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82500000003

第3章

七方十剂绳墨订一

方有七,剂有十,旧矣。虽有说者,辨其名而已,敢申昔人已创之意而为之订。

夫方者,犹方术之谓也。《易》曰∶方以类聚。是药之为方,类聚之义也。或曰∶方谓五方也。其用药也,各据其方。如东方濒海卤斥,而为痈疡;西方陵居华食,而多赘瘿;南方瘴雾卑湿,而多痹疝;北方乳食,而多藏寒满病;中州食杂,而多九疸食痨中满、留饮、吐酸、腹胀之病。盖中州之地,土之象也,故脾胃之病最多。其食味、居处、情性、寿夭、兼四方而有之。其用药也,亦杂诸方而疗之。如东方之藻带,南方之丁木,西方之姜附,北方之参苓,中州之麻黄、远志,莫不辐辏而参尚。故方不七,不足以尽方之变;剂不十,不足以尽剂之用。剂者,和也。方者,合也。故方如瓦之合,剂犹羹之和也。方不对病,则非方;剂不蠲疾,则非剂也。七方者,大、小、缓、急、奇、偶、复也;十剂者,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也。

夫大方之说有二∶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有分两大而顿服之大方。盖治肝及在下而远者,宜顿服而数少之大方;病有兼证而邪不专,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王太仆以人之身三折之,上为近,下为远。近为心肺,远为肾肝,中为脾胃。胞胆亦有远近。以予观之,身半以上,其气三,天之分也;身半以下其气三,地之分也。中脘,人之分也。又手之三阴阳,亦天也,其气高;足之三阴阳,亦地也,其气下;戊己之阴阳,亦人也,其气犹中州。故肝之三服,可并心之七服;肾之二服,可并肺小方之说亦有二,有君一臣二之小方,有分两微而频服之小方。盖治心肺及在上而近者,宜分两微而少服而频之小方,徐徐而呷之是也。病无兼证,邪气专,可一、二味而治者,宜君一臣二之小方。故肾之二服,可分为肺之九服及肝之三服也。

缓方之说有五。有“甘以缓之”之缓方,糖、蜜、枣、葵、甘草之属是也。盖病在胸膈,取甘能恋也。有丸以缓之之缓方。盖丸之比汤散,其气力宣行迟故也。有品件群众之缓方。盖药味众,则各不得骋其性也。如万病丸,七、八十味递相拘制也。有无毒治病之缓方。盖性无毒则功自缓矣。有气味薄药之缓方。盖药气味薄,则长于补上治上,比至其下,药力已衰。故补上治上,制之以缓。缓则气味薄也。故王太仆云∶治上补上,方若迅急,则上不任而迫走于下。制缓方而气味浓,则势与急同。

急方之说有五。有急病急攻之急方,如心腹暴痛,两阴溲便闭塞不通,借备急丹以攻之。此药用不宜恒,盖病不容俟也。又如中风牙关紧急,浆粥不入,用急风散之属亦是也。有汤散荡涤之急方,盖汤散之比丸,下咽易散而施用速也。有药性有毒之急方。盖有毒之药,能上涌下泄,可以夺病之大势也。有气味浓药之急方。药之气味浓者,直趣于下而气力不衰也。故王太仆云∶治下补下,方之缓慢,则滋道路而力又微,制急方而气味薄,则力与缓等。

奇方之说有二。有古之单方之奇方,独用一物是也。病在上而近者,宜奇方也。有数合阳数之奇方,谓一、三、五、七、九,皆阳之数也。以药味之数皆单也。君一臣三,君三臣五,亦合阳之数也。故奇方宜下不宜汗。

偶方之说有三。有二味相配之偶方,有古之复方之偶方。盖方之相合者是也。病在下而远者,宜偶方也。有数合阴阳之偶方,谓二、四、六、八、十也,皆阴之数也。君二臣四,君四臣六,亦合阴之数也。故偶方宜汗不宜下。

复方之说有二。方有二方三方相合之复方,如桂枝二越婢一汤。如调胃承气汤方,芒硝、甘草、大黄,外参以连翘、薄荷、黄芩、栀子以为凉膈散。是本方之外,别加余味者,皆是也。有分两均剂之复方。如胃风汤各等分是也。以《内经》考之,其奇偶四则,反以味数奇者为奇方,味数偶者为偶方。下复云∶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及观仲景之制方,桂枝汤,汗药也,反以三味为奇;大承气汤,下药也,反以四味为偶。何也?岂临事制宜,复有增损者乎!考其大旨,王太仆所谓汗药如不以偶,则气不足以外发。下药如不以奇,则药毒攻而致过,必如此言。

