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8000000007

第7章

釋止觀體。夫法體難顯。今以四意顯之。一教相。二眼智。三境界。四得失。教相者。夫止觀名教。通於凡聖。不可尋通名而求別體。故以相辨之。若凡夫止善所治是止相。行善所生是觀相。又四禪.四無量心是止相。六行是觀相。皆有漏相也。若二乘事禪皆止相。有作四諦慧即觀相。雖出生死而是拙度。但析色入空無漏相也。並非今所論巧度。止有三種。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止。體真者。諸法從緣生。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知假合幻化。體即是空。空即是真。故名體真止。方便隨緣者。若三乘同以無言說道斷惑入真。真即不異。但煩惱餘習有盡不盡。二乘體真不須方便。菩薩入假知空非空。分別藥病故目為方便。安於俗諦故名隨緣止。息二邊者。謂生死流動涅槃保證。是皆兩偏。不會中道。今知俗非俗。俗邊寂然。亦不得非俗。空邊寂然。是名息二邊止。此三止名。經論未見。今對三觀設之。釋論云。菩薩依隨經教。為作名字。名為法施。立名何咎。詳此三止與釋名三止似同。以三諦論之。其相遼絕。觀亦三種。瓔珞經云。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諦觀。所謂二諦者。觀假為入空之詮。空由詮會。能所合論。故名二諦觀。又非但會空亦復識假。假由真顯。得名二諦觀。又俗是所破。真是所用。破用合論。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者。若謂入空。尚無空可有。又何假可入。當知此觀為化眾生。知真非真。方便出假。故言從空分別藥病而無差謬。故言入假。前觀破假病。不用假法。但用真法。未為平等。此觀破空病。還用假藥。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觀。中道第一義觀者。前觀假空是空生死。後觀空空是空涅槃。雙非二邊。是名二空觀。為方便道。得會中道。故言心心寂滅。流入薩婆若海。又初觀用空。次觀用假。是為雙存之方便。入中道時能雙照二諦。經云。心若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前兩觀為方便。其旨在此。或問。大經謂。定多慧多。俱不見佛性。何故。答。次第三觀。二乘及通教菩薩有初觀分。此屬定多慧少。別教菩薩有第二觀分。此屬慧多定少。以不等故俱不見性。若二觀為方便得入第三。則能見矣。又問。經云。十住菩薩以慧眼故見不了了。非全不見。今初觀已是慧眼位。第二是法眼位。云何言兩眼俱不見性耶。答。若次第眼。偏定偏慧。佛之所訶。故不得言見。所言慧者。乃圓觀不次第之慧。十住破無明之位。三觀現前。三諦圓照。故名慧耳。法華云。願得如世尊。慧眼第一淨。則非二乘小慧之比也。小慧見性。無有是處。此三觀名與釋名。三名似同。其理殊異。可以意類取解。此按摩訶衍明三止三觀之相。以義隨相。條然各別。若論三觀則有權實淺深。論三智則有優劣前後。論三人則有階位小大。皆次第之說而非圓頓止觀之相。圓頓止觀相者。以止緣諦則一諦而三諦。以諦繫止則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雖復一心而具三相。止諦亦爾。所止之法雖一而三。能止之心雖三而一。以觀觀境則一境而三境。以境發觀則一觀而三觀。如摩醯首羅一面三目。觀境亦爾。觀三即一發一即三。不權不實。不優不劣。不前不後。不並不別。不大不小。故中論稱即空即假即中。若見此旨。即解圓觀之相。其相云何。照無明顛倒即是實相之真。名體真止。如此實相徧一切處。隨緣歷境安心不動。名隨緣方便止。生死涅槃兩皆休息。名息二邊止。體一切假悉空。空即實相。名入空觀。觀冥中道。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如實而見。名入假觀。體即真實。無二無別。名第一義觀。如此之義。皆在一念之中。不動真際而有種種差別。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是名圓頓止觀之體也○二明眼智者。夫法體圓寂。非知非見。說之自難。何況示人。雖不可知見。由於眼智。亦可知亦可見。雖非因果。要因因果然後能顯。止觀為因。眼智為果。今先明次第眼智。若體真止。妄惑不生。因止發定。定生無漏。慧眼開故見第一義真諦三昧成。故止能成眼。眼能見體。得真體也。若隨緣止。冥真出假。安於俗理。因此止故法眼豁開。破無知障。不以二相見諸佛土。則俗諦三昧成。故止能發眼。眼能得體。得俗體也。若息二邊止。則生死涅槃空有俱寂。因於此止。發中道定。佛眼豁開。無所不照。則中道三昧成。故止能得眼。眼能得體。得中道體也。若從假入空。空慧相應。即能破見思惑。成一切智。智能得體。得真體也。若從空入假。分別藥病。即破無知。成道種智。智能得體。得俗體也。若雙遮二邊。為入中方便。能破無明。成一切種智。智能得體。得中體也。是則三止三觀。共成三眼三智。各得三體。或問。眼見智知。知見異耶。答。此當用四句分別。有知而非見。見而非知。亦知亦見。不知不見。凡夫不聞法不證理。故無知無見。二乘證故亦見。聞故亦知。辟支佛證故是見。不聞故不知。方便道。聞故是知。未證則不見。慧眼既如此。餘兩智兩眼可知。次明不次第眼智。止觀一體。眼智無別。知即是見。見即是知。佛眼具五眼。佛智具三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首楞嚴定攝一切定。