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8800000005

第5章 打开另外一扇窗户

小说是故事。常规状态下,每一篇小说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小说家每创作一部小说,就等于建设了一个纷繁的世界,这个纷繁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有乡村美丽的田野,也有都市热闹的街道,更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同的人物,小说家们遨游在自己建起的纷繁世界里,一定会乐在其中。小说家的目的当然不仅如此,他们要与读者分享那个自己建起的纷繁世界,否则他就无需使用文字,只在自己的脑海里天马行空不就行了吗?所以小说家们要将大门洞开,尽情展示自己建设的纷繁世界,大门通常像所有的住宅,坐北朝南,进出十分方便。这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也是一种中规中矩的制作方法。

有些小说家不制造这样的大门,而是打开另外一扇窗户。

比如朱秀海,朱秀海的《出征夜》写战争。朱秀海的这篇写战争的小说却没有写打仗,没有写英勇的进攻或顽强的阻击,而是写挖坑。在作品的前面,朱秀海先写了一场大战之前热热闹闹的场面,然后写紧张的氛围,再然后写人的内心活动。“但是我的心里仍然轻松,痛苦和羞辱啃啮着我的心时它仍然充斥了一点轻松。我不能原谅这种轻松的感情生出,但它仍然轻松。”许多人奉命奔向了前线,去打一场攻坚战,那些曾经的上级或下级微笑着向小说的叙述人挥手告别,而叙述人自己却被留了下来。不能去前线完成光荣的任务了,从而也就没有了生命危险,所以他才痛苦而又轻松,内心充满了矛盾。后来叙述人得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和那个很有个性很能干的章干事一起,去为那些即将在攻坚战中牺牲的战士们挖墓坑:“敌情大家都知道。我们对面的敌人是一个营,按照步兵攻防作战伤亡的一般比例……从理论上讲,明天天亮之前你们必须挖出三千八百个墓坑……”

在一场大战打响之前,将要牺牲的人数已经被十分“理论”地预计了出来,这样的事情,以前还真没有听说过。这个数字可能是根据战争规模的大小、攻击阵地的地势、堡垒的坚固程度、双方参战人数而计算出来的。前方打起来了,有那么两个军人则正在带领着民工,为牺牲者准备尽可能“舒服”一些的墓坑,多么冷静而又周全的安排!描绘挖坑的过程,朱秀海用了不少笔墨,让章干事这个形象,在这个挖坑的过程中鲜活起来。写他如何巧施手段,让本来企图怠工的民工们积极卖力地干活儿;写他自己躺下去,试试墓坑的长短宽窄;还写他怎么和路过这里的军人们打招呼开玩笑……

小说的有些部分细细描绘,有些部分一笔带过,这是小说创作的惯用手法之一。重要的是,作者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了事物的另外一个侧面,所以作品给人的印象很深。朱秀海写了那些即将走向战场,并且有可能走向墓坑的人们,还写了这些迎接死亡的掘墓人。无论是即将走向死亡的年轻生命,还是迎接死亡的掘墓人,没有一个人做出惨惨烈烈的悲壮模样,而是表现出一种自然而又亲切的从容。我们从这冷静而又周全的安排,从这一排排紧急挖就的墓坑,再从这自然亲切而又从容的一张张面孔,看到了一种值得敬佩的视死如归,更看到了战争中人们经历死亡的习以为常,从而也就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朱秀海将炮火与鲜血隐藏在故事现场的后面,却让那个月光明亮的出征之夜,生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编一个不同的故事可能不太难,打开另一扇窗户则并非易事。打开另一扇窗户,其实也是寻找一种不同的思考路径。打开另一扇窗口,也是避免雷同的方法之一。

