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50200000014

第14章 龙套印痕(14)

史:这些年来,您以中国作协领导的身份,积极地为儿童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在您的参与和主持下,作协儿童文学奖至今举办了8届,推出了170多部(篇)优秀作品和一批儿童文学新秀;《文艺报》的儿童文学评论版出了300多期,守住了独属于儿童文学自己的一块阵地;从事儿童文学的作协会员由新时期之初的不足200人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人,中青年作家成为创作的中坚力量。您还写了那么多会议开幕词、创作评奖述评、儿委会工作的回顾总结……

而这一切的成果,都有着与您作为一位有着长远目光的儿童文学评论家和中国作协领导的努力密不可分的!而更重要的是,从您的行动和文章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您对儿童文学的呐喊,更是出于您对于儿童文学的一份热爱,心中只有孩子,一切为了孩子!

留下一份有用的记录

史:在去年8月为庆贺您的80生日而召开的儿童文学评论座谈会上,与会者对您在评论上取得的成就给予很高的评价。有的说您“撰写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重要文章,是当代儿童文学历程的见证者、参与者,成为当代儿童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坐标”;有的说您“高屋建瓴地把握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发展的全局,纵横交错地描绘了一幅立体的当代儿童文学地图”。您对自己的评论如何估价?它有哪些意义和作用呢?

束:显然,朋友们是过誉了。其实,我没写出什么有分量、有特色的文章,更谈不上有多少学术价值、理论色彩。我的文章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对全国或一个地区的儿童文学现状或作家群体做宏观扫描、整体描述的,如《回眸与前瞻》《新景观 大趋势——世纪之交中国儿童文学扫描》《开拓·探索·创新·嬗变——新中国儿童文学六十年的一个轮廓》等。二是对儿童文学某种文体、题材或现象进行述评、探讨的,如《繁荣迈向新世纪的幼儿文学》《寻求新的突破——略谈战争题材儿童文学》《关于儿童文学创新的思考》等。三是对卓有成就的儿童文学前辈或当今活跃于儿童文苑的中青年作家作品的评说、赏析,如对冰心、张天翼、陈伯吹、严文井等的回忆、怀念和对柯岩、金波、常新港、曹文轩、秦文君、黄蓓佳等的评论。如前所说,我的评论文字是紧密联系创作实际的,力避空对空、不着边际地无的放矢。同时,我乐于充当吹鼓手,对儿童文学佳作特别是新人新作,更多的是肯定、赞扬和鼓励,满怀热情地推介创作新成果,鼓励作家多样化的艺术探索和追求,为儿童文学领域的新生力量、新生事物鸣锣开道。

如果说我的评论还有点优长和用处的话,我以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满怀热情地为儿童文学鼓与呼,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吁文学界、宣传文化界、新闻出版界、教师、家长、社会有关方面更多地关注儿童文学,为儿童文学的发展、繁荣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二是为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儿童文学发展历程留下一份虽不完整、系统,但颇具个性色彩的记录,可供研究者、爱好者参考,也许像朋友们说的多少有点“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吧。三是一以贯之地倡导、阐释了一些既体现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又符合儿童文学特征、创作规律的理念、主张,如对儿童文学的功能和作用、主旋律与多样化、精品意识等的论述,也就是朋友们说的尽可能“智慧地平衡了政治的原则和文学的原则”。

着力弘扬的文学理念、主张

史:束老师,我注意到您在评论文章中十分重视儿童文学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特别强调“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您还不止一次地谈到文学作品要讲究质量,“以一当十,以质取胜”。我对您这些主张很感兴趣,觉得对从事创作的朋友很有帮助。您能更具体地介绍一下您对儿童文学创作、评论的要求吗?

