之一已土中虚不能生金夹痰而嗽者则宜辛甘温剂以养之一心肺胃三经火郁而嗽者则宜苦甘凉剂以清之一命门火衰元气素虚肺金寡卫而得者则宜甘热温剂以补之所谓从内而得者虽必传于外而非可以外治也最忌前药辛散苦寒之品。泄阳降阴。招致外邪是犹启户揖盗也又有初属外感。

因错治而内外俱伤者。则当补散兼行。以扶中为主。若专于驱散。腠理开泄。转成汗脱。益觉增剧耳。又有老人痰嗽元气既虚。法难消伐。亦必温养为主。或兼治标。势难全愈。但无至困殆则得耳。大抵六脉浮缓或兼洪滑。形色如常。饮食不减者可治。若脉弦数细疾。肌肉渐削。便泄食少。卧难着枕。喘息日增者。计期必死治病本难而治嗽尤难得其窜者十可愈半。百合乃平润之品。亦无甚功。特伴食中书耳。桔梗性平质轻。载药上升。乃舟楫之用也。

桃仁红花泽兰赤芍茜草五灵脂蒲黄苎麻根红曲苏木益母草续断紫参牡丹皮川木槿紫荆

桃仁苏木诸药。乃破瘀行血之峻剂也。但妇人经水不通有二。一由风寒冷湿。客抟冲任。致血气凝滞不通者。则宜用前药宣利之。若血海干枯。无经可行者则当纯补脾肝肾三经以滋生化之源此治虚之道也若益母续断丹皮等药性主生新消瘀。犹属补泻兼行盖丹皮白色者可凉血。同熟地当归参术尚能生血。其赤色者仅只清瘀而已无瘀则耗好血不可不知木槿紫荆兼解烦热疮癣有验。

酸枣仁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蕤仁决明葵子

以上皆滑利之品。凡命门火衰滑泄。及素患梦遗者忌用之。枣仁治少阳胆热不眠。若风秘及热客大肠闭结者。则宜火麻郁李桃仁之属。若血涸津枯。致大便干涩者。则宜滋阴之味。但火麻性最峻利。须酌之。蕤仁决明佐治肝虚风热目赤。亦有效。郁仁兼疗眼痛及水肿病。葵子利二便。皆治实之物也。

生姜煨姜炮姜姜皮

姜生者同葱白主疗外感。初症发汗通经。所必用也。煨者主温暖脾胃性主守。炮者性却平。

止呕吐。燥太阴之寒湿。及治产后发热有功。但患阴虚咳嗽。及病久阳虚者禁之。误用必致脱汗。姜皮性平。能引药达表。

生栀子炒栀子炮栀子

生栀性太寒。古方用为吐药。疗上膈之实热。经炒者性凉祛热解烦。保肺抑心。其炮黑者性平。除郁滞。理肝气。济生逍遥散加之亦止血窍此一物而有三用也性寒凉平随火变化耳。

僵蚕全蝎诸蛇钓藤天竺黄铃羊角蜈蚣

此药方书谓疗中风惊风诸风。口眼 邪切牙闭齿四肢抽搐诸病为有功。但中风主脏病多不治。又有似中风而非真中风。若河涧主于热。丹溪主于湿。东垣主于气者是也。大都真中风实由元气素虚故得乘虚召感所谓肝虚风自生者是也此须急投温剂。峻补真元。庶可望苏。若误用前药辛窜耗散之物。只速其死耳。里人姜郢雪年六十余。素不谨酒色。一日因积劳远归。

醉鼾当风。遽病亡阳。面色如妆。闭目摇头。时醒时昏。遗尿足冷。绝无痰涎。此真气暴脱。十有九死危症也。余令亟投大剂参附等药。谓或救万一。迟则不治矣。渠次郎即往市参。

许久未回。余与王遂生辞归。未几有一老医至。诊之曰。此病风痰何妨。予治之多矣。奈何妄议参附燥毒助气之剂。少俟明日病愈。用参调理未晚。遂投驱风攻痰之药。至晚即殁。其明验也。

麋茸阿胶石枣麋胶龟胶枸杞肉苁蓉巴戟天松子仁怀山药杜仲覆盆龙眼萝子酥酪金樱子

鹿茸鹿胶腽肭脐海马韭子川仙茅黄狗茎川椒雀卵鸡肾鹿茎远志五味子菟丝子沙苑蒺藜锁阳鹿跑草淫羊藿秋石黄精命门司水火。两肾绾精神乃生身之根蒂阴阳之橐 也寒热偏胜。病斯睹矣。故麋茸石枣苁蓉诸品。虽能填补真阴。尚须君以熟地。又鹿茸肭脐韭子诸品。亦善益助元阳必惟佐以桂附。

若五味菟丝蒺藜诸品。则通益两肾之要药也但纯阴无以生长宜兼参 归术以阳为用孤阳又妨独炽必主熟地石枣以阴为体盖肾虚则诸脏俱虚故补肾勿靳补脾。脾旺而诸脏俱旺。乃补脾政以补肾。法不能舍参苓归术而独疗阳光之左水又不能舍熟地石枣而专温阴翳之右火也然以上众味。皆列上品。纯补无泻。可任久饵。而肾主闭藏者宜之。再推其本。百病皆生于寒热。寒热总由于水火。水火统归于元气舍此不究。何处觅宗问谁明气化之义。识草木之蕴。洋洋大海。落落晨星。前有隐凡庄子。后有湛一唐君。学通古今。识迈常流。余幸得此。差可与商耳。每见时师大率徇标。且昧药性。治男二陈疗女四物。补水仅投芡实石斛。至熟地石枣。

