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68500000004

第4章 四相品第七之上

佛复告迦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分别开示大般涅槃,有四相义。何等为四?一者、自正,二者、正他,三者、能随问答,四者、善解因缘义。

“迦叶,云何自正?若佛如来见诸因缘而有所说,譬如比丘见大火聚,便作是言:‘我宁抱是炽然火聚,终不敢于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及秘密藏,谤言此经是魔所说。若言如来、法、僧无常,如是说者为自侵欺,亦欺于人。宁以利刀自断其舌,终不说言如来、法、僧是无常也。’若闻他说,亦不信受,于此说者应生怜愍。如来、法、僧不可思议,应如是持。自观己身,犹如火聚。是名自正。

“迦叶,云何正他?佛说法时,有一女人乳养婴儿,来诣佛所,稽首佛足,有所顾念,心自思惟,便坐一面。尔时,世尊知而故问:‘汝以爱念,多含儿酥,不知筹量消与不消。’尔时,女人即白佛言:‘甚奇!世尊,善能知我心中所念,唯愿如来教我多少。世尊,我于今朝多与儿酥,恐不能消,将无夭寿?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佛言:‘汝儿所食,寻即消化,增益寿命。’女人闻已心大踊跃,复作是言:‘如来实说,故我欢喜。’世尊如是为欲调伏诸众生故,善能分别说消不消,亦说诸法无我无常。若佛世尊先说常者,受化之徒当言此法同彼外道,即便舍去。复告女人:‘若儿长大能自行来,凡所食啖能消难消,本所与酥则不供足。我之所有声闻弟子亦复如是,如汝婴儿,不能消是常住之法,是故我先说苦无常。若我声闻诸弟子等功德已备,堪任修习大乘经典,我于是经为说六味。云何六味?说苦醋味、无常碱味、无我苦味、乐为甜味、我为辛味、常为淡味。彼世间中有三种味,所谓无常、无我、无乐,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食,谓常、乐、我,令诸弟子悉皆甘嗜。’复告女人:‘汝若有缘欲至他处,应驱恶子令出其舍,悉以宝藏付示善子。’女人白佛:‘实如圣教,珍宝之藏应示善子,不示恶子。’‘姊,我亦如是,般涅槃时如来微密无上法藏,不与声闻诸弟子等,如汝宝藏不示恶子;要当付嘱诸菩萨等,如汝宝藏委付善子。何以故?声闻弟子生变异想,谓佛如来真实灭度,然我真实不灭度也;如汝远行,未还之顷,汝之恶子便言汝死,汝实不死。诸菩萨等说言如来常不变易,如汝善子不言汝死。以是义故,我以无上秘密之藏付诸菩萨。’善男子,若有众生谓佛常住不变异者,当知是家则为有佛。是名正他。

“迦叶,云何能随问答者?若有人来问佛世尊:‘我当云何不舍钱财而得名为大施檀越?’佛言:‘若有沙门、婆罗门等,少欲知足,不受不畜不净物者,当施其人奴婢仆使;修梵行者,施与女色;断酒肉者,施以酒肉;不过中食,施过中食;不著华香,施以华香。如是施者,施名流布声闻天下,未曾损己一毫之费。’是则名为能随问答。”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我见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佛赞迦叶:“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护法菩萨应当如是。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是食,如子肉想。”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

“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慈种。”

迦叶又言:“如来何故先听比丘食三种净肉?”

“迦叶,是三种净肉,随事渐制。”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十种不净乃至九种清净而复不听?”

佛告迦叶:“亦是因事渐次而制,当知即是现断肉义。”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云何如来称赞鱼肉为美食耶?”

“善男子,我亦不说鱼肉之属为美食也。我说甘蔗、粳米、石蜜、一切谷麦及黑石蜜、乳酪、酥油以为美食。虽说应畜种种衣服,所应畜者要是坏色,何况贪著是鱼肉味?”

