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4000000068

第68章

释世瑜。姓陈氏。住始州。父母早亡。佣作取济。身形伟壮。长八尺三寸。希向佛理无由自达。大业十二年。往绵州震响寺伦法师所出家。一食头陀勤苦相续。又往利州入籍住寺。后入益州绵竹县响应山。独住多年。四猿供给山果等食。有信士母家生者。负粮来送惊讶深山。常烧熏陆沉水香等。既还山半路见两人形甚青色状貌希世。负莲华蔗芋而上。云我供给禅师去也。然其山居三年之中。食米一石七斗。六时行道以猿鸣为候。初惟一泉后有三泉又出流下。贞观元年。梦有四龙来入心眼。既觉大悟三论宗旨。遂往灵睿法师讲下。所闻词理宛若旧寻。即而覆述。便往绵州住大施寺。至十九年四月八日往崇乐寺。言话欲游方去。或有喻曰。只此寺者是诸方也。因还大施本房。香气满室。坐处之地涌三金钱。合众寻香从瑜房而出。乃见加坐手尚执炉。刺史刘德威庆所未闻。作龛坐之。三年不倒。春秋六十三矣

释智聪。未详何人。昔住杨都白马寺。后住止观专听三论。陈平后度江住杨州安乐寺。大业既崩思归无计。隐江荻中诵法华经七日不饥。恒有四虎绕之而已。不食已来经今十日。聪曰。吾命须臾。卿须可食。虎曰。造天立地无有此理。忽有一翁年可八十。掖下挟船曰。师欲度江栖霞住者。可即上船。四虎一时目中泪出。聪曰。救危拔难正在今日可迎四虎。于是利涉往达南岸。船及老人不知何在。聪领四虎同至栖霞舍利塔西。经行坐禅誓不寝卧。众徒八十咸不出院。若有凶事一虎入寺大声告众。由此惊悟每以为式。聪以山林幽远粮粒艰阻。乃合率杨州三百清信以为米社人别一石年一送之。由此山粮供给。道俗乃至禽兽通皆济给。至贞观二十二年四月八日。小食讫往止观寺。礼大师影像执炉遍礼。又往兴皇墓所礼拜。还归本房安坐而卒。异香充溢。丹阳一郭受戒道俗三千余人。奔走山服哀恸林野。时年九十九矣

释僧彻。姓靳。河东万泉人。性戒肃成专思出俗。慈亲鞠养未始遂之。既丁荼蓼乃遵前志。乐行兰若索居蒲阪。习平等观行实言法。四俗归向承化连邑。有孤山者。一曰介山。即介子推之故地也。其山阳介村是也。遂依而结业。荫以石岩汲以下隰。积岁崇道物莫不高之。各舍财力共营图构。地本高险古绝源泉。念矜劳倦中宵轸结。晨行岩险见如润湿。以刃导之应手泉涌。道俗闻此惊叹归依。更广其居重增担宇。秦州刺史房仁裕。表陈其事请立伽蓝。下敕许之。今之陷泉寺是也。公私荣庆请彻以为寺主。俯从物议遂乃从之。四方慕义相顾依投门庭充[门@壹]。及徐王部绛。寺又属焉。轩盖来寻请居州邑。倾心尽礼厚供弥隆。俄复还山却崇前业。性在慈仁弘济成务。所以群鸟食于掌上。宿雁翔于庑下。年踰杖国未尝痾瘵。忽告众曰。吾将去矣。食毕收衣结加趺坐。顾命徒属诫以清言。并令出户惟留一侍。告曰。夫识神托形寄之暖气。命尽身冷方可触吾。告已冥目若禅。久而寻视方知已绝。春秋七十有七。初未终之前。三朝山树通变白色。横云如带绝望东西道俗奔赴制以心丧礼也。迁灵山窟还依坐之。府县官庶子来咸会。是日风清景亮降以白花。六出净荣如雪如冰。衣以承之不久便散。三载之后犹存初坐。门人为之易篑。而衣服一无沾污。乃就加漆布。弟子等怀双林右胁之教。抱两楹负手之歌。以为相好像设。开含识之尊严。法慧声光寔超生之津济。遂就京邑奉建高碑。高一丈五尺。刻像书经兼叙言行。引还本寺聚众立之。度支尚书唐临。昔住万泉赞承俗务。性行专信素奉归依。后仕华省常修供养。顾惟德本便勒铭云

