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9400000081

第81章

嘉永禦兒人。既納戒。即負笈習學上都。通經明論。不怠宣導。咸通中累應奉聖節祝讚。仍充左街鑒義。流輩弭伏。廣明中黃巢犯闕。逃難至越因開涅槃維摩二經於大善寺。且以謙雅諸師所釋。崇福疏繁略不中。同光中。遂作義評鈔十四卷。又鈔解俱舍論疏賈曾侍郎。沙門圓暉等。序。餘若法華百法唯識各有別行義章。惟狷急與世寡合。畜弟子終無可其意者。甞自執爨治食。薪生濕旅吹旅滅。怒沃之水。終日不復食。晚年目昏眩每講輒載竹竺。以其不為日光所爍。爾或譏其慢眾。受怡然不以介意。元帥武肅錢王行部。至越受出謁。王。素嚮風禮之。有加。乾化中。度戒召充監壇選練職。吳越此職自受始。同光間。王薦于朝。乞賜紫衣。詔且至受方講上生經疏序有曰。若洪鑪而虗受。受忽置麈尾顧眾曰。某得名無典實乃爾耶。何謂虗受。眾因狀以聞。王歎曰。此僧之於榮命不可得矣。其言蓋先讖也。歲乙酉受終誥牒降元帥府。時天下瓜裂。使者之來必由青州泛海而南。風波之險。非期月莫足以達岸。至是始詢知。其登舟之日。正受讖言之日也。何武肅之能前察哉。

後唐景霄

生丹丘之徐氏。始依表公聽涉及守言闍梨敷演於鄉里。又慕而從之。資性剛介。狷急少容忍。人故寡與之合。然貌殊陋劣。而氣頗悍。納戒後。即獎訓初學於金華之東白山。時有江西徽猷律師。方自負所業著。所謂龜鑑錄者。行世偶領徒到寺。而適值霄講持犯篇默聆其說而歎賞久之。名由是而愈重矣。作簡正記二十卷。以闢邪妄。武肅王錢氏。召主臨安竹林寺。天成二年。臨壇於北塔院。後竟終於南。真身寶塔寺葬大慈山諡本受塔號清涼。

後唐貞誨

姓包氏。吳之常熟人。年十三。依州之龍興寺落[髟/采]。性沈靜強敏。甫閱歲誦法華。然覆習。日課二部以為恒。年十九登具足戒。益遊伊洛河汾以覈窮經論。唐天祐元年。至汴之相國寺演導。日閱法華十許徧。人初未之知也。逮梁建都四方雲委。貞明二年元年元帥孔公捨奉資。置堂於西塔院。延誨長講誨旁讀大藏教文。二時行道。仍誦法華精進靡間。且甞誠其徒曰。異端之說。汩亂真心。慎不可聞也。吾願釋肩彌勒內院。餘非所冀望。清泰二年。二月十一日。忽向空合掌曰。眾聖相迎。吾其往矣。眾亦皆聞天樂音。俄而卒。壽七十三。臘五十四。十八日遷神于東郊寺莊之原以葬。

後唐歸嶼

姓湄氏。壽春人。父元旭賢而善風鑑。以其宜於出家也。許焉。事開元寺道宗律師。未幾。誦通法華仁王等經。弱冠登具。且聽習眾推講授。後聞洛陽京兆經論之盛。行訪師友。僅十載。綜大小乘。該性相宗。若因明俱舍唯識等論。維摩上生經。皆涉淵窮奧。人莫之詰。復就南燕暉公是正之。而新鈔未善。加緝治於東京之相國寺。學徒領悟。名達宸聽。蓋甞與後主。幼同筆研。即位詔訪之。知不可逃。乃入覲。時屬嘉慶節。方詔絕天下僧道。恩命至嶼獨賜紫袈裟。演法大師號。兩街威儀。迎導至寺。仍詔改東塔御容院為長講院。俾主講事。荐以閩帥所貢。賀壽禮物帛三百匹賜之。教門有光。清泰三年三月十日。謂弟子洪演曰。予無常至矣。汝其進脩勿怠。焚香合掌初夜長逝。春秋七十五。僧臘五十五。越十八日。塔于東郊寺莊之東岡。

