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4100000026

第26章 汗病

大意汗乃心液。在内为血。在外为汗。肾复主液。在内为液。在外亦为汗。故自汗必由心肾虚而得之。(医圣)内因自汗者。卫气不固。荣血渗泄。(医鉴)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素问)外候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躁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症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心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多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脾虚自汗。倦怠少食。(汇补)汗分冷热自汗有冷有热。阴虚阳凑者。发热自汗。汗出必热。阳虚阴凑者。厥冷自汗。汗出必冷。然有火邪亢极。反兼水化而汗冷者。又有相火出于肾中。挟水化而汗冷者。不可不审。(汇补)汗多亡阳气虚则外寒。虽见热中。蒸蒸为汗。终传大寒。(经文)此因汗多亡阳。重虚其表。阳虚极矣。故为寒中。凡病甚虚极之人。多有头面汗出淋漓。口鼻皆冷。手足青色。气促不止。急欲温补以追欲绝之阳。并外用扑法。亦有生者。迟则不及矣。(汇补)脉法浮而濡者为汗。在寸为自汗。在尺为盗汗。自汗之脉微而弱。为阳衰。盗汗之脉细而涩。为阴弱。(汇补)治法阳虚自汗。宜补肺。然有扶阳而不愈者。乃表虚汗无以外卫也。当敛表以实之。心虚自汗。宜安神。然有补心而不愈者。乃血虚而汗无以退藏也。当养血以调之。汗出于脾。湿气盛也。当燥之。然有补脾胜湿而不愈者。乃火气蒸腾也。当先清其热。汗出于肾。阳加阴也。当清之。然有凉血养血而不愈者。乃相火作汗也。

当滋其阴。肝主疏泄而自汗者。当调血清火。胃经气热而自汗。宜导痰通滞。此治杂病自汗之法也。若夫伤风伤湿而汗者。当发汗以解外。温病热病而自汗者。当寒凉以清中。又非前法并论也。(汇补)治分五脏肺虚者。护其皮毛。脾虚者。壮其中气。心虚者。益其血脉。肝虚者。禁其疏泄。肾虚者。固其封藏。五脏之内。

酌其宜温宜清宜燥宜润而用之。惟存乎临症之顷也。(汇补)死症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灵枢)凡汗出发润。汗出如油。汗出如珠。汗多喘满。汗雨淋漓。皆不治也。(汇补)用药阳虚。用建中汤、参附汤。表虚。用桂枝加囗术汤。心虚。用归脾汤。肝火。用逍遥散。肾虚。用地黄安肾丸。相火。用当归六黄汤。湿胜。用羌活胜湿汤。痰病。用理气降痰汤。凡虚症服诸药汗不止者。重加枣仁。有微热者。

加石斛。劳役气虚。寒热倦怠。少食自汗。脉虚大。或沉细。补中益气汤。去升、柴。加五味、麻黄根。火气上蒸。胃湿作汗者。凉膈散。湿热自汗。卫气虚弱。不任风寒者。调卫汤。痰实膈滞。寒热自汗。能食便秘。脉实者。大柴胡汤下之。大抵气热汗出。多是有余之症。

【附盗汗】盗汗者。睡则出汗。醒则渐收。因阴气空虚。睡则卫气乘虚陷入阴中。表无护卫。荣中之火。独旺于外。蒸热而汗。醒则气周于表而汗止。此症多见于虚劳之人。阴气损伤。宜养荣清热。若大病之后。新产之余。及久出盗汗不止。则阳气亦虚。宜补气固阳。固阳能生阴。气为水母。甘温化气。阴液斯敛。若拘泥济阴。乌能卫外。故表而出之。(汇补)【附头汗】头汗者。以六阳之脉。上循于头。三阴之经。至颈而还。阴虚阳浮。故汗出头颈。不能周身。有相火迫其肾水上行心之分野者。有阳气失所根据附飞越于高巅者。有寒湿相搏者。有瘀血内蓄者。若关格小便不通而头汗者。难治。及阳脱唇舌口鼻清冷而头汗者。亦不治。(医统)【附饮食汗】饮食汗者。因正气空虚。反为饮食囗悍之气所胜。故食入汗出。久不已。则心气耗散。令人消渴偏枯。宜安胃汤敛之。(医统)又饮酒中风。头面多汗。食则汗甚。常不可单衣。身常濡。口干善渴。名曰漏风。盖头为诸阳之会。酒性亦阳。所以饮必见面。醉后阳气升头。毛窍亦开。当风坐卧。风邪入之。故多汗。宜实表。(汇补)【附心汗】心汗者。圆圆一片。只在心膛。因忧思惊恐以伤其心。宜敛神益气。归脾汤主之。或用猪心一具。带血破开。

入人参、当归末一两。煮熟。去药食之。仍以艾煎汤。调茯苓末一钱服。

【附阴汗】酒色过度。每多阴汗。用六味地黄汤。加山栀、柴胡。有房劳汗出中风。下体多汗。不能劳事。十味锉散。加黄柏。(汇补)汗病选方黄囗建中汤囗治阳虚自汗。

黄囗桂枝(各一钱半)囗白芍(三钱)囗甘草(一钱)生姜、饴。水煎。

当归六黄汤囗治阴虚盗汗。

当归囗生地囗熟地囗黄柏囗黄芩囗黄连(各一钱)囗黄囗(二钱)水煎。

玉屏风散囗治虚炎自汗。

防风囗黄囗(各一钱)囗白术(一钱)水煎。

实表散(澹寮)囗治腠虚冷汗。

附子(炮)囗肉苁蓉囗细辛囗五味子(各一钱)与黄囗建中汤合用。加小麦。水煎。

羌活胜湿汤囗治湿胜自汗。

炙甘草(三钱)囗黄囗(一钱)囗生草(五分)囗黄芩(生)囗炒黄芩(各三分)囗人参(三钱)囗川芎囗本囗防风(各三分)囗独活(二分)囗升麻囗柴胡(各五分)囗细辛囗蔓荆(各三分)囗薄荷(一分)水煎服。

