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93600000059

第59章

痘出而声音不出,此为形气俱病。心之气举击,出于肺而为声,其喉之窍若管钥焉,金受火制之使然也,故宜清金,用凉膈散去硝黄。痘之发,气拘血载,奔行四肢百脉,因风邪沮塞腠理,痰唾稠粘,有碍气道,其毒不能尽行于肌表,因成咽哑者。痘出气喉,初甚细小不觉,若微露其机者,用甘桔汤预防。及至肌表之痘成浆,内亦成浆,其痘壅盛,则气出管钥窄狭,所以气举击出之声不清也,不清者,肺金之所害也。

水呛者,毒壅会厌门也。然是门饮食所进之处,如饮水汤,则毒碍其门,不易进纳,而乃溢入气喉,气喉者不受物之处,故发于呛也。或进谷食而不呛者,盖食有渣,自然有其门,而非如水之溢,不犯气道故也。七日前声哑咽呛,并为逆证。七日之后而有者,不待医而自愈。外痘结痂,岂有内痘不痊哉?故先贤服甘桔汤,用于已发未发之前,盖所以清其气道,不使毒之有犯。此预治之法,世不可忽。若待证成而治之,可谓不通矣。

寒战咬牙

夫寒战者,阴凝于阳,阳分虚则阴入气道而森森作寒,不待练而自战也。咬牙者,阳陷于阴,阴分虚则阳入血道而两相銼作声,不待力而自鬬也。七日前见寒战者表虚也;鬬牙者内虚也;七日后见寒战者,气虚极也。气虚者,以保元汤加桂以温阳分;血虚者,保元汤加芎、归以益阴分。有独寒战者,有独咬牙者,非一体治之。

面目发肿

《理辨》曰:其痘起发五六日之际,有面目先肿光亮者,是阳乘阴分,毒不能发也。何则?血乃气之本,血有不足,根本以失去矣;气乃血之标,将见虚阳动作,其气妄行肉分,区区不足之血,亦何能乘载其毒而出耶?七日之后,传经已足,气退毒陷,阴阳各失其正,尚何可治之有哉?治者不可不预为之调摄气血,以保重之,至此则难于治矣。

昼夜啼哭

小儿蕴热毒为疮疹,因外不得出,内不得散,则神不安以致然耳。当此察其蕴毒在表在里:若发而渴,面赤小便赤,宜微表令出可也;若外无热,大便秘腹胀满者,当令大便通则无壅滞之气,荣卫通行,神魂泰然,痘疮出亦快矣。或以为心热为痰聚而用下药,良由不知其本云。

不乳食

痘疮不乳食,有虚实二证:或吐或利,面青目睛青黑色者,为虚寒,宜温之;若大小二便如常,面赤而气壅,或渴或睡中惊,或咬牙,目白睛黄或赤,气喘身热,此实热中满不乳食也。

入目

心热生肝风,肝主目,热毒冲之,故为患,宜凉肝丸、密蒙花散服之,秦皮汤洗之。痘后而目伤者,盖因目中生痘,或食发物,或毒热太甚,上蒸肝膈故也。切不可用点药,但以谷精散、人参青葙子散、菊花散、羌活防风散治之,外用秦皮汤洗之。痘疮平复,与鸡鸭蛋食之则伤,神效。若肿胀不能开者,用鸡蛋清调黄连末涂两太阳穴并足心,以引热毒。

不灌浆

痘至灌浆之次,宜因先后以渐灌满。其不灌者有二因:一则气血不足,一则热毒太盛,烧涸精液。其不足者,用保元汤加姜、桂,连服二三剂,或木香散之类;其热盛者用起脓散、攻毒散之类。疮坏无脓者不治。

不结痂

脓泡既充,当期结痂而愈。自痘出而至十日、十一、十三日,当从口唇头以渐收靥,自上而下为顺,自下而上为逆。当结不结,是谓难靥,乃毒气太盛,内外郁蒸,无阴气以敛之,若不速解,毒入攻心,为害甚大。法用猪尾膏、犀角散解之,或用宣风散导利之,使热不壅胀,必痂结矣。皆须十日以后用之,切戒太早。初觉难靥,可烧红枣于房内,令其气蒸,亦得收结。

不落痂

痘疮得结,过期而痂疮不脱落者,由热盛气血不足,故不应期而落也。内服犀角饮、八珍汤,外涂脂蜜,无有不落。

瘢痕凹凸

痘疮在结脓之时,未成痂疕,便爬去之,则成瘢痕矣。欲无瘢痕,不可早爬,不可见风早,不可触秽恶气,不犯三者,则无瘢痕肌肤凹凸之患。若见瘢者,宜用硼砂、酒、猪脂、白蜜之类。