大品云。欲得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當學般若。金剛般若云。如來有肉眼乃至佛眼。眼一而已。能照五境。蓋照麤色。如人所見。亦過人所見。名肉眼。照細色。如天所見。亦過天所見。名天眼。達麤細色空。如二乘所見。名慧眼。達假法不謬。如菩薩所見。名法眼。於諸法中皆見實相。名佛眼。又佛智照空。如二乘所知。名一切智。照假。如菩薩所知。名道種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一心三止成三眼。見不思議三諦。一心三觀成三智。知不思議三境。境之與諦。見之與知。左右之異。實不思議一法耳。用此一法眼智。得圓頓止觀體也○三明境界者。若於眼智成解。則不俟諦境之說。惑者未曉。更復辨之。先明境意。經云。為諸眾生開佛知見。若無中境。復何所知見。當知應有佛眼境也。又經云。世孰有真天眼者。不以二相見諸佛土。若無俗境。此何所見。當知有法眼境也。又經云。慧眼見真。當知有慧眼境也。此三諦理不可言說。若為緣說即有三意。謂隨情說。即隨他意語。若隨情智說。即隨自他意語。若隨智說。即隨自意語。隨情說者。如盲問乳何似。答言如貝如粖如雪如鵠。盲者不悟。各執所聞而起四諍。凡夫不識三諦。大悲方便而為分別。或約有。或約空。或作亦有亦空。或作非空非有。各明三諦。雖聞四門之說。終不能見。互相是非。近世解二諦凡二十三家。各引經論。不知孰是。若此輩識。隨情三諦聞種種法。即知如來俯順羣情。隨他意語而說三諦也。隨情智說者。就情說二。就智說一。何者。就凡情為言。皆是方便。故束三諦為空假。就聖智為言。皆是實證。故束三諦為中道。凡聖相比。故說自他意語論三諦也。隨智說者。三諦玄妙唯智所照。不可示。不可思。唯佛能究。如乳真色。眼開乃見。是名隨自意語論三諦也。又一一說。各具四悉檀意。隨情四意者。夫諦理不可說。說必寄言。或喜聞真。或喜聞俗。或喜聞中。此則隨情中用世界悉檀也。夫眾生所宜不同。或聞說無增長戒慧。或聞說有增長戒慧。或聞說中增長戒慧。此則隨情中用為人悉檀也。又行人破惡不同。或於有無。或於中道。能破昏散疑悔等。此則隨情中用對治悉檀也。又行人悟理不同。或悟於有。或悟於無。或悟於中。各得證入。是則隨情中用第一義悉檀也(四悉檀名義出大論。蓋謂以大悲。用四法徧施。令眾生得益也)。隨情智.隨智說三諦。各用四悉意如是。則三四十二種說三諦不同。豈可以常情量聖。執諍自毀耶。次論境智有離有合。按諸經說諦。或一二三四。離合不同。三藏是方便教。但明二諦。菩薩初緣真。次照俗。後斷見思惑盡。得慧眼。照真諦。方乃成佛。菩薩但照俗。二乘但照真。佛能兼之。更加中道第一義諦。若三若二。俱是方便。離則為二。合則為三。是名藏教二諦三諦離合之相。次三乘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者。論俗則同。論真則異。大論云。空有二種。一但空。二不但空。經云。二乘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非但見空。能見不空。不空者即大涅槃。二乘智如螢火。菩薩如日。既空異智別。則有兩諦之殊。今則合為一真。二乘但空。無化他之用。菩薩入但空及不但空。破無明。見佛性。化度眾生。與前真永別。但空不但空合即一真諦。離成兩真諦。又第三諦亦名真諦。亦名第一義諦。有別體別智異於藏教。是則通教二諦三諦離合相也。次別教二諦。與前永異。前教真俗合成。別教之俗。凡夫名俗。二乘名真。雖有無不同。今通謂之俗。勝鬘經謂。二乘為空。亂意眾生。大經云。我與彌勒論俗諦。聲聞謂之真諦。若論二諦。則俗諦不開。若論三諦。則開有為俗。開無為真。對不但空為第一義諦。是則別教離合相也。次圓教但明一實諦。大經云。實是一諦。方便說二。例此亦方便說三。法華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是則圓教離合相也。若四種四諦離合之義。可以意解。次論智離合。經中或一智。二三四乃至十一智。一智者即如來智。即一而三。二智者所謂權實。權智觀有與無。實智觀於中道。三智觀三諦可解。自四五乃至十一。雖名教不同。要不離三智三諦之義。達者當精意辨之耳○四明得失者。失謂思議。得謂不思議。若謂智由心生。自能照境。若照不照。境自天然。如此則兩不相籍。若謂智不自智。由境有智。境不自境。由智有境。如此則相因而有。若謂境不自境。亦不由智故境。境智相緣故。境智義亦爾。此則共合為名。若謂無此三種。但自然而然。此則無因。如前四解皆過。何者。有四取則有依倚。有依倚則是非。是非則生戲論。諍競而起諸業。當知四取為生死本。故龍樹伐之。以不自不他不共不離破此四性。則結惑皆去。以是義故。自境智苦集不生。即是生生不可說。乃至無因不生。即是不生不生不可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身子默然。淨名杜口。由此故也。若有因緣則四說俱得。何者。名字無性。是字不住亦不不住。金光明經謂之不思議智境。不思議智照。即此意也。當知四破為實。四說為權。如是權實境智。凡夫兩失。二乘一得一失。菩薩兩得。何者。凡夫有四過。自行化他並失。二乘破此四過而不化他。菩薩乃具。又凡夫.二乘俱為思議。菩薩兩得乃不思議。又通教兩得俱是思議。別教兩得乃不思議。又別教教道帶方便。俱是思議。證道兩得乃名不思議。若圓教教證兩得。俱不思議。何者。至理無說。為緣四說但有假名。假名之名名即無生。故教證俱不可思議。無思無念故。無依倚.戲論.結業。無業故無生死。是名自行為得。得於實體。能以不可說說化導眾生。令出生死。得於實體。自他俱得體。是名得失顯止觀體也。

