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0600000012

第12章 中风总论

秦子曰∶中风之症 卒然仆倒,昏不知人,若痰涎暂升,少顷即醒,此中之轻者。卒然倒仆,昏不知人,痰涎壅盛,口噤失音,良久不醒,渐渐沉重,此中之重者。有外感,有内伤。外感者,真中风也;内伤者,类中风也。

外感中风症

【中风之症】卒然倒仆,身热口噤,志乱神昏,四肢俱废,良久不省,《内经》名曰风痱《内经》名曰偏枯;东垣所谓中腑之稍轻者;外无六经寒热,内无便溺阻隔,无痰无喘,言语分明,惟见皮肤不仁,或麻或木,口眼 斜,东垣所谓中血脉之最轻者。以上乃外感真中风之症也。

【中风之因】或坐卧当风,风入五内,或衣单被薄,卒遇暴风,或披星戴月,风露袭人,外邪乘虚入于诸经,而中风之症作矣。

【中风之脉】左关浮弦,病在足厥阴、少阳。左寸浮弦,病在手少阴、少阳。左尺浮大,病在足少阴、太阳。右寸浮洪,病在手太阴、阳明。右关浮大,病在足太阴、阳明。右尺浮【中风之治】初起宜祛风涤邪,有表者,小续命汤、羌活愈风汤汗之;有里者,三化汤下之;表里俱见者,大秦艽汤、防风通圣散和之;痰涎壅盛者,竹沥二陈汤,合胆星汤、牛黄小续命汤 通治中风六经表症。后具河间六经加减、四时加减之法。

麻黄 人参 黄芩 白芍药 甘草 防风 杏仁 川芎 防己春,加防风;夏,倍加石膏;秋,加知母;冬,加桂枝。身痛,加羌活、秦艽。

河间云∶凡中风,不审六经加减,虽治之不能去其邪。《内经》云,开则淅然寒,阖则热而闷,知暴中风邪,宜以小续命汤,随症随经治之。

中风无汗,恶寒,脉浮紧,风中太阳经营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麻黄续命汤。

麻黄 防风 杏仁宜针太阳少明,出昆仑阳跷穴血。

中风有汗恶风,脉浮缓,风中太阳经卫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桂枝续命汤。

桂枝 白芍药 杏仁宜针风府。

中风无汗,身热不恶寒,脉洪长,风中阳明经症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曰石石膏 知母 甘草中风无汗,身热不恶风,脉缓长,风中阳明表症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干葛葛根 桂枝 黄芩宜刺厉兑,泻阳明之实清火也,针陷谷,云阳明之邪散表也。

中风无汗身凉,风中太阴经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附子续命汤。

熟附子 干姜 甘草宜刺隐白,以去太阴之贼。

中风有汗,无热,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桂附续命汤。

桂枝 熟附子 甘草宜针太溪,以去少阴之邪。

中风六经混淆,指节挛痛,麻木不仁,系手少阳、厥阴,羌活连翘续命汤。

小续命 羌活 连翘宜刺厥阴之井大敦,以通其经,灸少阳之经绝骨,以引其热。又云,古之小续命,混淆无六经之别,今各分经治,又立针刺之法。

中风外无六经形症,内无便溺阻隔,惟舌强难以言语,手足不能运动,知血弱不能养筋,宜养血舒筋,大秦艽汤主之。

又云,中风外有六经形症,先以加减小续命诸方,随症随经治之。内有便溺阻隔,复以三化汤下之。桢按∶以上诸症,乃西北真中风症,故立祛风散邪之法。以下内伤条内,有不因外风而因于调养失宜,例如河间之论火,丹溪之论痰,而实系类中风之症,以其相类,故同列之,然各有分别,不可混治。

羌活愈风汤 治表里已解,服此为善后条理。

羌活 防风 防己 川芎 独活 蔓荆子 麻黄 细辛 秦艽 柴胡 前胡 甘菊花黄 枳壳 当归 芍药 苍术 黄芩 生地 半夏 白芷 知母 甘草 地骨皮 浓朴三化汤 外无六经表症,内有便溺阻隔,以此方利之。