痘后痈节

痘后发痈节者,乃痘毒之气,留于经络未尽去,故壅于肢节间而发者也。亦有既平之后,失于解利而生,惟小柴胡汤加生地黄最妙,或清凉饮子、大连翘饮、消毒饮、犀角地黄汤皆可。

痘后余热

痘疮既平,余热不除者,当量其轻重而治之,大热则利小便,小热则宜解毒。盖利小水,使心有所导引,虽不用凉药而其余热自无容留矣。小热解毒者,盖小热不解,大热必生。利用导赤散,解用犀角地黄汤。切不可轻下。痘后胃气一虚,而反变生痈肿别病,若身热无他证者,用六味柴胡麦门散;咽喉口舌生疮,不能吮乳者,用如圣麦门冬汤。

形证轻重

痘疮观其形证,则知轻重:轻者不必服药,重者宁不早图而救治乎?凡痘疮已出未出,大便秘,小便赤濇,发热口渴为里热,可用凉血解毒,润便利水,消毒饮、四圣散之类。凡先后吐泻不食,初见须速调治之;若稍廷缓,致令元气虚惫,必致难救。其有实证轻顺,俱不必服保元汤诸补药。若里实而用补剂,后必结痈余毒;表实而用补剂,则必斑烂溃痛。

轻证作三四次出,头目胸腹稀少,眼中无,大小不等,肥满光泽,里外肥红,根脚红,头蜡色。

重证一齐并出,密如蚕种,身温腹胀,头温足冷,皮肤赤色,吐利,五内七窍皆有,疮黑点,或如茱萸,外白内黑,灰白色。半轻半重,外黑内赤,痘疮夹疹。

轻变重:痘出,妄汗妄下,悞服升麻汤、大黄等药,不忌口,过饱失饥,食生冷食酒多,信巫不信医,犯房室,触秽气,冒风寒。

首尾可畏

不食多渴,益黄散、白朮散。

戛齿噤牙,有虚有实,能令陷伏。

增寒困倦,令疮陷入,是脾虚也。

烦躁体热摇首者,欲生风。

吐逆泄泻,食不化而出,并痘后大便脓血。

疮作黑陷,内无脓血,或作黑泡,或先疮迹作黑孔死。大小便濇,三黄丸。

痈块壅肿,痘毒变疳,口臭蚀唇,口臭牙落者死。

喘急痰盛,声哑气噎,或正出,或痘后有此证者,多死。咽药食,肠中鸣者死。

已上俱是危证,首尾可畏也。除此之外,皆不妨。内犯二者,若饮食如旧,虽困重,医治可生。如饮食减平日之半者死。饮食如旧,内犯三四件者亦死。

蜡红白黑四色辨

痘疮有蜡、红、白、黑四色,为吉凶悔吝之主,甚不可不辨也。何则?蜡色即苍而黄,为中央之正色,痘见蜡色者,斯为吉兆也。红色者,南方火心之象也,火盛则色红,悔之道也,则当解乎心热,如凉血犀角地黄汤之类是也。白色者,西方金肺之象也,肺气虚则色白,虚甚则兼陷伏,痘见白色而中陷,吝之道也,则当大补气血,如保元汤加姜、桂、附子之类是也。黑色者,北方水肾之象也,肾水不足以制火邪,火极变黑而似水也,俗谓变黑归肾。痘见黑而陷,凶之道也,则当解毒,如久闭者,用百祥丸、小承气汤下之。有虚之甚者,保元汤加桂芎,从其热而用之之类是也。

汪氏《理辨》曰:五色者,五行之精华也,正则光而明,衰则惨而暗,五脏荣枯,于此可见矣。故痘毒之出于脏,惟利乎明,不利乎暗。光明者气血旺也,惨暗者气血衰也。气位旺而气得其令,气位衰而血被其囚;血非气则毒不收,气非血则毒不化,信乎痘毒必气血而后可以终始成功。且夫色之红者毒始出也,白者毒未散也,黄者毒将解也,干黄者毒尽解也,灰白者血衰而气滞也,黑者毒滞而血干也,焦陷者血气枯也。如红变白、白变黄者吉;红变紫、紫变黑者凶之兆也。且毒出乎五脏而非独一脏,前人言五脏各主色固有之,又不载各脏治法,钱氏、陈氏所论变黑归肾,此皆过于理也。

春甫谓五色合五脏,此至当之理。然辩云:毒出五脏,非独一脏,正所以五脏之中而一脏之病甚,则其一脏之象着见也。又云:钱氏、陈氏变黑归肾之论,皆过于理,是辩之未详辩也。凡变黑者,乃火之剧而肾水寖衰,不能制火,故色黑也,其责安得不归于肾乎?谓其未载五脏之方则可矣,谓其谬论,辩亦未之思也。予每参合五脏立方,罔不应验,故录其方法于四色辨中,以备全论,医者审之!

