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7800000091

第91章

4、丁巳,诏武昌军节度副使、潭洲安置章惇责授雷州司户参军员外置。先是,左正言任伯雨(案:《宋史》本传“左”作“右”,误。《东都事略》亦作“左”。) 言:“自哲宗皇帝疾势弥留,中外汹惧。惇为宰相,自当引天下大义,乞立陛下为皇太弟,以系人心,以安国势,持危扶颠,辅弼之任。惇怀异意,减不加恤。及至陛下即位,尚敢帘前公肆异议,逆天咈人,轻乱名分,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矫蹇固位,久不忍去,人言交攻,仅乞外补。伏愿早正两观之诛,或从矜容,乞投海外。”(案:《东都事略任伯雨传》云:伯雨又言:“天下国家,莫大名分,法若不严,祸起不测。幸而太后圣明,睿策先定,折其奸谋。向使惇计得行,不知置陛下、太后於何地?陛下贷惇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生觊觎之心,长奸邪之志,危疑之几不可胜防矣!”章八上,惇贬雷州。) 又具大事六件:“一,蔡卞以宣仁有废立之意,乞追废为庶人;一,绍圣已来,窜逐臣僚,并是蔡卞诬罔;一,宫中厌胜事作,蔡卞乞掖庭置狱,只差内官推治;一,编排元祐臣僚章疏,乃蔡卞议与蹇序辰自编排,惇即奉行。(案:《宋史蔡京传》云:萋菲语言被罪者数千人。) 一,邹浩以言事得罪,卞执奏乞治浩亲故送行之罪;一,蹇序辰首建看详诉理之义,安惇助之,章惇迟疑未许,卞迫之,以此惇即日差官置局。(案:《宋史蔡京传》云:得罪者八百三十家。) 凡此皆蔡卞谋之,章惇行之也。按卞阴狡险贼,恶机滔天;惇虽凶很,每为制服,执政七年,门生故吏遍满天下。今虽薄责,如卞在朝,人人惴恐,不敢回心向善,朝廷邪正是非不得分别,驯致不已,奸人复进,天下安危,殆未可保。”惇既窜雷州,而卞居池州如故。(《纪事本末》卷百二十。案:《宋编年通鉴》云:任伯雨累疏言:“陛下即位,时章惇帘前异议,乞正典刑。”盖言端王浪子尔。遂贬雷州司户。自雷三移睦、越、湖州。崇宁四年,卒。初,辙责雷州,不许占官舍,遂僦民屋,而惇以为强夺民居,下州追民究治。及惇责雷州,亦问舍於民,民曰:“前苏公来,为章丞相几破家,今不可也。”《宋文鉴》载任伯雨疏云:臣先累有奏状言章惇、蔡卞迷国罔上,胁持哲宗以不孝之名,迫惧哲宗以不利之实;激哲宗使怒,惑哲宗使疑,谤毁宣仁圣烈保祐之功,傅致元祐皇后疑似之罪,引功自处,归过哲宗。挟天子以害忠良,肆异说以危神器,自古奸臣,为害无甚於此!去年上封事数千,人人乞斩惇、卞,天下公议,只此可见。盖卞谋之,惇行之,蔡卞之恶,有过章惇。臣前来奏状已言之,今更详具大事六件如后:一,元祐六年,哲宗皇帝始纳元祐皇后。前此未纳后时,禁中尝求乳婢,谏官刘安世等连上章论列皇帝既未纳后,不知宫中求乳婢何用?宣仁圣烈令两府宣谕,是外家高氏所觅,安世乃止。绍圣初,蔡卞还朝,论及此事,以为宣仁有废立之意,乞追废为庶人。一,自绍圣以来窜逐臣僚,应哲宗皇帝批出行遣者,惇是蔡卞诬罔。先於哲宗前密启进入劄子,哲宗依劄子上语言批出,至今劄子见在。一,绍圣三年,宫中厌胜事作,哲宗方疑,未知所处,章惇欲召礼官法官共治之。蔡卞云,既是犯法,何用礼官?乃建议乞掖庭置狱,只差内臣推治,更不差有司同勘。若非蔡卞建议,哲宗未必废元祐皇后。一,编排元祐中臣僚章疏,乃蔡卞建议,卞与蹇序辰自编排,惇不曾与及,卞具姓名乞行遣,惇即奉行。一,邹浩以言事忤旨,蔡卞即首先奏云吕公著曾荐浩,浩以此诋讥,故哲宗愈怒,遂编管浩。卞又执奏乞治浩亲故送别之罪,哲宗不从,三次坚请,乃许置狱。一,蹇序辰乃卞死党,首建看详理诉之议,安惇助之,章惇迟疑未许,卞即以相公二心之言迫之,以此惇即日差官置局。凡此皆蔡卞谋之,章惇行之也。按卞阴狡险贼,恶机滔天。惇虽凶很,每为制伏,执政七年,门生故吏遍满天下。今虽薄责,如卞在朝,人人惴恐,不敢回心向善,朝廷邪正是非不得分别,驯致不已,奸人复进,天下安危,殆未可保!只如去年,臣僚上言蔡卞之恶,过於章惇,乃自太平州移池州,顺流三程,一日可到,愚弄朝廷,仅同儿戏。盖人人畏附惇、卞,至今未已,故宁负陛下,不负惇、卞。大奸元恶,未正典刑,人情愤叹。天象示戒。故自今年正月至今两月阴雨,盖蒙气之证,於此可见。昔周饥克商而年丰,卫旱伐邢而得雨。今惇自以异议当受大戮,所有卞恶,伏乞陛下早赐宸断,明正典刑,以答上天蒙气之证。候正惇、卞典刑之日,乞陛下差人於朝堂、道路间采听,若人人不相庆,臣甘伏罔上之罪。”)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二月,以吕希纯知瀛州。时贤士大夫经绍圣贬责者稍稍还朝,曾布忌希纯,故出之。案:《宋史吕公著传》:徽宗闻希纯名,数称之。曾布忌希纯,因其请觐,未及见,亟以边,遽趣遣之。俄改颍州。

