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6000000054

第54章 职官三(3)

侍中,汉代为亲近之职,魏晋选用,稍增华重,而大意不异。晋任恺字符褒,为侍中,万机大小,多管综之。性中正,以社稷为己任。恶贾充之为人,不欲久执朝政。或为充谋曰:「恺总门下枢要,得与上亲接,宜启令典选,使得渐疏,此一都令史事耳。九流难精,闲隙易乘。」充因称恺才能,宜在官人之职,即日以恺为吏部尚书,由是侍觐转稀。武冠,绛朝服,佩水苍玉。旧迁列曹尚书,美迁中领护、吏部尚书。宋文帝元嘉中,王华、王昙首、殷景仁等并为侍中,情任亲密。王华等每与帝接膝共语,貂拂帝手,拔貂置案上,语毕,复手插之。孝武时,侍中何偃南郊陪乘,銮辂过白门阃,偃将匐,帝反手接之曰:「朕反陪卿也。」又宋孝武代,选侍中四人,并以风貌,王彧与谢庄为一双,阮韬与何偃为一双,常充兼假。又谢朏字敬冲,宋末为侍中。及齐受禅之日,朏在直,百寮陪位。侍中当解帝玺,朏佯不知。传诏曰:「解玺授齐王。」朏曰:「齐自应有侍中。」乃引枕卧。传诏惧,使称疾,朏曰:「我无疾,何可道!」遂朝服步出门,得车还宅。是日,遂以王俭为侍中,解玺。齐高祖曰:「我若诛之,令遂成名。」乃废于家。永明中,复为侍中。至梁,亦为侍中。齐侍中高功者,称侍中祭酒。其朝会,多以美姿容者兼官。欲以陆慧晓为侍中,以形短小,乃止。永元三年,东昏南郊,不欲亲朝士,以主玺陪乘,前代未尝有。齐有主玺、主衣等官。梁侍中高功者在职一年,诏加侍中祭酒,与散骑侍郎高功者一人对掌禁令,此颇为宰相矣。王训字怀范,迁侍中。既拜入见,武帝问何敬容曰:「褚彦回年几为宰相?」对曰:「少过三十。」上曰:「今之王训,不谢彦回。」又曰:柳庆远为侍中,尝失火,禁中惊惧。帝悉敛诸门钥,问:「柳侍中何在?」既至,悉付之。又王峻与谢览约,官至侍中,不复谋仕进。陈侍中亦如梁制。后魏置六人,加官在其数。宜都王穆寿、广平公张黎并以侍中辅政。北齐侍中亦六人。后周初,有御伯中大夫二人,掌出入侍从,属天官府。保定四年。改御伯为纳言,斯侍中之职也。宣帝末,又别置侍中为加官。隋又改侍中为纳言,置二人。炀帝大业十二年,又改纳言为侍内。隋氏讳「忠」,故凡中皆曰内。大唐初,为纳言。武德四年,改为侍中,亦置二人。龙朔二年,改为左相,咸亨元年复旧。光宅元年,又改为纳言。神龙元年,复为侍中。开元元年,又改为黄门监;五年,复为侍中。天宝元年,改为左相。至德初,复为侍中。自隋至今,皆为宰相。旧班正三品,大历二年,升为从二品。按令文:掌侍从,负宝,献替,赞相礼仪,审署奏抄,驳正违失,监封题,给驿券,监起居注,总判省事。

