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9800000071

第71章 伊川学案(下)(1)

伊川学案(下)(黄宗羲原本黄百家纂辑全祖望修定)

四箴并序

颜氲问克己复礼之目,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乎外所以养其中也。颜渊事斯语,所以进于圣人。后之学圣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

黄东发曰:《视听言动箴》,在由中应外、制外养中两语。心兮本虚,

陈北溪曰:心之为体,其中洞然,本无一物,只纯是理而已。然理亦未尝有形状也。应物无

心虚灵知觉,事物纔触,即动而应,无踪之可寻捉处。操之有要,视为之则。

人之接物,视最为先。即此处而操存之,庶乎得其要而有一定之准。蔽交于前,

蔽指物欲之私而言。其中则迁;

中指心之体而言,即天理之谓也。物欲之蔽接于前,则心体逐之而去矣。制之于外,以安其内;

物欲克去于外,则无以侵挠吾内,而天理宁定矣。克己复礼,

上以一节言,此以全体言。久而诚矣。(《视箴》。)

诚者,真实无妄之理也。克复工夫真积力久,则私欲净尽,彻表里一于诚,纯是天理之流行而无非仁矣。人有秉彝,本乎天性;

陈北溪曰:人均执此常道而生,其原于天之所赋而人受之以为性者也。知诱物化。

知指形气之感而言。物欲至而知觉萌,遂为之引去矣。化则与之相忘如一,而无彼我之间也。

遂亡其正。

正以理言。至是则天理俱灭而无复存矣。卓彼先觉;

悟此理之全而体之者。知止有定;

事事物物各有所当止之处,即理之当然者是也。能一一知其然,则此心明彻,于日用应接皆有定理,不为之诱而化矣。闲邪存诚,

邪者物欲之私,诚者天理之实。闲外邪不使之入,则所存于心者,彻表裹一于诚,纯是天理之流行而仁矣。非礼勿听。(《听箴》。)

总结之。人心之动,因言以宜;

陈北溪曰:一念之动于中,或善或恶,必由言以宣之,而后见于外。发禁躁妄,

疾而动曰躁,虚而乱曰妄。人之为言,大概不出此二者,皆人欲之所为也,故必禁之。内斯静专。

静安专一,皆天理之所存也。外不躁则内静,外不妄则内专。此二句为一篇之关要处。矧是枢机,

门之辟阖,所系在枢;弩之张弛,所系在机。人心之动有善恶,由言以宣之而后见于外,是亦人之枢机也。兴戎出好;

言非礼则有躁妄而起争,言以礼则无躁妄而生爱。吉凶荣辱,惟其所召。

兴戎则凶而辱,出好则吉而荣。伤易则诞,

易者轻快之谓,躁则伤于易;诞者欺诳之谓,而易中之病也。伤烦则支;

烦者多数之谓,妄则伤于烦。支犹木之枝,从身之旁而逆出者,乃烦中之失也。己肆物忤,

伤易而诞,则无有成法,在己者肆而与物忤矣,内何复静之云!出悖来违。

伤烦而支,则不合正理,所出者悖而来亦违矣,内何复专之云!非法不道,

法,谓先主之法言。钦哉训辞!(《言箴》。)

钦,谓敬谨所出而无躁妄也。哲人知几,

陈北溪曰:几者,善恶欲动而未形之间,其兆甚微,哲人心通理明,能烛于其先。诚之于思;

于一念微动而未形之间,便已知觉而实之无妄,则天理之本然者流行无壅矣。志士厉行,

见于所行之谓行。志士激厉,能勇于有行。守之于为。

为,事动之已著者也。至此方知觉而守之不放,则事亦中理而无过举矣。顺理则裕,从欲惟危;

结上文。二者之动,虽微显不同,然循天理之公则皆无馁于中,故裕;逐人欲之私则易陷于下,故危。此正舜、跖二路之所由分。其发轫之始,尤不可以不谨之也。造次克念,

虽急遽苟且之时,亦必诚之于思,则其涵养之功密矣。战竞自持;

常恐惧戒谨,守之于为,则其操存之力笃矣。习与性成,

习惯如自然,则莫非天理之流行而仁熟矣。圣贤同归。(《动箴》。)