後唐令諲

陝府閿鄉楊氏子。既出俗。徧歷宏匠。彌陀百法中觀等經論。尤醇粹。自是聲光振發。而檀信歸依矣。遊洛南長水。或構伽藍。就中闡揚。訓徒之暇。別課維摩上生以為常。如是僅三十年。未甞小怠。清泰二年。終于所居寺。壽七十一。臘五十一。闍維塔舍利于山麓。

漢僧照

范陽張氏子也。年十四。以秀偉聰寤之姿。為沙彌。於憫忠寺。再歷歲。即能暗誦最勝王大悲維摩法華等經。其深文奧義。甫十數年。亦已淹貫。天祐中。杖錫南屆。中山元帥王處直邀住法華寺。至易定。太傅隴西李公表薦。詔賜紫方袍。至真大師號。扶風馬公請為僧正。非其志。抵洛陽。或命於法林寺。開法華經席。都闕浩穰。象龍輻輳。其服膺稛載者多矣。乾祐元年三月二十六日示滅。春秋七十。夏臘五十四。時太傅李公方以侍中守洛。躬飭喪禮。四月三日。茶維於城南。獲舍利明潤。通守濟陽丁公為樹塔。葬之廣化寺南岡。

漢巨岷

姓任氏。西河人。父賁丘園游藝自樂。母王氏嗜佛學。受八關戒。清淨無他念。岷生始七歲。志氣嶷然。有成。或甞攜以入郡之淨心院。時宣遠論師。方房居。見之如宿契。泣求依止。二親不能奪。十歲日課誦法華維摩二經。迨圓具。即習毗尼。深涉大乘理趣。涅槃一經。因明輸金二論。皆開演盈十遍。尤尋究俗典。詔住天王院。玄侶羣集。官給資費無所乏。乾祐元年。詔遣廷臣。賜紫方袍圓智大師號。俄詔徙崇福寺講堂院。仍充管內僧正。撿策四眾。如風偃草。二年十一月五日。無疾而終。享齡七十三。得夏五十四。闍維獲舍利。具表以聞。詔葬西山天龍寺。諡達識。

漢從隱

出洛陽三鄉劉氏。丱歲敏慧。然志篤辭俗。二親聽。依邑之竹閣院披薙。既受具嵩陽。復就長水。稟習彌陀中觀百法諸論於諲公。時諲公老矣。使隱代赴布金請。後唐清泰中。因受諲曯累。日為眾三登法座。以致勤意。夏昝尤永。旁覽藏典。精苦修潔。人莫與亢。乾祐二年正月。以疾終。壽五十三。臘三十二。火化收遺骨塔之。

漢夢江

洛陽長水縣楊氏子。出家隸懸泉院。誦仁王般若經。講百法論。後唐清泰中。龍門廣化請為眾開演。會駕幸其寺。詔問應對稱旨。即詔賜紫伽梨。辭不受。勤於訓導。晚年日一食。行道禮佛。遇佛慈忍。二十餘年。如一日。周顯德三年。以疾終于所居之天宮寺。緇白悲慕為建塔。

漢希覺

字順之。姓商氏。世居晉陵。後徙湮陽。而覺生焉。素業儒。唐季之亂。窘乏無所歸。甞以傭書獲事給事中羅公隱於其家。公偶與語。哀之曰。兒何至此。因多與之直而勸之學。文德初。時年二十有五。乃遊溫州。依開元寺出家。龍紀中。受具戒。即究律部于西明慧則律師。則蓋法寶大師之上足。廣明中。自關輔逃難浙滸。覺始見之天台。及則長往。覺繼講訓於溫州。俄而武肅錢王之季弟鏵來牧。禮貌加重。或誣以微過。釋不問。徙居錢唐之大錢寺。文穆王。命主千佛新伽藍。仍借賜紫服。私暑以文光大師號。未幾。以老病乞解職。嘯傲山房。以道自樂。示寂之年。八十五矣。其所作有增暉集二十卷。擬江東讒書五卷。雜詩賦十五卷。