浓朴 大黄 枳实 羌活虚人,加人参;痰多,加胆星、半夏。

大秦艽汤 治外无六经表症,内无便溺阻隔,惟手足言语不便者。

秦艽 石膏 甘草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羌活 独活 防风 黄芩 白术 白茯苓生地 白芷 细辛 熟地天寒,加生姜;心下痞,加枳实、川黄连;夏秋,加石膏、知母;冬,加桂枝。

防风通圣散 治表里未除,以此方和解。

麻黄 石膏 桔梗 黄芩 山栀 荆芥 滑石 白术 广皮 甘草 川芎 当归身 防风大黄 芒硝 连翘 薄荷 白芍药竹沥二陈汤 治中脘痰滞。

熟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 竹沥寒,加生姜;热,加山栀、黄连。

胆星汤 治痰涎壅盛。

陈胆星 广橘红 苏子 钩藤 甘草 菖蒲里热甚,加山栀、黄连;肝胆热,加青黛、海石。

牛黄清心丸 治痰迷心窍。

真牛黄 犀角 羚羊角 辰砂 陈胆星 天竺黄 麝香 薄荷 雄黄 防风 冰片海藏清心丸 治积热迷心。

黄柏(二两) 黄连 麦冬(各一两) 龙脑(一钱)炼蜜为丸。

内伤中风论

秦子曰∶以其不因外感,故曰内伤;以其症类中风症,故亦曰中风。古人名类中风,即

内伤中风症

【中风之症】平居无故,倏尔仆倒,随即苏醒;一年半载,又复举发;三四发作,其病渐重;或犯半身不遂,口眼 斜,甚则痰涎壅闭,便溺不通;至手撒口开,遗尿不语,乃为不治。此内伤中风之症也。

【中风之因】或本元素弱,劳役过度,五志厥阳之火,煎熬真阴,阴虚则热,热则风生,风火相搏,痰涎自聚,不由外邪,其病自发;或膏粱积久,湿热之气,上熏成痰,迷其心窍,亦能倒仆,而成内伤之症。

【中风之脉】空大气虚,微细血弱,沉数沉实,膏粱积热。

【中风之治】初起脉细神清,宜活血安神,加减茯神汤。古人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指内伤中风虚者而言也。若脉数沉实,昏冒不省,先宜清火为急,安神丸;痰涎壅盛,当化痰理气,涤痰汤;膏粱积热者,清胃汤;俟诸症平安,然后养血安神。气虚者,四君子汤;血虚者,四物汤;气血皆虚,加味归脾汤。

加减茯神汤白茯神 当归 远志 麦冬 知母 羚羊角 犀角心火旺,加黄连;肺火旺,加山栀;肝火旺,加丹皮、山栀;尺脉数,加黄柏;元气虚安神丸 治痰迷心窍。

麦冬 白茯神 山药 辰砂 甘草 马牙硝 寒水石痰多,加胆星,甚则加牛黄;心火,加黄连;肺火,加黄芩;肝火,加山栀;肾火,加黄柏;虚人,加人参。

涤痰汤 治痰涎壅盛。

南星 半夏 枳实 石菖蒲 竹茹 橘红 甘草 白茯神痰不化,加竹沥、生姜;热甚,加黄连;胸满闷,加枳壳;大便闭结,加大黄;虚人,清胃汤 治胃中湿热。

川黄连 升麻 山栀 甘草四君子汤 治气虚不足。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炙甘草血虚合四物,恐凝滞不用四物,竟加当归一味。

