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1800000014

第14章

汉改秦历始置闰

余尝考春秋置闰之异于前矣,后阅程氏《考古编》,谓汉初不独袭秦正朔,亦因秦历以十月为岁首,不置闰,当闰之岁,率归余于终为后九月,《汉纪》、《表》及《史记》,自高帝至文帝,其书后九月皆同,是未尝推时定闰也。至太初九年,改用夏正,以建寅为岁首,然犹历十四载,至征和二年,始于四月后书闰月,岂史失书耶?抑自此始置闰也。余因其说深疑之,精思其故,颇得其说焉。

盖闰月之不书者,亦偶以其时无可书之事耳。正如《春秋经》桓公四年、七年,其所纪事至夏而止,以是年秋、冬无可纪之事也。定公十四年,至秋而止,亦以是年冬无可纪之事也。鲁史纪事之法,大率如此,其余闰月亦然。观文公六年,《经》书闰月不告月,《春秋》书闰,方见于此。复以杜预《长历》考之,自隐至哀凡更三十余闰,至此方书,岂曰前乎此者,皆史失书,抑岂曰,自此始有闰也。今汉纪事,正效《春秋》,如太初元年、三年,天汉元年、三年皆止于秋,太始元年则止于夏,皆以其后无事可纪,故不书耳。然则闰月不书,亦若是乎?盖三岁一闰,五岁再闰,古历法也。若谓自此始置闰,则合自此后三岁、五岁,累累书之。然自征和二年至后元元年,当置闰而不书,自后元二年至昭帝始元元年,乃因事而后书。其后当闰岁,又皆不书,是知不书者,偶无事耳。然则非史失书,亦非自此置闰也。虽然,此非余臆说也,复证以《史记·历书》,自太初更历以至征和也,如太初二年,天汉元年、四年,太始二年皆有闰,则知余言似可信云。

《纲目》误书

《纲目》一书,朱夫子拟经之作也。然其间不能无误,而学者又从而为之说。盖著书之难,自昔而然。今漫摭数事与同志评之,非敢指摘前辈以为能也。

北齐高纬,以六月游南苑,从官死者六十人,见《本纪》。《通鉴》书曰:“赐死。”赐,乃之讹耳。《纲目》乃直书曰:“杀其从官六十人。”而不言其故,其误甚矣。尹起莘乃为之说曰:“此朱子书法所寓。”且引《孟子》杀人以挺与刃与政之说,固善矣,然其实则《通鉴》误之于前,《纲目》承之于后耳。纬荒游无时,不避寒暑,于从官死者尚六十人,则其余可知矣。据事直书,其罪自见,何必没其实哉!

又郭威弑二君,《纲目》于隐帝书杀,于湘阴王书弑。尹又为之说云:“此二君有罪无罪之别也,此书法所寓也。”然均之弑君,隐帝立已数年,湘阴未成乎君,不应书法倒置如此,亦恐误书耳。

又隋开皇十七年,诏诸司论属官罪,听律外决杖。《纲目》条下云,萧摩诃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大理少卿赵绰固谏,上命绰退,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帝乃释之。按《通鉴》,摩诃当从坐,上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所逼耳。”因赦摩诃。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因命绰退。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上曰:“大理其为朕特舍摩诃也。”因命左右释之。此乃绰欲令摩诃从坐,而帝特赦之耳,《纲目》误矣。

又《通鉴》贞观元年,杜淹荐邸怀道云:“亲见其谏炀帝幸江都。”上曰:“卿何自不谏?”曰:“臣不居重任,知谏不从。”上曰:“知不可谏,何为立其朝?卿仕世充尊显,何亦不谏?”曰:“臣非不谏,但不从耳。”上曰:“世充若拒谏,卿何得免祸?”淹不能对。按此实责其知炀帝之不可谏,而犹立其朝耳。今《纲目》乃于上言世充拒谏,易其语曰:“然则何以立于其朝?”失其实矣。

又《纲目》开元九年冬十一月罢诸王都督刺史以后凡四条。按《通鉴》,是年之末十二月幸骊山云云;是岁诸王为都督刺史者悉召还云云。此非十一月事,亦非十二月事也,当依《通鉴》作是岁为是。