攝法

同类推荐
  • 续补永平志

    续补永平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杜甫全集

    杜甫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学章句集注

    大学章句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H307

    H307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净土圣贤录

    净土圣贤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赶嫁

    赶嫁

    刘雯三十了,至今未嫁,视为洪水猛兽,得赶快嫁掉了。
  • 英雄联盟之峡谷人生

    英雄联盟之峡谷人生

    韩四明从一个中学生到峡谷内的所发生的一切的一切。
  • 我是曹爽

    我是曹爽

    保曹氏,斗司马,名扬四海;征东吴,灭蜀汉,一统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风雪后的一生一世

    风雪后的一生一世

    “一个悲催女子重生变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公主。自此,她便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走上了一条复仇之路。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男子。自此,她冰冷的心被融化,接受了他。和他一生一世一双人。还拥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在复仇路上,敌不过?没关系,夫君快快来。有人爱慕我夫君?我看你嫌自己活的太久了。我的男人只能我自己独享”
  • 腹黑嫡女自成狂

    腹黑嫡女自成狂

    被无良师傅送错地方,记忆还被封印。再度成为杀手,只为母亲报仇。弱者是没有资格说不的!变强,只为生存;落后了,就要被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爱上你,无法自拔;爱你一生,永不变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斋幽梦

    花斋幽梦

    现代版《聊斋志异》,对的,作者想写一部新的《聊斋志异》,本小说将由多篇独立故事组成,拒绝灌水,简单好看是作者君的追求。温暖治愈、人性善恶、虐恋悲惨、霸道废材……皆有之。作者是来圆梦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聊斋。《我的蛇精女孩》《我的女友是声优》............未完待续……
  • 天御星河

    天御星河

    星耀帝国,天骄纵横,英才辈出。九州大陆,诸强争霸,撼天动地。天域苍穹,圣魔争霸,各显神通。无尽星河,乱世相争,血域燃烧。唐家后辈偶遇江湖术士,觉醒天罡霸体,闯入武者世界大时代来临,谁是主宰,谁能凌驾九天十地,斩尽日月星辰,举世震颤!
  • 幻罗

    幻罗

    神兽一族,至情至性。但却一生为情所惑···古往今来,多少人杰迷失在这一关而无寸进···秋痕,神兽一族的巅峰存在,且看秋痕如何笑傲九天却又为情所惑沦为一代杀星···星幻三罗阵,天地阵道之巅峰,且看如何在秋痕等人手中绽放出震慑寰宇的威能···九狱雷龙,神兽一族的巅峰。天赋遭天妒。魔龙现,地狱开,雷劫降世···
  • 我所保护的世界

    我所保护的世界

    每个人都想成为神,但是神并不仅仅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称呼,拥有绝对的统治力与权利就可以称为神,而屠神小队就是因此而生……为此他们努力的保护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取得更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