迦叶复言:“如来若制不食肉者,彼五种味,乳酪、酪浆、生酥、熟酥、胡麻油等,及诸衣服,憍奢耶衣,珂贝、皮革、金银盂器,如是等物亦不应受。”

“善男子,不应同彼尼乾所见。如来所制一切禁戒各有异意,异意故听食三种净肉,异想故断十种肉,异想故一切悉断及自死者。迦叶,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复食一切肉也。迦叶,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师子已,众人见之闻师子臭亦生恐怖。善男子,如人啖蒜,臭秽可恶,余人见之闻臭舍去。设远见者,犹不欲视,况当近之?诸食肉者亦复如是,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陆空行有命之类悉舍之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萨不习食肉,为度众生示现食肉,虽现食之,其实不食。善男子,如是菩萨清净之食犹尚不食,况当食肉?

“善男子,我涅槃后,无量百岁,四道圣人悉复涅槃。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当有比丘,貌像持律,少读诵经,贪嗜饮食长养其身,身所被服粗陋丑恶,形容憔悴无有威德,放畜牛羊,担负薪草,头须发爪悉皆长利,虽服袈裟犹如猎师,细视徐行如猫伺鼠,常唱是言:‘我得罗汉。’多诸病苦,眠卧粪秽,外现贤善内怀贪嫉,如受哑法婆罗门等,实非沙门现沙门像,邪见炽盛诽谤正法。如是等人破坏如来所制戒律、正行威仪、说解脱果、离不净法,及坏甚深秘密之教,各自随意反说经律,而作是言:‘如来皆听我等食肉。’自生此论言是佛说,互共诤讼,各自称是沙门释子。善男子,尔时复有诸沙门等,贮聚生谷,受取鱼肉,手自作食,执持油瓶、宝盖、革屣,亲近国王、大臣、长者,占相星宿,勤修医道,畜养奴婢、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玻瓈、真珠、珊瑚、琥珀、璧玉、珂贝、种种果蓏,学诸技艺,画师泥作,造书教学,种植根栽,蛊道咒幻,和合诸药,作倡伎乐,香华治身,摴蒲围棋,学诸工巧。若有比丘能离如是诸恶事者,当说是人真我弟子。”

尔时,迦叶复白佛言:“世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时得杂肉食,云何得食应清净法?”

佛言:“迦叶,当以水洗令与肉别,然后乃食。若其食器为肉所污,但使无味,听用无罪。若见食中多有肉者则不应受,一切现肉悉不应食,食者得罪。我今唱是断肉之制,若广说者则不可尽,涅槃时到,是故略说。是则名为能随问答。”

“迦叶,云何善解因缘义?如有四部之众来问我言:‘世尊,如是之义,如来初出,何故不为波斯匿王说是法门深妙之义?或时说深,或时说浅,或名为犯,或名不犯。云何名堕?云何名律?云何名波罗提木叉义?’”

佛言:‘波罗提木叉者,名为知足,成就威仪,无所受畜,亦名净命。堕者,名四恶趣。又复堕者,堕于地狱乃至阿鼻,论其迟速,过于暴雨。闻者惊怖,坚持禁戒,不犯威仪,修习知足,不受一切不净之物。又复堕者,长养地狱、畜生、饿鬼。以是诸义,故名曰堕。波罗提木叉者,离身口意不善邪业。律者,入戒威仪深经善义,遮受一切不净之物及不净因缘,亦遮四重、十三僧残、二不定法、三十舍堕、九十一堕、四悔过法、众多学法、七灭诤等。或复有人破一切戒。云何一切?谓四重法乃至七灭诤法,或复有人诽谤正法甚深经典,及一阐提具足成就,尽一切相无有因缘。如是等人自言:‘我是聪明利智。’轻重之罪悉皆覆藏,覆藏诸恶,如龟藏六。如是众罪长夜不悔,以不悔故,日夜增长。是诸比丘所犯众罪终不发露,是使所犯遂复滋漫。是故如来知是事已,渐次而制,不得一时。”

尔时,有善男子、善女人白佛言:“世尊,如来久知如是之事,何不先制?将无世尊欲令众生入阿鼻狱?譬如多人欲至他方,迷失正路,随逐邪道。是诸人等不知迷故皆谓是道,复不见人可问是非。众生如是迷于佛法不见正真,如来应为先说正道敕诸比丘:‘此是犯戒,此是持戒,当如是制。’何以故?如来正觉是真实者,知见正道。唯有如来天中之天,能说十善增上功德及其义味,是故启请应先制戒。”