论曰。经不云乎。禅智相遵念慧攸发。神游觉观惑使交驰。何以知其然耶。但由欲界乱善性极六天。色有定业。体封八地通为世结。爱味不殊。莫非谛集重轻。故得报居苦乐。终是轮回诸界。未曰缺有超生。且据乱静二缘。故略分斯两位。然则三乘贤圣。及以六邪诸道。将欲厌烦栖虑。莫不依乎初定。良以心殊粗妙慧开通局。遂有总斯一地得延邪正之机。自释教道东心学惟鲜。逮于晋世方闻睿公。故其序云。慧理虽少。足以开神达命。禅法未传。至于摄缘系想。寄心无地。时翻大论有涉禅门因以情求广其行务。童寿弘其博施。乃为出禅法要解等经。自斯厥后祖习逾繁。昙影道融。厉精于淮北。智严慧观。勤志于江东。山栖结众。则慧远标宗。独往孤征。则僧群显异。虽复摄心之传时或漏言。而茂绩芳仪更开正级。不可怪也。逮于梁祖广辟定门。搜扬宇内有心学者。总集杨都。校量深浅自为部类。又于钟阳。上下双建定林。使夫息心之侣栖闲综业。于时佛化虽隆。多游辩慧。词锋所指波涌相凌。至于征引盖无所算。可谓徒有扬举之名。终亏直心之实。信矣。或有问曰。大圣垂教正象为初。禅法广行义当修习。今非斯时。固绝条绪其次不伦。方称末法。乃遵戒之行。斯为极也。请为陈之。因为叙曰。原夫正象东设被在机缘。至于务道无时不契。然教中广叙信法两徒。诚由利钝等机。所以就时分位。若能返源体道深厌诸有。学与佛世其德齐焉。故初千年为正法也。即谓会正成圣机悟不殊。第二千年依教修学。情投渐钝会理叵阶。摄静住持微通性旨。然于慧释未甚修明。相似道流为象法也。第三千年后末法初基。乃至万年。定慧道离但弘世戒。威仪摄护相等禅踪。而心用浮动全乖正受。故并目之为末法也。善见所述法住万年。护持绍世斯踪可录。若依魔耶。时度千年不修静观。非通论也。约相两叙矛盾乖踪。就缘判教各有其致。至如世情烦掉人显锋奇。才敩摄持皆耽昏漠。良由习熏既远宗匠难常。即目易观未遑诚教。善见万载亦是明规。准法具修义无不获。故论叙云。初五千年得三达智。后五千但遵戒法。前据道法。理观住持。故云入圣。谅有从也后在事乱。相法住持。何能入道。故言是也。若乃心水鼓浪。则世业难成。想寂离缘。则理自清显。涅盘叙定。岂不然哉。故使聚落宴坐神仙致讥。空林睡卧群圣同美。诚以托静求心。则散心易摄。由摄心故。得解脱也。成论明诰。斯可师之。世有定学妄传风教。同缠俗染混轻仪迹。即色明空。既谈之于心口。体乱为静。固形之于有累。神用没于词令。定相腐于唇吻。排小舍大独建一家。摄济住持居然乖僻。智论所叙前传具彰。顷世已来宗斯者众。岂不以力劣兼忘之道。神顿绝虑之乡乎。所以托静栖心。群籍皆传其灵异。处喧摄虑。今古未章其感通。信可依矣。高齐河北独盛僧稠。周氏关中尊登僧实。宝重之冠方驾澄安神道所通制伏强御。致令宣帝担负倾府藏于云门。冡宰降阶展归心于福寺。诚有图矣。故使中原定苑剖开纲领。惟此二贤。接踵传灯流化靡歇。而复委辞林野归宴天门。斯则挟大隐之前踪。舍无缘之高志耳终复宅身龙岫。故是行藏有仪耶。属有菩提达摩者。神化居宗阐导江洛。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然而诵语难穷。厉精盖少。审其慕则。