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1500000010

第10章

方便之名。有离有合。所言离者。众生所缘之城曰方。至人适化之法称便。盖因病授药。藉方施便。机教两举。故称方便。所言合者。梵音称沤和拘舍罗。此云方便胜智。方便是善巧之名。胜智为决断之称。但权巧有三。一身权巧。适物现形。二口善巧。随机演教。三意善巧。妙穷病药。问。此品约何义用。辨于方便。答。通而为论。三业善巧。并是方便。就别而言。正以示疾。为方便也。五百长者。与净名。为法城等侣。而余人已至。居士不来。正为有疾。然其疾者。非是实报。盖善巧为物。故云方便。家师朗和上云。然有疾为疾。非是方便。无疾为无疾。亦非方便。无疾而疾。疾而无疾。亦非方便。疾而无疾。无疾而疾。应是方便。根本未正。所以言非。若非疾非不疾。能疾不疾。此乃是方便。所以然者。以非疾非不疾故。名之为实。示疾不疾。权巧妙用。能弘道利人。故名方便。非疾非不疾。能疾能不疾。既别权实。非来非不来。能来能不来。万义类然。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此经二处四会。庵园始集。已竟于前。今是第二方丈初会。与前不同。凡有十异。一处所异。上是庵园处。今是方丈处。二化主异。上是佛为化主。今菩萨为化主。三教异。上明净土因果。今辨法身因果。上净佛国土。今成就众生。四徒众异。上通明道俗幽显众。今但有俗众。五得益异。上通明大小浅深益。今但辨发心浅益。六通别异。上但释迦一时之化。今通序净名始终善巧。七道俗异。上明出家方便。今明在俗善巧。八宾主异。上明释迦暂止庵园为客。今辨净名旧住毗耶为主。九疾不疾异。上明不疾方便。今明示病善巧。十时节异。上明庵园初集。今序方便时事。就此一会。开二章。第一由序。第二正说。二文各四。初章四者。一明处所。二标其位。三出其名。四叹其德。毗耶离大城。即第一文也。有长者。此第二标其位也。名维摩诘。第三出其名也。已曾供养无量诸佛。第四叹其德也。罗什云。此品。序净名德。非集经者意。其智慧辨才。世尊常所称叹。故集经者。欲远存其人。弘其道教。故承其所闻。以序其德也。就叹德文。开为二别。一叹本德。二美迹用。已曾供养无量诸佛者。将欲序德故。前明德之所由。德之所由。即是德本故。前叹本也。深殖善本。前叹外缘。此美内因。树德前圣故。善本深殖。所言善者。即功德业。为菩提根。故称为本。得无生忍。前叹功德。今美智慧。即福慧二严也。如来照之已尽。故受智名。菩萨见犹未穷。但能受堪不退。宜以忍为称。辨才无碍游戏神通。既具二严故。能辨才说法。以生其慧。游戏神通。以生其福。菩萨既具二严。令物同得福慧。又上明福慧。叹于意业。无得辨才。叹于口业。神通现化。美于身业。问。为叹五通。为叹六通耶。答具有二义。得无生忍。三界结尽。方于二乘。是故言六。比于如来。习气未倾。故言五也。逮诸总持。有二力。一能持善不失。二能持恶不生。依罗什意。正以智慧为体。慧用无穷。照义波若。忆义名持。获无所畏。以有能持之功。复具所持之德。则如众无畏。降魔劳怨。上叹所得。今美所离。四魔劳我。故称为怨。入深法门。诸法甚深。有无量门。得离既圆。悉善入也。善于智度通达方便。所以能入法门者。由具二慧故也。到实智岸。善智度也。运用无方。达方便大愿成就。菩萨有二德。一行。二愿。上来叹其行圆。今序其愿满。大愿者。略说如胜鬘三大愿。具演如无量寿佛四十八愿。所以须明愿者。智度论云。行如车运。愿如御者。以二种相扶。故须办之。明了众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别诸根利钝。行愿既成故。能了六道心所行。三乘根利钝。久于佛道心已纯熟决定大乘。前叹下识众生。此明上悟佛道。无凡夫二乘及有所得异念间之。故称为纯。不二正观。任运现前。所以云熟。于佛道纯熟。永免位行念三种退。决定大乘也。诸有所作能善思量。三业智慧恒现在前。所作无失。婆娑云。总明人有二种。一善说法。二善思量。住佛威仪下。璎珞经。等觉地菩萨。于百劫内。学佛威仪。故举动进止。悉如佛也。心大如海。海有五德。一澄净不受死尸。二多出妙宝。三大龙注雨。渧如车轴。受而不溢。四风日不能竭。五渊深难测。大士心净。不受毁戒之尸。出慧明之宝。佛说大法雨。受而不溢。魔邪风日。不能亏损。其智渊深。莫能测者。故曰心大如海也。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以具上众德故。诸佛所称。人天所敬。自上已来。叹净德内充。今美其嘉声外满。即是释净名也。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此第二次叹迹用。叹本即是叹实。叹迹谓叹方便也。就文为三。初明一身方便。二辨多身方便。第三总结。一身方便为二。初明处方便。次辨出方便。处方便内。前明以道摄俗。次辨因俗通道。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此明以道摄俗。自行此六。今复教他。又至人。无行不行。亦非六不六。而现行六度者。为摄六弊众生也。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此叹因俗通道。就文明四种权实。一形。二处。三人。四物。虽为白衣。形方便也。奉持沙门。因形之俗。以通道之实。