又:云:雨雹。案:《宋史本纪》:丙申日。

1、三月(案:钱氏《朔闰考》:是月壬戌朔。) 癸亥,检校司徒、镇南军节度使、知杭州吕惠卿为观文殿学士、右银青光禄大夫、提举洞霄宫,吕惠卿引年乞致仕,而有是命。(《纪事本末》卷百三十。案:《宋史范仲淹传》:吕惠卿告老,徽宗问执政,执政欲许之。纯礼曰:“惠卿尝辅政,其人固不足重,然当存国体。”故有此观文殿学士、右银青光禄大夫之命。)

2、戊寅,承议郎、知无为军陈瓘为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九。)

3、丙戌。(案:《续长编》卷四百十九论公使钱事注云:靖国元年三月二十五日可考。今文已佚,无可考矣。)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弃湟州。案:《东都事略本纪》於元符三年末书,是岁以湟、廓、鄯三州归於青唐。误。弃鄯州见於元符三年四月,弃湟州当在是年三月丁丑,《十朝纲要》、《九朝备要》及《宋史·本纪》可据。《宋编年通鉴》书此事於二月之末,盖上脱“三月”字也,今正。《十朝纲要》云:三月丁丑,诏河西节度使赵怀德知湟州,其湟州守臣官吏将佐悉追还。《九朝备要》云:时既弃鄯州,於是大酋谿巴温迎怀德之弟谿赊罗撤入居之。言者又论知湟州王厚首建开边之策及盗青唐物,上不欲竟其事,姑从薄责。而知河州姚雄又奏诸蕃怨赡等入骨,枢密院请斩赡以谢一方。时议者又多请弃湟州,朝廷问姚雄以弃守利害。雄遣部将陈迪谕意於知湟州雷秀,秀以为可弃无疑。朝廷委雄措置,雄命秀将湟州兵由京玉关以归。统制官刘价命居民商旅由安乡关以归。遂以湟州畀赵怀德,而瞎征与怀德俱还湟州。於是怀德与谿巴温、谿赊罗撤合追咎瞎征先降,瞎征不安,求内徙。诏瞎征居邓州,未几,卒。

