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9800000006

第6章

福非福业品第十三

所造作诸业 谓福及非福

能缚诸有情 定各招其报

愚夫心如鱼 依爱波而住

含笑造诸恶 悲啼而自受

昔同造诸罪 谓仆使营从

后受其苦报 彼则无相代

由亲眷朋属 和合造众罪

于他世相随 唯所作恶业

如花所至处 其香不舍离

善恶业亦然 在处常随逐

众生由自业 因果常相应

作善生诸天 而受殊胜乐

若恶业果报 则受极重苦

堕三恶趣中 彼苦无相似

谓由彼三业 造作遍三界

常起于三毒 则堕三恶道

诸愚夫异生 由因缘和合

流转三界中 皆随于自业

非自作他受 非他作我受

当知所造业 招报唯决定

业虽有众多 受处有其九

由彼互相资 成四十种恶

自造作一业 定受其一报

堕于险道中 则无其伴侣

或为他劝请 而造作恶业

后受苦报时 彼则不能救

业熟非初后 及此生他世

谓于此造作 或于余处受

由善恶业故 随轮回流转

为业风所吹 而招苦乐报

愚夫心散乱 于欲常乐着

无正慧拣择 诸恶则增长

彼着乐众生 为痴之所覆

恶报现其前 则堕黑暗处

由于佛正法 心不生欣乐

在彼地狱中 长时受其苦

从无始轮回 为业网缠缚

此灭彼复生 皆由心造作

或从天堕落 或地狱生天

或生于人中 或受饿鬼报

谓彼苦乐因 皆由己所造

各互相生起 非自在天作

轮回生死中 造无数恶业

唯佛当证知 余智不能了

若非法招善 此因为颠倒

当知所受果 皆与因相似

若因果相应 则顺于正理

是有为诸法 无不从缘起

未见无罪者 而趣于地狱

定由恶业故 则受其苦报

决定造诸恶 坚着而无悔

彼为业所缚 则堕于恶道

未见不善业 引生于乐果

唯佛真实言 示彼对治道

如因灯有光 如由业招报

诸有所作者 皆因缘生故

谓由彼彼因 各各果随转

善达如是相 则名真实见

非同自在天 无因而建立

诸法皆缘生 是如来所说

由无始轮回 业报常相似

非颠倒分别 从因缘而有

众生痴所迷 于爱欲无厌

若不了业报 何由获寂静

若人于佛教 不达道非道

由痴无正慧 常生于热恼

见他如意乐 彼乐从因生

诸法皆唯心 各各随自行

有为皆无常 如水泡非久

应当行善行 为二世饶益

睹世间业报 及诸天退堕

若乐放逸者 彼定无少乐

业索极修长 坚固而难脱

缠缚彼愚夫 去菩提则远

智慧如利剑 于彼能除断

离愚痴热恼 令至于彼岸

由业受彼果 随善恶相应

智者不暂忘 因果常决定

由因缘和合 生肢分骨锁

缠缚诸有情 轮回无解脱

由彼缠缚故 逼迫难堪任

当修解脱因 得尽诸苦际

彼业善钩名 复能牵众生

于在所生处 随业而受报

彼业果如轮 于三有旋转

当离诸过患 常修殊胜行

布施如净器 贮戒勤慧水

智者善持用 灭三有业火

若纵彼三业 三毒则随转

驰骋三界中 由痴三种行

一切诸众生 为苦所逼迫

皆随自作业 常依止而住

若无彼善因 何能有少乐

随业受彼报 如种生其果

又如阳春时 能滋荣卉木

彼果从因生 无因则不起

为业索所拘 百千生往返

如世间车轮 由机关而转

彼三毒坚牢 众生难出离

离贪等过患 则善超三有

若人庆快心 修彼殊胜行

以是因缘故 受庄严胜报

