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55500000013

第13章 艺林一枝(2)

今天,故宫博物院为刘国松先生举办他六十年艺术生涯的回顾展,反映了老艺术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新创,许多展品是来自国外博物馆收藏的刘国松先生的代表作,其中三件作品《后门》《静秀山庄》《四季册页》(A组)是刘国松先生向故宫博物院捐赠的力作,弥补了我院缺乏台湾绘画创新的精品之作的缺憾。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弥补永远不会满足,我们深情地关注着台湾同胞未来的艺术成就。

在两岸文化交流处在冰封的时期,刘国松先生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是第一个打破坚冰、实现两岸艺术交流的台湾画家。1981年11月,经诗人艾青先生的推荐,三十九岁的刘国松先生作为台湾地区画家的代表从香港到北京参加成立中国画研究院开幕式的活动,1983年2月刘国松先生在中国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个人画展,随后,在大陆的十六个城市进行巡回展出,轰动了整个中国内地的美术界。刘国松先生充满创意的水墨新风给当年正处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画坛带来了一个新的天地。今天,刘国松先生的展览依旧迸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充分显现出画家饱满的创作热情和持久的创新精神。

刘国松先生六十年的艺术生涯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探索的艰苦历程,他在艺术观念上的革命,发生了三次大的嬗变。经历了从崇尚民族传统到刻意追求西画的曲折阶段。他在1952年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否定国画,以七年的时间研习西洋画,60年代初,刘国松先生大彻大悟:“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旧的;抄袭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袭中国的。”他重新回到东方绘画的纸墨世界,最终以中西合璧的绘画观念表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他开始实验用笔以外的工具与技巧来作画,形成了“拓墨”技法。1968年12月,美国太空船阿波罗8号进入月球轨道,拍下地球和月球弧形表面的照片,1969年初,刘国松的绘画和人类一并进入了太空时代。1986年,他经过了四年多画“太空画”的大胆实践,实验出“渍墨画”画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绘画空间,表现出大气磅礴、深邃悠远、雄奇伟岸和迷离无际的宇宙世界。

刘国松先生成功的艺术实践来自于他独到的艺术见解,其艺术理论的核心是树立反叛精神,他认为:“‘反叛’本是现代精神的一部分,其本质是反对一切既成的形式,其目的是创造一些世上所没有的,用以丰富人类精神的世界。”他认为技法的创新与材质的开发是一致的,也是同等重要的,是艺术创新的一个整体。从刘国松先生所经历的技法革命,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艺术家不是绘画工具的奴隶,而是绘画工具的主人,还应该是新工具、新材料的创造者。

刘国松先生所开辟的新的绘画观念和空间、内容和表现手段及绘画材料,对一切从事创新型事业的人们,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艺术创新是没有极限的,除非艺术家的思维受到了禁锢,就和博物馆的收藏也是没有极限一样,除非我们收藏艺术品的观念停止了发展。

《宇宙心印:刘国松绘画一甲子》序言,

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

师古人之心

文化艺术存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必须有人为之传播,使之繁衍,在传播、繁衍的过程中,既保留了先前的文化艺术,又孕育出新的文化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一个民族,一旦没有人为之传播其文化,这个民族的文化遗产甚至这个民族的精神都将濒临消亡;一种艺术,一旦没有人为之传播其形态和精神,这种艺术的表里亦将消弭。可见,传播者是民族文化的典守者,正因为有了他们,中华民族才有了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中国的绘画艺术则更是如此,其传扬的基本方式是临写和模仿,这是继承绘画传统的重要方法之一。绘画史上出现的许多名师巨匠都是从临摹先贤名作入手的,直至暮年,终获成功,深刻地说明了继承绘画传统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寂寞之道。譬如,从民国至建国初年,绘画界有一位功力型的艺术高手,要不是国家文物局在1989年将他的绘画精品列为国家限制出境的对象,他几乎要被当今的年轻人忘却了。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位长者的名字,他就是吴桐(1894—1953),原名桐生,后改名为桐,字琴木,号冷风居士,取唐代诗人崔信民“枫落吴江冷”之意,别号苍梧生,江苏吴江县震泽人氏。吴琴木先生从小酷好绘画,成年后在家乡当私塾先生。吴先生继承传统绘画与他和当时江南的大收藏家庞元济的缘分密切相关。1914年,吴先生到浙江湖州南浔镇庞元济的虚斋里研习、临摹和管理他收藏的历代书画,可知吴先生研习绘画的起点是很高的,这影响了他一生的艺术生涯,与他几乎同时在庞虚斋那里获益的还有陆恢、张大壮等海派高手。1924年,吴先生随着庞家收藏活动的转移来到了上海,在交游、师承、写生等方面进一步开阔了艺术眼界,在那里举办了许多个人画展,他与当时同在上海的吴湖帆、张大千交往甚密。