周智佺

張姓。鄴之永濟人。九歲獲事師於臨清王舍城寺。暨受具戒。克勤佛事。誦經之暇。禮拜旋繞。必晝三夜三。不少廢。已而本師遣從滑臺明福寺暉公。聽習未期月。頓領玄要。暉公之門。疇昔號為傑然者。數十輩。皆出其下。於是徇睢陽之請。法澤霶霈矣。久之汴都信士捨宅。築萬歲百法院致居之。隨赴諸檀。所得襯施。前後齋僧三十萬。天雄軍戴張郭三氏。以觀音院召。抑其衰莫疲薾之時乎。佺於百法尤淹貫。登座辯給。初不臨文。每覽大藏。以輔知見。諷誦誠慤。當深夜無人聲。或聞戶外。彈指贊歎者。魏帥陳君思讓篤志歸嚮。表薦得紫衣歸政大師號。顯德五秊。秊八十有三矣。忽命弟子奉晏等。造木轝曰。必以西方禮。闍維我。其秊十一月十一日。奄爾而逝。塔其遺骨焉。

周澄楚

姓宗氏。其鄉里。則未之聞也。世守儒素。母趙亦齋潔。產楚之夕。光爛一室。鄰落驚訝。七歲偶入寺見佛像。輒作禮。歸問其父曰。夫以黃金色相。坐蓮華上。豈佛獨然。餘者亦能如此否。父曰。蠢動含靈皆可得佛。而況人哉。梵欣然願出家。十歲即為相國寺明智弟子。體貌岐嶷。異羣童。識者知其為法門偉器。既受具。究習新章。毗尼之奧。獨能深入。時輩莫之敵。因號律虎。王公大人。日造門請益。周天福間。詔入內道場。賜紫伽梨。仍署號真法大師。充新章宗主。凡妃主之入道者。皆為授戒。顯德六年十月十一日。首北面西。無疾而終。壽七十一。夏五十。

宋傳章

姓彭氏。開封東明人。父諲力農。尤明佛經詮旨。母邢夢遊伽藍。攬器物而娠。旋以語其父。父喜曰。必生男子。當令出家。年十一。遣事邑之秘公為弟子。授淨名仁王法華經。即能覆誦。既落[髟/米]。從其師。禮文殊於五臺。遂受具。當是時。浚郊之清朗。睢陽之道雅。以法華。而其師以唯識。是皆內實而外名者也。故章獲歷扣密傳。以資開演。筵張席啟。徒侶環列。垂二十載。未甞小輟。周廣順中。左街僧錄廣智大師。薦聞于朝。賜紫方袍。乾德二年。以左街僧錄道深之薦。賜號義明大師。俄示疾終。春秋五十五。法歲三十六。以其年十一月十六日。茶毗于都城之南原。舌根不壞。初其父之死而茶毗也。亦舌根不壞。固知持誦法華之驗。有如此者。開寶五年。門人樹塔併葬焉。相國寺清慧大師彞炳銘。

宋繼倫

姓曹氏。晉陽人。弱齒即入道。其師始以法華使習誦。輒日能暗復三紙。時眾異其敏慧。逮登具。年二十一矣。然自講貫法華之餘。復覽唯識因明二論。遽以敷演。徒侶之盛。恒百五十。倫姿性慈忍。戒範堅潔。其貌感風行。人望之心服。劉氏據有并汾。猶加敬禮。僭署法寶大師號。錄右街僧事。四眾倚以修進。己巳冬示疾。口述偈。願生知足天。彌勒內院。既瞑頂過半日猶暖。則開寶三年也。得壽五十二。闍維分舍利供養云。

宋義楚

姓裴氏。相之安陽人。其季父二。皆出家。以行業致名位。曰修進。則甞於法華經一字一拜矣。而猶日課觀音普門支品。今方為歷下臨壇大德。曰省倫。甞誦大悲楞嚴呪各一億徧。今方主青丘香嚴院。楚始七歲。以親命來省二父。而進因以薙染焉。既登具勤學罔懈。俱舍一宗造微臻極。遂以圓暉疏傳。講十許徧。後以教門諸文。而世之昧者用之。多致舛謬。乃悉類粹而區分之。使一藏義理事實昭著効白。而士之執筆皷舌者。無所疑惑。則於天下誠。便起晉開運二年。至周顯德元年。成書。總五十部。列四百四十門。名釋氏六怗。蓋擬唐之白氏云。進呈。詔賜紫伽梨明教大師號。仍以其書付史舘。開寶中。卒于龍興伽藍。壽七十四。臘五十四。楚晚年自以瞽。懺悔過曰。吾之述作又豈免於芟夷。佛意。破碎法章哉。既而復明。議者。以其至誠所感。其書則樞密相國王公朴。敘其端云。