顺候

春夏为顺:先发惊搐而后出痘者顺;先发热,热歇出痘顺;饮食如常顺;二便如常顺。

逆候

秋冬为逆:春脓泡,金克木;夏黑陷,水克火;秋发斑,火克金;冬发疹,土克水。便血或利,乳食不化脾虚。正出吐利,风攻颐颔项颈,或胸高突,面肿鼻陷,闭目咬牙;或鼻有黑气,肌肉黑,面色青黑;或因吐利内虚陷伏。已出妄汗而成斑烂;或冒风邪成倒靥,不起发也;泄泻不止。疮成饼塌,燥渴小便濇,声哑;饮药错喉,喘息不休。疮尽爪破,臭烂不可近;目闭黑暗,蒙昧无魂;头面肿足冷至膝;不时努力如出大便之状;疮与肉色不分。已出身热,足热不解;已出烦躁闷乱。痘后惊搐。痘疮未该靥结,卒然焦黑青紫。

恶候

痘出而复不出,忽大泻而渴。已出谵语不止,或黑紫色隐在肌内里。其毒重甚者,五脏咽喉中有痘。其疮不成粒,如凝血而痛,黑靥不生脓血者死。或见是证,以药解之,而毒反没者死。目开腹胀口中作臭者不治。大小便秘,肌黑目闭声哑者死。胃热发黄,身如橘色,下利者死。

顺逆险按期候法

痘疮始出,一二日间,初出血点,淡红润色,一二日如粟如黍,出于口鼻腮耳年寿之间,先发三两点,淡红润色者,顺之兆也。顺者不药自愈,为气得其正,血得其行,其毒不甚,不得妄行,肆其虐也。

