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7800000060

第60章

6、癸巳。(《长编》卷五百十四:元符二年八月戊子,石豫言阚村水涨,有司坐视不救,今日全河北流,渰浸成患。原注:鲜于绰《传信录》论北流事,附绍圣元年三月二十二日,可考。案:《传信录》原书已佚。据《长编》卷五百十七:元符二年十月甲子,责降水官引鲜于绰《传信录》云:绍圣元年春,都水使者王宗望等於内黄下埽闭断北流,至涨水时,犹有三分水势。然上流诸埽已多危急,下至将陵埽仍决溢。是年冬,闭塞阚村而下。及创筑新埽七十馀里,尽闭北流,全河之水,东由故道。有旨:“水官保任过涨水无疏虞,当议推赏;如有訩决,必重有行遣。”至绍圣五年,始等第推恩。元符二年,已经五稔矣,或大小暴涨十馀丈,堤岸决溢,又适值主者乖谬,不即闭合阚村,水复成北流。工部侍郎张商英天觉奏,以为水官阴附元祐奸臣,回河东流所致,追责累年,建议水官削职安置吴安持、郑佑、王宗望、郭知章、鲁君贶等凡二十四人。然说者谓元符二年之水,三门开元所建《圣德颂》,并大惓年重修禹庙皆在山顶,悉遭漂没。盖自开元大惓以来,水未有如此之大者,非堤之过也。自是言河事者,人以为戒,务持两端,莫敢确然任责。东流未复之前,已淤平东塘,其后,又过佛圣窝,塞侵及西塘矣!)