视为泥膈敛邪。益土则用扁豆薏苡。将参 归术。目为增饱结气。甚至青皮槟朴。忍耗天真。甘遂大黄。任臆攻伐。虚阳上越。认作实火。真气下脱。误为宿积。频将存亡呼吸之重恙。缓施隔靴搔痒之轻剂。坐失机权。因循陷命。如此庸盲。发难缕指。反不知愧。妄诋名手。曾闻庄唐二子。不免嚣声暗吠。是亦调高寡和。行高谤多者也。故先哲有云本草者固医家之 锄弓矢也。洪纤动植。最为烦杂散于山泽而根于脏腑名不核则误取性不明则误施经不辨则误入误者在几微之间而人之生死寿夭系焉故得其精者可以保身可以养亲可以济世可以穷万物之颐可以识造化之妙而见天地之心而余是集也第就其常用者。或专见。或合见。发明病机治法宜忌之要。使观者神而明之。触类而通之。其他则濒湖之纲目已悉。故不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谋杀安徒生

    谋杀安徒生

    一名学生死了,死时身上被插满了白色的鹅毛;一位幼师死了,死时穿着一套华丽的人鱼装;一个当红明星死了,被冻死在冰箱里;谷溪市开始接连有人离奇死亡,警方调查发现一切竟与数十年前轰动一时的连环谋杀案不谋而合,面对如影随形的变态凶徒,城市陷入了恐慌当中,最终警方是否能够查出谋杀背后的真相?翻开本书,惊悚旅途马上开启……
  • 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

    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

    政治迷信与政治民主是绝对难以并存的。“民主的确要以基本理性能力为前提,在任何社会里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要推进政治进步,建设民主政治,必须认真清理千百年来政治迷信的根基,努力洗刷种种政治迷信的残迹。$$《新世纪学人文萃:权力的黑光》作者是力求遵照马克思提出的原则来进行这项工作的。
  • EXO之女配来袭

    EXO之女配来袭

    【转载文,转自奶茶大大的】这是一本关于EXO的故事,逆袭女配的故事!前期女主叫苏凉七!后期名字改成了安琳雪。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被系统送去完成任务,可是她没听错?逆袭的人是EXO?去,谁不让我去我咬他。灿烈:做我女朋友艺兴:夏天的风凉,我的怀抱永远为你敞开。子韬:只有我是安全的。xiumin:现实中我们再续前缘。亦凡:你此生只能是我的妃子。鹿晗:本王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世勋:想救她?嫁给我。EXO:我们爱你!
  • 生命的礼物:最动人的故事

    生命的礼物:最动人的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时文选粹”。
  • 回到蛮荒当巫祝

    回到蛮荒当巫祝

    李益被迫回到了蛮荒时代,建造房屋,发展农耕,设立集市,原以为事情简简单单,却不料这个时代竟有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他见识了巨人的雄壮,知悉了巫祝的秘密,大禹治水的艰辛,防风氏之死的内情,华胥古国究竟是什么,一切的一切都有待李益前去探索,远古的蛮荒,不寂寞!
  • 傲视斗神

    傲视斗神

    艾殁罗大陆,一个信仰惩戒天神的神奇大陆。大陆上的人们修习着从上古时期传承下来的神圣之力。后域外魔族入侵,人族无力反抗。直到出现了六位斗神之后,人族艰辛的生活才得到了稳定。这六位天神之子后来共同商议了一个办法,建立起了四座雄关用以对抗魔族。而他们每一位都在关隘上建立了神殿。三百年后当魔族再次入侵而人族已没有了六位天神之子,人族又该如何面对这场劫难呢?主角又会有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 混在乱世做军阀

    混在乱世做军阀

    本书已修改,改名、改状态、该正文……额,除了大纲主线没改,其他的情节什么的,都改了……请记住我们的书名【乱世之剑指天下】,霸气高端上档次,就是【乱世之剑指天下】了!噢哈哈!
  • 全职匠师

    全职匠师

    这个世界有一个神秘的职业——匠师,其中铸剑师,宅师,炼药师和符师为最主流的四脉。而唐宋在机缘巧合下获得了老爹的遗物,从此成为了唯一一个获得完整传承的匠师。何以解忧?唯有暴富!读者群:593459388
  • 妖神之回不去的爱

    妖神之回不去的爱

    为利而来,为情所困,一线生死,犹豫爱否,一世倾城,一世爱恋;那时我不曾珍惜,现我已改变,你是否,还会回来?继续爱我?下一世,生死相依;下一世,绝爱倾城;下一世,你不来,我不老!
  • 吸血伯爵亚伯一家

    吸血伯爵亚伯一家

    中世纪的幻毒伯爵一家,三个孩子,N多外门,最年轻仅仅只有五岁的傲娇少爷是门主。然,真正家主大人……一直是甩手掌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