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93600000017

第17章

夫病有迟速,药当随应而用,可以速则速,可以缓则缓,如向应桴,间不容栉。且疮疹始出,未有可下证,但以和平药调理之,乳食饱哺之,避风寒以温之,三者皆为保子之常法。如疮疹见而三五日尚未出者,可微发之;微发不出,则大发之;大发之出不多,脉息平和,无他证者,即疮本稀不可更表散也。今人才见表不出,热又不退,必便下之,其内虚,疮子将发者则因利而不出,疮子已出者必复陷,陷必黑靥,疮子归肾,此为脾土弱而肾水反胜,钱氏以百祥丸下膀胱毒,则脾土自实,疮痘可以复出。与其下膀胱毒于黑靥之后,莫若正脾土于未出之先,则不下为愈。是风与热证皆可下,今见热而即下,故不可也。况下之纵愈,亦有三证:一为疥癣,二为痘痈,三为目赤。有此证者,皆下之失于早,不可不戒。故前人论曰:疮疹未见,乃可疏利,是热毒未形容间,毒在脏腑则预下之也。又牛黄丹证云:疮疹出定,大便不通,令脓汁不干者,可下之。以此观之,当下证是未出之前,及已出定之后,非正出而可下也。且利毒丸虽治胃热,疮疹欲出,温壮腹胀,气粗,大小便赤濇,烦渴舌干,睡中惊而厥,脉沉大滑数,虽名利毒丸利其邪热,况用大黄,大黄性利毒解表,故伤寒当利亦用之。又通关散证云:治患疮疹,心躁发渴,便赤,口舌生疮,用木通、瞿麦、滑石,皆利小便药也。二方皆谓大小便热为害,甚则去其热毒气,苟不用之,又为失下之害,故用之。岂是疮疹正出而下之也?故下之者不可太早。

误下证

伤寒身热,固不可下,疮疹热亦在表,尤不可转下者,盖热毒已在表故也。《活人书》云:小儿身热,耳冷尻冷,咳嗽,辄用利药,必毒气入里则杀人。盖热在表则表实而里虚,故身虽热,里无可下证而便下之,则里无阳以应表,至于陷伏而死者多矣。大抵疮疹,血气顺脾胃温则易发,若里无热而误于疏转,则令气弱血濇脾冷,营卫无以运化,而毒气难泄,立见危殆,尤当审辨。又况小儿鼻塞唇焦,内伏热也。脉细面色萎黄,或青色,皮肤又慢,口吐清涎者,此误下证也。或服凉药太过,或里无热壅滞,则不可下也。

疮疹有当大便过有当温有当下

此已下论疮痘已出后,复生他疾。

夫疮疹伤寒风热伤食诸证,身有热者,如大便四五日或六七月不通者,须用少药令润过,非取峻快之意。亦有外证参之,须仔细辨认为宜。如仲景云:阳结阴结大便秘者,至十四日十七日方剧。苟若至十四日十七日,因有他病,损耗津液而无结粪,腹不胀,不里急后重,则不可攻之,盖肠无结粪故也。今言六七日令润过,气升降,则身热者不生他疾,缘小儿纯阳身热,而大便不通者易实,大便自利者易虚,易生他疾,当调令大便如常,最为候脏腑虚实之要法也。虽然,大便秘非一证,有风秘,有气秘,有热秘、虚秘、冷秘,用药当细辨也。且人能食,大便不通,结濇如下栗块者,风秘也;烦躁饮引,小便赤而大便秘,腋下手掌心有汗者,热秘也;腹胀肠中虚鸣,胸胁不利者,腰腹引痛者,气秘也;呕吐清水,不能食,面青而瘦,冷秘也;或久病不能乳食,腹不胀,不里急后重,虽久不大便者,虚秘也。凡此五秘者,当随证治之。若大便如常,且不可以冷药与服,恐水注胃脉,营卫不行,则疮疹亦不出矣。又有患至五七日,自然泻者,须用如理中丸等温肠胃药。若泻住即止后服,亦不可过热,此是当下当温之证。又有疮疹出正盛,喘粗气急腹胀,小便赤濇,手掌心并腋下有汗,或睡中谵语大便不通者,用四顺饮子,得气通喘定腹不胀则已之。下之疮红快者,更不须通也。

