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1000000022

第22章 诸气门上(5)

用陈香橼去穣。入溺白 过。水肿用通草汤。气肿用砂仁汤。血肿浓煎土牛膝汤。虚极用人参汤。每日空腹服二钱。此方能散积滞而不大伤元气也。胀而虚实莫辨。宜用火酒热饮。觉辣喉者。

属实热。当进苦寒燥湿攻坚之剂。若饮热火酒如啜冷水者。属虚寒。参、术、姜、桂须大剂频投。

方可救援。金蟾散。治一切实胀。用大虾蟆一只。以砂仁堆满腹中。盐泥固济。 令红透。烟尽去泥研末、陈酒下三钱。并治小儿疳积腹胀。米汤下一钱。肿胀服药。最忌盐、酱、糟物。愈久欲食。须用开盐酱法。用大鳢鱼一个破开。入五苓散。放瓦上对合。上下俱用火炙黄焦存性。为末。加麝香少许。空心姜、枣汤服之。水肿亦然。惟火胀不忌盐、酱。如面色枯槁。肢体消瘦。

单腹胀急而块垒不平者。皆属火胀。此非水肿。无虑助肾水之邪也。若脉弦细涩。虽能饮食。终亦必亡。火肿误服金匮肾气等药。急投连、柏、金铃、白芍之类。仍用桂、附少许。为热因热用之向导。庶可挽回。若喘泻肢枯。脉无胃气者不救。

〔诊〕脉弦为肝克脾胃。脉实则胀。此属实。关上脉虚即胀满。此属虚。洪数为热胀。迟弱为阴寒。浮为虚满。紧为中实。虚数者不可治。实大浮洪者易治。沉微细小者难痊。盛而紧大。坚以涩。迟而滑。皆胀满多热。脉浮大。腹胀为逆。发热不休。或寒热如疟。皆不可治。腹大胀。

四肢冷。泄泻。不及一时而死。腹胀便血。脉大时绝为逆。胀而上则喘咳。下则泄泻。脉浮大沉细。皆不治。

项彦章治一女。腹胀如鼓。四体骨立。众医或以为妊为蛊为瘵。诊其脉。告曰。此气薄血室。

其父曰。服芎、归辈积岁月。非血药乎。曰。失于顺气也。夫气道也。血水也。气一息不运。则血一息不行。经曰。气血同出而异名。故治血必先顺气。俾经隧得通。而后血可行。乃以苏合香丸投之。三日而腰作痛。曰。血欲行矣。急以芒硝、大黄峻逐之。下污血累累如瓜者数十枚而愈。缘其六脉弦滑而数。弦为气结。滑为血聚。实邪也。

故行气而血大下。又一女病同而诊异。项曰。此不治。法当数月死。向者脉滑为实邪。今脉虚。

元气夺矣。又一女病亦同。而六脉俱弦。项曰。真藏脉见。法当逾月死。后皆如之。

喻嘉言治一血蛊。服药百日后。大腹全消。左胁始露病根一条。如小枕状。以法激之。呕出黑污血斗许。余从大便泄去始消。每思蛊胀不论气血水痰。总必自开一宇。如寇贼蟠据。必根据山傍险。方可久聚。内经论五岁之积。皆有定所。何独于六腑之积久为患。如鼓胀等类者。遂谓漫无根柢区界乎。

石顽治文学顾若雨。鼓胀喘满。昼夜不得寝食者二十余日。吾吴名医。用大黄三下不除。技穷辞去。更一医先与发散。次用消克破气二十余剂。少腹至心下。遂坚满如石。腰胁与 中。皆疼痛如折。亦无措指而退。彼戚王墨公邀余往诊。脉得弦大而革。按之渐小。举指复大。询其二便。则大便八九日不通。小便虽少而清白如常。此因克削太过。中气受伤。浊阴乘虚。僭据清阳之位而然。以其浊气上逆。不便行益气之剂。先与生料六味丸加肉桂三钱。

沉香三分。下黑锡丹二钱。导其浊阴。是夜即胀减六七。胸中觉饥。侵晨便进糜粥。但腰胯疼软。

如失两肾之状。再剂胸腹全宽。少腹反觉微硬。不时攻动。此大便欲行。津液耗竭。不能即去故也。诊其脉。仅存一丝。改用独参汤加当归、枳壳。大便略去结块。腰痛稍可。少腹遂和。又与六味地黄。仍加肉桂、沉香。调理而安。

积聚

经云。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涩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有身体髀股 皆肿。环脐而痛。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按息积乃气息痞于胁下。不在脏腑营卫之间。积久成形。气不干胃。故不妨于食。

妇人重身。大积大聚。毒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乃死。

肠覃。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 肉乃生。

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

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 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金匮云。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惊则伤心。恐则伤肾。心伤气虚。而肾邪乘之。从少腹起上冲咽喉。肾脉所循之处也。其水邪逆上凌心。故发作欲死。少顷邪退还止也。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气上冲胸腹痛者。阴邪上逆也。往来寒热者。邪正交争也。奔豚虽曰肾积。而实冲脉为患。

