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3600000011

第11章 伤暑

《此事难知》伤暑有二∶动而伤暑,心火大盛,肺气全亏,故身脉洪大。动而火胜者,热伤气也,辛苦人多得之,白虎加人参汤。静而伤暑,火胜金位,肺气出表,故恶寒脉沉疾。静而湿胜者,身体重也,安乐之人多受之,白虎加苍术汤。伤暑必自汗背寒面垢,或口热烦闷,或头疼发热,神思倦怠殊甚,暑伤气而不伤形故也。

但身体不痛,与感风寒异。宜香薷饮、香薷汤、六和汤。呕而渴者,浸冷香薷汤,或五苓散兼吞消暑丸。呕不止者,枇杷叶散去茅根,吞来复丹。呕而痰,却暑散吞消暑丸,或小半夏茯苓汤,或消暑饮。泻而渴,生料平胃散和生料五苓散各半帖,名胃苓散。或理中汤加黄连,名连理汤。泻定仍渴,春泽汤,或缩脾饮。泻而腹痛有积者,生料五苓散、藿香正气散匀各半帖。若泻虽无积,其腹痛甚,生料五苓散加木香七分,或六和汤加木香半钱。或不加木香,止与二药煎熟去滓,调下苏合香丸。又有不泻而腹干痛者,六和汤煎熟调苏合香丸。泻而发热者,胃苓散。泻而发渴者,胃苓散兼进缩脾饮。泻渴兼作未透者,汤化苏合香丸,吞来复丹。或研来复丹作末,白汤调下。已透者,香薷饮。感冒外发热者,六和汤、香薷汤、香薷饮。

身热烦者,五苓散,或香薷汤加黄连一钱。热而汗多畏风甚者,生料五苓散。热而渴者,五苓散兼进缩脾饮。暑气攻里,热不解,心烦口干,辰砂五苓散,或香薷饮加黄连一钱。若大渴不止,辰砂五苓散吞酒煮黄连丸。暑气攻里,腹内刺痛,小便不通,生料五苓散加木香七钱,或止用益元散。冒暑饮酒,引暑入肠内,酒热与暑气相并,发热大渴,小便不利,其色如血,生料五苓散去桂加黄连一钱,或五苓散去桂吞酒煮黄连丸。暑气入肠胃,而大便艰涩不通者,加味香薷饮,仍佐以三黄丸。

暑气入心,身烦热而肿者,辰砂五苓散,或香薷饮加黄连一钱。伤暑而伤食者,其人头疼背寒,自汗发热,畏食恶心,噫酸臭气,胸膈痞满,六和汤倍砂仁。若因暑渴,饮食冷物,致内伤生冷,外伤暑气,亦宜此药。暑先入心者,心属南方离火,各从其类。小肠为心之腑,利心经暑毒使由小肠中出,五苓散利小便,为治暑上剂也。

有伤于暑,因而露卧,又为冷气所入,其人自汗怯风,身痛头痛,去衣则凛,着衣则烦,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并宜六和汤内加扁豆、砂仁。一方用薷香,一方用紫苏,正治已感于暑,而复外感于风寒,或内伤生冷,以藿香、紫苏兼能解表,砂仁、扁豆兼能温中。然感暑又感冷,亦有无汗者,只宜前药。若加以感风,则断然多汗,审是此症,宜生料五苓散,内用桂枝为佳。市井中多有此病,往往日间冒热经营,夜间开窗眠卧,欲取清凉,失盖不觉,用药所当详审。有此症而发潮热似疟犹未成疟者,六和汤、养胃汤各半帖,相和煎。有此症而鼻流清涕,或鼻孔热气时出者,六和汤加川芎半钱,羌活、黄芩各七分。有因伤暑,遂极饮以冷水,致暑毒留结心胸,精神昏愦,语音不出者,煎香薷汤化苏合香丸。若先饮冷后伤暑者,五苓散主之。此必心下痞 ,生姜汤调服佳。或四君子汤调中亦可。中和后,或小便不利,或茎中痛,宜蒲黄三钱,滑石五钱,甘草一钱。有因伤暑,用水沃面,或入水洗浴,暑湿相搏,自汗发热,身重,小便不利,宜五苓散。伤暑而大汗不止,甚则真元耗散,宜急收其汗,生料五苓散倍桂,加黄 如术之数。伤暑自汗,手足厥冷者,煎六和汤调苏合香丸。伤暑自汗,手足时自搐搦者,谓之暑风。缘已伤于暑,毛孔开而又邪风乘之,宜香薷饮或香薷汤,并加羌活一钱。痰盛者,六和汤半帖和星香散半帖。暑月身痒如针刺,间有赤肿处,亦名暑风。末子六和汤和消风散酒调服。暑风而加以吐泻交作者,六和汤、藿香正气散各半帖,加全蝎三个。