或吐或泻或不食

疮疹之证,或吐或泻或不食者,此由脾胃虚弱也。小儿胃热出斑疮,大抵疮疹多出于胃,缘热毒方作之际,必多烦渴燥热引饮,或于风寒处坐卧,遂令冷热相搏,冷气入胃,故令胃冷则吐,脾冷则泻,脾胃皆虚则不食也。当以治中益黄等随证与之,甚者随宜增减,以吐利止为度。又有热吐热泻则不同,何以别之?盖热吐者,手掌心并腋下热而濈濈有汗,发渴而脸赤,喜饮冷,未能言而揭者,则一向饮乳,聚其饮乳满于胸臆,不能消化,吐出时,是热吐也。热吐了,又急欲食乳,是内热而渴,但不能言其渴。医者不审,见吐利便用燥药,热极生风者,害人甚众。非特疮疹有此,他证亦不用。此分热吐热泻尤审。热泻者,小便赤濇而渴,口燥咽干,皆当用五苓散、竹叶半夏汤主之。小儿不食,亦有虚实二证,或吐或利,面青而目睛青黑色而不食乳者,为虚寒而不食也,宜温之。大小便如常,面赤而壅,或渴或睡中惊,或咬齿,目白睛黄赤,或气喘或身热而不食乳者,此为实热中满而不食乳也。犹如伏热者,亦不思食,胸膈满闷故也。尤宜详审。

疮疹皆多在表不可妄下

伤风与寒以汗解,汗者谷之精气也。疮疹作脓血痂疕,脓血痂疕,血也,古人以解利药如升麻汤之类,皆惧其血热毒甚则疮疹尤甚,故少凉血以解其毒,疮疹亦易于将理,何尝以转泻伤其脏腑脾胃也?盖脏腑脾胃既寒,何以运行营卫?营卫既迟,疮疹脓血痂疕何以蒸成?故知伤寒则气行汗出而已,尚不可下,况疮疹在血气温厚,内不虚而外不寒,则出而不伏陷矣。胡不观内补散治痈疽至验,皆是暖血行营卫药?今疮疹与痈疽,皆疮也,何尝以转泻治痈疽也?

陷伏倒靥

疮疹陷伏倒靥,方书称倒靥而已,殊不知内虚不能尽出者为陷伏,外被风寒所迫或被恶气冲触而不得出者名倒靥。然得之有始末轻重不同,若一概用药,因兹夭横者多矣。盖疮疹已出斑点为始,以血疱为中,以结脓窠痂疙为末,三者浅深不同,乌得不论?夫既出斑点为始者,脏腑蒸蕴毒气,内外皆热,数日既热甚,蕴斑毒于肌窍,出于皮肤。亦有陷伏,亦有倒靥。斑点始出,外被风寒所感,使肌窍复闭,血凝濇而不行,必身疼四肢微厥,气血盛实,舆风寒相搏于肌肤,必大小便秘,斑点不长或黑色,或身生青紫瘾疹,此为倒靥也,当此可温肌发散风寒,如紫草、蝉蜕、陈皮、葡萄、人齿、僵蚕、荷叶之类,温散寒邪,然后热气复行则斑出矣。有胃虚而不能副营卫者,虽出而复没,故斑晕白色或黑色,此内虚所致,故出而无血气以应之。其人必不能食乳,或大便自利,小便不赤而清,或倦或呕,四肢微厥,其由内胃既虚,自不能出,此为陷伏也,当此宜用温辛之药,令其胃暖,营卫复温,必自然出矣,如理中汤、活血散、人齿散之类以温之;吐利甚者,须姜、附、硫、桂亦可用,此治内自虚而陷伏者也。若以血疱为中者,是红斑出之后,至足有斑为齐,斑疹毒方出尽也。自斑点生如豆,起于肌肤之上,所以血疱为中者,未结脓血痂疕之前证也。血疱七日,当结脓血痂疕,当此或外被风寒所感为倒靥,或胃气虚吐泻为陷伏者,亦如前法治之可也。血疱是毒气正盛,阳热内外弥满,无阴以收之而疱出,至七日而当结脓窠痂疕而愈。今七日而尚如豆大,血贯之不结脓窠,此由毒气内外贯注血热相搏,必复入于心矣,立至危毙。急以猪尾膏凉心血,使阴气感之,必随时结痂疕而愈。古人以朱砂、脑、麝、猪血等凉心药治疮疹,是治其毒气已出后,心热毒气倍常则用之也,非治里自弱而陷伏者,非肌窍感寒而倒靥者可用也。陷伏倒靥皆虚寒证。陷伏胃弱自不能出,当温之。倒靥是风寒外感于肌窍,当发散,故非猪尾膏证。猪尾膏是治心热太过而不能自收敛结痂疕者,非为凉脾药也。盖《素问》云:疮疡燥痛痒,皆出于心。当血疱后紫黑而不结脓窠,其热内外贯注,毒气必复于心则危矣。以血疱结脓窠,脓窠结痂疕。如结脓窠痂疕,内外有感冒而生病者,此触冒之过,治之无异于前斑点时用药也。观小儿数日减食则胃虚,热甚气耗,作斑点脓窠则血弱,结痂疕之际,少增滋养营卫调适寒温药以助之佳。病后服解利药,亦不可缓也。疮疹未透,心烦狂躁,气喘妄语,或见鬼者,龙脑膏;触犯黑色者,夺命膏;黑陷者,百祥丸、蓝根散、四圣散、人齿散;毒盛而黑色者,山栀汤、宣毒膏。《良方》治毒气入脏而不出者,脑子猪血酒。《活人书》黑疮子恶候,无比散、倍金散、朱砂散;疮子反入,抵圣丸、救生散、玳瑁散、化斑散;疮子靥,花蛇散、麻黄汤、湿生虫散、橄榄核磨水、牛蒡散;治黑色名鬼疮子,人齿猪血散。皆是热盛毒气倒靥者,非治里虚吐泻,不食而倒餍。如脾胃虚吐泻,或斑未出,医人不识,误用凉药冰却,致令内伏不出,胃爱散主之。服之汗出者,不用控心散;如无汗,即服控心散,后下羌活散为良。