又《纲目》书德宗贞元二年十一月皇后崩,不书氏。按《通鉴》,是年十一月甲午立淑妃王氏为后,至丁酉崩,特四日耳。此承《通鉴》所书,而逸其上文耳。

尹又谓唐史妃久疾,帝念之,遂立为后,册讫而崩,必有所寓意者,亦过也。

秦会之收诸将兵柄

秦会之既主和,惧诸将不从命,于是诏三大将入觐。一日,至都堂,问以克复之期曰:“上驱驰霜露十余年,似厌兵矣,今决在何时可了,迟速进退之计当若何?”张、韩对曰:“前者提兵,直趋某地,请粮若干,率裁量不尽得。而退军出某所,某人坐视不肯并力,或申请辄不报,常若不能专力云云。桧曰:“有是乎?诸公今不过欲带行一职事,足以谁何士大夫者,朝廷不靳也。”岳最后至,意大略同,而语加峻曰:“如今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欲了即了耳。”桧颔之,于是三枢密拜矣。三人累表辞谢,桧与上约,答诏视常时率迟留一二日,凡诸礼例恩赐,各自倍多。桧别下诏,三大屯皆改隶御前矣。始诸将苦斗,积职已为廉车正任,然皆起卒伍,父事大将,常不得举首,或溷其家室。岳师律尤严,将校有犯,大则诛杀,小亦鞭挞痛毒,用能役使深入如意。命既下,诸校新免所隶,可自结知,人人便宽,喜其命,就应已略定,三人扰扰,未暇问也。稍从容,见桧,始以置衔漏挂兵权为请。桧笑曰:“诸君知宣抚制置使乎?此边官尔。诸公今为枢庭官,顾不役属耶?”三人者怅怅而退,始悟失兵柄焉。

张才彦

历阳张邵才彦,乃总得居士祁晋彦之兄也。建炎三年,自承务郎上书赐对,假大宗伯奉使挞览军前,拘留幽燕者凡十五年。及和议成,绍兴十三年,始与洪皓、朱弁俱还。后为敷文阁待制,奉祠累年。乙亥更化,得知池阳,卒。

初,总得为小官时,尝为常子正同、胡明仲寅论荐。其后子正死,明仲斥久矣。绍兴二十四年,总得之子安国由乡荐试得对集英,考官置第七,秦埙为冠。埙试浙漕、南宫,皆第一。先胪传一夕,进御安国卷,纸既厚,笔墨复精妙,上览之喜甚,擢为首选,实以抑秦,秦不能堪,曰:“胡寅虽远斥,力犹能使故人子为状元邪!”已而廷唱,上又称其诗,安国诣谢。秦问:“学何书?”曰:“颜书。”又曰:“上爱状元诗,常观谁诗?”曰:“杜诗。”秦色庄,笑曰:“好底尽为君占却。”

先是太母归自北方,将发,得与天族别。渊圣偃卧车前,泣曰:“幸语丞相归我,处我一郡足矣。”才彦时亦闻之,痛愤。至是,服中遗相书,谓彼虽欲留渊圣以坚和好,然所贪者金帛,实不难于还,宜亟遣使。因大忤之,悔已莫及。更为好词,上疏颂其靖康乞立赵氏,冀赎失言之罪。上方褒秦和戎之功,才彦遂自秘选躐进敷文待制,秦愈疑之。才彦居四明,杜门绝交不出,惧祸,乃为佯狂。

初,出使未还,妻李卒于家已累年。至是妄言吾妻死非命,且指总得为辞。盖是时,实由已病言,或出于狂易;抑知安国得罪,冀以自免。语转上闻,于是逮总得赴大理狱,鞫杀嫂事,囚系甚苦。其年十月,秦死。逼岁,安国叫阍,中批命刑部尚书韩仲通特入棘寺,始得释去。方被逮时,道无锡,梦大士告以无恐,盖预知秦亡。然因是总得亦病狂惑。

安国更八郡,有德爱。以当暑送虞雍公饮芜湖舟中,中暑卒,年才三十余,士论惜之。

韩通立传

旧传焦千之学于欧阳公,一日,造刘贡父,刘问:“《五代史》成邪?”焦对将脱稿。刘问:“为韩瞠眼立传乎?”焦默然。刘笑曰:“如此,亦是第二等文字耳。”