业如彼画师 善图诸形像

或天上人间 所画无不尽

彼画无数量 皆由业变化

不施众彩饰 亦无能见者

壁毁画亦无 毕竟皆散坏

此身虽灭谢 彼业则长在

众生痴所覆 为业所笼缚

无始生死中 如陶轮常转

如风日烟尘 于画则能损

彼所招业缘 未常而暂弃

当观察过去 所造诸不善

于在在处处 随作而自受

谓于上中下 诸微细恶业

能悉令解脱 是最上智者

又彼诸有情 造作善不善

于乐及非乐 决定当获得

若违背佛言 彼为愚痴者

于无量苦恼 长时无解脱

天人阿修罗 地狱鬼畜生

皆由彼业故 当随智慧行

由染慧分别 造无量恶业

各各往诸趣 受报悉知见

若人造善业 后得生人天

不善溺三涂 如俳优更服

业线极坚长 遍缚于三有

众生由自业 如辐依车辋

或生于天中 或沈于险难

轮回不暂停 随业而受报

有情生天中 皆从善业得

如妙色莲华 出清净池沼

若人造善业 决定非破坏

常生于胜处 感果得如意

愚夫不修因 而妄希乐报

譬如于沙中 求酥不可得

若修彼善因 则生于快乐

无因获报者 如离树求果

众生由业故 受报而无定

如掷沙空中 随风而飘堕

彼聚散因缘 苦乐亦复尔

皆由业所牵 于罪不应造

无边业种子 变化六道中

皆从心所生 是佛真实说

是心难调伏 乐造作诸业

如彩画众生 唯佛能知见

如一谷种子 能生百千万

是业网亦然 无能测量者

如线絷于禽 虽翔复能至

彼业拘众生 往返亦如是

愚夫无正见 不达罪福相

循环三有中 唯苦为己有

若了善恶业 则悟生灭法

斯为真实人 能到于彼岸

若离善知识 则亲近恶友

弃法贪世财 不信后苦果

由不了业报 则不知罪福

彼愚痴有情 长受于热恼

世智生我慢 常说无义言

不悟业因缘 常受轮回苦

如人久囚执 偶得其释放

彼亲眷朋属 喜乐相庆慰

犹处地狱中 业尽得解脱

由先善业力 得生于天上

受天中快乐 具无量庄严

于彼复修因 转生其胜处

彼若不修善 业尽即退堕

衰相现其前 如油尽灯灭

此灭彼复生 循环于三界

随业风所吹 何由能出离

若人智自在 则不着轮回

不为彼业绳 少分而缠缚

假使莲簳丝 积如须弥量

彼业索亦尔 无能缚智者

智者处轮回 如须弥不动

远离诸忧恼 解脱诸恐怖

如诸佛所见 因果常相似

若作业广大 彼报亦同等

数数造诸业 各各受其果

由如是造作 则为彼缠缚

若造善业故 定获彼胜报

色力命严身 为人之所敬

福业岂能久 倏尔若灯光

彼业报无差 皆随心造作

一切诸众生 业尽命必丧

身为火所烧 无有少安住

又彼诸众生 由心界差别

各造作诸业 为三有缠缚

世间喑哑人 由行不善道

彼希于乐报 如搅水求火

若无所作善 乐果则不生

常乐放逸者 决定无功德

为业索所牵 暗钝无知觉

彼索无能断 苦尽方解脱

众生由业故 于轮回往返

见此灭彼生 皆从因所得

愚夫着五欲 未尝生觉悟

由贪爱相资 何穷苦边际

愚夫无厌足 乐作诸欲乐

由彼无厌故 则自取衰灭

于现生福报 业尽乐亦亡

由多作放逸 临终始觉知

起无量分别 造彼种种业

各随业因缘 而受其果报

众生为业驱 或为业所招

或生于快乐 或招于苦报

若得生天中 受五欲妙乐

福尽而退堕 及此无能救

又彼轮回因 皆从虚妄起

佛以真实见 示解脱正道

昔修诸善业 戒定慧相应