四物汤 治血虚。

当归 白芍药 川芎 怀熟地气虚,合四君子;恐燥,加黄 ,即合当归补血汤。

归脾汤 诸症平安,此方调理。

白术 白茯神 远志 枣仁 当归 黄 广皮 白芍药 甘草 丹皮 山栀 人参《家秘》加升麻、柴胡,即合补中益气汤,以升举中气。

六淫之邪,皆能中人,非止得风邪也。故《准绳》书立卒中七条。以感而轻者名伤;感而重者名中;若忽然中倒,遍身发热,世名中风。方书充栋。惟河间立四时加减续命汤诸方,以治中风。外有六经表症,开示化方用药之妙悟,立愈风汤、通圣散,以和解有表有里之症;又立三化汤,以治内有便溺阻格,土太过之里实症;又立十全大补等,以治土不及之虚中,则散邪、和解、清里、补虚,四法全备。东垣复发卒中昏倒,偏废手足舌强语塞之类中风,而立理气开郁,疏通经络,以治气中。丹溪又补痰涎壅闭,痰火攻冲,而立竹沥、姜汁、半夏、南星等,豁痰散结,以治痰中。此皆发明卒中之症,不独外中于风,有因气郁痰迷,内伤壅闭致病者;家秘于是分外感内伤,各立一条;又发内伤卒中气郁痰迷,手足偏废,多因膏粱积热,酒湿成瘫所致。既详各条治法,又立总论于卷首,大凡着书垂后,每症之下,必要详明经系何经,病因何气。使后学有实据可凭,临症庶不数数更方,朝攻暮补,贪图

外感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之症】身发寒热,暴仆卒倒,醒后或左或右,偏废不用;或痛或木,或热或冷,二便赤涩。此外感半身不遂之症也。

【半身不遂之因】起居不慎,卫气不固,风邪入于经络,邪踞不散,气血阻绝,则半身为之废矣。

【半身不遂之脉】或病左,左手无脉。病右,右手无脉。或病左,左脉反大。病右,右脉反大。

【半身不遂之治】脉洪大者,宜祛邪涤热,大秦艽汤。外邪抑遏,脉伏不出者,加减续命汤,散其表邪;痰火壅闭经络,脉伏不出者,三化汤、导痰汤,清其壅滞,则脉出而手足自如。

大秦艽汤加减续命汤三化汤 以上三方。见前中风。

导痰汤南星 半夏 枳实 甘草 橘红

内伤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之症】或一手一指,先见麻木,一年半载,渐渐不能举动,此病起火内作,忽尔僵仆,少顷即苏,半身不能举动,此病因于火而急者。二者皆无表邪形象,故曰内伤半身不遂也。

【半身不遂之因】或气凝血滞,脉痹不行;或胃热生痰,流入经隧,踞绝道路,气血不得往还;或浩饮所伤,酒湿成瘫,则半身不遂之症作矣。

【半身不遂之脉】沉涩血痹,沉滑结痰,沉数酒湿,脉虚气亏,脉细血少。

【半身不遂之治】血痹者,活血汤;结痰者,二陈汤加竹沥、生姜;酒湿成瘫者,戒酒,服散湿热之药,葛花平胃散,或加栀、连,或栀连二陈汤;若气虚补气,血少补血。

活血汤当归 赤芍药 红花 丹皮 川芎 泽泻 郁金 木通 秦艽二陈汤 见痰饮。

葛花平胃散葛花 苍术 浓朴 广皮 甘草有热,加山栀、黄连。栀连二陈汤,即二陈汤加栀、连。

外感四肢不举

【四肢不举之症】身发寒热,内热口渴,二便赤涩,手足俱废,或痛或麻,此外感四【四肢不举之因】内气不足,起居不慎,卫外之阳已亏,外邪袭之,则手足废而不用【四肢不举之脉】浮数风热,浮紧寒伤,浮缓风伤,浮滑痰涎。初按不见,邪伏之诊【四肢不举之治】脉浮数者,防风通圣散、秦艽汤。脉浮紧者,麻黄续命汤。浮缓者,桂枝续命汤。脉弦滑者,胆星汤。左脉浮大,羌防柴胡汤。初按脉沉伏,有表邪者,续命汤散邪。久按滑疾,宜宣通壅滞,三化汤下之。

防风通圣散大秦艽汤麻黄续命汤三化汤桂枝续命汤胆星汤 以上六方见前。

羌防柴胡汤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羌活 防风

内伤四肢不举

【四肢不举之症】忽尔倒仆,手足偏枯,外无六经表症,惟内热便闭尿赤,此土太过症也。若渐至四肢无力,不偏枯,神清气爽,二便清利,此土不及症也。

【四肢不举之似因】膏粱积热,土困中央,手足本于阳明胃经,土太过则隧道壅塞,四肢不举;手足又禀气于脾土,不及则脾气亏【四肢不举之脉】右关实大,或见沉数,土太过也。虚大细缓,或见沉迟,土不及也。

