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1800000030

第30章

韦叡,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自结于梁武。及兵起檄至,叡率郡人伐竹为筏,倍道来赴,有众二千,马二百匹。帝见叡甚悦,抚几曰:“他日见君之面,今日见君之心,吾事就矣。”大军发郢,谋留守将,上难其人。久之,顾叡曰:“弃骐骥而不乘,焉遑遑而更索?”即日以为江夏太守。天监二年,迁豫州刺史,领历阳太守。魏遣众来伐,叡率州兵击走之。四年,侵魏,诏叡都督众军。叡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叡巡行围栅,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叡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请还授甲而后战。”叡曰:“魏城中二千馀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今无故出人于外,必其骁勇,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众犹迟疑,叡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叡之法,不可犯也。”乃进兵。魏军败,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遂进讨合肥。先是,右军司马胡景略至合肥,久未能下。叡案行山川,曰:“吾闻汾水可以灌平阳,即此是也。”乃堰淝水,顷之,堰城水通,舟舰继至。魏初分筑东西小城夹淝,叡先攻二城。既而魏援将杨灵嗣帅军五万奄至,众惧不敌,请表益兵。叡曰:“贼已至城下,方复求军,且吾求济师,彼亦召众。师克在和,古人之义也。”因战,破之,军人少安。初,淝水堰立,使军主王怀筑城于岸守之。魏攻陷城,乘胜至叡城下。军监潘灵祐劝叡退还巢湖,诸将又请走保三丈。叡怒曰:“将军死绥,有前无却。”因令取伞扇麾幢,立之堤下,示无动志。叡素羸,每战未尝骑马,以板舆自载,督励众军。魏兵凿堤,叡亲与争,魏军却,因筑垒于堤以自固。起斗舰,高与合淝城等,四面临之。城溃,俘获万馀。所获军实,无所私焉。初,胡景略与前军赵祖悦同军交恶,志相陷害。景略一怒,自啮其齿,齿皆流血。叡以将帅不和,将致患祸,酌酒自劝景略曰:“且愿两虎勿复私斗。”故终于此役,得无害焉。叡每昼接客旅,夜算军书,三更起张灯达旦,抚循其众,常如不及,故投募之士争归之。所至顿舍修立,馆宇藩篱墉壁,皆应准绳。合肥既平,有诏班师。去魏军既近,惧为所蹑。叡悉遣辎重居前,身乘小舆殿后,魏人服叡威名,望之不敢逼,全军而还。于是迁豫州于合肥。五年,魏中山王元英攻北徐州,围刺史昌义之于锺离,众兵百万,连城四十馀。武帝遣征北将军曹景宗拒之。次邵阳洲,筑垒相守,未敢进。帝怒,诏叡会焉,赐以龙环御刀,曰:“诸将有不用命者,斩之。”叡自合肥经阴陵大泽,过涧谷,辄飞桥以济。师人畏魏军,多劝叡缓行。叡曰:“锺离今凿穴而处,负户而汲,车驰卒奔,犹恐其后,而况缓乎!”旬日而至邵阳。初,帝敕景宗曰:“韦叡,卿乡望,宜善奉之。”景宗见叡,甚谨。帝闻曰:“二将和,师必济矣。”叡于景宗营前二十里,夜掘长堑,立鹿角,截洲为城,比晓而营立。元英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景宗虑城中危惧,乃募军士言文达、洪骐麟等赍敕入城,使固城守。潜行水底,得达东城。城中战守日苦,始知有援,于是人百其勇。魏将杨大眼将万馀骑来战。大眼以勇冠三军,所向皆靡。叡结车为阵,大眼聚骑围之。叡以强弩二千,一时俱发,洞甲穿中,杀伤者众。矢贯大眼右臂,亡魂而走。明旦,元英自率众来战。叡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一日数合,元英甚惮其强。魏军又夜来攻城,飞矢雨集,叡子黯请下城以避箭,叡不许。军中惊,叡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魏军先于邵阳洲两岸为两桥,立栅数百步,跨淮通道。叡装大舰,使梁郡太守冯道根、庐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钊等为水军。会淮水暴涨,叡即遣之,斗舰竞发,皆监贼垒,以小船载草,灌之以膏,从而焚其桥。风怒火盛,敢死之士拔栅斫桥,水又漂疾,叡忽之间,桥栅尽坏。道根等皆身自搏战,军人奋勇,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魏人大溃,元英脱身遁走。魏军趋水死者十馀万,斩首亦如之。其馀释甲稽颡,乞为囚奴,犹数十万。叡遣报昌义之,义之且悲且喜,不暇答,但叫曰:“更生!更生!”以功进爵为侯。会司州刺史马仙理自此还军,为魏人所蹑,三关扰动,诏叡督众军援焉。叡至安陆,增筑城二丈余,更开大堑,起高楼,众颇讥其示弱。叡曰:“不然,为将当有怯时。”是时元英复追仙理,将复邵阳之耻,闻叡至,乃退。帝亦诏罢军。普通元年,迁侍中、车骑将军,未拜,卒于家。叡雅有旷世之度,莅人以爱惠为本,所居必有政绩。将兵仁爱士卒,营幕未立,终不肯就舍;井灶未成,亦不先食。被服必于儒者,虽临阵交锋,常缓服乘舆,执竹如意以麾进止。