门下侍郎。秦官有黄门侍郎,汉因之,刘向与子歆书曰:「今若年少,得黄门侍郎,要处也。」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无员。郊庙则一人执盖,临轩朝会则一人执麾。凡禁门黄闼,故号黄门;其官给事于黄闼之内,故曰黄门侍郎。初,秦汉别有给事黄门之职,扬雄为给事黄门。后汉并为一官,故有给事黄门侍郎,掌侍从左右,给事中使,关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座。无员,属少府。又汉旧仪曰:「属黄门令。」日暮,入对青琐门拜,故谓之夕郎。宫闼簿曰:「青琐门在南宫。」卫权注吴都赋曰:「青琐,户边青镂也。」献帝初即位,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员各六人,出入禁中,近侍帷幄,省尚书事。后改给事黄门侍郎为侍中侍郎,去给事黄门之号,旋复故。初,诛黄门后,侍中、侍郎出入禁闼,机事颇露。由是王允乃奏比尚书,不得出入,不通宾客,自此始。荀悦为黄门侍郎。郭况以后弟,小心谦慎,年十六为黄门侍郎。魏晋以来,给事黄门侍郎并为侍卫之官,员四人。魏杜君名恕,字务伯,为黄门侍郎,每政有得失,常引纲维以正言。吴孙丞为黄门侍郎,与顾荣俱为侍臣。吴归命诏曰:「自今以后,用侍郎当如皇室丞、顾荣俦也。」山公启事曰:「黄门侍郎和峤,最有才,可为吏部郎。」诏曰:「欲令在左右,更求其次。」又曰:「黄门侍郎荀彧,清和理正,动可观采,真侍卫之美者。」宋制,武冠,绛朝服,多以中书侍郎为之。齐亦管知诏令,呼为「小门下」。梁增品第,与侍中同掌侍从,傧相威仪,尽规献纳,纠正违阙,监合尝御药,封玺书。陈制亦然。后魏亦有。崔光为黄门侍郎,未尝留心文案,唯从容论议,参赞大政。北齐置六人,所掌与侍中同。后周天官府置御伯下大夫二人,武帝改为纳言下大夫。隋六人,属门下省。至炀帝,减二人,而去给事之名。炀帝初嗣位,犹以张衡为给事黄门侍郎。初。刘行本为黄门侍郎,文帝尝怒一郎,于殿前笞之。行本进谏,帝不顾。行本乃正当上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岂得轻臣而不顾?」乃置笏于地而退。上谢之,而原所笞者。大唐龙朔二年,改黄门侍郎为东台侍郎,武德二年四月,温大雅为黄门侍郎,弟彦博为中书侍郎,居近侍。高祖谓曰:「我起晋阳,为卿一门耳。」至五年五月,弟彦博又为中书侍郎。高宗总章元年十月,东天竺乌徒国长年婆罗门卢伽逸多受诏合丹,上将饵之。东台侍郎郝处俊谏曰:「修短有天命,未闻万乘之主,轻服番夷之药。昔贞观末,先帝令婆罗门僧那罗尔婆婆寐依其本国仙方,合长年神药。胡既有异术,征求灵草秘石,历年而成。先帝服之,竟无异效。大渐之际,名医莫知所为。欲归罪于胡人,将伸大戮,又恐取笑夷狄,遂止。龟镜若是,惟陛下深察。」遂止。咸亨元年复旧。光宅元年,改为鸾台侍郎,神龙元年复旧。天宝元年,改为门下侍郎,至德中复旧。旧制,正四品上。大历三年,又改为门下侍郎,升从三品,员二人,掌侍从,署奏抄,驳正违失,通判省事。若侍中阙,则监封题,给驿券。

给事中,加官也。秦置,汉因之,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侍中、黄门,无员。汉官表曰凡「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也。诸给事中,日上朝谒,平尚书奏事,分为左右曹,以有事殿中,故曰给事中。汉东京省。魏代复置,或为加官,或为正员。晋无加官,亦无常员,在散骑常侍下,给事黄门侍郎上,武冠,绛朝服。宋齐隶集书省。梁陈亦掌献纳,省诸闻奏。后魏无员。北齐亦属集书省,凡六十人。后周天官之属,有给事中士六十人,掌理六经,给事左右。其后别置给事中,在六官之外。隋初无,至开皇六年,始诏吏部置给事郎。凡置八郎,说在爵命篇。炀帝乃移吏部给事郎为门下之职,位次黄门下,置员四人,以省读奏案。大唐武德三年,改给事郎为给事中,后定为四员。龙朔二年,改为东台舍人,咸亨元年复旧。常侍从,读署奏抄,驳正违失,分判省事。若侍中、侍郎并阙,则监封题,给驿券。前代虽有给事中之名,非今任也。今之给事中,盖因秦之名,用隋之职。