陈昌平的《汉奸》也写战争,写的是抗日战争这个大背景下的小故事。他也没有写打仗或抗日英雄的英勇不屈,而是用大量的笔墨,刻画了两个书法艺术的追求者。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那两个书法艺术的追求者,一个是侵略者——日本军官,一个是被侵略者——穷困的学者、书法家。书法家很正直,更有骨气。那个日本军官则是非常热爱中国的书法艺术,非常着迷,也具有非常执著的学习精神,为了学习书法,他“三顾茅庐”,用“文明”的手段,把那个很有骨气的书法艺术家“请”到了据点里:“望着神情木然的李徵,田中拽了拽自己的和服,然后摊开双手说:李先生,请你不要误解,我不是以军人的身份和你交往,我是以一位中国书法爱好者的身份,和一位中国书法家交往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我们的很有骨气的书法艺术家没有能力反抗,又不愿意顺从他所痛恨的侵略者,只好做出自欺欺人的选择:“从今天,我讲书法——只是我有言在先,我不是你的老师,那你也不是我的学生,我们没有师生的名分。只不过是,我讲书法,你碰巧听到了……”在这个时期,书法家李徵的生活状态和许许多多中国老百姓一样,处于饥寒交迫之中。他先是自欺欺人地成了日本军官的书法老师,之后又自欺欺人地接受了日本军官田中赠送的包子。为此他遭受了乡亲街坊们冷冰冰的目光,却没有人知道,书法家并没有出卖良心,他接受了抗日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利用进入敌人据点教书法的便利,为游击队侦察了情报,让日本鬼子遭到了攻击:“顺着这个思路,他又留意起了院子里的马匹。李徵默记着牙缸数和马匹数……他觉得自己差不多完成任务了,而且如此神不知鬼不觉,他暗自狂喜……”

侦察敌情只是这篇小说的一个插曲,陈昌平继续完成与书法有关的故事。他写李徵讲授中国书法艺术的玄妙与高深,写田中面对老师和书法所表现出来的谦恭与执著。两位书法艺术的痴迷者被放置在那个残酷的年代,于是乎,仇恨与友谊,蔑视与敬佩,爱国气节与诚心诚意的“三顾茅庐”,尊严与饥饿都似乎顺理成章地交织在一起了。交织在一起的矛盾体滚动着向前推进,直到日本投降后的那个晚上,这师生二人对酒而谈,度过了一个百感交集的漫漫长夜。在那个夜晚,有些东西融化了,显现出激情的火花。在那个夜晚,我们似乎也来到了那个据点中的故事现场,与这一对敌人,这一对师生,这一对朋友共同谴责战争,共同感叹历史的惊天巨变。田中带着对中国书法家的敬重回国了。而李徵却因为与田中的一段交往和一个偶然发现的所谓证据,被自己的同胞当成汉奸处决了。

李徵是一个冤魂。但是,作者并没有从一个“冤”字入手,就事论事地替蒙冤人宣泄心中的愤懑与委屈。田中是一个日本军官,也没有被刻画成一个残暴凶残的法西斯分子。重要的是,陈昌平让我们从一扇特殊的窗户里看到了一个特殊的故事,让我们品尝到了历史与人性别样而又复杂的滋味。常常是这样,人们从一个宏大的背景中不一定能够真正地看到历史的悲剧,从那些抽象的统计数字中也不容易受到值得流泪的感动,一场战争死了多少多少人,一场运动或者一次大动荡造成了多少冤案,对于一个没有历史经历的人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悲剧要落实到许许多多鲜活的个体,落实到一个又一个的真真切切生动感人的细节,才会让人们真正体验悲剧的力量,才会催人泪下、刻骨铭心。