孙子曰:“兵之情主速。”叡军旬日而至邵阳。又曰:“神乎神乎,至于无声。”叡比晓立营而元英大惊。又曰:“不若则能避之。”叡谓为将当有怯时。又曰:“视卒如爱子。”叡营幕未立,不肯就舍是也。

067.梁王僧辨

王僧辨,字君才。学涉该博,尤明《左氏春秋》。虽射不穿札,而有凌云之气。时有安城望族刘躬者,田间得白蛆,化为金龟,将销之,龟生光照室。躬以为神而祷之,所请多验,遂谋作乱,远近响应。元帝命曹子郢讨之,使僧辨袭安城。子郢既破其军,躬走安城,僧辨禽之。由是以勇略称。侯景反,浮江西寇,军次夏首。僧辨为大都督,军次巴陵。景既陷郢城,将进寇荆州,于是沿江屯戍望风请服。僧辨并沉公私船于水,分命众军乘城固守,偃旗卧鼓,安若无人。翌日,贼众济江,轻骑至城下,谓城中曰:“梁王领军,何不早降?”僧辨使答曰:“大军但向荆州,此城自当非碍。僧辨百口在人掌握,岂得便降?”顷之,景军来攻,城内同时鼓噪,矢石雨下,贼乃引退。贼攻城不克,又为火舰烧栅,风不便,自焚而退。有流星坠其营中,贼徒大骇,相顾失色。贼帅任约又为陆法和所禽,景乃烧营夜遁。元帝以僧辨为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率巴陵诸军沿流讨景。攻拔鲁山,仍攻郢,即入罗城。又有大星如车轮坠贼营,去地十丈变成火,一时破散,有龙自城出,五色光耀,入城前鹦鹉洲水中。景闻之,倍道归建邺。贼帅宋子仙等困蹙,求输郢城,身还就景。僧辨伪许之。子仙谓为信然,浮舟将发。僧辨命杜龛鼓噪奄至,大破之,禽子仙、丁和等送江陵。郢州既平,僧辨进师寻阳。军人多梦周何二庙神言,云:吾以助天子讨贼。自称征讨大将军,并乘朱航,俄而反曰:已杀景。同梦者数十百焉。元帝加僧辨侍中尚书令、征东大将军。僧辨频表劝进,并蒙优答。于是发江州,直指建邺。乃先命南兖州刺史侯玩瑱袭南陆、鹊头等戍,并克之。及发鹊头中江而风浪,师人咸惧。僧辨再拜告天曰:“僧辨忠臣,奉辞伐罪,社稷中兴,当便风息,若鼎命中沦,请从此逝。”言讫风止,自此遂泛安流,有群鱼跃水飞空引导。贼望官军上有五色云,双龙夹舰行甚迅疾。景自出战于石头城北,僧辨等大破之。卢晖略闻景战败,以石头城降,僧辨引军入据之。景走朱方,僧辨命众将入据台城。其夜,军失火,烧太极殿及东西堂。僧辨虽有灭贼之功,而驭下无法,军人卤掠,驱逼居人,都下百姓缘淮号叫,翻思景焉。元帝即位,授镇卫将军。天监中,沙门释宝志为谶云:“太岁龙将无理,萧经霜草应死,馀人散十八子。”时言萧氏当灭,李氏代兴。及湘州贼陆纳等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而李洪雅又自零陵称助讨纳。既而朝廷未达其心,诏召僧辨就宜丰侯循南征,为都督东上诸军事,以陈武辟为都督西下诸军事。先是,陈武辟都督于僧辨,僧辨不受,故元帝分为东西都督,而俱南讨焉。寻而洪雅降纳,纳以为应符,于是共议拜洪雅为大将军,尊事为主。洪雅乘平肩大舆,伞盖鼓吹羽仪悉备,翼从入长沙城。纳等据车轮,夹岸为城,士卒皆百战之独馀,器甲精严,徒党勇锐,蒙冲斗舰至水陵山。时天日晴明,初无云雾,军发之际忽然风雨,时人谓之泣军。百姓窃言,知其败也。有两龙自城西江中腾跃升天,五色分明,遥映江水。百姓咸仰面目之,父老或聚众而悲,窃相谓曰:“地龙已去,国其亡乎!”初,纳造大舰一,名曰三王舰者,邵陵王、河东王、桂阳嗣王三人并为元帝所害,故立其像于舰,祭以太牢,每战辄祭之,以求福。又造二舰,一曰青龙舰,二曰白虎舰。皆衣以牛皮,并高十五丈,选其中尤勇健者乘之。僧辨惮之,稍作连城以逼焉。贼不敢交锋,并怀懈怠。僧辨因其无备,亲旗鼓以诫进止。群贼大败,归保长沙。僧辨乃命多垒围之,而自出临视。贼知不设备,其党吴藏、李贤明等蒙盾直进,僧辨尚据胡床,不为之动,指麾勇敢,遂斩贤明,贼乃退归。初,陆纳作逆,以王琳为辞,云:“若放琳,则自服。”时众军未之许,而武陵王纪拥众上流,内外骇惧,元帝乃遣琳和解之。湘州乃平。因被诏会众军西讨,寻武陵败绩。僧辨后为陈武帝所杀。