吴先生本质上是一位传统文人,上个世纪30年代在上海诗坛颇有声望,系“鸣社”成员,其古体诗的风格雄壮沉郁,读来令人感奋。他的书风与其诗风相合,行笔劲爽,飘逸洒脱。这些,在吴先生的画中多有体现,形成了他继承、研究传统绘画的基本素养。

吴先生画艺较为广博,工笔、写意、青绿等皆为其长。他主擅山水,兼作花鸟,旁涉人物。他临仿先贤的名迹绝不偏于一家,而是博采众长,甚至两种对立的画派他都能够兼收并蓄,如他能将清代开拓型的石涛和传统型的王原祁两家的山水画风融会在其心里。他由临仿清初“四王、吴、恽”、“四僧”、龚贤、“扬州八怪”等名贤的真迹起步,直到明代“吴门画派”、“青藤、白阳”、元代赵孟、高克恭和“元四家”等人的笔墨精粹,上探北宋的李成、范宽、郭熙、李公麟、米芾、马远的艺术程序,最后一直上溯到五代的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巨匠的画风之源。

值得注意的是,吴先生在40年代中期以后的绘画,已经将所师法和模仿的历代名家的造型、画法、笔墨等融会贯通为一体,十分自然地从自己的腕底流出,开始形成了画家个人清逸雅洁的绘画风格。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画家走出书斋画室,面向大自然直接写生,漫游大江南北,遍览名山大川,胸罗丘壑已是万万千。在他的笔下出现了许多艺术创新的端倪,如他的《和退醒庐黄山诗意册十八开》,笔墨十分清新朗润。画家还开始关心当时的乡村生活,作有《农家乐》,并关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特别是1952年他为抗美援朝捐画购买飞机大炮,表明了他的爱国热忱。不幸的是,在他六十岁正要迈进衰年变法的路程时,便永远倒在了1953年的艺术里程碑旁。如果天假以年,他也会像衰年变法的黄宾虹那样,在晚年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

半个多世纪之后,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物质财富的积累速度成几何级数增长,投资者在数月之内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成为暴富的事例屡见不鲜,在运作规范的条件下,这对社会的发展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艺术道路上,如果缺乏恒心,急功近利,很容易产生在短期内获得艺术成功的投机心理,伴随而来的是浮躁、焦虑、自满等情绪,在这种情绪下爆发的作品,不可能留下功垂千载的笔墨艺术。绘画艺术的发展既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经过数十个寒暑的磨砺和积累,是不可能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

《吴琴木画集》的出版,再次肯定了继承中国古代绘画传统的艺术道路。这并不是鼓励青年一代的艺术爱好者一味模仿古人,而是希望欣赏者不妨沉浸一下他们温文尔雅的心境,不妨体味一下他们恬淡平和的心态,不妨感受一下他们对先哲笔墨的理解。吴先生实践了石涛关于师古人之心重于师古人之迹的画理(见《大涤子题画诗跋》)。“师古人之心”不等于排除“师古人之迹”,关键在于要通过“师古人之迹”达到“师古人之心”的目的,这个“心”,就是古人所蕴含的艺术创造力。

吴先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并不拘泥于古人的某家某派,而是一位得“古人之心”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有望创新的艺术家,这是通向艺术成功最艰苦的路途。吴先生没有走完的艺术道路,是当今艺术发展的趋向。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以文化传统为基础,以艺术创新为目标,依旧是每一位画家面临的艺术前程。

《吴琴木画集》序言

贯通融会 领异拔新

饶宗颐教授博学多才,治学之余,兼通诗词、书画、音乐及琴艺,涉猎之广,造诣之深,即使专业名家,恐怕也难望其项背。此为人所共知,无须多说。至于饶教授为何能有如此成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说各不相同。如依拙见,似可归纳为八个字:贯通融会,领异拔新。前者需要以大学问为基础不断探求,后者需要以大智慧为底蕴坚持创造。其中书画一门,可为范例。