沙门者。出家之总名也。此言勤行。谓勤行众善。趣涅槃也。又沙门名乞那。名为道人。皆贫于正道。唯我断贫得道。故名乏那。又沙门者。为息心。息一切有所得心。达本原清净。是故经云。息心达本原。故号为沙门。虽处居家不着三界。此明处权实也。声闻。心超三界。形远居家。凡夫。形在居家。心染三界。大士。身在居家。故异小道。心超三界。则殊俗人。又心超三界。故常行道。身处居家。故恒顺俗。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此有二句。明人权实。同人者之五请。故示有妻子。异人者之神明。故常修梵行。梵翻为净。谓清净无欲行也。现有眷属常乐远离。现外护伏物。故有眷属。在家若野。故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此有二句。约财明方便也。外服俗饰。内修相好。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外食世膳。内甘禅悦也。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上来叹处方便。此叹出方便也。以为人行藏故。出处皆利物。奕即棋也。盖欲因戏止戏。故能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大士同于异者。欲令异同于我耳。岂正信可毁哉。虽明世典常乐佛法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一切见净名者。无不敬之。故云一切见敬。诸有德者。能致供养。复供养净名。所以云供养中最。执持正法摄诸长幼。外国诸部典皆立三老。有德者。为执法人。以决乡讼。摄长幼也。净名现执俗法。因通道法也。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法身大士。瓦砾尽宝玉耳。若然则人不贵其惠故。现同求利。岂悦之有耶。游诸四衢饶益众生。四达曰衢。于要路处。遍察群机。随而化益。入治政法救护一切。治政法。律官也。导以正法。使民无偏枉。救护一切也。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天竺多诸异道。各言己胜。故其国别。有立论堂。欲辨其优劣。诸欲明已道者。则声鼓集众。诣堂求论。胜者为师。负者为资。净名既升此堂。摄伏外道。然后导以大乘为其师也。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如释迦菩萨。入学堂。说梵书。梵天来下为证。众人信受。斯其类也。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外国淫人。别立聚落。凡预士流。目不暂顾。大士同其欲。然后示其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酒致失志。开放逸门。若在长者长者中尊为说胜法。此下第二明多身方便。长者如今四姓豪族。凡人。易以威顺。难以理从。大士每处其尊。以弘风靡之化。长者。豪族既重。多以世教自居。故为说出世胜。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着。智度论云。居士有二。一居舍之士。故名居士。此通居士也。二居财一亿。名为居士。既多积宝财故。贪着必深。故大士。同其积财。断贪浊也。若在利利利利中尊教以忍辱。罗什云。刹利。胡音。含二义。一言忍辱。二言嗔恚。言此人有大力势。能大嗔恚。忍受苦痛。刚强难伏。因以为姓也。释肇曰。刹刹。王者种也。此言田主。劫初。人食地味。转食自然粳米。后人情渐伪。各有封殖。遂立有德。处平分田。此王者之始。故相承为名焉。其尊高自在。多暴决意。不能忍和。故教以忍辱。若在婆罗门婆罗门中尊除其我慢。婆罗门。此言外意。劫初之时。既见世人贪嗔斗诤。便起厌恶。入山求道。以意出人外。故名外意。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以道学为业。或在家。或出家。苦行。多恃己道术。自我慢人。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正法者。谓治国正法也。既教以正治法。兼以道佐时也。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既为臣。宜具二行。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正宫女。罗什云。非如今内官也。外国法。取历世忠良耆长有德。用为内官。化正宫女也。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福力微浅故。用教庶民。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自上已来。示人方便。以上摄下。此文示天方便。居胜化劣。罗什云。小乘中。初梵有三。杂心但明二。除梵王。罗什又云。大乘有四。余上三地。亦如是。此与智度往生品同。梵王虽有禅慧。而非出要。今诲以佛慧。故言胜也。若在帝释帝释中尊示现无常。天帝。处忉利宫。五欲自误。视东忘西。见西忘东。