孙子曰:“天地孰得?”僧辨因贼有星坠龙去之异而成功。又曰:“法令孰行?”僧辨虽能灭贼而御下无法。又曰:“军扰者,将不重也。”僧辨能据胡床而不动是也。

068.陈吴明彻

吴明彻,字通炤,秦郡人也。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修,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居数日,有自田还者云苗已更生,明彻疑其绐己。及往,如言。秋而大获,足充葬用。时有伊氏者,善占墓,谓其兄曰:“君葬日,必有乘白马逐鹿者经坟,此是最小孝子大贵之兆。”至时,果有应。及侯景寇郡,明彻有粟麦三千馀斛,而邻里饥馁,乃白诸兄曰:“今人不图久,奈何不与邻里共此?”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陈武帝镇京口,深相要结,明彻乃诣武帝,帝为之降阶,执手即席。明彻亦微涉书史经传,就汝南周弘正学天文、孤虚、遁甲,略通其术,颇以英雄自许。武帝亦甚奇之。及受禅,授安南将军。文帝即位,以明彻为江州刺史,领豫章太守,总众军讨周迪。明彻雅性刚直,统内不甚和。文帝闻之,遣安成王顼代明彻,还朝。宣帝初,朝议北征,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诏加侍中,都督征讨诸军事,总众军十馀万,发都,缘江城镇相续降款。进逼寿阳,齐遣王琳拒守。明彻乘夜攻之,中宵而溃,齐兵退据相国城及金城。明彻令军中益修攻具,又遏淝水灌城。城中苦湿,多复疾,手足皆肿,死者十六七。会齐遣大将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春三十里,顿军不进。诸将咸曰:“计将安出?”明彻曰:“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夸中震恐,一鼓而禽王琳等,送建邺。景和惧而遁走。诏以为车骑大将军、豫州刺史,遣谒者萧淳就寿阳,授策明彻,于城南设坛,士卒二十万,陈旗鼓戈甲,登坛拜受,成礼而退。及周灭齐,宣帝将事徐、兖,诏明彻北侵。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仍遏清水以灌其城,攻之甚急,环列舟舰于城下。周遣大将军王轨救之,轨轻行自清水入淮口,横流立木,以铁锁贯车轮,遏断船路。诸将闻之,甚恐,议欲破堰拔军,以舫载马。裴子烈曰:“君若决堰下船,船必倾倒,岂可得乎?不如前遣马出。”适会明彻疾笃,知事不济,遂从之,乃遣萧摩诃帅马军数千前还。明彻仍自决其堰,乘水力以退军。及至清口,水力微,舟舰并不得渡,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周封怀德郡公,以忧遘疾卒。

