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6100000025

第25章 助念佛三昧品

菩萨应以此  四十不共法

念诸佛法身  佛非色身故

是偈次第略解四十不共法六品中义。是故行者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何以故。新发意菩萨。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如先说。转深入得中势力。应以法身念佛心转深入得上势力。应以实相念佛而不贪着

不染着色身  法身亦不着

善知一切法  永寂如虚空

是菩萨得上势力。不以色身法身深贪着佛。何以故。信乐空法故。知诸法如虚空。虚空者无障碍故。障碍因缘者。诸须弥山由乾陀等十宝山。铁围山黑山石山等。如是无量障碍因缘。何以故。是人未得天眼故。念他方世界佛。则有诸山障碍。是故新发意菩萨。应以十号妙相念佛。如说

新发意菩萨  以十号妙相

念佛无毁失  犹如镜中像

十号妙相者。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无毁失者。所观事空如虚空。于法无所失。何以故。诸法本来无生寂灭故。如是一切诸法皆亦如是。是人以缘名号增长禅法则能缘相。是人尔时即于禅法得相。所谓身得殊异快乐。当知得成般舟三昧。三昧成故得见诸佛。如镜中像者。若菩萨成此三昧已。如净明镜自见面像。如清澄水中见其身相。初时随先所念佛见其色像。见是像已后。若欲见他方诸佛随所念方得见诸佛无所障碍。是故此人

虽未有神通  飞行到于彼

而能见诸佛  闻法无障碍

是新发意菩萨于诸须弥山等诸山无能为作障碍。亦未得神通天眼天耳。未能飞行从此国至彼国。以是三昧力故。住此国土得见他方诸佛世尊。闻所说法常修习是三昧故。得见十方真实诸佛。问曰。如是定以何法能生。云何可得。答曰

亲近善知识  精进无懈退

智慧甚坚牢  信力不妄动

以是四法能生是三昧。亲近善知识者。能以是三昧教诲人者名为善知识。应加恭敬勤心亲近莫有懈怠废退舍离则得闻是深三昧义利智通达智不失智。名为坚牢信根深固。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人无能倾动。名为信力不可动。如是四法。能生三昧。复次

惭愧爱恭敬  供养说法者

犹如诸世尊  能生是三昧

惭愧爱恭敬者。于说法者深生惭愧。恭恪爱乐供养如佛。如是四法能生是三昧。复次初四法者。一于三月未尝睡眠。唯除便利饮食坐起。二于三月乃至弹指不生我心。三于三月经行不息。四于三月兼以法施不求利养。是为四。复有四法。一能见佛。二安慰劝人听是三昧。三常不贪嫉行菩提心者。四能集菩萨所行道法。是为四。复有四法。一造作佛像乃至画像。二当善书写是三昧经。令信乐者得已诵读。三教增上慢人令离憎上慢法。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当护持诸佛正法。是为四。复有四法。一少语言。二在家出家不与共住。三常系心取所缘相。四乐远离空闲静处。是为四。初五法者。一无生忍法。厌离一切诸有为法。不乐一切诸所生处。不受一切诸外道法。恶厌一切世间诸欲乃至不念何况身近。二心常修习无量诸法定在一处。于诸众生无有嗔碍。心常随顺行四摄法。三能成就慈悲喜舍不出他过。四能多集佛所说法如所说行。五清净身口意业及见。是为五。复有五法。一乐如经所赞布施无有悭心。乐说深法无所吝惜亦能自住。二忍辱柔和同住欢喜。恶口骂詈鞭捶缚等。但推业缘不恚他人。三常乐听是三昧读诵通利为人解说令流布增广勤行修习。四心无妒嫉。不自高身不下他人。除眠睡盖。五于佛法僧宝信心清净。于上中下坐深心供奉。他有小恩常忆不忘。常住真实语中。是为五复次

