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0200000010

第10章

其药悉本于《神农本草》,无一味游移假借之处。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药不能成此方,粗微深妙,不可思议。药味不过五六品,而功用无不周。此乃天地之化机,圣人之妙用与天地同。不朽者也。《千金方》则不然,其所论病,未尝不根据《内经》,而不无杂以后世臆度之说。其所用方,亦皆采择古方,不无兼取后世偏杂之法。其所用药,未必全本于《神农》,兼取杂方单方,及通治之品。故有一病而立数方,亦有一方而治数病。其药品有多至数十味者,其中对症者固多,不对症者亦不少,故治病亦有效有不效。大抵所重,专在于药,而古圣制方之法不传矣。此医道之一大变也。然其用药之奇,用意之巧,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灭之处。至唐·王焘所集《外台》一书,则纂集自汉以来诸方,汇萃成书,而历代之方,于焉大备。但其人本非专家之学,故无所审择,以为指归,乃医方之类书也。然唐以前之方,赖此书以存,其攻亦不可泯。但读之者,苟胸中无成竹,则众说纷纭,群方淆杂,反茫然失其所据。故读《千金》《外台》者,必精通于《内经》、仲景、本草等书,胸中先有成见,而后取其长而舍其短,则可资我博深之益。否则反乱人意,而无所适从。嗟乎!《千金》、《外台》且然,况后世偏驳杂乱之书,能不惑人之心志哉?等而下之,更有无稽杜撰之邪书,尤不足道矣。

《活人书》论

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

盖《伤寒论》不过随举六经所现之症以施治,有一症而六经皆现者,并有一症而治法迥别者,则读者茫无把握矣。此书以经络病因,传为疑似,条分缕析,而后附以诸方治法,使人一览了然,岂非后学之津梁乎?其书独出机杼,又能全本经文,无一定混入己意,岂非好学深思,述而不作,足以继往开来者乎?后世之述《伤寒论》者,唐宋以来,已有将经文删改移易,不明不贯。至近代前《条辨》、《尚论编》等书,又复倒颠错乱,各逞意见,互相辨驳,总由分症不清,欲其强合,所以日就支离。若能参究此书,则任病情之错综反复,而治法乃归一定,何必聚讼纷纭,致古人之书,愈讲而愈晦也。

《太素脉》论

诊脉以之治病,其血气之盛衰,及风寒暑湿之中人,可验而知也。乃相传有《太素脉》之说,以候人之寿夭穷通,智愚善恶,纤悉皆备。夫脉乃气血之见端,其长而台浓者,为寿之征。其短小而薄弱者,为夭之征。清而有神,为智之征。浊而无神,为愚之征。理或宜然。若善恶已不可知,穷通则与脉何与?然或得寿之脉,而其人或不谨于风寒劳倦,患病而死;得夭之脉,而其人爱护调摄,得以永年。又有血气甚清,而神志昏浊者;形质甚浊,而神志清明者。即寿夭智愚,亦不能皆验,况其他乎?又书中更神其说,以为能知某年得某官,某年得财若干,父母何人,子孙何若,则更荒唐矣!天下或有习此术而言多验者,此必别有他术,以推测而幸中,借此以神其说耳。若尽于脉见之,断断无是理也。

妇科论

妇人之疾,与男子无异,惟经期胎产之病不同,并多 瘕之疾。其所以多 瘕之故,亦以经带胎产之血,易于凝滞,故较之男子为多。故古人名妇科谓之带下,医以其病总属于带下也。主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冲脉起于气街,(在毛际两旁。)并少阴之经兵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脉起于中极之下,(脐下四寸。)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又云;冲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原洞悉,而后其所生之病,千条万绪,以可知其所从起。更参合古人所用之方,而神明变化之,则每症必有传受,不概治以男子泛用之药,自能所治辄效矣。至于如俗相传之邪,如胎前宜凉,产后宜温等论。夫胎前宜凉,理或有之。若产后宜温,则脱血之后,阴气大伤,孤阳独炽;又瘀血未 ,结为蕴热,乃反用姜桂等药,我见时医以此杀人无数。观仲景先生于产后之疾,以石膏、白薇、竹茹等药治之,无不神效。或云:产后瘀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此大谬也。凡瘀血凝结,因热而凝者,得寒降而解;因寒而凝者,得热降而解。如桃仁承气汤,非寒散而何?未闻此汤能凝血也。盖产后瘀血,热结为多。热瘀成块,更益以热,则炼成干血,永无解散之日。其重者阴涸而即死,轻者成坚反宗后人之邪说,皆足以害人。诸科皆然,不独妇科也。

