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8200000014

第14章

县三

咸阳

咸阳县【周畿今次畿正东微南至本府四十里】本周王季所都秦旧县也孝公十二年于渭北城咸阳【沅案史记秦本纪云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始皇本纪云十三年始都咸阳】自汧陇徙都焉三秦记曰咸阳秦所都在九嵕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山南曰阳水北亦谓之阳县在北山之南渭水之北故曰咸阳】秦自孝公惠文悼武昭襄王始皇二世胡亥并都之始皇二十六年一天下收天下兵聚之咸阳徙天下豪富二十万户于咸阳【胡亥时阎乐为咸阳令】沛公元年秦二世子婴降汉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汉高帝元年更名新城七年罢入长安元鼎三年更曰渭城县属右扶风王莽改曰京城后汉省入长安按秦咸阳在今县东二十里故城是也【沅按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咸阳故城亦名渭城在雍州北五里今咸阳县东十五里元和郡县志云今县东二十二里太平寰宇记云十五里又各不同】汉渭城县亦治于此【沅按汉长陵安陵阳陵平陵故治皆在此县而敏求俱缺载平陵与兴平为界则见兴平】前赵石勒于渭城置石安县秦苻坚于今县东北长陵置咸阳郡后魏太和二十年徙咸阳郡于泾水北今泾阳县是也隋开皇初郡废九年改泾阳为咸阳十一年徙故咸阳城西三里属雍州即秦之杜邮也大业二年省入泾阳唐武德元年复析泾阳始平置咸阳县属京兆郡寄治鲍桥【沅按旧唐书地理志云初治鲍桥其年移与此不同】二年徙白起堡六年又徙便桥西北即今县也天授二年武后以其母顺陵在县界升为赤县神龙元年【沅案太平寰宇记云元年十月】复为畿今为次畿

县境【东西七十五里南北四十八里】

五乡管五里【唐二十乡有五云乡长陵乡余皆不传沅案庾信撰大将军尔绵永神道碑云葬于京城南高阳原高司里亦古里名高阳原今在县东三十里】

河南乡在县南管资川里

平原乡在县北管平城里

安业乡在县北管介公里

龙首乡在县北管庆云里

奉贤乡在县东管奉城里

县城崇一丈五尺壕深九尺阔一丈二尺周四里

中桥镇在县东二十五里

陶化驿在县郭下东去府四十里西去兴平县四十五里

临皐驿在县东南二十里

温泉驿在县西二十里今废

渭河浮桥在汉渭城县南北两城中闲架渭水上【沅案元和郡县志云便桥在县西南十里】即汉之便桥也汉书曰武帝建元三年春初作便门桥【沅案旧本脱门字】苏林曰去长安四十里服虔曰在长安西北茂陵东去长安二十里【沅案今本汉书注无去长安二十里六字水经注云张昌曰桥在长安西北茂陵东如淳曰去长安四十里】颜师古曰便门长安城北面西头门即平门也古者平便皆同字于此道作桥跨渡渭水以趋茂陵其道平易【沅案汉书注云易直】即今所谓便桥是其处也便读如本字唐末废皇朝干德四年重修后为暴水所坏淳化三年徙置孙家滩至道二年复修于此【元和郡县图志曰长安城西门曰便门此桥与门相对故名便桥沅案水经注云水上旧有便门桥与便门对值】