有暑毒客于上焦,胸膈痞塞,汤药至口即出,不能过关,或上气喘急,六和汤浸冷,调入麝香少许。伏暑烦渴而多热痰者,于消暑丸中每两入黄连末二钱,名黄连消暑丸。或二陈汤,或小半夏茯苓汤,并可加黄连一钱。暑气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内外俱热,烦躁自汗,大渴喜冷,宜香薷饮加黄连一钱,继进白虎汤。若服药不愈者,暑毒深入,结热在里,谵语烦渴,不欲近衣,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当用调胃承气汤,或三黄石膏汤。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疼。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利出黄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不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气相搏,必加之以迟迟,病虽互换少差,其天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热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身热自汗。以黄 甘温补之为君。人参、陈皮、当归、甘草甘微温,补中益气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利而除湿,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热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以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辛苦寒,借其气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人参、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伤于庚金为佐,名曰清暑益气汤。此病皆由饮食劳倦,伤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但药中犯泽泻、猪苓、茯苓、灯心、通草、木通淡味渗利小便之类,皆从时令之旺气,以泄脾胃之客邪,而补金水之不及也。此正方已是从权而立之。若于其时病湿热脾旺之证,或小便已数,肾肝不受邪者,若误用之,必大泻真阴,竭绝肾水,先损其两目也。复立变证加减法于后。如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发阳气,伏于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必用当归和血,少用黄柏以益真阴。如脾胃不足之证,须少用升麻,乃足阳明、太阴引经之药也。使行阳道,自脾胃中右迁,少阳行春令,生万物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诸经右迁,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之和气也。如脾虚缘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气受邪,为热所伤,必须用黄 最多,甘草次之,人参又次之,三者皆甘温之阳药也。脾始虚肺气先绝,故用黄 之甘温,以益皮毛之气而闭腠理,不令自汗而损元气也。上喘气短懒言语,须用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须用炙甘草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甘草最少,恐滋满也。若脾胃之急痛,并脾胃大虚,腹中急缩,腹皮急缩者,却宜多用。经曰∶急者缓之。若从权、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迁之邪坚盛,卒不肯退,反致项上及臀尻肉添而行阴道,故引之以行阳道,使清气出地,右迁而上行,以和阴阳之气也。若中满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参,口干嗌干者加干葛。如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且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 。 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是由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乱于胸中,使周身血气逆行而乱。经云∶从下上者,引而去之。

故当加辛温、甘温之剂生阳,阳生而阴长也。或曰甘温何能生血,又非血药也。曰∶仲景之法,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也。更加当归和血,又宜少加黄柏以救肾水,盖甘寒泻热火,火减则心气得平而安也。如烦乱犹不能止,少加黄连以去之。盖将补肾水,使肾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阳气也。如气浮心乱,则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得烦减、勿再服,以防泻阳气之反陷也。如心下痞,亦少加黄连。

