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0200000065

第65章

补遗

宗藩

辽王术雅(周王孙) 岷王禋囗〈氵纯〉 韩王某 赵王由棪 淮王常清(上饶王常沅) 益王由本 惠王常润 颍王由棪 邓王器囗〈土鼎〉 太子琳源 桂王由囗〈木爱〉 太子慈烜 遂平王绍鲲 安昌王恭囗〈木枭〉 通山王蕴囗〈金予〉 益阳王某 瑞昌王议沥 德兴王由枍 嘉兴王某 永宁王由囗〈木悳〉 罗川王某(泸溪王等) 议霶 议漇 耷(道济) 统钒 统钑(铳囗〈金睿〉) 统锜 盛澄 盛浓 常巢

辽王术雅,太祖八世孙,长阳王宪焕之长子也。万历中,袭封长阳王。弘光时,命守海宁。南都亡,入闽;隆武帝命袭封辽王。及闽败,奔广州;广州破,遇害。

又,周王恭枵之孙,国亡后南奔;亦死于难。

岷王禋囗〈氵纯〉,太祖十世孙,岷显王企囗〈金丰〉之子也。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献贼犯湖南,企囗〈金丰〉谋筑城武冈;民闻之,皆汹惧。奸人袁有志因激众反,执杀企囗〈金丰〉;寻为黎靖将军刘承胤讨平之。事闻,令禋囗〈氵纯〉视府事。乙酉(一六四五)隆武改元,始袭封。丁亥(一六四七)八月,大兵逼武冈,承胤挟之降。卒于武昌。

韩王某,韩宪王之后、太祖支孙也。国变后,流寓贵阳;守将皮熊厚奉之,进其女为妃。王故出入患难,间稍习戎伍,恒挟关陇健儿自随。及丁亥(一六四七)秋武冈之变,黔、粤隔绝,行在消息不通,王遂谋监国;熊与总督范矿、巡抚杨鼎和议未决,以尚宝卿张同敞力争,乃已。庚寅(一六五○),孙可望入黔,王走水西依宣慰司安坤,可望莫能致。居数年,薨。

〔考异〕

『韩王某者,韩宪王之后、太祖支孙也』。

「明史」「世表」「列传」载:『韩王亶塉于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为李自成所执,后无考』。

赵王由棪,成祖十世孙;袭封时日不可详。乙酉(一六四五)夏,与总兵黄蜚起兵太湖。及蜚被执死,由棪走入粤。庚寅(一六五○)二月,惠潮道李士琏等与总兵郝尚久投诚大清,导王师入关,执由棪及郡王十三人以献;凡江右宗室之寓惠州者尽杀之,没其家。

〔考异〕

『乙酉(一六四五)夏,与总兵黄蜚起兵太瑚』。

本「明末忠烈纪实」。而诸书谓蜚与监军道荆本澈等奉义阳王朝墠起兵,驻崇明沙。兹云由棪,岂蜚先奉朝墠、后奉由棪?抑本澈所奉为朝墠而蜚固由棪,诸书不及详欤?『庚寅(一六五○)二月,惠潮道李士琏与总兵郝尚久投诚大清,导王师入关,执由棪及郡王十三人以献』。

「所知录」只云执郡王十三人,不言由棪;「五藩实录」则云:『潮州山寨私拥赵王;及李成栋遣兵至潮,自归薙发,居孝光寺。会陈子壮起兵事泄,王实不知也;广州知府陆元玑降,受成栋指,逼至元妙观,勒令投缳』云云。似由棪之死,在丁亥(一六四七)间也。姑附志以俟考焉。

淮王常清,仁宗八世孙、淮王翊钡之长子也。万历中,袭封。乙酉(一六四五)南都亡,起兵谋恢复。不数月,为乐平军士所掠,出居景德镇;饶州亦失。时隆武帝立于闽中,赐玺书曰:『鄱阳天下之奥区,黎献无事,击壤以诵王风二百余年矣。比来两都继陷,无复吴芮、英布之伦荷戈以纾敌忾者!朕为两浙、粤、闽之所推戴,长此亟忧;将率六师以复二京,洒扫孝陵以觐列侯之寝庙。晨夕惕厉,不遑启处。语曰:「江湖之民多盗」;鄱阳、彭蠡今独不然,则亦资贤王训讨之力也。王尚抚绥斯民,湛洽于德礼,以赞我无疆之休;敦睦首义,朕其敢不自勉焉』!常清遂入闽。