中渭桥在县东南二十里【沅案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在雍州咸阳县东南二十二里与此不同者据武德时县治而言】本名横桥【沅案汉书武五子传云焚苏文于横桥上孟康曰横音光师古曰即横门渭桥也】架渭水上水经注曰秦始皇作离宫于渭水南北以象天宫故三辅皇图曰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渭水南有长乐宫北有咸阳宫欲通二宫之闲故造此桥广六丈南北三【沅案旧作一非】百八十步洞六十八柱七百五梁二百二【沅案水经注作六十二十八闲七百五十柱百二梁】下二桥南北【沅案水经注作桥之南北是】有堤激立石柱柱南京兆主之柱北马翊主之有令丞各领徒一千五百人张释之传上行出中渭桥张晏曰在渭桥中路汉末董卓入关遂燔之魏武帝更造旧图经曰刘裕入关又毁之后魏重造唐贞观十年废【沅案元和郡县志云贞观十年移于今所】三辅旧事曰汉承秦制造横桥置都水令以掌之号石柱桥水经注曰秦始皇造桥铁镦重不胜故刻石作力士孟贲等像祭之镦乃可移动也桥之北首垒石中旧有忖留神像此神尝与鲁班语班令其人出忖留曰我貌丑【沅案水经注作狠丑】卿善图物容我不能出班于是拱手与言曰出头见我忖留乃出首班以脚画地忖留觉之便还没水故置其象于水中惟背以上出水【沅案水经注作立水上】其后魏武帝重造忖留之像因乘马见之惊又命下之水中【沅案水经注云曹公乘马见之惊又命下之其后至末敏求增损之】

中桥渡在县东二十五里

安刘渡在县东三十五里

两寺渡在县西十五里淳化三年废

嘉麦渡在县东三十五里

毕原在县北诗曰终南何有有纪有堂毛注曰纪基也堂毕道平如堂也郑注曰毕终南山之道名边如堂之墙然尚书曰周公薨成王命葬公于毕刘向传曰文武周公葬于毕师古曰毕陌在长安西四十里三辅故事曰文王武王周公皆葬毕陌南北【沅案元和郡县载两毕原极明其万年县云毕原在县西南二十八里书序云周公薨成王葬于毕是也此谓杜曲葢合皇览镐聚之说其咸阳县毕原云即县所理也左传曰毕原酆郇文之昭也亦谓之毕陌葢合杜预毕国之说是以长安西南毕原为文武周公葬于毕之毕以咸阳北毕陌为周时毕国太平寰宇记亦然惟敏求据师古之说引文武周公葬毕之事以为在此然师古以为长安西不云西北或西下脱南字未可知也】又案春秋左氏传曰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葢武王克商之后以其地封文王次子又曰毕原【沅案旧脱此字】酆郇文之昭杜注曰毕在长安西北关中记曰高陵北有毕原陌此谓原之陌也秦谓池阳原汉长坂【元和郡县图志曰毕原即县所理原南北数十里东西二三百里无山川陂湖井深五十丈亦谓之毕陌汉朝诸陵并在其上下又名石安原即石勒置石安县之所按石安原见泾阳】短阴原在县西南二十里【沅案水经注云地说云渭水又东与丰水会于短阴山内水会无他高山异峦所有唯原阜石激而已】

渭水西自兴平县界来流入高陵县界【沅案元和郡县志云渭水南去县三里】

丰水在县西十一里自长安县界来流至宋邨合入渭水水经注曰渭水又东与丰水会于短阴山内其水经南山郊水合流【沅案其水已下九字敏求语】

马跑泉在县西二十五里

要册泉在县北八里

下邨泉在县西北一十五里

李邨泉在县西北十里

兰池陂即秦之兰池也在县东二十五里【沅案水经注云渭城地理志曰县有兰池宫秦始皇微行逢盗于兰池今不知所在史记封禅书穿蒲池沟水正义曰括地志云渭北咸阳县有蔺池始皇逢盗蔺池者也言穿沟水入蔺池也疑蔺字误作为蒲重更错矣】

周氏陂周十三里旧图经曰汉周勃冢在此其子亚夫有功遂赐此陂故地以氏称之长安图曰周氏曲在咸阳县东南三十里李善曰今周氏陂南一里有汉兰池宫

兴成渠在县西十八里唐李石为相奏咸阳令韩辽治之东建永丰仓自秦汉以来疏凿为漕渠起咸阳抵潼关三百里无车挽之劳其后堙废自此复之

细柳仓在县西南三十里汉旧仓也文帝后六年周亚夫为屯将军次细柳服虔曰在长安西北如淳曰长安细柳仓在渭北近石徼张揖曰在昆明池南今有柳市是也师古曰匈奴传云置三将军军长安西细柳渭北棘门霸上此则细柳不在渭北揖说是也三辅故事曰周亚夫军于细柳今石徼是也石徼西有细柳仓城东有嘉禾仓樊哙传柳中即细柳地也在长安西【沅案史记索隐云按三辅故事细柳在直城门外阿房宫西北维也】

