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81200000017

第17章

三十迴向此十皆悉迴因向果迴事向理故云迴向以無想心常行六道而入果報不受而受名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觀一切法有受有用念念不住名為不壞三世佛法一切時行名等一切諸佛以大願力入一切佛士供養一切佛名至一切處以常住法授與前人名無盡功德藏行無漏善善惡不二名隨順平等善根今文中云入一切者亦依新飜新飜釋義亦云隨順由隨順故能入一切以觀善惡無二一相名隨順觀一切眾生今文之中上有等字無觀字者亦依新飜等故隨順隨順故觀心得自在等三世佛常照有無名真如相以般若照三世諸法是一合相名無縛無著解脫覺一切法中道無相名入法界無量空假之心既已滿足正修中道第一義觀無明不起忍伏故也由伏無明則成相似中道種性當分之中如觀道立故名為道望後佛果能生名種不改名性三百由旬如前已辨約生死處加方便土若約煩惱更加塵沙若約觀智更加假觀以此增前為四百也中觀為實空觀為權權名方便五住已斷見思四住更有餘一無明住在名為有餘須知四上所出之文如思益云日月光佛命其梵天來此土云汝當用十法游彼世界娑婆世界名染淨世界即凡聖同居士也如法華云我於餘國作佛大論云二乘雖不生三界界外有淨土受法性身即方便有餘土也如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即實報土也如普賢觀云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即常寂光土也七住已還名位不退由斷見思證真如空自己之位不退轉也八住至此名行不退由斷塵沙化他行滿化他之行無退轉也若至初地名念不退二邊之念不能退也須知三藏三果通教六地別教六住圓教六信殘思未盡猶在同居四果七地七住七信思惟既盡生方便土八地八住八信已上雖破塵沙及伏無明塵沙既不潤界外生牽報竝由無漏為因是故亦在方便土中唯有別圓初地初住獲玅果報居實報土生身得忍未入滅者但名華報也。

【科】次明十地者一歡喜(從此用中道觀破一分無明顯一分三德乃至等覺俱名聖種性)此是見道位又無功用位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眾生行五百由旬初入實報無障閡土初入寶所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燄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已上九地地地各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

二聖位分二初因又二初十地地名能持證中道地能持眾善故名地焉捨凡入聖四魔不動到有無邊平等雙照名歡喜地法身般若解脫謂之三常樂我淨謂之德縱橫之三德也聖位能生不改變故名聖種性也見中道故名見道也不加功力任運流入名無功用也分身橫應百界度生名百界作佛也若至二地千界作佛三地已去莫不皆悉十倍增之一生兜率二詫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槃名八相也若約生死處加實報土若約煩惱更加無明若約觀智更加中道以此增前名五百也修中道因稱實感報依正不隔色心無礙故名實報無障礙土也分證寂光名初入寶所也以正無相入眾生界同於虗空名離垢地光慧信忍習佛之道極淨明生名發光地此新譯也舊飜第三謂之明地發光即明也順無生忍觀一切法名燄慧地順忍修道三界無明莫不皆空名難勝地上順諸法觀於三世寂滅無二名現前地觀諸煩惱不有不無常向上地念念寂滅名遠行地以無生觀捨於三界名不動地入於上觀光光佛化無生忍道名善慧地瓔珞經中云玅慧地玅即善也入中道觀受佛職位既同真如亦等法界玅雲普覆名法雲地一分中道一點在上縱也般若解脫二點在下橫也前云三德今云中道縱橫互現耳。

【科】更斷一品入等覺位亦名金剛心亦名一生補處亦名有上士。

二等覺位亦名無垢地過十地解入百千三昧照一相無相寂滅無為望于玅覺猶有一等比下名覺故名等覺更有一品無明塵垢雖有如無故名無垢所修觀智純一堅利喻若金剛名金剛心有一生在未全損之名為一生過此之後即補果佛玅覺之處名為補處更有玅覺上位可登名有上士問為用金剛智斷無明為用玅覺智斷無明答涅槃云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問何故勝鬘云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答別圓地住乃至等覺莫不皆用佛菩提智斷無明垢是故云耳諸文中說佛上上智斷下下惑又下下智斷上上惑準向之義思之可知。

