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4000000020

第20章

释明彻。姓夏。吴郡钱唐人。六岁丧父。仍愿出家。住上虞王园寺。学无师友从心自断。每见胜事。未曾不留心谛视。遇客读释道安传云。闻安少孤为外兄所养。便歔欷呜咽。良久乃止。他日借传究寻。见安弘法之美。因抚膝叹曰。人生居世。复那可不尔乎。自是专务道学功不弃日。尝与同学数辈住师后房。房本朽故。忽遭飘风吹屋。欹斜欲倒。师行不在。无物支持。众人皆走。彻习业如故。会稽孔广闻之叹曰。孺子风素殊佳。当成名器。时伦因事推伏。驰名东越。齐永明十年。竟陵王请沙门僧佑。三吴讲律。中涂相遇。虽则年齿悬殊。情同莫逆。彻因从佑受学十诵。随出杨都住建初寺。自谓律为绳墨宪章仪体。仍遍研四部校其兴废。当时律辩莫有能折。建武之中移业经论。历采众师备尝深义。以旻法师标正经论妙会机神。谭思通微易钩深奥。乃从其成业。齐太傅萧颖深相钦属。及领荆州携游七泽。请于内第开讲净名。每日诸经文句。既是应机所说。或有委曲深微。或复但拘名字先来英旧人各厝情。谬当今日望此玄宗。远无仿佛深怀愧恻。时咸重其谦退。及萧氏将薨。赠别尘尾软几。彻以遗命所留。凭抚以尽其寿。天监之初始返都邑。又从旻受业。少长祈请常为覆述。究博深文洞明奥旨。盘根交结了无遗滞。远树名闻征屈重叠。乍经乍论四时不辍。听受之众不远云集。武帝钦待不次长名进于内殿。家僧资给岁序无爽。帝以律明万行条章富博。愿撮取简要以类相从。天监末年敕入华林园。于宝云僧省。专功抄撰。辞不获免。每侍御筵对扬奥密。皇储赏接特加恒礼。故使二宫周供寒暑优洽。当时名辈并蒙殊致。未有恩渥如此之隆。以其鸠聚将成。忽遘疾沉积。于寿光殿移还本寺。天子亲自怡色温言躬临慰喻。知当不振退而流涕。中使参候晨宵不绝。彻自惟将卒奉启告辞。皇心载轸于万寿殿。时内外枢揆一时恸绝。以呈彻表故也。其文曰。因果深明倚伏何逭。明彻虽复愚短。忝窥至籍。将谢之间岂复遗吝。但知恩知庆。辄欲言之。明彻本出东荒贱民而已。微有善识得厕释门。契阔少年绸缪玄觉。虽未能体道。微得善性。运来不辍。遇会昌时。遂亲奉御筵。提携法席。且仁且训备沐恩奖。恒愿舒慕丹诚奉扬慈化。岂意报穷便归尘土。仰恋圣世何可而言。特愿陛下永劫永住益荫无涯。具足庄严道场训物。天垂海外同为净土。胜果遐流雍容远集。明彻以奉值之庆论道之善。脱亿代还生犹冀奉觐。惟生惟死俱希济拔。临尽之间忽忽如梦。虽欲申心心何肯尽。不胜悲哀之诚。谨遣表以闻。敕答省疏增其忧耿。人谁不病。何以遽终过甚。法师至性坚明道行纯备。往来净土去留安养。方除四魔理无五畏。唯应正念诸佛不舍大愿与般若相应。直至种智发菩提心。彼我相摄方结来缘。敬如所及。菩萨行业非千百年。善思至理勿起乱想。览笔凄懑不复多云。帝因于寺为设三百僧会。令彻忏悔。自运神笔制忏愿文。事竟遂卒寺房。即普通三年十二月七日也。窆于定林寺之旧墓。敕给东园秘器。凶事所资随由备办。主者监护有崇敬焉

释法开。姓俞。吴兴余杭人。稚年出家住北仓寺。为昙贞弟子。贞清素澄严殊有解行。开少聪敏家业贫窭。身服不充食啖粗涩。同学僧流昙诞。家有盈财。服玩奢丽。并从贞受业。屡有年劳。及钩深造微。未有逮开者也。而流诞自恃优饶甚相轻忽。开怀快然遂负帙。西游住禅冈寺。仍从柔次二公学成实论。衣不蔽形食趣支命。而不避寒风暑雨。以昼系夜。历业既优精解无碍。终日游谈未尝暂息。心性躁锐无敌不攻。有时窃发潜登以掩不备。当其锋者罕不结舌。由是显名。吏部尚书琅琊王峻。永嘉太守吴兴丘墀。皆揖敬推赏愿永勖诫。后还余杭止于西寺。先相陵驾之者望风饮气。永相隐避以至于死。开因尔讲筵相接道俗叹服。沙门智藏。后游禹穴讲化成论。开往观之。鲠难累日宾僚餐悦。藏曰。开法师语论已多自可去矣。吾欲入文。开曰。释迦说法多宝踊现。法师指南命众而遣客何耶。藏有惭色。以普通四年卒。春秋六十五矣