棘门在县东北十八里汉文帝后六年徐厉为将军次棘门【沅案徐广史记注云表作松兹侯姓徐名悍】孟康曰在长安北秦时宫门也如淳曰三辅皇图棘门在横门外

杜邮亭在县西南三十八里【沅案地形志云石安有杜邮亭今本地形志作鄠非】白起自刎之处水经注曰杜邮亭在咸阳西十七里【沅案今本水经注作去咸阳十七里脱西字】今名孝里亭中有白起祠三秦记曰长安城西有九嵕山西有杜山又有毕陌西北有孝里西有白起墓杜预曰毕国在西北

杜邮馆在古县城东

曲邮在县境汉书高帝征黥布张良送至曲邮

交道厩去长安六十里近连陵

秦咸阳故城在县东二十里【沅案元和郡县志作二十二里太平寰宇记同此】汉渭城亦治于此【沅案水经注云安陵北有安陵县故城又曰故渠又东径姜原北又东径平陵县故城南则二县故城在此县境敏求皆缺载】

隋故县城在县东二十二里渭水北即秦之杜邮其城周八里【沅案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今咸阳县古之杜邮白起死处即指此城又曰在雍州西北三十五里】

唐故县城在渭河北杜邮馆西城崇一丈五尺【沅案此武德三年已前县城也】

祥谷水合丰水

白谷水合丰水

圣女泉出县西二十里昆明池北平地上周十步西北流五十步与牧猪泉合【图经曰水池在县西北五里按十道志长安西有滮池亦名圣女泉葢滮池水相近也】

野韭泽即汉牛首池地在县西北三十八里【沅案太平寰宇记在长安】漕河在县南十五里自万年县界来经县界五里入于渭汉书武帝元光六年春穿漕渠通渭

龙首渠在县东北五里自万年县界流入注于渭【沅案此隋龙首渠】

清渠在县西五十里水经注曰在长乐宫桂宫之闲

清渠在县西五十里自鄠县界来经县界十里流注于渭漆渠在县西南二十里旧自县之土穴河分水经县界二十里入漕河汉书曰穿此渠通漆水故曰漆渠【括地志曰胡亥筑阿房宫开此渠而运南山之漆沅案史记汉书俱无此语敏求误引】

永安渠隋文帝开皇三年开在县南引交水入宫之北门【唐明皇自蜀还京肃宗至望贤宫迎明皇帝亲笼马行数十步执鞭引道过渠入宫】

唐望贤宫在县东数里开远门外

善因寺唐穆宗由复道幸咸阳止于此寺

周文王庙二处一在县西一在县东相去各十五里【沅案地形志石安有周文王祠即此】

武王庙在县北五里

成王庙在县西十五里

康王庙在县北七里

汉吕太后庙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景帝庙在县东北十五里

武帝庙在县东北八里

介子推庙在县西北三十五里

武安君秦将白起庙在县五里

四日告庙在县东二十五里【汉高帝时人商山隐士也沅案地形志石安有四日告祠即此】汉囗囗侯萧何庙在县西三十里【沅案旧本囗囗作酇此字实当为囗囗从虍囗旦声】

周文王陵在县北十五里【沅案史记秦始皇本纪云惠文王葬公陵正义曰括地志云秦惠文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北一十四里】尚书曰周公薨成王葬于毕注曰不敢臣周公故使近文武之墓孟子曰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注曰太子发上祭于毕下至于盟津毕文王墓近镐也汉书刘向传曰文武周公葬于毕师古曰毕陌在长安西四十里皇览曰文武周公冢皆在京兆【沅案旧本京兆二字作长安误今据裴驷史记注引改正又文武裴作文王武王】长安鄗聚东杜中又曰秦武王冢在扶风安陵县西北毕陌中大冢是也【沅案刘昭注郡国志安陵县下亦引此文】人以为周文王冢非也文王冢在杜中【沅案裴骃史记注亦引此文皇览以此为秦文王武王所葬元和郡县志咸阳县亦不载文王陵也】

