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8300000099

第99章

忠臣义士万古流芳烈媛贞姑千秋不朽且说刘璟见月君升天,感叹一番,退兵在河间地方。还指望着建文回銮,进讨灭燕,不意奉到相府密札,召请还朝。刘元帅遂将兵符交与谭监军,止带小皂旗,星夜驰至阙下原来朝中先得了程知星赍到行在玉函,县令大臣转奏帝师,说圣意决不回銮。即刻又得了帝师封谕二绝句,举朝大惊,所以召刘元帅来商议。文武诸臣佥同在行殿启发玉函,视之,乃是一首七绝句。诗云:杖锡南游岁月深,山云水月任闲吟尘心消尽无些子,不爱临轩万虑馒程知星举手道:“家君夜观乾象,见太阴星离位,女虚分野,王气潜消。又卜得《涣卦》,亦是解散之义。当日帝在神乐观时,曾卜得《坤卦》,正是太阴承天之候也,就断定龙战于野,阴阳皆不能相胜,终归涣散的。若逆数而行,必至大凶,因此圣意遂决,率笔写了这诗。临行时,家君命星夜赶路,恐不及再见帝师了。果然应验若此。”吴太师道:“燕藩未反时,曾公预言必反,而今焉得有错?”忽报荆门开府姚襄飞奏密本,吴太师亦即同诸臣启示。云:“吕军师同着大将刘超驾一小舟,不知去向。次日,道臣沈珂亦挂冠而遁。”众文武齐声道:“此无疑是军师也预知帝师升天,英雄之见,大略相同。”吴学诚拊心道:“噫!天数若是乎?我即于今日往诣行在,君臣生死一处!”刘璟扬言道:“在外开府将军处,均宜行文知照,听其自处。我辈各行己志,可也。”于是曾公望收了玉圭,王琎卷了圣容,诸臣皆暂归邪第整理毕,复聚在阙下,大恸一番,出朝而散。独有小皂旗睁目大呼者三,即拔剑自刎。时董、宾二老将军皆先去世,董翥、宾铁儿正要同扶父柩还葬,遂将小皂旗棺殓,载之而去。今将诸臣踪迹悉志于左:晋爵太师前翰林院编修充平燕军师程济晋爵太傅前监察御史叶应贤(原名希贤)晋爵太保前吴王府教授杨应能叶、杨二公从帝微行十年,同时病卒,葬在滇中之浪穹山,帝手笔题曰:“两忠之墓”。嗣后随驾,只济一人太师吴学诚(原官侍讲)太傅赵天泰(原官编修)太保梁田玉(原官秋曹)少傅郭节少保宋和大家宰程亨(原官检讨)大司徒刘仲大司寇何洲以上旧臣八人,或八蜀,或之楚,或游吴越,或适滇黔,各去访寻行在少师李希颜(原官赞善)先因老病致仕,仍遁居于夹谷少师王琎(原官宁波郡守)祝发为僧,去游五岳,曰:“帝尚披缁,何况臣子!”太监王钺从之去,太监周恕先数日已卒太保金焦(原官刑部侍郎)大司寇冯(原官刑部司务)大司徒梁良玉(原官中书)大司空黄直都宪御史王资晋衔大司空灵台正王之臣(原官钦天监正)以上旧臣六人,先后去世,均有谥号方外宗伯兼迎銮使钱芹曾从苏州府太守姚善起兵勤王,为行军祭酒。访求行在,卒葬于荆门山中,有谥大宗伯周辕系殉节衡府纪善谥文节公讳是修之子大司马胡传福系殉国大理少卿谥忠端公讳闰之子薇省左学士黄贵池系殉难博士谥忠慎公讳彦清之犹子都宪御史张彤系勤王殉难乐平县尹谥忠成公讳彦方之子少司农陈鹤山系殉国户部尚书谥忠贞公讳迪之子大司空曾公望系殉国监察御史谥忠静公讳凤韶之长子少司寇茅添生系殉国副都御史谥忠敏公讳大方之长孙黄门尚书周文献系勤王殉难松江郡丞谥忠僖公讳继瑜之子黄门侍郎侯囗系殉国刑部尚书谥忠简公讳泰之孙以上九人,各环印绶归里,以诗礼传家,训诫子孙永不出仕,忠孝闻于奕世薇省大学士方纶系殉国文渊阁博士谥忠肃公讳孝孺之子少宗伯卢敏政系殉难大常少卿谥忠安公讳原质之弟少司空郑衍系殉难监察御史谥忠穆公讳智之子佥宪御史王者兴系殉国监察御史谥忠悼公讳度之子豫州巡察道余学夔系洪武年间进士学夔本云间人,为正学弟子,刑部尚书魏泽曾以方氏遗孤托之鞠育;而卢、郑与王皆以方党灭族,无家可归,遂相约学夔,同之云间,隐于九峰山侍读学士刘