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3300000010

第10章

敬佛篇

念佛部

观佛三昧经云。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真金色。光明无量。时座下有五百释子。以罪障故见佛色身。犹如灰色。嬴婆罗门见已号哭。自拔头发。举手投地。鼻中血出。佛安慰曰。汝弗号哭。吾为汝说。过去有佛。名毗婆尸。入涅槃后。于像法中。有一长者名日月德。有五百弟子。聪明多智。无不贯练。其父长者。信敬三宝。尝为诸子说佛法义。诸子邪见。都无信心。后时诸子同遇重病。父到儿前。泣泪合掌。语诸子言。汝等邪见。不信佛法。今无常刀。割切汝身。为何所怙。有佛毗婆尸。汝可称名。诸子闻已。敬父言故。称南无佛。复教称法。及称僧。称已命终。由称佛故生四天王天。天上寿尽。以前邪见。还堕地狱。狱卒罗刹。以热铁叉。刺坏其眼。受是苦时。忆父教称念佛因缘。从地狱出。来生人中贫穷下贱。后式佛出亦得值遇。但闻佛名。不睹佛形。后随叶佛。拘楼秦佛。拘那含佛。迦叶佛。亦皆闻名。不见其形。以闻如是六佛名故。今得同生释种我身端严。如阎浮金。汝见灰色。嬴婆罗门。皆由前世邪见故尔。汝今忏悔。见佛金色。如须弥山。见已白佛。我今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光明。

观佛部

又观佛三昧经云。昔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有佛出世。号宝威德上王。时有比丘。与九弟子。往诸佛塔。礼拜佛像。见一宝像。严显可观。谛视赞叹。后时命终。悉生东方。宝威德上王佛国。大莲华中。结跏趺坐。忽然化生。从此已后。恒得值佛。于诸佛所。净修梵行。得念佛三昧海。得三昧已。佛为授记。于十方面。各得成佛。又过去久远。有佛出世。号曰空王。入涅槃后。有四比丘。同学习佛正法。烦恼覆心。不能坚持佛法。当堕恶道。空中有声。语比丘言。空王如来。虽复涅槃。汝所犯无救。汝等今可入塔观像。与佛在世时。等无有异。闻空中声已。入塔观像。念言如来在世。光明色身。与此何异。佛大人相。愿除我罪。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忏悔诸罪。后八十亿阿僧祗劫。不堕恶道。生生尝见十方诸佛。于诸佛所。受持甚深念佛三昧得悉成佛。又迦叶经云。昔过去久远阿僧祗劫。有佛出世。号曰光明。入涅槃后。有一国王子。名大精进。年始十六。婆罗门种。端正无比。有一比丘。于白 上。画佛形像。持与精进。精进出家。持像入山。在画像前。结跏趺坐。一心谛观此画像。不异如来。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经于日夜。成就五通。具足无量。得普光三昧。具大光明。以净天眼见于东方阿僧祗佛。以净天耳闻佛所说。悉能听受。一切诸天散花供养从山而出。来至村落。为人说法。二万众生。发菩提心无量阿僧祗人。住于声闻缘觉功德。父母亲属住不退无上菩提。

感应缘(十验)

西晋愍帝。建兴元年吴郡吴县。松江沪渎口渔者遥见海中。有二人现。浮游水上。渔人疑为海神。延巫祝。备牲牢以迎之。风涛弥盛。有奉佛居士朱膺。闻之叹曰。将非大觉之垂降乎。乃洁斋共东灵寺帛尼。及信佛者数人。至渎口稽首迎之。风波遂静。浮江二人。随潮入浦。渐近渐明。乃知石像将欲奉接。人力未展。聊试擎之。飘然而起。便舆还通玄寺。看像背铭。一名维卫。二名迦叶。

东晋成帝。咸和年中丹阳尹高悝。往还市阙。每张候桥浦。有异光现。乃使寻之。获金像一躯。西域古制。足跌并阙。悝下车载像。至长干巷口。牛不复行。悝止御者。任牛所往。遂径赴长干寺。因安置之。像于中宵放金光。岁余。临海县渔人。张系世于海上。见铜莲华跌。丹光游泛。乃驰舟接取。送安像足。恰然符合。久之。有西域五僧。振锡诣悝云。昔游天竺。得阿育王像。至邺遭乱。藏于河滨。王路既通。寻觅失所。近感梦云。吾出江东。为高悝所得。在阿育王寺。故远来相投。欲一礼拜。悝引至寺。五僧见像。歔欷涕泣。像为放光。

东晋周玘。义兴阳羡人。晋平西将军处之第二子也。位至吴兴太守。家世奉佛。其女尤精进。家僮捕渔。忽见金光溢川。映流而上。当即下网。得一金像。高三尺许。形相严明。浮水而住。牵排不动。驰往白玘。玘告女。乃以人船送女往迎。手挽即得上船。在家供养。女夕梦佛左膝痛。觉看像膝。果有穿处。便截金钗以补之。玘女后适张澄。将像自随。及病卒。内外咸见紫云下迎。上升虚空。