气乱于胸,为清浊相干,故以陈皮理之,能助阳气之升而散滞气,又助诸甘辛为用。

故长夏湿土客邪火旺,可从权加苍术、白术、泽泻,上下分消其湿热之气。湿气大胜,主食不消化,故食减不知谷味,加炒曲以消之。复加五味子、麦门冬、人参泻火益肺气,助秋损也。此三伏中长夏正旺之时药也。

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甚,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软,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不足,故或热厥而阴虚,或寒厥而气虚。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视物 无所见,小便频数,大便难而秘结、胃脘当心而痛,两胁痛,或急缩,脐下周遭如绳束之急,甚则如刀刺,腹难舒伸,胸中闭塞,时显呕哕,或有痰嗽,口沃白沫,舌强腰背腹皆痛,头痛时作,食不下,或食入即饱,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阴气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气之热助本病也。乃庚大肠、辛肺金、为热所乘而作,当先助元气,治庚辛之不足,黄 人参汤主之。

夫脾胃虚弱,至六七月间,河涨霖雨,诸物皆润,人汗 衣,身重短气,甚则四肢痿软,行步不正,脚欹眼黑欲倒者,此肾水与膀胱俱竭之状也。当急救之,滋肺气以补水之上源,又使庚大肠不受邪热,不令汗大泄也。汗泄甚则亡津液,亡津液则七神无所根据。经云∶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津者、庚大肠所主,三伏之义,为庚金受囚也。若亡津液汗大泄,湿今亢甚,则清肃之气亡,燥金受囚,风木无制,故风湿相搏,骨节烦疼,一身尽痛,亢则害,承乃制也。孙思邈曰∶五月常服五味子,是泻丙火,补庚金大肠,益五脏之元气。壬膀胱之寒已绝于巳,癸肾水已绝于午,今更逢湿旺,助热为邪,西方、北方之寒清绝矣。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元之真气,非补热火也,今人夏食寒是也。为热伤元气,以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门冬之苦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当此之时,无病之人,亦或有二症,况虚损、脾胃有宿疾之人,遇此天暑,将理失所,违时伐化,必困乏无力,懒语气短,气弱气促,似喘非喘,骨乏无力,其形如梦寐,朦朦如烟雾中,不知身所有也,必大汗泄。若风犯汗眼皮肤,必搐项筋,皮枯毛焦,身体皆重,肢节时有烦疼,或一身尽疼或渴或不渴,或小便黄涩,此风湿相搏也。头痛或头重,上热壅盛,口鼻气短气促,身心烦乱,有不乐生之意,情思惨凄,此阴胜阳之极也。

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厥者,四肢如在火中者为热厥,四肢寒冷者为寒厥。寒厥则腹中有寒,热厥则腹中有热,为脾主四肢故也。若肌肉濡溃,痹而不仁,传为肉痿证,证中皆有肺疾,用药之人,当以此调之。气上冲胸,皆厥证也。痿者,四肢痿软而无力也,其心烦冤不止。厥者、气逆也,甚则大逆,故曰厥逆。其厥痿多相类也。于前已立人参黄 五味子麦门冬汤中,每加白茯苓二分,泽泻四分,猪苓、白术各一分。如小便快利不黄涩者,只加泽泻二分,与二术上下分消其湿。如行步不正,脚膝痿弱,两足欹侧,已中痿邪者,加酒洗黄柏、知母三分或五分,令二足涌出气力。如汗大泄者,津脱也,急止之,加五味子六粒,炒黄柏五分,炒知母三分,不令妨其食,当以意斟酌。若妨食则止,候食进再服。取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

若汗不减不止者,于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湿面。

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庚大肠,故用寒凉以救之。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矣。步行不正,两足欹侧,以清燥汤主之。