束:回望我的评论生涯,在儿童文学领域里我一向提倡、强调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儿童情趣的赞美和倡导;二是对艺术创新的鼓励和支持;三是对小读者的关注和尊重;四是对儿童文学走向的观察和把握。

1.早在50年代,在严文井、菡子等前辈启迪、影响下,我鉴赏作品时就注意把握“以情感人”的艺术特征,由衷赞扬那些“富有情趣的构思和想象”、“沁人心脾的诗意和美感”。作品的情趣是从生活中来,从儿童世界里来,借着巧妙的构思、丰富的想象把生活中有趣的事物揭示出来。作品写得既有情又有趣,才能打动孩子,让他们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

2.创新是文学艺术生命的活力之本。儿童文学不开拓创新,就不能前进,不能适应当代亿万小读者的需求。儿童文学的探索、创新,必须正确认识和回答创新与时代、创新与当代儿童特点、创新与传统的关系等问题。面向伟大变革的时代,胸怀三亿六千万孩子,借鉴古今中外经典名著,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思想艺术上出新、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作品来。

3.儿童文学的工作对象、服务对象是少年儿童。要把“为小读者”当作自己的创作准则,“以走入少年心灵为本”,所有艺术上的探索、追求,都要围绕少儿的视角、情感、审美、接受美学的规律这个根本。儿童文学评论要同小读者贴得更近,充分尊重、细心研究少儿的生存状态、接受心理、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了解把握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小读者的精神需求和阅读兴趣。

4.评论工作者应当力求在熟悉、把握儿童文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它的发展趋势、前景提出前瞻性的看法、构想。我在《新景观 大趋势》一文中,就理想主义与人文关怀、贴近时代与拥抱自然、幻想文学与科学文艺、幽默品格与游戏精神、立足中华与走向世界,勾勒了我所憧憬、向往的新世纪儿童文学的新格局。在《开拓·探索·创新·嬗变》一文中,我试着从正确处理儿童文学与少年儿童读者的关系、儿童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儿童文学与少年儿童生活的关系四个方面,梳理、总结了新中国六十年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经验。

上面谈到的这些理念、观点、主张,是我多年来始终用心思考、着力弘扬的;至于在文章中表达、体现得怎么样,也许并不那么清晰、充分。这不能怨别的,只能怨自己笔下的功底不够。

史:您担负着组织、推动我国当代儿童文学的重任,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您不仅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而且在理论批评上您也下了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并结合当今创作的实际状况,在文学理论的探讨和创作经验的总结上都有了可喜的、令人瞩目的成果。您的这种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精神,不仅让我们受益匪浅,更让我们感动和深受激励!

评论工作者应有的素养

史:您从事评论工作五六十年,对文学批评的甘苦深有体会,您能谈谈一个评论工作者应当具备哪些素养吗?

束:对儿童文学理论批评,我还是有兴趣和热情的,这可能与我的个性、气质有关。评论与创作同为儿童文学的两翼,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值得为之奉献毕生心血、精力的。根据多年从事儿童文学评论的经历,我深切体会到,这是一项寂寞而艰辛的事业,必须潜下心来,下苦功夫,从学养、胆识、生活积累、文本阅览诸方面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才能在评论上取得一点收获和成果。

要丰富学养,不要不学无术。童年、少年时代,我读过《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表》和前苏联的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大学时代,又按照赵景深教授开列的参考书目,读过沙尔·贝洛、安徒生、王尔德、格林兄弟、豪夫、科洛狄等儿童文学大家的经典名著。在文学理论上,年轻时涉猎过“车、别、杜”(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杜勃罗柳波夫)。在50年代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则与《苏联文艺理论小译丛》为伴,可说是略知文学批评的ABC,但缺乏多方面深厚的学术底蕴。哲学、美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我都只接触到一些皮毛,没有系统、深入地做过学习、研究。根基浅,底蕴薄,对作品的解读、评析,往往难免停留在表层印象上,浅尝辄止,不能深入文本的核心,揭示问题的本质。学养不够,这对从事评论的人来说,是个致命的弱点。

要厚积薄发,不要急功近利。从事当代儿童文学评论,必须认真、仔细地阅读大量文本,经常、系统地了解、掌握儿童文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还要关注世界儿童文学发展思潮、走向,了解、熟悉外国最新创作成果。如果对中外儿童文学历史、现状和经典作家、作品不甚了解,不能从宏观上把握儿童文学全局,又不能从横向上与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精品参照比较,孤立地来谈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的成败得失,就很难做出科学的、富有真知灼见的美学判断。对现实生活、对少年儿童的生存状态、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阅读兴趣、鉴赏水平,也要不断地观察、体验、熟悉、了解。唯其如此,你评价一部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平、审美价值,评述一种创作现象的是非长短,才能抓住要害,切中肯綮。对创作状况、社会现实、儿童世界的熟悉了解,都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积累越丰厚,就越能在评论园地里自由驰骋笔墨。