如果能够巧妙地打开另外一扇窗户,你导演的悲剧或喜剧一定会更加引人注目。

还想再谈谈陈昌平的另一篇小说,题目叫《英雄》。《汉奸》中的汉奸不是真的汉奸,《英雄》中的英雄也不是真的英雄。

《英雄》叙述了一个顺理成章的谎言。说谎的人是退休工人老高。陈昌平的叙述包含着些许善意的微笑——谎言的开始只是源自一种人皆有之的表现欲或讲解的愿望:“你们说得不准确,解放军按照序列排列,是1949年初的事情。西北野战军整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两个兵团。中原野战军整编为第二野战军……”因为一个时期工作的方便,老高读了一些书,知道不少革命历史知识,他喜欢革命史,更喜欢讲述。他退休了,退休了没事干,在一个休闲广场和人聊天,聊点历史什么的,刚开始他只是在这个休闲广场拥有一些听众,由于他有知识,有口才,有激情,便越讲越生动,越讲越爱讲,越讲越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越讲听众越多,后来又不断地被各单位各学校请去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隐隐地,他感到自己在进行着一桩伟大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晨报》上登出了他的报道,题目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写了退伍战士老高如何利用节假日,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克服多种疾病,深入厂矿、学校等基层,进行爱国主义的传统教育。”这时候的老高已经不能停下来了,已经变得身不由己欲罢不能了:“老高至今不明白,怎么讲着讲着,就把自己也讲进去了,结果自己还成了英雄,还是个老英雄。他知道自己不是英雄,不仅不是英雄,连个英雄的毛儿都不是……老高觉得事情有点失控了……”

陈昌平打开了这样一扇窗户,恐怕并不是为了和读者一起嘲笑一个爱吹牛的老头儿。他并不在那个“吹牛”的现场,却不动声色地驱使这位朴实的退休工人慢慢地走向了谎言的深处,也走向一片虚无却闪动着特殊光彩的境地。后来老高的谎言被一位真正的革命者识破了,这位已经变成老首长的革命者识破了谎言,批评了老高,最后却又认同了老高:“像英雄一样说话,大声说话;像英雄一样讲述我们流血牺牲的故事,讲述我们伟大光荣的历史……”事实上,老首长与老高,还有老高的许许多多听众,都有着一种共同的情结,都清晰或朦胧地,怀念着某些渐渐远去的珍宝。老高讲述的故事是虚无的,但是那历史和历史的精神却是真实的,鲜活在故事现场的人物形象和人物的内心也是真实的。谎言生出了激情,虚荣演变成奉献,这就让作品有了特殊的力量与意味。

《汉奸》沉浸于令人哀伤的历史,《英雄》呼唤某种失去的精神。两篇作品的时代背景不同,却都刻画了痴迷的人物——李徵、田中痴迷于书法,老高痴迷于讲演。

下面提到的是《非常台词》。《非常台词》刻画顺子,顺子是工厂里的工人,顺子迷恋电影。在开头的部分,齐铁民先不忙说顺子,而是写其他人:织一手好毛衣的小魏,会做微型风筝的老万,熟知所有国家首府的卡拉,会烫画的傅某……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绝招,几乎所有人物都有特点。然后他才说顺子,顺子也有绝招,他“在背电影台词方面绝对是个天才,也曾因此闻名厂内外,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崇拜,堪称大师级人物。”那是一个文化生活非常匮乏的年代:“我们所能看到的电影只有八个样板戏,还有《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年轻人们无所事事,特别无聊,所以在那个年代不仅仅是顺子,“我们这些年轻人都痴迷于背电影台词。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当然顺子是与众不同的,光《列宁在十月》他就看了五十多遍,他的表演出神入化:“这些特殊的待遇皆是必要的铺垫,我们这些人的真正目的就是要看他学列宁。每到这一刻,他便会笑着站起来,凝神想一会儿,随即进入状态——苏维埃政权是稳固的,工人和农民建立起来的这个政权是永久性的……对对对,你们要用武力就要消灭你们,这就是我给你的真理——我们真正的工人和农民的真理。就这么一段,我们让他表演了几十遍,我们从来没有厌烦过,每一次都会让我们热血沸腾。”年轻的热血找不到沸腾的场所,老电影里的几句台词就能让他们沸腾,一场新电影更能让他们沸腾。在那个故事的现场,终于因为一场新上映的《多瑙河之波》发生了骚乱:“走近俱乐部时,我大吃一惊,天哪,哪来的这么多人,把俱乐部大门围得水泄不通……”不幸的是,顺子在骚乱中蒙受冤屈,受了处分。从此,那个模仿列宁模仿得惟妙惟肖的身影,那个给大家带来无尽快乐的人消失了。