7、丁酉,上御集英殿,试进士毕渐以下通礼诸科经律及第、出身总六百人。时,初考官取管策者,多主元祐;杨畏覆考,专取熙宁、元丰者,故渐为之首。太中大夫、守门下侍郎苏辙依前官知汝州。先是,辙言:“臣伏见御试策题,历诋近岁行事,有欲复(案:《遗老传》同此。陈桱《续通鉴》作“绍复”。) 熙宁、元丰故事之意,臣备位执政,不敢不言。然臣窃料陛下本无此心,其必有人妄意陛下牵於父子之恩,不复深究是非,远虑安危,故劝陛下复行此事。所谓小人之爱君,取快一时,而非忠臣之爱君,以安社稷为悦者也。臣窃观神宗皇帝以天纵之才,行大有为之志,其所设施,度越前古,盖有百世而不可改者矣。(案:《栾城后集·论策题劄子》作“而不可变者矣”。) 臣请为陛下指陈其略:先帝在位近二十年,而终身不加尊号,裁损宗室,恩至於袒免,减朝廷无穷之费;出卖坊场,雇募衙前,免民间破家之患;罢黜科举诵教之学,训练诸将慵惰之兵;置寄禄之官,复六曹之旧;严重禄之法,禁交谒之私;行浅攻之策,以折(案:《遗老传》“折”作“制”。) 西戎之狂;收六色之钱,以宽杂役之困;其微至设抵当卖熟药。(案:《栾城后《集》此句下有“凡类此者”四字。) 皆先帝之圣谟睿算,有利无害,而元祐以来,上下奉行,未尝失坠者也。至如其他,事有失当,何世无之!而父作之於前,子救之於后,前后相济,此则圣人之孝也。昔汉武帝外事四夷,内兴宫室,财赋匮竭,於是修盐铁、榷酤、平准均输之政,民不堪命,几至大乱;昭帝即位,委任霍光,罢去烦苛,汉室乃定。光武显宗,以察为明,以谶决事,上下恐惧,人怀不自安;章帝即位,深鉴其失,代之宽仁恺悌之政,后世称焉。及我本朝,真宗皇帝,修文偃革,号称太平,并臣因其极盛,为天书之说;及章献明肃太后临御,览大臣之议,藏书梓宫,以泯其迹;及仁宗听政,亦绝口不言,天下至今韪之。英宗皇帝自藩邸入继,大臣有过计,创濮庙之议,朝廷为之汹汹者数年;及先帝嗣位,或请复举其事,寝而不议,(案:《栾城后集》作“寝而不答”。) 遂以安静。夫以汉昭、章之贤与吾仁宗、神宗皇帝之圣,岂其薄於孝敬而专事变易也哉?盖事有不可不以庙社为重故也。是以子孙既获孝敬之实,而祖、父不失圣明之称,此真明君之所务,不可与流俗议也。臣不胜区区,愿陛下反覆臣言,慎勿轻事改易。若轻改九年已行之事,擢用曩岁不用之人,人怀私忿而以先帝为词,则大事去矣。臣不胜忧国之心,冒犯天威,甘俟谴责。”奏入,不报。辙言:“臣近以御试策题,有欲复熙宁、元丰政事之意,寻具劄子,论先帝所立政事,见今遵行,已自非一。其间事有过差,元祐以来,随宜修政以安天下者,正是子孙孝敬之义,未审陛下以臣言为然否?然窃观自陛下亲政於今,已是半年,臣等日侍清光。若圣意诚谓先帝旧政有不合更改,自当宣谕臣等,令商量措置。今自宰臣以下,未尝略闻此言,而忽因策问进士,宣露密旨,中外闻者,莫不惊怪。(案:《栾城后集《第二劄》此下有云:譬如家人,父兄欲有所为,子弟有不预知而亟与行路谋之,可乎?臣闻两喜必有溢美之名,两怒必有溢恶之言。喜怒不忘於心,而以议天下之政,必有过甚而不平者。朝廷虽今昔之异,其实一家,欲有所为,当爱惜事体,岂可如仇雠之相反惟患不速也哉?) 顷者,元祐之初,初议更张,亦未免此病,故役法一事,随改随复,数年而后稍定。臣於此时为谏官,后为御史,每言差役不可尽行,如河流不可强遏,上下顾望,终不尽从。陛下以此察之,臣非独私元祐之政也,盖知事出匆遽,则民受其病耳。议者谓元丰之事有可复行,而元祐之政有所未便,臣愿陛下明诏臣等公共商议,见其可而后行,审其失而后罢,深以生民社稷为意,勿以此匆匆,则天下之幸也!”(案:《栾城后集》又载《贴黄》云:臣窃见章惇昔任枢密使与司马光争论役法,其言曰:“免役之法,利害相杂。”又曰:“见行役法,今日自合改更。”又曰:“自行免役,所遣使者,不能体先帝爱民之意,差役旧害虽已尽去,而免役新害随而复生,今日正是更张修完之时。”又曰:“凡改更政事,固有不可缓者,有可以缓者。京东西保马,缓一日则民受一日之害,此不可缓者也;加役法,岁月之间,改更了当,诚不为缓。”陛下谓惇岂欲破坏元丰故事者哉?而言犹若此,则元祐改更,诚不为过矣。) 