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9400000015

第15章 中寒门(4)

此即胸痹一门之证,故用方亦与胸痹无别,必编者之差误,今并论于此。盖阳受气于胸,阴乘阳位,阻其阳气,布息呼吸往来之道。若喘若呕若哕,实又不然,但觉愦乱无可奈何?故用半夏、生姜之辛温,以燥饮散寒,患斯愈也。缘阴气上逆,必与胸中之饮,结为一家。两解其邪,则阳得以布,气得以调,而胸际始旷也。其用橘皮、生姜,及加竹茹、人参,皆此例也。

发明《金匮》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用乌头赤石脂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乃阴寒之气,厥逆而上干者,横格于胸背经脉之间,牵连痛楚,乱其气血,紊其疆界,此而用气分诸药,则转益其痛,势必危殆。仲景用蜀椒、乌头一派辛辣,以温散其阴邪,然恐胸背既乱之气难安,而即于温药队中,取用干姜之泥,赤石脂之涩,以填塞厥气所横冲之新隧,俾胸之气自行于胸,背之气自行于背,各不相犯,其患乃除,此炼石补天之精义也。今人知有温气、补气、行气、散气诸法矣,亦知有堵塞邪气攻冲之窦,令胸背阴阳二气,并行不悖者哉。

发明《金匮》胸痹缓急,用薏苡仁附子散。胸中与太空相似,天日照临之所,而膻中之宗气,又赖以包举一身之气者也。今胸中之阳,痹而不舒,其经脉所过,非缓即急,失其常度,总因阳气不运,故致然也。用薏苡仁以舒其经脉,用附子以复其胸中之阳,则宗气大转,阴浊不留,胸际旷若太空。所谓化日舒长,曾何缓急之有哉?发明《金匮》九痛丸。仲景于胸痹证后,附九痛丸。治九种心痛,以其久着之邪,不同暴病,故药则加峻,而汤改为丸,取缓攻不取急荡也。九种心痛,乃久客之剧证,即肾水乘心,香港脚攻心之别名也。痛久血瘀,阴邪团结,温散药中,加生野狼牙、巴豆、吴茱萸驱之,使从阴窍而出。以其邪据胸中,结成坚垒,非捣其巢,邪终不去耳。合三方以观仲景用意之微,而肾中之真阳,有之则生,无之则死,其所重不可识耶。

《金匮》云∶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 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趺阳脾胃之脉,而见微弦,为厥阴肝木所侵侮,其阴气横聚于腹。法当胀满有加,设其不满,阴邪必转攻而上,决无轻散之理。盖阴邪既聚,不温必不散,阴邪不散,其阴窍必不通,故知其便必难,势必逆攻两 ,而致疼痛,较腹满更进一步也。虚寒之气,从下而上,由腹而 ,才见一斑。亟以温药服之,俾阴气仍从阴窍走散,而不至上攻,则善矣。

仲景所谓此虚寒自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包举阴病证治,了无剩义。盖虚寒从下上,正地气上天之始,用温则上者下聚者散,直捷痛快,一言而终。故《卒病论》虽亡,其可意会者,未尝不宛在也。

《金匮》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

里虚下利,即当温补藏气,防其竭绝。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痿黄乃中州土败之象;躁而不渴,乃阴盛阳微之象;胸中寒实,乃坚冰凝 之象,加以下利不止,此时即极力温之,无能济矣。盖坚在胸而瑕在腹,坚处拒药不纳,势必转趋其瑕,而奔迫无度,徒促其藏气之绝耳。孰谓虚寒下利,可不乘其胸中阳气未漓,阴寒未实,早为温之也乎。

发明《金匮》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用附子粳米汤。

腹中阴寒奔迫,上攻胸胁,以及于胃,而增呕逆。顷之胃气空虚,邪无所隔,彻入阳位,则殆矣。是其除患之机,所重全在胃气。乘其邪初犯胃,尚自能食,而用附子粳米之法温饱其胃,胃气温饱,则土浓而邪难上越,胸胁逆满之浊阴,得温无敢留恋,必还从下窍而出,旷然无余,此持危扶颠之手眼也。