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明彻统内不和,而文帝遽令代之。又曰:“出其不意。”明彻乘夜攻王琳。又曰:“兵之情主速。”明彻因敌结营不进,一鼓而禽之是也。

069.魏崔浩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跨过千年只为遇见你

    跨过千年只为遇见你

    睡了一觉穿越了,还是个不受王爷待见的弃妃。把她扔进破院子不说,每天还有一群女人来挑战她的极限。以为她就这么好欺负吗,她可不是以前那个胸大无脑的南宫雪,她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女性,怎么对付那一群老古董还不是信手拈来。看她不把这王爷府搅个天翻地覆。。。王爷,你等着。
  • 美丽的星城

    美丽的星城

    每个人都生活在地球这颗美丽的星球之上,柔软的土壤是我们的归宿,小时候的课本教给了我们无数的“客观事实”,每个人都知道了关于世界的一些枯燥知识,但是,这个世界和这个宇宙是否真的像教科书上般一模一样吗?也许,我们的世界观正在欺骗着我们呢……林夕与洛月的两世爱情,林夏和林夕的高低之争,神秘男子的从中挑拨;究竟乱世之中,爱情能否可以得到永恒?…….
  • 养小录

    养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步步惊心之禛曦缘

    步步惊心之禛曦缘

    上一世,她为了八爷等人选择离开,他一怒放手。结果,她含憾而终,他悔恨余生。这一世,当二人重生而来,蒙上天恩赐,得了一个随身空间。他们是否还会重蹈上一世的悲剧?给禛曦恋一次重来的就会,让他们可以相守终生。(本文有些狗血的金手指,请手下留情,步步粉别太计较啊)
  • 天子传说

    天子传说

    传说九鼎具有神力,得者得天下。九大王国身怀九鼎,各方势力纷纷夺取。王朝争霸从此展开,九鼎也因此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重点是:一朝成功,天下皆知,一朝衰落,受万人唾弃。正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颁天子令,授予功成名就。
  • 狐狸专宠:小白兔别跑

    狐狸专宠:小白兔别跑

    什么什么!眼前这货竟然是自己的天敌狐狸,他救我该不是别有用心吧?什么什么!这个救自己一名的好闺蜜竟然也是天敌狐狸,老天你玩我!且看腹黑狐狸步步设套,好闺蜜帮狐狸哥哥将小白兔吃进肚肚。
  • 女总裁的特种兵王

    女总裁的特种兵王

    不久前一个叫刘向东的人悄然出现在江海市,并成为了某公司安保部的一员,他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居然还是公司的总裁,天天在美女圈子里转悠,这叫刘向东如何把持得住?“别这样,我不是个随便的人!“——刘向东说道!“放开他,他是我的!”——校花说道!“是我的!”——警花说道!“是我的!”——如花说道!“让我先吐一会儿!”——刘向东说道!
  • 刀锋烈

    刀锋烈

    地球人的星际战舰误入修真世界,战舰和武器被毁,所有人却毫发无伤。二十万地球精英,赤手空拳在险恶的异世界上苟延残喘,却因无法适应环境而不断死亡,最后仅剩三千人。这三千人,被土著人称为“苍夷部落”。苍夷部落中,一位少年碰巧踏上了修炼之途,虽历尽艰险,却从不放弃,终于成就星空中的一段传奇。他的武器,是一把刀。他的性子,外表温润如水,内里却暴烈如刀。道义所指,即刀锋所向,任尔仙佛神圣,先吃我一刀再说!
  • 尢魇浮生

    尢魇浮生

    一朵花,唤为彼岸;一座桥,名奈何;一段情,传千载……
  • 篁君日记·雨后·长夏(沈从文小说全集)

    篁君日记·雨后·长夏(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短篇小说集《篁君日记》《雨后及其他》《山鬼》《长夏》《不死日记》《呆官日记》《男子须知》《十四夜及其他》。该集子小说发表于1928年9月至1929年3月,这一时期是作者创作力爆发时期,各类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都能看出作家的笔触趋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