武王陵在县北十五里【沅案史记秦本纪云悼武王葬永陵徐广曰皇甫谧曰葬毕今安陵西毕陌正义曰括地志云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十里俗名周武王陵非也又云武王墓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毕原上此以周武王陵为在今杜曲也】

成王陵在县西北二十里

康王陵在县北十五里【沅案已上二陵元和郡县志无太平寰宇记有】

汉高祖长陵县在县东三十五里【沅案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在县东三十里太平寰宇记亦云长陵在县东三十里长陵故城在今县东北四十里与此不同】汉书曰在长安北四十里【沅案当云汉书注臣瓒曰】吕后六年城长陵张晏曰起县邑故筑城也师古曰此说非也黄图云长陵城周七里一百八十步因为殿垣门西出及便殿掖庭诸宫寺皆在中是即就陵城为非止谓邑居也皇甫谧曰长陵山东西广一百二十步高十三丈在渭水北去汉长安城三十五里关中记曰长陵城有南北西三面东面无城陪葬者皆在东徙关东大族万家以为陵邑长陵令秩禄千钟诸陵皆六石吕后陵在高祖长陵东【沅案裴骃注史记云皇甫谧曰合葬长陵皇览曰高帝吕后山各一所也】史记外戚世家曰高后合葬长陵注曰汉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合陵也诸陵皆如此【沅案此裴骃引关中记】

惠帝安陵在县东三十五里【元和郡县图志陵在县东北二十里沅案太平寰宇记同元和郡县志又案裴骃引皇甫谧曰去长陵十里去长安北三十五里长安北即咸阳东也】臣瓒曰在长安北三十五里三辅皇图曰去长陵十里开中记曰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为陵邑善为啁戏故俗称女啁陵也【沅案地形志云石安有安陵城】

四日告祠在安陵西

张敖冢在安陵东三十里【冢上有五岳之像今人谓之五岳冢沅案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俱无】

景帝阳陵在县东十五里【元和郡县图志曰陵在县东四十里沅按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及太平寰宇记俱同元和郡县志】汉书曰景帝五年作阳陵也后三年葬阳陵臣瓒曰陵在长安东北四十五里帝王世纪曰阳陵山方一百二十步高四十丈

昭帝平陵在县东北一十三里【沅案太平寰宇记同此水经注云东南去长安七十里元和郡县志云在县西北二十里又案太平寰宇记云故城在县东北七十里】汉书曰帝作陵制令流水而已石椁广一丈二尺长二丈五尺无作坟陵东北作庑长三丈五步外为小厨裁足祠祀万年之后埽地而祭【沅案此见三辅皇图】臣瓒曰陵在长安西北【沅案当云在长安西北七十里又案河南通志云汉昭帝陵在洛阳县非】

元帝渭陵在县东北一十三里【沅案太平寰宇记同此元和郡县志云在县西北七里】臣瓒曰陵在长安北三十六里【王莽遣使坏渭陵园门罘思曰无使民复思汉氏也沅案此出三辅皇图】成帝延陵在县西北十五里【沅案太平寰宇记同此元和郡县志云在县西北十三里】汉书曰成帝葬延陵在扶风去长安六十二里【沅案此当云臣瓒曰】关中记曰延陵在长安西北四十里渭陵之东延陵是也

成帝起延陵城邑以成言事者以为不便乃更造昌陵在霸城东二十里运沙渭滨取东山土东山土与粟同价所费巨亿数年而陵不成谷永等奏昌陵积土为高山樟邨犹在实土之上浮土之下非永年之基延乡之地居高临下道贯二州二十余县宜还就延乡乃遣卫尉淳于长行视长奏宜如永等议乃徙延陵而弃初言者将作大匠郭万年于敦煌配役【三辅旧事曰成帝作延陵及起庙窦将军有青苗地在庙角恐犯蹈之故言作陵不便乃徙昌陵取十一余里土与粟同价】