又:云:解任伯雨言职。案:《宋编年通鉴》系此事於二月,今据《十朝纲要》、《九朝备要》、《通鉴续编》诸书改正。《十朝纲要》云:丙戌,任伯雨知虢州。伯雨居言职仅半载,所上一百八疏,皆係天下治乱关宗庙宫禁者,细故不论。曾布方用事,伯雨谋击之。布觉,乃先罢伯雨言职。《通鉴续编》云:权给事中任伯雨欲劾布,布觉,徙为度支员外郎。二书所言不同。考《宋史》本传云: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东都事略》本传云:时议欲西北专用武臣典郡,伯雨谓:“李林甫在相位,恶儒臣以边功入相,遂奏乞用武臣,其后致禄山之乱,此何以异也?”又论边帅生事,失与国心,乞弃湟、鄯之地以安边息民。蔡京为翰林学士承旨,交结内侍,伯雨极论其罪。又论堂除猥侵,吏部员阙,内降浸多,或恐诈传敕命。引汉、唐季世鸿都置爵、墨敕斜封以为戒。王觌除御史中丞,仍兼史官,伯雨谓:“史院係宰相监修,今中丞为属,恐非所以重风宪,远嫌疑。”已而觌除翰林,伯雨复论曰:“学士爵秩位序皆在中丞上,今觌为之,是谏官论事,非特朝廷不行,适足以为人迁官也。”伯雨性刚鲠,持论劲正。为谏官仅半载,上一百八疏,号“戆草”云。

1、四月(案:《十朝纲要》、《宋史·本纪》:是月辛卯朔。) 壬寅,曾布以将出使,留对,因言:“众论皆以为,臣出使之后,必有合谋并力为倾摇之计者,愿陛下察之。”上曰:“渠辈待人如此,岂有此理也!”(《纪事本末》卷百三十。)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四月辛卯朔,日有食之。案:先是,太史奏日又当食四月。曾肇称对言:比岁日食正阳,咎异章著。陛下简俭清净之化,或衰於前;声名服玩之好,或萌於心。忠邪贤不肖,或有未辨;赏庆刑威,或有未当。左右阿谀,壅蔽矫举,民怨失职,郁不得伸。此宜反复循省,痛自克责,以塞天变。言发涕下,帝悚然顺纳。事见《宋史曾巩传》。又案:元符三年日食四月朔,下求直言诏为曾肇所草。此年日又食四月朔,下责躬诏为王觌所草。《宋史王觌传》云:日食四月朔,帝下诏责躬,觌当制,有“惟德弗类,未足以当天心”之语,宰相去之,乃力请外任。以龙图阁学士知润州。

又:云:复宗学。案:《续长编》四百八十六:礼部言:“故相蔡确屡乞以旧宗子学为赐第。”从之。原注:云:靖国元年四月九日可考。即指此也。四月辛卯朔,越九日己亥。《十朝纲要》云:己亥,复置宗学。可证。《编年备要》云:元祐六年,诏置,未及成,以赐蔡确,至是复置。

1、五月(案:《宋史·本纪》:是月辛酉朔。己巳,大行皇帝乳母窦氏复魏国夫人,陈氏复郡夫人;白氏叙封“司”字,马氏叙封“典”字,以责降逾年故也;王氏、韩氏,不见叙复。《续长编》卷五百二十注。)

2、丙戌,朝请郎梁宽言:“绍圣之初,奸臣特进,是时不惟朝廷之士革面迎合,虽田野书生,亦怀观望捭阖之术。举人毕渐,廷试对策,其心本欲附会时流以窥上第,其间言语不顾轻重,有伤事体,传播四夷,所损不细。又如绍圣之际,方天若对策,其间以不诛南窜大臣家属为恨,以不没元祐公相家赀为惜。天若,闽中匹夫,於元祐大臣公卿有何宿憾!时以蔡卞用事,正持威柄,方务倾覆大臣,既欲行其妻父素志,又欲复其平日私雠。天若者,蔡京之门人,蔡卞之飞走也,鹰犬效力,仆妾事人,其言何所不至云云!伏见将来科诏不远,欲乞下礼部,每遇廷试,戒约举人立为法式,不得狂妄,不答所问。有违此者,罪在考官,然后罢黜此流,所贵少厚风俗。”(《纪事本末》卷百二十。)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五月朔,大雨雹。案:《宋史·本纪》:辛酉朔。