多不虑无常。大士或时示现火起。烧其宫殿。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护世者。四天王也。各理一方。护其所部。使诸恶鬼神不得侵害众生也。长者维摩诘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此第三总结也。法身圆应。其迹无方。故称无量。上略言之耳。既不可尽。故须总结。其以方便现身有疾。自上已来。序通方便竟。此下已去。明别方便也。据会而分者。品初至此。明其由序。斯文已去。正是一会教门。就文亦四。一明现病。二辨问病。三说教门。四时众悟道。所以现疾者。欲悟无常。当因三衰。老病死也。然老须年至。不可卒来。死则言灭。无以悟人。病可卒加。而言不灭。故于三内。观此身疾。以兴教门也。又居士体道之深。未免斯患。况无德者而可保乎。又不疾呵疾。信之为难。未若以疾呵疾。则物易受。以其疾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诸王子并余官属无数千人皆往问疾。此第二明众人问疾。净名以德被天下人。感其恩惠。既闻有疾故。皆来问之。其往者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此第三明因疾说法。就说法内。凡有二门。一说生死过患。二赞法身功德。说生死过患。令厌生死。赞法身功德。令欣法身。法门之要。唯斯逼引。又说生死过患。破凡夫惑。赞法身功德。斥二乘见。又说生死过患。破于常见。赞法身功德。斥于断灭。令受化之徒。舍于二边。悟入中道。但说此二门。开合不定。凡有四种。一者俱合。谓直明生死无常。但说法身常住。二者俱开。开生死无常苦空。开法身常乐我净。三者合生死。但说无常。开法身。具四德。四者开生死。无常苦空。合法身。但说常住。四门之内。为第四也。就生死过患。凡有五门。谓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也。谓仁者是身无常。无常是入空初门。又物所遍患。故前说之。无强。今病则弱。故知无强。无力。老病死来。不能排拒。故云无力。无坚。谓体无有实。速朽之法不可信也。虽无强力。容谓久住。故云速朽。以其速朽。孰能信其永固者哉。为苦为恼众病所集。此第二次明苦观。以无常故苦。苦故生恼。又苦谓八苦也。亦有无量苦。恼谓九恼也。亦有无量恼。病四百四病也。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此句结前生后。以有无常苦故。智人不恃怙也。生后者。如下诸喻。故非可怙也。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此第三次明空。凡有十句。旧师云。初五句。别约五阴明空。后五句。总明其空。故华严等经云。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马。行如色蕉。识如幻。故知约五阴。以明五喻也。今详文意。皆是总喻。非别譬也。聚沫似实有。撮摩则散无。身亦似有。缘来则毁坏。是身如泡不得久立。似明无常义。然水上泡。以体虚无实。犹空义也。是身如炎从渴爱生。偈见阳炎。惑以为水。爱见四大。迷以为身。摄大乘论。呼阳炎为鹿渴。此是鹿之渴乏。故见炎为水。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芭蕉之草。但有皮叶。无真实也。身亦如之。但假名字。亦无真实。是身如幻从颠倒起。见幻为人。四大为身。皆颠倒也。是身如梦为虚妄见。如由梦心故见梦事。实无梦事。身亦如是。由颠倒心。见有此身。实无身也。是身如影从业缘现。前约烦恼心故有身。今由过去业影故。有现在身也。又遮光故有影。遮正观光。故有身影。是身如响属诸因缘。过去假惑业因缘。现在由父母遗体。及衣食等。总上诸事。故言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更变灭。浮云俄顷异色。须更变散。身亦如是。眴息之间。有少。有大。有壮。须臾老病死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云之与电。实是无常。今取其虚伪不真故。速灭不住。犹释空义也。是身无主为如地。此第四明无我观。凡有八句。前四别约四大明无我。后四总约四大明无我。有人言。地假四微成。虽有胜持之功。实无宰我御用。身亦尔矣。后三大类然。有人言。外地。古今相传。强者前宅。故无定主。身亦如是。缘合则有。缘散则无。故无常主。有人言。众生己身为内。土木为外。然外大充身。则复为内。内大散坏。还归于外。然内外虽殊。其大一也。外大无主。内身亦然。又见内身不坏。言有宰主。然外之不坏。则非有主。内身亦然。是身无我为如火。从任自在。谓之为我。然火由于薪。不得自在。薪小则小。薪大则大。薪有则有。薪无则无。身亦如是。举动兴造。万事似有我。然但众缘所成。病至则恼。死至则灭。不得自在。故无有我。是身无寿为如风。虽飘扇鼓作。或去或来。直是聚气流动。非存生主也。身亦如是。呼吸吐纳。行作语言。亦假气而动。非有寿也。是身无人为如水。如水澄洁清明。洗濯尘秽。曲直纵缘。方圆任器。静而求之。非有人也。身亦如是。知见进止。应事而动。乘数而运。详其所因。非有人也。问。四名何异。答。体一义殊。谓有真宰。