是奇则单行、偶则并行之谓也。急者下,本易行,故宜单;汗或难出,故宜并。盖单行则力孤而微,并行则力齐而大,此王太仆之意也。然太仆又以奇方为古之单方,偶为复方,今此七方之中,已有偶又有复者,何也?岂有偶方者,二方相合之谓也;复方者,二方四方相合之方欤!不然,何以偶方之外,又有复方者欤?此“复”字,非“重复”之“复”,乃“反复”之“复”。何以言之?盖《内经》既言奇偶之方,不言又有重复之方,惟云“奇之不去则偶之,是为重方”。重方者,即复方也。下又云∶“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由是言之,复之为方,反复,亦不远《内经》之意也。

所谓宣剂者,俚人皆以宣为泻剂,抑不知十剂之中,已有泻剂。又有言宣为通者,抑不知十剂之中,已有通剂。举世皆曰∶春宜宣,以为下夺之药,抑不知仲景曰,大法春宜吐,以春则人病在头故也。况十剂之中,独不见涌剂,岂非宣剂,即所谓涌剂者乎!《内经》曰∶“高者因而越之”,“木郁则达之”。宣者,升而上也,以君召臣曰宣,义或同此。伤寒邪气在上,宜瓜蒂散。头痛,葱根豆豉汤。伤寒懊 ,宜栀子豆豉汤。精神昏愦,宜栀子浓朴汤。自瓜蒂以下,皆涌剂也,乃仲景不传之妙。今人皆作平剂用之,未有发其秘者。予因发之,然则为涌明矣。故风痫中风,胸中诸实痰饮,寒结胸中,热蔚化上,上而不下,久则嗽喘满胀,水肿之病生焉,非宣剂莫能愈也。

所谓通剂者,流通之谓也。前后不得溲便,宜木通、海金沙、大黄、琥珀、八正散之属;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便,宜通因通用。虽通与泻相类,大率通为轻,而泻为重也。凡痹麻蔚滞,经隧不湍,非通剂莫能愈也。

所谓补剂者,补其不足也。俚人皆知山药丸、鹿茸丸之补剂也。然此乃衰老下脱之人,方宜用之。今往往于少年之人用之,其舛甚矣。古之甘平、甘温、苦温、辛温,皆作补剂,岂独硫黄、天雄然后为补哉!况五脏各有补泻,肝实泻心,肺虚补肾。《经》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大率虚有六∶表虚、里虚、上虚、下虚、阴虚、阳虚。设阳虚则以干姜、附子,阴虚则补以大黄、硝石。世传以热为补,以寒为泻,讹非一日。岂知酸苦甘辛咸,各补其脏。《内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若大邪未去,方满方闷,心火方实,肾水方耗,而骤言鹿茸、附子,庸讵知所谓补剂所谓泻剂者,泄泻之谓也。诸痛为实,痛随利减。《经》曰∶实则泻之。实则散而泻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大黄、牵牛、甘遂、巴豆之属,皆泻剂也。惟巴豆不可不慎焉。盖巴豆其性燥热,毒不去,变生他疾。纵不得已而用之,必以他药制其毒。盖百千证中,或可一、二用之。非有暴急之疾,大黄、牵牛、甘遂、芒硝足矣。今人往往以巴豆热而不畏,以大黄寒而反畏,庸讵知所谓泻剂者哉!所谓轻剂者,风寒之邪,始客皮肤,头痛身热,宜轻剂消风散,升麻、葛根之属也。故《内经》曰∶因其轻而扬之。发扬所谓解表也。疥癣痤痱,宜解表,汗以泄之,毒以熏之,皆轻剂也。

故桂枝、麻黄、防风之流亦然。设伤寒冒风,头痛身热,三日内用双解散及嚏药解表出汗,皆轻剂之云尔。

所谓重剂者,镇缒之谓也。其药则朱砂、水银、沉香、水石、黄丹之伦,以其体重故也。久病咳嗽,涎潮于上,咽喉不利,形羸不可峻攻,以此缒之。故《内经》曰∶重者,因而减之。贵其渐也。

所谓滑剂者,《周礼》曰∶滑以养窍。大便燥结,小便淋涩,皆宜滑剂。燥结者,其麻仁、郁李之类乎!淋涩者,其葵子、滑石之类乎!前后不通者,前后两阴俱闭也,此名曰三焦约也。约,犹束也。先以滑剂润养其燥,然后攻之,则无失矣。

所谓涩剂者,寝汗不禁,涩以麻黄根、防己;滑泄不已,涩以豆蔻、枯白矾、木贼、乌鱼骨、罂粟壳。凡酸味亦同乎涩者,收敛之意也。喘嗽上奔,以 汁、乌梅煎宁肺者,皆酸涩剂也。然此数种,当先论其本,以攻去其邪,不可执一以涩,便为万全也。

