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9400000091

第91章

不知何許人。大曆二年。依止衡嶽雲峯寺。修習罔怠。甞於僧堂晨粥。覩盋內五彩雲氣驟起。而山寺影現其中。去寺東北五十里。有山。山下有澗。北去澗有石門。入石門。行可五里。有寺金榜。署云大聖竹林寺。當是時。目了而心疑之。蓋以平生所未甞造也。他日又現臺山諸寺於午鉢雲氣中。其樓觀池榭。皆眾寶嚴餝。而無山林穢惡諸物。併現十方佛國清淨可愛。食畢乃滅。於是照問嘉延曇暉二師之甞遊五臺者。其言與所見尤合。四年遂起五會念佛道場於衡州湖東寺。六月二日。祥雲彌覆一寺。雲中樓閣影現。且有梵相數僧。身長丈許。執錫行道。阿彌陀佛。文殊普賢。一萬菩薩。其身高大咸在。自未至酉方滅。州人見者率感泣作禮。及晚照於道場外。遇一老人謂之曰。師先發願往金色世界。奉覲大聖。今可去矣。照答曰。時危路險未可也。老人曰。但亟去無憚也。忽不見。八月十三日。結同志發衡嶽。五年四月五日。抵五臺。已遙見白光數道於佛光寺之南矣。明日詣寺攬其境。則悉無異昔日鉢中所現者。夜四鼓。又一光自北山來。正觸照身。照即入堂問眾。眾曰此大聖不思議光。常以感悟有緣者耳。照因具威儀。尋光由寺東北。行十五里。果得山澗石門等。而善財難陀二青衣年八九歲。立石門外。若預候照者。引照入門。向北行五里。過金門樓。入門則大聖竹林寺也。地純黃金。流渠華甫方二十里。兩廡周遭。一百二十院。比之鉢中所覩者。差分明耳。而講堂之中。獅子座上。文殊處西。普賢處東。大菩薩眾。左右圍繞。說法之音歷歷可聽。照前作禮。問言。末劫凡夫。智淺障深。法海淵洪。雖欲修行。罔得其要。惟願大聖指陳。使知所在。文殊報曰。諸修行門。無過念佛。福慧二嚴。舉無遺者。我於過去劫中。以念佛故。今獲一切種智。是以一切諸波羅蜜。乃至諸佛。從念佛生。汝當勤念。無令休息。照又問其念云何。曰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繫念。令無間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說是語已。時二菩薩。舒金色手。為照摩頂而授記言。汝以念佛功德力故。不久獲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善男女等。必欲疾成佛道者。但念佛而已。於是二菩薩。各說伽陀以發明之。照則歡喜踴躍。疑網頓除。作禮以謝。合掌住側。文殊使之巡歷菩薩諸院。徧請教戒。及遊七寶果園。其果纔熟。大如盌許。取而食之。身意泰然。旋辭菩薩以出。隨青衣至于門外。遂失所在。而徘徊竚眺。倍增悲感。十三日復偕五十餘僧。於金剛窟。循無著遺跡。禮二十五佛名。而照獨見地瑩琉璃。宮殿嚴淨。文殊普賢萬菩薩眾佛陀波利等。坐立儼然。其餘僧則無所見也。是夜三鼓。又見五鐙於所止華嚴寺西樓上。照默祝曰。願分百鐙。尋如其數。曰願千鐙亦然。且其比列之整。非世所能擬。乃復獨詣金剛窟見大聖。而佛陀波利引入聖寺。語具覺救傳。十二月照於寺之念。佛道場。絕粒要期誓生淨土。七日之夜方唱佛次。有梵僧造道場。謂照曰。汝盍亦流通所見境界乎。照不應。明日申時。則有梵僧之老者。見曰。靈異之事。宜普示眾生。使發菩提心可也。照曰。非敢閟也。第恐俗情騰謗耳。其僧曰。大聖之居此山。謗議紛紜。尚莫之止。況汝所見境界耶。然性善性惡均為菩提。而塗毒鼓緣自應不謬。六年正月。華嚴寺僧崇暉明謙等三十餘人。立石記于金剛窟般若院地。當是時忽聞鐘聲雅亮。節解分明。眾尤驚異。以為照所開示斷不虗矣。後照又建竹林寺一區以自表顯。十二年九月十三日。照攜弟子純一惟秀歸政智遠。沙彌惟英。優婆塞張希陵等八人。登東臺。先覩白光數四。異雲靉靆。雲開而紅色。文殊乘青毛獅子。於五色通身光內。微雪飄灑。圓光徧暎山谷。詳載絳州兵椽王士詹記。