哀帝义陵在县西八里【沅案太平寰宇记同此元和郡县志云在县北八里】汉书臣瓒曰义陵在右扶风去长安四十六里

平帝康陵在县西二十五里【沅案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俱云在县西北九里】汉书臣瓒曰在长安北六十里旧图经曰康陵在兴平原口【沅案三辅黄图云在兴平原口】

汉傅太后废陵水经注曰在霸城西北【沅案水经注云恭王庙在霸城西北庙西北即傅太后陵】王莽奏毁其陵【沅案水经注作奏毁傅太后冢】今其处积土犹高谓之增墀又谓之增阜【沅案旧本其处作本处墀作屏阜作埠非】

唐代祖元皇帝兴宁陵在县东三十五里五云乡周五里承天皇帝顺陵在县东北二十五里长陵乡周二里【此陵乃武后之父母也追赠皇帝皇后沅案已上二陵太平寰宇记无】

周太公墓在县东二十五里【沅案元和郡县志云太公墓在县东北十里太平寰宇记云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周尚父齐太公吕望也郑元曰太公受封于齐留为太师五世之后乃归葬于齐【沅案此亦节礼记注文又案裴骃引皇览曰吕尚冢在临菑县城南去县十里则古以为在山东也】

周公墓在县东北三十里【沅案裴骃引皇览云周公冢在京兆长安镐聚东社中则当在长安杜曲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周公墓在雍州咸阳北十三里毕原上元和郡县志同与皇览异不知何据皇览魏时书当近古可信也太平寰宇记云在县北一十里又不同】

汉萧何墓在县东北三十七里【沅案今志云三十里恐非今县即唐宋治也又敏求云何墓在此本东观汉记及括地志而今城固县志及河南永城县志并载何墓葢传讹矣】

曹参墓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沅案今方志云二十五里二当为三】

张良墓在县东北三十六里【沅案今方志云三十五里五当为六】留侯陪葬长陵与高祖长陵相去五里【沅案史记留侯世家云留侯死并葬黄石冢史记正义曰括地志云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敏求以为在此未知何据】

杨雄墓按杨雄家谍曰子云以天凤五年卒诏陪葬安陵阪上弟子巨鹿侯芭负土作坟号曰元冢【沅案桓谭新论云雄为中散大夫病卒无以办丧事以贫困故葬长安妻子弃其坟墓而归于蜀则雄墓在此是也四川通志云雄墓在郫县西非是】

顺陵在县东北三十里唐武后追尊其母曰孝明皇后号顺陵【沅案元和郡县志有蒙恬祠在县西北十五里太平寰宇记有蒙恬冢在县东北二十里纪信冢在县北四十里冯唐冢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李左车冢在县北十四里董贤冢在县东北十八里鉏麑冢在县东北三十里戚夫人冢在县西十五里尉迟敬德冢在县东三十里此皆不载考尉迟敬德陪葬昭陵当在醴泉乐史云在此则误甚也】

同类推荐
  • 湿热病篇

    湿热病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雕菰楼词话

    雕菰楼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毛詩多識

    毛詩多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CRITIAS

    CRITI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Redheaded Outfield

    The Redheaded Outfie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狐爱:两生劫

    狐爱:两生劫

    狐妖和道士,从来都是引人遐想的两个词,因为它们背后总有着故事,而他们的相遇也总是能擦出火花,但,这火花的背后,也许并不那么简单……被埋藏了千年的隐秘,野心勃勃下的觊觎,不惜灭族的憎恨……当线索越来越多,当真相浮出水面,他才惊觉原来所有一切不过是为了那股力量,他才是棋局中最重要的人物。他防备着所有人,却在危机结束之时,被亲近之人所伤,在孤立无援之时,被信任之人所叛,那些他以为坚不可摧的感情,原来并非永恒不变。“我怎么会说你不似以前了呢?看,不还是和从前一样?说杀就杀,从来不会有一丝迟疑。难怪你说我们不同,我现在明白了,它是什么意思。无念,其实你从未……相信过我。”
  • 神之后世