明年福京亡,偕诸王奔广州。及降将李成栋陷广州,诸王皆遇害,独常清逃免;后定国公郑鸿逵迎于军中焉。

又,上饶王常沅以弘光元年(一六四五)二月袭封,终事不可详。

〔考异〕

『又,上饶王常沅以弘光元年二月袭封』。

「世表」载:『上饶王翊囗〈金亘〉,于万历中袭封』;常沅,盖其子也。

益王由本,益敬王常囗〈王迁〉之三子、宪宗六世孙也。万历三十五年(一六○七),以镇国将军进封嘉善王。三十九年(一六一一),改封世子。四十五年(一六一七),袭封。

两都继陷,仪宾邓思铭,南城诸生也;言于由本曰:『王身兼臣子,宗社倾危,岂容坐视』!由本大感动。会布政使夏万亨自抚州来,与分巡道王养正、知府王域、推官刘允浩、史夏隆、通判胡缜等谋城守;域曰:『国无主,不可以集众』。乃奉由本为号。由本固年少仁柔,不习武事,战守事悉永宁王由囗〈木悳〉及罗川王某主之。进复南昌,军声颇振。隆武帝闻由本起义,赐书曰:『甲申(一六四四)而后,星汉初回,留都不竞,复惊我孝陵、移我钟簴;自晋、宋以来,祸变为烈!我殿下闻之,为辍餐废寝,顿足思奋也。朕自龙江出渡钱塘,为闽、浙藩镇诸大臣之所推挽,不能造膝商兴复之务;顾念江南蕴义摅忠,能光我帝室者,独有殿下耳。敌氛虽腾,天命未改。我兄弟既辑睦,无长沙、东海之衅;诸宗茅靡,亦无复圣公盆子之事:此太祖神灵、累朝惠泽泌于人心,不可诬也!顾以朕区区,悉率二郑、闽、粤之师精锐可战者,尚未满六、七万;诚欲约抚昌之卒下于罂子、章赣劲士萃于鄱阳,不知谁当与谋者?虔台李永茂,吾之故人;亦颇相闻乎?广信,吾之北门;未有能操其锁钥者!行当于此会大江左右之士,无衣之赋可朝发而夕远也!呜呼!吾家宗社,岂可殄于仇雠!太祖声灵,幸犹存于谣觐:殿下将何以教朕焉』?时乙酉(一六四五)秋七月也。

初,周藩保宁王绍囗〈火己〉者,为闯贼所掠;已自河南避之南昌。以舍人无状,仇于民。南昌溃,走建昌,傲睨好谈兵;由本信之。而绍囗〈火己〉私与我将王体忠通,约内应。云南总兵赵印选以象兵赴援南都,不及而反,由本留之助战。战初合,滇师善用枪,冲我骑,体忠几不支;而绍囗〈火己〉从阵后以火箭伤象兵,象总赵某死焉,遂大溃。由本出奔,宦者李祥率十余人从之;及其二子走旗塘佛舍,祝发为僧。乡人见其邈伟疑之,赖曹山僧指为故人而免。踰月,复间道入闽;命居兴化。

闽败,奔广州。未几,为降将李成栋所杀,二子逃免。戊子(一六四八),金声桓、王得仁归明,求得其一,将奉为监国,不果;金、王败,莫知所终。绍囗〈火己〉至赣州,被杀(万亨等另有传)。

惠王常润,神宗第六子。天启七年(一六二七),之藩荆州。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十二月,闯贼再破彝陵、荆门,常润走湘潭;荆州遂陷。常润之渡湘也,遇风于陵阳矶,宫人多漂没,身仅以免;就吉王于长沙。十六年(一六四三)八月,献贼陷长沙;复走衡州就桂王。衡州继陷,与吉、桂二王走永州;巡按御史刘熙祚遣人护三王入广西,寄居梧州。

明年弘光帝立,命驻肇庆;旋移广信。乙酉(一六四五)五月,复移嘉兴。未几,南都亡,奔绍兴。隆武帝即位,贻玺书曰:『板荡以来,无言不疾。每夜祷天,愿我诸宗藩发愤举义,荡涤强氛,复我高皇帝之宇;而寂寂数日,未有应者!岂天亦阴隲下民,使王郎盆子之事,无所张其牙翼乎?朕为闽、粤士民之所推戴,非有他勇智当于民心,亦谓是发愤祷誓者与苍黎同志也。浃月以来,黎民劝进书至数百本,朕六、七辞不得避;其元老、旧学亦以高皇开辟之天下,当有高皇之孙子起而奠之。或诵「南阳九世」之说,近于符谶,朕不敢闻也。「书」云:「予有十夫同心」;「语」云:「众志成城」。朕持是以往,藉诸藩翰夹助之力,将大张六师挞伐底定,以仰觐孝陵,洒扫宗庙,扶十三宗之绪;唯贤王幸垂诲焉』!

