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93600000107

第107章

救偏琐言【明 费启泰】

论结痂

痘疮行浆,三日后期,至九十朝,其得脓浆饱满,气足血收,此阳极化阴为姤时当收结矣。始于人中,以及两颐鼻准,渐至地角,以至周身,末及巅顶足胫,次第收结,痂如镕蜡初凝,厚而滋润,是谓珠结,毒尽解矣。其余可知,不须调剂。有等气虚之痘,得补成浆,浆终淡薄,至此虽云收结,痂皮飘薄,神色枯淡者,谨防精神不继,鲜克有终,以保元八珍汤减川芎加山药,以济其匮乏。更有土虚不能制水,湿润不敛,浆水腐白,头温足冷者,前方减熟地加河车膏、茯苓、白朮,以助其收结。如便不实而胃弱者,前方减当归、熟地加茯苓、陈皮、白朮。渴者,前方减枸杞加麦冬、五味。睡不熟者,减黄芪加枣仁暨红花分许,余可类推。所谓痘后无实证,总归虚治者,此也。有等血热之痘,稠无隙地,得力于清解,成浆连成一片,腐烂作臭,烦热犹在,焮赤犹存,终系邪阳太旺,不得阴气收敛,而不能成痂者,以消斑快毒汤减蝉蜕主之,外以金盖散收其热毒。亦有同于血热,浸淫日久,至后气血虚耗,不能收结,验其烦热退听,神情懒倦,腐烂处,肉地与浆水淡白者是也,以保元回浆散主之,外以细茶末以清其肌表。至有枭毒烈火,血热之极,非不极其清解,其如烈热未减,红晕未收,脓囊便有敛意,谨防火褐以成倒靥,以清凉攻毒饮,重以生地、石膏主之,庶不至焦痂黑靥,令毒复归于内。更有从前失治,浆未成熟,血晕如霞,竟为烈火燔灼,已成倒靥,焦黑如煤,平者如螺靥,陷者成煤坑,间有老痂,亦黑硬如铁,如此等象,若变证杂出,皆毒气内攻所致,不得目之以脓成毒解而作虚论也。希援于望外,以必胜汤倍用生地,复以大桑虫以攻发之。热炽者,加石膏、黄连。根下肿硬者,贴以胭脂膏。得盘晕渐淡渐收,平陷者松,黑硬者润,或泛疤,或补空,或发斑疹痈疔,毒仍达表,可庆重生。凡血热之痘,匀朗稀疏者,必能成浆,浆必肥浓,第虐焰未消,收靥可畏耳。是痘因其浆浓,且以日久,悞认以为回头,不食者以之开胃,不寐者以之安神,发渴者以之补液,下利者以之实脾,如此等类,促其毙者,不可胜纪矣。仅记其一二,以为鉴观云尔。

论落靥

易痂易落,收局之佳境。然易痂有凶有吉,易落有吉无凶。以邪毒尽净而无余毒煿炙,痂故得一收便落。其疤大都荣润,肌肤大都滑泽。亦有疤白不荣,陷而凹下者,此因气血虚乏而然,非因易落而有此象也。以保元八珍汤主之。外此有爬肌抓肉,累日不脱者,有擦去疤有血迹者,有褪去两边中独留一线者,有半掀起半咬紧者,有日久方脱而疤凸起者,有四沿浮皮掀簇者,有身褪而头面不褪者,或有血疤或紫黯或黑黯,或似茄花色者,痘疤不一,皆为毒火煿炙所致。身热温和,无甚恶证者,凉血解毒而清散之。身体壮热而多恶证者,攻毒清火,重以凉血而散解之。轻则泛疤发斑发疹而愈,重则发痈发疔而解。痂落之际,证亦多端,总以痘为准。余毒作祟,治毒为主。毒尽元虚,保元为要。总有实中虚,虚中实,亦权其缓急轻重而因应之,不可遗其重且急,而反迂务其轻且缓也,若执以痘后无实证,总归虚治,悞之甚矣。