藜系殉国大理丞谥忠节公讳端之子侍讲学士王作霖系殉国刑部郎中谥忠恪公讳高之子以上二人,遣发妻子居淮海之滨,易黄冠,遍游天下名山,后结茅匡庐以终少篆宰卓孝系殉国户部侍郎说忠清公讳敬之子少司马巨如椽系殉国监察御史谥忠献公讳敬之子加卿衔左都谏魏兖系殉国监察御史谥忠悫公讳冕之子加卿衔右都谏邹希轲系殉国大理丞谥忠勤公讳瑾之子诸公各有令嗣,早卜居于荆襄之间,遂去隐于渔,如沧浪渔父云讨燕云帅大司马刘璟系太祖军师诚意伯讳基之子公只身在阙,还至青田,与家人诀别曰:“我先人开国,后人不能复国;岂可生子篡逆之世!”辫发自经死晋少师大司马参赞军国重事充迎銮亚卿副军师高咸宁(原济南儒生,为铁兵部之参军)济南尹高不危(咸宁之弟)青州监军道高宣(咸宁之兄)少师初闻帝师升天,又闻吕军师遁迹,慷慨悲歌,命酒痛饮,至半夜,端坐而逝。其昆弟隐居于华不住山,终身不入城市大司马开府豫州铁鼎原名康安系殉国兵部尚书谥忠武公讳铉之子公有二子,谕之曰:“我初志原从先人同死社稷,今幸宗祧不斩,当亟侍严慈于地下。汝等宜卜居于华不注山,与高氏为邻。”遂绝食而卒少司马都宪御史开府淮西景星系殉国左佥都御史谥忠威公讳清之子佥宪御史开府徐州练霜飞系殉国副都御史谥忠定公讳子宁之子二开府各遣发公子,居于滁州山中。自与夫人泛舟于五湖,逍遥世外,如范少伯云少司马都宪御史开府上谷司韬系殉国金都御史谥忠毅公讳中之子先得企然手书云:“在开封时,司公曾托梦言某术数当为西洋开法之祖,今时会已届,浮海去矣。”居数日,帝师升天,公即命子卜居于莱郡,与金氏相依。亦浮海而去,相传为水仙云少司马开府青州高崧系殉国监察御史谥忠介公讳翔之子公已有子而丧偶,仍戊黄冠人嵩山。后游于终南,不知所终。佥宪御史开府荆门姚襄系勤王殉难苏州府太守谥忠桓公讳善之子(襄乳名保儿)忠桓公率同郡人钱芹、俞贞木、王宾等起兵勤王,时三人之子咸在开府署中,遂同归吴中,隐于西山,当时称为“勤王世家。”黄门左尚书史彬(原官宾辅)黄门右尚书郑洽(原官待诏)以上旧臣二人,奉帝命为江浙间东道主。帝曹三过史彬之家,为人侦知首告,至拖累死洽谒帝后还家,以劳疾卒。大司成杨礼立来勤王殉国袁州府太守谥忠康公讳任之子衣曹正郎兼督运军粮使杨福系殉节给事中谥烈愍公黄讳钱之子福本常熟人,礼立重其义,与之同行,隐于虞山,为灌园叟人称为“山中二杨”,胜于朝内“三杨”特简将才充讨燕监军使谭符系殉国兵部郎中谥忠愍公讳翼之子谭监军欲作留候一椎故事,雕儿、蛮儿皆从之入燕,闻燕王薨而各散,监军去,隐于长兴山中。京营前军大将军瞿雕儿系都督赠威武候讳能之子雕儿归于卸石寨,与董、宾二将军结小村以居,射猎为乐,人称为“三忠杰”京营左将大将军周蛮儿系殉国佥都御史谥忠憙公讳璇之子羽林左冠军先锋使金山保系殉国户部侍郎谥忠襄公郭讳任之子羽林右冠军先锋使咬住系殉国监察御史谥忠惠公谢讳升之子以上三将军同隐于浙之西湖,春花秋月,逍遥于两竺六桥之镇守黄河大将军暴如雷系殉国刑部尚书谥忠直公讳昭之子原籍山西,从孟津渡黄河,至中流语其子曰:“我既不能尽孝于父,又不能尽忠于君。汝其归里,善继先人之志,训诫子孙,永勿仕进于里逆之臣。”遂跃入河中荆门监军道董春秋系殉国监察御史谥忠哀公讳镛之子闻吕军师入蜀,遂别其妻孥,前去追访;不得,遂修道于青城山,亦仙去淮南巡察道胡复系殉难兵部侍郎谥靖节公讳子昭之子入蜀寻访叔父子义不获,反得遇叔父之子胡缜,遂同归故里,复亦更名为绍,隐子耕黄门侍郎陈困系勤工殉国徽州府大守谥忠懿公讳彦回之弟仪曹正郎神乐使王升(原南都神乐观道士)督理军储兼佥宪御史周缙(原官永清县典史)京南督粮道胡先(原官沛县县丞)开封府太守金兰(原候选典史)周、胡、金三人,本浙之会稽籍。