冲主血。故以芎、归、芍、草、苓、半、生姜散其坚积之瘀。葛根以通津液。李根以降逆气。并未尝用少阴药也。设泥奔豚为肾积而用伐肾之剂则谬矣。即使果有水气凌心。不过桂、苓之类。

千金成法可师。不必如东垣奔豚丸之用巴豆、乌、附等耗水伤津药也。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大寒填塞于胸膈之间。不能出纳。是以痛呕不能饮食也。腹中有寒。则汁沫溢于肠胃之外。

是以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痛不可触。乃有形之积。聚于空郭之间。故当大建其中。使邪不敢内干于藏也。干姜、人参、胶饴大温补其中土。蜀椒补心气而散胸中之寒。又能消皮肤中之阴聚。

总取其辛散耳。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寒在厥阴少阴之分也。邪在下。当从下解。然寒邪之在阴分。故当以温药下之。附子驱少阴之寒。细辛达厥阴之气。用大黄通泄其积。此寒热并施之妙用也。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寒气逆于上下。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是以厥逆而不知也。乌头驱上逆之寒。茯苓导心气下降。细辛发肾气上升。半夏散寒饮结聚。真朱为色。有坎离相生之义。世俗以乌、半相反。殊失此方之奥。

难经云。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六腑所成。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

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心之积。名曰伏梁。在脐上。上至心下。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 者。按之应手。亦如五积之不移。瘕者。假物成形。如血鳖石瘕之类。 者。皮浓也。

在肌肉之间而可见者也。癖者。僻也。内结于隐僻。外不得见者也。

李士材曰。按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然攻之太急。正气转伤。国中末之三法。

不可不讲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根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盖积之为义。日积月累。

匪朝伊芳夕。所以去之亦当有渐。太急则伤正气。正伤则不能运化。而邪反固矣。余尝用阴阳攻积丸通治阴阳二积。药品虽峻。用之有度。补中数日。然后攻伐。不问其积去多少。又与补中。待其神壮而复攻之。屡攻屡补。以平为期。经曰。大积大聚。毒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故去积及半。纯与甘温调养。使脾土健运。则破残之余积。不攻自走。必欲攻之无余。其不遗人夭殃者鲜矣。经曰。壮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成病。洁古云。壮人无积。惟虚人则有之。皆由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气有感。皆能成积。若遽以磨坚破积之药治之。疾似去而人已衰。药过则依然。气愈消。痞愈大。竟何益哉。善治者。当先补虚。使血气壮。积自消也。不问何藏。先调其中。使能饮食。是其本也。虽然。此为轻浅者言耳。若夫大积大聚。不搜而逐之。日进补养。

无益也。审如何经受病。何物成积。见之既确。发直入之兵以讨之。何患其不愈。兵法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是亦医中之良将也夫。

五积六聚。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 痛。上气窒塞。小腹满大。小便不利。大七气汤用铁洛饮煎服。形羸气弱者禁用。有饮癖结成块。在胁腹之间。病类积聚。用破块药多不效。此当行其饮。六君子合五苓散最妙。更加旋复、前胡、枳实、白芍。即海藏五饮汤。若在膜外者。宜导痰汤主之。何以知其饮。其人先曾病瘥。口吐涎沫清水。或素多痰者是也。又多饮人。结成酒癖。

肚腹积块。胀急疼痛。或全身肿满。肌黄食少。宜大七气汤红酒煎服。腹中似若瘕癖。随气上下。

未有定处。二陈加当归、杏仁、桂心、槟榔。名散聚汤。若气作痛。游走心腹间。攻刺上下如雷鸣。或已成积。或未成积。宜木香通气散。肉积妨碍饮食。四味阿魏丸。石瘕。利血通经汤。不应。见 丸。虚人。十全大补汤送下。肠覃。阿魏麝香散。伏梁环脐而痛。金匮三物大建中汤加桂、苓。息积气逆而不妨于食。内服三因化气散。外用良方阿魏膏。此膏熨贴一切痞积并效。食鱼鳖成痞。雌 丸。疟痞寒热。阿魏化痞散。乔氏阴阳攻积丸。可代东垣五积诸方。局方。治七种癖块。五种癫病。十种疰忤。七种飞尸。十二种蛊毒。五种黄病。十二种疟疾。十种水病。八种大风。十二种 痹。及五脏滞气壅闭。心腹胀满。诸蛊积聚。时定时发。十年二十年不瘥者。

千金耆婆万病丸悉主之。好食茶叶成癖。面黄少力者。用椒红二两。茶叶一两为末。飞罗面炒香。

打糊为丸。茶清送下三十丸。又方。苦草二两。加茶叶一两。如好食米谷土炭纸布之类。即以其物加入。并用其物煮汤送下。疟痞丹方。月明净雄黄。醋煮研细。神曲为丸。空心温酒送下四五分。勿令间断。消尽乃止。血积。桃仁、穿山甲。干漆、大黄、虻虫。瘀血。蓬术、瓦垄子。痰积。半夏、南星。白术、枳实、礞石、硝石、风化硝、白芥子。老痰。海石、蛤粉。水积。大戟、甘遂、荛花、芫花。酒积。干葛、神曲、砂仁、豆蔻、黄连、干姜、甘遂、牵牛、茶积。姜黄、茱萸、椒、姜。癖积。三棱、蓬术、巴霜、大黄。肉积。山楂、阿魏、硝石。

