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4200000005

第5章

迢遥长见病当瘳。洪如涌浪邪传热。弦以张弓木作仇。毫发分途须默领。非人浑不说缘由。

大。(即洪脉而兼脉形之阔大也。旧本统于洪脉。今分别之。)诗曰。大脉如洪不是洪。形兼洪阔不雷同。绝无舞柳随风态。却似移兵赴敌雄。新病邪强知正怯。夙外实必中空。内经病进真堪佩。总为阳明气不充。(邪气盛。则胃气衰。故脉大而不缓。)缓。(脉来四至。从容不迫。)主正复。(和缓之缓。主正复。怠缓之缓。主中湿。)诗曰。缓脉从容不迫时。诊来四至却非迟。胃阳恰似祥光布。谷气原如甘露滋。不问阴阳欣得此。任他久暂总相宜。若还怠缓须当辨。湿中脾经步履疲。(胃气复。则邪气退。故脉缓而不大。缓者。主脉之气象从容不迫而言。非指往来之迟缓也。迟字对数字言。迟则不数。数则不迟也。缓字所包者广。迟中有缓。数中亦有缓。非浅人所可领会。故内经与大字对言。不与数字对言。其旨深哉。)

节录病机赋

(修园重订)赋曰。能穷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之奥。(八者。脉之奥也。)便知表里寒热盛衰邪正八要之名。(表者。病不在内也。里者。病不在外也。盛者。本来气血不衰也。衰者。本来气血不盛也。寒者脏腑积冷也。热者。脏腑积热也。邪者。非脏腑正病也正者非外邪所中也。)八脉为诸脉纲领。八要是众病权衡。(量度诸病。申此八要也。)虚为气血不实。举按无力。

若兼弱涩之象。(举者。轻手取之于皮肤之上。按者。重手按之于肌肉之内也。无力者。言指下举按应指无力也。弱者。痿而不起也。主气虚。涩者。往来干涩也。主血少。虚脉兼此二象。)实为气血不虚。举按有力。且该长滑之形。(长者。过于本位也。主气有余。滑者。

流而不滞也。主血有余。实脉兼此二象。此以虚实二脉。探气血盛衰之情也。)迟寒数热。

纪至数多少。(平人脉。以四至为准。不及曰迟。一息三至也。太过曰数。一息六至也。经云。数则为热。迟则为寒。此以迟数二脉。别其寒热也。)浮表沉里。在指下重轻。(轻手举之于皮肤上即得。重按乃无。如水浮泛者曰浮。重手按至筋骨而得者曰沉。经云。浮为在表。

沉为在里。此以浮沉二脉。别其表里也。)缓则正复。和若春风柳舞。大则病进。势若秋水潮生。(缓则胃气复。如春柳之和。故邪退而正复也。病进而危。故脉洪大。如秋涛之汹涌。此以缓大二脉。验其邪正也。)六脉同等者。喜其勿药。(六脉者两手六部之脉也。同等者。

脉息调匀。不治自愈。王肯堂误解为大小浮沉迟数同等。不可从也。)六脉偏盛者。忧其采薪。(偏盛者。六部中那一部独异也。又于那一部之中。推其于八脉中见出那一象也。王肯堂旧解亦误。)

脉有宜忌

凡病内虚者。脉弱为宜。洪大则忌。病外感者。阳脉为宜。阴脉则忌。有神者吉。和缓者吉。合于时令者吉。与面上五色中见那一色相生者吉。反是者凶。只此数语可遵。其余皆不经之言。不可信也。

妇人脉法

妇人两尺盛于两寸。常也。若肾脉微涩与浮。或肝脉沉急。或尺脉断绝不匀。皆经闭不调之候。妇人尺脉微迟为居经。月事三月一下。血气不足故也。

妇人三部浮沉正等。无他病而经停者。孕也。尺大而旺。亦然。左尺洪大实为男。右尺洪大实为女。(旧说。以左右尺为断。然经云。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今以寸脉动滑。为断左叶熊罴。右应鸾凤之兆。)体弱之妇。尺内按之不绝。便是有子。月断病多。六脉不病。亦为有子。所以然者。体弱而脉难显也。脉经曰。三部浮沉正等。按之无绝者。孕娠也。何常拘于洪滑耶。阴搏阳别。