辙既再具劄子,上固不悦。李清臣、邓温伯又先媒孽之。及面谕,上益怒,遂责辙曰:“人臣言事何所害?第昨卿奏机事,不可宣于外,请秘而不出,今乃对众开陈,且以汉武帝事比先帝,引谕甚失当。”辙曰:“汉武帝,明主也。”(案:《东都事略《苏辙传》作“武帝》,英主也。”) 上曰:“卿所奏称汉武帝,外事四夷,内兴宫室,立盐铁、榷酤、均输之法,其意第谓武帝穷兵黩武,末年下哀痛之诏,此岂明主乎!”(案:《东都事略·苏辙传》作“财用匮乏,岂得谓之英主?”) 辙恐动,趋下殿待罪。上声甚厉,范纯仁独进曰:“史称武帝雄材大略,为汉七制之主,辙比先帝,非谤也。陛下亲政之初,进退大臣当以礼,不宜如此急暴。”上怒稍霁。辙退,举笏谢纯仁曰:“公,佛地位人也。”归家,即具奏曰:(案:《栾城后集·为待罪劄》,《集》中云:臣以愚拙,特蒙圣恩擢用,不次备位政府已及三年,报效不闻,负乘为罪,前后累至烦言,浼渎天听,孤危之迹,寝食不遑。祗自去秋以来,纷纭少止,方欲祈天请命,力求补外,适以东朝变故,不敢自陈。) “今者偶因政事,怀有所见,辙欲倾尽以报知遇,而天资闇昧,不达机务,论事失当,冒犯天威,不敢自安。(案:《栾城后集此下有云:谨已迁观音院待罪。) 伏乞圣慈,(案:《栾城后集》此下有云:察臣久欲退避,以免素餐之讥。) 怜臣不识忌讳,出於至愚,少宽刑诛,特赐屏逐,以允公议。”诏苏辙除端明殿学士、知汝州。权中书舍人吴安诗草制曰:“文学风节,天下所闻,擢任大臣,本非朕意有可否,固宜指陈而言,或过中引义非是,朕虽曲为含忍,在尔亦自难安。原诚终自爱君,薄责尚期改过。”上批:“苏辙引用汉武故事,比拟先帝,事体失当;所进入词语不著实,朕进退大臣非率易也,盖义不得已,可止散官知汝州,仍别撰词进入。”制曰:“朕以眇躬上承烈考之绪,夙夜祗惧,然以丕扬休功,实赖左右辅弼之,克承厥志,其或身在此地,倡为奸言,拂於众闻,朕不敢舍。太中大夫、守门下侍郎苏辙,顷被选擢,与闻事机,当协恭以辅初政,而乃忘体国之义,徇习非之私,始则密奏以指陈,终於宣言而眩听。至引汉武,上方先朝,欲以穷奢黩武之姿,加之秉则经德之主,言而及此,其心谓何?其解东台之官,出守列郡之寄,尚为宽典,姑务省循,可特授依前太中大夫、知汝州。”(《纪事本末》卷一百。原注:此段参取《实录》及苏辙《遗老传》并邵伯温《辨诬》。前制吴安诗》所草,后制当求主名附益之。此时吕希纯及蔡卞实为中书舍人,后制必卞所草也,当考。伯温》作《元祐辨诬》云:先是,宣仁后既崩,吕相大防欲迁杨畏为谏议大夫,范相曰:“上新听政,谏官当求正人,杨畏不可用。”吕相方约畏为助,谓范相曰:“岂以杨畏曾言相公邪?”苏门下在坐,诵畏弹范相文,范相曰:“某自颍昌被召,不知人有言也。”遂乞罢政。哲宗不许,吕相更超迁杨畏为礼部侍郎,范相恐伤吕相意,不复言。后吕相充宣仁后山林使,杨畏首背吕相,称述熙宁、元丰政事与王安石学术。哲宗用其说,下国子监,印《三经义。明年春,殿试,李清臣作策题,以熙宁、元丰、元祐故事相参,两存其说,问孰便者。初考官多取主元祐者,杨畏覆考,取主熙宁、元丰者,故以毕渐为首。清臣遂以礼部尚书拜中书侍郎,欲取相位,以苏门下在,未能迁。一日对,哲宗言:“苏辙兄弟改变先帝法度。”苏门下奏曰:“陛下即位,宣仁后垂帘之初,臣兄轼方起谪籍知登州,入为郎官,为起居舍人。臣自筠州监酒被召,是时清臣为左丞,今日反谓臣兄弟变先帝法度,是清臣欺陛下也。”清臣辞屈。乃曰:“苏辙尝以汉武帝比先帝。”哲宗震怒,声色甚厉。苏门下顿首待罪。范相进曰:“史称武帝雄材大略,为汉七制之主,盖近世之贤君。苏辙果以此比先帝,非谤也。陛下亲政之初,进退大臣,不当如诃叱奴仆。”哲宗怒少霁。罢朝,苏门下举笏谢范相曰:“公,佛地位中人也。”苏门下初对范相诵杨畏弹范相章,本疑范相者,及此,方知其贤。苏门下寻以本官出知汝州。伯温》所云“下国子监,印《三经义》”,月日当考。按熙宁八年六月十九日,乞有敕令国子监雕印《诗》、《书》、《周礼义》矣。不知伯温》何故云尔也。李清臣既为中书侍郎,乃出策题。伯温谓清臣先出策题,误也。又卷百一,又卷百五,较此为略。)