唐道義

浙東三衢人。開元初。至臺山掛錫清涼寺。居鬻院。充典座職。日負薪樵。不堪勞苦。而每織竹鞵。貿有力者代之。時披納衣出遊。偶東北行可五里所。遇一老僧於楞伽山下。氣貌古朴。而神情澹雅。有童子隨後。其實於義未甞識也。忽呼名童子覺一。使邀義就寺啜茶。乃相與入寺。徧閱諸院。見大閣三重。上下九間。皆黃金色。輝耀奪目。既而老僧謂義曰。山寒難住。可蚤還也。義唯諾辭出。僅百許步。回顧其地。莾然皆山林也。大曆初。義上疏言狀。詔即其地置金閣寺。以十節度助貲費。西域沙門純陀為都料。蓋造寺成。仍詔賜不空三藏焉。

唐三刀師

廬陵曹氏子。伯連也。貌剛毅而心柔善。恒持金剛經。其經卷。每以竹筒盛而佩之。自誓畢生不娶。時天下方以安史之亂。所至不寧。而江南尤甚。大曆七年。十一月廣州呂大夫叛。州刺史劉寧。被洪州會府路嗣恭牒徵兵三千人。收番禺。於是伯連在選中。既呈閱。又差充行營小將。伯連患之。遂亡命。府即牒諸處要害捕逐。尋獲於州之洋口。械送州處分。州命斬於朱木橋。三斬刀刃皆不入。寧怪而問其故。答曰。素怯懦。使從軍。或恐剉衂威武。所以逃也。然而三斬不入者不自知。果何說也。其無乃金剛經之力歟。問經今安在。答曰。被獲時。已失墜於數百步之外。寧遽令求而得之。則竹筒之上有刀痕三。寧歎異聽為僧。世號三刀師。隸名郡之龍興寺云。

唐智鐙

不知何許人。薙落隸業荊州天崇寺。素學毗尼。尤日以金剛般若經自課。貞元中。遇疾死。七日復甦曰。初見人。衣冠若王者。擁吏卒坐堂上。鐙至降階揖貌敬甚。延之堂上。相賓主。坐定因曰。以和尚有誦經功德故。特與延壽十年。宜復進脩以斷輪轉。鐙問僧中以薏苡仁。為食後藥石。是否。王曰。此於律無之。鐙曰。律有正非正開遮之條如何。王曰。後人所加。非佛意也。鐙竟不知所終。

唐普明

不知何許人。素業禪定。尤能舉唱宗乘。以啟寤群類。大曆初。受請居胙縣之河上蘭若。學者螘慕。檀越之以財施者。日盈門。右僕射義成軍。滑州節度使賈耽。久惑鉛汞之術。視沙門不加敬。及見明。則下堦避席再拜。將迎如禮。因以州之龍興寺延之。其道法之盛。為一時冠。貞元壬申。閏十二月十日。奄然坐滅。火化收舍利。起塔其寺。後。十年趙宋受周禪。西討劉旻。時滑人柴清者。號材勇。使覘師晝伏夜行。以避巡邏。而常若明以導其前者。卒達國境。賴無他。則亦明之靈蹟歟。蓋清於鄉里每拜其像。固然爾。

唐自覺

博陵望都人也。幼從開元寺沙門知欽出家。至德二年。以試經獲度。即受具戒。復習經律論於靈壽縣之禪法寺。研玩九年。皆臻閟奧。大曆元年九月。徙居平山縣之重林山寺。清溪白石。誠得隱遁之勝。袒肩跣足以遊。掇蔬拾橡以食。虎狼交跡勿恤也。二年五月。節度使張君。以旱暵造山。謁覺禱雨。隨禱輒霑足。張君由是事之勤恪。鼓鑄大悲千手眼觀音像四十九尺。蓋以表平生所發四十九願也。始結小庵其旁以舘。工傭徒隸。後遂拓之以成大寺。正今所謂大悲者。覺甞夜稱佛號。至三鼓。恍見金色光明三道燭地。而彌陀佛觀音勢至立空中。佛獨伸臂摩覺頂。且呼覺名字曰。汝當利物守志無悛。貞元十一年二月之望。又聞神人報曰。師必於今歲入滅。其年六月十三日。果卒於大悲寺。十三年四月十八日。遷神龕葬於寺南。五季顯德初。詔泉府治其象以資國用。方熾炭從事而工遽踣。至今像猶胸頂穿穴。宋受禪。詔完備如初。