出家诸菩萨  所学三昧法

在家菩萨者  是法应当知

若在家菩萨欲修习是三昧一当深以信心。二不求业果报。三当舍一切内外物。四归命三宝。五净持五戒无有毁缺。六具足行十善道。亦令余人住此法中。七断除淫欲。八毁呰五欲。九不嫉妒。十于妻子中不生爱着。十一心常愿出家。十二常受齐戒。十三心乐住寺庙。十四具足惭愧。十五于净戒比丘起恭敬心。十六不悭吝法。十七于说法者深爱敬心。十八于说法者生父母大师想。十九于说法者以诸乐具敬心供养。二十知恩报恩。如是在家菩萨。住如是等功德者。则能学是三昧。出家菩萨修习是三昧法者。所谓一于戒无毁疵。二持戒不杂污。三持戒不浊。四清净戒。五无损戒。六不取戒。七不依戒。八不得戒。九不退戒。十持圣所赞戒。十一持智所称戒。十二随波罗提木叉戒。十三具足威仪行处。十四乃至微小罪心大怖畏。十五净身口意业。十六净命。十七所有戒尽受持。十八信乐甚深法。十九于无所得法心能忍。空无相无愿法中心不惊。二十勤发精进。二十一念常在前。二十二信心坚固。二十三具足惭愧。二十四不贪利养。二十五无嫉妒。二十六住头陀功德。二十七住细行法中。二十八不乐说世间俗语。二十九远离聚语。三十知报恩。三十一知作恩报恩者。三十二于和上阿阇梨所生恭敬忌难心。三十三破除憍慢。三十四降伏我心。三十五善知识难遇故勤心供给。三十六所从闻是法处。若得经卷若口诵处。于此人所生父母想善知识想大师想大惭愧爱敬想。三十七常乐阿练若。三十八不乐住城邑聚落。三十九不贪着檀越善知识家。四十不惜身命。四十一心常念死。四十二不存利养。四十三于诸物中心不染着。四十四无所渴爱。四十五守护正法。四十六不着衣钵。四十七不畜遗余。四十八但欲乞食。四十九次第乞食。五十常知惭愧心常有悔。五十一不畜金银珍宝钱财。离诸不善悔。五十二心无缠垢。五十三常行慈心。五十四除断嗔恚。五十五常行悲心。五十六除断爱着。五十七常求利安一切世间。五十八常怜愍一切众生。五十九常乐经行。六十除却睡眠。出家菩萨住如是等法中。应修习是三昧。复次

余修三昧法  亦应如是学

能生是般舟三昧。余助法亦应修习。何等是。一缘佛恩常念在前。二不令心散乱。三系心在前。四守护根门。五饮食知止足。六初夜后夜常修三昧。七离诸烦恼障。八生诸禅定。九禅中不受味。十散坏色相。十一得不净相。十二不贪五阴。十三不着十八界。十四不染十二入。十五不恃族姓。十六破憍慢。十七于一切法心常空寂。十八于诸众生生亲族想。十九不取戒。二十不分别定。二十一应勤多学。二十二以是多学而不憍慢。二十三于诸法无疑。二十四不违诸佛。二十五不逆法。二十六不坏僧。二十七常诣诸贤圣。二十八远离凡夫。二十九乐出世间论。三十修六和敬法。三十一常修习五解脱处。三十二除九嗔恼事。三十三断八懈怠法。三十四修八精进。三十五常观九相。三十六得大人八觉。三十七具足诸禅定三昧。三十八于此禅定无所贪无所得。三十九听法专心。四十坏五阴相。四十一不住事相。四十二深怖畏生死。四十三于五阴生怨贼想。四十四于诸入中。生空聚想。四十五于四大中生毒蛇想。四十六于涅槃中生寂灭想安隐乐想。四十七于五欲中生涎唾想。心乐出离。四十八不违佛教。四十九于一切众生无所诤讼。五十教化众生令安住一切功德。复次