宋義莊

姓張氏。滑臺人。童子從鄉州開元寺。習經業。逮登戒。即負笈聽法華義於洛邑。操履厭物。識見過人。眾請居九曜寺。建隆初。左散常侍申公為奏。賜紫衣。太平興國三年。歲八月終世。壽七十八。僧臘五十九。明年二月。遷靈輿塔於龍門菩提寺西。

宋普勝

姓張氏。深州陸澤人。幼事五臺華嚴寺超化大師出家。性尤強記。凡百章疏一覽即了。不數稔獲青藍之譽。且刪多補少。成貞辨鈔。為四卷以行世。開寶間。詔賜紫衣。號宣教。太平興國四年七月四日。示疾。終于淨土院。壽六十三。臘四十三。樹塔葬舍利于龍門山寶應寺之西阜。

讚曰。

摩訶衍法  譬彼流泉  氣鐘脉發  行地無偏  或坎而得  厥用靡宣  以烹以餁  以溉以灌  日但饔飱  歲寧旱暵  人之於學  必此其由  惟寂惟寞  亦優亦游  積之勿怠  養之勿媮  所聞既多  汪洋演迤  沛然施之  利澤遐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微雨中的蝉声

    微雨中的蝉声

    夏日去川南玉屏山森林公园小住,令人感到新奇的是:满山蝉鸣,此起彼伏,自晨至夕,不绝于耳。究其原因,方知遍山所植之树,名日“柳杉”;此类树的特别之处,一是颇利于蝉的繁衍与栖息,二是它的气味能驱蚊灭蚊,所以山中整日蝉声不绝,而蚊蚋则不见踪迹。
  • 都市终极封神

    都市终极封神

    看现代人林峰阴差阳错穿越奇异的大荒世界里,机缘得刑天传承,还与姜子牙,申公豹结成结拜异性兄弟。。。。。。
  • 末世逆行者

    末世逆行者

    当末世危机来临,众生陷入绝望之际,总有一个人会浴火重生、逆路而行……他也许是个英雄,也许是个豪杰,但更大的可能性,他也许是个……人间败类!
  • 玄天屠神记

    玄天屠神记

    玄天大陆,全宇宙的中心,整个大陆充斥宇宙最本源的能量——玄气。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玄气的修炼已经登峰造极。由万族组成的大陆最强势力——玄天殿,对犯下过错的人发布悬赏!且看高冷男神如何带着自己的两个兄弟与有老爷爷相助的大机缘者对抗,创下天价悬赏!
  • 问情风云录

    问情风云录

    霜花镜胭脂泪情难断离恨苦剥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本书没有无脑打脸,主角没有嘲讽光环,没有虐主情节各位可以放心阅读。)
  • 紫色印记的秘密

    紫色印记的秘密

    一个简单的印记,来带的是二人之间扯不断的牵绊。不过,听说机械性紫斑这种东西,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印记哦?
  • 上古世纪之宏命蓝图

    上古世纪之宏命蓝图

    源大陆的毁灭,葬送了无数的神明、英雄与史诗,在血与泪光与热的召唤下,神明主宰的时代将是苏醒或是毁灭。
  • 信仰之海

    信仰之海

    马休 阿诺德在维多利亚的盛世,听到了代表基督精神的“信仰之海”落潮的哀声,于是呼吁用真诚的爱来拯救那表面上光明的世界。如果说,《信仰之海》作者也有自己的“信仰之海”,那一定是诗歌,毕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的大部分文字,都与诗歌有关,涵咏经典诗文,足见作者滋养性情之用心。还有小部分文字是关于翻译和读书的随笔,是现实生活的点滴侧影。《信仰之海》可以说是作者对“诗性人生”的诠释与见证。
  • 独家试爱,亿万聘娶小娇妻

    独家试爱,亿万聘娶小娇妻

    七年前,她是初出茅庐的小贼,不小心偷到他身上,却输掉了整颗心,心死神伤的离开。七年后,涅槃归来,她是国际上首屈一指的设计师,亦却背负了诸多秘密,身份成谜。他开始追妻之路,温柔而又强势:“穆小姐,你没有什么跟我说的吗?”她冷嗤:“比如?”他略一挑眉,眸光含笑:“比如你身边那两个孩子是谁的?”
  • 侦探奇遇

    侦探奇遇

    一个身在城市的少年,过着每天枯燥的学习生活,一身侦探天分无法发挥。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他获得了重生,重生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