遣荡之志存焉。观其立言。则罪福之宗两舍。详夫。真俗双翼。空有二轮。帝网之所不拘。爱见莫之能引。静虑筹此。故绝言乎。然而观彼两宗。即乘之二轨也。稠怀念处清范可崇。摩法虚宗玄旨幽赜。可崇则情事易显。幽赜则理性难通。所以物得其筌。初同披洗。至于心用壅滞惟繁云。之俦。差难述矣。义当经远。陶治方可会期。十住罗谷抑当其位。褊浅之识隳惰之流。朝入禅门夕弘其术。相与传说谓各穷源。神道冥昧孰明通塞。是知。虑之所及。智之所图。无非妄境惑心。斯是不能返照。其识浪执境缘心。静波惊多生定障。即谓功用定力所知。外彰其说逞慢[示*呈]惑。此则未闲治障。我倒常行。他力所持宗为正业。真妄相迷卒难通晓。若知惟心妄境不结。返执前境非心所行。如此胥徒安可论道。有陈智璀。师仰慧思。思寔深解玄微。行德难测。璀亦颇怀亲定。声闻于天。致使陈氏帝宗咸承归戒。图像荣供逸听南都。然而得在开弘失在对治。宗仰之最世莫有加。会谒衡岳方陈过隙。未及断除遂终身世。隋祖创业偏宗定门。下诏述之。具广如传。京邑西南置禅定寺。四海征引百司供给。来仪名德咸悉暮年。有终世者无非坐化。具以闻奏。帝倍归依二世缵历。又同置寺。初虽诏募。终杂讲徒。故无取矣。当朝智顗。亦时禅望。锋辩所指靡不倒戈。师匠天庭荣冠朝列。不可轻矣。至如慧越之捋虎须。道舜之观牛影。智通之感奇相。僧定之制强贼。节操如铁石。志概等云霄。备彰后传。略为尽美。又如慧瓒禅主。嘉尚头陀行化晋赵。门庭拥盛。威仪所拟无越律宗。神解所通法依为诣。故得理事符允有契常规。道有窊隆固为时丧。致延帝里没齿亡归。顷有志超即承瓒胤。匡赞之德乃跨先摸。弘训之规有沦其绪。故使超亡其风颓矣。观夫慧定两级各程其器。皆同佛日无与抗衡。然于祥瑞重沓预觌未然。即世恬愉天仙协卫诚。归定学盖难夺矣。顷世定士多削义门。随闻道。听即而依学。未曾思择扈背了经。每缘极旨多亏声望。吐言来诮往往繁焉。或复耽着世定谓习真空。诵念西方志图灭惑。肩颈挂珠。乱掏而称禅数。纳衣乞食。综计以为心道。又有倚托堂殿绕旋竭诚。邪仰安形苟存曲计。执以为是余学并非。冰想铿然我倒谁识。斯并戒见二取正使现行。封附不除用增愚鲁。向若才割世网始预法门。博听论经明闲慧戒。然后归神摄虑。凭准圣言动则随戒策修静则不忘前智。固当人法两镜真俗四依。达智未知宁存妄识。如斯习定非智不禅则衡岭台崖扇其风也复有相迷同好聚结山门。持犯蒙然动挂形网。运斤运刃无避种生。炊爨饮啖宁惭宿触或有立性刚猛志尚下流善友莫寻正经罕读。瞥闻一句即谓司南唱言五住久倾十地将满。法性早见佛智已明。此并约境住心妄言澄静。还缘心住附相转心。不觉心移故怀虚托。生心念净岂得会真。故经陈心相飘鼓不停。蛇舌灯焰住山流水。念念生灭变变常新。不识乱念翻怀见网。相命禅宗未闲禅字。如斯般辈其量甚多。致使讲徒例轻此类。故世谚曰。无知之叟。义指禅师。乱识之夫。共归明德。返迷皆有大照随妄普翳真科。不思此言互谈名实。考夫定慧之务。谅在观门。诸论所陈良为明证。通斯致也。则离乱定学之功。见惑慧明之业。若双轮之远涉。等真俗之同游。所以思远振于清风。稠实标于华望。贻厥后寄其源可寻。斯并古人之所同录。岂虚也哉

