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2200000004

第4章

问曰。云何于诸世间心不疲惓。答曰。于见道时离身见等疲惓因故。此明何义。以诸凡夫取我相故。为生死等种种诸苦之所逼恼。于世间中生疲惓心。诸菩萨等见法体时。皆悉远离着我相等。是故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又复所以于诸世间心不疲惓。以得远离五怖畏故。此明何义。以世间众生未离不活等五怖畏故。于诸世间生疲惓心。菩萨离不活等五种怖畏。以离我相等故。具足修集功德智慧。是故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又得一味利他心故心不疲惓。此明何义。以诸菩萨依慈悲心起利他行。深心善修。犹如大海同一碱味。菩萨亦尔。为利益他一味心故。以诸菩萨利益他行即是自利。为利众生修集诸行。是故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又以菩萨得安住心故。于诸世间心不疲惓。此明何义。以诸菩萨乃至恶道。所谓活地狱。黑绳地狱。合地狱。叫唤地狱。多波那地狱。波多波那地狱。阿鼻地狱。究究罗地狱。死尸地狱。刀林地狱。剑林地狱。劈裂地狱。安浮陀地狱。阿波波地狱。阿吒吒地狱。忧钵罗地狱。拘勿头地狱。香地狱。分陀利地狱。波头摩地狱。种种寒热受诸苦恼。及泥犁中畜生饿鬼修罗人天互相杀害。共相食啖牵挽追求。或生或退。起于我慢嫉妒嗔恨。恩爱别离怨憎合会。老病死等忧悲苦恼。如是种种诸苦恼相。见闻爱离利益众生。其心一向不退不转。毕竟安住大菩提心。是名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又不疲惓者。以愿坚固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依大慈悲等起利益众生行。毕竟得深心根本诸行。善知坚固心故。随顺诸愿作利益行。是故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问曰。何者名为菩萨摩诃萨坚固之愿。答曰。有五种法。名为菩萨坚固之愿。何等为五。一者声闻乘不能动转。二者辟支佛乘不能动转。三者诸外道论不能动转。四者一切诸魔不能动转。五者不以无因无缘自然动转。是故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复有五法。于诸世间心不疲惓。何等为五。一者若见衰损利益。心无忧喜。二者所作已办如实知道故。三者如实知道果故。四者自身得寂静故。五者拔诸众生苦恼心故。是故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又不疲惓者。以得大慈大悲心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得大悲心。见诸众生没溺生等极苦淤泥。无明所盲贪爱所缚无所归依。菩萨以得慈悲心力。智慧为首勤行精进。拔众生苦。为诸众生于世间中受苦恼业。是故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复有五法。知菩萨有大慈悲心。何等为五。一者为与众生安隐乐故。不惜一切资生之物。二者不惜自身。三者不护惜命。四者修一切行不待多时。五者怨亲等悲。是故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又不疲惓者。能忍一切诸苦恼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得依缘力。其心勇猛过无数劫能受苦恼。以能忍受一切苦恼。是故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有五种法。于诸世间能受苦恼。何等为五。一者信诸法无我。二者信诸法空。三者观世间法。四者观诸业报。五者观察诸业已尽。为诸众生于无量劫而受苦恼。又不疲惓者。深心常求佛菩提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常以深心乐于涅槃求佛菩提。以坚固增长为一切众生种菩提因缘善根种子行世间行。是故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复有五法。菩萨常求无上菩提。何等为五。一者不同余乘智胜余乘故。二者世间最上首故。三者自度身故。四者度他人故。五者具足一切功德藏故。又不疲惓者。以为教化诸众生故。此明何义。菩萨长夜为诸世间可化众生随顺教化。为断众生世间苦恼。虽为种种苦箭所射。而于世间心不疲惓。又教化众生者。观众生心随诸众生于五乘法应受化者。而授与之。何等为五。一者应正遍知乘。二者辟支佛乘。三者声闻乘。四者天乘。五者人乘。又不疲惓者。勇健无畏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依大智慧力故。依勇猛无畏力故。虽为世间苦箭所射。而于世间不生疲惓。有五种法。得知菩萨勇猛无畏。何等为五。一者衰损败坏其心不忧。二者成就一切诸利益法其心不喜。三者受诸苦恼其心不戚。四者得诸胜乐其心不欣。五者嗔喜二相不可测知。是名菩萨勇健无畏。应知。又不疲惓者。不着身命故。此明何义。以世间人着身命故。常为生死苦箭所射。厌背世间生疲惓心。是故菩萨乐作利益诸众生事。如实知身命故。弃而不着。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是故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菩萨能知五种法故。不着自身。何等为五。一者知身不从过去世来。二者知身不向未来世去。三者知身非坚固法。四者知身无实神我。五者知身无实我所。是故菩萨不着自身。菩萨能知五种法故。不贪着命。何等为五。一者依智慧活不依邪命。二者怖畏一切诸不善法。三者观无始世来未曾不死。四者等共一切诸众生有。五者不可常保