自贤入圣,同一归宿,即其止于至善之地者也。

颜子所好何学论

圣人之门,其徒三千,独称颜子为好学。夫《诗》、《书》、六艺,三千子非不习而通也,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圣人可学而至与﹖曰:然。学之道如何﹖曰: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于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惧爱恶欲。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故曰「性其情」。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至于邪僻,牿其性而亡之,故曰「情其性」。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故学必尽其心,尽其心则知其性。知其性,反而诚之,圣人也。故《洪范》曰:「思曰睿,睿作圣。」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久而弗失,则居之安,动容周旋中礼,而邪僻之心无自生矣。故颜子所事,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尼称之,则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又曰「不迁怒,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此其好之笃,学之之道也。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者;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故曰:颜子之与圣人,相去一息。孟子曰:「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颜子之德,可谓充实而有光辉矣;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而化矣。故仲尼曰:「不幸短命死矣!」盖伤其不得至于圣人也。所谓化之者,入于神而自然,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之谓也,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是也。或曰:「圣人,生而知之者也。今谓可学而至,其有稽乎﹖」曰:「然。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反之也。』性之者,生而知之者也;反之者,学而知之者也。」又曰:「孔子则生而知也,孟子则学而知也。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不求诸己而求诸外,以博文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则今之学与颜子所好异也。」

刘蕺山曰:此伊川得统于濂溪处。

附录

先生母夫人有知人之鉴。二先生幼时,勉之读书,因书线帖上曰「吾惜勤读书儿」,又并书二行,前曰「殿前及第程延寿」,次曰「处士」,后皆验。夫人已知之于童中矣。(明道幼时名延寿。)

百家谨案:二程母夫人侯郡君,好读书,博知古今。二程父有所怒,必为之宽解。唯诸子有过,则不掩。尝曰:「子之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行而或踣,则曰:「汝若徐行,宁至踣乎﹖」尝絮羹,曰:「幼求称欲,长当何如﹖」与人争忿,虽直不右,曰:「患其不能屈,不患其不能伸。」在庐陵,公宇多怪,家人报曰:「有鬼执扇。」曰:「天热尔!」他日以报曰:「鬼鸣鼓。」曰:「与之椎!」自是怪绝。

(梓材谨案:原本《附录》首条为「先生父太中」至「寿八十五」凡四十三字,今据为太中立传,移入《濂溪学案》。)

二程随侍太中知汉州,宿一僧寺。明道入门而右,从者皆随之,先生入门而左,独行至法堂上相会。先生自谓「此是某不及家兄处」。盖明道和易,人皆亲近,先生严重,人不敢近也。

明道犹有谑语,尝闻一名公解《中庸》,至「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有疑,笑曰:「我将谓『天命之谓性』便应疑了!」伊川直是谨严,坐间无问尊卑长幼,莫不肃然。(补。)

经筵承受张茂则尝招讲官啜茶观画,先生曰:「吾平生不啜茶,亦不识画。」竟不往。

贬涪州,渡江,中流船几覆,舟中人皆号哭,先生独正襟安坐如常。已而及岸,同舟有父老问曰:「当船危时,君独无怖色,何也﹖」曰:「心存诚敬尔!」父老曰:「心存诚敬固善,然不若无心。」先生欲与之言,父老径去不顾。

伊川涪陵之行,过滪,波涛中舟人皆失措,伊川凝然不动。岸上有樵者厉声问曰:「舍去如斯,达去如斯﹖」方欲答之,而舟已行。(补。)

先生被谪时,李邦直尹洛,令都监来见伊川,才出见之,便请上轿,先生欲略见叔母亦不许,莫知朝命云何。是夜宿于都监厅,明日差人管押成行。至龙门,邦直遣人赆金百星,先生不受。既归,门人问何为不受,曰:「渠是时与某不相知,岂可受!」

韩公维与二先生善,屈致于颍昌。暇日同游西湖,命诸子侍,行次有言貌不庄敬者,伊川回视,厉声叱之曰:「汝辈从长者行,敢笑语如此,韩氏孝谨之风衰矣!」韩遂皆逐去之。

先生与韩公维约,候韩公年八十一往见之。是岁元日,因子弟贺正,乃曰:「某今年有一债未还,当暂往颍昌见持国。」乃往造焉。久留颍川,韩早晚伴食,体貌加敬。一日,韩密谓其子彬叔曰:「先生远来,无以为意。我尝有黄金药楪一,重三十两,似可为先生寿,未敢遽言之。我当以他事使汝侍食,从容道我意。」彬叔侍食,如所戒试启之。曰:「颐与乃翁道义交,故不远而来,奚以此为!」诘朝遂归。持国谓其子曰:「我不敢言,正为此耳!」再三谢过而别。