此非轮回因 安住清净乐

是福报无尽 不应作放逸

当毕竟一心 增修殊胜行

若人具福报 当远诸不善

为善跻圣道 作恶招殃咎

若人作善行 勇悍无退屈

常获寂静乐 能趣菩提道

若人着放逸 乐作诸不善

彼福则随减 当堕于恶道

是业如秋千 皆从心变化

众生痴所诳 常依彼而转

生死其如轮 十二处如辐

旋转于世间 皆为心所使

由心造善业 引生于天中

为境界所迷 不思惟后苦

于乐及非乐 当审虑而行

苦乐业虽殊 皆从因缘起

世间无有乐 皆为业所牵

乐坏苦现前 由心而造作

众生由业风 吹至所生处

于彼生爱乐 则为业所拘

唯善不善业 后世常相逐

犹如采其花 彼香则随至

众生自业使 随生灭流转

譬若彼秋千 升坠无休息

于天人修罗 六趣而往返

为痴之所覆 不生真实见

又如世间轮 依手而旋转

彼为业所催 速疾无与等

由业之所缠 十二支和合

是名缘生轮 世间无知者

诸天痴所覆 常着于欲境

唯业果长存 彼乐无积聚

彼不知善业 如良药明灯

除暗获轻安 能为作归救

受难堪极苦 及种种怖畏

是业有大力 而不生疲劳

天灭生人中 人殁堕地狱

狱出作傍生 复堕于鬼趣

皆由彼业风 飘转而无定

彼愚痴众生 未尝生觉悟

众生乘业车 能行于三界

余乘则不然 速疾无相似

若所作清净 则受其福报

唯于彼现生 则知其自业

彼业如彩绘 皆从心所起

所画无不周 长时而不灭

谓广大福报 皆从业所生

福业若尽时 彼乐则散坏

于善若不废 彼乐则增长

是故于善因 展转常修作

于彼百千生 受形躯骨锁

为业之所缠 曾无安乐想

若造种种因 则受种种报

当于此生中 勤修诸善行

业画极工巧 皆依心造作

业尽果则亡 刹那不久住

唯自业为亲 于他何所得

善调伏其心 如理而安住

以业自庄严 则非余所作

于百生千生 而未曾暂舍

若了知生灭 及真实因果

则离诸罪垢 得至不灭处

所造作诸业 迂曲常相随

如辐依彼轮 于世间旋转

当以慧拣择 如理而修作

是为调御师 永脱诸烦恼

教示众生品第十四

谓贪恚痴垢 及老病死苦

此六如深冤 能损诸含识

又五境如贼 能劫功德财

初如彼亲朋 后则为冤害

由心生放逸 于欲境嚣驰

能令诸众生 趣地狱饿鬼

贪为其炽火 嗔则如彼冤

黑暗说为痴 是三皆可畏

谓三十六业 及彼四十行

九十八烦恼 周遍于三界

离十二因缘 一百八烦恼

善解法非法 常获无量乐

于十六现观 及彼十六空

了我法二相 是名为智者

善达道非道 及彼四究竟

解脱四瀑流 能灭诸罪垢

修习八圣道 出二种生死

显现彼十力 得证菩提果

明真俗二谛 及彼四念处

除三际无知 不为魔所伏

是五欲境界 初甘后则苦

令堕诸险难 是故常远离

以正智思惟 伏断诸烦恼

斯为具智人 世世常安隐

智能断诸惑 犹火焚干薪

正智若增明 令三宝显现

若乐智境界 常住寂静法

烦恼如毒蛇 则能害诸善

若具真实见 能利于自他

离老死过患 住最上寂静

若乐于轮回 常为彼缠缚

是烦恼冤贼 遍三有逼迫

若人知佛教 为众生演说

常修纯净行 得生于梵天

若厌离三毒 常供养诸佛

破坏彼轮回 如燃于槁木

若人知苦因 而不造诸罪

无量烦恼聚 于彼无能缚

智为胜光明 痴为极黑暗

若能善分别 此说为智者

若离痴过失 则无诸险难