谓之有子。言尺内阴脉抟指。与寸口阳脉迥别。其中有阳象也。妇人不月。脉来滑疾。重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和滑而代者。二月余之胎息也。重手按之。滑疾不散者。五月也。

妇人经断有呕。其脉弦者。后必大下。不成胎也。然有因病脉弦。又当保胎为务。气旺。则弦自退矣。

阴虚阳搏谓之崩。言尺内虚大弦数。皆内崩而血下。妊娠七八月。脉实劳强大者吉。沉细者难产而死。

女人得革脉。曰半产漏下。得离经之脉。曰产期。离经者。离乎经常之脉也。盖胎动于中。脉乱于外。势之必至也。

新产伤阴。出血不止。尺脉不能上关者死。妇人脉平而虚者。乳子也。

妇人尺脉弱而涩。小腹冷恶寒。年少得之。为无子。年大得之。为绝产。

小儿脉法

小儿五岁以下。血气未盛。经脉未充。无以别其脉象。故以食指络脉之象彰于外者察之。

食指第一节寅位。为风关。第二节卯位。为气关。第三节辰位。为命关。以男女左右为则。

纹色紫曰热。红曰伤寒。青曰惊风。白曰疳疾。淡黄隐隐为无病。黑色曰危。在风关为轻。

气关为重。命关为危。脉纹入掌为内钓。纹弯里为风寒。纹弯外为食积。及五岁以上。乃以一指取寸关尺之处。常以六至为率。加则为热。减则为寒。皆如诊大人法。

小儿脉乱身热。汗出不食。食即吐。多为变蒸。小儿四末独冷。鼓栗恶寒。面赤气粗。

涕泪交至必为痘疹。

半岁以下。于额前眉端发际之间。以名中食三指候之。食指近发为上。名指近眉为下。

中指为中。三指俱热。外感于风。鼻塞嗽咳。三指俱冷。外感于寒。内伤饮食。发热吐泻。

食中二指热。主上热下冷。名中二指热。主夹惊。食指热。主食滞。

中风

猝倒无知。牙关紧闭。痰涎上壅。危在顷刻是也。李东垣主气虚。刘河间主火盛。朱丹溪主湿盛生痰。三子皆言中风之因。如作文之推原法。薛立斋赵养葵。言真水竭。真火虚。

肝郁脾伤。及诸虚所致。更推展言之。总非正面文本。其曰风者。主外来之邪风而言也。其曰中者。如矢石之中于人也。此时因风治风。尚恐不及。其他奚论焉。小续命汤为第一诸说。

不足凭也。若谓是气虚火盛痰多水竭火虚肝郁脾伤及诸虚所致。为病日久。即未中风之前。

以大剂调养。非一两月不效。岂于既中风之际。死生只在顷刻。尚可以一剂。回其气虚。平其火势。清其痰源。滋其肾水。温其命火。及疏肝健脾。补养诸虚乎。必无是理也。如牛黄脑麝。及市上驰名丸药。人尚知其劫伤元气。不敢轻投。而数家之书。言似近理。其实伪君子之为害。更甚于真小人。(念祖)为活人计。不敢不得罪前人。而直辨其非。

脉喜浮大。(浮者。邪尚在腑也。大者。风为阳邪。阳症见阳脉也。若浮大鼓指。恐邪盛正衰。元气欲脱。)忌沉小。(沉者。邪入脏也。小者。正气衰也。其沉小而气度和缓。来去分明。乃是吉兆。)中经有六经之形证。宜小续命汤。(三十二)中脏多滞九窍。故有唇缓失音鼻塞耳聋目瞀便秘之症。风自外来。故不外麻桂。手足抽掣。故兼用归芍。二便阻隔。故用滑石硝黄。宜防风通圣散。(五十六)中腑多着四肢。故有半身不遂手足不随左瘫右痪之形。

