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93600000036

第36章

经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颈项者,生气之本也。又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天食人以五气,喉者气之所由也,故喉主天气。地食人以五味,咽者味之所由也,故咽主地气。颈项者,咽喉之管束也。又三阳之脉自颈而上,三阴之脉自颈而还,颈项者阴阳之道路也。痘疹之候,颈项欲疏,若缠项而出,稠密太甚者,谓之锁项。废其管束,阻其道路,上不得降,下不得升,内者不出,外者不入。经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此死之征也。凡病深项软者死,骨败也,不治。

验胸腹

经曰: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胸腹者,脏腑之郭也。又曰:膈肓之上,中有父母。盖言心肺也。故痘疮轻者胸前无,胸腹出太甚者必重也。其中于脏,各有期日。凡病深喘急,胸骨扇动者,肺焦胀也,左乳下动脉突出者,宗脉绝也,皆不可治。疮疹腹痛者,毒未尽也,更宜详审。

验手足

四肢者,诸阳之本。疮出欲疏,其发欲透,其靥欲齐。如应出不出,应发不发,应收不收,此脾胃气虚,不能旁达四肢也。发热手寻衣领,乱捻物者,肝热也。手掐眉目鼻口者,肺热也。手足搐搦者,心肝风火相搏也。各随其脏而泻之。足凉者,此常候也。疮疹肾不受邪,肾主足,故足宜凉。手足冷者,脾脏怯也。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脾怯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冷耳,宜温之。疮已出现,手足多水泡者,此肝胜脾衰,为鬼贼,宜急治之,不久便生痒塌也。如遍身皆发,手足不透,是空壳者,此脾胃虚弱,津液耗竭,荣卫凝冱,故其毒亦郁而不发也。不能食者死,能食必发痈疽。疮势太甚手足冷者,不治。疮未成浆,手足皮脱者,必死。疮已正靥,惟足不收者,足为纯阴,无阳相济,所以收迟。《玉函经》:孤阳寡阴即不中,譬诸鳏夫及寡妇。如疮始成浆,他处未收,手足心先靥者,其后必生怪疾也。疮靥之后,手足关节肿痛者,必发痈也。疮痒手足搔乱者凶。

验寝卧

夫卫气者,昼则行阳,夜则行阴,行阳则寤,行阴则寐,人之常也。疮疹发热,便昏睡者,心主热,脾主困,心受气于脾,故发热昏睡,此常候也。起卧不时者,内有热也,必多陷伏之变。合面卧者,里热也。大抵疮疹始终安寝者吉。盖气血强盛,荣卫流行,邪气出于表而不在里则神安,神安则志定,是以得安寝也。若气血衰弱,荣卫滞濇,邪在于里而热,心恶热则神不安,神不安则志不宁,是以烦躁闷乱谵妄而不得眠也。亦有毒伏于中,神丧气脱,僵卧如尸,呼之不应,饮食不知者,不可以嗜卧论,乃死证也。

验饮食

经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仲景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可见水谷之悍气为卫,精气为荣,水去则荣败,谷消则卫亡矣。凡痘疮能食者虽重亦吉,不能食者虽轻亦危也。然有不能食而生,能食而死者,何也?盖不能饮食者,脏腑内实,大便不行,有平日之谷气以为之主,疮成之后,自消谷气而思食矣。其能饮食者,邪气杀谷,即叔和所谓口干饶饮水,多食亦饥虚者是也,将不久而变生焉。惟疹家多不能食,以口中不和,不思食也。

治疮要略

夫治痘者,必先视其人之勇怯,次审其邪之盛衰,又参以时之寒燠,逐日浅深,临时消息而施方治,自无不效。世俗治痘者,偏执首尾不可汗下之说,喜补而畏攻,取温而舍凉,不知形之盛衰,邪之表里,时之寒燠,而妄施治,习以成俗,莫之救正也久矣。经曰:诸痛痒疮,皆属心火。又曰:少阳所至为疡疹。则痘为火毒昭昭矣。苟皮肤闭密,应出不出,非用汗剂以微发之,则疮子何以得出耶?火郁则发之,是汗剂亦可用也。毒伏于里,焚灼肠胃,六脏闭结,大小便不通,非用泄剂以微利之,则毒气何以得解耶?是下剂亦可用也。

攻补利害

经曰:毒药攻邪。谓之攻者,发汗吐下三法也。又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谓之虚者,正气虚也。谓之实者,邪气实也。泻即攻之谓也。痘疮轻疏,更无他苦,不须服药,攻补皆勿用也。设若邪气方盛,正气未衰,不知攻邪为急而反补之,贻祸非浅。试以攻补利害言之:如发热之时,烦渴惊妄,目赤唇焦,大便秘,小便不利,不以轻剂发其表,凉剂攻其里,而反用参朮之类以补之,则增闷乱昏愦,毒伏于内而不出矣。如疮出太甚,焮肿红艳,烦渴不止,大小便秘结,不以凉剂解其表,寒剂攻其里而反补之,则增溃烂痈肿目病之变。凡若此者,医害之耳。世俗补者,喜用四君子汤,不知白朮燥津液,茯苓渗津液,疮子干燥者,宁不为害耶?惟内虚吐泻,疮色灰白者,则补为利而攻则有害。内实能食,疮色紫赤者,则攻为利而补之害不小矣。治痘疹之法,必欲发表攻里,使之尽出,然后补而调之。如元气素弱者,当未出之先,补之可也。