虫积。雄黄、锡灰、槟榔、雷丸、芜荑、使君子、鹤虱。疟积。桃仁、鳖甲、草果。

〔诊〕脉来细而附骨者。积也。积脉坚强者生。虚弱者死。沉而有力为积。沉紧者为寒积。脉弦而牢积聚。弦而伏者。腹中有 。不可转也。不治。小沉而实者。胃中有积聚。不下食。食即吐。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 。脉左转而沉重者。气 结在胸中。右转出不至寸口者。内有肉也。

喻嘉言治一人。少腹脐傍三块。坚硬如石。以手拊之痛不可忍。其脉止两尺洪盛。余俱微细。

此由见块医块。不究其源而误治也。初起时块必不坚。以峻猛之药攻之。致真元内乱。转助邪为害。故迸紧不散。其实全是空气聚成。非如女子月经。凝而不行。即成血块之比。观两尺脉洪盛。

明是肾气传于膀胱。姑用补中药一剂。以通中下之气。后用大剂药。内收肾气。外散膀胱。先以理中汤加附子五分。块减十之三。再用桂、附大剂。腹中奔气响甚。三块一时顿没。更用补肾药加桂、附调理而愈。

顾晋封夫人患痞在胁下。或令用膏药。加阿魏一分。麝香半分贴之。五六日间。遂下鲜血血块甚多。二三日方止。是后每岁当贴膏时。必发。近邻妪亦用阿魏膏贴痞。下血如前。世以阿魏、麝香为痞块必用之药。外用为患若此。况服食乎。因为拈出。以为虚人漫用攻击之戒。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青梅不负竹马

    青梅不负竹马

    王凤阳,多愁善感,内向文静的女生,小时候跟父母因为家境原因分离两地,使得她更加的自闭,本以为她的人生会这样永远的孤单下去,却在成年时遇到强势进攻的张亦泽,在温暖有爱的追求下,渐渐打开了她尘封已久的心,本以为两人会这样相携相伴一辈子,却在一脚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之后,在步步血泪,坎坎坷坷下,王凤阳忍痛割爱,转身离去,若干年后,再次相遇,他们是形同陌路还是纠缠不清?
  • 古今名中医治疗与养生绝技趣谈

    古今名中医治疗与养生绝技趣谈

    本书精选古今全国各地名中医及民间医生宝贵的医疗绝技、中药验方、养生长寿经验等。
  • 龙域之世界游戏

    龙域之世界游戏

    叶林试玩了妹妹叶直买回来的封测游戏《龙域》,但没想到却让他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BOSS攻略战,叶林是否能打败最终的BOSS呢?
  • 异世戮神

    异世戮神

    我若灭世,谁人阻拦,天若有怨,葬之何妨?世间毁誉,与我何干?执守本心,持三尺青峰,快意恩仇,掌天控地,脚踏九天,神挡戮神,天挡戮天。一代强人穿越异世,看其仗剑屠出通天大道,搅动天下风云,踏临异世巅峰,成就一代戮神!
  • 御霸圣体

    御霸圣体

    本是天才,却遭受元神封印,丹田破碎;成为他人眼中的废物。但是,天才永远是天才。我能从娘胎里出来就是练气三层,就算是废物又如何。丹田破碎,我有悍霸功法,用身体代替丹田,储存更多的法力。我是炼丹师,金丹之时,我用洗髓丹,重新凝造丹田。强悍的身体,庞大的丹田,命中铸造我拥有悍霸圣体!
  • 全球灾难之战神觉醒

    全球灾难之战神觉醒

    原本和平的世界!却因为一场天文奇观!变的人吃人!人类为了生存!居然易子而食!在这个强者为王的年代!我为了生存!带着家人走上了朝不保夕的路上!但是!一切现实来的太突然!人类的生存!居然只为了一场游戏!这一切是个阴谋!还是!
  • 毒妻归来:BOSS束手就寝

    毒妻归来:BOSS束手就寝

    姐姐惨死,她成为父亲手中的复仇工具!她潜伏到“负心渣男”的地盘,与他极致周旋!咦!帝王般的男人会这么好骗?宠她,护她,凡事都依她,复仇的心渐渐动摇……一杯迷情红酒,让她不顾一切,可是,他的目光透过她,似乎在看向别人,喃喃低语传入耳中,“不对,怎么会没有胎记……”
  •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让自己成为下一个CEO。本书以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为中心,运用大量案例来说明,并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进行了深度解剖,试图借此来激发企业家和经理人去思考中国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优化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绩效能力。
  • 乾坤仙梦

    乾坤仙梦

    仙缘不堪仙缘梦,凡尘百年修凡心。掌控生死任谁知,八荒六合无人敌。三千悠悠漫道路,八千成就乾坤心。万载众生因谁破,不羁回首蓦然处。
  • 易烊千玺一生爱你

    易烊千玺一生爱你

    她们会在一起吗?夏花会同意千玺一起交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