中血脉。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弱之阻隔。唯口眼斜。或左或右。

偏左。宜六君子汤。盖左半虽血为主。非气以统之。则不流也。(二)偏右。宜四物汤。盖右半虽气为主。非血以丽之。则易散也。(九)二汤俱加竹沥姜汁。以行经络之痰。再加僵蚕钩藤天麻羚羊角。以熄风活络。或加附子以固阴。肉桂以通阳。黄以胜风。

中风不语。宜资寿解语汤。(三十九)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行。宜地黄饮子。(三十)中风死症。多是风中带寒。其症。口开为心绝。手撒为脾绝。眼合为肝绝。遗尿为肾绝。

声如鼾睡为肺绝。汗出如油为元气内绝。发直目上视。面赤如妆。汗缀如珠。法在不治。用药若迟数刻。即死矣。急用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一百零四)按三生饮中。近时附子俱以盐腌过乌头。非四川产者无力。愚用熟附子一两。干姜五钱。

炙甘草四钱。一服汗略止。再服眼睛略动。三服加人参三钱。渐有生意。必须半日服三剂。

中风愈后。照刘朱李薛诸法。缓缓调治之。

愚按。开窍以驱风。非是正法。内经重在填窍。金匮有侯氏黑散风引汤二方。是补天手段。

附小续命汤六经加减并针灸法如中风无汗恶寒。根据本方。麻黄杏仁防风各加一倍。又宜针至阴出血。(穴在足小指外侧甲角。针一分。)昆仑。(穴在足外踝后踝骨。针透太溪。)如中风有汗恶风。根据本方桂枝芍药杏仁各加一倍。又宜针风府。(穴在项后入发一寸。针入三分。禁灸。)以上二症。皆太阳经中风也。如中风有汗。身热不恶寒。根据本方。加石膏知母各二钱。甘草再加一倍。去附子。如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寒。本方加葛根桂枝黄芩再加一倍。宜针陷谷。(穴在足大趾次指外间骨节后陷中。针入五分。)去阳明之贼。兼刺厉兑。(穴在足大趾次趾端去爪甲如韭叶许。)以泻阳明之实也。以上二症。皆阳明经中风也。

如中风无汗身凉。根据本方。附子加一倍。干姜加二倍。甘草加二倍。又宜刺隐白。(穴在足大趾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去太阴之贼。此太阴经中风也。如中风有汗无热。根据本方。桂枝附子甘草各加一倍。又宜针太溪。(穴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针透昆仑。)此少阴经中风也。

如中风六经混淆。系之于少阳。或肢节蛮痛。或麻木不仁。根据本方。加羌活连翘。又于少阳之经纪骨穴。(在足外踝上三寸。灸五壮。)灸以引其热。取厥阴之井大敦穴。(在足大趾甲聚毛间。)刺以通其经。此少阳厥阴经中风也。

新按(受业侄凤腾注。诸书逐而散之。风散即为气散。生而亦死。兹法养以和之。气和即为风和。死可回生。为风症补千古所未及。)壬戌岁。(念祖)在保阳供职。

制宪熊大人召诊。诊得两手脉浓而长。唯左手兼些弦象两寸略紧。(念祖)谓脉浓得土之敦气。以浓道载浓福。脉长寿亦长。非谀语也。但弦为风脉。紧为痛脉。紧在两寸。恐上半身有痹痛等症也。大人云。所言俱对。但背上及手腕痛。或愈或作。约有五年余。指头麻木。

十年前颇甚。今略麻而不木矣。(念祖)曰。风在骨节而作痛。妙在痛处。痛是气血与风邪相拒。非若偏枯之不痛也。书谓中指麻木。三年内必有中风之患。以中指属手。心主之经故也。

今拇指食指为甚。特肺与大肠之气不调。不甚为害。然必须治之于早也。

薛氏云。服风药。以预防中风。适以招风取中。(念祖)师其意。而不用其方。拟用黄五物汤常服。

黄桂枝尖生芍药(以上各二钱)生姜(四钱)大枣(二枚擘)水煎服。

昔人云。人在风中而不见风。犹鱼在水中而不见水。风。即气也。人在气交之中。得风以生。即宋儒所谓和风一至。万物皆春是也。因风以害。即释氏所谓业风一吹。金石乌有是也。人身五脏。而肝为风脏。乃生死之门户。无病。则风和而气息脉息俱和。不见其为风。