【四肢不举之治】右脉滑实,土太过,枳实丸消导之。右脉沉数,大便结者,三化汤。痰尺脉沉迟,真火不足者,八味丸,温补天真。

枳实丸陈枳实 浓朴 槟榔 木香小便不通,加黄连、木通。

三化汤 见外感中风。

导痰汤 见半身不遂。

干葛清胃汤 即清胃汤加干葛。

六君子汤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

八味丸 即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

按∶半身不遂与四肢不举,大有分别。四肢不举者,有虚有实;半身不遂,悉作实邪。

夫一人之身,岂有半边虚而半边不虚者乎?此症当与口眼 斜同看,非外感六淫之邪,即内伤痰火死血。今前二条虽有气虚、血虚之说,然不过戒后人不可峻攻其邪,非教人用补药也。若外感致病,发热恶寒,此风寒也,当用羌独败毒散,辛散表邪。若发热、多汗、口渴,此风热也,当用加减防风汤。若口角流涎,胸前呕恶,此内伤痰火也,宜导痰汤,加干葛,多冲竹沥。胃家无滞者,加栀连;有滞者,合家秘保和散。大便结者,指迷丸,加玄明粉。若死血凝结,夜间作痛者,活血汤加桃仁。血中伏火,睡中盗汗者,兼用当归大黄汤。

若四肢不举,方书以二便阻涩,为诸窍壅滞,四肢或冷或麻木,全然不能举动者,土太过实症也,用三化汤等,削平土浓。若二便滑利,诸窍通滑,手足但觉乏力,别无痛苦麻木,原能略略举动者,此上不及虚症也。当补气血。夫四肢不举,有气血诸经之别,今独言土者,以手足为阳明胃土所主,四肢禀命于脾胃,举土而言,则可类推。

外感口眼斜

【口眼 斜之症】头痛目疼,身发寒热,目筋缩短,软戾拘急。此外感口眼 斜【口眼 斜之因】当风露卧,胃冷冲寒;肝主筋脉,风中肝木,则眼目拘缩;阳明主肌肉,风中肌表,则口欠唇歪。

【口眼 斜之脉】左关弦紧,风中肝胆。右关弦长,风中阳明。浮数滑大,邪伤于气。沉弦细数,邪伤于血。

【口眼 斜之治】风中肝胆,羌防四物汤。风中阳明,防风干葛汤。左 ,用羌防四物汤羌防四物汤 治风中于左,邪入厥阴,口眼 斜之症。

羌活 防风 当归 生地 川芎 白芍药身痛加秦艽、钩藤、柴胡。

防风干葛汤 治风中于右,邪入阳明,口眼 斜之症。

防风 荆芥 干葛 升麻 广皮 甘草 白芷身痛加秦艽、钩藤。

内伤口眼斜

【口眼 斜之症】外无六经形症,忽尔眼欠口 ,此内伤口眼 斜之症也。

【口眼 斜之因】金燥木枯,则肝血不足,筋急牵引,燥金太过,则子合母虚,阳明,亦必短缩,膏粱酒湿,湿热不攘,则脾火不运,筋脉软短,肌肉不仁,口眼 斜之症作矣。

【口眼 斜之脉】左关弦数,肝胆有邪;右关洪长,肠胃有热。左脉微涩,肝血不足【口眼 斜之治】左关弦数者,当归钩藤汤。右关脉弦数者,栀连平胃散。加干葛、木瓜、秦艽。膏粱积热者,干葛清胃汤。肝血不足,补肝散。脾气虚者,四君子汤。

当归钩藤汤当归 钩藤 秦艽 丹皮 防风 青皮 黄芩 柴胡 甘草栀连平胃散山栀 川黄连 熟苍术 浓朴 广皮 甘草 葛根 木瓜 秦艽干葛清胃汤升麻 川黄连 山栀 丹皮 生地 甘草 干葛四君子汤 见前内伤中风。