杂证宜攻

或谓病痘之人,脏腑动摇,血气亏损,如有杂证,戒其峻治。殊不知痘之为病,贵于荣卫流通,血气充养也。调护保爱,常恐有杂证以介乎其间,人之血气,只有些许,苟添一证则亏一分,亏一分则于痘上增一分病矣。谓之杂证者,不过内外伤而已。故天地之气感则害人皮毛,谓之外伤,外伤则表病,表病则或出不快,或发不透,或靥不齐,是因外伤而贻患于疮也,须从外伤之证攻之,但发散中兼救表解毒之药。水谷之气感则伤人肠胃,谓之内伤,内伤则里病,里病则或吐或利,或腹痛或喘满,以致为伏为陷,是因内伤而贻患于疮也,须从内伤之证攻之,但消导中兼补中托里之法。亦有不因内外伤而生异证者,此则毒之所为,专从痘证论之,亦须急治,勿使毒气滋蔓,以成大戾也。

坏证不治

治痘之法,常须识证。苟有杂病,迎而夺之,勿使滋蔓,致成坏病也。病至于坏,治之无及。如发热吐利并作者,此毒火内攻,令其上下得出也,勿骤止之。疮出而吐利不止,宜急止之,恐其内虚毒伏而不出也。自此以后,吐利不止者,坏病也。发热惊妄者,内热也,急止之;疮出之后,反加谵妄者,坏病也。发热腹痛者,毒也,急攻之;攻之不止,其疮乍见乍隐者,坏病也。疮出模糊者,急攻之,颗粒不成,但加虚肿者,坏病也。疮出皮红者,急解之;红艳不退,疮皮嫩薄者,坏病也。疮出焦黑者,毒深也,急攻之;红润不回,反见干没者,坏病也。疮出带水者,肝病也,急解之;若生搔痒者,坏病也。疮痒破损,急治之;破者不灌,空中无痘,坏病也。疮败成痈,急救之;痂皮不结,深溃出血者,坏病也。头面预肿,疫毒也,急解之;其肿忽消者,坏病也。又如喘急而闷乱不宁者,肺绝也;直视摇头,心绝也;泄利水谷不化,脾绝也;手足搐搦,肝绝也;溲便遗矢,肾绝也。寒颤咬牙,手足厥冷,咽哑失声,皆坏病也。

饮食所禁

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言平人也。病痘之人,肠胃先困,饮食可不谨欤?故五味之人,各有所宜,各有所禁。如芳草之气、美酒气盛面慓悍,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鱼者使人热中,食毒负毒者其毒必发,乘气伏气者其气必灵。以至偏热偏寒,动风动火,一切辛酸炙煿油腻之物,不知禁口,若贪食之,则肠胃仅存冲和之气,不但为之伤,而乖戾之渣滓,又能助毒为虐矣。所可食者,糜粥淡菜,间以豮猪精肉饲之,使肠胃常实,血气常充,以助痘之成就,仍无太饱、无太饥,热无灼灼,寒无沧沧,以致伤脾胃也。吾见痘中喜饮酒者多目疾,喜饮甘者多齿疾,喜酸咸者多喘咳之疾,贻祸终身。诗曰:爽口物多终致疾。邵子岂欺我哉?

起发不透

痘疮所喜者,起发成浆,斯无留毒也。疮出疏者亦易起发,疮若稠密则难起发矣。然应起发而不起发者,气虚也。应作脓而不作脓者,血虚也。曾未起发作脓,一向空虚者,谓之伏。将欲起发作脓而忽平塌者,谓之陷。遍身起发手足独迟者,脾胃不足也。起发将半,不能充顶者,元气素弱也。此皆留毒于内,日后必有余毒也。惟背疮平塌,不须责之。

收靥不齐

痘疮脓成之后,应结痂而不结痂者,气虚也。盖气主外,虚则不能约束皮毛,收敛津液也。或因内实便秘,不能成痂者;或因内虚便泄,不能成痂者;或因饮水太过,湿伤脾胃不能成痂者;或因盖覆不谨,冲冒寒热,不能成痂者,或因寻掐反复,溃烂不能成痂者,其候各不同也。惟头足收靥独后,此常证也。盖天地之化,生于阳者成于阴,生于阴者成于阳。头为诸阳之会,自额已上,阳之阳也。阴气不达于诸阴,皆集于足,自膝而下,阴之阴也。阳气不盛,所以收迟。如遍身收靥不齐,不能成痂者,此倒靥也,日后必有余毒。手足不能成痂,彼此串连成泡,此脓已化,毒已解,外泡未破,内肤已生,用针破之无妨也。间有不能收较,反增溃烂,脓水不干者,此疳蚀疮也。久而不愈,必成陷瘘,烂见筋骨而死。如正面灌烂,脓血痂皮,结成一片,焦裂溅起者,能食则吉,不能食则凶。