【科】更破一品無明入玅覺位坐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現圓滿報身。

二果位分二初成佛玅觀上忍大寂無相名為玅覺華藏世界如華嚴經華藏世界品中所說寶華王座亦如華嚴又梵網云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王座舊攝論云大蓮華王清淨世界新攝論云大寶華王清淨佛土圓滿報身如前已辨七寶眾多表無量故與前通教表法異焉。

【科】為鈍根菩薩眾轉無量四諦法輪即此佛也。

二為下說法不知理具名為鈍根迷中重故為說無量偏圓對辨但中名鈍真中而分別圓咸利。

【科】有經論說七地已前名有功用道八地已上名無功用道玅覺位但破一品無明者總是約教道說。

三有經論下隨機不定文分二初正明為三初點示教道七地已前等者如華嚴云菩薩未至第八地時如人乘船欲渡大海未至大海多用功力若至八地從大方便近佛智慧無功用心不加功力華嚴又云第五地中習學世法經書文章筭數占相吉凶等事又無等覺當知皆是教道之義言玅覺位破一品者未知出在何經論中輔行但云破十二品稱為玅覺故前所明始自十信至于玅覺無非教道何獨今文云七地等耶然前初地云入寶所無障礙土輔行既云實報說別是約教道證道必無今亦例之教道必無無障礙土言無障礙約證道耳初地既乃所證同圓二地已去誰證隔歷故十二品皆教道也問為是約行教道約說教道答約行教道約行人論但在地前約說教道約如來說通於始終約行證道在於初地約行人證與圓無殊約說證道約如來說已證之法應知別教論證道者非是別教當分之談乃是點示行人親證不存隔歷及以聖人已證圓融耳故約說證道非隔歷也約行尚自同圓約說豈不爾耶故約行證道所修之因即是迴向圓修人也約說證道即是被於圓修人耳何者別向圓修諦觀不二若無聖人說於已證融玅之法而赴應之則成有感而無應矣約行證道若非別向圓修之因是則有果而無因矣或謂地上圓融地前隔歷別人初心聞地上圓融約說證道被別人初心等無稽之談不可用也問別向圓修為初迴向為第十耶答瓔珞經中第十迴向始修中道第一義觀且從下根若論中上實通前九故十迴向次第三觀若入中道與圓無異別有義章分別此也。

【科】有處說初地斷見從二地至六地斷思與羅漢齊者此乃借別教位名名通教位耳。

二有處下借別名通止觀兩文一借別名名通家三乘共位二借別名單名通家菩薩位今此一文該彼兩說彼初文者外凡十信即是乾慧內凡三賢即是性地八人見是初歡喜地薄地有向即離垢地薄地有果即是明地離欲地向即是炎地離欲有果即難勝地已辨地向即現前地已辨地果即遠行地八支佛地是不動地九菩薩地是善慧地第十佛地是法雲地借此別名判共位者是則初地名為斷見二地斷欲一兩品思乃至七地斷殘思盡彼第二文引舊人云六地思盡與羅漢齊或云七地與羅漢齊今家意者約十度義第六般若空慧惑盡與羅漢齊若約諸地來對向果七地正與第四果位已辨地齊故知此文該彼兩說總而言之皆是借別而名通也名可借別義必依通玅玄所說如前已明言十度者合但六度開則成十何者禪有願力開出願度有神通力開出力度根本定者守本禪度般若度中有道種智開方便度有一切種智開出智度一切智守本般若度此借別義具如大品大論楞伽故云有處說也。

【科】有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此借別教名明圓教位也。

三有云下借別明圓有云即是仁王般若波斯匿王說偈文也三賢十聖即是別位住果報者即是圓義以別三賢未破無明不住果報圓住果報無三賢名由是觀之借別三賢十聖之位以明於圓住果報義非虗立也。