补肝散归身 白芍药 川芎 生地 羌活 防风阳明之脉,夹口环唇,入目络鼻。故口眼 斜,阳明主多,此系实邪之症,即同半身不遂,但当去其病邪,用不得温补堵塞。前条虽有血虚、气虚,而立补方,亦不过预防其本元耳,以内有痰涎积热,每多口眼 斜,故凡流涎口角,而 斜口眼者,悉以胃热主治,而用清胃汤、防风干葛汤;舌音不清 斜者,皆主心胃有热,而用转舌膏;大便硬为大肠燥火,而用四顺饮;即或泻或结,亦是大肠湿热,用川连枳壳汤;小便赤涩不利,为小肠燥火,即或数数欲小便者,亦为小肠湿火,用导赤各半汤;二便皆涩,八正散。大凡治病,当察何经主病,何经兼见;上观唇口眼鼻,则知上焦虚实寒热;下观二便通涩,即知下焦之虚实寒

外感口噤不语

【口噤不语之症】面色多赤,身体壮热,牙关紧闭,昏冒不知,口干唇焦,二便赤涩,此外感不语之症也。

【口噤不语之因】内有积热,外中风邪,经络不通,发热自盛,热极生痰,上熏心肺,神识昏迷,则不语之症作矣。

【口噤不语之脉】右脉滑数,肠胃有热。左关浮大,表邪未解。右脉滑实,痰凝气滞。左脉浮紧,寒邪闭结。左脉沉数,心肝有热。

【口噤不语之治】表未解者,防风通圣散减白术;表解里热者,清心丸、凉膈散、转;宜下者,三化汤下之;有痰,涤痰汤;寒邪闭结者,温中散;心肝有热,龙胆泻肝汤;若初起痰食凝结上焦,先用吐法极妙。

防风通圣散 见前。

清心丸 治热痰迷心窍。

黄连 麦冬 黄芩 龙脑 薄荷 胆星凉膈散 治热壅口噤。

山栀 连翘 薄荷 黄芩 甘草 大黄 桔梗 芒硝转舌膏 治舌音不清,语言不出。

连翘 石菖蒲 山栀 黄芩 桔梗 防风 犀角 玄明粉 甘草 柿霜 酒大黄三化汤 见前涤痰汤 治痰迷心窍。

南星 半夏 枳实 石菖蒲 竹茹 橘红 甘草 白茯神温中散浓朴 广皮 半夏 甘草 炮姜龙胆泻肝汤 见舌音不清。

内伤口噤不语

【口噤不语之症】或发热,或不发热,喉中痰声,语言不出,手足或冷或热,大便或秘或溏,此内伤不语之症也。

【口噤不语之因】或一时感气,填塞胸臆;或食气不化,痰饮胶凝;或形寒饮冷,抑遏心胸,阻其心窍;或恼怒伤肝,木火刑金,肺声不出,内伤口噤之症作矣。

【口噤不语之脉】右关沉滑,气食相凝。或见滑数,内有热结。左关弦大,肝胆有邪。左寸钩洪,心经有热。脉见迟弦,苦寒抑遏。

【口噤不语之治】右脉沉滑,导气枳壳散;右关滑数,栀连二陈汤;左关弦数,龙胆汤;左寸钩洪,导赤各半汤,若寒抑遏,大顺饮。此症实邪者多,不足者少。宜用导痰消滞汤、胆星汤,开豁痰涎,利其诸窍。

枳壳散 治胸前热结。

枳壳 桔梗 黄芩栀连二陈汤 即二陈汤加栀连。

龙胆泻肝汤 见舌音不清条。

导赤各半汤黄芩 黄连 犀角 麦冬 滑石 山栀 知母 人参 灯心 白茯神大顺饮 治口噤不语,脉沉而迟。

草豆蔻 炮姜 熟附子 广皮 白茯苓 炙甘草 熟半夏导痰消滞汤南星 半夏 枳实 橘红 浓朴 石菖蒲 竹沥 生姜 胆星汤 陈胆星 广橘红 苏子石菖蒲 嫩钩藤按∶不语之症,皆是邪结上焦,初起服导痰消滞汤,片时用探吐法最好。