释道宗。未知氏族。荆州江陵人。早年离俗住瓦官寺。情性真直不务驰竞。耳不妄属口不狂言。修身洁己动静有度。历学经论了无常师。终日寝处卷轴而已。清谈高论听者忘疲。衣裳粗弊饮食疏俭。遭值年饥入里不给。南游岭表其道大行。以死自誓诱化不息。年五十余卒于彼土。复有法敝。住延贤寺。少研经数长多讲说。齐末岁俭。固穷守操清贫。驰务不竞贪积。天监初。西游陆海东归全楚。弘宣有功焉

释法贞。不测氏族。渤海东光人。九岁出家。俊秀之声不齐凡类。住魏洛下之居广德寺。为沙门道记弟子。年十一通诵法华。意所不解随迷造问。记谓曰。后来总持者。其在尔乎。及至年长善成实论深得其趣。备讲之业卓荦标奇。在于伊洛无所推下。与僧建齐名。时人目建为文句无前。目贞为入微独步。贞乃与建为义会之友。道俗斯附听众千人。随得嚫施造像千躯分布供养。魏清河王元怿。汝南王元悦。并折腰顶礼咨奉戒训。会魏德衰陵女人居上。毁论日兴猜忌逾积。嫉德过常难免今世。贞谓建曰。大梁正朝礼义之国。又有菩萨应行风教宣流道法。相与去乎。今年过六十。朝闻夕死吾无恨矣。建曰。时不可失。亦先有此怀。以梁普通二年相率南迈。贞为追骑所及祸灭其身。春秋六十一矣。僧建清河人。沙弥之时慧俊出类。及长成人好谈名理。与慧聪道寂法贞等。同师道记。少长相携穷研数论。遂明五聚解冠一方。常日讲众恒溢千人。硕学通方悦其新致。造筵谈赏以继昼夜。虽乃志诲成人。而入里施化。魏高阳王元邕。亟相延请累宵言散。用祛鄙吝。或清晨嘉会一无逮者。辄云深恨不同其叙。故闻风倾渴者。遥服法味矣。后南游帝室。达于江阴住何园寺。武帝好论义旨敕集学僧。于乐受殿以次立义。每于寺讲。成济后业有逾于前。慧聪立心闲豫解行远闻。道寂博习多通雅传师业。并终于魏土

释宝渊。姓陈。巴西阆中人也。年二十三。于成都出家。居罗天宫寺。欲学成实论为弘通之主。州乡术浅不惬凭怀。齐建武元年下都住龙光寺。从僧旻法师禀受五聚。经涉数载义颇染神。旻曰。此君任性俊警智虑过人。但恨迥忽不伦动静险躁。若值通人优接。当成一世名士。若不遇时不得其死。必当损辱大法矣。渊酷好蒲扑使酒挟气。终日狼[狂-王+荒]无所推下。旻累谏晓喻返以为仇。因尔改涂。复从智藏采听先业。自建讲筵货财周赡。勇励辛勤有倍恒日。每言。大丈夫当使人侍我。何能久侍人。乃广写义疏。贵市王征南尚书缄封一簏有意西归。同寺慧济谑之曰。昔谢氏青箱不至不得作文章。今卿白麈未来判无讲理。渊曰。殊不然。此乃打狗杖耳。因带挟西返。还住旧寺。标定义府。道俗怀钦。于是论筵频建。听众数百。自重名行少宾知己。沙门智训。游学京华数论通敏。同还本壤投分与交。渊弗许也。后寺库犯官。渊自恃名高一州。为物所让。以身代当。强悍不弭。至于事成知当必败。因尔出郭。于路以刃自刎。时年六十一矣。即普通七年也。彭门尔时复有法文法度法护道兴等。并以广学达名。文贞廉好尚雅有风采。度通解大乘方严有则。护刚直履信不交世务。兴秉素怀正好仁奉义。并下都住寺不坠学宗。为诸雄辩所见推仰