东晋名臣陶侃。字士行。建旟南海。有渔人每夕见海滨光。因以白侃。遣寻俄见金像。凌波而趣船侧。检其铭勒乃阿育王所造文殊师利菩萨也。昔传云。育王既统此洲。学鬼王制狱。酷毒尤甚。文殊现处镬中。火炽水清。生青莲华。王心感悟。即日毁狱。造八万四千塔建立形像。此其一也。初侃未能深信因果。既嘉此瑞。遂大尊重。乃送武昌寒溪寺。沙门慧远。敬服威仪。迎入庐岫。随末贼发众僧四散。有一老僧。依瑞像住。于时贼寇扰江州。执僧索金。僧曰无可得。乃以火炙。僧曰徒受炙死。秽臭伽蓝。何如寺外。贼将出欲煞。僧曰行年七十。不负佛教。待正念已。申颈时。可下刀。贼然之。见申颈受刀。即便下斫。刀反刺贼心。刃出于背。群贼奔怕。东走至远师墓。于时天气清朗。忽有云如盖。雷电四绕。遂震霹。贼死六人。由是贼徒不敢入山。

魏天平中。定州募士孙敬德。防于北陲。造观音金像。年满将还。尝如礼事。后为劫贼引。禁于京狱。不胜拷掠。遂妄承罪。并断死刑。明旦行决。其夜礼拜忏悔。泪下如雨。少时依稀如梦。见一沙门。教诵观世音救生经。经有佛名令诵千遍。得度苦难。敬德欻觉。起坐缘之。了无参错。比至平明。已满九百。有司执缚向市。且行且诵临欲加刑。诵满千遍。执刀下斫。刀折三段。不损皮肉。易刀又斫。凡经三换。刀折如初。监当官人。莫不惊异。具状闻奏。丞相高欢表请其事。遂得免死。敕写此经传之。所谓高王观世音是也。敬德放还。设斋报愿。出行访像。乃见项上有三刀痕。

宋元嘉中。江陵支江张妹僧定。幼而奉法。志欲出家。尝供养小形金像。而父母逼嫁。见誓志不行。遂密许邴氏。及羔雁既至。女悲呼不就。烧香伏地取死。此像遂放金光。弥晃一村。父兄惊其通感。止不嫁之。张邴二门。因大敬信僧定。令之出家。宋丞相南郡王镇陕。乃以其居建精舍。

齐徐州刺史王仲德。于彭城宋王寺。造丈八金像。相好严华。时流汗。则难起。郡人常以候之。齐建元初。像复流汗。其冬魏寇淮上。时兖州数郡。起义南附。鸠略甚众。亦驱迫沙门。助其战守。魏军屠其营垒。悉欲夷灭。表奏魏台。诬以助乱。须及斩决。时像大汗。殿地流湿。魏徐州刺史梁王。奉法勤勤。至寺亲使人以巾帛拭。随出不已。至数十人。交手兢拭。犹不能止。王乃烧香拜礼。执巾咒曰。众僧无罪。誓自营护。必不罹祸。若幽城有感。当随拭即止。言已自拭。果应手而燥。王具事奏闻。下诏原宥。

梁祖武帝。以天鉴元年。正月八日。梦檀像入国。因遣决胜将军郝骞谢文华等。八十人。往达祈请。舍卫王曰。此中天正像。不可适边。乃令三十二匠。更克紫檀人图一相。卯时运手。至午便就。相好具足。而像顶放光。降微细雨并有异香普为众生利益。骞等负像。行数万里。备历艰关。又度大海。冒涉风波。随浪至山。粮食又尽。所将人众。及传送者。身多亡殁。逢诸猛兽一心念佛。乃闻像后有钟声。岩侧有僧端坐树下。骞登负像。下置其前。僧起礼像。骞等礼僧。僧授澡灌令食。并得饱满。僧曰。此像名三藐三佛陀。金毗罗王。自从至彼。大作佛事。语顷失之。至天鉴十年。四月五日。骞等达于杨都。帝与百僚。徒行四十里。迎还太极殿。建斋度人。大赦断煞。但是弓刀槊等。并作莲花塔头。帝由此蔬食绝欲。

隋开皇中。蒋州兴皇寺佛殿被焚。当阳丈六金铜大像。并二菩萨。正当栋下。于时焰火大盛。众人拱手。嗟悼大像融灭。忽见欻起。移南一步。栋梁摧下。像得全形。四面砖木炭等。皆去像身五六尺许。虽被火焚而金色不变。大众咸骇。今移在白马寺。鸟雀无践。至唐永徽二年。盗者欲利像铜乃锯窗棂断。将欲拔出。遂被压腕。求拔不得脱。至晓僧问。盗者云。有一人著白衣。在堂内撮手。求脱不得。