佛言:“善男子,若言如来能为众生宣说十善增上功德,是则如来视诸众生如罗睺罗,云何难言将无世尊欲令众生入于地狱?我见一人有堕阿鼻地狱因缘,尚为是人住世一劫若减一劫。我于众生有大慈悲,何缘当诳如子想者令入地狱?善男子,如王国内有纳衣者,见衣有孔然后乃补;如来亦尔,见诸众生有入阿鼻地狱因缘,即以戒善而为补之。善男子,譬如转轮圣王先为众生说十善法,其后渐渐有行恶者,王即随事以渐断之,断诸恶已,然后自行圣王之法。善男子,我亦如是,虽有所说,不得先制,要因比丘渐行非法,然后方乃随事制之。乐法众生随教修行,如是等众乃能得见如来法身。如转轮王所有轮宝不可思议,如来亦尔不可思议,法、僧二宝亦不可思议,能说法者及闻法者皆不可思议,是名善解因缘义也。菩萨如是分别开示四种相义,是名大乘大涅槃中因缘义也。

“复次,自正者,所谓得是大般涅槃。正他者,我为比丘说言:‘如来常存不变。’随问答者,迦叶,因汝所问,故得广为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是甚深微妙之义。因缘义者,声闻、缘觉不解如是甚深之义,不闻伊字三点而成,解脱、涅槃、摩诃般若成秘密藏。我今于此阐扬分别,为诸声闻开发慧眼。假使有人作如是言:‘如是四事,云何为一?非虚妄耶?’即应反质:‘是虚空无所有,不动无碍。如是四事有何等异?是岂得名为虚妄乎?’”

“不也,世尊。”

“如是诸句即是一义,所谓空义。自正、正他、能随问答、解因缘义,亦复如是,即大涅槃等无有异。”

佛言:“迦叶,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言:‘如来无常。云何当知是无常耶?如佛所言,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犹如火灭悉无所有,灭诸烦恼亦复如是,故名涅槃。云何如来为常住法不变易耶?如佛言曰,离诸有者乃名涅槃,是涅槃中无有诸有。云何如来为常住法不变易耶?如衣坏尽不名为物,涅槃亦尔,灭诸烦恼不名为物。云何如来为常住法不变易耶?如佛言曰,离欲寂灭名曰涅槃。如人斩首则无有首,离欲寂灭亦复如是,空无所有故名涅槃。云何如来为常住法不变易耶?如佛言曰,譬如热铁,槌打星流,散已寻灭莫知所在;得正解脱亦复如是,已度淫欲诸有淤泥,得无动处,不知所至。云何如来为常住法不变易耶?’迦叶,若有人作如是难者,名为邪难。

“迦叶,汝亦不应作是忆想,谓如来性是灭尽也。迦叶,灭烦恼者不名为物。何以故?永毕竟故是故名常,是句寂静为无有上,灭尽诸相无有遗余,是句鲜白常住无退,是故涅槃名曰常住,如来亦尔,常住无变。言星流者,谓烦恼也;散已寻灭莫知所在者,谓诸如来烦恼灭已不在五趣。是故如来是常住法,无有变易。

“复次,迦叶,诸佛所师,所谓法也。是故如来恭敬供养。以法常故,诸佛亦常。”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若烦恼火灭,如来亦灭,是则如来无常住处。如彼迸铁,赤色灭已,莫知所至;如来烦恼亦复如是,灭无所至。又如彼铁,热与赤色灭已无有;如来亦尔,灭已无常。灭烦恼火,便入涅槃,当知如来即是无常。”

“善男子,所言铁者,名诸凡夫。凡夫之人,虽灭烦恼,灭已复生,故名无常。如来不尔,灭不复生,是故名常。”

迦叶复言:“如铁赤色灭已,还置火中,赤色复生;如来若尔,应还生结,若结还生即是无常。”

佛言:“迦叶,汝今不应作如是言,如来无常。何以故?如来是常。善男子,如彼燃木,灭已有灰,烦恼灭已便有涅槃。坏衣、斩首、破瓶等譬亦复如是,如是等物各有名字,名曰坏衣、斩首、破瓶。迦叶,如铁冷已可使还热;如来不尔,断烦恼已毕竟清凉,烦恼炽火更不复生。迦叶当知,无量众生犹如彼铁,我以无漏智慧炽火,烧彼众生诸烦恼结。”