论余毒

余毒者,痘疮未尽之毒也。痘疮毒化而成浆,浆老而成脓,脓成血尽而毒解。气血虚者,血不患不尽,患浆不成脓,脓成而毒尽矣。热毒盛者,浆不患不老,而患血未收,血收而毒解矣。气虚之证,行浆时或失于内拓,拓而尚有未足,或人力极尽,而气血其如虚剧,幸不至灰白平陷,浆盖不能老而成脓,余毒有所不免矣。血热之证,行浆时或失于凉解,或依傍日期而解之不早,或虑寒凉太过而工力有未畅,或循规则而反投温补,或极其周酌而毒火其如雄烈,幸不至紫陷干焦,而脓或板黄,即松而或燥,即润而红晕,尚有未收,或收而未尽,带火收结,余毒尤有所不免,更有其焉者矣。痘有气虚血热之分,顺逆险三途之异,而余毒亦然。验其毒不红肿,身凉体静,或神情懒倦,其得饮食进而睡卧安,毒且小,小而且软,痛楚不甚者,属虚而顺者也,以参归化毒汤而调治之。

毒若大而白,平而板,不能起发,愁容可掬,静而忽躁,神情终倦,凉而忽热,未几复凉,能食而不能强,能睡而不能熟,两目有神,神思能定,此属虚而险者也。以加味内托十宣散治之,庶得以溃而成脓,而毒其化解矣。

毒不拘大小,按之板实,白而带青,神思昏倦,痛楚难支,两目无神,口出涎沫,体欲静而不得,声欲出而难扬,此虚而逆者也,不治。

血热之辨何如?有发斑,有发疹,散于周身,布于四体,一发而即身凉体静,神情爽朗,此血热之顺者也。其未发之前,热必不免,睡必不宁,痂必老,色必燥,而血必不全收,神必旺而气必粗,此发斑发疹之机也。不谙者以脓成可以收敛,以收结可用调补,致毒不得发泄,往往有轻而变重,重则有不可知之患矣。不拘已发未发,均以消斑快毒汤而一清彻之,可无不瘳矣。

若痈则毒聚矣,毒并于一处而发,势必溃而得解,其毒红肿,发于四肢,两肩两胁,热不甚炽,寝食如常,亦险而顺者也,以活血解毒汤主之。

发于两颧、脑后、胸背、环跳等处,身体壮热,痛楚殊甚,毒大而且板,则险矣。然得板而不硬,大而红肿,热虽壮而体不燥,痛虽甚而不至难支,饮食与夜卧居半,亦无大害,以前方加地丁、白项地龙并蜜汤,调服赛金化毒丹以治之。

发于百会、太阳、少腹上下及谷道、涌泉等处,板而更硬,红而带紫,更有凝结成疔,形似螺肉,毒黑而坚,根深入肉,不拘是痈是疔,燥热如炙,饮食不思,彻夜不寐,此险而逆者也。痈则内服赛金化毒散;外即以此散调入油胭脂内,以绵纸摊贴,中留一顶。疔则用银针挑松,四围亦如痈之贴法,不必留头。次日有脓水来,用软绢拭干,将此散掺入四围,仍以胭脂膏贴好。又次日复如此法。俟其疔褪出,竞以此填满复贴之,以疔潭长满而止。二毒通以必胜汤治之,庶可保全生命。

借令发于咽喉、当心、腰胯,不论小与大,疔与痈,痈则按之硬而青黯或紫黑,疔则大如钱,声哑气促,神情躁乱,两目仿徨,如畏刀锯,如见狼虎,恶闻人声,恶见人形,或身凉而干恶,或身炽而肢寒,证难枚举。凡此等证痘,即屈指可数,痂落无遗,亦祸不旋踵矣。