隋时凝观寺僧法庆。开皇三年造夹纻释迦立像。高丈六。功未毕。庆遂卒。其日又有宝昌寺僧。大智。死经三日而便苏活。遂向寺僧说云。于阎罗王前。见僧法庆。甚有忧色。少时之间。又见像来王前。王遽走下阶。合掌礼拜此像像谓王曰。法庆造我。功未毕。柰何令死。王自顾问一人曰。法庆合死未。答曰命未合终。而食料已尽。王曰可给荷叶。令终其福业也。大智甫说。令于凝观寺看之。须臾之间。遂见法庆苏活。法庆苏后。尝食荷叶。以为佳味。及啖余食。终不得下。像成之后。数年乃卒。

唐干封二年。西明寺道宣律师。在京师城南净业寺修道。忽有一天来至问答。复有天来云。弟子迦叶佛时。生在初天。在韦将军下。诸天贪欲所醉。弟子以宿愿力不交天欲。清净梵行。偏敬毗尼。韦将军童真梵行不受天欲。一王之下。有八将军。四王。三十二将。周四天下。往还护助诸出家人。四天下中。北天一洲。少有佛法。余三天下。佛法大弘。然出家之人。多犯禁戒。少有如法。南方一洲。虽多犯罪。化令从善。心易调伏。佛临涅槃。亲受付嘱。并令守获。不使魔娆。又问今西京城西高四土台如何。答云高四土台者。其本迦叶佛。于此第三会说法度人。至穆王时。文殊目连来化。穆王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是也。秦穆公时。扶风获一石佛。穆公不识。弃马坊中。秽污此像公染疾。梦游上帝。极被责疏。觉问侍臣由余。便答云。臣闻周穆王时。有化人来此土。云是佛神。穆王信之于终南山。造中天台。高千余尺。又于苍颉台。造神庙。公今所患。殆非佛为之耶。公闻大怖。语由余曰。吾近获一石人。衣冠非今所制。弃之马坊。将非此是佛神耶。由余闻往视之。对曰。此真佛神也。公取像澡浴。安清净处。像遂放光。公大怖问由余。答曰。臣闻佛神清净。爱重物命。所有供养烧香而已。公遂于土台上。造重阁。高三百尺。时人号之高四台。又问目连。舍利弗。佛在已终。如何重见。答曰。同名六人。此目连。非大目连也。至宇文周时。文殊师利。化为梵僧。来游此土。云欲礼拜迦叶佛说法处。并往文殊所住之处。名清凉山。又问今五台山。中台之东南三十里。见有大孚灵鹫寺。两台隔涧犹存。南有华园。可二顷许。四时发彩。色类不同。四周树围。人移华栽别处种植。皆悉不生。唯在园内。方得久荣。或云汉明所立。或云魏孝文帝栽植。如何为实。答云。但是二帝所作。昔周穆之时。已有佛法。此山灵异。文殊所居。周穆于中。造寺供养。及阿育王。亦依置塔。汉明之初。摩腾法师。是阿罗汉。天眼亦见有塔。请帝立寺。其山形像。似灵鹫。名曰大孚。孚者信也由帝深信佛法。立寺劝人。岂唯五台独验。今终南。太白。太华。五岳名山。皆有圣人微应。又问今凉州西。番和县。山裂像出。何代造耶。答云。迦叶佛时。有利宾菩萨。见此山人。不信业报。以煞害为事。于时菩萨劝化诸人。便欻回心。信敬于佛。所有煞具。变成莲华。又问汉地所见诸瑞像。多传育王第四女所造。其实云何。答曰。育王第四女。厥貌匪妍。久而未出。常恨其丑。乃图佛形相。还如自身。成已发愿。佛之相好。挺异于人。如何同我之形仪也。以此苦邀。弥经年月。后感佛现忽异本形。父具问之。述其所愿。今北山玉华。荆州长沙。杨都高悝。及京城崇敬寺像。并是育王第四女造。又问幽冥所感。俗中常有神去。形朽如何重来。或经七日多日。如生不异。答曰。人禀七识识各有神心识为主。主虽前去。余神守护。不足怪也。如五戒中。一戒五神。五戒便有二十五神。一戒破。五神去。余者仍在。如大僧受戒。戒有二百五十神亦戒。戒之中。感得二百五十防卫。比丘若毁一重戒。但二百五十神去。余者恒随。

弥陀部

业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战界运输队

    战界运输队

    毁灭之力席卷天地,诸多世界破碎合为一体,仙门、魔门、玄门、机甲门,征战新世界……和平界内禁止厮杀!!!罗阳,来自和平界。一个低微运输队的小少爷,在一次家族任务中,不幸坠入无生涯。家族遇险、人类遭劫,战界一盘散沙……少年脚踏红铁战车,破无生涯强势归来,天地震撼!欢迎加入《战界运输队》书友群,群号码:576764448
  • 天帝独宠狂傲冥王妃