要有胆有识,不要畏首畏尾。对儿童文学领域的优秀作品、文学新人、新鲜事物的发现,既需要有敏锐的、睿智的目光,也需要有支持探索、创新的勇气。创作需要激情,批评同样需要激情。只有当你真正被作品所抒发的感情或主人公的遭际命运所打动,觉得有话要说,有感要发,这样的评论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艺术感受,因而往往会文情并茂。如果自己面对文本无动于衷,仅仅是碍于情面,或为媒体炒作而勉强为之,写出的文章很可能是毫无激情、了无新意的评论八股。评析作品的成败得失,支持新生事物,批评不良现象,敢于思考和提出重要的或值得探讨的创作、理论问题,都需要有敢想敢说、敢作敢为的胆量。一味唱赞歌、喷香水,或是隔靴搔痒,温吞水,该尖锐的不尖锐,都不是一个正直的、有作为的批评家应有的品格和风范。

以上几个方面可说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足够的修炼和准备,如今已经达到的可能与既定目标相距甚远。

八旬老人的期盼

史:您的很多真知灼见都写进您的文学评论著作中,我相信,《束沛德谈儿童文学》等著作不仅仅对从事儿童文学研究、评论的有借鉴和学习意义,对作家同样有非常深刻的启迪、指导意义;不仅具有彼时的价值,更具有此时当下的意义。最后,我还想听听您对今后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有哪些希望和建议?

束:简而言之,我有这么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文学团体、宣传、文化、教育、新闻、出版部门,无论如何不要把儿童文学研究、评论置于一个被冷落、遗忘的角落,应当经常给予足够的关注。二是希望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队伍后继有人,深切期盼有志于这项事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列,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素质。三是树立和发扬公正、健康、科学、说理的批评品格,呼唤一种生动活泼、自由论辩的学术空气。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儿童文学研究所倡导的独立、纯粹、坦诚的批评精神和“红楼学术研讨体制”,值得称道。这几点是一个逐渐淡出儿童文苑的八旬老人的心愿和期盼。

史伟峰:访谈后记

束老迈入耄耋之年,创造力依然如喷泉迸发。他先后出版了散文集《龙套情缘》《岁月风铃》《多彩记忆》《红线串着爱与美》,评论集《束沛德文学评论集》《儿童文苑漫步》《守望与期待》《追求真善美——跟少年朋友谈谈读与写》《为儿童文学鼓与呼》《束沛德谈儿童文学》等。他在《文艺报》发表的题为《新景观 大趋势——世纪之交中国儿童文学扫描》的长文,在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界都引起广泛关注。他提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儿童文学的上空高扬起“幽默文学、幻想文学、大自然文学”三面美学旗帜,面对儿童文学的发展态势,朋友们都认同和赞赏他这一鲜明、准确的概括。2003年,他由于在儿童文学组织工作、评论工作上的突出成就,荣获了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

束沛德先生不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儿童文学界的引路人和领军人,也是一位为儿童文学理论建设兢兢业业奉献的著名评论家和开拓者。他的诸多文学评论观念历久弥新,因为他的文学评论总是既贴近那个时代更贴近现实和当下,所以在任何时期他的文学观点都透着陈香更透着清新。他的艺术思想也如老酒越沉越香,不论是我国新时期的儿童文学还是当下的儿童文学都在他的视野之下,他都对其有独到的见解,而这对于一位八十岁的老人来说,依然焕发着青春与活力,这是他用生命和爱去抒写的华章!

衷心地祝愿束老与儿童文学一同青春不老,童心永驻!

