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7000000052

第52章 四诊望色(6)

按脉与时违,须问有病无病。无病而得此,诚为可虞。(无病何因脉变,非无病也。不见其病耳,如受蠹之木,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不无枝叶未坏,本实先拨之忧耳。)若因病而致,不过难治,非必死也。(如秋月病热,脉得浮洪,为脉证相合,宁可断为必死乎?)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经又云∶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当参看。)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失常)死。上下左右相应如参舂,(此来彼去,如参舂者之彼起此落也。)不可数者死。中部独调。

(中部在手,即寸口。)众脏相失者死。(上部在头,下部在足,所候各脏若失常,中虽调亦死。)中部独减者死。(上下部虽调,而中部独衰减亦死。)脉从阴阳,(谓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也。)病易已。逆阴阳,病难已。脉从而病反者何如?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阳证见阳脉,为脉至而从矣。然使按之无力,不能鼓指,便非真阳证,不可作热治。凡诸脉之似阳非阳者,皆然也。)诸阴之反何如?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阴证虽见阴脉,然鼓指有力,则亦非阴。)热病,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温病时疫,皆以数盛有力为顺,细小无力为逆,汗后脉静身凉为顺,脉仍躁、身仍热为逆。)风热而脉静,泄、脱血而脉实,病在中。(邪内结也。)脉虚,病在外。(外感也。)脉涩坚,皆难治。(以上皆经语。)诸卒仆暴厥证,(旧名中风,张景岳易名非风。)皆元气素亏,故尔卒倒,不省人事,脉宜小弱,不宜数盛。中毒宜浮大数实,(浮则毒尚活动,可行散。)不宜微细虚涩。(正被毒伤矣。)劳倦伤,脉以虚大弱缓为顺,紧数大汗出,热不止者死。饮食伤,以滑大为顺。若胃停生冷则兼紧。霍乱吐利后,搏大者逆,太微迟者逆。(未吐利前,脉伏或歇至,不妨,以气滞不行也。吐利后脉歇亦不妨,以气暴虚,不能接续也。)噎膈,脉浮滑而大便润者顺,(不过痰气阻逆。)数弦涩,大便燥结者死。

(气血枯结也。)肿胀,宜浮大有力,忌短涩虚细。肺痿,虚数为顺。肺痈,过于洪数者逆,已溃宜缓滑。失血证,脉宜虚弱,弦实数者逆,加以身热不得卧,必死。

蓄血?脉实大可攻,为顺。痢疾为里证,宜沉,恶浮与发热,(久痢,虚阳外越也。若初病兼表邪者,不在此论。)宜缓细有神,恶强弦。头目痛,脉浮滑,为风痰上攻,可治。短涩为血虚火逆,难治。卒视无所见者死。(清阳失守,邪火僭逆于上也。)瘕疝积聚之类,沉实有力可治,虚弱者死。癫狂宜滑大,忌涩小。痈疮未溃,浮滑数大为顺,沉细迟涩者逆。痉病,浮弦为阳,沉紧为阴,然过于坚强者不治。胎脉宜和滑流利,忌虚涩。

新产及崩漏宜缓弱,忌弦数。大抵新病阳病,凡属邪气有余之证,法当攻伐者,须见盛大有余之脉,乃可受攻。若见细微不足之脉,则邪盛正衰,攻邪恐伤乎正。

仲景谓阳病见阴脉者死,虽未尽然,然亦难为力矣。久病阴病,凡属正气不足之证,法当培补者,须见虚弱不足之脉,乃可受补。补之而脉之弱者渐大,虚者渐充,是阴脉转为阳脉,此仲景所谓阴病见阳脉者生也。若见强实有余之脉,则土败木贼,任补不应,或反以助邪,不可救矣。(凡败证脉脱,治后脉气以渐生复为佳。若陡然而出,如复元者必复脱不可救矣。此灯将灭而复明之义也。)再按阳病而得盛大之脉,须察其胃气之虚实,必盛大而和缓,方任攻伐。若弦多胃少,或形气不足,俱不可攻。若 瘕积聚,脉本带弦,亦须看弦中胃气仍在,且形气未损,又处不得不攻之势,方可议攻。病去六七即已,所谓大积大聚,衰其大半而止也。

脉证从舍

凡脉证不相合,必有一真一假,须细辨之。如外虽烦热,而脉见微弱者,必虚火也。腹虽胀满,而脉见微弱者,必胃虚也。虚火虚胀,其堪攻乎?此宜从脉之真虚,不从证之假实也。其有本无烦热,而脉见洪数者,非火邪也。本无胀滞,而脉见弦强者,非内实也。无热无胀,其堪泻乎?此宜从证之真虚,不从脉之假实也。如寒邪内伤,或食停气滞,而心腹急痛,以致脉道沉伏,或促或结,此以邪闭经络而然。既有痛胀等实证可掳,则脉之虚乃假虚,当从证不从脉。又若伤寒,四肢厥逆,寒战,而脉见数滑,此由内热格阴。何以知之?以病由传经渐致,并非直中阴经,从无热证转寒之理,既有数滑之脉可据,则外证之虚为假虚,亦从脉不从证也。