痘科论

今天之医法失传者,莫如痘疹。痘之源,藏于脏腑骨脉,而发于天时。所谓本于脏腑骨脉者,凡人受生之初,阴阳二气,交感成形。其始因火而动,则必有渣滓未融之处,伏于脏腑骨脉之中,此痘之本源也。然外无感召,则伏而不出,及天地寒暑阴阳之气, 戾日积,与人身之脏腑气血相尖,则其毒随之而越,此发于天时者也。而天时有五运六气之殊,标本胜复之异。气体既禀受不同,感发又随时各别,则治法必能通乎造化之理,而补救之。此至精至微之术也,奈何以寒凉伐之,毒药劫之哉?夫痘之源,不外乎火,固也。然《内经》云:火郁则发之。其遇天时炎热,火甚易发者,清解固宜。若冬春之际,气为寒束,则不起发;发而精血不充,则无浆。浆而精血不继,即不靥。则温散提托补养之法,缺一不可,岂得概用寒凉?至其用蚯蚓、桑虫、生蝎等毒药,为祸尤烈。夫以毒攻毒者,谓毒瓦斯内陷,一时不能托出,则借其力以透发之。此绵危笃之症,千百中不得一者,乃视为常用之药,则无毒者,反益其毒矣。病家因其能知死期,故死而不怨。孰知服彼之药,无有不死,非其识见之高,乃其用药之灵也。故之生死,全赖气血。当清火解毒者,则清火解毒;当培养气血者,则温托滋 百不失一矣。呜呼!廖说流传,起于明季,至今尤甚。惟以寒药数品,按日定方,不效则继以毒药,如此而已。夫以至变至微之病,而立至定至粗之法,于是群以为痘科最易,不知杀人亦最多也。

附:种痘说种痘之法,此仙传也。有九善焉:凡物欲其聚,惟痘不欲其聚,痘未出而强之出,则毒不聚,一也。凡物欲其说,痘欲其少,强之出必少,二也。凡物欲其大,痘欲其小,强之出必小,三也。不感时痘之戾气,四也。择天地温和之日,五也。择小儿无他病之时,六也。其痘苗皆取种出无毒之善种,七也。凡痘必浆成十分而后毒不陷,种痘之浆五分以上即无害,八也。凡痘必十二朝成靥,并有延至一月者,种痘则九朝已回,九也。其有种而死者,深用悔恨。不知种而死者,则自出断无不死之理,不必悔也。至于种出危险之痘,或生痘毒,此则医家不能用药之故。种痘之人更能略知治痘之法,则尤为十全矣。

幼科论

幼科古主谓之哑科,以其不能言,而不知病之所在也。此特其一端耳。幼科之病,如变蒸胎惊之类,与成人异者,不可胜举。非若妇人之与男子异者,只经产数端耳。古人所以另立专科,其说精详明备。自初生以至成童,其病名不帝以百计。其治法立方,种种各别。又妇人之与男子病相同者,治亦相同。若小儿与之成人,即病相同者,治亦迥异。如伤食之症,反有用巴豆、硼砂。其余诸症,多用金石峻厉之药,特分两极少耳。此古人真传也!后世不敢用,而以草木和平之药治之,往往迁延而死。此医者失传之故。至于调摄之法,病家能知之者,千不得一。盖小儿纯阳之体,最宜清凉,今人非太暖,即太饱。而其尤害者,则在于有病之后,而数与之乳。乳之为物,得热则坚韧如棉絮。况儿有病则食乳甚稀,乳久不食,则愈弃满,一与之吮,则迅疾涌出,较平日之下咽更多。前乳未消,新乳复充,填积胃口,化为顽痰,痰火相结,诸脉皆闭而死矣。譬如常人平日食饭几何,当病危之时,其食与平时不减,安有不死者哉?然嘱病家云:乳不可食。则群相诟曰:乳犹水也,食之何害?况儿虚如此,全赖乳养,若复禁乳,则饿死矣。不但不肯信,反将医者诟骂。其余之不当食而食,与当食而反不与之食,种种失宜,不可枚举。医者岂能坐守之,使事事合节耶?况明理之医,能知调养之法者,亦百不得一。故小儿之所以难治者,非尽不能言之故也。