唐天竺僧。史亡其名。始韋皐武子生三日。其家飯僧於堂上。姆抱臯徧求祝願。有天竺僧。獨謂其父。善視之。異日必能樹功西陲。進位北闕。韋氏門戶。賴之以興起焉。其父因問故。曰兒前身諸葛武侯也。武侯佐昭烈承漢統。而蜀民德之。感念之至。而識乘之生遂君家。則君家之福。宜與此兒相似也。且武侯既有施於蜀。則今之來者將享其報。蓋吾佛所謂業緣者是已。其父心以為然。後臯用張鎰薦知隴州。及李楚琳殺鎰。臯即帥鳳翔朱泚誅之。易名奉義以旌焉。加臯禮部尚書。興元初。徵為左金吾衛將軍。貞元中。尹成都南蠻吐蕃入寇。屢立戰功。封南康郡王。進位大尉。卒貴顯於蜀。則僧之言。果信弗誣。

唐無著

永嘉人也。少稟志操。自出家受具。即習大乘無少怠。遊方抵京師雲華寺。依澄觀法師。研究華嚴。通暢法界之指。凡諸經論。莫不弘闡。大曆二年。討勝五臺。駐錫華嚴寺。時五月。方坐夏堂中。啜茶次。見老僧貌陋甚。袒據北牀。問曰。子從南方來。所持數珠。借一觀。著遽授之。轉盻間失老僧所在。著心以為異。念曰。昔有覩石臼木杵於此。而終獲入聖寺者。我其庶幾哉。間登般若經樓眺望。適吉祥鳥。翔舞虗空中。羽毛蒨絢。鼓翼趨東北去。明日白光兩道穿戶入。朗照寺內。久之而滅。同房法等。祝曰。若果菩薩垂意者。當再發。果發如初。因獨往金剛窟致禮。倦而假寐。石上三聞叱牛飲水聲。寤覩一翁。形服殊古朴。著起執其手。問何從來。曰山外求粮來。曰居何地。曰臺山。翁問著。師何為在此。曰久聞金剛窟。故隨喜來耳。曰師欲困睡耶。請就所止啜茶。遂相持東北行。距精舍。翁扣門。呼均提者三。一童子應聲出。年可十四五。髮齊眉。短褐纔及脛。翁授之紖使先牽牛以入。因直升堂坐揖。著坐其傍。童子進茶畢。又進酥酪。味雋永。咽之神府澄爽。而棟宇牀座器用。皆金玉遲象玳瑁物。其華靡瑰瑋。槩非人間世也。翁問著所營治。曰大小二乘染指而已。曰然則初出家心將何求。曰務求大乘。曰但從初心所求即得。且問齒臘。曰三十一矣。曰師純淑如此。自今至三十八。則福根德芽。茂殖於茲地矣。遽起謝著曰。吾老倦欲偃息。師可去。著請留一宿。曰師有二伴待歸。可留邪。且師執情未盡。故欲留耳。著答以為執情在學佛者所當盡。而伴亦安敢顧戀乎。曰持三衣否。曰受戒來持之。曰又道執情當盡。竟起揮手別。著方趨出。翁曰。聽吾一偈。即唱曰。一念淨心是菩提。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究竟碎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呼均提送著。且拊著背再。著偕童子。至金剛窟前。問童子曰。此寺何名。童子曰。師以為此窟何名。著曰名金剛。曰金剛下有二字。師能憶否。曰無乃為般若字乎。童子莞然曰。此正般若寺也。復唱曰。面上無嗔供養具。口裏無嗔吐妙香。心裏無嗔是真寶。無染無垢是真常。忽然俱滅。迴望嚮遇翁處。則白雲荏苒。而湧出地尋丈許。成五彩霓。有菩薩乘獅子其上。而諸菩薩圍繞四散。頃之白雲起東方漸蔽沒。無復見時。則汾州菩提寺主修政等六僧。亦詣窟禮敬。而適與著會。著問其所得。云但聞山石振吼如霹靂聲而已。著因為陳述上事。六僧悵惋。尤知罪障所累云。著隱居山中終其身。元和中。門人文一追狀其事。行于世。

唐法照

長慶間。每見於陝府閭閻中。口剌剌。若有所持誦。曰金剛般若經也。一日避雨逆旅過中矣。度不可以分衛。因遣童子。買彘肩於市。熟烹薄切。鋪胡餅上。捲食之。須臾皆盡。傍若無人。見者怒詬。以為非法。少年甚欲歐之。至夜照入室閉戶。持誦如常時。頃之光明達屋壁。香氣充塞庭宇。而或者相率羅拜於前以謝罪。照終趺坐不為動。