外此毒聚于肝,则目起翳障,或两目掀肿,内眦脓血淋漓,或有如猪胆汁,有过期不开,均以拨云散治之,不可点洗外治之法。眼科规则之剂以疗之,毒必不消,火必不散而眼废矣。

留于脾,于上则唇裂掀肿,堆结如煤,动即血流,血即燥结,于下则注入大肠,下利恶垢,犹之滞下之疾,如漆如胶,有纯下鲜血,痛楚不堪,若以泻治则枉死矣,以涤除救苦汤治之。便血者,加生地;血紫滞而坚凝者,加桃仁;艰塞之极者,倍大黄、滑石;痛极者亦如之,更加赤芍。

留于胃,则口内生疳,或牙龈腐烂,甚则穿腮落齿,渐入咽喉,名为走马疳,一日烂一分,十日烂一寸,以忍冬解毒汤加黄连、山豆根、元参、桔梗以治之,外吹消疳解毒散。

有热毒上壅巅顶诸阳会集之所,时值炎天,臭恶熏蒸,溃烂生蛆者,以清凉攻毒饮治之;剪其发,去其蛆,以金银花煎汤净洗之,或金盖散或黄金散研入冰片、青黛而外治焉。

有余火留于肺,津液不能上行,咽喉干燥,音哑而发呛者,以清金饮治之。毒锁咽喉者,不治。

时值隆冬,表邪未尽,风邪与热毒郁于皮毛,至收靥时,发出如炎天沸子,名为水珠毒,以清肌散毒治之。余毒般般,总不越一虚实中来也。虚者真元不继,实者邪毒留连。痘至收痂,一身之精神,发皇于外,儿体之实者且虚,况虚者乎!此时火清毒解而拟调治,讵不晏然?即毒有未尽,仅属强弩之末,补中带解,亦无难事。至若仍然清解,复用寒凉,犹然荡涤,似属理之所无,而实势所必至,斯亦难矣。故治痘难,治偏锋之痘尤难。偏于虚者难于始,偏于毒者难于终。浆前恐撄其毒,而孰知不预则废;浆后防其虚脱,而孰知当如除恶者矣。人言百日是痘,盖谓恶痘有潜藏之毒也。虚实之辨,必究其真,不令有似是之误,斯为尽善。如毒色白而身凉者似虚,合之于唇裂迸血,非虚也;频解不食似虚,合之于腹痛干呕,非虚也;羸瘦日久似虚,合之于气雄壮热,非虚也;寒战咬牙似虚,合之于面赤躁热黑硬干痂,非虚也。毒色红而时躁时热者似实,合之于两眼倦开重语声轻,非实也;便闭思饮似实,合之于唇白而润不见里急,非实也;多言妄语似实,合之于四肢不举重语声轻,非实也;余毒不一,合之于平而塌凉而软,非实也。似是之证,非语言所能罄者,惟在于会心者得之。得其真实真虚,而更权其缓急轻重,治余毒无余蕴矣。