又不疲惓者。不着自乐故。此明何义。以诸众生着自身乐。受种种苦生疲惓心。菩萨舍自身乐拔众生苦。是故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菩萨如实知五种法不求自乐。何等为五。一者知乐如水泡。二者知乐败坏时苦。三者得世间方便。以诸菩萨依善知识听闻正法。系念思惟以为根本。得身及众生出世方便。四者不依他智。五者依自智力

又不疲惓者。现见一切诸白法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依丈夫力得果报故。以诸白法依丈夫力故。无量劫事现见如梦。于未来世不依他力。依自丈夫力修集诸白法。作是思惟。一切种智非他能与。依自力得。是故菩萨知不依他。自发精进修集诸行。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佛告阿难。唯精进波罗蜜能得大菩提。是故菩萨于诸世间心不疲惓。又不疲惓者。以证自然智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过疲惓因。是故成就不疲惓心。善知一切诸因缘法。依法生法次第增长犹如梯橙依般若根本成就精进。是故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不退不转等诸句。余一切修多罗中广说应知。又复有义。言不退者。以得成就深心法故。又不退者。以得成就行心舍心故。言不转者。以得成就深心法故。降伏一切诸魔怨敌者。以得成就善知回向方便心故。如实知一切法自体相者。以得成就善知方便故。于诸世间心不疲惓者。以得成就大慈大悲心故。以心不疲惓故不依他智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得成就般若波罗蜜故。是故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菩萨摩诃萨毕竟成就八法。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等

问曰。何故如来唯说八法不多不少答曰。此非正问。何以故。若多若少俱致问故。然佛世尊非无因缘说此八法。以此八法具足成就菩提因故。此明何义。成就深心乃至般若波罗蜜。毕竟成就此八种法。具足菩萨功德智慧。速疾成就一切种智。以此八法具足成就佛菩提因。是故如来唯说八法不多不少。又复所以唯说八法。以摄菩萨道故。此明何义。略说菩萨有二种道。一者方便差别道。二者慧道。成就深心乃至方便等诸句。示现方便差别道。成就般若波罗蜜者。示现慧道。是故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中。圣者文殊师利言。诸天子。菩萨摩诃萨略道有二。以是略道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一者方便道。二者慧道。方便道者。知摄善法。智慧道者。如实知诸法智。又方便者观诸众生。智慧者离诸法智。又方便者知诸法相应。智慧者知诸法不相应智。又方便者观因道。智慧者灭因道智。又方便者知诸法差别。智慧者知诸法无差别智。又方便者庄严佛土。智慧者庄严佛土平等无差别智。又方便者入众生诸根行。智慧者不见众生智。又方便者得至道场。智慧者能证一切佛菩提法智。以是义故。但说八法不多不少。又复所以但说八法。以摄助道断道故。此明何义。即彼修多罗中说。复次天子。诸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略道。诸菩萨摩诃萨以是二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一者助道。二者断道。助道者五波罗蜜。断道者般若波罗蜜。又从深心乃至方便。以为助道摄五波罗蜜。成就舍心摄檀波罗蜜。成就行心摄尸波罗蜜。成就深心摄羼提波罗蜜。成就善知回向方便心成就善知方便。摄毗离耶波罗蜜。成就大慈心成就大悲心。摄禅波罗蜜。成就般若波罗蜜摄断道。如是有碍道无碍道有漏无漏等。皆可类解应知。又摄有量无量道故。如彼经中说。复有二种略道。何等为二。一者有量道。二者无量道。有量道者取相分别。无量道者不取相分别。又从深心乃至方便等七句。取相分别摄有量道。应知。如是成就般若波罗蜜。不取相分别摄无量道。应知。如是四家四摄四无量三十七品。诸菩萨摩诃萨一切功德随义相应八法皆摄应知