释僧询。姓明。太子中庶山宾之兄子也。年始入礼。尝听山宾共客谈论。追领往复了无漏失宾抚其首曰。今使吾门不坠者。其在尔乎。父奉伯笃信大法。知其聪俊可期神幽冥长济爱海。年十二敕令出家。为奉诚寺僧辩律师弟子。辩性廉直戒品冰严。好仁履信精进勇励。常讲十诵。询后住治城寺。持操高尚勤辛好学。从光宅寺法云咨禀经论。散处伽蓝不营杂事。当时名德皆称善焉。历耳不忘经目必忆。常能覆述有如瓶泻。时人嘉其清辨。白黑重其无倦。凡所听闻悉为注记。虽无大才而弥纶深极。同学门友莫不传写。以天监十六年卒。春秋三十有五。时复有道遂道标。同海陵人并从法云受业。经论洽闻博综有序

释惠超。姓王。太原人。永嘉之乱寓居襄阳。七岁出家住檀溪寺。为惠景弟子。景清恒平简雅有器局。普通之初总州僧正。以节俭闻之。超幼而清悟。容止详美进趣合度。事景一年。以众大諠杂乞移禅房依止僧崇禅师习学定业。年十二又从同寺僧受学通三玄。永明中。竟陵王请智秀法师。与诸学士随方讲授西至樊邓。超因冯受学。同时合席皆共服其领会。随秀还都住灵根寺。仍从法常乞受具足。诵戒不盈二日。听律未周两遍。皆识文知义镜其纤密。禀承师训无相忝也。及师亡后。又从智藏采习经论。藏曰。此子秀发当成美器。藏之出处多与同游。备通诸部名动京邑。后从慧集餐听毗尼。裁得数遍。集乃叹曰。不谓始学已冰寒于水矣。后还乡定省合境怀之。武帝敕还为寿光学士。又敕与观寺僧伽婆罗传译阿育王经。使超笔受。以为十卷。而晦德进人不专矜伐。故有要请多推旧德。藏后使其代讲让不肯当。或逢群贤博论。未曾不预辩通塞。及抗击前敌。知理将穷而必下。或遇机隙便亦应蹑而默。然斯亦禀识同所不安。而超能谦降若此。衣食趣济荣贵未邀襆无资蓄。安成康王萧雅秀。钦敬戒德。出蕃要请相携于镇。讲发风被远近服叹。康王薨后。吴平侯萧昺游夏口。复屈俱行。法筵又铺。学者称咏。还都续讲听侣相趍。二百余僧四时习业。于普通七年卒。时年五十有二

释真玉。姓董氏。青州益都人。生而无目。其母哀其。及年至七岁。教弹琵琶。以为穷乏之计。而天情俊悟聆察若经。不盈旬日便洞音曲。后乡邑大集盛兴斋讲。母携玉赴会。一闻欣领曰。若恒预听终作法师。不忧匮馁矣。母闻之欲成斯大业也。乃弃其家务。专将赴讲。无问风雨艰关。必期相续。玉包略词旨气摄当锋。年将壮室振名海岱。后遭母忧舍法还家。庐于墓侧。哀毁过礼茹菜奉斋。伏块持操三年野宿。乡党重之。后服阕附道修整前业。览卷便讲无所疑滞。预闻徒侣相次归焉。齐天保年中文宣皇帝盛弘讲席。海内髦彦咸聚天平。于时义学星罗跨轹相架。玉独标称首登座谈叙。罔不归宗。尽谛穷神焕然开发。耆年前达稽首崇仰。遂使道俗奔随酌衢尊而不竭矣。一曾往复者别经十年。闻声即忆其名义。斯总持之功莫与尚也。常徒学士几百千人。耳对行往了知心性。诫勖之勤弥隆余哲。生来结誓愿终安养。常令侍者读经。玉必跪坐合掌而听。忽闻东方有净莲华佛国庄严世界与彼不殊。乃深惟曰。诸佛净土岂限方隅。人并西奔一无东慕。用此执心难成回向。便愿生莲华佛国。晓夕勤到誓不久留。身无疹瘵便行后事。授诸弟子。衣服几杖麈尾如意。分部遗诰各有差降。众初不悟之也。并共惊之。玉曰。愿与运同世非可乐。汝等助念莲华佛。令我得至彼岸也。布萨之后。便卧疾于邺城北王家。神气无昧声相如常。动京大德并就问疾。午后忽见烟云相纠从东而来。异香缠绕充塞庭宇。空中出声有如赞呗之响。清亮宛然。当尔之时足渐向冷口犹诵念。少时而卒。卒后十日香气乃绝。大众哀仰如临双树。玉氏昆季俱制缞绖。与诸门人收其尸而葬焉