外感痰壅

【痰壅之症】身热神昏,声如 睡,喘急不宁,语言不便,此外感痰壅之症也。

【痰壅之因】肺胃有热,外束风邪,热无从泄,则为喘为 ,而痰涎壅盛矣。

【痰壅之脉】脉多浮大,浮紧风寒,浮数风热,沉滑顽痰,洪滑痰热。寸口脉大,肺【痰壅之治】风寒者,加减桂枝汤;风热者,加减防风汤;痰热者,栀连二陈汤;顽痰者,导痰汤;肺壅痰喘,加减泻白散。

加减防风汤防风 荆芥 桔梗 甘草 薄荷 天花粉 半夏 连翘 山栀 黄芩 栝蒌仁加减桂枝汤桂枝 麻黄 杏仁 半夏 生姜 甘草栀连二陈汤陈皮 半夏 白茯苓 甘草 山栀 川黄连导痰汤南星 半夏 橘红 甘草 枳壳 石菖蒲加减泻白散 痰结上焦,先用吐法。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风,加防风、荆芥;寒,加麻黄、桂枝。

内伤痰壅

【痰壅之症】身无寒热,痰结心胸,上气喘逆,喉中有声。此内伤痰壅之症也。

【痰壅之因】或膏粱嗜酒,内热生痰;或饮食过饱,停留作患;或忧思郁结,五志火动;或脾气虚损,不能运化,则内伤痰壅之症作矣。

【痰壅之脉】脉多滑大,滑数积热,沉实食凝,沉滑抑遏,洪数火多,缓大脾怯。

汤、仁;脾虚不能运化,六君子汤。

胆星汤 见中风。

栀连二陈汤 见胸痛。

加味泻白散 见胸痛。

导痰汤 见半身不遂。

三化汤 见中风。

滚痰丸 见痰积腹痛。

六君子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广皮痰有虚实,若脾胃虚,不能运化水谷而成者,为虚痰。肠胃湿热,蒸酿水谷而成者,为实痰。痰壅之症,以其壅闭经络,迷塞中焦而命名,则痰壅当为实症。然脾胃虚不能运化者,间而亦有,但实痰壅闭者易治,不过消之散之而已;虚而停滞者,补之不服,逐之愈虚故也。然实痰壅塞,亦有各条分别,如发热神昏,六脉浮数,痰涎壅结,气急喘鸣,当外解表邪;无汗者,加减羌活汤、导痰消滞汤;有汗者,加减防风合涤痰汤。若外无发热,神气不昏,六脉沉滑者,则用导痰消滞汤,调家秘保和散;若大便不通者,当以导痰消滞汤加玄明粉下之;若见咳嗽喘逆,此肺气受病,当用节斋化痰丸、三子养亲汤,合泻白枳桔汤等;若肺有表邪,当用羌活泻白散、防风泻白散。

外感舌音不清

【舌音不清之症】身热口燥,面色多红,二便赤涩,神智昏沉,语言不便,此外感舌【舌音不清之因】心经热甚,则舌纵而语塞;风中厥阴,则舌卷而难言;阳明邪盛,则舌根强硬;或风寒外束,顽痰壅于胞络,则心窍不开。此外感舌音不清之因也。

【舌音不清之脉】脉多洪数。心经热者,左寸洪数。肝胆热者,左关弦数。风中厥阴,左关弦紧。阳明热盛,右脉洪数。

【舌音不清之治】心热者,导赤各半汤;肝热者,龙胆泻肝汤、小柴胡汤;肝中风寒,补肝散;阳明胃热,干葛清胃汤;大便秘结,有下症者,四顺饮。

导赤各半汤 见遗尿条。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 知母 川连 人参 麦冬 天门冬 山栀 黄芩 甘草 柴胡补肝散 见口眼 斜。