问曰。应说深心义。云何深心义。答曰。深心义者。心实不住非心相应。慢使异相五阴相应起业修行增长因果深心因相违涅槃果相违修行善根非心相应。行属阴聚体随顺涅槃果。如因闻慧生余慧等。是名深心。又深心者。心少时住离心相应。善根行体依行起行。犹如流水次第生法是名深心。又深心者。依种子生。犹如乳等一切白法随顺因缘修行善法是名深心。又深心者。如久卷物虽暂牵舒放还依本。深心亦尔。随本因作法还续如本。不可说一不可说异。是名深心。又深心者。修学白法名为深心。又深心者。修行一切诸善根法。成就不失不增不减大涅槃法名为深心

问曰。如毗摩罗吉利致所说经说。菩萨摩诃萨修无量行有无量心。此深心者。为起何行。答曰。此深心者。悉能发起求佛菩提。一切诸行是名深心。何以故。以此深心发生一切菩提因故。悉能增长诸功德力。譬如尸罗。此明何义。如持戒人得善根尸罗。一切善法无量差别悉名尸罗。而身口意三业成就名为尸罗。何以故。身口意业与诸善法为根本故。深心亦尔。与佛菩提因一切善行以为根本故。是故伽耶山顶经中。月净光德天子问文殊师利言。诸菩萨摩诃萨深净心。以何为本。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诸菩萨摩诃萨深净心。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本。以是义故。此修多罗中所说深心。菩提心为本。如金刚密迹经中说。诸菩萨摩诃萨深心功德不诳世间。以是故说为菩提因。应知

问曰。以何义故。得言菩萨成就深心。答曰。以一切所治法不能动转故。此明何义。以种种苦恼不能动转。一切菩萨求菩提心。彼时菩萨名为成就深心。应知。又诸菩萨他身乐心有力降伏自身乐心故。此明何义。以彼菩萨自求乐心。为与他乐深心降伏。彼时菩萨名为成就。深心。应知。又成就深心者。以至究竟故。此明何义。以依深心下中上法次第增长。乃至毕竟坚固名为成就深心应知。又成就深心者。以起难舍能舍心故。此明何义。若诸菩萨修行檀等难行布施。深心发起修行等心。彼时菩萨名为成就深心应知。如圣者无尽意经中说。以头施等难舍能舍。名为成就深心应知。又成就深心者。以能降伏悭嫉等心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得毕竟成就深心。能降伏悭嫉等菩提道相违法。彼时菩萨名为成就深心应知。如圣者无尽意经中说。大德舍利弗。诸菩萨深心者。降伏嫉妒教化悭嫉众生故。如是等名为成就深心应知。又成就深心者。以因果不尽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深心因果无尽。彼时名为柔软菩萨应知。因不尽者。修行广大无量无边故。果不尽者。一切佛法无量无边。以不断绝三宝因故。又无尽意经中说。菩萨深心修行施等。以其能舍一切物故。是名菩萨成就修行。如是等。又言。大德舍利弗。诸佛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略说乃至一切佛法皆不可尽。是故深心亦不可尽。以修行果不可尽故。故言菩萨成就深心。又成就深心者。依此经说应知。以此经中说。弥勒。若菩萨摩诃萨闻赞叹佛及毁呰佛。其心毕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坚固不动。如是若闻赞叹法僧毁呰法僧亦复如是。菩萨如是如实见知十二因缘。即知诸佛如来法身。于三宝中成坚固心。以得无漏智毕竟深心故。一切外道诸魔怨敌不能退转。是故菩萨成就深心

问曰。以何义故。先说深心次说修行。答曰。以彼修行是证智因故。此明何义。以修行心能与深心作证因故。以起大慈大悲心故。此心即是护持佛果。应知。而彼深心不可得见。以依深心故。眼耳等识于境界中不能发起损害等心。为利益他离杀等行。示现彼心。以是义故说深心后次说修行。应知。又复示现次第义故。此明何义。一切诸法应当如是次第生故。先说深心后说修行