《唐余录》者,直集贤院王子融所撰,宝元二年上之。时惟有薛居正《五代史》,欧阳书未出也。此书有纪、志、传,又博采诸家之说,效裴松之《三国志注》,附见下方。表韩通于《忠义传》,且冠之以国初褒赠之典,《新》、《旧史》皆所不及焉。乃王沂公曾之弟,后以元杲反,乞以字为名。其后吕伯恭编《文鉴》,制、诏一类,亦以褒赠通制为首,盖祖干融之意也。

老苏族谱记

沧洲先生程公许,字季与,眉山人,仕至文昌,寓居上,与先子从容谈蜀中旧事,历历可听。其言老泉《族谱亭记》,言乡俗之薄,起于某人,而不著其姓名者,盖苏与其妻党程氏大不咸,所谓某人者,其妻之兄弟也。老泉有《自尤》诗,述其女事外家,不得志以死,其辞甚哀,则其怨隙不平也久矣。其后东坡兄弟以念母之故,相与释憾。程正辅于坡为表弟,坡之南迁,时宰闻其先世之隙,遂以正辅为本路宪将,使之甘心焉。而正辅反笃中外之义,相与周旋之者甚至。坡诗往复倡和,中亦可概见矣。

正辅上世为县录事,县有杀人者,狱已具,程独疑之,因缓其事,多方物色之,果得真杀人者,而系者遂得释。他日,役满家居,梦神告之曰:“汝有活冤狱之功,当令汝子孙名宦相继,为衣冠盛族。”至其子遂擢第,其后益大,如梦言,然多行不义,德馨弗闻。

有名唐者,宣政间附王、蔡,最贵显。又有名敦厚字子山者,亦知名。邵康节之孙溥公济守眉日,子山与之不咸,廉得其罪状,用匹绢大书,椟盛之,遣介持抵成都帅府治之前逆旅舍,委之而去。逆旅人得之以告帅,萧振德起得之,以为奇货,逮公济赴成都狱,严鞫之。狱吏知其冤,遂教公济一切承之,不然,死无以自明,公济悟,如其教不复辩。狱上,朝论以为匿名书,法不当受,而制司非得旨,不应擅逮守臣,遂皆罢之。公济虽得勿问,而愤愤不能堪,诉之于天,许黄十坛,至其子始偿如数。子山之居极壮丽,一夕大火,不遗寸椽。子山本附秦桧,至右史,后忤意,谪安远县令以死焉。

中谢中贺

今臣僚上表,所称惟诚惶诚恐,及诚欢诚喜、顿首稽首者,谓之中谢中贺。自唐以来,其体如此。盖臣某以下,亦略叙数语,便入此句,然后敷陈其详。如柳子厚《平淮西贺表》:“臣负罪积衅,违尚书笺表,十有四年”云云,“怀印曳绂,有社有人”,语意未竟也。其下既云“诚惶诚恐”,盖以此一句,结上数语云尔。

今人不察,或于首联之后,凑用两短句,言震惕之义,而复接以中谢之语,则遂成重复矣。前辈表章如东坡、荆公,多不失此体。近时周益公为相,《谢复封表》云:“华阳黑水,裂地而封,旧物青毡,从天而下。磨玷之勤未泯,执圭之宠弥加。臣诚惶诚恐。”或以为疑,尝以问公,公答之正如此。

复、覆、伏三字音义

复、覆、伏三字音义相出入,易于混乱,今各疏于左。

复有三字音,房六切者,复归之复也,字书训以往来,是也。《易卦》之《复》,《毛诗》“复古复竟”,《论语》“言可复也”,“克己复礼”,皆是也。《易注》云“还”,《语注》“犹覆”,与《诗》“为恢复之复”,其义一也。扶富切者,又之义也,字书训以又,是也。《书》“复归于亳”,《诗》“复会诸侯”,《语》“复梦周公”,“则不复也”,及“复见复闻”之类,皆是也。芳六切,与覆同音者,反复之复也。《易乾象赞》“反复道也”,《释文》“芳六反,本亦作覆,是也”。