黑陷耳骩反热

五行以土旺制水,五脏以脾制肾,盖土旺水升上而不下走泄,此五行相生相制,使之既济,此五脏平和阴阳升降也。且人平居饮食以滋脾土,脾土运化滋营卫。观脾土于中,上滋肝营肺卫,下以肾水不走泄,苟失其平,则有太过不及之患。何以知之?疮痘出而耳骩冷,此脾土胜肾水;疮痘陷而耳骩热,此肾水反胜脾土矣。盖耳骩者肾也,体热则血脉敷荣,则谷气盛也。钱氏百祥丸泻膀胱肾水,令脾土复旺,当此致于不救者,亦十有八九,亦岂得已而用之哉?当此之际,不用百祥丸则无治法,毒气去而真气不绝者犹活,不去其毒则束手矣。如《活人书》厥阴证土败木贼,用承气汤泻其毒气,亦岂得已而用之?当此而不下,亦不可也。愚思之,与其疮痘用百祥丸,伤寒承气汤下其毒,莫若救脾土于未侵之先,治其未然者为良,庶几不致狼狈之地,成功于不见危处为妙。

黑有逆顺

疮疹出者为顺,黑靥陷伏者为逆。然其中黑靥亦有顺者,此为疮逆,脾气乃强,则脾土盛制水也。是脾强而肾退,虽黑靥而忽泻脓血并痂疕者顺。此必旧服补脾药,脾气得盛而不衰,其外肢络疮黑靥而不危者,得脾脏不衰,则心肺肝肾有以救之。《素问》云:脾病则五脏危,今脾土既盛,余四脏则无虑矣。脏腑既无亏盈,则不能为害。又有黑靥而逆者,乃水谷不消,泻乳不化者逆。是脾虚不能制肾,故水谷乳食不化而自泄,此脾土既衰于里,外有疮疹黑靥者,是毒气陷伏,必先入脾,脾虚而受毒,四脏皆困而危殆矣,是以为逆,为难治。尝观古书云:病在脏者半死半生,病在表者轻。以此疮疹泻脓血疮痂者虽顺,非可为常治法,此亦九死一生之证尔。

出迟朝夜啼哭

神魂魄意智,此五脏之正神也。喜怒悲忧恐,五脏之情伪也。人之五脏调畅则安适,抑郁则烦闷。故小儿疮疹者,蕴非常之热毒为疮疹,而外未得出,在脏腑而不能散,故喜怒不常,悲恐相仍,则神不能安而朝夜啼哭也。当此医者察其蕴毒在表在里,当随证渗泄。若发热渴水,面赤小便赤,宜微表,令出可也。若外无热,大便秘,腹胀满者,当令大便通。大抵内无壅滞之气,则营卫通行,神魂泰然,疮疹亦出快矣。昧者不知察,惟见朝夜啼哭,或以为心热,或以为聚痰,或凉或下,不能去其表里热毒,复使其冷热相并,反生多疾,不可不知。

凸凹生疮

疮疹结脓痂,可抓碎之,则不成瘢痕,今疮痂虽结,瘢犹靥肌肉,致令凸凹也。故在结脓未成干疕,抓去之,则不成瘢痕矣。有疮疹愈而再生者,此因疮疹安后失解利,毒气留滞败热于肌肉之间也,宜用明胶散,次服密陀僧散、腻粉散、雁屎白散、牡蛎散、马齿苋散、秦皮散等,以敷之为良。与其用药于已再生疮疹之后,莫若解毒于未再成疮疹之先。