常润后奔广州;隆武二年(一六四六),王师平广东,被执死。

颍王由榘,福恭王之次子、弘光帝弟也。万历中,封颍上王。崇祯十四年(一六四一),闯贼陷河南,与恭王同遇害。南都立,追封颍王,谥曰「冲」。

邓王器囗〈土鼎〉,唐端王十一子、隆武帝叔也。万历四十年(一六一二),封德安王。隆武改元,进封邓王。及亲征,命协唐王聿囗〈金粤〉监国福京。

明年三月,上自建宁移跸延平,谕二王曰:『京中民情安堵,市肆不迁,朕心慰悦。亲征原以安民;闽都根本重地,王等还多方晓谕,禁戢逃兵!朕若早觐孝陵,自有蠲免恩诏』。寻以关警频传,敕力行保甲法。

福京亡,不知所终。

〔考异〕

「南疆绎史」作鼎器,乃活字版讹误;今据「逸史」改正。

太子琳源,隆武帝元子,曾后出也。隆武二年(一六四六)七月生;群臣贺表有「日月为明,止戈为武」语。上嗟赏,覃恩大赦。踰月薨,谥「庄敬太子」。

桂王由囗〈木爱〉,桂端王之三子、永历帝同母兄也。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封安仁王;同日,封永历帝为永明王。

十六年(一六四三),献贼犯湖南,端王与由囗〈木爱〉走全州,得达广西。永明王被系;会征蛮将军杨国威复永州,遣其部将焦琏送入粤。明年十一月,端王薨于苍梧,由囗〈木爱〉承国事。时宫眷僚属尚有千余,资用恒苦不足。乙酉(一六四五)南都亡,广东在籍尚书陈子壮等议奉由囗〈木爱〉监国;会闻隆武帝立于闽中,布政使汤来贺持不可,议遂寝。其年八月,赐玺书曰:『自板荡以来,念我宗藩,未尝不临食废箸也。太祖以大功、大德廓清天下,休历未半;皇天眷顾,蠢尔何知!每以此义正告我大小友邦,未有应者。而闽、粤豪杰云起景从,是亦天所以佑我高祖重辟日月也。已有诏谕:「宗姓不能自立者,各赴行在,相度授爵」。苍梧岭外奥区,岚烟消释,或亦可遂安枕,不烦悬虑乎?黍离黍秀,古人所悲;带砺山河,于今未替:世子勉之!行将贲尔介圭,以绎神宗之泽焉』。旋袭封。时上由疏藩继统,闻前议,颇生疑忌;徙由囗〈木爱〉与永明王居肇庆,下优诏结总督丁魁楚等用杜推戴。初,魁楚莅粤,以寓公礼入谒,由囗〈木爱〉不怿;由是遂有隙。已而靖江王亨嘉反于桂林,上益疑;密谕魁楚侦动静。由囗〈木爱〉实质朴无喜事心;魁楚以宿怨,欲因事中之,由囗〈木爱〉不知也。一日,置酒就王邸饮;大言『天下倾乱,殿下为高皇帝子孙,能勿忧邪』?由囗〈木爱〉曰:『宗社破败,孰能忘忧!倘得藉先生力削平之,俾孤假手以报高皇帝,死且不朽』。问答间,颇相抵牾;魁楚遽以闻。他日复就永明王饮,问如前,永明王唯唯而已;魁楚亦以闻。未浃月,由囗〈木爱〉得疾薨(或曰:魁楚为之也)。

由囗〈木爱〉英明,有知人鉴。尝谓『居安可寄社稷;临难不夺大节者,惟司马瞿公一人』。疾笃,召式耜入,属以永明王;因自言为再生伽蓝,而弟亦罗汉,先生好辅之!故永明王得无恙。粤中立国,追谥曰「恭王」。王妃于辛卯(一六五一)十二月南宁之陷,宫眷仓卒出奔,不能相顾,莫知所终。

〔考异〕

『十六年(一六四三),献贼犯湖南,端王与由囗〈木爱〉走全州,得达广西;永明王被系』。以上参「所知录」、「永历实录」;而「五藩实录」则云:『与永明王同被系』(详见「纪传考异」卷第囗)。

『时宫眷、僚属尚有千余,资用恒苦不足』。

「五藩实录」载:『安仁素残刻,凡永明衣食所需仰给于兄,恒缺。一日,安仁遣内使周明押衣箧四,送永明舟中;王大喜,启视皆赭黄袍,别无可常御者。王为不怿;周明前启曰:「愿王静俟天命,自有服御之日」云云』。恐系传闻之诬,附志于此。