如是三昧报  菩萨应当知

菩萨行是般舟三昧。果报亦应知。问曰。修习是三昧得何果报。答曰。于无上道得不退转报。复次如经所说果报。佛语颰陀婆罗菩萨。譬如有人能摧碎三千世界地皆如微尘。又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草木花叶一切诸物皆为微尘。颰陀婆罗。以一微尘为一佛世界。有尔所世界皆满中上妙珍宝以用布施。跋陀婆罗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布施因缘得福多不。甚多世尊。佛言。颰陀婆罗。我今实语汝。若有善男子。得闻诸佛现前三昧。不惊不畏其福无量。何况信受持读讽诵为人解说。何况定心修习。如一构牛乳顷。颰陀婆罗。我说此人福德尚无有量。何况能得成是三昧者。佛又告颰陀婆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劫尽时设堕此火火即寻灭。颰陀婆罗。持是三昧者。若有官事。若遇怨贼师子虎狼恶兽恶龙诸毒虫等。若夜叉罗刹鸠槃荼毗舍阇等。若人非人等。若害身若害命若毁戒。无有是处。若读诵为人说时亦无衰恼。唯除业报必应受者。复次颰陀婆罗。菩萨受持读诵是三昧时。若得眼耳鼻舌口齿病风寒冷病如是等种种余病。以是病故而失寿命无有是处唯除业报必应受者。复次颰陀婆罗。若人受持读诵是三昧者。诸天守护诸龙夜叉摩睺罗伽人非人四天王帝释梵天王诸佛世尊皆共护念。复次是人皆为诸天所共爱念乃至诸佛皆共爱念。复次是人皆为诸天所共称赞乃至诸佛皆共称赞。复次诸天皆欲见是菩萨来至其所。乃至诸佛皆欲见是菩萨来至其所。复次是菩萨受持是三昧者。所未闻经自然得闻。复次是菩萨得是三昧者。乃至梦中皆得如是诸利益事。颰陀婆罗。菩萨若我一劫若减一劫。说受持读诵是三昧者功德不可得尽。何况得成就者。颰陀婆罗。如人于百岁中身力轻健其疾如风。是人百岁行不休息。常至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于汝意云何。是人所诣十方有人能数知里数不。颰陀婆罗言。不可数也。唯除如来舍利弗阿惟越致余不能知。颰陀婆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是人所行处满中真金布施。若有人但闻是三昧。以四种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求多闻。如过去诸佛行菩萨道时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今现在菩萨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未来诸佛行菩萨道时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过去未来现在菩萨所行三昧。我亦随喜皆为得多闻。我亦如是求多闻故。随喜是三昧。颰陀婆罗。是随喜福德。于上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是三昧得如是无量无边果报。复次

是三昧住处  少中多差别

如是种种相  皆当须论义

是三昧所住处。少相中相多相。如是等应分别。知是事应当解释。住处者。是三昧或于初禅可得。或第二禅或第三禅或第四禅可得。或初禅中间得势力。能生是三昧。或少者人势力少故名为少。又少时住故名为少。又见少佛世界故。名为少。中多亦如是。说是三昧或说有觉有观。或无觉有观。或无觉无观。或喜相应。或乐相应。或不苦不乐相应。或有入出息。或无入出息。或定是善性。或有漏。或无漏。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非欲界。或非色界。或非无色界系。是三昧是心数法。心相应。随心行法。共心生法。非色。非现。能缘。非业。业相应。随业行。非先世业果报。除因报。可修可知可证。亦以身证亦以慧证。或可断或不可断。有漏应断。无漏不可断。知见亦如是。不与七觉合。如是一切诸分别三昧义。皆应此中说。复次修习是三昧得见诸佛。如说