大便如常

脾胃纳谷气,大小肠出滓粕,此平居察虚实冷热之处。盖饮食进退则知人之谷气虚实,大小便滑濇则知人之冷热也。热则秘濇而不通,冷则滑泄而无度。今大便如常,则知脏腑平和,无大热大冷之患,故不在补泻,亦不可妄攻击也。且《活人书》云:清便自调,则是大便如常。又云:大便坚,小便数,不可用承气汤攻之。是津液已行于小便,故但以麻仁、脾约丸用之可也。小便清者不可下,此无里热也。大便硬而小便少者,未可攻,此津液当还入胃中大便自过也。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不可下,此表里皆亡津液也。又云:小便赤却当下,此是表里证俱见,以五苓散主之。又云:不大便六七日,头疼有热者,是里证,当下。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又云:大便硬而脉沉细是里证,当下。以此观之,古人治病,未有不审饮食进退,大小便滑濇者,自外而知里。此非专治疮疹之法,若或疮疹或医他病,用之亦良。况婴儿未能言者,尤当用此。

悞服热药则损目冷药则夭伤

火制金,木制土,水生木,木生火,皆自然之理也,顺之则安,逆之则否。故疮疹是热而生,又益以热药则损目,抑之以冷药则为陷伏。盖人身无非常之热,亦无非常之冷,但温和而已。今疮疹身暴蕴非常之热,而郁发肌腠,蒸之为疮疹,顺其热则出而毒散;及其热过则损目,为咽痛,为痈疡,为狂眩;抑之以冷为陷伏,为黑靥,为夭伤。故善医者,使阳不致亏盈,阴不至愆伏,调适中和而已。苟为不然,阳胜则热盛。[阳胜则热盛 原作「原本阙五字」,据《奇效良方》疮疹论补。]而生风,肝应于目,无不害目者;阴盛则脾土无燥气,肾水反胜,为黑黡陷伏,则夭伤者多矣,不[阴盛……矣不 原作「原本阙二十四字」,据同上补。]可不察。

斑烂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血魔狼王

    血魔狼王

    小狼是魔狼族的继承者,而它虽为邪恶力量的化身,却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 公交车里等你的“人”

    公交车里等你的“人”

    车来了,可是怎么一个人都没没有……等车最痛苦不是眼看着要坐的那辆车奔驰而去,而是等来了一辆没有人坐的末班车,因为这一辆车很可能开不到你要去的地方……
  • 商总的巨星情人

    商总的巨星情人

    这是一个从头宠到尾的故事。这是一个总裁变成夫管严的故事。这是一个俊美少年变成国际巨星的故事。
  • 上古世纪之兽灵之崛起

    上古世纪之兽灵之崛起

    一个出生在风迹部落的少年/出生时狂风大作,万狼哀嚎/注定他的一生将是不平凡的一生/他的名字叫塔阳/和风神一样的名字/他将带领他的种族/寻找着自由之路/寻找着先祖的荣光/新人新作,求推荐求收藏!
  • 文娱终结者

    文娱终结者

    他用“小李飞刀,例无虚发”对垒“华山论剑,东西南北”;他用“莫欺少年穷”反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用“我要这铁棒有何用”诠释“不要死,也不要孤独的活”;他用……他生活的世界有这么一群神奇的人,这群神奇的人持才傲物,总有无穷的才华,来写书写歌写诗词,来拍电视拍电影搞综艺,来创造属于他们的文娱世界。但,这是平行世界,是他生活的世界。他用,不,他说:“我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言必行,行必果,当时只道是寻常,他叫周寻常。
  • 斩灭神瞳

    斩灭神瞳

    一斩葬送天下,一剑灭绝世间!东方大陆,武道传承,宗派千万。西方世界,魔法圣地,宗教兴起。一场战争,西方覆灭,大陆破碎。万年后的今天,破碎的大陆已成一方世界,上面有着生灵,有着自己的历史。而有一名少年,他从石棺中爬出。他战天灭地,神挡斩神,佛挡杀佛!天地为之色变!“谁阻我复活我心爱的女子,我就杀谁!哪怕是天,是道,我也要一剑将其斩杀!”新人新书!从新回来!
  • 蒲公英的约定

    蒲公英的约定

    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熟悉了,却还是要说再见……无论结局如何,都应该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 M事件之秦之崛起

    M事件之秦之崛起

    我是米凌是现代人,因一次车祸让我失去了我的家人。想要回到过去可意外来到了战国!现代三人组因此开始了我接下来一系列疯狂的举动。----因为我发明了时光机!我想和你分享我所看到的先秦时期所发生的事情,因为我的疯狂改变了历史。当你看到这一切看似匪夷所思,但如果你相信这一切,那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就让我带你开启一段奇妙之旅!
  • 捕魔

    捕魔

    海枯石烂,你我之间,是永恒?天高地厚,你我之距,是遥远?
  • 彊村老人评词

    彊村老人评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