迦叶复言:“善哉!善哉!我今谛知如来所说诸佛是常。”

佛言迦叶:“譬如圣王处在后宫,或时游观在于后园,王虽不在诸婇女中,亦不得言圣王命终。善男子,如来亦尔,虽不现于阎浮提界,入涅槃中,不名无常。如来出于无量烦恼,入于涅槃安乐之处,游诸觉华欢娱受乐。”

迦叶复问:“如佛言曰:‘我已久度烦恼大海。’若佛已度烦恼海者,何缘复纳耶输陀罗生罗睺罗?以是因缘,当知如来未度烦恼诸结大海。唯愿如来说其因缘。”

佛告迦叶:“汝不应言:‘如来久度烦恼大海,何缘复纳耶输陀罗生罗睺罗?以是因缘,当知如来未度烦恼诸结大海。’善男子,是大涅槃能建大义,汝等今当至心谛听,广为人说,莫生惊疑。

“若有菩萨摩诃萨住大涅槃,须弥山王如是高广,悉能取令入于芥子。其诸众生依须弥者,亦不迫迮,无往来想,如本不异。唯应度者,见是菩萨以须弥山纳芥子中,复还安止本所住处。

“善男子,复有菩萨摩诃萨住大涅槃,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于芥子,其中众生亦无迫迮,及往来想,如本不异。唯应度者,见是菩萨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纳芥子中,复还安止本所住处。

“善男子,复有菩萨摩诃萨住大涅槃,能以三千大千世界纳一毛孔,乃至本处亦复如是。

“善男子,复有菩萨摩诃萨住大涅槃,断取十方三千大千诸佛世界,置于针锋如贯枣叶,掷著他方异佛世界。其中所有一切众生不觉往返为在何处。唯应度者乃能见之,乃至本处亦复如是。

“善男子,复有菩萨摩诃萨住大涅槃,断取十方三千大千诸佛世界,置于右掌如陶家轮,掷置他方微尘世界,无一众生有往来想。唯应度者乃见之耳,乃至本处亦复如是。

“善男子,复有菩萨摩诃萨住大涅槃,断取一切十方无量诸佛世界悉纳己身。其中众生悉不迫迮,亦无往返及住处想。唯应度者乃能见之,乃至本处亦复如是。

“善男子,复有菩萨摩诃萨住大涅槃,以十方世界内一尘中。其中众生亦无迫迮往返之想。唯应度者乃能见之,乃至本处亦复如是。

“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住大涅槃,则能示现种种无量神通变化,是故名曰大般涅槃。是菩萨摩诃萨所可示现如是无量神通变化,一切众生无能测量,汝今云何能知如来习近爱欲生罗睺罗?

“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种种示现神通变化,于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百亿阎浮提种种示现,如《首楞严经》中广说。我于三千大千世界或阎浮提示现涅槃,亦不毕竟取于涅槃;或阎浮提示入母胎,令其父母生我子想,而我此身毕竟不从爱欲和合而得生也。我已久从无量劫来离于爱欲,我今此身即是法身,随顺世间,示现入胎。

“善男子,此阎浮提林微尼园,示现从母摩耶而生,生已即能东行七步,唱如是言:‘我于人、天、阿修罗中最尊最上。’父母人天见已惊喜,生希有心。是诸人等谓是婴儿,而我此身无量劫来久离是法。如是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筋脉骨髓之所成立,随顺世间众生法故示为婴儿。南行七步,示现欲为无量众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现生尽永断老死是最后身;北行七步,示现已度诸有生死;东行七步,示为众生而作导首;四维七步,示现断灭种种烦恼、四魔种性,成于如来应供正遍知;上行七步,示现不为不净之物之所染污犹如虚空;下行七步,示现法雨灭地狱火,令彼众生受安隐乐,毁禁戒者示作霜雹。

“于阎浮提生七日已示现剃发,诸人皆谓我是婴儿初始剃发。一切人、天、魔王波旬、沙门、婆罗门,无有能见我顶相者,况有持刀临之剃发?若有持刀至我顶者,无有是处。我已久于无量劫中剃除须发,为欲随顺世间法故,示现剃发。