覆亦有三音,芳六反者,反覆之覆也,字书训以反,是也。《中庸》“倾者覆之”,注:“败也。”与《易》“反复道也”之复,音同义异。敷救切者,覆帱之覆也,字书训以盖,是也。扶又切者,伏兵也。《左传》“君为三覆以待之”是也。

伏亦有三音,房六切者,伏羲之伏也,字书训以伺也、匿也、隐也,是也。三伏之伏,及伏羲、优生、赤伏符,皆是也。扶富切者,鸟抱卵也。《庄子》“越鸡不能伏鹄卵”,及《后汉》“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皆是也。《前汉·五行志》“元帝初元中,丞相府史家雌鸡伏子”,颜云:“房富反。”用字者,不可以不辨焉。

岳武穆逸事

杜充之驻建康也,岳飞军立硬寨于宜兴,命亲将守之。飞兵出不利,夫人密谕亲将选精锐、具糇粮,潜为策应之备。未几,飞兵还,即入教场呼问之曰:“汝欲何为?”曰:“闻太尉军小不利,故择敢战之士以备策应,此男女孝顺耳。”飞曰:“吾命汝坚守根本,天不能移,地不能动。汝今不待吾令,擅自动摇,是无师律也。”立命责短状,将大惧,祈哀吐实,谓此非某所自为,盖夫人亦曾有命耳。飞愈怒,竟斩之。

又绍兴和议初成,金人以河南归我。判宗正事士亻,衔命道荆、襄、宛、洛,只谒巩襄原。道过南邓,岳飞止之曰:“金虏无信,君宜少驻。”士亻以上命有程,辞去。不数舍,烟尘四起,军声嚣然,于是失色南奔。忽遇大军,望之,岳帜也,遂驰就之。飞笑曰:“固谓君勿行,正恐此耳。然已遣董御带、牛观察在前与之交锋矣。兵胜败无常,君王人,且近属,吾当以自己兵卫送君。”行数里,两将捷书至,盖亻未行前一日出师也。其后飞得罪下狱,亻极辩其无辜,且以百口保之。非惟感恩,盖亲见其用兵神速故耳。朝臣并论亻身为宗室,不应交结将帅,因指为飞党,遂罢宗司与祠云。

又张魏公之出督也,陛辞之日,与高宗约曰:“臣当先驱清道,望陛下六龙夙驾,约至汴京,作上元帅。”飞闻之曰:“相公得非睡语乎?”于是魏公憾之终身。

若干如干

若干二字,出古礼乡射。《大射》数射算云:若干纯、若干奇。若,如也;干,求也。言事本不定,尝如此求之。又《曲礼》:“问天子之年,闻之始服衣若干尺矣。”《前汉·食货志》颜注云:“设数之言也。干如个,谓当如个数也,亦曰如干。”《文选·任彦升竟陵王状》:“食邑如干户。”注云:“如干户即若干户也。”

然又为复姓,后周有若干凤,及右将军若干惠。若,音人者反。《释文》云:“以国为姓。”然则若干又国名也。

祠山应语

余世祀祠山张王,动止必祷,应如蓍龟,姑志奇验数事于此,以彰神休。

先子需澄江次,为有力者攘去,再以毗陵等三垒干祀地,逾月不报。先妣时留,祷于南关之祠,有“水边消息的非遥”之语,及收杭信,则闻霍山所祈,亦得此签,越日临汀之命下矣。

戊辰年,铸子甫五岁,病骨蒸,势殆甚,凡药皆弗效。祷签得《蛊之上九》云:“蛊有三头,纷纷扰扰,如虫在皿,执一则了。”退谋之医,试投逐虫之剂,凡去尤蛔二,其色如丹,即日良愈。

甲寅春往桐川炷香,得签云:“不堪疾病及东床”云云。是岁外舅捐馆。

壬午五月二十八日,杭城金波桥冯氏火作,次日,势益张,虽相去几十里,而人情惶惶不自安。时杨大芳、潘梦得皆同居,相慰劳曰:“巫言神语皆吉,毋庸轻动。”余不能决,因卜去就于神,得五十六云:“遭人弹劾失官资,火欲相焚盗欲窥。”于是挈家湖滨,是夕四鼓,遂成焦土。