『乙酉(一六四五)南都亡,广东在籍尚书陈子壮等议奉由囗〈木爱〉监国』。

「明史」、「南疆逸史」、「绎史勘本」均谓端王时事;大谬。盖诸书不知由囗〈木爱〉有谥,故以议立事属诸端王,而又以端王之谥为「恭」也。王夫之「永历实录」及南沙三余氏「五藩实录」所叙甚明,今从之。

太子慈烜,永历帝元子也;母王后。永历五年(一六五一)十月,驾次新宁,册为皇太子。自后流离奔窜,备极颠危。十一年(一六五七)春,始于滇都行在出阁讲学;寻复播迁。

十四年(一六六○),从上居缅甸。时寓公异域,旦夕苟延。而文安侯马吉翔犹请讲期,上命礼部侍郎杨在开讲,赐之坐;在以东宫典玺李崇贵侍立为嫌,乃并赐崇贵坐。崇贵曰:『今虽乱亡,不敢废礼;异日将有谓臣欺幼主者』。每讲,崇贵出外,毕而入。一日,太子问『哀公何名』?在不能对;闻者笑之。

寻为缅人所献;明年三月,降将吴三桂拥还云南,我仁皇帝命恩免献俘。四月戊午(十五日),三桂乃辇上及太子出,以弓弦绞于市;太子大骂曰:『黠贼!我朝何负于汝、我父子何仇于汝,乃至此耶』!时年十二。

遂平王绍鲲,周藩裔,太祖之十二世孙也。崇祯末,闯贼入河南,绍鲲接战,身中流矢负重创。

北都陷,随诸王南奔。弘光元年(乙酉、一六四五)春,疏请往河南招集义勇;不许。及南都亡,乃至松江与总兵吴志葵起兵。志葵败,入太湖依吴易;易兵溃,复走吕国兴营。未几,而国又兴降。明年十一月,被获于嘉兴王店,解至江宁;丁亥(一六四七)正月见杀。绍鲲志气果敢,言及国难,辄悲愤流涕;其死也,人咸惜之。

安昌王恭囗〈木枭〉,周藩裔,太祖十一世孙;袭封时日不可详。郑芝龙之降也,恭囗〈木枭〉与都督周鹤芝等流涕极谏,不听。及鹤芝移军海口,遣其义子林皋随恭囗〈木枭〉至日本国乞师,不得要领而还。海口破,奔舟山;不知所终。

通山王蕴囗〈金予〉,楚藩裔,太祖九世孙;袭封时日不可详。永历帝之在武冈也,刘承胤挟上自专;及王师破永州两道并进,遂阴议纳款,秘不以闻。蕴纾急请召对,言『敌骑已逼,上犹不知;猝至,当如车驾何』!上惧,召承胤问之。承胤大怒,固诘言者,语不逊;上不得已,良久曰:『宗臣蕴囗〈金予〉』。承胤汹汹出,遇蕴囗〈金予〉于宫门,奋拳击之,堕齿;蕴囗〈金予〉遯去,从大学士瞿式耜于桂林。

永历四年(一六五○)冬十一月,王师入兴安之严关,诸将皆溃;蕴囗〈金予〉涕泣,驰告式耜曰:『先生受命督师,全军未亏。公且入柳为恢复计,社稷存亡系公去留,不可缓也』!式耜不应,蕴囗〈金予〉乃奔。

益阳王某,盖辽藩裔也。乙酉(一六四五)南都亡,王聚众于严州,总兵方国安亦与之相应,王遂用「监国」印,署置官吏。及隆武帝立,大学士黄道周驰书晓以大义,王犹豫未决。未几,国安归鲁监国,王势益孤;乃遣其监纪推官邵有璟,副总兵冯生舜奉表入贺,而「监国」之号犹未除也。诏让之曰:『国家敦厚懿亲,自有典制;朕复天性仁恕,笃爱宗枝。王借受慈禧太后之命,又借勋镇方国安之推奉,近日表奏虽来,公然用「监国之宝」;不知此宝授自何人?勋镇国安等疏王本末甚明;朕不忍显戮,王其戒之哉』!终事不可详。

〔考异〕

『益阳王某,盖辽藩裔也』。

「世表」有两益阳王:一为周王宗支,于嘉靖中国除;一为辽王宗支,有庄懿王宪熽于万历十年(一五八二)薨,后嗣无考。此殆其裔属欤?