问曰。云何修行义。答曰。为利益他起不损害深心身口意业。摄自利行及利他行。是名修行。问曰。云何菩萨成就修行。答曰。以不共外道声闻辟支佛故。此明何义。以诸外道求世间乐修善业道。贪着世间乐果报故。所修诸行成世间果。以其成就世间果故。彼不能得成就修行。又以声闻辟支佛等求涅槃乐。修善业道离大悲心。成就小乘涅槃果故。彼声闻人于菩萨果不得名为成就修行。菩萨过于一切世间。见诸世间种种过失。乃至不着转轮圣王乐果报等。虽复能证小乘涅槃。依大慈悲勇猛心故。舍涅槃乐求佛菩提。修行十善业。为救一切诸众生故。摄大胜愿。其心唯以一切种智以为究竟。是故菩萨不同一切外道声闻辟支佛等修行十善业道。是故名为成就修行

又成就修行者。受持增上十善业道故。此明何义。以菩萨修行过于声闻辟支佛等十善业道。是故名为成就修行。诸菩萨摩诃萨有五种法。胜于声闻十善业道。何等为五。一者专心修行故。二者常修行故。三者为安隐自身故。四者为安隐他身故五者善清净。故专心修行者。毕竟不离一味心故。常修行者不断不绝。不休息故。为安隐自身者。为自身取人天安隐及大菩提故。为安隐他身者。为与一切众生安隐。毕竟回向大菩提故。以救过于无数众生故。善清净者。不破故。不点故。不污故。无所属故。善究竟故。不食故。智者赞叹故。破者。少分修治少分不修治故名为破。是故菩萨具足修治名为不破。点者。自不修行教他修行故名为点。是故菩萨自身修行教他修行名为不点。污者。自不修行不教他修。见他修行而心随喜故名为污。是故菩萨具足修行名为不污。属者。要依他智而能修行故。名为属。是故菩萨不依他智而能修行名无所属。善究竟者。专念毕竟欲心。专念毕竟爱心。专念毕竟恭敬心。专念毕竟信心。专念毕竟畏心。专念毕竟无常心。以是义故名善究竟。食者回向于有取。有资生故名为食。是故菩萨不取于有名为不食。智者不赞叹者。声闻辟支佛乘中回向世间。大乘中回向声闻辟支佛乘故。名智者所不赞叹。是故菩萨声闻辟支佛乘中不回向世间。大乘中不回向声闻辟支佛乘。是故名为智者赞叹。又成就修行者。出过一切诸世间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修行十善业道胜诸世间。是故名为成就修行。应知。菩萨有五种法。修行十善业道。能过一切世间。何等为五。一者愿二者安隐三者深心四者善清净五者方便。愿者菩萨摩诃萨凡所发愿。一切凡夫声闻辟支佛无如是愿。是故菩萨依愿修行十善业道。则能出过一切世间。如摩诃衍修多罗中。无垢德女所说经言。尊者目连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道场。常为一切世间天人而作福田。胜诸声闻辟支佛故。安隐者。以诸菩萨虽为一切世间极深重苦之所逼恼不能回转。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专心修行十善业道。是故菩萨依安隐心。修行十善业道。则能出过一切世间。深心者。以最胜修行故。以诸菩萨最深爱心。修行十善业道。是故菩萨依深心故。修行十善业道。则能出过一切世间。清净者。除二地已上清净菩萨。何以故。以诸菩萨摩诃萨等。有三种清净修行十善业道。是故菩萨依清净修行十善业道。则能出过一切世间。方便者。菩萨于何等法中。以何等方便修行十善业道。余世间众生无如是方便。是故菩萨依方便力修行十善业道。则能出过一切世间。又成就修行者。以时等无量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于无量世修行十善业道无量行等。是故菩萨成就修行。又诸菩萨得五种法故。修行无量十善业道。何等为五。一者无量世。二者无量善法。三者无量观。四者无量尽。五者无量回向。无量世者。以诸菩萨过无量世修行十善业道。是故菩萨于无量时修行十善业道。无量善法者。以诸菩萨修行无量善法。以彼善法无量。是故菩萨起无量善业道修行。如如来清净毗尼大乘修多罗中说。迦叶如四大海满中生酥。一切众生之所受用。菩萨摩诃萨修集一切有为善根亦复如是。以诸菩萨回向取彼无漏智故。能与一切众生受用。无量观者。以为无量众生观故。以诸菩萨非为有量众生修行十善业道。不作是念。我为若干众生修集善根。不为若干众生修集善根。以诸菩萨观一切众生修集善根。是故菩萨。善业无量。无尽者。如如来清净毗尼修多罗中说。诸天子。譬如长者财富无量。是大舍者。行大慈者。行大悲者。大商主者。怜愍一切诸众生故而修行者不退心者起如是心。我能与彼一切众生无量无边安隐之乐。诸天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住深心为诸众生住安隐心起大精进心。作是思惟。我当教化无量无边苦恼众生。皆悉安置涅槃乐中。是故菩萨修行无尽。无量回向者。如初地中起无量愿行十尽句等。菩萨以彼十尽无量修行善业道亦复无量。以依先回向无量故。菩萨摩诃萨修行一切善业道。果亦复无量。是名无量回向