所谓燥剂者,积寒久冷,食已不饥,吐利腥秽,屈伸不便,上下所出水液,澄沏清冷,此为大寒之故,宜用干姜、良姜、附子、胡椒辈以燥之。非积寒之病,不可用也。若久服,则变血溢、血泄、大枯大涸、溲便癃闭、聋瞽痿弱之疾。设有久服而此疾不作者,慎勿执以为是。盖疾不作者或一、二,误死者百千也。若病湿者,则白术、陈皮、木香、防己、苍术等。皆能除湿,亦燥之平剂也。若黄连、黄柏、栀子、大黄,其味皆苦。苦属火,皆能燥湿,此《内经》之本旨也。而世相违久矣。呜呼!岂独姜附之俦,方为燥剂乎?所谓湿剂者,润湿之谓也。虽与滑相类,其间少有不同。《内经》曰∶辛以润之。盖辛能走气、能化液故也。若夫硝性虽咸,本属真阴之水,诚濡枯之上药也。人有枯涸皴揭之病,非独金化为然。盖有火以乘之,非湿剂莫能愈也。

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二

风痹痿厥四论,《内经》言之详矣。今余又为之说,不亦赘乎!曰∶“非赘也。”为近世不读《内经》者,指其差玄也。夫风痹痿厥四证,本自不同,而近世不能辨,一概作风冷治之。下虚补之,此所以旷日弥年而不愈者也。夫四末之疾,动而或劲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此其状未尝同也。故其本源又复大异。风者,必风热相兼;痹者,必风湿寒相合;痿者,必火乘金;厥者,或寒或热,皆从下起。今之治者,不察其源,见其手足 曳,便谓之风。然《左传》谓风淫末疾。岂不知风、暑、燥、湿、火、寒六气,皆能为四末之疾也哉!敢详条于下,有意于救物者,试择焉可也。

夫风之为状,善行而数变。《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掉摇眩运,非风木之象乎?纡曲劲直,非风木之象乎?手足掣颤,斜目 口,筋急挛搐,螈 惊痫,发作无时,角弓反张,甚则吐沫,或泣或歌,喜怒失常,顿僵暴仆,昏不知人,兹又非风木之象乎?故善行而数变者,皆是厥阴肝之用也。夫肝木所以自甚而至此者,非独风为然。盖肺金为心火所制,不能胜木故也。此病之作,多发于每年十二月,大寒中气之后,及三月四月之交,九月十月之交。

何以言之?大寒中气之后,厥阴为主气,巳亥之月,亦属厥阴用事之月,皆风主之时也。故三月四月之交,多疾风豪雨。振拉摧拔,其化为冰雹。九月十月之交,多落木发屋之变。故风木郁极甚者,必待此三时而作。凡风病之人,其脉状如弓弦而有力,岂敢以热药投之,更增其势哉!今人论方者,偶得一方,间曾获效,执以为能。着灸施针,岂由病者!巧说病人,使从己法。不问品味刚柔,君臣轻重,何脏何经,何部何气,凡见风证偏枯,口眼 斜,涎潮昏愦,便服灵宝、至宝、清心、续命等药。岂知清心之杂以姜桂,灵宝之乱以起石、硫磺,小续命汤藏以附子!惟夫至宝,其性尚温。《经》曰∶风淫于内,治以辛凉。如之何以金石大热之药,以治风耶?有以热治热者,一之为甚,其可再乎!故今之刘河间自制防风通圣散、搜风丸之类,程参政祛风丸、换骨丹,用之者获效者多矣。而谤议百出,以诬其实。余尝见《内经·气交变论》中,言五郁之法,郁极则为病。况风病之作,仓卒之变生。尝治惊风痫病,屡用汗、下、吐三法,随治随愈。《内经》中明有此法。五郁中木郁达之者,吐之令其条达也。汗者是风随汗出也;下者是推陈致新也。此为汗、下、吐三法也。愈此风病,莫知其数,如之何废而不用也?余恐来者侮此法,故表而出之。昔项开完颜氏风病搐,先右臂并右足,约搐六七十数,良久,左臂并左足亦搐六、七十数,不瘥,两目直视,昏愦不识人。几月余,求治于余,先逐其寒痰三、四升;次用导水禹功丸、散,泄二十余行;次服通圣散辛凉之剂,不数日而瘥,故书此以证之。