同类推荐
  • 台宗十类因革论

    台宗十类因革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刻药师七佛供养仪轨经

    重刻药师七佛供养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分水戍

    至分水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皇清书史

    皇清书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苏悉地羯啰经

    苏悉地羯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傻妃有福

    傻妃有福

    ”臣。。。臣不敢挟恩图报,但还是恳求殿下能照顾小女,给她。。。给她一个名分,护她一世周全,不受人欺负。。。“。紫宸国第一美男,战神王爷居然要娶一个傻子为正妃,碎了天下无数少女的芳心。。。“凤离,辰王是我的“。“哎呦喂,你谁呀,想跟我抢男人,我让你找不到男人!"。"如果一定要将这些美女送给我家王爷也可以,不过要给她们带足生活费。。。“。哼!想给我男人身边塞女人也要先过了我这关”。不多废话,精彩在正文,且看“傻女”如何为了保住自己的幸福斗智斗勇,并为自己赢得精彩嚣张的人生!
  • 剑破万魂

    剑破万魂

    这里没有魔法斗气。这里是武魂的世界,以魂入武,?魂者又被严格的划分为十个等级,分别为魂士,魂灵,魂师,魂将,魂王,魂皇,魂帝,魂尊,魂圣,魂神十大境界,每一个境界,同时又分为九个小境界。
  • 凡之圣

    凡之圣

    固基培元求道——可修仙,噬灵吞魂积怨——可成魔。古往今来,为证大道,旁门有八百,左道有三千,招术有百万,借何法方以登天路,从未有定论。确唯知一法不可,此法不加寿,不炼神,不依宝——修此法者世人皆轻之鄙之,称之:逆修。
  • 我的人格

    我的人格

    你怎么知道你没有其他人格?作为一个能看见鬼怪的人,她说,这样很好啊,跟我谈恋爱就像跟几个人谈恋爱一样,而且,这么多人都喜欢她。你猜猜,现在我是第几个人格?
  • 武魂碑

    武魂碑

    望着这大好山河,看着别人快意人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不过就是救了一个人,就惹上了数不尽的麻烦。一切就像是命中注定,又像是偶然搅入死局。或许自己本该平庸一生,但是却又被强行架上了天下苍生。韩世全自嘲了两句,手中转动一把折扇,翻身上马,“走,去前面看看还有啥等着我!”
  • 天尊传人混都市

    天尊传人混都市

    青年李毅失意,爱人离弃,兄弟背叛。失神走在马路上,又被天意玩弄,被飙车族给撞残,躺在医院中,成了一个半植物人。偶遇傲世天尊,一个自诩是至强的糟老头,受其传承,成为唯一一个弟子,修宇宙最强功法《本源至尊诀》,反玩弄世间万物!圣人如何?俗话说:“圣人之下皆为蝼蚁!”,我师傅视圣人为蝼蚁!天道如何?大道又如何?我视天道、大道为刍狗。
  • 虚灵神位

    虚灵神位

    出生在秦国一个贫瘠小山村的难性少年,不甘重复父辈整日与田地为伍的日子,心怀茅山道士武道不浅的预言,游走天下,无惧无畏。举世见证一位自强不息的少年,在不屈中奋进,于逆境中成长,最终大道得证,与天地相争,成就虚灵神位。
  • 天天营养百味:风味百姓菜

    天天营养百味:风味百姓菜

    本书汇百家之所长,列举的菜式都是普通的家常菜,做法简单易学,让您可以在自家的厨房里,利用最简单的器具,轻松制作出好吃、好看、好营养、好创意的各种家常菜。您只需要举一反三,便能让普通的家常菜因独特的做法而与众不同。
  • 神殿十二骑士

    神殿十二骑士

    在黑暗的宇宙里,有一个充满了神力的金色星球,在那里住着宇宙的保护者,神殿守护神...
  • 妖狐独宠:神尊渡我

    妖狐独宠:神尊渡我

    什么?穿越到狐妖的身上,我怎么这么倒霉!什么?我的任务是扑倒神尊,不然魂飞魄散!为什么这个穿越这么艰难?不过还好,神尊大人实在是颜值爆表,呆萌可爱,先扑倒再说。不过妖神不两立,五雷聚顶之劫如何能逃?!神尊大人:“绯顔,说好的渡你,无论天界魔界我绝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