傅伯寿以启擢用

傅伯寿为浙西宪。韩胄用事,伯寿首以启贽之曰:“澄清方效于范滂,跋扈遽逢于梁冀。人无耻矣,咸依右相之山;我则异欤,独仰韩公之斗。首明趋向,愿出熔陶。”由是擢用至佥书枢密院事。韩败,追三官,夺执政恩。

林外

林外字岂尘,泉南人。词翰潇爽,诙谲不羁,饮酒无算。在上庠,暇日独游西湖,幽寂处得小旗亭,饮焉。外美风姿,角巾羽氅,飘飘然神仙中人也。豫市虎皮钱箧数枚藏腰间,每出其一,命酒家保倾倒,使视其数,酬酒直即藏去。酒且尽,复出一箧,倾倒如初。逮暮,所饮几斗余,不醉,而箧中钱若循环无穷者,肆人皆惊异之。将去,索笔题壁间曰:“药炉丹灶旧生涯,白云深处是吾家。江城恋酒不归去,老却碧桃无限花。”明日都下盛传某家酒肆有神仙至云。

又尝为《垂虹亭》词,所谓“飞梁遏水者”,倒题桥下,人亦传为吕翁作。惟高庙识之曰:“是必闽人也,不然,何得以锁字协埽字韵。”已而知其果外也。此词已有纪载,兹不复书。

南剑黯淡滩,湍险善覆舟,行人多畏避之。外尝戏题滩傍驿壁曰:“千古传名黯淡滩,十船过此九船翻。惟有泉南林上舍,我自岸上走,你怎奈何我?”虽一时戏语,颇亦有味。

甄云卿

永嘉甄云卿字龙友,少有俊声,词华奇丽。而资性浮躁,于乡人无不狎侮,木待问蕴之为尤甚。木生朝,为词贺之,末云:“闻道海坛沙涨也,明年。”盖谚云:“海坛沙涨,温州出相。”明年者,俗言且待也。又尝损益前人酒令曰:“金银铜铁铺,丝绵绸绢纲,鬼魅魍魉魁。”盖木以癸未魁天下也。

甄辩给雄一时,谑笑皆有余味。一日登对,上戏问云:“卿安得与龙为友?”甄仓忙占奏,殊不能佳。及退殿陛,自恨失言曰:“何不云尧舜在上,臣安得不与夔龙为友?”闻者惜之。

竞渡日,着彩衣立龙首,自歌所作《思远楼前》之词,旁若无人。然于性理解悟,凡禅衲机锋,皆莫能答。将亡之日,命其子阎汤,且召蕴之,将嘱以后事。甄居城外,昏暮门阖不得入,其子白之,甄曰:“然则勿阎以待旦。”既旦,木闻之亟来,甄喜曰:“吾将行,得君主吾丧,则济矣。”木许诺,乃入浴更衣,与木诀,坐而逝。既复开目曰:“吾儒无此也。”复卧,乃绝。

西林道人

端平间,周文璞、赵师秀数诗人,春日薄游湖山,极饮西林桥酒垆,皆大醉熟睡。忽有ヮ髻道人过而睨之,哂曰:“诗仙醉邪?”顾酒家:“善看客,我当代偿酒钱。”索水小盂,以瓢中药少投之,入口略嗽,巽之地上,则皆精银也。时游人方盛,皆环视骇叹,忽失道人所在。薄暮,诸公始醒,酒家具道所以,皆怅然自失。其家持银往市,得钱止可酬所直,了无赢余。明日,喧传都下,酒家图其事于壁,自以为遇仙酒肆。好事者竞趋之,遂为湖山旗亭之甲,而诸公亦若有悟云。

崔福

崔福,故群盗也,尝为官军所捕。会夜大雪,方与婴儿同榻,儿寒夜啼,不得睡觉。捕者至,因以故衣拥儿口,儿得衣,身暖啼止,遂得逸去。因隶籍军伍,累从陈子华捕贼,积功至刺史、大将军。后从陈往江西,留南昌。既而子华易阃金陵,兼节制淮西,而崔仍留洪。时囗摄郡,一日,囗与郡僚宴滕王阁,崔怒其不见招,憾之。适至府治前,民有立牌诉冤者,崔乃携其人,直至饮所,责以郡官不理民事。嗾诸卒尽碎其饮器,官吏皆奔逸窜去,莫敢婴其锋。子华知之,遂檄还建康。会淮西有警,命王鉴出师,鉴请福为援。福不乐为鉴用,托以葬女擅归。鉴怒,遂白其前后过恶,且必正其慢令之罪。会子华亦厌忌之,于是遂从军法,然后声其罪于朝。