侍郎与仪曹心爱判中山水,相卒去隐于山村,结为“五老社”,啸傲花月,均以寿终值殿左将军张伦(原官燕山守备)值殿右将军倪谅(原官燕山百户)驻守德州偏将军葛进(原德州卫千总)三人避迹五狼岛,结村而居,为老衣老圃,人谓之“三义村”建文二十六年秋七月辛卯,月君升天。时燕太子正早朝,文武百官同登五凤楼,看望得分明,皆诧为异事。太子顾谓诸臣道:“却原来是位天仙,怎么说作妖寇?怪不得建文旧臣悉心归附!当日冲虚真人说是为生民劫数降下来的,诚然不错。”诸臣顿首,咸称:“天下太平,殿下洪福。”遂谕阁臣速缮奏疏,请旨处分济南事宜。疏未发、忽接密诏:驾已崩于榆木川,直持灵车进了居庸关,然后发丧。太子即日登基,是为仁宗皇帝,建号洪熙元年。大赦天下,并颁恩诏,凡建文时忠臣义士,已经诰赠爵谥者,悉循当日恤典,如有遗漏未追赠者,查确奏请,并子孙成得荫职。其靖难时阵亡将士,毋分南北,一体褒恤。原有世职者,仍准承袭。至忠臣之妻女,殉难者悉加追封。敕郡县所司,凡忠臣烈女皆得建坊立祠,以表其节。兹记其烈女载诸史册可据者:兵部尚书铁铉妻杨夫人并二女母薛太夫人文渊阁学士方孝孺妻郑夫人并二女礼部侍郎黄观妻翁夫人并二女翰林院修撰王叔英妻金夫人并二女监察御史谢升妻韩夫人并四女大理寺丞胡闰妻王夫人并一女刑部尚书侯泰妻曾夫人工部侍郎张安国妻贾夫人副都御史茅大方妻张夫人佥都御史周旋妻王夫人监察御史曾凤韶妻李夫人左拾遗戴德彝嫂项夫人监察御史林英妻宋夫人兵部郎中谭翼妻邹夫人浙江臬司王良妻某夫人徽州府太守陈彦回妻屠夫人镇抚牛景先妻某夫人户部侍郎郭任三女监察御史董镛一女萧县令郑恕二女青州府教授刘固母袁太夫人燕山卫卒储福妻范氏母某氏国师道衍孀姊姚氏以上忠臣妻女,凡随夫与父殉节者,妻封义烈,女封孝烈;若与夫与父被难者,妻封安烈,女封哀烈。其发在教坊自尽者,妻封清烈,女封贞烈忠臣之母封宜烈。唯德彝之嫂封越烈。道衍之姊、储福之妻,均封超烈。自此,四海人民心悦诚服。时建文行在楚中,闻之曰:“此子可谓干父之蛊也①但要天下太平,如朕临轩,夫复何虑!”于是得逍遥于山水又十六载,为英宗正统五年,朝中已历四世,帝年六十有四,问济曰:①“我欲归于祖陵,可否?”济卜之吉,遂出滇南。至藩司堂上,南面盘膝而坐曰:“我建文皇帝也。”巡方御史飞章奏闻,有旨送归燕京。时从亡者皆去世,唯济一人侍从。而内朝旧臣,亦无一存,都不识认,止一宦官吴亮为帝旧侍,令辨真伪。帝见亮即呼曰:“汝吴亮也,老至于此!”亮对:“不是。”帝曰:“朕于某年食子鹅,弃片肉于地,令汝作狗餂之,犹如昨日,难道就已忘了么?”亮涕位伏地,帝左趾有黑痣,亮以手摩视之,乃持帝踵,大痛不能仰视,退而自经。英宗闻吴亮死,知帝是真,迎入大内,以儿孙礼拜见,称为太上老佛。济叹曰:“今日得终臣职!”遂入徽之黄山,隐于天子都。后帝寿至八十九岁而崩,卜葬于西城外黑龙潭北,碑题曰:“天下大师之墓。”岭南屈大均曾谒帝陵墓。有诗曰:让帝飘零海峤东,龙归犹识未央宫风雷岂敢疑姬旦,禾黍何当怨狡童?父老争迎灵鹫锡,山河如弃鼎湖弓伤心陵墓无封树,秋草离离白露中帝之长子名文煃,诸臣在宫中泣别时,有兵部侍郎廖平请于帝,匿文煃以去。后为奸人讦首,而廖侍郎则先已寄托于黎平土司曾长官家,变姓曾氏矣,以此搜查无获,仅抄没廖平之家,流徙蜀中。及文煃既长,平以少妹妻之,而后访求帝迹,相遇于浙之桐庐,及复命,乃自尽。及帝还京,文煃仍复朱姓。越二百五十年,烈皇帝殉社稷,皇家子孙殄灭无遗,唯文煃一脉超然物表,至今云礽繁衍,盖天所以厚让帝之福云①如朕临轩——如同我(皇帝)上朝一样①藩司——即布政司,专管财物和人事的官府部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恶魔心头宠:吻安,甜心