瑞昌王议沥,宁藩裔,太祖十世孙也。乙酉(一六四五)六月,中书卢象观遇之西湖,相与痛哭。起兵攻南京,谋泄大败,匿水窦中逸出。会屯田都司方明据广德,迎议沥入其军;连破孝丰、临安、宁国等县,军声复振,乃于孝丰开府治事。奏捷闽中,封瑞昌王,授明等官有差。

无何明败,议沥走匿丹徒诸生喜正家。山东吴仪之、吴纯之,义士也;渡江将迎王。值名捕急,遂迁镇江潘文焕家;逻者猝至,仪之挺身出曰:『吾瑞昌王也』!议沥及纯之得脱。已而知其伪,执喜正鞫之。正不胜搒掠,具言所在;乃见执。十月十二日,遇害于江宁;丹徒诸生袁锺、宜兴陈用卿、金坛张景潮皆从死(象观等另有传)。

〔考异〕

『瑞昌王议沥,宁藩裔,太祖十世孙』。

「纪年」本「南疆绎史勘本」作盛沥,「逸史」、「明末忠烈纪实」均云议沥。按「世表」:『瑞昌王为宁惠王支庶,于正德十五年(一五二○)坐宸濠反,国除』。议沥盖其后裔,故隆武以之袭封;今从之。

德兴王由枍,淮藩裔,仁宗九世孙也。有翊炼者于天启三年(一六二三)袭封,由枍盖其孙也。丙戌(一六四六),大兵下江西,由枍起兵搜杀乡民之薙发者。闽中闻报,隆武帝谕曰:『江民苦兵,甘为敌用,情罪可原!赦过之条已云「有发为义民、无发为难民」,王其曲加矜恤焉』!终事不可详。

嘉兴王某,淮藩裔。万历初,国除;某袭封事不可详。饶州破,流寓都昌谭家埠。丙戌(一六四六)秋闽亡,绅民奉以举义;以邑人石光龙、僧了空等为将。及兵败,王走湖口,渡江而西,见获;遂遇害(详光龙传)。

永宁王由囗〈木悳〉字冠寰,益敬王第十子。万历三十九年(一六一一),封为益府宗正。沈静有志略;益王之举兵也,募集、征发皆倚之而办。幕客曹子钺,赣州诸生,由囗〈木悳〉推重之;时引入帷幄,与参密议。建昌陷,由囗〈木悳〉及诸郡王走宁都大函乡,日夕悲号。有乡人萧某,家豪于资,二子能武,好义侠;见而疑之。由囗〈木悳〉告之故,因与图兴复事。

时汀、赣之间有峒贼萧升、阎罗总者自分四营,其前、左营最强;张安者,左营之一也,骁勇善战,有归正意。萧因厚资,装橐导。由囗〈木悳〉及安义王某往招之。先一日,萧、阎梦红日临其门;翊日而二王至,以为吉征,遂与其党谢之良合兵出湖东,复建昌,乘胜拔抚州、进贤,军威大振。而兵无见粮,不能守;复弃进贤,退屯抚州。我将王得仁围之,相持一月,粮复匮,将还建昌;谢之良先驱、萧升断后,且战且却。由囗〈木悳〉病痹不能行,得仁追获之,死焉;长子慈炎亦遇害。曹子钺被执,留得仁营(或曰不屈死);之良与升奔还山寨。

慈炎妻彭氏亦能军;未败,先率其属至汀州。及闻难,引兵屯宁都山中。战守逾年,援绝就获;我郡守义之,令待命于其弟彭指挥家。戊子(一六四八)金、王反正,氏使客引其子和囗归建昌曰:『勉之!忠孝绍宗,汝责也』!明年二月四日,有司赍红罗七尺至;慨然曰:『吾得死所矣』!沐浴更衣,裂红罗自缢死。

〔考异〕

『永宁王由囗〈木悳〉字冠寰,敬王第十子』。

「纪年」本「南疆绎史」作永宁王慈炎,误也;今据「逸史」及「世表」正。又「逸史」作第八子、「世表」作第十子;今从「世表」。

『及安义王某』。

按「世表」载:『安义王常漴,于万历三十一年(一六○三)封』。薨,不言嗣王何人。

『长子慈炎亦遇害』。

「逸史」「永宁王传」慈炎作慈营;谓『由囗〈木悳〉与长子慈营被执,丙戌(一六四六)正月七日槛车赴燕;三月朔,至芦沟桥遇害』。与「纪略」诸书不合,附志俟考。

『令待命于其弟彭指挥家』。

诸书亦作永宁王妃之弟李指挥家。

罗川王某,名不可详;益宣王支属也。从益王起兵;保宁王用事,王策其人叵测而未敢以谏,谋别举事。乃之东乡,与举人艾命新、艾南英约诸绅举义,得刘名琦、杨犹龙、僧丹竹等三十六将,就南英家歃血誓盟;王、谢二巨室捐资助饷,练义勇七、八千人,自为一军。其秋,建昌陷,益王出奔;王悼叹久之。复与命新招军贵东、安仁间,有众二万;自金溪袭复抚州,秋毫无犯,民大悦。我大帅闻抚州破,济师来争,命新北拒;而王师之在建昌者又至,营于黄太渡。王腹背受敌,议退兵;我兵蹑之,乃入金溪山中,索民车数百辆塞山险。我军不能进,因得全军还东乡。