8、庚戌,龙图阁直学士蔡京权户部尚书。(《纪事本末》卷百三十一。案:陈桱《通鉴续编》云:自成都召还。又案:陈桱《通鉴》,书京权户尚在改元后,不系月。考改元在四月,则京权户尚与此异。)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三月壬申朔,日有食之,云雾不辨。

1、四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壬寅朔。) 癸酉,监察御史郭知章言:“吴安诗行苏辙诰,重轻止徇於私情,褒贬不归於公议。”诏安诗罢起居郎。(《纪事本末》卷百五。)

同类推荐
  • 中山传信录

    中山传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Prior Analytics

    Prior Analyt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般泥洹经

    佛般泥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皇明恩命世录

    皇明恩命世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BUNNER SISTERS

    BUNNER SIS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尸影魔踪

    尸影魔踪

    一支考古队为了寻找传说里的地仙,闯进了湘西群山深处,却不慎卷入两个部落争斗的暗流中。在考古队偷偷潜入部落禁地时,原本平静的深山又来了一拨不速之客,随之而来的还有恐怖而神秘的僵尸……
  • 极限忠诚之人界三步曲之假如给我一天来爱你

    极限忠诚之人界三步曲之假如给我一天来爱你

    《极限忠诚之人界三步曲之假如给我一天来爱你》是《极限忠诚》人界三步曲中的第二曲,和《不可能的爱》是横向的发展关系,是同时进行的两个故事。描写一个杀人犯和一个纯情女学生之间的朦胧的爱情故事。
  • 皇上本宫不媚

    皇上本宫不媚

    大婚当前,女子在帷帐中惊呼,“你不是他,你怎么会这样……”最终心死如灰。为什么他喜欢的是姐姐,为什么他偏爱一个宫女都不看自己一眼,为什么她成了罪臣之女,为什么他轻易就将她转手送人,为什么要她死!既然让她逃出一条生路,那就别怪她藏刃倾城而来!
  • 位来的路

    位来的路

    上班、回家、带孩子,三点一线的生活让人到中年的位来一直无法参悟人生的意义?直到那个神秘力量出现,直到他被无法控制的穿梭于时空中,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各种战役后,他似乎明白了生命轮回的意义,明白了此刻拥有的幸福。
  • 雨夜挽晴

    雨夜挽晴

    在这里,我们曾错过那么多,收获那么多,没有恋爱的青春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有些人来了又走了,而有些人是注定会相遇,在彼此的世界里再也抹不去。还记得那些年同宿舍的姐妹吗?还记得那个神情严肃的老班吗?还记得坐在后排每天嘻嘻哈哈的阳光男孩吗?这些人伴我们走来,一起成长着,让这些时光不会可惜。校园这个让许多人后悔莫及,却又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遇见的人,拥有的回忆,别急,这扇大门正在悄悄打开。
  • 最后的巫族

    最后的巫族

    他拥有巫族的血脉,身具神力,钢筋铁骨。可这超凡的肉身并没有让他感到欣喜,反而为代代相传的宿命而在痛苦中煎熬,所幸他成了天选者,一个全新的天地呈现眼前。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战天斗圣,“巫”是他最大的骄傲!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虚实的世界

    虚实的世界

    脑子随意发散想的东西。一个科幻的真实世界。
  • 宁负青丝不负你

    宁负青丝不负你

    “这场权谋斗争中,你既不能全身而退,那便陪我共赴黄泉吧!”十六岁那年,纳兰幽璇遇到了这个冷酷,残暴的帝君,那是一个巨大的漩涡,谁会为此丧命;七年后,南宫尘说“你是我半生血泪中的微光,只愿你能爱你所爱,即使满头青丝为你而白。”
  • 独宠萌爱:小小妻子逃脱记

    独宠萌爱:小小妻子逃脱记

    一句话,一辈子。她不过是因为小时候对他与别人有点'不同'便被他记恨在心,三岁,她被他坑蒙拐骗带到了他家。六岁,她不过是因为对学校男同学发下花痴就被他夺去初吻。十二岁,他忽然消失不见。当她忘记他时,他却出现夺去她大好年华。看她如何智斗他,夺他心。片段一,一岁的她不会说话他代为翻译”咿呀呀!“见到喜欢的东西,他翻译”她不喜欢这个,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