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82500000015

第15章

故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听视。若胸中无材器之人,亦不能用此五法也。热可以治寒,寒在外者,以淬针、HT 熨汤而汗之;寒在内者,以热食温剂平之。寒可以治热,热在外者,以清房、凉榻、薄衣,以清剂汗之;热在内者,以寒饮、寒剂平之。惟逸可以治劳,《经》曰∶劳者温之。温,谓温存而养之。今之医者,以温为温之药,差之久矣!岐伯曰∶“以平为期”。亦谓休息之也,惟习可以治惊。

《经》曰∶惊者平之。平,谓平常也。夫惊以其忽然而遇之也,使习见习闻则不惊矣。此九者,《内经》自有至理,庸工废而不行。

今代刘河间治五志,独得言外之意。谓五志所发,皆从心造。故凡见喜、怒、悲、惊、思之证,皆以平心火为主。至于劳者伤于动,动便属阳;惊者骇于心,心便属火,二者亦以平心为主。

今之医者,不达此旨,遂有寒凉之谤。群而聚HT 之,士大夫又从而惑之,公议何时而定耶?昔余治一书生,劳苦太过,大便结燥,咳逆上气,时喝喝然有音,唾呕鲜血。余以苦剂,解毒黄连汤加木香、汉防己,煎服,时时啜之;复以木香槟榔丸,泄其逆气,不月余而痊。

余又尝以巫跃妓抵,以治人之悲结者。余又尝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余尝击拍门窗,使其声不绝,以治因惊而畏响,魂气飞扬者。余又尝治一妇人,久思而不眠,余假醉而不问,妇果呵怒,是夜困睡。又尝以酸枣仁丸,治人多忧。

以白虎汤,不计四时,调理人之暑。余又以无忧散,泻人冬月得水中之寒痹,次以麻黄汤,数两作一剂,煎之枣姜,热服汗出而愈。如未愈者,以瓜蒂散涌之,以火助其汗,治寒厥亦然。余尝治大暑之病,诸药无效,余从其头,数刺其 ,出血立愈。余治此数者,如探囊。然惟劳而气耗,恐而气夺者,为难治。喜者少病,百脉舒和故也。昔闻山东杨先生,治府主洞泄不已。杨初未对病患,与众人谈日月星辰缠度,及风云雷雨之变,自辰至未,而病者听之,而忘其圊。杨尝曰∶治洞泄不已之人,先问其所好之事。好棋者,与之棋;好乐者,与之笙笛,勿辍。又闻庄先生者,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慰之。诘其故,庄引《素问》曰∶惧胜喜。此二人可谓得玄关者也。然华元化以怒郡守而几见杀;文挚以怒齐王而竟杀之。千万人中,仅得一两人,而反招暴祸。若乃医,本至精至微之术,不能自保,果贱技也哉?悲夫!

三消之说当从火断二十七

八卦之中,离能 物;五行之中,惟火能焚物;六气之中,惟火能消物。故火之为用,燔木则消而为炭;焚土则消而为伏龙肝;炼金则消而为汁; 石则消而为灰;煮水则消而为汤;煎海则消而为盐;干汞则消而为粉;熬锡则消而为丹。故泽中之潦,涸于炎晖;鼎中之水,干于壮火。盖五脏,心为君火正化;肾为君火对化;三焦为相火正化;胆为相火对化,得其平,则烹炼饮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则燔灼脏腑,而津液竭焉。故入水之物,无物不长;入火之物,无物不消。夫一身之心火,甚于上为膈膜之消;甚于中,则为肠胃之消;甚于下,为膏液之消;甚于外为肌肉之消。上甚不已,则消及于肺;中甚而不已,则消及于脾;下甚而不已,则消及于肝肾;外甚而不已,则消及于筋骨。四脏皆消尽,则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素问》有消瘅、消中、消渴、风消、膈消、肺消之说。消之证不同,归之火则一也。