【科】如此流類甚眾須細知當教斷證之位至何位斷何惑證何理往判諸教諸位無不通達。

二如此下結勸。

【科】略明別教竟。

三略明下總結。

【科】次明圓教者。

四圓教文為三初標。

【科】圓名圓玅圓滿圓足圓頓故名圓教也。

二圓名下釋分二初釋名義二初正釋名三諦圓融不可思議名為圓玅三一相即無有缺減名為圓滿三一自在悉皆互具名為圓足三一無差不從漸次名為圓頓。

【科】所謂圓伏圓信圓斷圓行圓位圓自在莊嚴圓建立眾生。

二所謂下示法體上釋名云玅滿足頓何等是耶故今示云三觀圓修五住皆伏名為圓伏信一切法即空假中名為圓信三惑俱斷名為圓斷一行具足一切諸行名為圓行一位具足一切諸位名為圓位理為所嚴觀為能嚴能所內嚴外用自在六根六塵莫不一一皆入正受無不一一咸起出說雙示入出依正相即根塵互徧名圓自在莊嚴行住坐臥語默作作莫不一一皆令眾生得空假中四悉之益名圓建立眾生此等具如華嚴經說。

【科】諸大乘經論說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總屬此教也。

二諸大乘下釋位次文分二初總明今家所判諸大乘中談佛法者悉是圓教不同他宗偏計一經一論而已。

【科】法華中開示悟入四字對圓教住行向地此四十位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淨玅法身湛然應一切此明圓四十二位維摩經云薝蔔林中不嗅餘香入此室者唯聞諸佛功德之香又云入不二法門般若明最上乘涅槃明一心五行又經云有人入大海浴已用一切諸河之水又娑伽羅龍澍車軸雨唯大海能受餘地不堪又擣萬種香為丸若燒一塵具足眾氣。

二法華下別示分二初正明位次二初通列諸經二初正列開示悟入四字以對住行向地在文可見引華嚴云初發等者意將初住開發三身例二住去至於玅覺無不皆然故云此明圓四十二位也維摩詰經觀眾生品天女彈訶舍利弗云瞻蔔林等瞻蔔林者喻圓教也不嗅餘香比三教也淨名空室表常寂光十方如來咸住其中故入室者名入寂光與諸如來法身大士一體無異功德玅香普薰一切無非中道根塵法界其在茲乎瞻蔔此飜黃華樹也薝(丁敢切)字誤也應作瞻字維摩經不二法門品三十一菩薩各各宣說不二法門葢以有言言於無言是名別教若一一門能攝諸門是名圓教文殊乃以無言言於無言淨名則以無言無言是名不二在圓教也是乘微玅無有過者名最上乘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佛性之理是名涅槃一心五行又經云者亦涅槃也理具諸法如大海水依理修觀如在海浴此行徧攝一切諸行譬如已用諸河之水又娑伽等華嚴云也娑伽羅者此飜鹹海從所居處以立名焉龍譬如來雨喻圓教海譬圓機餘地喻三教之人車軸之雨雨之大也澍時雨也又擣萬種香為丸等文出楞嚴三昧經中理具諸法如萬種香諸法即理如擣為丸隨觀理性所具一法如燒一塵理具一法徧攝諸法如眾氣具足。

【科】如是等類竝屬圓教。

二如下結。

【科】今且依法華瓔珞略明位次有八一五品第子位(外凡出法華經)二十信位(內凡)三十住位(聖初)四十行五十迴向六十地七等覺(是因位末)八玅覺(是果位)。

二今下別依法華瓔珞分二初標列五品名目法華顯然八界發心至一生在四方道場開示悟入如此即是十信等位若瓔珞經位次昭然具足列釋法華純圓瓔珞兼別今須取圓。

【科】初五品位者。

二初五品下釋文分二初凡二初外凡三初標。

【科】一隨喜品。

二一下釋為五初隨喜品分二初標。

【科】經云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

二經下釋二初引經即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後先明現在四信次說滅後五品下去引經準此應知。