干葛清胃汤 见口眼 斜。

四顺饮当归 大黄 白芍药 枳壳

内伤舌音不清

【舌音不清之症】二便不赤,气爽神清,但觉舌不能转,此肾虚舌音不清之虚症也。

神识昏沉,语言不利,便闭口渴,此积热舌音不清之实症也。

【舌音不清之因】盖肾脉挟舌本,肾经水亏,不能上循喉咙,则失润而喑;或因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而喑;或因刺足太阴舌下中脉,出血不止而喑,此虚症之因也。或脾胃热,则舌根硬而音不清,或心肝热甚,则舌卷而音不清。此实证之因也。

【舌音不清之脉】两尺细数,肾水枯涸。刺血阴亏,左脉空虚。脾胃积热,右关洪滑【舌音不清之治】肾虚,三才丹;刺血重虚,当归补血汤;脾胃积热,转舌膏;心经有火,导赤各半汤;肝经有火,龙胆泻肝汤。

三才封髓丹天门冬 熟地黄 人参当归补血汤黄 当归转舌膏 见口噤不语。

导赤各半汤 见内伤不语。

龙胆泻肝汤 见前。

口角流涎而舌音不清,胃热也,清胃汤、栀连平胃散。口渴引饮,而舌音不清,干葛石膏汤。咳逆喘息而舌音不清,肺热也,栀连泻白散加枳桔,或凉膈散、清燥汤。肺遗热于大肠,大便闭结而舌音不清,枳桔四顺饮。上焦有痰火,舌根或硬或麻者,栀连二陈汤。上有痰火,下见大便阻滞者,指迷丸,多冲竹沥,以顺大肠。心遗热于小肠,小便赤涩而舌音不清者,导赤各半汤,大凡舌音不清,皆系上焦之热,故转舌膏为通治之方。

外感遗尿

【遗尿之症】身体发热,神志不清,小便自出而不觉,便色黄赤,此外感遗尿之症也。

【遗尿之因】外受表邪,内有积热,热极神昏,则遗尿不禁矣。

【遗尿之脉】若见浮大,外有表邪。若见沉数,里有热结。左脉弦数,外感邪热。右脉滑实,痰饮食积。

【遗尿之治】外有表邪,羌活防风汤。脉数里热者,导赤各半汤。脉实滑数,食填太仓者,枳实消滞汤。痰凝中脘者,二陈汤加石菖蒲,或导痰汤。便闭里实,有下症者,三化汤。

羌活防风汤羌活 防风 柴胡 葛根 荆芥 木通导赤各半汤 见前不语。

枳实消滞汤枳实 浓朴 神曲 广皮 莱菔子 麦芽二陈菖蒲汤半夏 广皮 白茯苓 甘草 石菖蒲三化汤 见前中风导痰汤 见前痰壅。

三化汤 见前中风。

导痰汤 见前痰壅。

内伤遗尿

【遗尿之症】神气清爽,时时遗失,似无关栏,语言轻微,饮食渐少,大便滑泄,此【遗尿之因】肾元不足,真阳不能自固,肾主闭藏,肾虚则开阖失职;真阴不足,肝火内扰,肝主疏泄,火动则溺不停蓄,而遗尿之症作矣。

【遗尿之脉】脉见散大,中气虚寒;六脉濡软,气血不足。尺脉浮大,真火外越。尺脉沉数,真阴内竭。

【遗尿之治】脉散大者,中气不足,补中益气汤。尺脉浮大者,八味肾气丸。两尺沉数者,三才汤加门冬、五味、黄柏、知母。

补中益气汤人参 白术 黄 甘草 当归 广皮 升麻 柴胡八味丸 治肾火衰败,真阳外越。

即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

三才汤天门冬 地黄 人参家秘加麦门冬、五味,以治遗精不禁。加黄柏、知母,治脉数精虚。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至尊狂兵

    至尊狂兵

    酒吧里的一次小小的冲突,牵扯出了一个来历神秘的小保安!龙有逆鳞触之即死,狼生暗刺窥之则杀!血溅五步,只为了捍卫心中那个信仰!誓要用双手为自己的女人撑起一片没有委屈的天空!一个小人物,却缔造了大人物的传奇,美人江湖,繁华背后,那是一片血雨腥风,风起乱世……
  • 腹黑校草恋上刁蛮小姐