又:云:葬钦圣宪肃皇后、钦慈皇后,祔永裕陵。案:《十朝纲要》、《宋史·本纪》并丙寅日。

1、六月(案:《宋史·本纪》:是月庚寅朔。) 甲辰,右司谏陈祐通判滁州。祐累章劾右仆射曾布自山陵还不乞出,且言:“山陵使从来号为凶相,治平中韩琦、元丰中王珪不去,其后有臣子不忍言者。”又言:“布有当去者三:一,自山陵还;二,虞主不在,腰舆而行,礼重於陷大升轝,其罪浮於章惇;三,不当先与属官推恩。”布之未还,祐已上两章。及祔庙,又连上数章,皆留中,祐遂缴申三省。布乃具榜子不复朝参,而祐有是命。制词略曰:“观望以言,意在推引,岂不失朕用汝之本旨乎!”(案:《宋编年通鉴》云:右司谏陈祐前后七章论曾布,不从,罢言职,通判滁州。翌日,布宣押视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不良物语

    不良物语

    她是年轻新锐画家的下堂前女友,他是放逐红尘背负罪与罚的‘不良帅,在红尘百味中相遇,在‘镇鬼’‘收妖’‘驱魔’中相知、相守,天道无情人有情…
  • 金边曼陀罗

    金边曼陀罗

    天启游戏殿堂天榜排名第一的刺神无故被其所属的工会解约,回到家中苍楠收到虚拟联盟的邀请函,邀请他参加新游戏江湖的内测,和苍楠一起在天启精英小队的成员跟随苍楠一起进入游戏的内测,游戏开始所有被邀请参加内测的玩家被告知如果想回到现实当中,必须要打败游戏的开发者--老爷子,这到底是个阴谋还是其他,他们经历的一切是游戏?还是现实?
  • 修真之高手无敌

    修真之高手无敌

    他是一名小小的保安,却如同花粉一般招蜂引蝶,他表示压力很大啊!
  • 扑倒高冷校草

    扑倒高冷校草

    他只不过是被迫跟踪一下他,没想到阴差阳错的竟然发现他巨大的秘密。
  • 唐朝有事

    唐朝有事

    天生帝王贵胄,却偏出生于两个时代的夹缝,他想呃住命运的喉咙,却一步一步的被命运无情的嘲弄。他是李恪,唐王李世民和前隋公主的血脉,他是皇子,更是孤独的鹰,身世的桎梏,命途的多舛,深深刻在他的掌心里。她是烧窑工,更是宰相之女,阴错阳差只是为了和他遇见,不为荣华富贵,不为绝色倾城,红尘一遭,穿越过流年浓浓的雾霭,于历史尘封的卷轴里,舞红袖谱一曲旷世骊歌。
  • 修真大主宰

    修真大主宰

    他的修真之路明明可以顺畅无阻,但他却选择从基础开始,为了查清真相,他要变强!
  • 吞天神体

    吞天神体

    如果不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都对不起我的天赋与得自仙人的传承!且看一代绝世妖孽的成长之路,霸主人生!新书《三界魂帝》书号530385。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求职者的圣经:职场篇

    求职者的圣经:职场篇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是当代知名作家段谦倾心所写的一本关于职业的学术著作,而后又针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做了更加详细、有针对性的文字补充,是一本难得的职场求职、生存攻略等经典学术著作。让找工作的人知道如何找到工作;让不找工作的人知道如何为自己工作;让正工作中的人知道如何工作可以更好;让不满意现在工作的人知道如何创造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这正是《求职者的圣经》的核心内容。
  • 天朝大魏

    天朝大魏

    已近黄昏,陈简驾驶着猛士SUV行驶在汉中至西安的山区公路上,一直保持着沉默。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山岭上方铅黑的云层被撕开无数道口子。暴雨倾盆而下,视线瞬间模糊不清起来。他降低车速,打开雾灯,扭头对后座打瞌睡的三个同伴吼了一嗓子:“兄弟们,绑上安全带!”......
  • 万能女神重生记

    万能女神重生记

    夏时,在校园里被称为全能女神。格斗、搏击、散打、音乐、计算机、美术。学习·······样样精通。在一次意外中不幸身亡。但重生在了另一个世界——华夏。在这个世界,夏时重生在了一个同名同姓、无钱无势的四眼妹身上。唉~同样是叫夏时,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说轻了,那叫单纯的可爱。说重了,那叫白痴到无语。生活悲催,无依无靠,同学眼中的笑柄,老师眼中的差生,近期来还刊登到学校里的公众网里,这下还真成了笑话。看白痴哈妹如何逆袭成清高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