娠妇痘

娠妇出痘,平顺轻松者,以安胎为主,兼治其痘,是百病以末治之之谓也。安法不外于保脾养血,宽气道,清子宫等项,然放标时,则以宽气为重而带升发,气松则痘亦易透,升发亦无病于胎,两全无害之道。宽气如陈皮、川芎、酒制香附、大腹皮、苏梗或苏叶,升发如蝉蜕、桑虫、荆芥、牛蒡、山楂、桔梗、甘草、干葛或升麻之类。起齐候则以清子宫为重而带凉解,清则与痘适宜,凉解与胎适合,有并行不悖之妙。如黄芩、山栀、生地、元参、甘草,清之属也;如连翘、牛蒡、木通、黄连、荆芥、山楂,凉解之类也。行浆时,则以保脾为重而带排脓。痘之成脓本于血,血之根本出于脾,保脾正催浆之地。如茯苓、白朮、砂仁、陈皮、甘草,保脾之要剂也;如人参、黄芪、木香、糯米、大枣、僵蚕、白芷,催浆之首药也。回浆时,则以养血为重而带敛阴。胎之所养,全赖乎血,血之所有,皆耗于浆,补血且得阴收之义。如当归、白芍、丹参以补其不足,如茯苓、砂仁、防风、甘草以助其收结。择取金银花、牛蒡、连翘、元参、贝母等味,以稍解毒。此盖语其常,非所以论其变也。借令痘犯气虚,囊薄脚散者,岂得拘于胎前母气滞而必以苏梗、苏叶乎?荆芥、干葛无论矣。锡皮皱湿者,岂得拘于子宫宜清而必以黄芩、栀子乎?连翘、黄连无论矣。更有头温足冷,灰白寒战者,岂得拘于胎热则动,置桂、附而弗讲乎?仅以参、芪、苓、朮何能砥柱也?借令痘犯枭毒烈火,血受其殃者,如紫艳矾红等色,失血内瘀等证;气受其虐者,如贯珠攒聚等形,躁乱燔热等证,势必制其亢,攻其毒,令气血归于和畅,乃得化而成脓。若泥于百病且安胎,惟知胎以血养,血以脾统,而不治其毒,必得胎前之毒,不治而自解则可,不则任其燔灼,听其内攻,可有身外之胎乎?痘证本轻,妄投重剂,胎必受之,胎损而母亦随之矣。痘证恶极,剂虽极重,毒其受之,毒解而胎自安矣。凡病权其轻重缓急,重在务本,不得专事其末;急在除邪,不得迂务其本。得其要领,总归一道。

痘后调护宜谨

痘后表里俱虚,调护悉宜加谨,一有疏漏,以实投虚,病即终身不拔,非细故也。最要有五:一节饮食。饮食不节,脾气受伤,脾系一身根本之地,精神生发之源。有因过饱,终身不能多食者;有为一物所伤,终身不能一见者;有因偶尔失调,致脾气不实遂成痼疾者,皆能致肌肉不长,面不华色,然此尚属日后久远之虑。曾有东林陈九嶷之子,痘已收功,喜食圆眼,因过爱而不之禁,纵及斤许,遂致腹胀如球,喊不绝口,一怀抱而更加喘闷,以手扶其肋下,坐于膝上而已,极其抚摩而不稍息,以和脾宣化饮投及三剂不效,举家仿徨,追悔无地。余思药虽对证,赖脾运化。叫喊几及一昼两夜,神其敝矣。仍以前方加参三分助脾运化外,以山楂二两煎汤代水服。及逾时,两眼蒙眊有睡意,因得渐渐怀抱,竟尔睡着。自午及申,醒余大解极多,所食未化者几半,遂得开爽调理而愈。几乎有意外之变,饮食不谨如此。

一防客感。痘痂初褪,腠理开泄,直抵筋骨脏腑,六淫易袭,起居一有不谨,轻则伤而重则中,非泛常感冒可例。恒有寝食如常,神情如故,而卒然昏晕者,其由此也。

一戒烦扰。痘后精神尽发于外,纵得欢容笑口,仅脱离苦境之象,精神气血,尚未之复,必得静养可致。尽有爱而不当者,戏弄而引之,致其喜以为喜,不知伤其神矣。即房闱举动,亦当以静为贵。去年胡某有三岁一长郎,痘方初起,时值炎天,以房不宽畅,移于厅后,左右窻纸,日光耀目,痘眼初开,何堪当此照耀也。余令以青纱蔽之,嫌气闷而弗听,且频频烦扰,非弄其笑,即以换衣扑粉,殆无宁刻,欲其适体,不知伤神何地矣。苦口谕之,全不入耳。次日,两目上窜,牵唇鼓颔而毙。

一体寒暄。天时冷热不常,痘后之体,又难调摄,衣服之间,稍冷即伤荣,过暖即伤气,或骤寒而不知加,骤热而不知减,寒与暖大人不觉,痘体受之,较常人十倍矣。有因寒而即寒热似疟者,有因热而即神情昏愦者,难以悉指,由不体寒暄之故也。富贵之家过暖,更什居八九,不知过犹不及也。