首先,应该注意,古往今来,即使书画名家,也大多重实践而轻理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而饶教授于书画,不仅长期实践,且有丰富理论。关于书,饶教授曾著《选堂论书十要》(1987年),《苞俊集》中又有《论书》七古一首;关于画,饶教授曾著《画》(1993年),《选堂诗存》中又有《题画诗》专集,《选堂乐府》中还有“题画词”若干。均为从事书画创作数十年后,功力、学养俱臻化境之作。故咳珠唾玉,极见匠心。实践创造理论,理论指导实践。要了解饶教授书画成就,非从饶教授书画理论着手不可。

其次,应该注意,只有像饶教授这样的大学问家、大智慧者,才能将所学贯通融会,合炉而冶,领异拔新,发人未发。譬如饶教授在《画》中,将以往“艺术同源”旧论,升华为“艺术换位”新说。不满足以书入画,以画入书,还要求以律入书,以诗入画。《论书十要》不仅提出“书道与画通”,还提出“书道如琴理”。《论书》七古亦称“一波一撇含至乐,鼓宫得宫角得角”,又称“以书通律如梦觉,梦醒春晓满洞天”。《睎周集》卷上识语有云:“曾谓词之为物,仿佛今之抽象画。”词乃诗之余。反之亦可以诗词入画。又譬如饶教授在《画》中,有感于当下“学、艺隔阂”,提出学、艺应该“携手”。其中,将在“中国精神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释、道之学,与艺术全面“携手”,尤其值得关注。虽然,以禅理论艺,始于明末董其昌(华亭),但若论深谙禅、艺关系,却无人能出饶教授之右。如云:“以禅通艺,开无数法门。”又云:“熟读禅灯之文,于书画关捩,自能参透,得活用之妙。”又曾论及《庄子》及道教对于书画创作之影响,自亦参透道、艺关系三昧。

饶教授理论指导实践,创作大量独具新意的书画作品。欣赏饶教授书画作品,自然成为一种至高、至美的享受。这些书画作品,不仅用墨、用笔均甚讲究,如《论书》七古称“墨多墨少均成障,墨饱笔驰参万象”,又称“乍连若断都贯串,生气尽逐三光驰”,使人于欣赏之余,切实感受到一种酣畅淋漓的墨韵和刚柔相济的笔情;还将弹琴手法转化为书画笔法,将诗词“幽敻”意境转化为书画“空灵”意境,将琴心、诗心甚至禅心、道心统统转化为书心、画心,使人于欣赏之余,恍若听到抚琴、吟诗,进入一种参禅、悟道的虚幻境界。直至近年,饶教授对其书画技法,仍在不断创新和变化。饶教授九秩华诞之际,有关方面拟将饶教授七十余年来在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编辑一套皇皇十二册的《饶宗颐艺术创作汇集》,不仅以为庆贺,亦欲饱世人眼福。欣淼不才,有幸受邀,成为《汇集》推荐人。在此,谨祝《汇集》出版成功,并祝饶教授健康长寿!

《饶宗颐艺术创作汇集(第四册)·腕底山川》代序,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2006年

颐园碑记

颐园者,饶公选堂先生自题学术新馆之名也。其地为先生早年读书旧址。20世纪90年代,潮州市政府为表彰先生学术成就与艺术贡献,曾建学术馆于此。十年后,因旧馆稍嫌局促,有关方面又集巨资,于原地扩建新馆。迨其落成,适逢先生九十华诞,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亦一时之盛典也。

新馆位于潮州城东,为典型潮式庭院建筑。背倚开元禅寺,面向韩江,距广济桥不过咫尺,与韩文公祠隔江相望。大门有联,曰“陶铸今古,点染江山”,已道出先生学艺双修特色。展室亦主要有二:一为“经纬堂”,陈列学术成果;一为“翰墨林”,胪示书画艺术。另有“天啸楼”等建筑及回廊、亭榭、水池诸景观。楼堂多有门联,悉出先生及当世名家之手。布置典雅,内容充实。流连其中,潜心揣摩,必将援鹑得髓,受益匪浅焉。