唐守素

性高介。與人遊不變窮達。居京兆大興善寺。歷歲月。未甞出戶。誦法華經滿三萬七千部。感狢子夜則馴擾聽經。烏鵲午則就掌取食。寺庭有青桐四株。蓋素所手植者。夏月清蔭扶疎。尤可愛。元和中。士大夫之尋涼避俗者多。於此寺桐忽發汗。如墨潘滴瀝。飄灑著衣服。不可澣濯。遊者患之。素祝之曰。我培擁汝。而汝如此。我且伐汝矣。汗遂不發。則素之志。誠易量耶。

唐會宗

姓蔡氏。荊州人。少隸公安寺出家薙落。長慶初。忽染瘵疾。工施藥石。莫足療。中痞外瘦。雖衣食不自勝。因發願。畢世誦金剛般若經。以祈生善趣。至五十過。夜夢有人使開口者。既開口。為出髮喉中千餘莖。又夢吐螾長寸許。僅閱月遂愈。

唐鑑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无艮

    无艮

    人魔两族至尊大战。时间之力与空间之力的对碰下突然时空逆转,打开了一条裂缝。一位少年旅游不慎失足坠落。恰巧落入裂缝。被接引到另一个世界,得知自己是太古前的强大体质,从此开启了他的异界之旅
  • 阳光下的寒晴

    阳光下的寒晴

    女孩和男孩在沙滩上追赶着,笑意大开边跑边喊“哥哥,等下我,等下我。”仿佛感受到了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年乐趣,太阳公公猛烈的光芒照耀着这两个孩子的身上仿佛此刻便是他们的幸福的开始。
  • 穷小子的那些事

    穷小子的那些事

    一个乡下穷小子,逼于无奈,只得进城赚钱,受尽白眼,看人生百态,戏看猪脚如何土鳖斗金龟,混迹都市......
  • 尘影记

    尘影记

    天地世界,万物生灵。天穹之下,妖族败逃,退入妖界,人族迎来繁荣昌盛的时代,但好景不长,内乱四起,人族内战,生灵涂炭,遂成九国。悲欢离合,世间沧桑,阴谋诡计,人族万年,正值盛世,却是在平静中渐起涟漪,尔虞我诈,猪脚如何逆流而上,成就不凡人生……
  • 恋恋娇凰

    恋恋娇凰

    他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她则是他心中的知己,他想对她说:“慧儿,不管你去哪里,我都会等你回来。”——可这句话却终究没有机会开口。他是冷静沉稳的四皇子,寻寻觅觅二十年,终于找到了佳人。面对她的离开,他慌了神失了心,“不管你去哪,我都要找到你。”——他的痴情执着,能否找回她的心?他是怪异乖张的九皇子,无意中遇到了她,发现了生活的乐趣。他想把她禁锢身边,“你是我一人的专属物品!”——他的霸道强硬,是否能留住佳人?他是别人眼中风流多情的皇帝,却不知多情实是无情。当真正遇到那个似曾相识的她,他那浪迹的心终于安稳了,“这一生,因为有你而知足。”——只可惜,他们相逢太晚。
  • 新世界的大冒险

    新世界的大冒险

    起床额拿出换洗的小内内。。。黄色内裤:可保护丁丁。防护力:忽略!温馨提示:纤维比较多穿久对丁丁木有好处!!!
  • 踏碎星痕

    踏碎星痕

    若天挡我,我便打破这天;若地挡我,我便撕碎这地;若世人挡我,我便战遍这世人!!!!!
  • 萌妻来袭:首席老公不许动

    萌妻来袭:首席老公不许动

    麦萌气炸:“莫易寒,你瞎吗?看清楚我不是你老婆!”男人的话却让她吐血:“灯一关,都一样。”合法共枕遥遥无期,男人无耐心,“我要合法同你盖一床被。”麦萌摇头道:“我们不适合,我要找实用男人。”“一晚七次还不够实用?”麦萌抓狂,“你能好好说话吗?”男人勾唇一笑,眉眼荡漾着风情:“能,领了证一切好说。”
  • 雉奴

    雉奴

    没有父母的她,不相信爱情的她,一生只信朋友的她
  • 玄门捉鬼师

    玄门捉鬼师

    玄小飞,字九灵。有天眼可见鬼,有天格克至亲,有天理扬正气。昆仑山一个快要灭绝的玄门唯一弟子,携一身道术下天山,捉百鬼,渡冤魂,缠绵花都,修炼人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