散骑常侍。自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散骑骑并乘舆并音步浪切。骑而散从,无常职。后,中常侍得入禁中,皆无员。汉因之,并加官。说在侍中篇。散骑有常侍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后汉中,初省散骑,而中常侍改用宦者。魏文帝黄初初,置散骑,合于中常侍,谓之散骑常侍。后用士人,始以孟达补之,久次者为祭酒。孟达字子度,自蜀降魏。魏文帝善达之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散骑常侍掌规谏,不典事。貂珰插右,骑而散从。又有员外者,因曰员外散骑常侍。晋泰始中,令员外散骑常侍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直,因曰通直散骑常侍,亦武冠,右貂,金蝉,绛朝服,佩水苍玉。山公启事曰:「郄诜才志器局,当为黄散。」黄散谓黄门侍郎及散骑常侍。又曰「散骑常侍缺,当取素行者补之」,遂举郄诜。又阮孚字遥集,为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为所司弹纠,帝宥之。又曰贾充为常侍,后改常侍为侍中,未详其义。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虽隶门下,而别为一省。潘岳云:「寓直散骑省。」自魏至晋,共平尚书奏事,东晋乃罢之,而以中书职入散骑省,故散骑亦掌表诏焉。郑默字思元,为散骑常侍。武帝出南郊,侍中以部陪乘,诏曰:「使郑常侍。」谓默曰:「卿知何以得参乘?昔州内举卿也。」为十二郡中正举也。又傅玄为散骑常侍,与皇甫陶俱掌直谏。又华峤字叔骏,加散骑常侍,班同中书。寺为内台,中书、散骑、著作及理礼音律,天文数术,南省文章,门下撰集,皆典掌统之。宋置四人,属集书省。齐散骑侍郎、通直散骑侍郎、员外散骑侍郎并为集书省职,而散骑常侍为东省官。其二卫、四军、五校为西省官,说在将军总叙篇。周盘龙自平北将军为散骑常侍,武帝戏之曰:「卿着貂蝉,何如兜鍪?」对曰:「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旧为显职,与侍中通官。其通直员外,用衰老人士,故其官渐替。宋大明中,虽革选比侍中,而人情久习,终不见重,寻复如初。梁谓之散骑省,天监六年,诏又革之,六年,诏曰:「在昔晋初,仰惟盛化,常侍、侍中,并参帷幄。员外常侍,特为清显。可分门下二局,委散骑常侍、侍中,并参帷幄,尚书案奏,分曹入集书。通直常侍,本为显爵,员外之选,宜参旧准人数,依正员格。」自是散骑视中丞,通直视侍中,员外视黄门郎。然而常侍终非华冑所悦。常侍亦四人,功高者一人为祭酒,与侍中高功者一人对掌禁令,纠诸逋违。陈因梁制。后魏、北齐皆为集书省,掌讽议左右,从容献纳,领诸散骑常侍、侍郎及谏议大夫、给事中等官,兼以出入王命,位在中书之右,魏高祖谓散骑常侍元景曰:「卿等自在集书,阁省逋堕,致使王言违滞,起居不修。」又宋弁为散骑常侍,迁右卫将军,领黄门。弁屡让,高祖曰:「散骑位在中书之右,常侍者,黄门之庶兄,领军者,二卫之假摄,不足空存推让而弃大委者。」其资叙为第三清。明亮为常侍,加勇武将军,进曰:「臣本官常侍,是第三清,今授勇武,其号至浊。」北齐常侍定限八员,如金紫光禄大夫。隋诸散骑官,并属门下省。凡历代散骑官,有郎骑常侍、汉书有之。颜师古曰:「官为郎而常侍,以侍天子,故为郎骑常侍。」散骑常侍、散骑侍郎、魏初,与散骑常侍同置。员外散骑常侍、魏末置,齐梁用人卑杂。又朱为员外常侍、侍中、中领军、中书舍人,四职并驱卤簿,近代未之有也。又贺琛字国宝,迁员外散骑常侍,旧尚书南座,无貂,貂自琛始。员外散骑侍郎、晋武帝置。晋代名家,身有国制者,起家多为员外散骑侍郎。通直散骑常侍、按:魏末,散骑常侍又有在员外者。晋泰始十年,武帝使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直,故谓之通直散骑常侍。齐梁微轻。北齐张景仁除通直散骑常侍,及奏,御笔点除「通直」字,遂为正常侍。通直散骑侍郎。初,晋武帝置员外散骑侍郎。及大兴中,元帝使二人与散骑侍郎通直,故谓之通直散骑侍郎。按;历代常侍,或有员外者,或有通直者。故史传中谓员外散骑侍郎或单谓之员外郎;谓通直散骑侍郎或单为通直郎;其非员外及通直者,或谓之政员散骑侍郎,或单谓之政员郎。大唐贞观二年,制诸散骑常侍皆为散官,从三品,后悉省之。贞观十七年,复置为职事官,始以刘洎为之。其后定制,置四员,属门下,掌侍从规谏。显庆二年,迁二员,隶中书,遂分为左右。左属门下,右属中书。左散骑与侍中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右貂,谓之八貂。龙朔二年,改左右散骑常侍为左右侍极,咸亨元年复旧。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晋江当代旅外文化名人辑要