发明《金匮》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自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用大乌头煎。

由《内经》心疝之名推之,凡腹中结痛之处,皆可言疝,不独睾丸间为疝矣。然寒疝绕腹痛,其脉阳弦阴紧。阳弦故卫气不行而恶寒,阴紧故胃中寒盛不杀谷。邪即胃中之阴邪,正即胃中之阳气也。论胃中水谷之精气,与水谷之悍气,皆正气也。今寒入荣中,与卫相搏,则荣即为邪,卫即为正矣。绕脐腹痛,自汗出,手足厥冷,阳微阴盛,其候危矣。

故用乌头之温,合蜜之甘,入胃以建其中而缓其势。俾卫中阳旺,荣中之邪,自不能留,亦不使虚寒自下上之微旨也。

比类《金匮》虚寒下利六则

《内经》曰∶下利发热者死,此论其常也。仲景曰∶下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此论其暴也。盖暴病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故虚寒下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或其人藏中真阳未漓,或得温补药后,其阳随返,皆是美征。此但可收拾其阳,协和其阴,若虑其发热,反如常法行清解之药,鲜有不杀人者矣。

仲景曰∶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手之三阳起于手,足之三阴起于足,故手足为诸阳之本,而脉又为气血之先。平人气动其息,血充其形,出阳入阴,互为其根。若阴寒极盛,则阳气不布于经脉,五液不行,聚而下利,其脉则无,其手足则冷,去生远矣。此时药不能及,姑灸之以艾,试其人阳气之存否?若微阳未绝,得艾气之接引。重布经脉,手足转温,随用温经回阳药以继之。若无根之阳,反从艾火逆奔为喘,则阳从上脱,不复返矣。吁嗟!万物触阳舒之暖而生,触阴惨之寒而杀。世人戕贼其阳,犹或诿为不知,医操活人之术,乃戕贼夫人之阳,以促人之亡者,岂亦诿之不知耶?仲景又曰∶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上条昌会仲景意云∶灸后手足转温,随用温经回阳药以继之。今观此条不药自愈之证,其奥妙愈推愈广。盖重纬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之文,而致其精耳。彼脉微弱而数,利欲自止,但得不死耳,病未除也。此独言脉弱,乃阴退阳复,在表作微热,在里作微渴,表里之间,微有不和,不治自愈,治之必反不愈矣。仲景凡吃紧叮咛处,俱金针未度。今僭明之,盖外感证,在表则发热,在里则作渴,不但微热不可尽去,即作渴亦有不同。如少阴病,五六日自利而渴,其小便白者,则不为里热而为肾虚引水自救。设以里热之渴治之,宁不杀人乎?昌故会仲景意云∶不治自愈,治之必反不愈,谓夫虑周千变之医,世难轻觏耳。

仲景又云∶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此一条病机,不但治伤寒病为扼要,即治阴病,最宜消息。盖下利而本之阳虚阴盛,得至脉数而渴,是始焉阴盛。

今则阳复矣,故自愈也。设不愈,则不但阳复,必其阳转胜夫阴,而圊脓血也。五运六气,有胜必有复,《内经》谓无赞其复,是谓至治,可见复则必有过甚之害。夫既复矣,而重赞之欲何求耶?治阴病者,其阳已复而重赞之,宁不亢而有悔哉?仲景又云∶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热。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太阳阳明并病,面色缘缘正赤者,为阳气拂郁在表,宜解其表。此之下利脉沉迟,而面见小赤,身见微热,乃阴寒格阳于外,则身微热。格阳于上,则面小赤。仲景以为下虚者,谓下无其阳,而反在外在上,故云虚也。虚阳至于外越上出,危候已彰,或其人阳尚有根,或服温药以胜阴助阳,阳得复返而与阴争,瘥可恃以无恐,盖阳返虽阴不能格。然阴尚盛,亦未肯降,必郁冒少顷,然后阳胜而阴出为汗。阴出为汗,邪从外解,自不下利矣。郁冒汗出,俨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之象,阳入阴出,从危转安。其机之可畏尚若此,谁谓阴邪可听其盛耶?仲景又云∶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脉绝不惟无其阳,亦无其阴,阳气破散,岂得阴气不消亡乎? 时脉还,乃脉之伏者复出耳,脉岂有一息之不续耶?仲景用灸法,正所以通阳气,而观其脉之绝与伏耳。故其方即名通脉四逆汤,服后利止。而脉仍不出,是药已大应,其非脉绝可知,又加人参以补其亡血,斯脉自出矣。成法具在,宜究心焉。