又成就修行者。以真实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摩诃萨真实希有修行十善业道。是故菩萨成就修行。菩萨有五种法成就希有。何等为五。一者起大勇猛心。二者精进。三者坚固。四者慧。五者果。起大勇猛心者。发心能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假使有人。若以指钳或一指节。能举三千大千世界无量劫住。此事非难。发心能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事为难。是故菩萨修行善业道成就希有。精进者。菩萨作是思惟。众生能发大勇猛心。无量无边勤精进者少不足言。若能精进求菩提者是最希有。是故菩萨若欲求于第一希有无量功德。依大精进修善业道。是故菩萨修行善业道成就希有。坚固者。以诸菩萨发大精进修行善业道。住第一希有坚固力中故。能进趣究竟精进。是故菩萨修行善业道成就希有。慧者。菩萨作是思惟。勇猛精进坚固等法。皆依般若根本而有。是故般若希有之法。何以故。以依般若得有勇猛精进坚固。是故菩萨作是思惟。依于般若希有之法修行善业道。是故菩萨成就般若。果者。以依修行善业道等故能生果。证得无量无边一切佛法。是故成就希有之法

又成就修行者。方便摄取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依方便力摄取。修行善业道故。不同声闻辟支佛等。是故菩萨成就修行。菩萨有五种法摄取方便应知。何等为五。一者时处智。二者回转入智。三者合智。四者得意智。五者次第智。时处智者。以何等时应说如是法。以何等处应说如是法。随何等时应如是化众生。随何等处应如是化众生。彼一切如实知。以依如是如是时处智。如是如是教化众生。是名时处智。回转入智者。菩萨如实知诸众生。于外道法中应如是回转。如实知于佛法中应如是入。如实知如是回转。如实知置安乐中。如实知如是置佛法中不复回转。取外道法。彼处非十二因缘观。是回转观是名回转入智。合智者。随诸众生以何等何等门相合善。知彼彼门依彼彼门合彼彼众生。如信如力如分教化是名合智。得意智者。知众生意。知众生信。知众生求。如是知菩萨入彼修行入信入求入于言语。随顺彼故起可化事。如是起不回转。是名合智。次第智者。知众生业次第觉展转觉。所谓声闻乘中说布施持戒人天果报。说诸欲过。说在家染过。说出家利益。又说苦集灭道。次说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次说不可坏解脱。次说无碍。于辟支佛乘中。说贮积过散用利益。说在家过出家利益。说戏论过静默利益。说聚落过阿兰若利益。说多欲不知足过少欲知足利益。说护诸根门于食知量。初夜后夜精勤修行。说观中念想过乐空闲处。说戒重三昧重般若重。不被讥呵赞叹自利益。赞叹深法非他知。如是等于大乘中次第忧波提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次说实舍灭慧。是名次第智。又成就修行者。发菩提心。十句愿十句尽。十句远离退转法。修行不退转法。赞叹坚固精进。赞叹坚固心。赞叹安住智。是名菩萨成就修行。又成就修行者。赞叹住地法。赞叹一向毕竟地法。说染退地法。赞叹清净地法。赞叹能进趣地法。赞叹住地中间可得法。说地退法赞叹地果法。赞叹地习气果法。是名菩萨成就修行。又成就修行者说诸地所谓欢喜地离垢地明地焰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是名菩萨成就修行