为痴之所覆 何能得解脱

宁触于猛火 及毒蛇共处

善求寂灭乐 不应与痴俱

愚人无正智 如盲处黑暗

不怖畏轮回 常造非法行

众生为痴诳 常起于爱染

受世间贫穷 为衰老逼迫

由三世业果 从地狱生天

或天堕畜生 或受饿鬼报

众生由彼贪 随业往诸趣

复为痴罥拘 轮回三有海

无始造诸罪 受种种生死

由彼惯习故 曾不生疲倦

诸天为乐损 人世匮乏苦

地狱常烧然 傍生互相啖

饿鬼饥渴逼 皆由彼痴故

长处于轮回 何曾有少乐

愚痴着欲乐 由乐而受苦

不近善知识 无正法救护

若人具真实 常乐闻正法

修习诸禅定 彼则无忧苦

诸佛宣正法 如灯常照明

慈念诸众生 过如彼父母

众生由三因 造三种过失

循环三界中 三受常相逐

由三业所起 趣三恶险难

众生着乐故 驰骋于三有

若尊重三宝 当得三菩提

远离三种见 则不生诸苦

于彼昼夜中 三时常观察

谓彼老病死 三种过失藏

三业离邪思 善住三平等

不着于轮回 永离诸忧恼

于彼道非道 及空有等相

慈心善观察 当证无上道

是人意清净 不触诸染欲

永离诸垢浊 得解脱安乐

离三有贪求 常生于正念

是人于正道 决定无退转

众生痴所蔽 于智不通达

起无量贪爱 常为苦缠缚

懈怠无惭愧 习近恶知识

为地狱种子 智者善防护

由彼无惭愧 常造作众罪

后堕于险道 徒生于悔恼

起憍慢嗔恚 嫉妒并覆恼

愚痴无信根 何能生善道

嗜酒复贪财 起邪见妄语

常行碜毒因 定招地狱报

邪见障诸善 不应起少分

如是愚痴人 自投险恶道

谓起邪见者 非因而计因

彼为自欺诳 沉沦无出期

若人着邪见 徒修其苦行

诳惑于他人 愚痴生我慢

由愚痴黑暗 溺生死大海

是人无正因 以苦欲舍苦

随彼外道说 炙身求出离

智者令炙心 则能烧诸惑

若具修正智 能破诸烦恼

是名真丈夫 得离诸苦际

乐着世名闻 而互相谄赞

彼清净菩提 非邪见所得

于善不勤修 心常生掉举

贪着利养故 舍离彼净戒

乐着于酒味 好侵于外色

杀害诸众生 由此堕地狱

亲近恶知识 起邪见两舌

不获诸威仪 三业多毁犯

由我慢无明 所说无真实

于此世佗生 何能得快乐

为众苦沉溺 此灭彼复生

如诸佛所说 皆由无明行

若人起我慢 邪慢增上慢

此为苦根本 毕竟常远离

乐造作诸恶 无初中后善

随彼无明流 入生死大海

若人具胜智 善息除烦恼

能解一切缚 得至不灭处

由修胜智故 则能断诸惑

此说烦恼缚 由智得解脱

诸烦恼如薪 智火烧永尽

若乐欲境界 何能离缠缚

五欲为重瘴 能覆于智眼

常令诸众生 坏说法正道

于善说法者 当一心谛听

是人为法将 能敌诸魔军

谓于四颠倒 及世间八法

自不生正慧 则为彼欺诳

五欲如迅流 漂沦难出离

当以智舡筏 于彼能超越

由彼愚痴心 常乐着诸欲

轮回五趣中 何能得解脱

不如理作意 如火常炽然

若如理而行 如甘露除热

谓积集无明 从久远生起

以一智明灯 破灭令不现

若人具正智 则能趣涅槃

无智纵贪痴 则生于懈怠

若具智光明 坏三毒黑暗

是故当一心 持戒修净智

常以大智火 焚烧诸惑薪

若无此善根 为三毒所损

众生萦痼疾 偃卧命将终

痴迷无所依 眷属徒悲恼

由多作放逸 常乐愚痴行

为无量恶因 受众苦逼迫

是三毒过患 损恼诸众生