【科】問隨喜何法。

二料揀分二初問。

【科】答玅法。

二答為二初總示圓融三諦名玅法也文句云隨是隨順隨順事理無二無別喜是欣慶欣慶己他慶己有智慧慶人有慈悲故事理等即玅法矣。

【科】玅法即是心也。

二玅法者下別釋分三初心法又三初示法即心三法玅義此心法也心法在因眾生法一往通因果二往局在因佛法定在果經云閑處攝心即心法玅為令眾生眾生法玅唯佛與佛究竟實相即佛法玅心佛眾生待絕二玅經題玅法斯之謂矣。

【科】玅心體具。

同类推荐
  • 医贯

    医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异经

    神异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昆酬唱集

    西昆酬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资阳郡中咏怀

    资阳郡中咏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纬

    世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川西秘闻1:白狐盖面

    川西秘闻1:白狐盖面

    相传,民间大户士族因为诡秘的理由不得不开启家中先人或亲属已经落葬的棺材时,必会通过特殊渠道私下聘请一种“天赋异禀”的人,而这种人被称为“开棺人”。本在外地上班的胡顺唐忽然被告知,与自己感情深厚的养父吴天禄离奇死亡,立刻赶回家乡调查真相。自此,他貌似平淡的人生开始大逆转,白狐魅影、神秘美女、诡异死亡、奇特的走阴经历、莫名出现的“孟婆之手”……胡顺唐突然发现,自己踏入了中华异文化中最核心、最丰富、最让人瞠目结舌的部分……
  • 云中鹤影

    云中鹤影

    ‘鹤影’‘是何英啦’'我就是喜欢叫你鹤影‘,,,,杀父仇人的儿子是傻子
  • 冰陨

    冰陨

    馨儿,再见了!若有下辈子,我便以生命去爱你,永别了,我最爱的馨儿。已被冰封的他所许下的诺言,何时才能实现?这个时间的未来,会否因那颗未知的陨石所毁灭?
  • 你和我的游戏缘

    你和我的游戏缘

    是根据《微微一笑很倾城》这部小说改编成的另一部小说
  • 穿越之随性人生

    穿越之随性人生

    因为一次意外她得到了别人无法得到的机遇,可以随性穿梭在任意位面,随之开启了她无限的随行人生。(大大更文不定时,不定篇幅)
  • 权志龙,你是我的梦想

    权志龙,你是我的梦想

    中二少女顾曦在中学时候爱上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他是当红偶像权志龙,粉丝无数,也不知为何深陷于这个男人。。一次,得知权志龙要来n市开演唱会,却因以为车祸,灵魂附身于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身上,开始异时空的追星旅程。。可能志龙会很晚出来请多包含,因为我脑洞较大。。要从小时候写起,主要是成长情节啊。。。这都是我的YY。。嘿嘿嘿
  • 灯火琉璃

    灯火琉璃

    她坠入魔道。为他报仇,却不料,真相竟是如此。。。
  • 冬暖夏雪见秋菊

    冬暖夏雪见秋菊

    本书内容结合:心理学,医学,管理学,相学,法学等等,内容平凡,主要是想让读者看到平常看不到的另一面。注:本书内容情节全是本作者虚构而成,现实中并没有这样大气的人物,莫以此书中的人物去衡量与比较世人……
  • 假如没有回忆

    假如没有回忆

    上一代的政治联姻、错误婚姻,为何要祸害下一代的生活?兄弟俩人,背负着不同程度的伤痛···要怎样,兄弟俩人才能够得到属于他们各自的温馨和快乐?他们的到来,就是是对是错···
  • 天虚至尊

    天虚至尊

    经历过修仙界最大浩劫的莫然,猛然惊醒发现这不过是一场梦,但当他真要庆幸的时候,梦逐渐地变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