齐铁民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我们回到一个非常的年代,这个非常年代的非常台词朗朗锵锵,震动了我们的心灵。

善于打开另一扇窗户的小说家往往也善于塑造某种事物的痴迷者,让这些人物引领着读者,走向一片异样的天地。比如在前面篇目中提到的《飞》,《飞》中的李来战痴迷摩托车;再比如《寻找黄金叶》中的温连起,温连起陷入了茫茫无望的寻找;还有《美丽嘉年华》,陈柳英迷恋口红;还有《旗》,旗下的坚守令人感动。

努力描绘痴迷执著的追求者,无论这位追求者陷入了误区还是走向了光明,都可能会给一篇作品增加独特的魅力。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本书作者在世界文学视野下,多层面地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的演变及其创造性成就,提出了包括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文学中的忏悔意识、现实战斗精神、现代战斗意识、现代生存意识、先锋与常态、恶魔性因素等命题,在价值论与方法论两个层面为中国比较文学和国别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启示。
  •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无疑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唐诗内容博大精深,将我国古典诗歌中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以独有的方式见证着两宋王朝的悲喜历史和感人肺腑的文人情怀,或委婉含蓄。或奔放豪迈;元曲将典雅的诗词艺术与民歌、俗语等杂糅在一起,诙谐、洒脱,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我想,这大约和现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见他婴儿时代的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一样,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于是以为倘使可以隐蔽,总还是隐蔽的好。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 人性寓言全集

    人性寓言全集

    触摸真实的人生,解读成功的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读本,成就大事者必备的成功指南,在轻松的阅读中,洞悉人性弱点,领悟生存方略,在丰富的哲理中,提升人生境界,赢取成功智慧。本书在独特阐释人性的同时,将可读性、趣味性、思想性、哲理性等融为一炉,让我们在融会贯通之后获得成功的心法!
  •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作者阿飞以犀利的男性观点,通过理智、温暖的字句,写给那些被爱伤过、为爱流泪,却仍人愿意相信爱情、勇敢再爱一次的人,陪伴着你一起找回追爱的勇气。64篇睡前治愈文字,陪伴你度过那些无眠的夜晚。作者跟你分享的不是爱情操作手册,也不是爱情操作手册,而是可以跟你面对面谈话的“立体爱情疗愈书”。放下一段伤心的感情,并不等于原谅对方,而是放过你自己。不要因为早该过去的过去,连累了将来应该要幸福的你。只有“最好的自己才配得上最好的爱情”。
热门推荐
  • 女尊之妖孽郡主宠夫记

    女尊之妖孽郡主宠夫记

    她是第五王朝尊贵无比的郡主第五繁熙。出生之时天降瑞雪,国师预言她必成大器,使得第五女皇处心积虑想要除掉之人。她自幼聪明伶俐,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后拜得高师武功高强。他们是第五繁熙最爱的男人们,甘心陪她闲庭信步笑看花开花落,宠辱不惊冷观云卷云舒。宇文颜,宇文王朝不受宠皇子,心甘情愿陪她闲云野鹤,为她生儿育女。仓辛泉,冷峻无比的杀手,甘心为她放弃一切,护她周全,陪她出生入死。燕秋白,青楼老鸨,喜欢留恋花丛间,自从遇到她后,自此芳心暗许,愿得一人心。秦子浩,大将军之子,生性孤傲,甘心她放下身段一心求嫁。梅若水,青梅竹马的爱恋。独孤鸿,一见钟情,生死相随。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午夜咬鬼