    天帝独宠狂傲冥王妃

    穿越重生,惊变丑八怪。“啊—我的脸—谁搞的,我要杀了他。”“主人爱脸如命,我自叹不如,不过,有办法恢复。”“真的吗?”某夕满脸亮晶晶。蜕变绝世容颜,惊艳现世。第一次见面...“扑通”他趴在地上,两眼泪汪汪“娘子~”而她“你谁啊”后来...“娘子~”他又一次扑向她,结果...“咚”被一脚踹开。于是...“父皇,请教我如何驯服你的儿媳。”他黑着脸将他父皇从寝宫中拎出来。新婚之夜...“娘子,我们洞房吧。”他缓步走向床榻。“我们不熟。”她巧笑倩兮,造就某男如狼似虎般扑向她,无奈,某妃只好妥协。婚后...“娘子~,我们来造包子吧。”“......”
  • 羽傲神君

    羽傲神君

    强者为尊,败者为寇,亘古不变。原是在超科技社会生活的凰羽一朝穿越,穿越到了一个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世界,也许应该称为大陆。但还有位面一道执念刻于心头,为它,只有【战】!为了守护!为了兄弟!为了师长!为了自家傲娇弟弟!‘‘那便拿你的剑来和我比比,但是,你会输的。哪怕这次是输,下次,那就一定是你求我饶你。所以,你最好能杀死我’’凰羽提剑,指着对面的人,冷傲道。我家小凰羽时卖萌,会撩妹,还长的帅~欢迎各位过来调戏————新书,请大家多多支持【鞠躬】
  • 灵魔双子

    灵魔双子

    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有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在这颗星球还是一片荒废的时候,来了四个神,他们分别是代表智慧的百仙话神,他是这颗星球上最聪明的人,可以预知未来;代表美丽的灵歌仙子,她是天地间最美丽的女子,唱出来的歌是最美好的歌;代表生命的混沌元婴,是这个世界最帅的男子,能赐予生命;最后代表力量的灵魔双子。没人见过灵魔双子是什么样子,但她却比前三位神还要强,所有人都知道,灵魔双子是一只红蓝相间的狐狸,看见时感觉火热,又感觉冰冷。
  • 屠戮成魔

    屠戮成魔

    “是夜不眠的梦,寂静如透澈的冷,是不是应站在荒村老树下,细细品味那月色下的风,然后轻吐一口白气,或是看看远方,眼神里再假装些许坚定,此言是不能说的,不能说的,轻笑一声,辗转青石路旁,看那掉泪的辰星,落寞如点点流萤…”修魔还是修武,魔武本一家,萧羽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远方,在这黑夜轻轻的闭上了眼睛……修武等级:武者小武师武师大武师大武将军武仙武王武皇武圣武君武帝武尊神qq:344831490qq群:423842520欢迎交流。
  • 回归的混沌兽

    回归的混沌兽

    宇宙之大,不知几何。遥远的宇宙之中掩藏着多少的奥秘?主人公李凯本是芸芸众生之一,意外重生,获得神奇的混沌血脉。从此踏上了揭秘宇宙的道路。这一切是意外的结局,还是命运的安排?敬请观看。
  • 疯狂扫一扫

    疯狂扫一扫

    一觉醒来,无证导游陈郝发现自己大脑中竟然有了一个名为“扫一扫”的超级APP。扫描,复制,融合,进化为一体,有码能扫,无码也能扫!文化、美食,鉴宝,医术…看陈郝如何利用扫一扫成就全能大师,踏上都市咸鱼翻身逆袭之路!
  • 安笙晚年

    安笙晚年

    你是否曾有过梦想嘛?被现实打压的无法自救又或,因为一个人放弃了全世界后来想想,真是傻瓜...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希望,你们能用心去聆听。
  • 大唐败家王爷

    大唐败家王爷

    李渊愁坏了,大孙子李承道能干是能干,可也太能花钱了,真金白银就跟流水一样。李建成和李世民都看出来了,就劝李渊别再给钱了,他们俩看着都心疼。但李渊脸一变,破口大骂,不给我大孙子钱,难道留给你们俩吗?滚下去,天天就知道背后说小话,丢不丢人。堂堂的太子跟秦王,弄了个大红脸。李世民就对李建成说了,大唐非得被你的败家儿子毁了。李建成冷笑,你儿子有这本事吗?
  • 鸢语:纸鸢,线在谁手里

    鸢语:纸鸢,线在谁手里

    风筝,同纸鸢。青梅竹马的爱情,拼斗像傻瓜一样去爱。如果相信纯爱,请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