已永宁王招峒兵复克抚州、建昌,将合兵分道向南昌;峒兵偶以争舍,与王兵哄。王急出止之,流失中喉而卒。永宁王闻之,大恸;诸军皆散。

又有沪溪王某及楚藩武冈王、徽藩延津王,俱于南都亡时先后起义;顾其详均不可考。

〔考异〕

『罗川王某』。

「世表」载:『罗川王由囗〈木悳〉,以万历三十一年(一六○三)袭封』。此其由囗〈木悳〉欤?

『又有泸溪王某及楚藩武冈王、徽藩延津王』。

「世表」:『滤溪王常淄,万历二十九年(一六○一)封;薨。武冈王华增,以万历二十八年(一六○○)袭封。延津王常餐,以万历中袭封』。均不言嗣王何人。

议霶字用霖,宁藩奉国中尉也。父统鐼,崇祯丁丑(一六三七)进士。议霶幼聪慧。万元吉与统鐼同年,尝过其家;议霶时七岁,与元吉弈,攻杀得胜乃已,元吉大奇之。统鐼知江夏县,县固剧,号难治;议霶佐其父,财赋出纳悉关其手,毫发不得侵欺,老胥慑服。已而统鐼卒官,推官某与之有隙,以其尝支帑金数万修城囗〈丬枼〉,取其籍欲从中有所劾治;老胥匿其籍,大索不得。议霶与友人张若仲日夜穷思覼缕追忆,条写而目算之,无纤毫爽;老胥及推官惊以为神。然自是得呕血疾。

议霶性豪迈,见天下将乱,愈轻财结客,招致外方技艺之士馆而礼之。左良玉之内犯也,议霶与九江毛珏、任济世谋集众遏之九江;与当事议不合,散去。

及金声桓入南昌,议霶曰:『大难至矣!坐守田庐以待诛夷乎』?立挈妻子走建昌。已乃依宁都魏禧,结庐翠薇峰,变姓名为林时益(字确斋),佣田而耕,非其力不食。子楫孙、门人吴正名、任安世辈皆带经负鉏,歌声出金石;过者如观古画图焉。又种茶,售诸远近,号曰「林茶」。晚工诗,善二王草法;虽居山中,求书者不绝也。年六十一而卒。

议漇字润生,宁藩乐安王裔,太祖十世孙也。以宗贡生,授句容知县。乙酉(一六四五)夏,起兵邑之茅山;败,走入太湖,与楚宗盛澄合军;又败,入浙东。闽中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衢、严。明年八月,衢州陷,死之。

耷字雪个,宁藩石城王裔也。国变后,弃诸生,为浮屠奉新山中,号八大山人。居数年,精其法,入座称宗师者二十年。临川令胡亦堂闻其名,延至署。岁余,忽忽不自得,佯狂走会城,被葛布袍歌于市;忽大笑,已而痛哭,人莫测也。

喜水墨画,花竹怪石、芦雁汀凫,翛然有出尘姿;草书亦怪伟。人得之,争藏以为宝。然遇贵显者则坚拒勿与,虽以数金易一石亦不可得。或持绫绢至,直受之;曰:『此赠我韈材』。贫士山僧置酒招之饮,醉后泼墨淋漓,虽数十幅不厌。己闭口不复言;人至,则掌书「哑」字示之。而喜饮愈甚;或馈之酒,持觞笑不休;醉复欷歔泣下。其它文字皆古雅幽涩,而秘不示人。

又有楚藩裔道济,字石涛。工绘事,尤精分隶书;大江以南无出其右。

〔考异〕

『耷字雪个』。

本张庚「画征录」作朱耷。盖当时惧祸易名,故与世系字不合也。

统钒,宁藩瑞昌悼顺王元孙镇国中尉也。国变后,撰有「崇祯遗诏事实」一卷。其辨野史妄传遗诏参错字样,声泪俱下云。

统钑字德祥,宁藩瑞昌王裔也。性豪暴,里中少年多归之。乙酉(一六四五),金声桓、王得仁入江西,统钑弃家走广信,号召诸客与金、王相角饶、信间。金、王惮其威名,不敢战。丁亥(一六四七)冬,间行归南昌,为侦卒所执。见我巡抚章于天,不屈膝;诘之,厉声曰:『我帝室藩王,岂为汝屈』!竟释不杀。