疡科论

疡科之法,全在外治,其手法必有传授。凡辨形察色,以知吉凶;及先后施治,皆有成法。

必读书临证,二者皆到,然后无误。其升降围点,去腐生肌,呼脓止血,膏涂洗熨等方,皆必纯正和平复,屡试屡验者,乃能应手而愈。至于内服之方,护心托毒,化脓长肉,亦有真传,非寻常经方所能奏效也。惟煎方则必视其人之强弱阴阳,而为加减,此则必通于内科之理,全在学问根柢。然又与内科不同。盖煎方之道相同,而其药则有某毒主某药,某证主某方,非此不效,亦另有传授焉。故外科总以传授为主,徒恃学问之宏博无益也。有传授,则较之内科为尤易。惟外科而兼内科之症,或其人本有宿疾,或患外症之时,复感他气,或因外症重极,内伤脏腑,则不得不兼内科之法治之。此必平日讲于内科之道而通其理,然后能两全而无失。若不能治其内症,则并外症亦不可救,此则全在学问深博矣。若为外科者不能兼,则当另请名理内科,为之定方。而为外科者,参议于其间,使其药与外症无害,而后斟酌施治,则庶几两有所益。若其所现内症,本因外症而生,如痛极而昏晕,脓欲成而生寒热,毒内陷而胀满,此则内症皆由外症而生,只治其外症,而内症已愈,此必商之内科也。但其道甚微,其方甚众,亦非浅学人,所能知也。故外科之道,浅言之,则惟记煎方数首,合膏围药几科,已可以自名一家;若深言之,则经络脏腑,气血骨脉之理,及奇病怪疾,千态万状,无不尽识。其方亦无病不全;其珍奇贵重难得之药,亦无所不备。虽遇极奇极险之症,亦了然无疑。此则较之内科为更难。故外科之等级,高下悬殊,而人之能识其高下者,亦不易也。

祝由科论

祸由之法,《内经》贼风篇,岐伯曰:先巫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所从生者,可祸而已也。

又移精变气论,岐伯云:古恬淡世,邪不能深入,故可移精祸由而已。今人虚邪贼风,内着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祸由不能已也。由此观之,则祸由之法,亦不过因其病情之所由,而宣意志气,以释疑而解惑。此亦必病之轻者,或有感应之理。若果病机病重,亦不能有效也。古法今已不传,近所传符咒之术,间有小效;而病之大者,全不见功。盖岐伯之时已然,况后世哉?存而不论可也。

兽医论

禽兽之病,由于七情者少,由于风寒饮食者多,故治法较之人为尤易。夫禽兽之脏腑经络,虽与人殊,其受天地之血气,不甚相远,故其用药亦与人大略相同。但其气粗血浊,其所饮食,非人之饮食,则药亦当别有主治,不得尽以治人者治之矣。如牛马之食,则当用消草之药;犬豕之食,则当用消糠豆之药是也。又有专属之品,如猫宜乌药,马宜黄药之类。而其病亦一兽有一兽独患之病,此则另有专方主治。余则与人大段相同。但必剂大而力浓之方,取效为易。其中又有天运时气之不同,变化多端,亦必随证加减。此理亦广博深奥,与治人之术,不相上下。今则医人之医尚绝传,况兽医乎?

古今

四大家论

医道之晦久矣。明人有四大家之说,指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四人,谓为千古医宗。此真无知妄谈也。夫仲景先生,乃千古集大成之圣人,犹儒这孔子。河间、东垣,乃一偏之家。丹溪不过斟酌诸家之言,而调停去取,以开学人便易之门。此乃世俗之所谓名医也。三子之于仲景,未能望见万一,乃跻而与之并称,岂非绝倒?如扁鹊、仓公、王叔和、孙思邈辈,则实有师承,各操绝技,然亦仅成一家之言,如儒家汉唐诸子之流,亦断断不可与也子并列,况三人哉?至三人之高下,刘则专崇《内经》,而实不能得其精义;朱则平易浅近,未睹本原;至于东垣执专理脾胃之说,纯用升提香燥,意见偏而方法乱,贻误后人,与仲景正相反。后世颇宗其说,皆由世人之于医理全未梦见,所以为所惑也。更可骇者,以仲景有《伤寒论》一书,则以为专明伤寒,《金匮要略》则以为不可根据以治病,其说荒唐更甚。吾非故欲轻三子也。盖此说行则天下惟知三子之绪余,而不深求仲景之学,则仲景延续先圣之法,从此日衰。而天下万世,夭扎载途,其害不少,故当亟正之也。

同类推荐
  • Joan of Naples

    Joan of Nap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Lodger

    The Lodg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寄膳部李郎中昌符

    寄膳部李郎中昌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赞法界颂

    赞法界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周易郑康成注

    周易郑康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盛宠弃妇:绝色毒王妃

    盛宠弃妇:绝色毒王妃

    他是全京城最高雅清俊的王府世子,不知多少豪门千金,绝世美女为他倾倒,可他却只喜欢她——一个北靖侯府自休出门的弃妇。有人欺她辱她,他不动声色将人毒成哑吧。有人阴谋陷害她,他将人脱得赤光溜溜吊在城门口上,让全城人看他的笑话。“世子爷,世子妃把裕王妃扔河里去了。”下属来报。“哦?有没有受伤?”“王妃呛水,昏迷不醒,请您去医治。”“没死急什么?我问的是,世子妃的手又没有受伤?裕王妃个肥婆,早知道我娘子要扔她下河,我该先给她下三天巴豆泄泄油才是。”下属绝倒!
  • 谢谢你给过的幸福