南北政辨

《内经》谓∶少阴所在,其脉不应。(谓沉细不应指也。)历验不然,此伪说也,不必为其所惑。

南北政辨

岐伯曰∶前部(寸也)。外者,(外谓浮候。)足太阳也,(膀胱经脉。)内者,(沉候。)足厥阴也。(肝经脉。)中部(关也。)外者,足阳明也,(胃经脉。)内者,足太阴也。(脾经脉。)后部(尺也。)外者,足少阳也,(胆经脉。)内者,足少阴也。(肾经脉。)前部中央(不浮不沉为中候。)直者,(直对斜言,观下文自明)手少阴(心经脉。)太阳也。(小肠经脉。)中部中央直者,手厥阴也。(心包络经脉。)后部中央直者,手太阴(肺经脉。)阳明也。(大肠经脉。)按此与《素问·脉要精微论》不同,殊无理。盖《内经》乃后人所撰,非出一手,故互异。但此为下文奇经八脉章本,存之。

前部横于寸口丸丸者,(横如连横之横,浮中沉一体,无异也。说详下文。丸丸犹动脉,所谓如豆也。

详动脉。横于寸口丸丸者,谓寸口脉团结滑动如丸,浮中沉皆然也。)任脉也。(《脉经》则云寸口紧细实长,下至关,为任脉。此与岐伯异,参察可也。)三部俱浮,(督脉属阳,故浮。)直上直下者,(直谓不斜,观下文自明。)督脉也。三部俱牢,(沉实也。冲为血海,阴盛故沉实。)直上直下者,冲脉也。前部(阳跷属阳,故候于寸)左右(两手也)弹者,(弦紧弹指。)阳跷也。后部(阴跷属阴,故候于尺)左右弹者,阴跷也。中部(带脉居中,故候于关)左右弹者,带脉也。从足少阴(犹言尺沉分,即上文所谓后部内为足少阴也)斜至足太阳者,(足太阳,上文属前部外,乃寸浮分也。从尺沉分上至寸浮分,与督脉三部俱浮,冲脉三部俱沉实,皆直上直下者不同,故曰斜也。)阳维也。(属阳,故始沉终浮。)从足少阳(上文言后部外者足少阳,乃尺浮分也)斜至足厥阴者,(上文言前部内者足厥阴,乃寸沉分也。)阴维也。(属阴,故始浮终沉。)甲 寸浮候 乙 关浮候 丙 尺浮候 丁 寸中候 戊 关中候巳 尺中候 庚 寸沉候 辛 关沉候 壬 尺沉候横于寸部丸丸者,任脉也。(横于寸部甲丁庚也。借算书勾股法譬之,甲乙丙直线为股,甲丁庚横线为勾,庚戊丙斜线为弦,任脉见寸口三部,如勾之横。)寸关尺俱浮者,督脉也。(甲乙丙也,如股之直。)寸关尺俱沉者,冲脉也。(庚辛壬也,亦如股之直。)从足少阴斜至足太阳者,阳维也。

(即从尺沉斜至寸浮,乃壬戊甲也,如弦之斜。)从足少阳斜至足厥阴者,阴维也。(即从尺浮斜至寸沉,乃丙戊庚也,亦如弦之斜。)按李濒湖则以脉常行之道为中,而有时偏于外而近臂廉,有时偏于内而近臂中筋间。为图明之。

所谓从足少阴斜至足太阳者,乃从尺内斜至寸外也。所谓从足少阳至足厥阴者,乃从尺外至寸内也。所谓左右弹者,即内外弹也。与愚说不同,未知孰是,请质高明。

再按奇经之病,当以证诊,勿专恃脉,其病证详针灸奇经病篇。

同类推荐
  • 太上金书玉谍宝章仪

    太上金书玉谍宝章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PHORISMS

    APHORIS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维诗集

    王维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杂着

    杂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具茨集

    具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灭世録

    灭世録

    "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在面对着即将来临的灾难时,他们总是喜欢怨天尤人。尤其是在面对着世界性的灾难时,他们总是喜欢把一切的过错全部推到别人的身上,似乎他是最清白和最无辜的那一个。也许正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需要我们去反思的东西,才会有了这本书……故事发生在一个十分混沌的地方,世界性的灾难在不期然中来到了人间。一时间,人间遍布了妖魔鬼怪的身影,惟独看不见的就是神仙。难道这个世界最终崩溃的结局已经无法避免了吗?是不是任何事情都会有个转机?也许是,也许不是这个答案并不在书里,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几个人的几段情事组成了整个故事,也许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
  • 本经逢原

    本经逢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戏说航天

    戏说航天

    幽默风趣、多年干航天经验,拟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航天人生活
  • 冰纷盛夏

    冰纷盛夏

    她是全国第一富豪的千金、全国第一强企业总裁的女儿;他,没有多大的身份背景,却为了她而创建了一个能与全国第一强企业比肩的高度。情路坎坷,悲欢离合,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本书是原版,如有雷同,就是她抄我的!
  • 8号当铺之黑暗降临

    8号当铺之黑暗降临

    有光明就有黑暗,而第八号当铺的招牌则在黑暗中经久不灭,因为欲望而产生的买卖经久不休。
  • The Trumpet-Major

    The Trumpet-Maj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学院的魔王

    医学院的魔王

    全世界的顶级魔王聚集在一个医学院,他们的目标是杀死一个叫夏安的女孩。拥有人神混血的李小钊为了保护她不得不和各路魔王战斗。成为众魔之王,重整魔界秩序,为了她,李小钊发出最强呼声。
  • 台湾兵备手抄

    台湾兵备手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锋尸

    锋尸

    远古时代,僵尸的出现差点毁灭全人类,幸好李峰得到了一本修炼的书,教会了人们修炼,拯救了人类,至此僵尸危机算是过去了,但是这并没有完。几万年后,李萧痕拜入李峰所创锋尸派,现在的锋尸派已然没落,他被认定为千年来第一个适合传承的人,但却被僵尸老祖所咬。之后僵尸开始蠢蠢欲动。阴差阳错下他可以尸道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