    神之后世

    一个男孩的奇异一生。本故事纯属虚构,比较YY,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锦绣露雪

    锦绣露雪

    她,穿越而来,北漠国当朝宰相之女,贪吃,贪玩,捣蛋顽皮,无所不会;他,北漠国,最高统治者,有些霸道,思想顽固,偶尔也有点呆呆的;当俏皮的她遇见他时,故事就开始了……
  • 隆冬

    隆冬

    记忆终有一日泛黄,不变的却是友谊人生的路途太过艰难、崎岖,幸好一路有你苏梦/夏木隆:我会一直陪在你的身边,就算是世界末日,也绝不放开紧握你的手。许安冬: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不愿承认我爱你。夏木昶:我愿意做你的柯腾,你愿意做我的沈佳宜吗?李希/Nancy:笨蛋,明知道我不喜欢你,干嘛要我做你女友!谢谢那些曾经在我们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个人,是他们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爱与友谊
  • 青春:永不言弃

    青春:永不言弃

    从来没有命中注定的不幸,只有不放手的执着。——许子杨与狄雨的故事
  • 蚀骨情伤处:妄情

    蚀骨情伤处:妄情

    天地之间暗藏疮痍,无非是谁狠下了心?百姓苍生无感伤悲只见表面祥和的假象。若非为情伤至绝处,谁愿饮下蚀骨毒酒?无情的心至终无悔恨,末只道愿天下再无绝情人。--------------------------作者为写作新手,进度及更新速度较慢,还请各位见谅!希望大家会喜欢这有点逗的古架空!有任何想法也欢迎跟作者说明建议,谢谢收看!
  • 灵者世界

    灵者世界

    在一个灵者纵横的灵者世界上,出现了一位不速之客。拥有万能兑换系统的他在这片弱肉强食的灵者世界上,会生出怎样精彩的故事呢?(本书的修炼等级:引气,灵武,灵玄,灵虚,灵尊,灵王,灵皇,灵圣,灵帝)
  • 侠剑霜骨

    侠剑霜骨

    明洪武二十五年,太子卒殁,皇太孙立,诸藩王为保身家性命,未雨绸缪。彼时各地武林门派,划界自立,针锋相对,江湖亦如天下,大有分裂割据之兆。为求属地安稳,增强实力,诸藩王纷纷与当地门派结盟。乱世将近,庙堂、江湖的命运系于一线。此时,蜀王朱椿联合蜀中各派,奉朝廷号令,意图铲除大夏明教残党。但屋山派的出现,却令这次征讨突生变数。蜀中武林将何去何从?大明皇位之争又将鹿死谁手?
  • 善意

    善意

    女儿在一场爆炸案件中意外丧生,命运骤然转折的大学女教师善扬,为求解脱,走向心理援助中心,渐渐成为一名义工。两年后,善扬在帮助另外一个不幸丧子的女保洁工时,意外发现一起隐蔽的谋杀。她作为旁观者,觉察到至深的黑暗,怀着巨大的恐惧和善意,善扬一步一步走向真相,想要帮助丧子的真英。但当她与魔鬼面对面较量时,情势急转直下,地狱之火熊熊燃烧,一切不容逆转,选择即是结局。最大的恶意即是最大的善意。“我与善意,最终齐入地狱。”
  • 【暧昧不断】风流王爷俊俏妃

    【暧昧不断】风流王爷俊俏妃

    【改ID继续更,沐小优】莫名其妙的穿越,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穿越过去不到一个月就又嫁给了与自己并列为第一的倾国之色———三王爷,司马风!他是大家公认的风流鬼,是杨灵萱默认的无赖,色胚,混蛋!结婚当晚,杨灵萱就把丑话说到了前面!想要和平相处,就要约法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