中寒门方

附姜白通汤 治暴卒中寒,厥逆呕吐,泻利色清气冷,肌肤凛栗无汗,盛阴没阳之证。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各五钱) 葱白(五茎取汁) 猪胆(大者半枚) 上用水二大盏,煎附姜二味至一盏,入葱汁并猪胆汁,和匀温服。再用葱一大握,以带轻束,切去两头,留白二寸许,以一面熨热,安脐上,用熨斗盛炭火熨葱白上面,取其热气,从脐入腹,甚者连熨二三饼。又甚者,再用艾炷灸关元、气海,各二三十壮。内外协攻,务在一时之内,令得阴散阳回。

身温不冷,次用第三方。

附姜汤 治卒暴中寒,其人腠理素虚,自汗淋漓,身冷手足厥逆。或外显假热躁烦,乃阴盛于内,逼其阳亡于外,即前方不用葱白也。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各五钱) 上用水二大盏,煎至一盏,略加猪胆汁一蛤蜊壳,浸和温冷服,不用葱熨及艾灼。

附姜归桂汤 治暴病用附姜汤后,第二服随用此方继之。因附姜颛主回阳,而其所中寒邪,先伤荣血,故加归桂驱荣分之寒,才得药病相当也。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 当归 肉桂(各二钱五分) 上用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入蜜一蛤蜊壳,温服。

附姜归桂参甘汤 治阳气将回,阴寒少杀,略有端绪,第三服即用此方。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 当归肉桂(各一钱五分) 人参甘草(炙各二钱) 上用水二大盏,煨姜(三片),大枣(二枚),(自汗不用煨姜)煎至一盏,入蜜三蛤蜊壳,温服。

辛温平补汤 治暴中寒证,服前三方后,其阳已回,身温色活,手足不冷,吐利渐除。第四方即用此平调脏腑荣卫,俾不致有药偏之害。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各五分) 当归(一钱) 肉桂(五分) 人参 甘草(炙)黄(蜜炙) 白术(土炒) 白芍(酒炒各一钱) 五味子(十二粒) 上用水二大盏,煨姜三片,大枣二枚劈,煎至一盏,加蜜五蛤蜊壳,温服。

甘寒补气汤 治中寒服药后,诸证尽除。但经络间,微有窒塞,辛温药服之,不能通快者,第五方用甘平助气药,缓缓调之。

人参(一钱) 麦冬(一钱) 黄 (蜜炙一钱二分) 白芍(一钱酒炒) 甘草(炙七分) 生地黄(二钱) 牡丹皮(八分) 淡竹叶(鲜者取汁少许更炒干者用七分) 上用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加梨汁少许热服。无梨汁,用竹沥可代。

六方次第,昌所自定义者也。然仲景《卒病方论》无传,难以征信。再取《伤寒论》并《金匮》治虚寒诸方,发明为例,见治热病杂病之虚寒者,用药且若此。而治暴病之说,可深信不疑矣。更取诸家方治,评定得失大意,以昭法戒。

《伤寒》十四方。《金匮》十二方、评定通用成方十则,共得四十二方。

桂枝汤加附子方 治伤寒发汗过多,汗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亡阳之证。(方论俱见本集前)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酒炒) 甘草(二钱炙) 附子(炮去皮脐三钱) 煨姜(二钱) 大枣(二钱劈) 上用水二大盏,煎至一盏,温服。按∶漏汗亡阳之证,煨姜辛散,酌用一钱可也。

真武汤 治太阳误汗不解,悸眩 振,亡阳之证。又治少阴腹痛下利,有水气之证。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细辛、干姜之辛以散水寒,五味之酸以收肺气而止咳。)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茯苓淡渗而利窍,小便既利,即防阴津暗竭,不当更渗。)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