戊子(一六四八),金、王反正,统钑募兵广信应之。其夏,我固山谭泰攻江西,统钑走宁州,督将邓云龙入援;见王师盛,谋纳款。而统钑执藩王礼,使云龙戎服拜戏下;云龙不能平,执之以献,大骂而死。

又有统囗〈金睿〉者,从鲁监国攻福州,殁于阵。

统锜,宁藩石城王裔,太祖九世孙也。放诞好大言,人目为朱九疯子。乙酉(一六四五),王师破南昌,崎岖渡江。闻英山张福寰据三尖寨,潜至,不得通;授徒自给。继乃微言『我宗支也』;福寰知之,即善护焉。

戊子(一六四八)间,天堂、埭口山寨蜂起,福寰乃与国学生胡经文迎统锜入潜山。

明年春二月,奉之居飞旗寨,称石城王;以永历纪年,造作符印。各寨谒见,以次拜官,自郡县、监司、抚按、科道、部院、总镇之属咸备。他寨有未谒者,以兵降之。其授部院职者,有傅梦弼、傅谦之、桂蟾、义堂和尚之属。于是,统锜抚有二十四寨。因联络蕲、黄间四十八寨,其来谒者各授职有差,文职则周损、曹胤昌、王囗〈火鼎〉、胡玉良等,武职则陈如密、李有实、常近楼、侯云山、刘奉宇、陈元、萧新等;凡千三百人来谒见云。其夏,王师会剿,诸寨相继降破;秋八月,进克皖涧寨,傅梦弼等走马园,惟统锜尚守飞旗不下。冬十一月,王师进至汤池衙前,攻围十日,纵火箭仰射,寨中大乱;我军乘之以入,监军王坤基、总兵储伯仁、石际可、旗鼓汪托等被执,统锜从后关遁马园。大兵追至霍山界宝纛河,执傅梦弼、桂蟾、义堂、唐明胜等十余人,统锜亡匿英山。

庚寅(一六五○)春正月,胡经文、胡良玉降;受我操江李日芄指,诱执统锜以归,因遇害(详见「张福寰传」)。

盛澄字青潮,楚藩通城王裔,太祖十世孙也。弘光时,授剑州知州;未赴,南都亡,避于太湖西山,易姓林氏。西山人蔡永新任侠好事,与职方郎中王期升、礼部主事吴景亶等奉之起兵,称通城王。朝升摄内事;设六总,以永新及徐震海、许燮等分将之。初,山中人或梦揭竿其地,上书「青潮」二字,而盛澄字适与之合;众以为祥,故多应之者。

时长兴县人金有鉴、王士麟亦聚众起义;盛澄檄至长兴,有鉴等奉笺称贺。乃遣许燮将千人会之,攻克湖州,命景亶与故知府王士誉守焉;盛澄入长兴。已而中书舍人卢象观、葛麟以所部至西山,与朝升合营,军颇盛。而期升性贪,多剽掠;乡民引王师进攻,象观等败死,景亶亦弃湖州走。王师间道袭长兴,盛澄退屯湖中。

已奔衢州;衢州破,遇害(有鉴等另有传)。

〔考异〕

『盛澄字青潮,楚藩通城王裔』。

「世表」无通城王,盖通山王之讹;志之俟考。

『称通城王』。

野史诸书有误以盛澄为嗣通城王者;今以「忠烈纪实」、「行朝录」、「所知录」、「南疆逸史」考之,则知盛澄为宗室无疑。盖当日义兵拥立为号,非以祖宗之爵不足以资号召;纪事者无从别白,遂就传闻着之篇耳。疑诸书所载诸王类如此,实不皆袭封也。

盛浓字扬亭,楚藩裔。弘光时。为马士英讦巡按御史黄澍凌逼宗室,严旨逮问;士英因荐授池州推官。澍之嗾左良玉兵犯阙,实盛浓为之也。池州失,避至石埭。

乙酉(一六四五)七月,起兵复石埭,又复东流。遂与贵池吴应箕合攻池州,不克;乃分兵复建德。八月,遇王师于大岭,战颇利。九月,兵大至,盛浓不能御,退守甲子岭。未几,建德、东流相继溃,奔太湖依吴易;易败,走浙东。

闽中授御史,巡按广信、饶州兼视学政。疏请实行训练兵卒,优诏允行。已复屡疏请入觐,许之。会闻汀州变,乃走广东。

丁亥(一六四七)春,永历帝擢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协瞿式耜守桂林。王师将至,遁走灵川;上以于元烨代之,改盛浓刑部侍郎。明年,李成栋反正扈跸,自南宁至肇庆。时锦衣卫马吉翔、内监庞天寿擅政,成栋疏论厂卫不得干机务;二人大憾,造蜚语:谓『成栋将尽废阁部大臣,而以广州降吏代;解散护卫亲兵,以己卒充禁直:且如董卓、朱温事』。盛浓信其言,遂揣合成栋意,欲夺天寿所掌勇卫营归李元胤;上言:『宦官典兵,古今弊政。庞天寿统勇卫兵三千,臣恐甘露之祸发于旦夕!请亟罢之』。然天寿所领仅千人,为宫门掫徼而已。疏入,上切责,盛浓乃沮;闻者咸以为妄。