若正智相应 于彼悉除遣

当知彼智火 能焚烦恼山

惑业既无余 常栖寂静乐

说罪品第十五

谓由彼作意 常造诸罪恶

愚痴不了知 徒生于后悔

众生造诸罪 皆受于苦报

是故当远离 常求于乐果

初虽作少罪 后则堕险道

由痴覆彼心 出已而复造

小罪不防护 皆为地狱因

譬如微少火 能烧于山林

由罪生恶趣 受极重苦恼

彼于己如冤 何能得寂静

若人造诸罪 则无有少乐

若乐求乐者 当修诸善行

作善称善哉 造恶皆轻毁

修福乃为难 于罪何容易

若见造非法 生劣心随喜

由彼无智故 受苦复过是

若人造众罪 积集诸果报

是苦难堪任 于恶不应作

由造众恶故 定受其恶报

是故当远离 不作则无咎

若不怖诸罪 则习近恶友

由自造作故 感果非佗受

行善招善果 作恶受恶报

若造众罪者 于善则无有

若人着邪见 展转生诸罪

虽刀杖火坑 无与彼相似

若人离众恶 常修于善行

身语意清净 去菩提不远

若乐造诸恶 受极重苦恼

非由造恶故 而能得乐果

若乐修诸善 得最上快乐

此善非苦因 无颠倒受者

从无始劫来 作善得乐报

若造彼恶因 定获于苦果

为善亲良朋 造罪近恶友

憎嫉贤善人 彼则堕恶道

心若乐修善 则远诸罪恶

是人于菩提 如掌中不远

谓于所修作 初中后皆善

能生于乐报 舍此则不然

是故远诸罪 令善常相续

能离彼恶者 常获于快乐

无始生死中 数数受诸罪

愚夫痴所使 而不生疲厌

着欲造诸恶 不知后苦果

暂生于适悦 长时受苦恼

乐作诸罪者 世间共轻鄙

是故离诸恶 于善无令废

无益非究竟 受最上苦恼

是故彼智者 于罪常远离

若人具慈心 则不造诸罪

为恶自招殃 不作则不受

常造诸罪恶 依邪师邪教

若离彼二种 善住真实道

愚夫不觉知 乐造诸恶行

若离彼过失 常生于胜处

若乐作众罪 定为业所牵

不怖后轮回 于人身难得

若人怖诸罪 多乐作诸善

彼能趣菩提 得最上妙乐

若能离诸过 能修诸善业

是人于世间 获第一福报

善降伏诸根 为世所尊重

尽此一报身 得生于天中

若人鲜福德 无初中后善

罪恶常增长 则堕于地狱

若造作众罪 自招其恶果

作善如所见 定受于乐报

由不善种子 后生于险难

如昔所作业 因果皆相似

众生堕恶趣 皆由罪所召

如鱼吞彼钩 无因而得免

罪为苦之根 毕竟当除断

众生常染习 如具随不净

常习当爱乐 能破诸恶业

譬如压胡麻 华坏香不散

常乐着五欲 散乱无安忍

懈怠虚妄言 彼则定无善

若造众恶者 如长夜黑暗

若安住善法 如旭日出现

若人无嫉妒 此为善净行

愚痴作众罪 彼则常忿怒

如舡载少物 所至则能浮

众生罪若轻 则免沈诸恶

远离恶知识 常获诸快乐

于彼若随顺 则受诸险难

善了知业报 离微细毁犯

是人不着罪 如空泥不染

未闻者令闻 闻己能忆念

恶趣尚生天 何况具智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DNF创世纪元

    DNF创世纪元

    一场前所未有的战斗毁灭了整个世界,震动了整个宇宙的平衡,战斗毁灭了一切,但这并不代表绝望,旧事物的灭亡,一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和新生物正在萌生
  • 修成正果