同类推荐
  • 复堂词话

    复堂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乘义章

    大乘义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儒增篇

    儒增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庄靖先生遗集

    庄靖先生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肇论略注

    肇论略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圣樱学院皇家美男帮

    圣樱学院皇家美男帮

    我叫许陌陌,别看我很阳光,毒舌,腹黑,其实,这都是我的伪装,在我12岁那年,我的青梅竹马欧阳辰当着我的面和我的最好的闺蜜在一起亲热,我生活在皇室贵族,看多了背叛与伪装,我开始封闭自己的心,不再相信朋友,我想拥有友情,却又惧怕友情,自从转学到圣樱,我遇到了他们,我的生活就此变了,看我如何大闹皇家学生会
  • 呆萌丫头:总裁,别离开

    呆萌丫头:总裁,别离开

    两年前男主尹梓澈和女主上官妍雪因为一点误会吵了一架,妍雪第二天早上便去了韩国,两年后,哥哥让她回国参加圣樱学院参加学院的十八周年庆,她在晚会上与尹梓澈迎来了回国后的第一次邂逅,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花火呢?
  • 茅山之史书传

    茅山之史书传

    茅山道士殷落天无意得到一本仙人得到的史书,竟然被史书无线传送。一个个恐怖的景点,一次次精心动魄的旅程,厉鬼,西域术,秘史……且看看史书的恐怖……
  • 至尊界主

    至尊界主

    一个荒弃的世界里面一个落魄的村庄,一个没有任何修炼法门的少年,无意之中拾得一本看似无用的小人书,从此以其为修炼功法,一次意外的事件将少年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从此少年踏上了他的征程…………
  • 将军令:来,给姐笑一个

    将军令:来,给姐笑一个

    扑倒自己的心上人的步骤有三,一是要死皮赖脸,二是要持之以恒,三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能啵啵就不拉手!东辕国的第一女将军白如画就秉着这三原则追求着一个男人。送上了他爱的书画,送上了他爱的字帖,最终将自己送了出去。某一天,浅清放下了手中的书,看着眼前穿着一身红袍的女子,眼带柔和地说道:“这次又是送什么?”只见女子笑得一脸的灿烂:“我把我自己给送来了。”桃花纷乱一时,你却伴我一世。
  • 易水行之

    易水行之

    大夏替代北魏入主中原,十大名门根深蒂固隐成割据之势,辽国三皇子一统北方,国力强盛,对大夏虎视眈眈,江湖与庙堂同在,道法与权谋并存。被妓女收养后又成孤儿的碧行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市井少年一步步成长为扬名天下、叱咤风云的高手,也由一个率性、单纯、热血的少年逐渐被磨砺成一个成熟的人,不敢再轻信他人、偶尔有些不择手段、也会尔虞我诈,野心勃勃。但始终有着不愿抛弃的东西,始终坚守的原则。
  • 鼎与剑

    鼎与剑

    战国末年,周室沦亡,天下大乱,原本位列臣班的西陲诸侯——秦,乘势崛起,三分天下有其二,“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然而试图以强暴统一天下的秦廷却不得不面对来自诸子百家和江湖武林等各方利益的犄角和争斗,一幕大戏轩然拉开……
  • 龙心霸世

    龙心霸世

    儿时童年无忧无虑,一家三口在一座小岛上与世无争,但一场大变悄然降临,这个安逸的小家将何去何从
  • 乡野夜谈

    乡野夜谈

    一个关于北方乡下小村的故事。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就是三五聚集一群。伴着虫鸣,摇着芭蕉叶扇,听着故事
  • 冥夜道途

    冥夜道途

    在异世界的中世纪,国与国之间常年征战,烽火连天,各国都豢养庞大军势,佣兵也成为时兴的行业,一般平民的生活则十分穷苦。梁南来此已经五年有余,早已经是一名身经百战的佣兵,但他心中的世界已经崩坏,活着对他来说已经是煎熬。在这混乱的、充斥着魔物的世界中,他就像是在黑夜中游荡的孤魂,他还能坚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