福勇悍善战有声,其死也军中惜之。然其跋扈之迹已不可掩,杀身之祸,实有以自取之也。

张林叔弓

张,延平人。少负才入太学,有声,为节性斋长,既又为时中斋长。其人眇小而好作为,动以苛礼律诸生,同舍多不平之。

莆田林叔弓,亦轻浮之士也,于是以其名字作诗赋各一首嘲之。其警联云:“身材短小,欠曹交六尺之长;腹内空虚,乏刘叉一点之墨。”诗警句云:“中分爻两段,风使十横斜。文上元无分,人前强出些。”曲尽形容之妙,闻者绝倒。又私试《辟四门》赋云:“想帝女下嫔,大展亲家之礼;谅商均不肖,几成太子之游。”《天子之堂九尺》云:“假令晏子来朝,莫窥其面;纵使曹交入见,仅露其头。”《颜渊具体而微》赋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望之俨然;道与之貌,天与之形,眇乎小尔。”亦皆叔弓之所为也。

优语

宣和中,童贯用兵燕蓟,败而窜。一日内宴,教坊进伎为三四婢,首饰皆不同。其一当额为髻,曰蔡太师家人也;其二髻偏坠,曰郑太宰家人也;又一人满头为髻如小儿,曰童大王家人也。问其故,蔡氏者曰:“太师觐清光,此名朝天髻。”郑氏者曰:“吾太宰奉祠就第,此懒梳髻。”至童氏者曰:“大王方用兵,此三十六髻也。”

近者己亥岁,史之为京尹,其弟以参政督兵于淮。一日内宴,伶人衣金紫,而幞头忽脱,乃红巾也。或惊问曰:“贼裹红巾,何为官亦如此?”傍一人答云:“如今做官底,都是如此。”于是褫其衣冠,则有万回佛自怀中坠地。其旁者云:“他虽做贼,且看他哥哥面。”

又女官吴知古用事,人皆侧目。内宴日,参军四筵张乐,胥辈请佥文书,参军怒曰:“我方听栗,可少缓。”请至三四,其答如前。胥击其首曰:“什事不被栗坏了。”盖是俗呼黄冠为栗也。

王叔知吴门日,名其酒曰彻底清。锡宴日,伶人持一樽夸于众曰:“此酒名彻底清。”既而开樽,则浊醪也。旁诮之云:“汝既为彻底清,却如何如此?”答云:“本是彻底清,被钱打得浑了。”此类甚多,而蜀优尤能涉猎古今,援引经史,以佐口吻资笑谈。

当史丞相弥远用事,选人改官,多出其门。制阃大宴,有优为衣冠者数辈,皆称为孔门弟子。相与言,吾侪皆选人,遂各言其姓曰:吾为常从事,吾为于从政,吾为吾将仕,吾为路文学。别有二人出曰:“吾宰予也。夫子曰:‘于予与改。’可谓侥幸。”其一曰:“吾颜回也。夫子曰:‘回也不改。’吾为四科之首而不改,汝何为独改?”曰:“吾钻故改,汝何不钻?”回曰:“吾非不钻,而钻弥坚耳。”曰:“汝之不改宜也,何不钻弥远乎?”其离析文义,可谓侮圣言,而巧发微中,有足称言者焉。

有袁三者,名尤著。有从官姓袁者,制蜀,颇乏廉声。群优四人,分主酒色财气,各夸张其好尚之乐,而余者互讥诮之。至袁优,则曰:“吾所好者财也。”因极言财之美利,众亦讥诮之不已。徐以手自指曰:“任你讥笑,其如袁丈好此何?”