差后余证

痘疮已靥,其痂不脱,此脾胃弱也。其人少食,血气不充,不能填满肌肉,滋益皮毛,令痂不得脱也。如痂已落,发热作渴者,阴阳俱虚也。盖阳虚则外热,阴虚则内热。由疮出太甚,气耗血亏,津液枯涸,故热而渴也。微热不可妄治,甚者以补药求痊,亦不可多用凉药也。痘疮差后,脏腑未实,血气未平,疮瘢未老,肌肉尚嫩,腠理尚疏,风寒易感,若出风太早,或因澡洗,则风寒乘虚而入,为寒热,为喘嗽,为肿,于补药中微发之可也。如内伤饮食,肠胃新虚,不胜水谷,谷气留薄,则成内伤,或饱闷,或烦躁,或吐或利,或腹中痛,于补药中消导之可也。戒勿因循酿成坏病,此大虚之后不任病者也。

痘后余毒

凡疮不分疏密,但要其出必尽而无留伏,其发以渐而透,其收以期而净。若出不能尽,发不能透,收不能齐,未免有余毒也。出之尽者,作三四次出,大小不一,等至成浆收靥之时,于疮空中犹出未已。若只始出一层,后无补空之痘,此有伏也。发之透者,谨于手足候之,充拓饱满,可以谓之透。盖手足位远,若只平塌不能成脓,此毒虽出,不能旁达四肢,必复陷而入也。收之齐者,自面而下,痂皮洁净,中无溃烂,可以谓之收齐。若收太急,或不成痂,此必有陷伏之证者,火逼之也。凡若此者皆有余毒,须看部位,分经络,别脏腑,补之利之解之,以平为期。治之不已,此坏病也,不须再攻。

如毒留于肝则为目病,或目肿痛,或麸翳内障,或羞明瘾濇难开。

如毒留于心,则为惊搐癫癎,为斑瘤,为诸血证。

如毒留于脾,则为痈肿,出于手足骨节之间。

如毒留于肺,则为喘为咳。

如毒留于肾,则为败疮而死。

如毒留于肠胃,则为利脓血。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浊世翩翩佳公子

    浊世翩翩佳公子

    一个人,一段往事;一阙词,半盏流年。他是清初第一词人,身处花柳年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 那年我们简单的爱过

    那年我们简单的爱过

    两年的寻找,韩梧轩终于寻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苏桐,似乎她过的很好,但是她欠他一个约定,他欠她一个梧桐……这一次,是他们之间的故事。
  •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本书集纳红学界内外诸多声音,对红学史上著名的“索隐派”和“考证派”之争、《红楼梦》是不是在隐写历史、曹雪芹是不是作者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 废柴逆天之三生三世

    废柴逆天之三生三世

    传,得塔罗者得天下!御灵大陆出名废柴?不,废柴这个称号可不属于她!
  • 异世天书召唤

    异世天书召唤

    一名宅男高中生莫名其妙得穿越,获得逆天奇遇。心里始终找寻回家得路,那会发生什么事情那………
  • 重生神帝

    重生神帝

    “啊,林均他没呼吸啦”正在上着课的林均忽然被一道从天空上的光芒照射到,在大家都以为他已经狗带时他却在另外一个世界开始了他的重生之旅
  • TFBoys曦雪蔚

    TFBoys曦雪蔚

    三位美美哒的千金和帅帅哒的三小只展开了一场本不该开始的爱情,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在一起了
  • 无法逃离,总裁先生求放过

    无法逃离,总裁先生求放过

    沈夏鼓起勇气闯进男洗手间,只是她万万没有想到会遇见个变态!“你就这么急不可耐吗?”那男人不仅欺负她还把她当成随便的女人了!可沈夏更没料到的是,她未来的老板,竟会是那个欺负她的变态……朝夕相对中,两人逐渐生出情愫,却终是敌不过误会重重。“沈夏!今晚之前,从我视线里,永远,消失!”“如你所愿。”历经重重磨难,两人终于看清自己的心意,却意外得知十年前的一个惊天秘密……深爱对方的两人又将何去何从?
  • 古魂神纪

    古魂神纪

    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大陆,全新的神话,不一样的故事。星坠之谜,父母之谜,万古之谜,古神之谜,该何去何从?!莫道征途路漫漫,愿效滴水洞石穿。唯有胸怀摘星志,才能活于世上,立于世人之上。自幼双亲失踪,家世突变,少年莫云空应当何去何从?!古魂大陆,中天族与人族的五千年协约即将结束,而存于南方的上古各族余裔又会有什么新动作呢?!且看全新的纪元——古魂纪!!!
  • 重生之淮阳王刘钦

    重生之淮阳王刘钦

    那是一个四方宾服,海内大定的时代那是一个政治清明,国富民安的时代那是一个百姓富足,文化昌明的时代继文景之治后,汉宣帝刘询终其一生,缔造了另一个盛世,而其继任者元帝却将大汉带入一个深渊,21世纪的普通上班族林峰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重回西汉,成为宣帝次子刘钦,站在王朝的转折点上,他能否凭一己之力,延续大汉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