    腹黑校草恋上刁蛮小姐

    女主沐澜遇见男主夜哲贤,从仇人变成恋人,从相知到相识再到相爱.......
  • 进化混沌

    进化混沌

    本书是以一个全新的进化体系为核心,我曾经设想自己去做这个课题研究,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需要哪些资源,大量的技术突破,于是不断的向前推导,努力建立一个能够实现研究目标的技术体系,很多基础性的突破,但不仅仅只是技术,包括大量的人员,资源以及基础体系的建立……之后发现还需要更多,最后只能依靠想象力,把它变成这样的一本书。这一进化理论如果被证实将会带来巨大的改变。这本书构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书的前半部分主要是一系列的设想,后半部分很残忍。
  • 晨光以北的风景

    晨光以北的风景

    第一次见面,他问她:“你敢玩么?”第二次见面,她问他:“你还玩么?”之后,顾言晨发现,他们之间,明暗之处,始终夹着一个“玩”字,于是,他勾勾唇,对着沐以北说到:“我们两个就不玩了,造个孩子出来玩玩吧。”
  • 娇宠甜妻:男神在楼上

    娇宠甜妻:男神在楼上

    某天,记者采访冷少与妻子的日常生活时,看到此情此景,顿时懵了。BOSS大人竟然身穿家居服,为自家妻子捶腿揉手。他好像没看到自个妻子的囧样,倒巴巴的贴上去调戏道:老婆,我们晚上继续。她看着他那贼贼的笑,顿时感觉自己上了贼窝………
  • 圣御乾坤

    圣御乾坤

    无垠宇宙,谁敢言无敌?苍茫大地,谁能说第一?武道有损,八荒无缺!若有苍天在顶,俯视人间;吾亦能破青天,独掌乾坤。
  • 【完结】王妃的淡定生活

    【完结】王妃的淡定生活

    【倒转时空初春篇】穿越后要淡定,可是,眼前这位美人吸引力太大了,她没抵抗力怎么办?她被一捆报纸砸中脑袋掉入架空的夏国,既来之则安之,顺应“民”意嫁进王府当王妃,有吃有穿有住,唱唱歌、搓搓麻将安分守己日子过的潇洒惬意。一场血染的婚礼,她莫名其妙的跌入别人的圈套。一段当年的往事,毁灭了多少人的幸福和快乐。当一切真相大白,原来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他最悲痛的过往,每一个人都只不过想找回最纯真的笑容。
  • 百恋成殇

    百恋成殇

    为了他,拖着小小的身体远赴边关;为了他,学医献命;为了他,呕心沥血;十二年的守护,十二年的付出,终究还是…为了她,受尽烈焰焚身之苦又如何;为了她,一身修为不要又如何;默默守候,默默付出,只愿你开心…对于她,讨厌她明明受了委屈还笑颜如花,讨厌她明明累的不行还依旧坚持,讨厌她明明遍体鳞伤还要回到他身边,十二年,明明知道不应爱上她,心还是遗落了…
  • 古剑奇谭之仙剑奇侠传

    古剑奇谭之仙剑奇侠传

    蓬莱大战,屠苏逝去,晴雪踏遍万里山川,找了三年终没找到苏苏。晴雪的记忆被人修改,记忆修改后晴雪成为了天雪城的大师姐白荷雪,在这时屠苏欲火重生,成为了吉淋城的大师兄,屠苏晴雪方兰生等人一起执行任务,在路途中遇到天界战神飞蓬,晴雪想起了千年前的记忆和千年前自己的身份------上古神女夕瑶,还有自己千年的恋人----上古战神飞蓬。在这时屠苏想起了一切,飞蓬与晴雪屠苏等人一起上路,寻找上古神剑,在路上遇见了魔族人,与魔族展开了较量,就在这时六界外的邪剑仙出现了,道、仙、魔合作起来一起对付邪剑仙,这一路上晴雪、屠苏、景天,方兰生、孙月言、襄铃,芙渠、陵越等人的爱恋是怎样的?
  • tfboys与富家少女

    tfboys与富家少女

    讲述的是三个富家少女与三只的坎坷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