“我既生已,父母将我入天祠中,以我示彼摩醯首罗。摩醯首罗即见我时,合掌恭敬立在一面。我已久于无量劫中舍离如是入天祠法,为欲随顺世间法故,示现如是。

“我于阎浮提示现穿耳,一切众生实无有能穿我耳者,随顺世间众生法故,示现如是。复以诸宝作师子珰庄严其耳,然我已于无量劫中离庄严具,为欲随顺世间法故,作是示现。

“示入学堂修学书疏,然我已于无量劫中具足成就,遍观三界所有众生,无有堪任为我师者,为欲随顺世间法故,示入学堂,故名如来应供正遍知。习学乘象、盘马、捔力种种技艺,亦复如是。

“于阎浮提而复示现为王太子,众生皆见我为太子,于五欲中欢娱受乐,然我已于无量劫中舍离如是五欲之乐,为欲随顺世间法故,示如是相。

“相师占我若不出家,当为转轮圣王,王阎浮提,一切众生皆信是言,然我已于无量劫中舍转轮王位,为法轮王。

“于阎浮提现离婇女五欲之乐,见老病死及沙门已出家修道,众生皆谓悉达太子初始出家,然我已于无量劫中出家学道,随顺世法故示如是。

“我于阎浮示现出家,受具足戒,精勤修道,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众人皆谓是阿罗汉果易得不难,然我已于无量劫中成阿罗汉果。

“为欲度脱诸众生故,坐于道场菩提树下,以草为座,摧伏众魔,众皆谓我始于道场菩提树下降伏魔宫,然我已于无量劫中久降伏已,为欲降伏刚强众生故现是化。

“我又示现大小便利、出息入息,众皆谓我实有便利、出息入息,然我是身所得果报无是诸患,随顺世间故示如是。

“我又示现受人信施,然我是身都无饥渴,随顺世法故示如是。

“我又示同诸众生故现有睡眠,然我已于无量劫中,具足无上深妙智慧,远离三有,进止威仪。头目腹背举身疾痛,木枪偿对,盥洗手足、澡面漱口,杨枝自净,众皆谓我有如是事,然我是身都无此也,手足清净犹如莲华,香气净洁如优钵罗香。一切众生谓我是人,我实非人。

“我又示现受粪扫衣,澣濯缝治,然我久已不须是衣。众人皆谓罗睺罗者是我之子,输头檀王是我之父,摩耶夫人是我之母,处在世间受诸快乐,舍如是事出家学道,众人复言是王太子瞿昙大姓,远离世乐求出世法,然我久离世间爱欲,如是等事悉是示现。一切众生咸谓是人,然我实非。

“善男子,我虽在此阎浮提中数数示现入于涅槃,然我实不毕竟涅槃,而诸众生皆谓如来真实灭尽,而如来性实不永灭,是故当知是常住法、不变易法。善男子,大涅槃者,即是诸佛如来法界。

“我又示现阎浮提中出于世间,众生皆谓我始成佛,然我已于无量劫中所作已办,随顺世法故,复示现于阎浮提初出成佛。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不持禁戒,犯四重罪,众人皆见谓我实犯,然我已于无量劫中,坚持禁戒无有漏缺。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为一阐提,众人皆见是一阐提,然我实非一阐提也。一阐提者,云何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破和合僧,众生皆谓我是破僧。我观人天无有能破和合僧者。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护持正法,众人皆谓我是护法,悉生惊怪。诸佛法尔,不应惊怪。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为魔波旬,众人皆谓我是波旬,然我久于无量劫中离于魔事,清净无染犹如莲华。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女身成佛,众人见之,皆言:‘甚奇!女人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毕竟不受女身,为欲调伏无量众生故现女像,怜愍一切诸众生故,而复示现种种色像。

“我又示现阎浮提中生于四趣,然我久已断诸趣因以业因故堕于四趣,为度众生故生是中。

“我又示现阎浮提中作梵天王,令事梵者安住正法,然我实非,而诸众生咸皆谓我为真梵天。示现天像遍诸天庙亦复如是。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入淫女舍,然我实无贪欲之想,清净不污犹如莲华。为诸贪淫著色众生,于四衢道宣说妙法,然我实无欲秽之心,众人谓我守护女人。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入青衣舍,为欲诱化令住正法,然我实无如是恶业堕在青衣。