    谢谢你给过的幸福

    爱情....本小说一切人物故事全是虚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谢谢大家观赏!
  • 怨灵诡事

    怨灵诡事

    地狱空荡荡,怨灵在人间!我叫周牧,旬中市最有名的清道夫,专门清理在人间的作恶的恶鬼和怨灵。隐藏在镜像中的邪恶怨灵,操控人生死的诡异道路,扑朔迷离的凶杀案件,这些不为人知的事件中,都留下了我的脚步。最后,劝告大家一句:午夜,莫回头!
  • 美人笑:一世倾城

    美人笑:一世倾城

    美人关,不少英雄都断送在这三个字上。如今一个势力能与一国家匹敌的男子,面对这美人关,尽管一早就知道这美人的背后是阴谋与送命,但面对她笑盈盈的脸颊,他犹豫了。她只是一个用来摧毁他的棋子,只是一个身份地位的青楼女妓。她们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 余生与你相伴

    余生与你相伴

    袁熙琳一个粗心大意的人,只求过着米虫的生活,一个吃货,为人很好,可是她因为粗心大意,迷糊,而被人算计,而男生曾靖翎会不会帮助女生过这个坎,又会不会弃女主而去?亦或者嫌弃女主呢?
  • 我和校草有个约定

    我和校草有个约定

    【新学伊始,桃花满身的燕晓婕在上学路上碰上顶级大帅哥乔枫,从那一刻起,燕晓婕的苦日子即将来临!在无奈气氛的晚餐中,乔枫的青梅竹马钟离媛君出现眼帘。之后,燕晓婕的日子更是得用“九九八十一难”来形容了。什么?!结婚?!也不和本小姐商量商量就出此下论,当我是谁啊?!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逼婚?!简直就是个奢侈品!】
  • 幻想神域:修罗转世

    幻想神域:修罗转世

    传说阿修罗代表着残暴与杀戳,因陀罗代表着睿智与慈悲,源头的复苏,虚空生物的来袭,诸神之间的内斗,主位面即将崩溃,修罗转世身的出现是否寓意着世界的格局将为此而改变,看主角如何脚踩众神,踏破虚空,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颤抖......所有的一切尽在(幻想神域之修罗转世)!!!打造全新流派,幻想流等待您的加入!!新人发书,请多关注,不喜勿喷~~
  • 对不起我是丧尸

    对不起我是丧尸

    一种恐怖的病毒在人群中隐秘地蔓延,被感染者将失去人类的意识,沦为丧尸。当人类终于察觉这一危机时,社会顿时陷入了动荡之中,世界失去了原有的平衡,进入了人类与丧尸殊死斗争的黑暗时代。主人公周林在一次意外中异变为拥有人类意识的半丧尸,他不愿加入丧尸的队伍,可人类也无法接受他。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与丧尸、与人类政府展开了困兽之斗!
  • 缘系两生

    缘系两生

    一朝穿越,当她断绝希望时,却意外获得一次重生的机会,穿越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大陆上。重生醒来,发现‘自己’是被害死的,她势必要让那些谋害她的人付出惨痛代价!冷心的她早已不想信‘爱情’一词,却不料有一天自己竟会对一个“断袖之癖”的王爷动了情。情景一:某女说“人妖王爷你不是喜欢男人么?为何我送你的男仆你不要!”某男痞痞的笑了笑“不好意思,我喜欢你这样的。”于是乎,某女怒了!情景二:“原来你这个死人妖还逛青楼,佩服佩服。”某女轻蔑的笑着,狡猾的某男也笑了笑“呵~你才知道,不过这么看起来,我们彼此彼此吧”某女无语了,这是她开的青楼难不成她不能来么?
  • 另面持者

    另面持者

    这,是一个充满善恶良莠的世界,人性就如同一轮亘古盘转的大时钟,指使着人们拿起手中的金钥匙打开文明的一座又一座大门。世界就此分割,一面名为光明,一面名为黑暗,彼此对立了很久很久,谜一样的很久很久。她站了出来,势要斩破这个谜团。即使它有着恶魔一般的怪力,即使她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即使仍然有人不了解她,但只要她带着星沉大海般的决意,则,刀山火海,势必奉陪!(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