有病。则风疾而气息脉息亦疾。遂露出风象。甚至目直手足动摇抽掣汗出如珠痰涎如涌等症。

同类推荐
  • A Knight of the Cumberland

    A Knight of the Cumber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巩氏族谱

    巩氏族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真十书杂着捷径

    修真十书杂着捷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鼠闹东京

    五鼠闹东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On Revenues

    On Revenu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都市之次元里的传说

    都市之次元里的传说

    在各种各样的时空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无论是二次元还是三次元,还是七次元,都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则,如今时空一不小心混乱了你去拯救吧骚年,某创世神留言。
  • 武神道主

    武神道主

    各位,这本书太监了,不写了,将进行修改后重发,重发新书。
  • 我的特工男神

    我的特工男神

    早晨,阳光射进一间卧室里,床上的女孩猛的惊醒,(没错,就是我们的女主)突然想起昨天晚上大boss(李易峰饰演)说今天早上要出任务,就手忙脚乱的翻开背子,打开衣柜迅速的找到一件白衬衫和一件白色长裤一穿上就就风风火火的出门了
  • TFBOYS之转角却遇到你

    TFBOYS之转角却遇到你

    青春,或许可以如糖果般甜蜜,但一不小心,错爱上了一个人,也能把本应甜蜜的爱情变得苦涩
  • 犯错的特工

    犯错的特工

    夏国豪在国外一流的军事学院培训,汤晓薇也在同一个城市留学。那晚由于不同原因喝多了酒,两人无意之中结识犯错。五年内两人渺无音讯。五年后由于夏国豪身体原因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地方。而汤晓薇也在同一个城市可她已经是五岁孩子的妈妈了!夏国豪茫然不知世上有他们母子两的存在。后来经过惊险的各种谍战情仇,爱恨交加等....。
  • 苍穹神座

    苍穹神座

    太古时期,天域破碎。众神诸帝不显于世,四域生灵成道之路艰难。大荒凶兽吞吐日月星辰,北境妖族大圣只手遮天;南域帝尊道统帝子行走世间,东域无上大教主宰一域沉浮。大道已分天地乱,茫茫渺渺何人见?
  • 月下追风记

    月下追风记

    这里没有斗气,没有魔法,有的只有渲染在世间每一处的灵气与咆哮与九天之中的巨龙。在巨龙的怒吼声中缓缓失去意识的他在一次睁开睁开双眼时,他发现了他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成为了一位可以任人欺凌的“奴隶”在这个灵气至尊的世界之中,一身灵力全部都消散之后的他到底该如何面对已经扭曲了的人性?或许一切都是命,当双眸绽放着银光的他与正在无止无休的杀戮的她相遇之时,或许开启的,只是一条命运之路罢了...
  • 鸿天剑

    鸿天剑

    手持一把鸿天剑,闯荡江湖,经尽磨难,最后猛然间发现自己不知何时竟已经踏上了一条逆天之路!为何大宋皇陵供奉着他的神位?为何家家户户都奉他为神?他何德何能竟能得举国敬仰?他有何不凡竟能震慑天下?…………华山论剑有何蹊跷?地下幽洞有何奥妙?红尘秘境有何机缘?天外天之战有何辛秘?其中惊险你可知晓?其中隐秘你可知道?
  • 帝都之花,千古绝恋

    帝都之花,千古绝恋

    她,貌美如花,八面玲珑;他,英俊潇洒,玩世不恭;面对家族的恩怨,上天的考验,他们的感情能否经得住风雨?
  • 老公再娶我一次

    老公再娶我一次

    房地产龙头老大王氏集团千金王晋,在父亲的强硬安排下,和凤凰男郭荣闪婚。婚后生活习惯差距太大,两人冲动之下闪离。父亲王耀华暗中让王晋再次接近郭荣,两人在工作中产生感情,爱情再次撞开婚姻殿堂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