后梁荆大僧正释僧迁传二十一

释僧迁。姓严。吴郡吴人。孝敬夙彰。侍中玉锡见而异焉。一面定交。师事钟山灵曜道则法师。则亦权行外彰深相推重。后游谈讲肆纵辩天垂曾难招提慧琰禅品义。精思间出中座嗟扬。招提因改旧致。更新章句。梁高有敕。善言殿义集登即锐辩如流。帝有嘉之。仍降家僧之礼。帝制胜鬘义疏。班寿光殿。诸僧咸怀自恧。迁深穷理窟。特诏敷述。皇储尚书令何敬容。以并请论击。道俗欣洽时论题之。中兴荆邺。正位僧端。职任基月道风飙举。恂恂七众不齐而成。昔晋氏始置僧司。迄兹四代。求之备业罕有斯焉。自后探索幽求。经诰盘结皆针盲起废。怡然从政。以天监十二年四月十七日。移神大宝精舍。春秋七十有九。二十日葬于江淩之中华北山。初年少孝禀自然。家贫亲老珍养或阙。后名德既立。供嚫腴旨进馈益陈。及处艰忧毁几致灭。年方弱冠便诵法华数溢六千。坐而若寐亲见普贤。香光照烛仍降摩顶。书而不传。大渐惟几。方陈同志。凡讲涅盘大品十八部经。各数十遍。皆制义疏流于后学。等观即梁明帝之法名也。自云。北面归依时移三纪。权经问道十有三年。终识苦空功由善导。况乎福田五世师资两叶。仁既厚矣义寔深焉。遂刊碑坟陇。述德如左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文艺少女结缘神

    文艺少女结缘神

    苏珊从未想过自己的生活还能再重来一次,但睁开双眼的时候,自己竟然真的回到了18岁的花季年华,没有繁琐的工作,没有无穷无尽的加班,父母催婚和那些前来相亲,眼前高于顶的男人。但是……地狱难度是什么鬼?30秒内猜到学生会长穿什么内裤?!要不是老娘能将时间回调30分钟,还不被这个世界玩死!
  • 生活中的她

    生活中的她

    文章主要是围绕着女主久兰而展开,呈现给您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与感受。
  • 凤耀异世:神医相公毒医妻

    凤耀异世:神医相公毒医妻

    她,是现世一个被家人利用的女孩,在最终终于报复成功后,却因为救自己的姐姐而死;她,是离天大陆的一个世家嫡小姐,却因为无法修炼内力,功法以及一个疯子母亲而遭排挤,最终被暴打而死;当她变成她,在离天大陆上将会刮起怎样的旋风?
  • 金钱为尊

    金钱为尊

    在这个金钱为尊的世界里,有了金钱,便能得到很多想要的东西。东西也罢,感情也罢。
  • 煞王宠妻:绝色驭兽妃

    煞王宠妻:绝色驭兽妃

    〖弃文勿看〗她,现代金牌杀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会医善毒。离奇穿越,偶遇命中注定的他。他,是是女人如空气的煞王,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传闻中,煞王霸道冷酷,不近女色,喜好男风。凤灵叶内心的小人泪流满面,谁特么告诉她这个大色狼哪来的!!!(咳…女主性子较“跳脱”)
  • 总有云烟共沧海

    总有云烟共沧海

    从小因为车祸变成孤儿的亦夏,因为志愿者的资助顺利走完自己的学生时代,如今二十三岁的她初进社会,曾经资助过她的单亲家庭,夏阿姨因疾病去世,留下了十六岁的儿子简绍南。本就腹黑毒舌的他,现在又被母亲的去世所刺激,选择了封闭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用尖锐的眼神,轻蔑的笑意掩饰自己的伤痛。而她,要怎么做才能使这个恩人家的儿子重新接受这个世界呢?
  • 变性少年

    变性少年

    一个不良少年误打误撞被一些变异生物做了变性手术,之后沦落了生不如死的生活,接连不断的困难来到他(她)的身边。他(她)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一个突如其来的人,改变了他的一切。
  • 两界

    两界

    南泽在睡梦中,匪夷所思的进入了神界。从此,他开始了两重生活,白天,他和其他人一样工作,生活,而每到晚上,进入睡眠状态的同时,他就会再次进入神界,他会经历些什么,这种近似梦境的神界时空又会对他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 世界体系霸主

    世界体系霸主

    世上最强大的力量是想象力,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被想象力主宰的世界。世界上有一群被称为“启梦者”的人,无论是普通的凡人还是强大的武者们,一旦觉醒启梦者的血脉,将会获得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体系”的机会。赵宇因为长期陷入奇怪的梦境,在机缘巧合之下觉醒了启梦者血脉,作为网络作家的他竟然以自己创作的小说世界为基础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体系”,从此以后,赵宇踏上了改造世界的争霸之旅......
  • 穿梭位面

    穿梭位面

    少年方迅。一场劫难,改变了他的心智。一枚血灵石,改变了他的命运。无数的位面,无数的魔兽,无数的奇遇,还有那无数的修士。欢迎一起领略不同位面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