得见诸佛已  勤心而供养

善根得增长  能疾化众生

供养名心意清净。恭敬欢喜念佛有无量功德。以种种赞叹名口供养。敬礼华香等名身供养。是故福德转更增长。如谷子在地雨润生长。疾教化者令众生住三乘中。如是菩萨增长善根

以初二摄法  摄取诸众生

后余二摄法  未尽能信受

初二者布施爱语。利益同事名为后二。是菩萨在初地。不能具解故。但能信受

尔时诸善根  回向于佛道

如彼成炼金  调熟则堪用

智慧火所炼故。于菩萨所行事中。善根成熟则堪任用

同类推荐
  • 明朝小史

    明朝小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夏书事

    西夏书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神魔小说,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全书充满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奇谲瑰丽的场面,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水遁、土遁、风火轮、火尖枪……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其中姜子牙、李靖、哪吒、杨戬、雷震子、土行孙等形象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而究其实质,这其实是在神话式世界观指导下,向人们诉说上古的民族之战——商周战争。
  • 中论序疏

    中论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已消逝

    已消逝

    不想让这一切被自己遗忘,唯一的青春。——姬兰熙
  • 快穿之男主到本女配的碗里来

    快穿之男主到本女配的碗里来

    她是超15高位面蛋定大陆千年以来最废材的一个,2百年还未破壳,成为蛋定大陆人人视作瘟神的存在,一次被人设计掉落悬崖,受尽世界冷暖的她不甘心就这么死了;于是求生的怨念引来了蛋定大陆最高的神,以她4百年的自由为代价,签订了穿越各个位面攻略神指定的人物的契约,为了破壳,不再废材,她踏上了攻略的旅程。
  • 虫仆

    虫仆

    林氏家族在一场阴谋中被毁灭,“唯一”逃出的林坤决定向联邦复仇,但在逃亡到曾经作为人类第二希望的星球上时,更多的意外发生了,随着虫卵的孵化,更大的漩涡将他卷入其中……(原名虫祭、取祭品,重名已改,另本书虫族仅代指那种虫族而不是那种虫族诶嘿嘿你们懂的。)
  • 神幻飘移

    神幻飘移

    一个梦幻,让我重拾记忆……一个召唤,让我承载使命……
  • 玄冥界之兄弟

    玄冥界之兄弟

    前世之因,今世之果,一人一剑,相伴天涯。
  • 杀手是女友

    杀手是女友

    在一个静静的晚上,一个叫魏智超的人救了个叫肖梦霞的女人,她异常美丽,魏智超把她带回了家,医治好了她魏智超就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 废柴逆天:邪王,乖乖来

    废柴逆天:邪王,乖乖来

    21世纪佣兵的王者,一朝穿越到古代,成为众所周知的废柴,人人避之,但她真的是废柴吗?他,世世代代的王者,人人敬之,最后只倾心于她。她,废柴?他,王者?他与她携手走过这一世的人生。
  • 法爷的自我修养

    法爷的自我修养

    艾萨克·牛顿,傅戈蓝国传奇大魔法师,精通防护、塑能、咒法系魔法,后皈依光明神教,爵士,皇家魔法协会会长,决斗达人。和莱布尼兹共享了创造大裂解术的荣誉,塑能系魔法理论的奠基人,提出了魔法惯性原理、魔法控制原理和魔法对冲原理。孩子,拿好这本五年施法三年模拟,别以为穿越了就能躲开我!吊打战士,欺负牧师,鄙视术士,这不过是法爷的自我修养而已!世界观部分参考DND,还有部分克苏鲁,也有一些托尔金。
  • 王者荣耀之王者之魄

    王者荣耀之王者之魄

    王者荣耀可谓是一款任何年龄都可以玩的游戏,挑事不打架,solo。。。让我们看看国民女汉子怎么带领她的团队登上国服第一!韩服第一是否能被她争取到?尽情期待!
  • 系统之逗比重生记

    系统之逗比重生记

    成绩?本来就是学霸啊!没有金手指?自己做一个!系统不牛逼?自立自强,翻身做主人!没有男朋友?额,没有就没有嘛。目标:逗比重生,不抛弃,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