称之为主。统御自在。因之为我。常存不变。谓之为寿。贵于万物。终终不改。称之为人。是身不实四大为家。上别就四大。明无我。今总约四大。明无我也。是身为空离我我所。我与我所。凡有三种。一以内身为我。外国财妻子。名为我所。二就内身总别分之。总用为我。五阴别为我所。三就阴分别。计色为我。余为我所。展转作之。无我。则人空。无我所。谓法空。但有二种。一无性实人法。为性空。二无因缘人法。名为假空。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前明无我体。此辨无我用。身虽能触。而无知。识虽能知。而无触。总求二种。毕竟无知。何异瓦砾。但无知亦二。一无自性知。二无假名知。是身无作风力所转。前就心法。明无我用。此就色法。明无我用。虽有造作施为。但是风力。非我用也。是身不净秽恶充满。此第五明不净观。凡有八句。初一句。正显不净。下七句。举余法显不净。具三十六物。名秽恶充满是身为虚伪虽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是身为灾百一病恼。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同时俱作故身为灾聚。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有人言。高丘必巅。深井必满。有身必老。僧肇云。神之处身。为老死所逼。犹老人之在丘井。为龙蛇所逼。罗什曰。丘墟。朽井也。前有人。犯罪于王。其人逸走。令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半井得一腐草。以手执之。下有恶龙。吐毒向之。傍有五毒蛇。复欲加害。二鼠啮草。草复欲断。大象临其上。复欲取之其人危苦。极大怖畏。上有一树。树上时有蜜滴。落其口中。以着味故。而忘怖。丘井生死也。醉象无常也。毒龙恶道也。五毒蛇五阴也。腐草命根也。白黑二鼠。白月黑月也。蜜滴五欲乐也。得蜜滴而忘畏苦。喻众生得五欲蜜滴。不畏苦也。是身无定为要当死。天寿虽无定。而死事则定。智度论云。身有二种。若不自死。必为他杀。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四大如四蛇。五阴喻五贼。六情如空聚也。诸仁者此可患厌当乐佛身。上来第一。说生死过患。此下第二。次赞法身功德。厌有三种。下根虽厌。乐故不舍。中根生厌。欲取涅槃。上根生厌。而能化物。今恐内生厌。便取涅槃。故回之以正。故云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浅识之流。虽闻当乐佛身。正恐齐其所见。未免生灭。何用乐乎。是以释云。佛身者即法身也。生公云。丈六为迹身。常住为法身。迹从法身出。故云即法身。肇公云。岂舍丈六而远求法身乎。故丈六无生。即法身也。法身者。非法资养故。以正法为身。正法身则体绝百非。形备万德。体绝百非故。不可为有。形备万德。不可为无。远离二边。则正法身也。问。此是何人。作斯执耶。答。天竺凡夫二乘。并谓。佛身智虽妙。终归磨灭。譬如震旦国土成实师。执五时教。如开善智藏谓。净名教。是第三时说。佛寿七百阿僧祇。终是无常。及招提之流明。此维摩诘。第二时说。亦未免生灭。如此之徒。皆浅识也。今总难之。前说生死过患。既为无常。今赞法身功德。亦未免生灭。则同可患厌。何有佛可欣哉。又生肇等师。注此维摩。皆明法身常住。后生不应违其所说。具如玄义述之。从无量功德智慧生。既有极妙果。心有极妙之因。故从此已下。举因释果。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从慈悲喜舍生从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禅定解脱三昧多闻智慧诸波罗蜜生从方便生从六通生从三明生从三十七道品生从止观生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生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从真实生从不放逸生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问。力无畏等。即是法身。云何言生法身耶。答。有人言。此是极地菩萨。亦分有力无畏等。故生于佛身。有人言。下地缘佛众德而修行。如缘佛十力。而行十力行。故言从十力生。有人言。法身无生。今言生者。此据报佛也。吉藏谓。若据十力等。则生犹成义。即以力等。成佛法身。故言生。若就因行。宜言生矣。问。云何名从真实生。答。真实即佛性。佛性若显。即成法身也。如是长者维摩诘为诸问疾者如应说法令无数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第四明时众得益。闻生死过患故。舍凡夫行。闻法身功德。息二乘行。故发佛心也。又上云。当乐佛身。即自利行。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当发菩提心。谓利他行。既闻成佛。具自行化他。故发道心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幸福之旅之秋日暖阳