故消瘅者,众消之总名;消中者,善饥之通称;消渴者,善饮之同谓。惟风消、膈消、肺消,此三说,不可不分。风消者,二阳之病。二阳者,阳明也。

阳明者,胃与大肠也。心受之,则血不流,故女子不月;脾受之则味不化,故男子少精,皆不能成隐曲之事。火伏于内,久而不已,为风所鼓,消渴肠胃,其状口干,虽饮水而不咽,此风热格拒于贲门也。口者,病之上源,故病如是。又《经》曰∶二阳结,谓之消。此消乃肠胃之消也。其善食而瘦者,名曰食 ,此消乃肌肉之消也。膈消者,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王太仆云∶心肺两间中有斜膈膜,下际内连横膈膜。故心移热于肺,久久传化,内为膈热消渴而多饮者,此虽肺金受心火之邪,然止是膈消,未及于肺也。故饮水至斗,亦不能已。其渴也,其状多饮而数溲,或不数溲变为水肿者,皆是也。此消乃膈膜之消也。肺消者,心移寒于肺,肺主气,《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之精气,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以为常也。《灵枢》亦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今心为阳火,先受阳邪,阳火内郁,火郁内传,肺金受制,火与寒邪,皆来乘肺,肺外为寒所搏,阳气得施,内为火所燥,亢极水复,故皮肤索泽而辟着,溲溺积湿而频并,上饮半升,下行十合。故曰∶饮一溲二者,死。膈消不为寒所搏,阳气得宣散于外,故可治。肺消为寒所搏,阳气自溃于中,故不可治。此消乃消及于肺脏者也。又若脾风传之肾,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液,名曰蛊。王太仆云∶消灼脂肉,如虫之蚀,日渐损削,此消乃膏液之消也。故后人论三焦,指以为肾消。此犹可治,久则变 ,不救必死。此消乃消及于肾脏者也。

夫消者必渴。渴亦有三∶有甘之渴,有石之渴,有火燥之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经》又曰∶味浓者发热。《灵枢》亦曰∶咸走血,多食之人渴。咸入于胃中,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肺,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

此皆肥甘之渴。夫石药之气悍,适足滋热,与热气相遇,必内伤脾,此药石之渴也。阳明司天,四之气,嗌干引饮,此心火为寒水所郁故然;少阳司天,三之气,炎暑至,民病渴;太阳司天,甚则渴而欲饮,水行凌火,火气郁故然。少阴之复,渴而欲饮;少阳之复,嗌络焦槁,渴饮水浆,色变黄赤。又伤寒五日,少阴受之,故口燥舌干而渴。肾热病者,苦渴数饮,此皆燥热之渴也。故膏粱之人,多肥甘之渴、石药之渴;藜藿奔走之人,多燥热之渴。二者虽殊,其实一也。故火在上者,善渴;火在中者,消谷善饥;火在上中者,善渴多饮而数溲;火在中下者,不渴而溲白液;火偏上中下者,饮多而数溲,此其别也。后人断消渴为肾虚,水不胜火则是也。

其药则非也,何哉?以八味丸治渴,水未能生而火反助也。此等本不知书,妄引王太仆之注“壮火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但益心之阳,寒热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岂知王太仆之意,以寒热而行之也!肾本恶燥,又益之以火,可乎?今代刘河间自制神芎丸,以黄芩味苦入心,牵牛、大黄驱火气而下,以滑石引入肾经。此方以牵牛、滑石为君,以大黄、黄芩为臣,以芎、连、薄荷为使,将离入坎,真得黄庭之秘旨也。而又以人参白术汤、消痞丸、大人参散、碧玉鸡苏散,数法以调之。故治消渴,最为得体。

昔有消渴者,日饮数升,先生以生姜自然汁一盆,置于密室中,具罂勺于其间,使其人入室,从而锁其门,病患渴甚,不得已而饮汁尽,渴减。《内经》“辛以润之“之旨。《内经》治渴,以兰除其陈气,亦辛平之剂也。先生之汤剂,虽用此一味,亦必有旁药助之。初虞世曰∶凡渴疾未发疮疡,便用大黄寒药利其势,使大困大虚自胜。如发疮疡,脓血流漓而飧,此真俗言也。故巴郡太守奏三黄丸能治消渴。余尝以膈数年不愈者,减去朴硝,加黄连一斤,大作剂,以长流千里水煎五、七沸,放冷,日呷之数百次,以桂苓甘露散、白虎汤、生藕节汁、淡竹沥、生地黄汁,相间服之,大作剂料,以代饮水,不日而痊。故消渴一证,调之而不下,则小润小濡,固不能杀炎上之势;下之而不调,亦旋饮旋消,终不能沃膈膜之干∶下之调之,而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况《灵枢》又说∶心脉滑为善渴。《经》又曰∶滑者阳气胜。又言∶五脏脉,心脉微小为消瘅。又言∶五脏脆,为消瘅。又言∶消瘅之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长冲直扬,其心刚。刚者多怒,怒则气逆上,胸中蓄积,血气逆留,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又言∶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者多怒,柔弱者易伤也。余以是遂悟气逆之人,非徒病消渴。若寒薄其外,亦为痈肿、少气、狂、膈中、肺消。涌水者,热客其脏,则亦为惊衄、膈消、柔 ,虚肠 死;客其腑,则为癃溺血、口麋、伏瘕、为沉、食 、辛 鼻渊、衄 瞑目。盖此二十一证,皆在气厥论中。《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一言可了,善读书者,以是求之。