庚寅(一六五○)十一月,从上奔浔州;叛将陈邦傅纵兵大掠,因遇害。

〔考异〕

『会闻汀州变,乃走广东』。

「明末忠烈纪实」云:『盛浓,丙戌(一六四六)八月死于衢州』;误也。

常巢,荆藩裔也。乙酉(一六四五),王师入安庆。英、霍间诸山寨多拒守,不下;奉常巢居太湖司空山,称荆王。袭破太湖县,屡挫我兵。戊子(一六四八)春三月,王师会剿,其部将余垣以私属三百人降,因诱执常巢以献。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星妈萌宝要自强,总裁一边去

    星妈萌宝要自强,总裁一边去

    被腹黑总裁狠心地扫地出门,许雁芙转身变辣妈。天才儿子许大白,一门心思帮她招揽美男夫婿。演戏事业堪比直升机,简直不要太快。妖艳贱货如期而至,看她如何携萌宝灭了她们。咦?前夫态度怎么360度大转变?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易烊千玺:如果还会是阴天

    易烊千玺:如果还会是阴天

    好吧好吧····冉静璃只是个打酱油的而已··谁会想到有那么一瞬间她就进入了北京时代峰峻···她只是听到里面有唱歌声···便走进去看看···结果没想到被人家当成面试的···还有当众唱歌。天理难容啊·····好吧···更难容的是···还被分到了TFboys。因为她是北京人···所以在北京上学····可是为什么千玺会在她隔壁班!我去······难容····难容···真的难容啊!逗比王源,太阳俊凯,高冷千玺。一个一个被她搞晕····她似乎也越来越喜欢这里。
  • 破道灭神传

    破道灭神传

    地球上青少年一代最为出色的习武之人,吴峰,因为判官一个蛋疼的失误,导致他阳寿未尽就英年早逝,但,一段生命的结束也是另一段传奇的开始。。。。九轮大陆上风平浪静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陷阱,就像灾难来临之前的平静,本来准备完全的邪恶势力却因为吴峰的出现而彻底打乱!究竟吴峰能在这异世掀起怎样一场风暴呢?大家拭目以待吧!豪杰新书《破道灭神传》已经发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书号:725301
  •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异世重生,她不过是司徒家有名无实的六小姐。为了达成当初的约定,她不惜学习那人的琴技。琴弦一拨,伤人三分,琴曲一落,必取一人性命。古代豪门的司徒家,为求上位处处暗流涌动,甚至不惜毁人根基。皇室子弟,郡王之子,江湖侠客,不知何因聚首琴灵山庄,将本就浑浊不堪的水搅乱,更是令那蠢动的杀机渐渐浮出水面。是功成名就,或是功败垂成,又或是另一场波诡云涌的风云再现……
  • 火影之剑魂

    火影之剑魂

    这是一个和平年代的少年在战火纷飞的火影世界垂死挣扎的故事,这是一个懵懂少年向冷酷温柔并存的形象转型的故事,这是一个战斗血腥,情节温馨的故事。以上,都是骗你的啦!
  • 武逆纲常

    武逆纲常

    ~当他出生的时候,父亲说他极具灵性!然而,逐渐成长的他却与废材无异。是父亲错了?还是上天错了?其实,他们都错了!~家族被灭,他成为了家族最后的希望之一。突破禁锢,颠覆天伦纲常,藐视万古伦理,他依然可以凭实力生存。~他是全天下独一无二的存在。追溯到上古,眺望到来世,他依然是独一无二的。~当他逆天重生的那一刻,一个几近消亡的家族悄然崛起。~他有兄弟姐妹六人,他们是东方七子。~踏上寻找兄弟姐妹的征途,重聚东方七子。~背负家族荣辱,誓要为家族向天下讨回一个公道。
  • 武战真皇

    武战真皇

    以武战道,以战修武,武炼巅峰,战若癫狂,方为真皇蛮荒森林,少年君鹏从这里走出,找寻自己那未知的身世,追寻那飘渺的真皇之境,看他如何以平凡资质逆天伐神,如何在众生芸芸之中脱颖而出,执掌众生…………新人新书,大家多多支持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新世王

    新世王

    新的朝代,新的世界,全新的我,全新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