同类推荐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情诗(词、曲)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从中国古代的名家情诗中,精选五百余首,对于各位作者的生平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于诗歌也进行了解析,帮助读者对历代名家情诗进行鉴赏。
  • 萧红作品集(四)

    萧红作品集(四)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本书收入散文百余篇,分青春的呼唤、伟大的渴望、生命的追问、美丽的错误、教训与启示五辑。
  • 小说法

    小说法

    《小说法》与当下国内许多优秀小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发现了小说家在创作时的思考路径和秘密,所以《小说法》不是一本小说评论集,也不属于文学理论的范畴,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小说创作的教材,33篇文章深度解构当代国内优秀小说,告诉阅读者如何深刻理解小说家们的描述语言,告诉创作者如何巧妙设置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小说法》对所有志向、喜爱小说创作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小说法》由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作序、推荐。
热门推荐
  • 极道黑少

    极道黑少

    黑云里,身处名望豪门,八岁被父亲进行秘密训练再次出来时,狂傲嚣张的他又岂会安于现状,他开始创建自己的帝国,黑道因为他重新易主……
  • 时代之泪

    时代之泪

    科技与修道的对决,文明与野蛮的战争!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带来和平!我有一个梦想:我愿每个人都有家,每张口都有饭吃,每颗心都得到温暖。我要揩干每个人的泪,不让任何人揪掉别人的一根头发。
  • 嫡女郡主撩夫记

    嫡女郡主撩夫记

    她是高高在上的郡主,而他是前朝皇子的护卫。她天真烂漫与世无争,他却身负重任不得不争。当她遇上他,是地火勾动天雷的炽烈,还是赤道遭遇冰川的极寒。“你很好,特别好,所以你一定得是我的,连头发丝都是我的。”
  • 孽气冲霄

    孽气冲霄

    这本是一个纯净的世界,却因为所有生物的大肆破坏,终于引起了世界意志诞生了一丝愤怒!无数万年,世界的中心滋生出了第一缕孽气!又过无数万年,孽气充斥了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经过无数万年的繁衍,这个世界的生灵为了延续,那些有大智慧、大毅力的强者终于研究出了御史孽气的方式,从而再次鼎盛!而这块大陆也变成了孽灵大陆!我们的故事,便是从一个少年,因为家族遭难,沦为阶下囚,为了带领家族重新崛起而开始发生的。
  • 古丽旧事

    古丽旧事

    160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下属的最大船只“赫脱”号抵达印度西海岸的苏拉特,开始了大英帝国征服亚洲的计划。1612年,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击败了在印度盘踞多年的葡萄牙舰队,打破了葡萄牙在印度的霸权,随即开始了对印度的蚕食。至19世纪初期,英国已几乎控制了全部印度,得陇望蜀,将罪恶的目光投向了喜马拉雅山麓另一边的中国领土……1768年2月16日,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给孟加拉总督发出指示:“我们希望你竭尽所能获取有关能否打开与尼泊尔的贸易,以及其他英国商品和布匹能否经此路线运抵西藏、拉萨和中国西部的情报。”
  • 家庭养鱼一点通

    家庭养鱼一点通

    在家里配备鱼缸或水族箱养鱼,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是许多人的爱好之一。不过对于新手而言,要养好鱼还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家庭养鱼一点通》教读者了解金鱼的品种有哪些,耐心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和金鱼的科学喂养指南,为金鱼补充必需的维生素,还告诉读者观赏鱼的栖息地是水草,告诉读者关于鱼宝宝的繁殖大事,选好漂亮的观赏鱼来养,教读者关注鱼儿们的健康问题!
  • 散仙至尊

    散仙至尊

    在他的背后是连片的尸体,有佛,有妖,有魔,有仙····鲜血静静的流淌着,染红了大地。身前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拿着各种法器,严阵以待。洪天身着青袍负手而立,遗世独立,看看这天上不断聚集的劫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神荒至尊

    神荒至尊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世界,万物为界,恒沙世界何为尽头?强者,是为长生,还是霸权又或逍遥?移山填海、摘星挪月、寿命千万载,弹指间天崩地裂、斗转星移,掌控万物生机?
  • 炼世传说

    炼世传说

    斗转星移,战乱四起,群魔乱舞,谁主沉浮?且看这煌煌人世间,一个只想行侠仗义的少年被命运推上世界巅峰的传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