    幸福之旅之秋日暖阳

    这是一个轻松的故事,相爱的人总是会面临长时间不在一起的时候,在面对这件事情的时候,许多人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有些人选择分手,有些人选择承受,还有些人选择背叛,无论是那种选择都符合人性,但在自己的本能之后我们是否为另一半考虑过,用自己温暖别人,尤其是最寒冷的时候。
  • 终是谁使弦断

    终是谁使弦断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 Tom Swift & his Big Tunnel

    Tom Swift & his Big Tunn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封妖

    大封妖

    在人类建立的繁荣大都市下,隐藏着天大的秘密,那就是都市中生活着非人的存在,他们有个统一的称号:妖。上古的聚变,改变了这个世界,残暴的凶禽,美丽的植物,人类的怨念,死去的尸体,甚者自然中的风雨都获得了莫名的力量。在这个莫测的时代,部分人崛起,创立了封妖家族,妖与封妖家族的一战,开创了新的纪元:妖历。妖历1700年,在人类建立的都市,划分了妖的猎食区,封妖家族允许了妖在都市中的生活……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了!
  • 冥神重生

    冥神重生

    冥神被杀,残魂尚存,重生成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却又被穿越,穿越到了一个废物的身上。
  • 来时风雪满楼

    来时风雪满楼

    一步错,步步错。所有人到最后,才猛然发现都错了......玉成雪错在因爱生恨,因爱生妒,终是联合众人逼死他,使他尝尽背叛和绝望;洛嫣儿错在信他太深,她以为只要她觉得他没有变,他就还是那个温眸倔强的少年;温少倾错在失而复得之后对他爱得卑微,如履薄冰寸寸冰凉,反而换来他越走越远的背影;他呢?他错在步步为营机关算尽,最后赢了棋局,却痛失最心爱之人。然,最后也不过一个爱字......在爱的面前,谁是对,谁又是错?
  • 错过你是最久的遗憾

    错过你是最久的遗憾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夏心悠,背负着太多的梦想和野心,与江纯一爱得炙热仍选择分开,以为会让对方走得更高、飞得更远;二十五岁的夏心悠,学成从法国回来,她以为她会和方弈晗踏实而平淡地生活下去,却在现实下折翼;二十六岁的夏心悠,选择依附程远,却因为倔强和自我,选择独自奋斗。最终她在自我奋斗中肯定了自我,可是有些人,却到底是错过了。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爱过很多人,而在一开始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遇到的,可能就是这一生的最爱。我们会为了太多的理由放弃这些爱,事业、舞台、未知的未来,我们越走越远,却没有看到在我们身后那扇门已经渐渐阖上。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TFBOYS之婚姻大作战

    TFBOYS之婚姻大作战

    TFBOYS和三个千金的唯美爱情故事哦,喜欢的多多评论打赏,不喜的勿喷。不定期更新,一般周末更一篇。
  • 竹涧集

    竹涧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