    修成正果

    青春最容易遇见心动,用所有的一念执着不过是为了换那句非你不可。钟漠:钱茈情?她是我见过最别扭的女生。钱茈情:钟漠?他能离我远一点儿吗?
  • 雪镜城

    雪镜城

    是谁在凝视这苍茫情荒寂寞愁苦永临帝王?是谁在操控这万物苍生冰劲火术又降民间?是谁颠覆了这轮回境盘错乱了世间所有恩仇......我心固本,无奈何故?天道苍苍,谁主沉浮。
  • 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早期智力开发就是在孩子具备某种能力之前的适当时期(比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年龄略为提前)内,给他们提供恰如其分的感官刺激,促进大脑的发育,以加速儿童的先天潜能变为现实的能力,也就是早期给感官以合理的刺激使它们增加反应的敏感性,启发婴幼儿的潜在智力,包括发展小儿感知觉能力、动作及语言能力,培养小儿记忆、注意、思维想象力及良好情绪和意志等。
  • 落日鸦啼

    落日鸦啼

    没有过去与现在,他的未来更是充满未知,乌鸦总在黄昏时降临带来审判,事后留下的是一个个谜团
  • 古都契

    古都契

    千年后,血染成河。没有黑暗与光明,有的仅仅是艰难的抉择和难以预料的明天。前世的恩怨,今生的情仇,塑造成小城的一个个故事,而故事的见证人,无忧无虑的,银铃般的声音在天际回响着。呐,我这不是做到了吗。少女轻轻囔道。轻轻捧起一朵花,任它飘向远方。少女独自一人,在天地间徘徊,再无一人陪伴。她选择的,选择她的,终于离去,只有她,迟迟不肯走。直到,这里完全被她毁灭,再无人知道,她做过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 一见钟情,网恋驾到

    一见钟情,网恋驾到

    一个偶然,两人因一个群而相识。一人是校园里人人追捧的校花,一人是贵圈里人人羡慕的少爷。网恋和一见钟情,在现实生活中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与不现实。「本书无真实主角,不喜欢请轻喷」爱情路上不免坎坷,看他们如何披荆斩麻,收获爱情。
  • 那年暮尽晗时

    那年暮尽晗时

    她是一直为北魏皇室主宰浮沉的神秘山庄——巫灵山庄主,拥有绝世容貌和洞古悉今的幻术。十六年前,一场令人始料未及的惊天朝变也令巫灵山从此匿迹于世间。为解开巫灵山没落之谜以及她的身世之谜,她必须寻得五幅古画练就上古秘术,却在寻画的旅程中卷入了南北朝的皇室斗争中。她一面透过五幅古画,穿走在一段段今生前世的爱恨纠缠里,看尽各种情仇;一面需要从纷乱的国家间的明争暗斗中拨开迷雾,找出真相。这一路的纷争迷乱,谁才她最终的爱情归宿?那年,初雪晓春,那人黑衣银面,眸如星辰;那年,秀色青青,那人白衣素艳,眉目含笑;那年,樱花烂漫,那人锦衣寒威,眼波娉袅;那年,暮尽晗时,弦动今生,梦前尘!
  • 大舰风云

    大舰风云

    这是一本我认为的星际战争。我不清楚这样的叙述风格是否会与读者产生共鸣,但我会尽量的朝这方向努力。我也很清楚,这类题材的小说很少有人喜欢,也不会有太多人去关注,但星际舰战是我儿时的梦想——在浩瀚的宇宙中,掠过星辉,穿过星云,乘着大舰,畅快翱翔。故事简介:一场高等文明的入侵,让六岁的方鱼与家人失散,在沉睡了两百年之后,他再次苏醒,却发现自己身处一少年军营,成为正在星海中执行作战任务的第十七舰队的初级学员。于是,方鱼的故事开始了……。不涉及现实一切的问题,也没有11倾向,这是很纯正的星际战争。开始会比较啰嗦,但主线很清晰,水分章节杜绝,基本每章都是在承上启下,节奏较快,时间跨度颇长,但愿大家喜欢。
  • 侠士不慌张

    侠士不慌张

    洒以热血,不予妥协。不懂变通也好,我就是我,仗剑指尽不平事,荡破敌寇逍遥行,把酒高歌,吟诗作对,安的天下百姓具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