讥不肖子

有士赴考,其父充役,为贴书勉其子,登第则可免。子方浪游都城,窘无资用,即答曰:“大人欲某勉力就试,则宜多给其费,否则至场中定藏行也。”奕者以不露机为藏行云。

又有士父使从学,月与油烛一千,其子请益,不可,子以书白云:“所谓焚膏继晷者,非为身计,正为门户计。且异日恩封,庶几及父母耳。有如吝小费,则大人承事,娘子孺人,辽乎邈哉!”闻者绝倒。

同类推荐
  •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彭惠安集

    彭惠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素问要旨论

    素问要旨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词学集成

    词学集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lcibiades I

    Alcibiades I

    It seems impossible to separate by any exact line the genuine writings of Plato from the spurious. The only external evidence to them which is of much value is that of Aristotle; for the Alexandrian catalogues of a century later include manifest forgeries.
热门推荐
  • 怪盗枫少

    怪盗枫少

    一个怪盗的成长故事,柯南、基德可能客串。怪盗家族的崛起!
  • 等待都是值得的

    等待都是值得的

    乡村少年,用十几年的等待和努力诠释对梦想和爱情的执着。从年少无知到思念入骨,错过懵懂青涩和相濡以沫,直到牵起你手的那一刻,才发现原来我一直都是深爱你的。遇见,永远都是难得。等待,永远都是值得。没有你,我的梦想再大也不完美。
  • 邻家竹马太暖心

    邻家竹马太暖心

    【养成系宠文】“秦慕言,我作业没写完。”白浅浅表情委屈,眼底尽是可怜之色。秦慕言看了她一眼,然后认命的帮她做作业。“秦慕言,我的巧克力吃完了。”白浅浅脸鼓成包子,嘴巴也嘟起。秦慕言叹了口气,然后从书包里掏出巧克力递给她。“秦慕言,我不会写情书。”白浅浅拿着一张粉色的卡片走到他面前。秦慕言点点头,刚想帮她写就发觉不对,“情书?给谁的?”白浅浅凑近在他耳边低语,“当然是给你的。”【青梅竹马文】
  • 狂荡青春

    狂荡青春

    本书以一个女孩为题,女孩上官梓恩,刚上高中,就遇到了几年未见的安哥哥(易天硕),由于安哥哥的照顾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未即使挑明。后因为不想母亲留下来的家产被后母争去从而选择了出国留学。八年后的回归,与后母争家产而变的精明。但终究逃不过林书寒的计划。最终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请大家多多支持小鬼的第二部作品《冷瑶寒妍枫》
  • 尊天灵戒

    尊天灵戒

    天下风云,皆出我手;一朝成仙,岁月难摧!神魔乱舞的天下,不求执掌江山,只愿永守挚爱!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看小乞丐如何在垂涎三尺的窥视中谱写属于自己的一代传奇!!!
  • 红尘一如梦

    红尘一如梦

    想什么做什么,头一回无聊写着玩。每个人都有梦,梦成也好,不成也罢何必认真去求收获,认真在旅途停下来才不后悔。
  • The Illustrious Gaudissart

    The Illustrious Gaudiss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喵系女友

    我的喵系女友

    “陈医生,今天还加班啊?”旁边的小护士边收拾边问道,这位男医生是这家医院有名有权威的医生,年纪轻轻就荣获了好多医学系领域的荣誉,名字叫陈瑾
  • 从仙界归来的狂人

    从仙界归来的狂人

    非正式版: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从仙界归来的风骚男人,在繁华都市花样撩妹的故事。正式版本:林逸从仙界归来,在都市修行,为了守护身边的人,一步步变强。战天骄、斗诸圣、脚踩豪门大族、拳打千年世家,一人一剑灭岛国如等闲,杀念一起屠西方众神如猪狗……
  • 苍月泪

    苍月泪

    宇宙飞船失事,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加洛斯重新成为一个胎儿。然而因为母亲的身份,他从降生那一刻起,便注定要陷入两大族的残酷而复杂的斗争当中——天机瞳族和天使族。一颗神秘的宝石——苍月泪,将引起多少明抢暗杀、腥风血雨?在最后的时刻,两大种族将如何给予对方致命一击?加洛斯能否挽救一切?小说将不仅展现华丽的类魔法世界,更将向大家讲述智慧的较量与人性的光与暗。里面的战斗分为物理类的攻击和灵力类的攻击,两者无法互相干扰。灵力能轻易穿过没有灵魂的物体,刀剑同样无视灵力构成的防御。每个人都拥有善良与邪恶的本源。最强者并非不可击败,弱小者同样能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