同类推荐
  • 船头

    船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砚史

    砚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袖中锦

    袖中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宝九幽长夜起尸度亡玄章

    灵宝九幽长夜起尸度亡玄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旅游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

    旅游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十章,分别介绍了饭店餐馆的概况、中餐服务、西餐服务、宴会服务、菜单设计、餐饮营销管理、食品原材料管理、厨房管理、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和餐厅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
  • 恣意汪洋

    恣意汪洋

    恣意汪洋之怪女狄文娅。我的故事,是我进入无边无岸的幻想领域,逐步开始丰盛无比的冒险生活的经历,也是我身临其境的种种奇遇。大家可以当做是我的幻想亦可认为是我精神错乱,总之大家当做一个故事来听就可以了。
  • 仙踪觅

    仙踪觅

    仙,缥缈无定,不见踪影,真的有吗?祂在哪里?真的没有吗?恍恍乎,浊世里,惩恶扬善;昭昭乎,盛景中,报应不爽!敢问仙踪何处觅?仙踪觅处寻仙迹!
  • “上帝”让温州人发财

    “上帝”让温州人发财

    这本书,虽然也简略谈到了温州私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但它强调的是温州人的勇于创业、成功致富的精神,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谈谈温州的创业文化及其成的历史和文化基础,最后和大学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从温州创业文化上,该学到点什么?
  • 嘘,今夜有鬼

    嘘,今夜有鬼

    我能见鬼。真的,我不骗你,我家里现在就住着好多鬼。其实说起来他们‘鬼’还挺好的,除了有点伤眼睛。
  • 源来我们之间曾相识过

    源来我们之间曾相识过

    五年前,女孩为了救男孩自己倒在了血泊之中,为此女孩的妈妈恨透了男孩,女孩被带到了国外,失去了所有的记忆,国内留给男孩的只有一张死亡通知书,男孩一直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而在五年后,女孩的妈妈决定放下一切,去让女孩回到中国,去挽回属于当年的情感。刚下飞机的女孩被撞伤了,恰巧让不远处的男孩看见,男孩看见了女孩脖子上的项链,与他当年送给女孩的一模一样,男孩的心动摇了。第二次的相遇,两人上演了五年前的一场失败的恶作剧,这让男孩更加坚信她就是她,可是女孩已经不记得了,男孩想尽一切办法让女孩恢复记忆,不料却遇上了情敌,而且情敌居然是他最好的兄弟,男孩不知道该怎么抉择,难道兄弟间的感情就次破灭吗?
  • 我做网约车司机的那些年

    我做网约车司机的那些年

    林超,一名网约车司机,因深夜搭载一名陌生女子,山路遇险,几乎丧命,阴差阳错下,被神秘绿液救活,成为一名潜者,从此踏上了一条永不停息的进阶之路。
  • 末世变身少女

    末世变身少女

    原名末世独醒末世带来的不仅是绝望,也是机遇。末世是无数人的灾难,却是身患绝症的他的新生。当未知癌症变异出抗衡末日病毒的能力,你是选择死亡还是……变成少女
  • 鸿蒙仙卷

    鸿蒙仙卷

    仙界大乱~!起因只不过是一枚朴实无华的玉佩,但,又有谁知道里面的秘密?他,父母双亡,只因为寻找至亲之人一步步走上巅峰,却得知自己坎坷的身世,为复仇,抛却挚爱,修仙之途,永无止境~!
  • 伤宫阙:花柒残夏

    伤宫阙:花柒残夏

    追述到千年前,名震三朝的姑苏家一夜被灭满门,凶手不祥。而她,是他们用鲜血祭出的恶魔,身负复仇的责任在时光的逆流中活了千年,一直一个人抵挡着一切伤害,宁为玉碎也不愿相信任何一个人,无人问津地过着行尸般的生活,她的存在只为一个目的——复仇真相!;而他,是九天内人人敬畏的尊神,潇洒一生,游戏人间,偏偏被她扯出了羁绊,甘愿接受削骨天刑也要守着孤独的她一生一世,哪怕是死......;九天上神,屈尊鬼煞,为她立起绝对保护,且血誓此生非她不护,仅此一主;堂堂王朝贵族王爷,就算会招她恨也不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得囚禁住她,不让她离开。“你此生造孽太多,你可知罪。”“大仇已报,无憾矣。”最终,尚不知谁负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