吕汲公以百缣遗伊川,伊川辞之。时族兄子公孙在旁,谓伊川曰:「勿为已甚,姑受之。」伊川曰:「公之所以遗颐者,以颐贫也。公为宰相,能进天下之贤,随材而任之,则天下受其赐也。何独颐贫也,天下之贫者亦众矣。分帛固多,恐公不能周也。」

崇宁三年,谓张思叔曰:「吾受气甚薄,三十而寖盛,四十、五十而后完。今生七十二年,校其筋骨,无损也。」思叔曰:「先生岂以受气之薄而厚为保生邪﹖」先生默然,曰:「吾以忘生徇欲为深耻!」

尹和靖年二十始登先生之门,尝得朱公掞所钞《杂说》呈先生,问先生此书可观否,先生留半月。一日,请曰:「前日所呈《杂说》如何﹖」先生曰:「某在,何必观此。若不得某心,只是记得他意。」和靖自此不敢复读。

《易传》成书已久,学者莫得传授,或以为请。曰:「自量精力未衰,尚觊有少进耳!」其后寝疾,始以授和靖、思叔。

南方学者从先生既久,有归者。或问曰:「学者久从学于门,谁是最有得者﹖」先生曰:「岂敢便道有得处!且只是指与他个蹊径,令他寻将去不错了,已是忒大。若夫自得,尤难其人。谓之得者,便是已有也。若论随力量而有见处,则不无其人也。」

问:「先生曾定《六礼》,今已成未﹖」曰:「旧日作此,已及七分。后被召入朝,既在朝廷,则当行之朝廷,不当为私书。既遭忧,又病疾数年。今始无事,更一二年可成也。」曰:「闻有《五经解》,已成否﹖」曰:「惟《易》须亲撰,诸经则关中诸公分去,以颐说撰成之。《礼》之名数,陜西诸公删定,已送吕与叔。与叔今死矣,不知其书安在也。然所定即《礼》之名数,若《礼》之文,亦非亲作不可也。」

鲜于侁问:「颜子在陋巷,不改其乐,不知所乐者何事﹖」先生曰:「寻常道颜子所乐者何﹖」侁曰:「不过是说所乐者道。」先生曰:「若有道可乐,便不是颜子。」邹志完曰:「伊川见处极高!」

伊川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

游定夫问「阴阳不测之谓神」,伊川曰:「贤是疑了问:是拣难底问﹖静坐独处不难,居广居、应天下为难。」

谢良佐往见伊川,伊川曰:「近日事如何﹖」对曰:「『天下何思何虑』!」伊川曰:「是则是有此理,贤却发得太早。在伊川直是会锻炼。」说了又道:「恰好着工夫也!」

刘蕺山曰:此事本不易承当,然不教人、不承当,亦不得。

尹焞尝请曰:「焞今日解得『心广体胖』之义。」伊川正色曰:「何如﹖」和靖曰:「莫只是乐否﹖」伊川曰:「乐亦没处着。」

尹焞偶学《虞书》,伊川曰:「贤那得许多工夫!」

尹彦明问于程子:「如何是道﹖」程子曰:「行处是。」

思叔诟詈仆夫,伊川曰:「何不动心忍性!」思叔惭谢。

范淳夫之女读《孟子》,至「出入无时」,语人曰:「孟子不识心。心岂有出入!」先生闻之曰:「此女虽不识孟子,却能识心。」

有患心疾,见物皆狮子。伊川教之以见即直前捕执之,无物也。久之,疑疾遂愈。

(梓材谨案,以上八条本在《语录》,以有实指,移入于此。)

马温公、吕申公尝言于朝曰:程颐之为人,言必忠信,动遵礼义,真儒者之高蹈,圣世之逸民。

朱光庭又言曰:程颐道德纯备,学问渊博,有经天纬地之才,有制礼作乐之具,实天民之先觉,圣代之真儒也。

吕申公又言曰:程颐年三十四,有特立之操,出群之资,洞明经术,通古今治乱之要,有经世济物之才。非同拘儒曲士,徒有偏长。使在朝廷,必为国器。

王岩叟尝言于朝曰:程颐学极圣人之精微,行全君子之纯粹,与其兄颢俱以德名显于时。

又曰:颐抱道养德之日久,而潜神积虑之功深,静而阅天下之义理者多,必有嘉言,以新圣听。

同类推荐
  • Napoleon Bonaparte

    Napoleon Bonapar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序

    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续灯存稿

    续灯存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经传记

    华严经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魔幻缘

    魔幻缘

    人生中的起起落落,让人感到无比的迷茫。而由于科技的发达,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乐趣。一次与朋友的逃课,竟然发生了一场离奇的穿越,在那个魔法世界中,一个个普通的学生都慢慢的成长了起来。
  • 红石场恩仇记