“我又示现阎浮提中而作教师,开化童蒙令住正法。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入诸酒会博弈之处,示现种种胜负诤讼,为欲拔济彼诸众生,而我实无如是恶业,而诸众生皆谓我作如是之业。

“我又示现久住冢间,作大鹫身度诸飞鸟,而诸众生皆谓我是真实鹫身,然我久已离于是业,为欲度彼诸鹫鸟故示现如是。

“我又示现阎浮提中作大长者,为欲安立无量众生住于正法。又复示作诸王、大臣、王子、辅相,于是众中各为第一,为修正法故处王位。

“我又示现阎浮提中疫病劫起,多有众生为病所恼,先施医药,然后为说微妙正法,令其安住无上菩提,众人皆谓是病劫起。又复示现阎浮提中饥饿劫起,随其所须供给饮食,然后为说微妙正法,令其安住无上菩提。又复示现阎浮提中刀兵劫起,即为说法,令离怨害,使得安住无上菩提。

“又复示现为计常者说无常想,计乐想者为说苦想,计我想者说无我想,计净想者说不净想。若有众生贪著三界,即为说法令离是处。度众生故,为说无上微妙法药;为断一切烦恼树故,种植无上法药之树;为欲拔济诸外道故,演说正法。虽复示现为众生师,而心初无众生师想。为欲拔济诸下贱故,现入其中而为说法,非是恶业受是身也。

“如来正觉如是安住大般涅槃,是故名为常住无变。如阎浮提,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亦复如是。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亦尔。二十五有,如《首楞严经》中广说。以是故名大般涅槃。若有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大般涅槃,能示如是神通变化而无所畏。

“迦叶,以是缘故,汝不应言罗睺罗者是佛之子。何以故?我于往昔无量劫中已离欲有,是故如来名曰常住,无有变易。”

迦叶复言:“如来云何名曰常住?如佛言曰:‘如灯灭已,无有方所;如来亦尔,既灭度已,亦无方所。’”

佛言:“迦叶,善男子,汝今不应作如是言:‘灯灭尽已,无有方所;如来亦尔,既灭度已,无有方所。’善男子,譬如男女燃灯之时,灯器大小悉满中油。随有油在,其明犹存;若油尽已,明亦俱尽。其明灭者,譬烦恼灭。明虽灭尽,灯器犹存;如来亦尔,烦恼虽灭,法身常存。善男子,于意云何?明与灯器为俱灭不?”

迦叶答言:“不也,世尊。虽不俱灭,然是无常。若以法身譬灯器者,灯器无常,法身亦尔,应是无常。”

“善男子,汝今不应作如是难,如世间言器。如来世尊无上法器,彼器无常,非如来也。一切法中,涅槃为常,如来体之,故名为常。

“复次,善男子,言灯灭者,是阿罗汉所证涅槃,以灭贪爱诸烦恼故,譬之灯灭。阿那含者名曰有贪,以有贪故,不得说言同于灯灭。是故我昔覆相说言喻如灯灭,非大涅槃同于灯灭。阿那含者,非数数来,又不还来二十五有,更不复受臭身、虫身、食身、毒身,是则名为阿那含也。若更受身名为那含,不受身者名阿那含;有去来者名曰那含,无去来者名阿那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鬼嫁新娘

    鬼嫁新娘

    “我们是相爱的不是吗?你难道就不能放下家族的仇恨跟我在一起吗”“对不起,我做不到,是你亲手毁灭了我们的幸福!”“你我今日在此割发断义,再无夫妻关系”对不起,这样的我不可能放下一切跟你在一起,我不会让你死的。再见了,我最爱的你!!
  • 闻殊

    闻殊

    她是闻子哑。被“闻殊”掌门人于哑月古寺前所拾,后入“闻殊”,掌门人为她命名闻子哑,待她宛如亲生嫡孙。自小习武,聪明活泼的闻子哑在闻殊所处的忘冥山中生活地如鱼得水。不料杀戮降临天下第十的闻殊……那一轮红色的圆月在黑压压的天空之上冉冉升起之际,忘冥山血流成河。掌门人不惜代价将闻子哑保全,并将闻殊交给闻子哑。一时担当重任的闻子哑又将如何应对,这场江湖恩怨情仇的漩涡中,终是将闻子哑卷进……这场江湖之戏,闻子哑将如何掌领闻殊,行走这江湖之下。江湖恩怨情仇,是非纠纷。看《闻殊》中闻子哑如何闯荡江湖,带领闻殊过关斩将,叱诧江湖。
  • 没有可以像你的人