    晋江当代旅外文化名人辑要

    当代晋江,旅居晋江域外的文化工作者、文艺家灿若星群。本书撷取其中与母土保持较密切联系的、对家乡建设有较大贡献的,在该文化艺术领域、旅居区域有相当影响的33位,以编选的形式,分别介绍他们的生活工作经历、文化艺术成就,摘录、引用专家文章、观点,突出专家对他们的评述、评介,同时也突出他们在晋江的活动痕迹。入选者包括文学方面的陈明玉、庄之明、李君哲、许谋清、洪辉煌、颜纯钩,影视方面的颜纯钧、洪群、李国兴、洪雷、许言,书画方面的王维宝、黄鸿仪、黄达德、丁明镜、李德谦、施子清、许晴野、蔡健如,戏剧方面的黄奇石、庄长江,摄影方面的洪礼艺等。
  • 武道天极录破

    武道天极录破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的年代,少年们彼此相遇,又彼此别离!
  • 永恒之精灵女皇

    永恒之精灵女皇

    他、一个21世纪的无业宅男,在一次玩《魔兽争霸》使用暗夜精灵族输了比赛。大骂老天SB。结果刚出门就被一道雷劈中。再醒来时,发现自己已不在过去的世界里。脑袋里好还多出什么精灵系统,哈哈,难道自己就是传说的人生赢家,从此脚踩高富帅,迎娶白富美,等等,这个胸口这个两个肉团怎么回事。下面也是空荡荡的。难道。。。。。。
  • 命定第一眼

    命定第一眼

    在祈祷静思仪式上的那一瞬,她看到了绿叶遍身的神树下的那个男子,那温柔又不失邪魅的一笑,让她为之心动。好似命运的巨轮开始运转。她注定与之纠缠一生…………里尔族的游历开始,在途中,她碰到了他,很久之后:“吸血鬼大姐,你怎么变成男得了?”“那是你的一厢情愿。我从来都是美男。”“那我叫你大姐的时候,你抖什么抖,我以为那是回应。”只见他眼波流转,温柔一笑,对着她叫到“大哥……大哥……”夜雅抖了三抖,“你别叫了,偶明白了。”受不鸟了!原来命运,在上一世,他们相见的第一眼就已注定!!!
  • 焚天之焱

    焚天之焱

    他,出身平平,承受着非人的痛楚,终于赶上了天才的脚步。他,不满天命,想要逆改天命,可是最后的结果……
  • 诸生造化

    诸生造化

    眼眸,看穿天地衍变,看出白日飞仙,看透红尘缱倦,看到因果缠绵。而这,却还远远不达灵道极限。意志,纵横四海三川,纵身凡世尘缘,纵容穿身万剑,纵观沧海桑田。于此,也只仅仅不过炼魂边缘。至于锻体玄修,想来也无需用我多言……天地浩瀚,万象无边。什么是真正的永恒?哪里又是众生的琅嬛?永生,我并不奢盼,但若修行的道路最终是要通向死亡;那么,我将会在生命的尽头开始修炼……
  • 星空花落

    星空花落

    夜空之上,唯有繁星照亮世界,它知道你所有的秘密,承载你所有的心愿。每一次的传说,都有流星的划过
  • 魅少未兮

    魅少未兮

    夜心最爱的就是吃吃吃,居然被人用吃的诱拐,关键是本小姐可不是普通人,会打网游还会捉鬼,当然还会配阴魂,当然,在网游里也是个处处遇大神的幸运娃
  • 妃你莫属:王爷的腹黑小邪妃

    妃你莫属:王爷的腹黑小邪妃

    她,苏染,天生红眸,一朝穿越,成了郡主?还是废物?哼哼,让你们看看什么是废物。一夜逆袭成了天才。神器在手,我打的过流氓,斗的过小三,气的过莲花。美男在手,傲视群雄。1vs1,(女强甜宠)幻音QQ:3380073836
  • 狂妻驯九夫

    狂妻驯九夫

    文静,本是现代豪门文氏长女,商界女王,意外穿越异世,重生在大衍皇宫。一个意外,让她不得不女扮男装成为二皇子段天宇。看似慈祥可亲的外公,实则却是心狠手辣野心勃勃,到处心积虑想要除掉对手登上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