    午夜咬鬼

    “你们不是说我是废物吗?我能帮你们办什么事?”我说。“也不用做什么,就帮我们缉拿小鬼!如今的世界实在太疯狂了,不是车祸就是凶杀,不是肺癌就是膀胱癌,没几个是按自己正常寿命死亡的,我们俩光是勾魂魄都应付不过来,更别提抓那些不遵守天条的小鬼了,所以我们不得不找个得力助手……”“但你必须变成一条狗,才能拥有法力……”“啊……”
  • 穿越之女配翻身

    穿越之女配翻身

    她出身卑微,难道就一定要成为别人的属下和陪衬?十岁那年,曾经是女配的她断然拒绝王家公主的招揽,不再成为众星捧月的星星之一。她勇敢地追逐圣洁冷漠的祭司,家庭事业两不误。成功给予努力的人,她最终将成为一段传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夜幕掩盖的枪声

    夜幕掩盖的枪声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混乱的真实

    混乱的真实

    我们的天敌,曾经是死亡、光速和距离;随着第四维度被利用,我们消灭了天敌‘距离’,却又带来了新的天敌‘青色魔鬼’。宇宙无限大,战事虽止,敌人永存。
  • 会烘焙的女人,走到哪儿都有爱

    会烘焙的女人,走到哪儿都有爱

    小木头是一个女人,一个职员,一个妈妈,一个闺蜜。在家庭、工作、孩子、未来之间,她有很多情绪崩溃、迷失自己的时候。在本书中,她跟读者分享做蛋糕的那个人,从女孩到女人再到妈妈,背后慢慢成长的心灵故事。她向你展示,当所爱的人心满意足吃着你做的食物时,一小勺糖也能膨胀出巨大的甜蜜和幸福;她说,在职场压力特别大的阶段,烘焙是她给自己的心灵放松、按摩的过程;她邀请孩子和她一起进入厨房,告诉他美好的东西,就像发酵一样,需要时间和耐心。外表坚强、内心柔软的泡芙,特立独行的芝士蛋糕,安静柔美的提拉米苏……
  • 谢谢自己爱上了你

    谢谢自己爱上了你

    爱情与现实之间,隔着一条鸿沟,它的名字叫:金钱
  • 亚特兰蒂斯:献祭

    亚特兰蒂斯:献祭

    父母死于一场看似早被预知的车祸,她爱恋的华裔男生穆凯总是行迹诡秘,二十岁生日那年身上突然布满银色灵纹,她是亚特兰蒂斯人,是守护者,是外星殖民阿努拉的能量容器,同为守护者的麦克斯想解开艾丽诺的身世及银色灵纹的秘密,却发现了惊天内幕。————————————————————【科幻言情、末世灾难、外星殖民、终极对抗】————————————————————本书类似:暮光之城、分歧者、饥饿游戏等……喜欢此类型的朋友请支持一下!
  • 花开如火也如寂寞

    花开如火也如寂寞

    程忆晞:“我虽骄傲到不想自己的爱人心中还有别人,可我又卑微到,愿意他心中不止我一人。”苏晗晊:“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林清妍:“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的每个人都像你”陈景语:“因为有你,我愿与我生命中,所有的,不幸抗争”苏晗染:“我喜欢你,认真且怂,从一而终”你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个温婉如水的女孩,她伴你成长,你曾爱她如生命,或者,你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个明眸皓齿的女孩,她陪你走过最艰难的时光,她曾爱你如生命。当时间的车轮滚滚而来,你,会拉住谁的手,永不放开。
  • 至尊厚爱:女王大人请跪下

    至尊厚爱:女王大人请跪下

    雪悠然轻轻挑起那男人一张俊美的下巴,戏谑的语气接踵而来。“听说,你曾经想要杀掉我?嗯?”那男人不慌反笑。“亲爱的,那是曾经。”现在也好,曾经也罢,那场倾世【你们会知道什么意思的】的爱恋绝不会被他们以往。女强男强【1v1,男主前期比女主弱,之后反攻】不按套路走的孤独猫又开一本,暑假日更