夫痹之为状,麻木不仁,以风湿寒三气合而成之。故《内经》曰∶风气胜者为行痹。

风则阳受之,故其痹行,旦剧而夜静。世俗莫知,反呼为走注疼痛虎咬之疾。寒气胜者为痛痹。

寒则阴受之,故其痹痛,旦静而夜剧。世俗不知,反呼为鬼忤。湿气胜者为着痹。湿胜则筋脉皮肉受之,故其痹着而不去,肌肉削而着骨。世俗不知,反呼为偏枯。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阳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为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津湿,痹从外入。况五方七地,寒暑殊气,刚柔异禀,饮食起居,莫不相戾。故所受之邪,各有浅深。或痛或不痛,或仁或不仁,或筋屈而不能伸,或引而不缩。寒则虫行,热则纵缓,不相乱也。皮痹不已,而成肉痹。肉痹不已,而成脉痹;脉痹不已,而成筋痹;筋痹不已,而成骨痹;久而不已,内舍其合。若脏腑俱病,虽有智者,不能善图也。凡病痹之人,其脉沉涩。

同类推荐
  • 太上洞玄灵宝诚业本行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诚业本行上品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any Voices

    Many Voic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泊宅编

    泊宅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法

    法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运庵普岩禅师语录

    运庵普岩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仙道莽荒

    仙道莽荒

    上古,神,仙,佛,魔,妖,大战之后,仙灵大陆分崩离析,万道残缺。却在仙灵大地之上掀起了一股寻宝狂潮,少年无道,天道残体,偶遇天地灵花,从此一飞冲天。坊市淘宝,离山赌石,探秘阵法,灵符,法宝,仙法。战仙,战魔,战天,天地,战仙,走遍宇宙万界,只为了心中执念和那虚无缥缈的命运。
  • 全娱院长

    全娱院长

    在江州,存在着一座神奇的学院。这座学院里的歌唱家,她的歌声飘扬被赞歌王。这座学院里的相声师,他的段子幽默使人追捧。这座学院里的大文宗,他的笔下生花如得夫子真传。而这座学院的院长,他集万千天赋于一身。歌唱,相声,主持,文学,他样样精通。导演,作家,教授,文豪,他当仁不让。这是座神奇的学院,而他是这座神奇学院的院长!注: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得、得、得、算我抄你。那么,欢迎大家来到全娱学院!!!
  • 离歌不伤

    离歌不伤

    想很多性格害羞的女孩子一样,女主在变为灰姑娘的路上历经女王般的蜕变,进过层层虐恋,最终寻得幸福。并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男主萧离的性格,冷面王子变身霸气暖男。
  • 月明离

    月明离

    她,沙场征战的女将,凄迷传奇的帝后,不过是深宫中囚着的一只金丝雀儿。本是天之骄女,奈何明珠蒙尘。他,皇权争斗的胜者,暴戾无常的帝王,身世成迷。三千粉黛,万里山河,终究抵不过回首那人顾盼盈盈。亡国公主,只身远嫁,心有玲珑七窍,身负家国万民,本欲将终身付,岂知终身误。不再回头,将一声“子月”深埋心底。少年才俊,霸业将图,奈何父仇母恨,遍地狼烟,面对挚爱,该如何抉择?我忍住不找你,却越忍越想你。寻,寻一人百转千回。八年囚宫,八年相思,八年相忘。八年青丝换白发。辗转半世,缓将执手,与子长眠。算计兵戈,算计人心,算计天下。可独漏算了情。日月不同天,人终有一死,情终有一灭。“求情”还是“囚身”?
  • 落槿殇

    落槿殇

    槿宁一直以为他的昊桡哥哥对她一直是讨厌,就算她被流落塞外她都这莫认为。可后来她明白了这不是讨厌,这是恨啊。
  • 神殇引

    神殇引

    红墙琉璃瓦,相思寄红豆,战鼓惊心魄,宫闱撩人心,兵卒百战死,将军何时归!
  • 御爱少女梦之旅

    御爱少女梦之旅

    传说,他不学无术,酷爱打架斗殴,是皇威学院令人闻之色变的坏学生。传说,他成绩全校倒数第一,却因为某种关系能够长存于皇威学院。不被开除。传说,他就凭长得帅气又痞气,人气稳居全院第一。得罪他的第二天,穷追我三年的杨圣同学突然和我划清界限,死党吉吉含泪和我诀别,我所到之处方圆十里人畜全无。
  • 十二莲经

    十二莲经

    怀素安依靠着每月的救助金生活,高考结束,正在找暑期工的他却忽遇生活巨变。孤独的生活,幸好还有几个朋友,即使是清贫,至少还有不甘和想改变的愿望。十二莲境悄悄打开,十二莲经中的故事,挑战幻境的冒险
  • 死神之灵魂契约书

    死神之灵魂契约书

    因为一次意外他和死神结下了契约,人生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称和死神结下契约的人为契魔者!
  • 遗失自己爱上你

    遗失自己爱上你

    别人遗失了、时间、美好。而我,却差点遗失了属于我的幸福。我不知道以后我们会怎样,至少,现在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