    没有可以像你的人

    其实“对不起”与“我爱你”是一样的沉重,说“对不起”的那一个不一定不伤心,因为每一个“对不起”都辜负了一个良苦用心。在青葱年华里,叛逆、疼痛、是必经之路。有人在这条路上如鱼得水,有人在这条路上步履蹒跚。
  • 私人订制100次:老婆乖乖就擒

    私人订制100次:老婆乖乖就擒

    她说:“我是你的青梅竹马!”仲宸勾唇邪笑:“想多了,你是我的小女奴!”“胡说八道!”林芊雪娇哧。“来来,一会儿让你胡说又霸道!”仲宸一把抓住林芊雪,吻住她的唇。…………………………………………………………………………几年之后,林芊雪带着两个萌萌哒的小包子回国,仲宸逮住她:“女人,敢偷我的种?”“胡说!这是我和别人生的!”“是么?”仲宸勾唇冷笑,一把把林芊雪锁在怀里:“晚上我来验证一下!”滚啊,他们已经分手了,求放过好么?
  • 爱为黄土

    爱为黄土

    时代的推进和变革富裕了很多人,让很多人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也让很多人背井离乡,为生活打拼而成了所谓的农民工,他们放下了妻儿远赴他乡。而他们的孩子,所谓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天真,他们的泪水,这一切都在本书波澜壮阔的呈现。本书作者在说到本书的写作初衷时,说到这本书是写给农民工看的,希望激起他们顾家的心;这本书写给城里人看的,同在苍穹下的他们也有情,也有苦涩与泪水。书中的主题是“人梯”,因为相对于进城民工而言,他们的孩子未来会有好的生活,他们孩子的孩子会有更好的生活,需要几辈人作为梯子撑起后代的幸福。多么苦涩的解释,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人梯的苦涩!
  • 盈月潋滟

    盈月潋滟

    她与她,本是姐妹,颠沛流离时相依为命,一样的经历,却因性格不同,造就不一样的人生。他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母后被她爹毒害,她的爹娘因他而死。此生,是愧疚,还是恨?他与她,隔着一段上辈人的仇,她只要报仇,只要姐姐幸福,却不料,错过了此生最最真的爱情。………………………………………………………………………………此文属大坑,情节丰富,一大群聪明人斗来斗去(基本上没小白人物),喜欢小白女主的,勿入。当然,女主还是很开朗的。前面有些慢热,但情节绝对紧凑,欢迎拍砖。
  • 霸道前夫,太凶猛!

    霸道前夫,太凶猛!

    离婚前夕她一不小心睡了自己老公,逃跑三年被男人逮个正着。从此前夫变上司,日日解码新姿势。“总裁,您确定这咖啡是这样磨得?”“换个姿势也可以。”直到叶漫被折腾的腰肢乱颤,一拳打在男人胸膛,“你个骗子,说好的上下属关系呢?!”“白天下属关系。”男人说着再次将她压下身,“晚上是上下关系……”
  • 巫师之劫末轮回

    巫师之劫末轮回

    大吃货国子民在巫师试验场里努力爬上生态顶点的快乐(kubi)生涯
  • 绝版公主计时爱

    绝版公主计时爱

    她,是一个美丽而优雅的公主,但有一天,他离开皇宫,遇见了他,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敬请期待!!!!!
  • 卧倒狐君怀之我的夫君是狐妖

    卧倒狐君怀之我的夫君是狐妖

    学校——万恶之源的地方。天啊,她是上辈子毁灭了整个宇宙吗?好不容易以良好心态去面对结果还玩穿越?!哪儿来的山寨渣男相公,整天和小妾腻在一起!“行!”某女霸气的一封休书甩他脸上。无聊,帮丫鬟牵红线——几天后,自己却穿上了华丽丽的嫁衣......哎,月老的差事果然不好当啊!师父带着打怪刷级?——NO!幻想总是美好的!等等,师父你怎么长的和我夫君一样?!duang!自从穿越以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华丽丽的分割线~**红袖添香也发布了此同名作品,望各位读者支持!鱼鱼第一次写作品,不好的地方请见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