又成就修行者。以诸菩萨深心摄取胜妙法故。此明何义。菩萨深心摄取妙法。为不断绝三宝。为教化众生行菩提行。为一切种智修善业道。是故菩萨成就修行善业道。菩萨有五种法摄取妙法。何等为五。一者为欲报诸佛恩。二者为自身故令妙法常住。三者供养佛故。四者为欲利益无量众生。五者难得妙法故。彼法复有五种法故。名为摄取妙法。何等为五。一者自如实修行。二者教他如实修行。三者降伏诸魔恶刺。四者舍黑阿波提舍。五者摄取大阿波提舍。诸比丘是名菩萨成就修行

又成就修行者。以所作业无可讥呵故。此明何义。以诸菩萨一切所作住持修行善业道等。皆不可讥呵。是名菩萨成就修行。有五种法。诸业成就不可讥呵。何等为五。一者有所为作一切能成。二者能得大果。三者不违善法。四者随顺清净法。五者德称名闻。是名菩萨成就修行

同类推荐
  • 辨证录

    辨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玄靈寶真人修行延年益算法

    洞玄靈寶真人修行延年益算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梵网经述记卷第一

    梵网经述记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虎征西

    五虎征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里乘

    里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夏日:你是我解不开的心结

    夏日:你是我解不开的心结

    本来就是一场误会,幸福快乐的我们,却被自己缠绕成了一个死结。
  • 反派系统:有话好说别挡道

    反派系统:有话好说别挡道

    根据各项检测内容,死者萧珺琋符合重生条件|已签订协约,协约开始生效|她被判身亡,意识未泯,「反派系统」承诺她可以[起死回生],前提条件是在各个故事饰演反派,完成任务。她答应了|生前的她成为替死鬼,死后的她看清了真相|心上人目睹她的死亡,无动于衷|无意救助的人,报恩却当涌泉|现在,她该笑该哭,该爱该恨,不再由她随意|她是故事里的角色,接替完成既定的剧情|只是孤独了这么久,她终于发现同行了——还是认识的——不过,她可不可以换人?他好像不太友好呐…是非常不友好…|“我们有话好说…别太客气…”“我没跟你客气”“你的确不客气,”她道,“借着剧情欺负人罢了。”
  • 语言艺术全书3

    语言艺术全书3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无法终结的一切

    无法终结的一切

    世界末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欲望,神降临给世间一场灾难,怪物从天而降残杀吞噬人类,另外一个种族也破土而出,他们吞噬人的血肉,被叫做鬼族,他们有特殊的力量与智慧,也参与了这场人间浩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杀掉所有人类,人类顽强抵抗,他们用一种名为咒具的武器,坚守最后的家园
  • 倾世神缘:傲娇狐仙的霸道夫君

    倾世神缘:傲娇狐仙的霸道夫君

    永生永世的纠缠,生生世世的爱恋,为了什么?就为那么一个承诺吗?当雾散开,看清一切,那坚守着,不放弃的,又是什么?月儿,这么多世了,我依旧爱你,神位,废了便是,只要能与你在一起,不要这天下,又有何妨……渊,不管你是否爱我,我们都是没有可能的,放弃吧!为了我,不值得……
  • 傅少的亿万甜妻

    傅少的亿万甜妻

    一句承诺,将她和一个陌生的男人捆绑在一起,她的生活从此天翻地覆。“做好你的傀儡太太,管住你的心。”撕旦的爱情不是什么女人都受得起,他逼她吞下堕胎药。她心灰意冷,他却霸道地圈住她的腰身,“夺了我的心还想跑?”
  • 一念飞仙

    一念飞仙

    太古念修大能者,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亦有武道之高手,破碎虚空,唯我独尊,然殊途同归,最后只为寻求那茫茫之天位,斩获长生。乱世之中,天才崛起,朝廷,宗门,世家,异族互相争斗,夺取气运,谁能脱颖而出,化为真龙,登峰造极?
  • 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你像风来过一阵子我却傻等了你一辈子但是只要你来过只要我记得就是最好的结局
  • 穿越之这辈子只爱你一个

    穿越之这辈子只爱你一个

    伍思思是国家高级的军人,一次放假大家决定一起去游泳,不幸脚抽筋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 借阴骨

    借阴骨

    在我九岁那年,碰到小叔钻进了赵寡妇家,接踵而来的事情完全不可思议,平凡的生活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而走上了一条我从未想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