逆候:形如蚕种,一片如麻布,红点黑疹,初出于天庭司空太阳印堂方广之处,逆之兆也。逆者不治,此为元气本虚,血气凝滞,毒邪太盛,妄参阳位,无以当其势。

险候:圆晕成形,干红少润,痘出虽稠,尚红润而成粒者,险也。险者毒虽盛,元气尚充,未可为虞,宜用补元气之中少加解毒之药,须防毒盛,正气有所伤也。

三四日间

顺候:气溢血附,饱满光洁,三四日间根窠圆混,元气之充满也。气充则血附而各得其道为顺,顺者不治自愈。

逆候:气濇血凝,枯槁不泽,根窠无晕,气离血散为逆。逆者气血交会不足,致毒乘机而犯内也。

险候:顶陷不满,光洁有神,根窠尚圆,惟顶有陷,气血难充为险,以保元汤加芎、桂,助脾胃气血,可保无虞。

四五日间

顺候:气满血荣,鲜明光泽,则知血气之旺,受毒之浅,其形光润,大小不一等,此气和血就为顺,不治自愈。

逆候:四五日来,绵密如泡,紫黑干红,或如蚕种,或黑陷紫泡,皆逆也。逆者难治,为气血乖离,邪毒内攻也。

险候:四五日间,根窠虽起,色惨不明为险。血虽好,气分弱,此交会欠分明,宜用保元汤加朮、芎,助卫和荣,色自光明矣。

五六日间

顺候:五六日间,气盛血荣于内,痘当圆满起发于外,斯为顺也,不须用药而自愈。

逆候:五六日,痘尚干枯,绵密不起,陷顶灰白色,或紫黑,或为水泡,痒塌为逆。此气血衰弱,致毒内陷而外剥也,皆不可治。

险候:五六日之间,痘疮虽起,但色白不荣为险。此气盈血亏,保元汤加芎、归、桂、芍,则痊愈矣。

浆满候

顺候:七八日,痘疮浆足圆满,青黄光浑,则毒消而气血之功成矣,此为顺候,不须用药。

逆候:七八日,浆不足,此为气血衰尽之时,不能用药为逆。

险候:八九日,红黄色润,浆略不足,此气弱而为险也,以保元、姜、朮充而助之,则老足矣。

回浆候

顺候:十二三日,痘疮气调血尽,毒解浆回,光色渐敛,此自然之顺候也。

逆候:十二三日,血淡而浆薄,血凝而气滞,则毒不散,浆不回,枯朽剥极,为逆之候,可惧也。

险候:十二三日,血尽浆老,湿润不敛,为内虚为险,宜用保元加苓、朮,助其收敛而结痂也。

结痂候

顺候:十三四日,气血归原,毒气消散,浆老结痂,此为神化,十全为顺。

逆候:十三四日,毒未脱形,虽结痂而诸邪仍作为逆。

险候:十三四日,内浆老,结痂之际,尚有杂证相仍,此要临时酌量消息调和,不可轻妄为妙。

还元候

顺候:十四五日,气血十全,痂脱瘢明,神清气爽,此为顺也。

逆候:十四五日,痂未易落,呓语狂烦,咬牙寒战,疔肿杂病并仍,此无生意为逆。

险候:十四五日,痂落而少食,口渴烦热,此余毒也,为险,宜用四君子加黄连、鼠粘子,连翘解毒汤之属,治之可愈。

解热稀痘

小儿痘疹始作,与伤寒相似,乍寒乍热,咳嗽嚏喷,足梢冷,面颊赤,呵欠烦闷者,则当解毒发散,可用惺惺散、参苏散、人参败毒散;甚至惊搐,大便不通,宜与抱龙丸,解毒药中少加熟大黄疏利之,使其热邪不滞,发出自顺而无逆证。凡遇冬月温暖,或一时痘疹盛行,皆可服三豆饮、稀痘丹以防之。至于初发热时,使毒表散,毒气分消,则痘出必稀;热壮盛者,痘出必重。解散热轻,痘出亦轻,此必然也。解表以三酥饼、败毒散、犀角地黄汤;安神清热疏里,以辰砂六一散、紫草饮;秘甚者大黄丸,少少与之,使热毒疏通,自无后患。

始终调摄

痘疮始终调摄之法,不可不慎。自发热至于落痂,皆要随时观证,早为以疗,则无焦头烂额之客。则凡用药惟以中和,不可猛浪。其始如解表发散之剂,且与参苏饮一二服;热犹甚,复用三酥剂微汗之。如内热惊搐者,且与犀角汤、辰砂益元散;若犹甚者,方可与大黄丸微利之。始宜中和,不可妄汗妄下;次宜因时审证调理之。慎风寒,节饮食,谨忌防,杜恶气,即父母房室,外人不洁,不可近身,恶气则动厕、食蒜、饮酒之类,皆要道也。

解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锻神修真

    锻神修真

    为守护魔剑,全族遭难,遗孤崛起,是否能报屠族之仇,请看《锻神修真》。
  • 重生之魔尽芳华

    重生之魔尽芳华

    前世她被人类抛弃,再次重生,她要这天下!不过,这个自从末日来临时就跟着她不放的妖孽是怎么回事?好吧,看在你是个美男的份上就收了你。但是你能不能不要捏掉我的桃花?某男妖孽一笑:桃花?你是我的,生生世世,逃不掉挣不脱!某女一把拍掉腰上的某爪,转身离去。某男:我错了!某女回头:错那了?某男扑倒某女,邪肆一笑:我错在,没有直接扑了你!她在末世称王,他又带她来到了他的世界,她的身世,家族的重任,他的过往,一切都将揭开神王:紫岚,我会等你。人间帝王:小岚,不管你真正的身份是什么,星岚帝国永远是你的家。妖帝:你,我罩的。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入坑!我是新手,希望大家喜欢。
  • 噩梦述说

    噩梦述说

    这是一个噩梦缠身的美丽女孩破解噩梦的故事,有阴谋有凶案有爱情,在夜深人静时等你来入梦
  • 人格凋零

    人格凋零

    茅山术士叶灵,下山闯都市,遇灵杀灵,遇敌杀敌。
  • 与二货室友同居的日子

    与二货室友同居的日子

    这是作者君生活中的趣事,小小的故事,一起分享吧
  • 八面玲珑邱平安

    八面玲珑邱平安

    冥界异次元少女和一只小火狐的人间旅程“小贤,你是火狐,那你就烧火吧,让大娘也能轻松些。”平安指着一个半大的男娃说“我可是高贵的三尾火狐,你让我烧火?”小贤白白嫩嫩的脸蛋,鼓着脸颊,一副生气的样子“小贤,今天天气不大好,你把那些衣服都烤干了吧,我明天要穿的哦。”平安指着那些堆成小山的衣服“你又不是没衣服穿。”小贤咆哮了。。。。。“还吃不吃豆沙包了?”某女威胁的说“哎呀我又没说不烤。”小贤一脸讨好的看着平安
  • 惑国情殇

    惑国情殇

    位高权重却保不住心爱之人,出身平凡却爱上宁国的战神,不知谁是谁的劫。
  • 王俊凯原来你不是梦

    王俊凯原来你不是梦

    我很喜欢王俊凯,所以写了这本书,我也做过作家梦,请大家支持我!
  • 不死秦王传

    不死秦王传

    远古时,秦王族与周王族共同抵御来自宙的的外魔。外魔之王以本族所有族人的生命诅咒秦王族从此秦王族从此修为不过玄台。亿年以过秦王破除血脉之封印,踏着规则之力,挟爱妻李诗倩,畅游天地间,天道茫茫,地无极,海无涯。无论是灵魔古兽,无论是远古外魔,有何俱,我依旧是不死界秦族战王。
  • 广百论释论

    广百论释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