理气降痰汤囗治痰病自汗。

桔梗囗枳壳囗橘红囗半夏囗茯苓囗香附囗贝母(各一钱二分)囗甘草囗桂枝(各五分)防己黄囗汤(仲景)防己(五分)囗黄囗(钱半)囗白术(七分)囗甘草(五分)姜、枣水煎。

安胃汤黄连囗五味子囗乌梅肉囗生甘草(各五分)囗熟甘草(三分)囗升麻梢(二分)水煎。

归脾汤(方见中风)封脐法囗用五倍、明矾为末。津液调封脐中。一宿即止。女人津唾更佳。

扑粉法囗用牡蛎、白术、麦麸、麻黄根、囗本、糯米、防风、白芷等末。绢包。周身扑之。

快捷方式法囗用青桑叶一味。乘露采。焙干为末。二钱。空心。温米汤饮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倾尽天陌尽苍穹

    穿越之倾尽天陌尽苍穹

    21世纪绝世特工,穿越竟成紫府废材嫡女!灵力尽灭,窝囊废才....那一双剪水的清眸再度睁开,天地苍穹亦为之更迭!溺水若梦,卧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浮生若梦....七世轮回,相思成疾。你曾道:"你若为神,我便为魔!弑尽天下生灵;你若为魔,我便为神!诛亡天下邪气!"可今世,天意弄人,你为妖,我为魔......曼珠沙华开了一世又一世,你眉眼如画,一笑倾城:"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天要亡我,那我定要逆天而行!"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卦不敢算尽,惧天命无常....那你可知,被斩断的七世情缘,今生今世又该何去何从......
  • 三国天下之刃

    三国天下之刃

    霸王项羽麾下神秘小将,随项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实姓名。只知道楚军叫他玉麒麟,他是影子是死神更是八千江东子第兵两大头领之一,公元202年项羽自尽于乌江可他却下落不明,什么原因让历史埋没他的痕迹?是永久的消散还是数百年后回归。同为乱世的三国,同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命运让他来到这里是崛起还是沉默,是走上亡汉复楚还是解救苍生
  • 穿越之:呆萌皇后VS霸道皇上

    穿越之:呆萌皇后VS霸道皇上

    咳咳咳,没错,她艾琳儿穿越了,不仅穿了,还穿越到了一个不受宠的皇后身上。嘿嘿~既然都已经穿了,那就让俺来个咸鱼翻身,重新夺回皇上的宠爱好不好啊?贱人!敢暗算我,活滴不耐烦了是吧?小心俺让皇上把你打入冷宫!
  • 魔王蜜宠:腹黑老公呆萌妻

    魔王蜜宠:腹黑老公呆萌妻

    五岁那年,她捡到他,小手在他的头上比了比,声音脆脆道,“我比你高,你要叫我姐姐哦。”他傲娇,本王子997岁了好不好!却无奈她眼神太过呆萌可爱,还是跟她回家。八岁那年,她发现他竟然深夜溜出家门,悄悄跟上。那是她第一次看见他笑,只是从此,他失踪十年。十八岁那年,她第一次溜进酒吧竟然悲催的喝醉了,恰好被他所救。至此,魔界之王夜幻开启了他长达万年的宠妻之旅……
  • 我们的盛夏

    我们的盛夏

    见证了青春的篇章,一幕幕发生在昨天的青春贴片,这里有我们的校园,这里有我们的爱情,这里有我们的友情,这里有我们一去不复返的青春记忆。
  • 星炎大帝

    星炎大帝

    一个古武界的凡人,却不能修习大陆上的任何武技,皆因自身隐藏着惊天秘密,变态的肉体力量,吞噬能量的可怕功法,掌控一切的八卦之域,甚至神秘的阵法,灵符,皆在自己的阴阳演变之中,且看一介凡人,如何突破自我,一步一步发掘自身的秘密,踏步武道巅峰,最终凌驾于众神之上,成就一代大帝的故事。
  • 贯通九界

    贯通九界

    九界,神话传说中的地方,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真实存在。然而,在末日降临之日,九界同现之时,已经没有谁去怀疑了。同时,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也没有人有那个精力与闲情去关注了。
  • 适莽苍

    适莽苍

    权谋军略小说,权谋斗智为主,谍探军略为辅,冷兵器时代,言情也有一点,很少,如果喜欢历史小说的人应该会喜欢,倒不是军事小说,因为只写军事没有多少优势,反正如果你喜欢历史小说那个口味,带权谋斗智的,应该会比较喜欢这个。不过如果断断续续看,就容易看不懂,因为智计等等都是前后连贯铺陈的,有的智计比较烧脑,
  • 我的末日世界

    我的末日世界

    一块石头砸中了陈铭的脑袋,没想到这块石头中竟然存在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正值末世,丧尸横行,陈铭拥有随意穿梭于两个世界的能力。黄金变成废金属,珠宝变成破石头……一桶泡面能换上一桶翡翠,一小块面包能换上一大块黄金。漂亮妹子只需要半袋大米,简直不能忍啊!“你还是跟着爷吧,爷保证你吃香的喝辣的,麻辣烫管饱!”
  • 狂想传说三部曲之圣锏

    狂想传说三部曲之圣锏

    感谢长久以来支持汪眸的书迷,汪眸已在由起点转站《小说阅读网》,并获得小说阅读网的A签。如果喜欢本书的书迷想继续观看本书可以登陆一小说阅读网搜索书名《狂想传说三部曲之圣锏》78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