(芍药收阴,而停液非下利之所宜,干姜散寒而燠土,土燠则水有制。)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成半斤。(呕加生姜宜矣,乃水寒上逆为呕,正当用附子者,何以反去之耶?盖真武汤除附子外,更无热药,乃为肺胃素有积热,留饮惯呕而去之,又法外之法耳。观后通脉四逆汤,呕者,但加生姜不去附子,岂不甚明。所以暴病之呕,即用真武,尚不相当也。)芍药甘草附子汤 治伤寒发汗不解,反恶寒,阳虚之证。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温服半升。

茯苓四逆汤 治伤寒汗下屡误,阴阳两伤,烦躁之证。 茯苓(六两)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治伤寒下之后,脉促胸满,微恶寒,阳虚之证。又治风湿相搏之证,去芍药加白术。亦治风湿相搏。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干姜附子汤 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烦躁,夜安静,脉沉微,阳虚之证。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去皮生用)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甘草附子汤 治风湿相搏,烦疼掣痛,短气恶风,阳虚之证。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林间拾韵

    林间拾韵

    本书收录作者2006年以来所创作的古典诗词近400首。从内容看,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思想深刻。从形式上看,体裁多样,手法得当,语言精美,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看,意境深远,风格自然。
  • 光明死灵法师

    光明死灵法师

    他是帝国元帅的独子,受到光明眷顾的他本应是一片坦途,但飞来横祸,一夜之间,家族破灭,青梅竹马惨死于眼前,悲痛欲绝的他觉醒前世记忆,逆转光明为死亡,成为了一位特殊的光明系死灵法师,从此,又一段传奇开始了……
  • 三生石畔彼岸花开

    三生石畔彼岸花开

    她,是忘川河上奈何桥边的一朵彼岸花,他是她在千年等待中深爱的男子。她愿为他放弃轮回,用毕生修为只为陪他三世。第一世,她是她在路边捡来的小妹妹;第二世,她只是他众多妃嫔中的一个,而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第三世,他是人,她是妖。三世他自以为他从没有爱过她,所以才任由她离去,可当他发觉自己爱上她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 我们,毕业了

    我们,毕业了

    小学,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之中,与同学在一起最长的6年,明年6月份,我们就毕业了。这一本书里,我将写出我们班52名同学,以及3位主科老师的事,也许还会有那几个转走的孩子。希望,能够在毕业之前写完吧。
  • 虚妄之门

    虚妄之门

    推开虚妄之门,窥测命运之力。刻下对错之线,登顶万界之巅。—————————————
  • 唯爱倒影

    唯爱倒影

    他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没有上演青梅竹马的戏码。他不爱她,她都知道,却偏偏还是沦陷下去。
  • 是谁导演这场花开

    是谁导演这场花开

    本故事讲述了,一名世家男子,为了追寻父仇,却不料调入被人设计的圈套,反而成为被人的杀父仇人,于是所有的故事接踵而来,就在自己父亲被杀之后,自己恋人也相继不见,一场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袭来。
  • 阴阳女掮客

    阴阳女掮客

    她是一个孤女,游走在阴阳之间。出生时很平凡,但她不想平凡,只想直冲云霄!她做了阴阳之间的生意人,原以为是命运安排,后来才知道是亲人用代价换取。阎王:你不配进我的家门。她不屑一顾:不是你儿子无耻,就是老娘搭错神经!
  • 了恨歌

    了恨歌

    当生命失去了一切的光彩,仇恨成为了支撑一切的支柱。那么了却了这份仇恨,是否也意味着这份仇恨所支撑着的世界的崩塌?同样这是否也意味着解脱?
  • 美女之超级保镖

    美女之超级保镖

    超级兵王回到都市,做起了校花的保镖,第一天就把人家给看了个精光,这可咋办……陪读,陪玩,陪吃,这还不算,竟然还要陪睡……美女老师对我误会很深,对我死缠烂打非要做我女朋友……美丽女警花对我很愧疚,一直想要以身相许……孤傲御姐对我心怀感激,想要以身报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