虫之生湿热为主诀二十八

巢氏之衍九虫三 详矣。然虫之变,不可胜穷,要之皆以湿热为主,不可纯归三气虚与食生具。巢氏之衍九虫也,曰伏、蛔、白、肉、肺、胃、弱、赤、蛲。伏虫,长四分,群虫之主也。蛔虫,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其发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吐清水,贯伤心则死。诊其脉,腹中痛,其脉法当沉弱,今脉反洪大,是虫也。白虫,长一寸,相生子孙转大,长四、五尺,亦能杀人。寸白虫色白形扁小,因饮白酒,以桑枝贯牛肉炙食之,并生粟所成。又云∶食生鱼后,即饮乳酪亦生。其发动则损人精气,腰脚疼。此虫长一尺,则令人死。肉虫,状如烂杏,令人烦满。肺虫,状如蚕,令人咳嗽。胃虫,状如虾蟆,令人呕逆吐喜哕。弱虫,状如瓜瓣,又名鬲虫,令人多唾。赤虫,状如生肉,动则腹鸣。蛲虫,至微,形如菜虫,居肚肠中,多则为痔,极则为癞,因人疮处,以生痈、疽、癣、 、疠 疥。龋虫,无故不为,人患亦不尽有,有亦不必尽多,或偏无者。此诸虫根据肠胃之间,若人脏腑气实,则不为害,虚则侵蚀,随其虫之动,能变成诸疾也。

同类推荐
  • 续世说

    续世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目经大成

    目经大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世宗实录台湾资料选辑

    清世宗实录台湾资料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Volume Seven

    Volume Sev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辨惑编

    辨惑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百变巫医:壁咚无良王爷

    百变巫医:壁咚无良王爷

    她是奉旨和亲的索命符,她是皇子夺嫡的绝色蛊。当原罪的身体换了灵魂,拥有最逆天传承的神秘巫女,绝不会再任人摆布!面对陷害,她着手成春起死回生!面对阴谋,她巫术迭出反败为胜!可是杀她的人……“喂喂!就算你是我男神,我也不会放过你哒!”绝色王爷展颜一笑,“宝贝儿放心,我这辈子,也绝不会放过你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王盛宠少校夺爱

    冷王盛宠少校夺爱

    顾漆漆在酒吧遇见宫子锋,使顾漆漆对宫子锋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他们在生活中屡屡相遇。后来误打误撞,顾漆漆成了宫子锋家的女仆……
  • (完结)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完结)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女主:穿越好,穿越妙,穿越成皇妃笑眯眯。女主:皇宫何其烦,不如出去混混。男主:可爱如她,邪魅如他,她总是不断的扰乱他的心神。男主:你就是我又厌恶又喜爱的玩具。男配:活泼如他,腹黑如他,她总是不断的让他用心呵护。男配:你就是我永远都捧在手心的宝。
  • 黑君

    黑君

    世界诞生不久,天堂未开,地狱未立,天使与恶魔游荡在人间。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没有统一的国家,只有一座座城邦被恐怖的荒原包围。魔法、神术、炼金、药剂、斗气种种力量在这里生根发芽,世界开始走向秩序。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兼职恋人

    兼职恋人

    闲得掉毛的男神生活中突然闯入了一只小兔子,她长相可爱、性格蠢萌,一逗就会炸毛,可好玩了,于是男神就有了长期饲养这只小兔子的想法。
  • 相公,哪里逃!

    相公,哪里逃!

    逗逼,甜腻文,全程无虐。女主较为傲娇,吃软不吃硬。男主很霸气,却唯独对女主宠溺。皇帝干爹做后台,不怂!江湖老大做老公,来干!
  • 影后重生之商门千金

    影后重生之商门千金

    一代影后,风华无限。人人眼中的笑面狐狸,步步为营,从身份卑微的小小跑龙套,发展成为大荧幕上的绝世佳人。谁又能明白她的苦楚?她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却又总是那回眸一笑,迷住了多少人的双眼。辛苦奋斗了将近半辈子,终于要踏上事业另一个高峰起的时候。车祸身亡。夜星辰,云市首富的第二个女儿。从小就是爸爸不疼,继母厌恶,姐姐恨不得杀了她的自卑少女。被人推下楼,却让安慕影钻了这个空子。成了云市首富叶凌天的二女儿--夜星辰。当她成了她,将会抒写一段传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晓青你别跑

    晓青你别跑

    穿越后发现自己是原产地土著人士。前世惨死,前夫失踪。她回来破解迷案,一路奋勇打怪中拐了一个废材美城主。前世有憾,今生无悔。晓青:其实我是一个吃货。百里墨:看在什么地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