史伟峰采写、整理,2012年4月

终点又是起点

超役服务了几年,三年前,年满六十五,终于摆脱了日常事务,从一线退下来。又过了一年半光景,拿到了退休证,开始领退休工资,名副其实地成为退休大军中的一员。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 写给未来的自己

    写给未来的自己

    给自己一个梦想,尽管这个梦想可能简单卑微,甚至幼稚可笑,但正是这最初的梦想,成为我们不断努力向前的动力……
  • 神秘消失的特工船

    神秘消失的特工船

    本书是悬疑故事集。本书精选《故事大刊》的故事。这些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真实地再现了侦探工作的原貌。书中讲述的关于指纹、警局档案和特工队等的诸多故事使人身临其境般地面对那一个个接踵而至的险境,能唤起人的阅读欲望。
  • 幕后珍闻

    幕后珍闻

    当您在舞台前或者银幕上,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时候,本集报告文学想告诉您:幕后珍闻——《中国革命之歌》诞生记。
热门推荐
  • 异域降龙

    异域降龙

    穿越不是那么好玩的,你有可能掉进的是一个大大的天坑,生存就是个问题,创业更是举步维艰。艾野在欧伽大陆上,生存小心翼翼,生活精打细算,虽然无法学习魔法和斗技,但却实现了降龙掌法的修炼。加上他又有点投机取巧的小聪明,在偌大的一片大陆上,混着混着,就小有名气了。
  • 未来的丧尸危机

    未来的丧尸危机

    2056年,全世界联合起来。”我们的地球“因为一些奇怪的科学家把一些人用来做实验,已经变异为强大的变异体,现在,我们在努力地寻找解药,从而拯救全世界的文明。但是丧尸的攻击是十分的强烈,是那么的可怕,不过,我不怕!
  • 特种奶爸俏老婆

    特种奶爸俏老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林昆回到都市,一身蛮力抓奶瓶,满副胆量提尿布,爆笑连连……
  • 云林石谱

    云林石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少年学足球

    青少年学足球

    张孝平主编的《青少年学足球》从足球的起源与发展,从足球的技术与战术,从足球比赛与观赏都做了循序渐进、系统、详尽的文字叙述和配图说明,内容通俗易懂、直观性强,便于初学者的阅读、理解与练习,为教学与训练提供帮助。
  • 星际任我行

    星际任我行

    他,一个收破烂的小辈,本以为自己平凡此生不敢苛求时尚的奢华,却因为一个巧合遇到了不可思议的大贵人,从此人生逆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小强终究也是可以逆袭的,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真的一点也不假。
  • 古典情思

    古典情思

    从书中可以看出,“仙作”之美,美在材质,美在工艺,美在工艺中的文化内涵,三者缺一不可。传扬“仙作”之美,理所当然要向这三个维度深入,才可能直逼古典工艺家具之美的内核。在这一方面,志忠除了向各大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广泛报道“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的发展动态外,还深入研究,深度挖掘,试图全方位展现古典工艺家具的独特魅力。志忠虽不是工艺师,也不是专业的文化研究者,但他是明智的,也是用心的,以自己的悟性和才情,穿越古典工艺家具繁简不一外表下的迷障,向着这三个维度深入,把貌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仙作”说得有眉有眼,有滋有味,颇为引人入胜。
  • 僵尸的未来

    僵尸的未来

    本人首次写小说,可能写不好,还望各位读者请多关照,有任何不足的地方还请指教。
  • 仙剑传承

    仙剑传承

    一座无名小坟,一位疯癫的守墓人,墓中则埋葬着一个还未满月的活婴。活婴入葬,是天谴?还是宿命?一位女子为寻真爱,到处问情,她将情归何处?天道门大师兄被封放逐之地万年之久,各种恩怨谁来偿还?万年之后,邪魔并出,妖族肆虐,直至上古,谁还能一压群雄?
  • 白莲灯

    白莲灯

    南诏国的神秘永远在西南绽放着亘古的温度,总会引领人们去探究,去寻觅,这个故事,从南诏与北邦的战乱开始,一个被种下咒语的孩子,长大后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纷争,身边所有他当作亲人的人,都在纷争中变的面部狰狞、离他而去,他还能找回心中的宁静,去看那记忆中的红色与母亲依偎,与爱人相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