    红石场恩仇记

    清朝末年间的黄老头因为贪、恶、痴而纠集了三个地方的势力对江南安仁县红石场四个老板的家庭进行了大屠杀。王知县及时侦查全案,但一时无法结案,逃出的两个老板在告状途中被追杀而引发了报复。当他们认识到是错误是犯罪而隐居起来后,官府抓住了罪魁祸首黄老头。但是,该案的结局出人意料。十三年后,石场老板的后人等为收复石场同包括黄老头在内的各方势力斗智斗勇。在官府的支持下,小说的结局才完美结局。小说不到二十一万字,写了一百来人,跨越十三年,涉及的事情多而杂。着重表现的是封建社会黑恶势力的猖獗、官场的腐败和官员主持正义的艰难以及受害百姓的挣扎与无奈。小说使用了不少该区域内的群众口头中的有生命力的语言词汇。
  • 清晨正好:攻陷大明星

    清晨正好:攻陷大明星

    她是女神经学霸,他是劣质偶像,两个性格争锋相对的人,住在同一屋檐下,到底会产生什么鸡飞狗跳的故事呢?
  • 诡档案

    诡档案

    一个一个事件的揭开,明明以为寻找到了答案,没想到看到的只不过是镜花水月,谜团一直环绕在我的心中。似乎……我就快找到了事件最终的答案,那个串联起所有因果,链接所有可能性的那一点,终结!
  • 一个人传说

    一个人传说

    有开始就有结束,结束之后,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人类新的开始,要怎样面对迎头而来的结束的脚步呢?他想阻止!
  • 归元修仙记仙本归元

    归元修仙记仙本归元

    归元很努力地想让自己走上剑修那条洒脱不羁的康庄大道;奈何这条原以为只是比较艰难的大道上,朵朵奇葩争相开放,于是乎,失足少女归元就在精分猥琐这条黑黢黢的深巷中渐行渐远......一个是大叔却不像大叔的面瘫冰山师父;一个白发正太脸的顽童老祖;还有一个闷骚的痴~汉帷帽男顾南衣顾师兄;加上一个外表冷酷实则话痨晚期以嘴致胜的王锐王师兄;另外两只王霸之气逆天的二缺契约灵兽......以上和本文内容无直接关系。实在是文案无能。希望小伙伴给个机会点进去看几章哦,感恩!看猥琐精分萝莉打怪升级换地图,扮猪吃虎,横走修仙界!爆笑来袭!(一晚做梦梦到的爽文,文笔不佳,啰嗦,请多包涵,第一次写文,不喜拍砖温柔点哦)
  • 废材逆天:倾世风华

    废材逆天:倾世风华

    她,是令世人闻风丧胆的金牌杀手——凤翎玥。被同伴背叛,含恨而死。而她,是凤府的五小姐。本该享受致尚的荣誉,却因为不能修炼,被视为废物。惨遭家姐的毒打,导致死亡。当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穿越成凤府的废物五小姐后,看她如何在这强者为尊的异世上,一步步走向巅峰!欺她者、辱她者,她将百倍奉还!废材?不能修炼?拉倒吧!她若是废材,那么,你连废材都不如!强者之路,她定踏上!这芸芸众生,将为她倾倒!……
  • 意尽欢

    意尽欢

    这是群星闪烁却万籁俱寂的黑夜,寂静无声的黑色海洋深处隐藏着骇人的波涛。————————他为她做甜点时,她说:“你怎么这么甜,害得我想一口把你吃掉。”“笨蛋,不能一口吃。”他说。尽欢诧异:“为什么?”“因为这样根本尝不出甜味呀。”
  • 兽无疆

    兽无疆

    人太有才遭天妒!生于兽魂世界,却偏偏又出生在弱小的九州大陆,天才因此蒙尘。十年间,李东林四次夺魂接连失败,又遭飞来横祸。但那又能如何?我若未死,何惧苍天!七年后,李东林笑了笑:“我是废物,但也是天才。”当天上掉下一条龙,而且是一条大金龙,从此,我要做盖世英雄!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从东汉到大魏

    从东汉到大魏

    还有比穿越后,被告知只有一年寿命更悲惨的吗。穿越成为曹冲,凭借先天优势夺嫡、延寿、改天换命。(短篇小说,字数不多,短小精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