    恶魔心头宠:吻安,甜心

    他,高冷校草,玉树临风,英俊潇洒……她,活泼可爱,貌若天仙,温柔可人……初见,初吻被夺了。再见,她被他壁咚。三见,他们成了同桌冤家,日后,得知他们定了婚约,某女抓狂,谁知那家伙却洋洋得意。他每天变着花样耍她。“宝贝儿,我今天心情不好,来,亲一个!”“宝贝儿,我今天心情特别好,来,亲一个!”某女怒了:“我警告你!别欺人太甚了!”
  • 书集传或问卷

    书集传或问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孕母

    孕母

    一个充满智慧悲剧人生的总裁,一个领养的妹妹,还有一个曾经下海过的但不是妓女的女人,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引述社会,引发人们思考的一本好书,欲知详情,请细细品读,定能体味百味人生,引发人们的善心,这是一本不可多读的好书。
  • 中华美德:孝敬父母

    中华美德:孝敬父母

    孝,是人类自身的一种美好的情感。孝,又是一种生存需要。一个正常人如果缺少这一“报恩”之情,就会孤独于表,失落于群,负疚于内。“孝顺”自古以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尊师重道,而孝敬父母更是最基本的品德。本书精选古今中外的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旨在将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这个日益冰冷的社会慢慢温暖,人性之间再多些尊重与信任。
  • 暖男王子的霸道公主

    暖男王子的霸道公主

    当三位复仇公主遇上三位玉树临风的王子,和王子擦出爱的火花,正值幸福的时刻,却遭遇爱情变质,三年后,复仇再次归来,她们该何去何从。。。。。。
  • 网游修仙之千技之人
  • 纨绔药师

    纨绔药师

    一梦醒来,苏禹辰带着元代神医朱丹溪的旷世医术满血复活。本以为自己从前是个屌丝,人人欺我;而今满腹医典,医冠古今,总能凭真才实学把几个妹子!未曾想,穿越古今,自己肉身阴阳失衡,每逢月圆之夜,便筋脉逆行,兽性大发直至强撸力竭方止。哲哲师姐一本正经的说:师弟,要调和!后来......后来,便有了调和神器---杜蕾斯!
  • 婴幼儿辅食添加宝典

    婴幼儿辅食添加宝典

    本书内容包括:新妈妈要从基础学习辅食添加的常识、循序渐进的辅食添加、断奶后的营养餐、为生病的婴儿准备的营养餐等。
  • EXO之最美好的回忆

    EXO之最美好的回忆

    最美好的时光,在有你们的青春里面,你们是我最不想忘记的,花开花落,谢谢你们走进了我的生命。
  • 墨色骰子

    墨色骰子

    一枚墨色的骰子啊。咕噜咕噜转,咕噜咕噜转。转着转着变了色,好漂亮,好漂亮。出了红,全是红。死啦,死啦,大家都死啦。没有一个活着——全都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